初二語文期中試卷
❶ 語文期中試卷(八年級下)
版式不知道對不對,不過閱讀和作文可以做。
新年快樂^_^
07年蘇教版初二語文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時間:120分鍾,滿分100+3分)
得分___________
一、知識積累(29分)
1、閱讀下列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和加點的注音依次填入相應的括弧內。(5分)
張畈是旅遊的好地方。周邊與天堂寨國家森林公園、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站接壤。境內絕壁突兀( )的五猴山,風景綺麗( )的團山大峽谷,tàn wéi guān zhǐ( )的落鍾潭,鬼斧神工的神仙洞等自然景觀隨處可見。這里也是一片紅色的熱土,在革命戰爭年代共有100多名先烈在這里拋灑青春熱血,還有早在1934年成立的五星縣六鄉蘇維埃政權。為讓後人時刻「牢記歷史,miǎn huái( )先烈」,張畈鄉關工委2001年向全鄉上下倡議,在鄉政府所在地建立了一座烈士墓碑,已成為全縣30處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之一。勤勞純朴的山區人民rè chén ( )歡迎大家前來張畈作客。
2、默寫(每句錯、漏、添一字,該句不給分。①—⑥題必做,⑦⑧兩題選做一題)(10分)
①我喜歡讀書。書引領我與中外文人墨客對話。劉禹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描述他的陋室,顯示他的生活情趣。讀書還讓我學會做人。毛澤東說:「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一個有道德的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_,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梁啟超用「人生能從自己的職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訴我什麼才識人類理想的生活。
②《送東陽馬生序》一文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說明學業、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決於主觀上是否努力。
③《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中表達了作者壯志難酬,極度憂愁的句子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漁家傲》中從虛寫的角度,突出戰爭持久,將士背井離鄉遠征邊塞的痛苦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使用了兩個典故,表達了詩人回鄉之後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論詩》中說明文學惟有創新,才能領時代風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迎燕》中突出詩人自由自在生活樂趣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池鶴》中寫出鶴的生活環境與眾不同,從而突出鶴的品格風度不是「群雞」能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們已經學習了專題《葉》,聯想過去學過的內容,請寫出一句你最喜歡的關於「葉」的古詩句,並闡述你喜歡的理由。(2分)
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喜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經過武警官兵多日奮力撲救,雲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靈塗炭。
B.他們響應國家號召,見異思遷,毅然放棄都市的優越條件,紮根西部建功立業。
C.許多同學讀完《學生危機自救手冊》後恍然大悟:學會自救可以躲過許多災難!
D.揚州茱萸灣公園成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傷害的野生動物又栩栩如生了。
5、下列語段中劃線部分有五處語病,請選擇其中的三處加以改正。(3分)
幾年前,①在彩電市場嚴重滯銷的情況下,②長虹電器廠大幅度率先降價銷售,雖然虧了本,但贏得了產銷兩旺,③經濟效益一下子迅速躍居全國同行業前茅。④通過長虹電器廠的經營理念,使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⑤企業如果善於運用「虧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錦上添花;⑥反過來,死死把住「只賺不賠」的框框,不肯犧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頭來是連血本都會虧掉的。
第__處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處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處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天凈沙 秋思》按要求作答。(6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⑴全曲感情的基調是( )(2分)
A 依戀 B 悲傷 C 惆悵 D 痛苦
⑵曲中能夠概括全篇主旨的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⑶本曲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寫法表現羈旅異鄉的人的惆悵之情。(1分)
⑷本曲在滿目蕭瑟的秋景中為何插寫「小橋流水人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實踐運用(5分)
7、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和閱讀感悟,仿照下面語段中的兩個劃線句子再續寫兩個句子。(2分)
沒有書,就像天空失去了陽光,鳥兒失去了翅膀。書給予我們的是無形的財富——知識和閱歷。在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我們學會了堅強;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我們增長了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07年5月,南通市開展了以「感恩母親」為主題的活動。請你以一名中學生的身份參與這項活動,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3分)
⑴請結合活動的主題,用簡練的語言擬一條宣傳標語以營造氣氛。(不超過20字)(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活動中有一位母親與你探討引導孩子讀書的問題,你為她推薦了一本適宜初中生閱讀的名著,並說了你的推薦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理解(36分)
一傅雷家書(9分)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看的,不願意回憶的;我們嚕哩嚕嗦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真的,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這幸福不知應當向誰感謝,盡管我沒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謝謝上帝了!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還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盡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於惹你厭煩。也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高峰的頂尖上所想的,所見到的,比你們的不真實。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________。
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這兒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
你走後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而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爾流淚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聖潔的,慈愛的! (1954年1月30日晚)
9、讀第一段,回答下面問題。(1分)
第一段「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中的「這一類的話」指什麼?(用原文回答,15字以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第二段中,作者寫道:「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讀第二段,回答下面問題。(1分)
作者說這話的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10字以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從本文語言特色考慮,填入第二段橫線上的應是下面哪一句?簡要說明理由。(2分)
(1)現實卻給你證明,我是對的。
(2)現實卻給你證明我並沒大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家書反映出傅雷對兩代人如何相處的一些看法。通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3分)
(1)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青年人應持有怎樣的態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長輩應克服自身哪些弱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希望兩代人建立怎樣的關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讀完本文後,結合對本文主旨的理解,寫出你此時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牽著母親的手過馬路 (11分)
①雖說和母親同城而居,卻很少回家看望母親。昨天下午回家,年近花甲的母親喜出望外,一定要上街買點好吃的,怎麼勸也不行。
②到菜市場需要走一段路,再橫穿一條馬路。正是下班時間,大街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齡大了,母親的雙腿顯得不很靈便,走路怎麼也快不起來,她提著菜籃,挨著我邊走邊談些家裡的一些生活瑣事。人老話多,樹老根多,母親這把年紀,自然愛絮絮叨叨,別人不願聽,兒女們還能不聽?哪怕裝也要裝出個忠實聽眾的樣子才行。
③穿過馬路,就是菜市場了。母親突然停了下來,她把菜籃掛在臂彎,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④一剎那間,我的心靈震顫起來。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動作呀!
⑤ 上小學時,我每天都要穿過一條馬路才能到學校。母親那時在紙廠上班。學校在城西,廠在城東,母親擔心我會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過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橫穿馬路時,她總是向我伸出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牽著我走到馬路對面。然後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囑:「有車來就別過馬路」,「過馬路要跟著別人一起過」。匆匆的人流,喧囂的市聲,那一幅母親圖顯得何其平淡,卻又何其偉大。
⑥ 20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小手巳長成一雙男子漢的大手,昔日的泥石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輕的母親已經皺紋滿面,手指枯瘦,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她一生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這些都被她像捋頭發一樣一捋散,但永遠也捋不去的是她愛子的情腸。而她的兒子,卻對她日漸淡漠,即使幾月半載回來看她,也是出於一種義務,為了不讓別人指責自己忘恩負義,這不只是缺乏誠意,更帶著私心。
⑦我沒有把手遞過去,而是伸出一隻手從母親臂彎上取下籃子,提在手上,另一隻手輕輕握住她的手,對她說:「小時候,每逢過馬路都是你牽我,今天過馬路,讓我牽你吧!」母親的眼裡閃過失望、閃過疑惑、閃過驚喜,笑容盪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魚網……
14、第①自然段中母親「喜出望外」的原因是什麼?第⑦段中母親的眼裡為什麼會「閃過驚喜」?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自然段中「我的心靈震顫起來」的原因是什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⑥自然段中寫了許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但唯獨母親「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這是一種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表達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讀完本文,你認為最讓你感動的內容是什麼?你從中受到了怎樣的啟發或教育?(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父親的節日(8分)
□ 金 鑫
①那一天,參加一個集體宴會。一個長得很帥氣的小男孩,轉到我面前,揚著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興奮的樣子。這個調皮的小傢伙,在一排花籃上抽抽取取,製作了一束鮮花。我逗他,給我吧。他立刻緊張起來,將花別到身後,一口回絕,不行,這是給我爸爸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呢,我問。他揚起小臉,明天是父親節呀。
②哦,是父親節。我當著眾人的面誇獎他,真是個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揚起了小臉,很認真地問我,你給你爸爸准備禮物了嗎?這一問。竟讓我無法回答。因為,我還不曾想到過給我的父親准備禮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裡,喏,你把這花帶給你的爸爸吧,他一定會高興的。我接過花,看著他那張天真的笑臉,覺得這孩子是個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親來看我們了。父親來,事先沒有告訴我。他敲門的時候,我們還在夢鄉中。看到父親,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給我的花兒。那一枝花兒,我壓根沒有考慮帶回來,順手放在了飯桌上。我猜想,父親知道今天是父親節嗎?
⑤敲門聲也喚醒了女兒,她揉揉眼睛,跳下床,來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閉上。我以為她要跟我撒嬌,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戲,便佯裝閉眼。她從枕頭旁邊拿出一個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睜開眼,她在房間里歡呼雀躍,父親節快樂,請爸爸吃桃子!
⑥父親看著女兒,女兒看著我,我看著父親,場面有些尷尬。父親嘀咕了一句,父親節?隨即像明白了什麼似的,一個勁地誇著女兒,真是個懂事的乖孩子,將她引到了陽台上玩。父親的舉動,很明顯是幫我解圍。這一天,畢竟是父親節,可我連一件禮物都沒有準備。想到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過了一會兒,父親又跑過來,在褲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個鼓鼓的信封來,擺在桌上。聽你母親說,你們買房子缺錢,我們想辦法湊了點,你收好了。我堅持不要,父親顯得有點不高興,咱們父子之間誰跟誰呀。等你們日子過好後,再孝敬我們也是一樣的嘛。見我接下錢,父親又開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還有一些槐樹楝樹,都伐倒了,放在河裡浸泡,等秋涼時,就能動手打幾件傢具了,我們幫不上大忙,能幫多少算多少。
⑧沒說幾句話,父親就要走了。留他吃飯,他說,家裡正忙著插秧,你母親叫我早去早回。母親前幾天剛從我這兒返鄉,一定是她與父親商量好了的。父親說走就要走,臨行前,他到我的書房裡,試探著問,能不能把你寫的書送幾本給我,帶回去給莊上的人翻翻?
⑨拿書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書櫥上有兩張票,便遞到父親手裡。父親很開心,是戲票嗎?等秧插完了,陪你母親來,她喜歡看戲哩。
⑩父親拿著書,又帶著戲票,歡歡喜喜地走了。我的手裡,捏著父親送來的厚厚一疊錢,沉默了好一陣子。
18、請寫出第③段「我接過花,看著他那張天真的笑臉,覺得這孩子是個有心人」一句中「有心人」所包含的兩層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聯繫上下文,品讀父親的語言,回答下列問題。(1分)
父親向「我」要書時,試探著問:「能不能把你寫的書送幾本給我,帶回去給莊上的人翻翻?」這表現了父親怎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最後寫到:「我的手裡,捏著父親送來的厚厚一疊錢,沉默了好一陣子。」請說說「我」在沉默中想到了什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試想,如果「我」帶回了那個小男孩送給「我」的康乃馨,那麼「我」會不會把它當作父親節禮物送給父親呢?為什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父親節即將到來,作為兒女,你准備送父親怎樣的禮物呢?理由是什麼(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列兩段文言文,完成習題。(8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乙〕任末①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④,削荊⑤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⑥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⑦其勤學,常以凈衣易⑧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屍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書箱。③或:有時。④庵:茅草小屋。⑤荊:這里指荊的枝條。⑥麻蒿:一種植物,點燃後可照明。⑦悅:敬佩。⑧易:交換。
23、請用「/」為下面兩個句子標明朗讀停頓。(2分)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學
2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媵人持湯沃灌 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衾擁覆 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負笈從師 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編茅為庵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翻譯下列兩個句子。(2分)
(1)錄畢,走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若不學,則何以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甲〕〔乙〕兩段文字在內容上有哪些共同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3分)
張愛玲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路。」因為年輕,我們總是看不清前進的方向,我們碰壁。摔跟頭,一路磕磕絆絆,走過許多彎路。有的彎路曲徑通幽,讓我們發現別樣的風景;有的彎路漆黑一片,只能讓人摸索到悔恨與痛苦;有的彎路看似花團錦簇,盛開的卻是紅罌粟;有的彎路荊棘密布,卻能練就我們的鋼筋鐵骨……正是這些彎路,讓我們一點點收獲人生的智慧,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坦途。請以「彎路」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自擬題目。
❷ 初二上冊期中語文試卷和答案
初二語文人教實驗版期中復習試題(答題時間:90分鍾) 一. 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 1. 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 )(2分) A. 震悚(shǒng) 荒謬(miào) 潰退(guì) 銳不可當(dǎng) B. 要塞(sāi) 瞥見(piē) 驚駭 (gài) 殲滅(qiān) C. 儼然(yān) 幽咽(yàn) 詰問(jí) 差使(chà) D. 阡陌(qiān) 舉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zè) 2. 下列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阻遏 創疤 鴻蠕 窮愁撩倒 B. 煩躁 狼籍 蹣柵 繚繞不絕 C. 瑣屑 皇急 殺戮 臭名昭著 D. 簌簌 頹唐 案牘 黃發垂髫 3. 下列的字或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2分) A. 業已:已經 震悚 :身體因恐懼或過度興奮而顫動。 B. 阡陌:田間小路。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C. 絲竹:絲線和竹子。 烽火:柴火 D. 逾:越過。 幽咽:形容低微、斷續的哭聲。 4.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 同學們以敬佩的眼光傾聽著這位老紅軍作的報告。 B. 考試能否取得好成績,取決於平時是否努力。 C. 中學生是學習的重要階段。 D. 我們要注意改正並找出作文中的錯別字。 5. 對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②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③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對偶 ②排比 ③ 擬人 B ①排比 ②誇張 ③擬人 C ①排比 ②對偶 ③ 比喻 D ①誇張 ②對偶 ③反問 6. 下列有關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杜甫的詩「三吏」「三別」,真實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以及對社會造成的極大破壞,《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 《阿長與〈山海經〉》的作者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本文選自小說集《吶喊》。 C. 《愛蓮說》與《陋室銘》在寫作方法上都是藉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借物喻人。 D.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哭!」兩句運用對比手法,形成強烈的反差,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矛盾。 7. 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銜接最緊密的一句是( )(2分) 學習知識要一點一滴,善於積累,_________________;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高峰。 A. 能鋪出千里路的是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B. 細小的石子雖不顯眼,卻能鋪出千里路。 C. 不顯眼的細小石子,卻能鋪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鋪成,是有了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8. 默寫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鸚鵡洲。(1分)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這句話出自_____________的課文《老王》,「他」是指___________。(1分) (4)《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自然環境的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父親買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_____地走到鐵道邊,慢慢______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_____著上面,兩腳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2分) (6)杜甫《春望》一詩中寫戰火連天,家書難覓的千古詩句是 _________ 。(1分) 9. 《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 巧填春字詩,將括弧里含春的詞分別填入詩中空格處。(共2分)(春意、春色、春風、春江) (1)_______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後》 (2)滿園_______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3)竹外桃花三兩枝,________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_______鬧。 ——宋祁《玉樓春》 11. 展開聯想,在下面的橫線上續寫一個句子。(2分) 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成熟的稻穗低著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謙虛;一群螞蟻抬走骨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齊心協力;________________ 。 12. 仿照例句,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詞語。(2分) 例: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了。 __________ 把夏天的門推開了。___________ 把秋天的門推開了。 二. 閱讀理解(24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13—18題(12分)借你一個微笑 (1)李俊是個性格內向的學生,閱完的試卷一發下,我發現他眉頭又鎖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2)一個從來不及格的學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說了。 (3)我合上教案面無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來,他喉頭動了一下,然後眼淚就要掉下來了。我站住,等他說話。同學們也圍了上來,他的臉漲得通紅。我靜靜地站著,希望他能開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緊緊鎖住了似的。 (4)他遞過一張紙條:老師,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學後為我補一個小時的課? (5)我可以馬上答應他,但面對這樣的一個學生我決定「迂迴」一下。我牽著他的手到僻靜處說:「老師答應你的要求,可這兩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還是點點頭。我知道他中計了,接著說,你必須先借一樣東西給我!他著急起來,可還是說不出一句話。 (6)「你每天借給我一個微笑,好不好?」 (7)這個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著我。我耐心地等待著,他終於眼噙淚花艱難地咧開嘴笑了,盡管有些情不由衷。 (8)第二天上課,我注意到李俊抬頭注視我,我微笑著,但他把臉避開了,顯然他還不習慣對我回應。我讓全班一起朗讀例題,然後再讓他重讀一遍。他沒有感覺我為難他,大大方方地站起來讀了。也許想起了昨天對我的承諾,讀完後,很困難地對我笑了笑。見他這樣,我心生一計,又給他設置了一道障礙。我說,你復述一下題目的要求,這回他為難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學對他的無能表現得很不耐煩,七嘴八舌地爭著說起來,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終於張口了,語無倫次。我笑著讓他坐下。 (9)他開始和同學來往了,一起上廁所,回教室……這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提為他補習的事。一天下課李俊又攔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麼,很幽默地向他攤開手。他一愣,老師您要什麼?我說,你寫給我的條子呀。他笑了:我不寫條子了,您給我補補課吧。我面帶笑容:「功課你不必著急,到時我會主動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還沒給夠我。」 (10)「好的,我一定給足您。」等他高高興興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後,我才像想起來什麼似的把他叫回來,遞給他一張紙條,那裡有我為他准備的一道題。我告訴他,一天之內把它做出來,可以和同學討論也可以獨立完成。我知道,他寧可「獨吞」,也決不會和同學討論的。這正是性格內向學生的最大弱點。下午他說還沒做出來,我有點不高興,說晚自習你還沒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諾了。自習時我見他站在一個男生邊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樣子,我得意地笑了。就這樣我先後為他寫了4張紙條,題目一次比一次難。後來,紙條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學們爭論開來。 (11)期末考試李俊成績尚可,科科及格——看來我為他補的都差不多了。新學期剛開學,李俊休學了,因為他爸遇車禍癱瘓了,而他自小就被媽媽遺棄了——這也是他憂郁的一個原因。我有些擔心,一個連話都不大願說的少年,能擔負起養護父親的責任嗎? (12)星期天,我和幾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剛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圍上了,硬要為我們擦皮鞋。只有一個小孩沒沖進來,在外面吆喝著:擦皮鞋!擦皮鞋!……離開茶室,我從那個小孩子面前走過時,發現那孩子竟是李俊! (13)「老師,讓我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說,臉上沒有靦腆也沒有沮喪。我答應了,伸過鞋子讓他很用心地擦著。他一邊擦一邊說,他雖然不纏人,生意也不錯。顧客告訴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14)我說是嗎?他又笑著告訴我,不久他還會復學的。他學會了笑,他的笑,讓他掙半天錢也能養活他和爸爸了。 (15)我也高興起來,我說我一定等你回來。可轉過身,我的淚水就出來了。李俊大聲地在後面喊,老師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點點頭,反而嗚咽有聲了。 (16)我終於沒有給他補課,是他為我補了一堂人生課。 13. 通讀這篇小說,簡述題目「借你一個微笑」的深層含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這篇小說的神態描繪逼真傳神,第③自然段中畫線語句寫出了李俊什麼樣的心理?請簡要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⑦自然段寫李俊聽說「我」要向他每天借一個微笑後,始而「很困惑地看著我」,終而「眼噙淚花艱難地咧開嘴笑了,盡管有些情不由衷」。由於受敘事方式的限制,作者沒有寫李俊復雜的心理活動,假如你是當時的李俊,請將你的心理活動描寫出來。(80字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這篇小說中,為了讓李俊每天能夠借給「我」一個微笑,作為老師的「我」具體做了哪幾件事?請概括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作者在第11自然段寫道:「期末考試李俊成績尚可,科科及格——看來我為他補的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說結尾卻又說「我終於沒有給他補課」,這是否矛盾?為什麼?請簡要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小說結尾,作者飽含深情地寫道:「是他(李俊)為我補了一堂人生課」,請簡要說說李俊為「我」補的這堂人生課的主要內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短文,完成後面的題目。(12分) (1)玩的時候倒是沒什麼的,但一坐下,我就記得繪圖的《山海經》。 (2)大概是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對她說了。 (3)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4)「哥兒,有畫兒的『山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5)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6)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7)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8)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像也很壞,甚至於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戚而舞」的刑天。 (9)此後我就更其收集繪圖的書,於是有了石印的《爾雅音圖》和《毛詩品物圖考》,又有了《點石齋叢書》和《詩畫舫》。《山海經》也另外買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圖贊,綠色的畫,字是紅的,比那木刻的精緻得多了。這一部直到前年還在,是縮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卻已經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失掉了。 (10)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於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19. 選文內容來看,「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中有一個短語表達了「我」對《山海經》的企盼和渴慕,這個短語是 ______ ;當阿長給「我」買來了《山海經》時,文中有一個句子生動的表達了「我」的反應,這個句子是_____。(2分) 21. 第(6)段劃線句的表達方式是_______,它表明了作者 ________的感情。(2分) 22. 這四本小小的書之所以成為「我」「最心愛的寶書」是因為_______________ 。(2分) 23. 第(9)段內容與長媽媽給我買繪圖的《山海經》這件事有什麼內在聯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按你的理解,「我」為什麼對這類書感興趣?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請說一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16分) (一)(8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25. 能體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6. 下面的句子不是駢句的一項是( )(2分) A.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B. 調素琴,閱金經。 C. 孔子雲:何陋之有? D.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7. 把下列一句譯成現代漢語。(2分)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文中的「諸葛」是指___________。「子雲」是指西漢文學家_______________。(1分) 29. 文章結尾說「何陋之有」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趣和節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8分)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古人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①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訓學齋規》 註:①漫浪:隨隨便便。 ②急:要緊。 30. 解釋詞語。(2分) (1)可以有得。 得:__________________ (2)其義自見。 見:__________________ 31. 讀書要分哪兩步進行?怎樣才算達到了要求呢?(請用文章原句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作者在「三到」中,強調了_________的重要,這是因為 _______。(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2分) 33. 作者在這段話中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概括。(15字內)(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寫作(50分) 請選擇其中一個題作文。(做在作文紙上) 1. 作為中學生,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們擁有知識、擁有青春、擁有激情,然而有時我們又會埋怨命運不公,感嘆生活太累。其實,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許多許多值得我們珍惜的…… 請以「珍惜所擁有的__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作。題目的橫線上可以選填「青春、健康、親情、幸福、榮譽」等詞語。 (2)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3)不少於600字。 2. 愛是非常珍貴而又常被忽略的東西。你領略過被愛的那份喜悅嗎?你體驗過付出愛的快樂嗎?請你以「愛」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試題答案】一. 基礎知識積累: 1. D 2. D 3. C 4. B 5. A 6. B 7. B 8. 略 9.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0. (1)春風(2)春色(3)春江(4)春意 11、12. 略 二. 現代文閱讀: (一) 13. 「借你一個微笑」,就是作為老師的「我」,想方設法通過多種途徑讓李俊能夠逐步學會微笑,向「我」微笑,以便培養他的自信心,使他的性格由內向憂郁變得樂觀開朗,由自卑變得自信,進而培育他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意思對即可。) 14. 李俊很想得到老師的幫助,但又不敢出聲的那種期待、難過、窘迫、緊張的心理。(「期待、難過、窘迫、緊張」,每答出其中一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 15. 老師向我借微笑?微笑也能借嗎?是不是老師不喜歡我平時愁眉苦臉的樣子,要我笑?是老師不願意為我這差生補課而找借口?還是……不過,只要老師願意為我補習物理,那我就笑笑吧。(心理內容符合情境的給1分;語言通暢給1分。) 16. 做了兩件事: ①課堂上「我」想方設法讓李俊開口說話;(答「課堂上『我』有意讓李俊朗讀例題和復述題目要求」也算對):②「我」「別有用心」地遞題目紙條給李俊,「迫使」他和同學進行討論。(答「我特意遞題目紙條給李俊,促使他和同學討論完成」也算對。)(每答對一點給1分,答「課堂上,我向注視著我的李俊微笑」也給1分。語言不夠簡潔的酌情扣分。) 17. 不矛盾 ①「我為他補的都差不多了」是指「我」為他彌補了性格上的缺陷。②「我終於沒給他補課」是指「我」沒有給他補物理知識的課。(能說出①②兩點各給1分。) 18. ①李俊因為父親的癱瘓面臨生活的困境而休學,但他憑著「我」幫助他樹立起來的自信和樂觀,勇敢堅強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對人生充滿希望。②這讓我領悟到,一個人只要有了自信和樂觀,就能克服生活的種種困難,就能經受住人生的任何考驗。(答對第①點給1分;答對第②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 (二) 19. 「我」是一個對新奇事物有強烈好奇心、愛憎分明的孩子 阿長是一個真誠、熱情、純朴、善良、關心幫助孩子的勞動婦女 20. 念念不忘;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 21. 議論;對阿長的感激和尊敬 22. 這四本小小的書是「我」久已渴慕的,更重要的是想不到是阿長買來的,在這四本小書上寄予了阿長對我的關心與愛意,倍感珍惜。 23. 長媽媽給「我」買《山海經》,增加了「我」對繪圖的書的興趣,此後「我」就更加努力的去搜集這類書了。 24. 因為孩子對新奇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談體驗言之成理即可。 三. 文言文閱讀:(一) 2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6. C 27.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28. 諸葛亮 揚雄 29. 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節操。 (二)30. (1)得:收獲。 (2)見:同「現」,顯露。 31. 先須熟讀,繼以精思。 熟讀使其言皆出於吾之口,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 32. 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33. 介紹讀書的步驟,並要專心致志。(不超字數,意思正確即可) 四. 作文略
❸ 初二下語文期中試卷 人教版
給三篇閱讀,還不錯。我們下個星期三就考試了。
一、霧
①霧遮沒了正對著後窗的一帶山峰。
②我還不知道這些山峰叫什麼名兒。我來此的第一夜就看見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頂巔像鑽石裝成的寶冕似的燈火。那時我的房裡還沒有電燈,每天晚上在暗中默坐,凝望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記起了兒時所讀的童話。實在的呢,這排列得很整齊的依稀分為三層的火球,襯著黑黝黝的山峰的背景,無論如何,是會引起非人間的縹緲的思想的。
③但在白天看來,卻就平凡得很。並排的五六個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著一簇房子,其餘的僅只有樹;中間最大的一峰竟還有濯濯的一大塊,像是癩子頭上的瘡疤。
④現在那照例的晨霧把什麼都遮沒了,就是稍遠的電線桿也躲得毫無影蹤。
⑤漸漸地,太陽光從濃霧中鑽出來了。那也是可憐的太陽呢!光是那樣的淡弱。隨後它也躲開,讓白茫茫的濃霧吞噬了一切,包圍了大地。
⑥我自然也討厭寒風和冰雪。但比較起來,我是寧願後者呵!寒風和冰雪的天氣能夠殺人,但也刺激人們活動起來奮斗。
霧,霧呀,只使你苦悶,使你頹唐闌珊(註:「闌珊」一詞在這里的意思與「頹唐」相近),像陷在爛泥淖中,滿心想掙扎,可是無從著力呢!
⑦傍午的時候,霧變成了牛毛雨,像簾子似的老是掛在窗前。兩三丈以外,便只見一片煙雲——依然遮抹一切,只不是霧樣的罷了。沒有風。門前池中的殘荷梗時時忽然急劇地動搖起來,接著便有紅鯉魚的活潑潑地跳躍劃破了死一樣平靜的水面。
⑧我不知道紅鯉魚的軌外行動是不是為了不堪沉悶的壓迫?
而我呢,既然沒有果果的太陽,便寧願有疾風大雨,很不耐這愁霧的後身的牛毛雨老是像簾子一樣掛在窗前。(茅盾)(19%)
1.聯系語境,文中加點詞「濯濯」的意思是
2.從時間的推移和霧的形態變化上看,本文可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到第 段。(2分)
3.「我詛咒這抹煞一切的霧!」是從原文中抽出的,如果要放回原文,它的位置應當是() A.④段與⑤段之間B.⑤段與⑥段之間C.⑥段與⑦段之間D.⑦段與⑧段之間。(2分)
4.從總體上看,本文最主要的寫法是 情 景。
5.本文描寫霧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以物襯物,文章前半部分寫 、 、 、 ,意在襯托霧,二是用 的寫法,以寒風和冰雪進一步刻畫霧。(2分)
6.本文先從視覺角度描寫霧的特點,這個特點是: ;又從主觀感受上描寫霧的特點,這個特點是: (2分)
7.指出下列引號的作用:(2分)A、「霧遮沒了正對著後窗的一帶山峰」是上文第一自然段的語句。( )
B、被譽為「西部瓜王」的是一位卓越的女科學家。( )
8、此段文字的體裁是 ,我們學過茅盾先生的文章有《 》等;《武漢百里長堤巍然鎖大江》是篇消息,導語在消息的開頭,要求用 概括消息的最主要的事實或直截了當揭示主題。主體是消息的 ,它承接導語, ,對導語提出的重要事實具體地展開、闡述和補充,從而表現和深化主題。在主體部分常常要插入有關的背景材料,叫 。(3分)
9.《最先與最後》的作者是 ,在初中階段我們還學過他的散文《 》、《 》和小說《 》。(2分)
二、自然之道
一天傍晚,在加拉巴哥群島最南端的海島上,我和7位旅行者由一位當地的年輕人做向導,沿著白色的沙灘前進。當時,我們正在尋找太平洋綠色海龜孵卵的巢穴。
小海龜孵出後可長至 330磅。它們大多在四五月份時出世,然後拚命地爬向大海,否則就會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黃昏時,如果年幼的海龜們准備逃走,就會先有一隻小海龜鑽出沙面來,作一番偵察,試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們跟著出來是否安全。
我恰好碰到了一個很大的、碗形的巢穴。一隻小海龜正把它的灰色的腦袋伸出沙面約有半英寸。當我的夥伴們聚過來時,我們聽到身後的灌木叢中發出瑟瑟的聲響,只見一隻反舌鳥飛了過來。
「別做聲,注意看。」當那隻反舌鳥移近小海龜的腦袋時,我們那位年輕的向導提醒說,「它馬上就要進攻了。」反舌鳥一步一步的走過巢穴的開口處,開始用嘴啄那小海龜的腦袋,企圖把它拖到沙灘上面來。夥伴們一個個緊張得連呼吸聲都加重了。「你們干嗎無動於衷?」一個人喊道。向導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唇,說:「這是自然之道。」「我不能坐在這兒看著這種事情發生。」一位和善的洛杉礬人提出了抗議。「你為什麼不聽他的?」我替那位向導辯護道,「我們不應該干預它們。」「既然你們不幹,那就看我的吧!」另一個人打算去幫助小海龜。我們的 把那隻反舌鳥給驚跑了。那位向導極不情願的把小海龜從洞中拉了出來,幫助它向大海爬去。
然而,然後發生的一切使我們每個人都 了。不單單是那隻獲救的小海龜急急忙忙地奔向安全的大海,無數的幼龜由於收到一種錯誤的安全信號,都從巢穴中涌了出來,涉水向那高高的潮頭奔去。
我們的所作所為簡直是愚蠢透了。小海龜們不僅由於錯誤的信號而大量的湧出洞穴,而且它們這種瘋狂的沖刺為時過早。黃昏時仍有餘光,因此,它們無法躲避空中那些急不可耐的捕食者。
剎那間,空中就布滿了驚喜萬分的軍艦鳥、海鵝和海鷗。一對禿鷹瞪大著眼睛降落在海灘上。越來越多的反舌鳥急切地追逐著它們那在海灘上拚命涉水爬行的「晚餐」。
「噢,上帝!」我聽到身後一個人 的叫道,「我們都幹了些什麼!"對小海龜的屠殺正在緊張地進行著。年輕的向導為了彌補這違背自已初衷的惡果,抓起一頂壘球帽,把小海龜裝在帽子里,費力地走進海水裡,將小海龜放掉,然後拚命地揮動手中的帽子,驅趕那一群接一群的海鳥。
屠殺以後,空中滿是劊子手們飽餐後的慶賀聲。那兩只禿鷹靜靜地立在海灘上,希望能再逮住一隻落伍的小海龜來作食物。
此時所能看到的只是潮水沖擊著的空盪盪的白色沙灘。
大家垂頭喪氣的沿著沙灘緩緩而行。這幫過於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時變得肅靜了,這肅靜也許包含著一種沉思。(18%)
(邁克爾•布盧門撒爾文費希譯)
l.根據文意為文中空白處選擇恰當的詞語,將它們的字母依次寫在括弧內。()(2分) A.驚呆B.沉默C.爭吵D.懊悔
2.小海角為什麼「把它的所腦袋伸出沙面」?用括弧在文中畫出對這一現象作出完整解釋的一句話。(2分)
3.作者在描寫「年輕的向導為了彌補這違背自己初衷的惡果」時,恰當的使用了六個表示動作的詞,它們是 、 、
、 、 、 。(3分)
4.文中所指「空中的捕食者」是 、 、 、
、和 五種鳥。(3分)
5.小海龜出世後為什麼「拚命」地爬向大海?選擇用肯定句式進行准確概括的一項,將它的字母寫在括弧內。() A.小海龜生活在海里,出世後必然回歸大海。(2分)
B.沙灘不是小海電生活的環境。
C.小海龜不拚命逃跑「就會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D.小海龜為了在回歸大海的途中逃避天敵的侵犯,求得生存。
6.文中「對小海龜的屠殺正在緊張地進行著」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怎樣的表達作用?(2分)
答:修辭方法:
表達作用:
7.文中加點詞語「費力」、「拚命」用得好,為什麼?請簡要回答。(2分)答:
8.閱讀本文最後一句話:「這肅靜也許包含著一種沉思」。
這些人「沉思」的是什麼?根據文章中心,選擇理解最准確、深刻的一項,將它的字母寫在括弧內。()(2分) A.如果我們不驚跑那隻反舌鳥,就不會發生這樣悲慘的事情了,是我們殺害了這些可愛的小海龜。
B.這位向導把小海龜從洞中拉出來,實際上是幫助海鳥把更多的小海龜引出巢穴,導致了這場悲劇。
C.做事情要三思而行,魯莽相助,往往適得其反。
D.我們的所作所為必須遵循自然規律,違背它,就必然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從某種意義上說 , 世界上的一切都由缺陷產生 。
缺陷所在的處所 , 就有研究的價值 , 這便是科學的 。 研究缺陷的來源而思所以補救 , 這便是科學的 ,使缺陷的世界變成一個減少缺陷的世界,這便是科學的 。為補救身體上的缺陷,便有各種病理學、醫學、解剖學、細菌學等等;為補求精神上的缺陷便有各種精神分析學、變態心理學、犯罪心理理學等等;為補救社會上之缺陷,便有各種法律學、監獄學、警察學等等。幾乎可以說世間沒有缺陷,一切的科學都可廢滅。
科學可以產生文明,但文明可以產生缺陷。無論是哪一國,只要文明前進,那連帶發生的缺陷也跟著進步。卡朋特說得好:「現代文明是多數人種所不能不通過的一種疾病,恰如小孩不能不通過麻疹和百日咳。」我們要知道:一切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缺陷,幾乎大部分是由文明產生的。因此也可以這樣說:缺陷是科學的種子,科學是補救缺陷的化身。
我們不要預存一個厭惡缺陷的心理。世間只有由缺陷找到的圓滿,才可欣羨,才有價值。(14%)
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分)
2 .第二段和第三段運用的論據類型分別是 和
。( 2 分)
3 .第二段與第三段之間的關系是()( 2 分)
A .並列 B .遞進 C .主次 D .總分
4 .填空:「莫笑農家臘酒渾,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遠近高低各不同。 ,
只緣身在此山中」(2 分)
5 .第三段中的「現代文明是多數人種所不能不通過的一種疾病」是一句雙重否定句,如改為一般陳述句,這句話則是
;文中不用陳述句而採用雙重否定句的原因是 。 (2 分)
6 .第二段有三條橫線,應填入相應的詞語,依次填詞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 .起源效用價值 B .效用價值起源 C .價值起源效用 D .起源價值效用
7 .解釋加點的詞在文中的含義。(2分)欣羨:
。
❹ 初二語文下冊期中試卷
深圳初二語文下冊期中考試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 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匿(nì)名 牟(móu)取 朔(sú)方 頷(hàn)首低眉
B. 禁錮(gù) 招徠(lái) 詰(jié)責 眾目睽睽(kuí)
C. 稽(jǐ)首 眷(juàn)念 門楣(méi) 即物起興(xīng)
D. 哂(xī)笑 彷(páng)徨 惟(jiāo)悴 廣袤(mào)無垠
2. 下列各組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 (2分)
A. 落弟 奧秘 相形見絀 翻來覆去
C. 狼藉 咫尺 粗製濫造 滄海桑田
C. 挑畔 和煦 莫衷一是 冥思瑕想
D. 侏儒 躊躇 慷概大方 不容值疑
3. 默寫下列詩句(6分)
(1)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3)人生自古誰無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
(4)不畏浮雲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6)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_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 請將下面陸游《岳池農家》里的兩句詩寫在後面的空格內. (2分)
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
5. 請你寫出一句有日月山水或花鳥蟲魚的古詩詞名句,填在下面的空格內。(2分)
6. 下面畫橫線的句子都是病句, 請任選2個修改. (4分)
從2003年5月21日開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圍內召開了聲勢浩大的義務教育執法檢查,②歷時大約整整6個月。依據有關義務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此次檢查的主要內容有七個方面,③即政府執行義務教育法律法規及履行義務教育職責,落實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的情況,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義務教育普及情況,④中小學布局調整,增加辦學條件情況,教育違規收費情況,⑤教師隊伍建設與教師利益保障情況等。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以「愛心」為陳述對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與前後句子構成一組排比句。(2分)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三、閱讀題(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段, 分別回答問題. (10分)
有一天,本級的學生會幹事到我寓里來了,要借我的講義看。我檢出來交給他們,卻只翻檢了一通,並沒有帶走。但他們一走,郵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開看時,第一句是:
「你改悔罷!」
……其次的話,大略是說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在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末尾是匿名。
我這才回憶到前幾天的一件事。因為要開同級會,幹事便在黑板上寫廣告,末一句是「請全數到會勿漏為要」,而且在「漏」宇旁邊加了一個圈。我當時雖然覺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這回才悟出那宇也在譏刺我了,猶言我得了教員漏泄出來的題目。
……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將不學醫學,並且離開這仙台。
8.簡要概括上文所寫的主要的兩件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樣理解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答:
10.文中「嗚呼,無法可想」的感慨,表現了「我」怎樣的思想認識?(2分)
答:
11.文中「我」經歷的事情和「棄醫從文」的選擇,對你有哪些啟示? (寫對兩點可得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 完成12—17題. (14分)
詩中有科學 (節選)
葉永烈
①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這話不假。
②記得一位電影導演讀唐詩,對杜牧的《山行》一詩進行分鏡頭:「遠上寒山石徑斜」是 (1) ,「白雲生處有人家」是 (2) ,「停車坐愛楓林晚」是 (3) ,而「霜葉紅於二月花」則是 (4) 。他還認為李白的名作《靜夜思》後兩句屬「主觀鏡頭」——「舉頭望明月」是仰視鏡頭,「低頭思故鄉」是俯視鏡頭。
③一位畫家讀古詩,則喜歡分析詩中的色彩,她以為「萬綠叢中一點紅」、「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強調了暖色調,而用冷色調為襯托。「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把鵝在水中那鮮明的色彩寫得多麼逼真,而蘇軾的「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則是一幅水墨國畫。
④我很喜歡李賀那首充滿幻想色彩的《夢天》。詩人做起南柯之夢,翩翩然在太空中遨遊,他「回頭下望塵寰處」,看到什麼景色呢?呵,「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原來,他看到中國九州就像九個煙點子似的,而大海彷彿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猶如宇航員在太空中所見到的那樣真切。然而,李賀生活在唐朝,終生未離開過地球,也從未聽說過什麼「宇宙航行」,況且他只活了二十七歲。我反復吟誦《夢天》,深深佩服這位青年詩人那豐富的科學想像力!
⑤我以為王之煥的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嚴格符合幾何定律的。確實,「望遠必須登高,登高方能望遠」。觀察點越高,可見范圍越大、越廣,即所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時候,人們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後來人們打仗首先搶占制高點,直到如今人們利用飛機、人造衛星那「高度優勢」進行偵察、勘查、攝影,其中的科學原理,豈不與王之煥的詩句屬於「同理」!
⑥辛棄疾在農村閑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詞中富有農業知識,《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聲」與「豐年」之間的有機聯系。青蛙俗稱「護谷蟲」,是一員捕蟲大將。蛙聲不息,除蟲去害,便使稻花飄香,五穀豐登。在《鷓鴣天》中,辛棄疾寫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這樣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經深知養蠶技藝,很善於掌握孵蠶、養蠶的季節。他在《菩薩蠻》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則是符合現代熱力學定律,說明任何物體都有自動降低自身能量的趨勢,即使是「青山」也無法遮住!
⑦杜甫在《贈衛八處士》一詩中,有一句並不引人注目的詩——「夜雨剪春韭」。我覺得,從這五個字中,可以考證出許多關於唐朝種植韭菜的知識:一、韭菜俗稱「懶人菜」。種一次,割多次。唐朝種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長,長了剪,而不是連根拔掉收下來;二、唐朝時已知春天的韭菜鮮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綿綿的夜間去剪,那時剪下的韭菜水靈靈的,可作佳餚。
⑧有趣的是,我還常發現,有的詩句從文學上講是難得的佳句,從科學上考證則不盡然。如李白《將進酒》一詩開頭兩句,曾為多少人所傳誦——「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其實,「奔流到海」變為水蒸氣後,還是「復回」了,依舊從「天上來」,落進黃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環不已。
⑨中國是詩的國度。多少年來,多少詩人「各領風騷數百年」,寫下多少長詩短句。然而,人們習慣地只從文學的角度審詩、選詩、注詩、評詩。其實,詩中也有科學,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用科學的眼光來審詩、選詩、注詩、評詩。
12. 請根據你對杜牧《山行》一詩的理解,將「特寫」、「全景」、「中景、「遠景」這幾個分鏡頭名詞分別正確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處。(4分)
13. 作者遣詞用句非常准確。比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點的詞語,你認為這兩個詞語能互換位置嗎?為什麼?(2分)
答:
14. 請在第⑤段橫線處填入杜甫詩中的兩句名句。(2分)
15. 請在第⑥段橫線處填入辛棄疾詞中的兩句名句。(2分)
16. 「我也讀古詩詞,不過,我常常從科學的角度品詩、評詩,分析詩中的科學。」一句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你認為應該放在哪兩個段落之間,才能使文章通暢?(2分)
答:
17. 不僅詩中有科學,成語中也有科學。如「迴光返照」,指太陽落下地平線時,由於光的反射,又有短時光亮,用來比喻事物滅亡前的短暫興旺,十分形象。請你也試舉一個這樣的成語,並作簡略說明。(2分)
答:
(三)文學名著名閱讀(3分)
18. 請你寫出一部中外文名著的篇名及作者. (1分)
答: 篇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你對上述作品中哪一個方面感受最深刻? 為什麼? (2分)
答: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 然後完成2024題. (13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20. 下列句子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 (2分)
A.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B.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C. 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D. 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
21.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2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再食 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2分)
無從致書以觀 益慕聖賢之道
當余之從師也 孤常讀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
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 故余雖愚, 卒獲有所聞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卒之為眾人,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23. 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請用簡短的話歸納出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60字以內) (3分)
答:
三、作文(40分)
25.2004年年初,雲南大學的學生馬加爵在一次與同學玩牌的過程中,因與同學發生了糾紛,受到了同學的侮辱,便懷恨在心。在經過准備後,他殘忍地將4位同學殺害了。馬加爵殘忍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但反思這起悲劇事件,如果當初那幾位同學不對他進行侮辱,傷害他的自尊,又怎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尊重他人,就會在陰霾的天氣里給別人投灑一縷陽光,在乾渴的日子裡給別人帶來一絲雨露,在寒冷的季節里給別人送來一片溫暖,學會尊重真的太重要了!請以「學會尊重」這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題目自擬。(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不少於600字。(5)要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文中也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❺ 有沒有語文期中試卷 八年級上冊
2006~2007學年度第一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
山東省兗州市
(分值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
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請你把下面的詞語抄寫在田字格里,要求寫得工整、美觀。(2分)
自主學習勤於思考大膽探究
2、試著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4分,選擇你最有把握的4個小題答上,此題你就可以得滿分,多做不加分)
啜泣(chuai)醞釀(niang)擎天撼地(han)
洗zhuó(拙)干hé(涸 )盤qiú(球)卧龍
3、按照課文原文將恰當的詞語寫入空格(4分)
①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回味無窮記憶猶新)
②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問心無愧理直氣壯斬釘截鐵)
③……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 唱和著。(唱和應答應和)
④我知道你們是些純潔少年,從來不說是非,你們津津樂道的,都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津津樂道道聽途說說長道短)
4、請你仿照下面句子的寫法寫一個句子。先說時間,再說地點,然後是兩個選擇性的活動。(2分)
每天夜晚,她都來到林中草地,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
每天早晨,我都來到操場上,或是做有益健康的早鍛煉,或是散散步。
5、根據情境,用恰當的語言表述:(2分)
小明想到郵局去寄一封信,可是走到岔路口,他不記得該往哪邊走。這時正好遇見一位60多歲的老年人,於是他走上前去,問道:「老伯伯請問郵局怎麼走。」
6、從下面A、B兩組中任選一組默寫。(6分,每小題2分,不能兩組都做。)
A組:
⑴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觀滄海》)
⑵,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庄》)
⑶《天凈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B組:
⑴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⑵,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⑶《春》里描寫春花色彩美的句子: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二、古詩文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回答問題:
(一)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7、頷聯和頸聯中,作者主要抓住這四種典型景物來描繪早春西湖的美景。(4分)
8、尾聯里,作者以一語,道出了自己陶醉於勝景之中,久久不忍離去的情思。(1分)
(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閑思齊焉,見不閑而內自省也。」
9、本部分節選自,它是一部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2分)
10、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⑴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11、請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其意義(3分)
⑴不亦說乎通「」,意思是。
⑵誨女知之乎通「」,意思是。
⑶是知也通「」,意思是。
1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請結合你的學習、生活經歷,加上你的切身體驗和獨特感受來談一談你的認識?(3分)
。
三、現代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後的問題:
(一)
1、暮色蒼茫,天上出現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來越暗。這時,樹林里有一道手電筒光照來照去。我聽到了傑利和我父親的聲音!父親的手電筒光照著我。「下來吧,孩子,」他帶著安慰的口氣說,「晚飯做好了。」
2、「我下不去!」我哭著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
3、「聽我說吧,」我父親說,「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眼睛看著我電筒的光照著的地方,你能看見石架下面那塊岩石嗎?」
我慢慢地把身體移過去。「看見了。」我說。
「好,」他對我說,「現在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岩石上。不要擔心下一步。聽我的話。」
這似乎能辦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很好,」我父親叫道,「現在移動右腳,把它移到右邊稍低一點的地方,那裡有另外一個落腳點。」我又照著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動一小步,慢慢爬下懸崖。最後,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後,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
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麼漫長。
13、請你說出這段選文敘述的事件。(20個字左右)(3分)
我和父親下山,父親鼓勵我不要害怕,要勇敢勇敢的走向下一步。眼前的道路並不是想像的那樣困難希望的道路就在眼前。
14、當「我」邁第一步時,那種恐懼心理克服了沒有?請你仔細閱讀第七段,從文中找幾個關鍵詞語來證明自己的看法。(3分)
從「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可以看出他已經克服了
。
15、文中寫到「我」的兩次哭泣,請分析兩次哭泣的原因。(4分)
第一次哭泣:「我」害怕會出危險。
第二次哭泣:。
16、「你能辦得到的。」「這似乎能辦得到。」「我能辦得到的。」朗讀這三句話時應把重音放在哪個字上?後兩句寫出了我的什麼變化?(4分)
。
17、從上文的內容中,你還能領悟到哪些道理?(3分)
。
(二)
小溪
(1)春天到了,屋後的小溪突然活潑起來,整夜聽著她輕快的腳步聲一路跳躍。
(2)初搬到山上時,正值嚴冬,又是風又是雨的。我只好蟄伏在我的小屋裡,透過大大的玻璃窗,看雲天夕陽的變換,山澗晚物的彌漫;除此之外,就是這條小溪終日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動的音符。我一直沒有見過小溪的模樣,但我和她卻是那樣熟識。深沉的夜裡,當我讀累了,寫疲了時,我就放下書,擱下筆,靜靜聆聽小溪以它獨特的「溪語」訴說著大地的心聲。屋外寒風凜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腳步總遲緩沉重的。是她也耐不得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熒燈火,體會些許我關懷的心意?我倆是身相契連的。
(3)天氣漸漸暖和,小溪的步子也開始變得輕快流暢。想來,她一路穿過青山,行過原野,驀然發現溪邊的小花結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蝸牛怯怯地探出了觸角;大地一片青蔥,萬物欣欣向榮,便不由得一陣驚訝,一陣歡喜,忙不迭地要將這好消息帶給大家。聽聽,這小溪正以愉悅的聲音告訴你一個亘古彌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4)什麼時候,挑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訪我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將以怎樣的歡樂迎接我哩!
18、把「屋後的小溪突然活潑起來」中的「活潑」換成「活躍」好不好?為什麼?(3分)
。
19、「這條小溪終日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動的音符」,句中「生動的音符」指的是什麼?(3分)
。
20、「靜靜聆聽小溪以它獨特的『溪語』訴說著大地的心聲」這一句應怎樣理解?(4分)
。
21、小溪的腳步「遲緩沉重」是指小溪的什麼狀態?(4分)
。
22、「忙不迭地要將這好消息帶給大家」中的「好消息」是指什麼信息?(2分)
。
23、作者在本文里主要用了什麼寫作手法把小溪寫得活靈活現的?(2分)
。
四、寫作(50分)
24、題目:為自己豎起大拇指
提示:「豎起大拇指」常用來表示鼓勵、誇獎、贊美、肯定、自豪……生活中,學習上值得為自己豎起大拇指的事太多了:克服困難、戰勝自我、幫助別人、努力拚搏……請選取你親身經歷的一件具體事例來寫,要有真情實感,不少於500字。
【七年級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積累與運用
1、根據書寫情況酌情給分(2分)
2、試著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⑴zuì
⑵niàng
⑶qíng
⑷濯
⑸涸
⑹虯(4分,每處1分,多做不加分)
3、按照課文原文將恰當的詞語寫入空格
⑴回味無窮
⑵問心無愧
⑶應和
⑷津津樂道(4分,每小題1分)
4、示例:每逢周末,我都來到茶館品茶,或是悠閑自在地聽聽音樂,或是津津有味地品品茶!(2分,句子通順,符合要求即可)
5、示例:請問老爺爺,去郵局的路怎麼走?(2分,根據答題情況酌情給分)
6、A組:
⑴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⑵開軒面場圃
⑶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B組:
⑴風正一帆懸
⑵我寄愁心與明月
⑶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任選一組答題即可,兩組都做不加分;每句2分,共6分,有錯別字該句不得分)
二、古詩文閱讀
(一)
7、鶯、燕、花、草;(4分)
8、行不足(1分)
(二)
9、《論語》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2分,每空1分)
10、①②見教參(2分,每句1分)
11、請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其意義
⑴「說」通「悅」,愉快
⑵「女」通「汝」,你
⑶「知」通「智」,智慧(3分,每小題1分)
12、言之成理即可。(3分,根據答題情況酌情給分)
三、現代文閱讀
(一)
13、父親鼓勵(指導、引導、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懸崖。(3分,意思對即可)
14、沒有解除恐懼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幾個詞語都能表現這一點。「似乎」,表現了「我」對邁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則表現了「我」依然恐懼的心理。(3分,意思對即可)
15、第一次:恐懼和傷心。第二次:既有歷險的餘悸,又有脫險的喜悅。(4分,每處2分,意近即可)
16、重音在「能」字上。寫出了我漸漸有了自信。(4分,每問2分)
17、示例:①我悟出了這樣的生活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艱難險阻並不可怕,大困難可以化整為零,化難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終一定能戰勝困難。②著眼於眼前最初的一步。③堅持走好每一步。(3分,示例僅供參考,根據
答題情況酌情給分)
(二)
18、不好,「活潑」多用來形容人的性格的生動自然不呆板;「活躍」多指行動進展積極有力。(3分,意思對即可)
19、指溪水流動時發出悅耳的聲響。(3分)
20、溪水隨季節的不同,水流量發出的聲音也不同,由此反映出大地有關季節、物候、和流量等方面的情況。(4分,意思對即可)
21、指的是小溪的冰凍狀態和解凍狀態(4分,每點2分)
22、指的是「春回大地」的好消息。(2分,意思對即可)
23、主要用了擬人化的寫法,把小溪寫得活靈活現。(2分)
四、略
❻ 語文八年級上冊期中試卷
上語文網
❼ 初二下語文期中試卷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同僚(liáo) 憬悟(jǐng) 棱鏡(líng) 虯枝(qiú)
B.躋身(jī) 闊綽(chuò) 褻瀆(xiè) 相公(xiàng)
C.顢頇(gān) 羼水(chàn) 翡翠(fěi) 醒豁(huò)
D.淵藪(sǒu) 避諱(huì) 秀頎(qì) 旁騖(wù)
2.下面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水滸傳》里景陽岡下那個小酒鋪門前,一桿旗子高豎,上書五個字:「三碗不過岡。」
B. 這次四川汶川地震的捐款,據不完全統計:初一年級捐了862元,初二年級捐了754元,而初三年級則多達1584元,同學們十分踴躍。
C. 漫天飛雪的冬天,才會思念春天的綠意盈盈;七月流火的夏日,才會思念冬天的白雪皚皚。
D.中國每人平均每年總要吃四、五百斤糧食,還要有種子、飼料和工業用糧。
3.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2分) ( )
A. 一提到運河近幾年的變化,街道辦的張大媽就誇誇其談,充滿了自豪感。
B.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泰興經濟發展日新月異,高樓林立,美麗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C. 他在這部影片中的表演很出色,把角色演得栩栩如生。
D. 貨櫃上擺滿了具有傳統特色的瓷器、悲翠、玉雕、字畫,品種齊全,真是鱗次櫛比。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2分) ( )
A.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氣質量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B.蘇通大橋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蘇北、蘇南的距離,進一步推動江蘇省沿江開發戰略的實施。
C.教育觀念能否從根本上轉變,是我們解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程問題的重要保證。
D. 美國女演員莎朗•斯通惡毒攻擊中國的言論,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維護正義人們的譴責,而且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慨。
5.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理解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 斯是陋室(判斷詞) 無案牘之勞形(使……勞累)
嘗貽余核舟一(曾經) 援疑質理(詢問)
B.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用力拉) 不以木為之者(用)
以中有足樂者(因為) 俯身傾耳以請(相當於「而」,表修飾)
C. 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原來是)
走送之(跑) 以紙帖之(標簽)
D. 故雖有名馬(雖然) 何陋之有(助詞,不譯)
非天質之卑(助詞,不譯)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詞,代千里馬)
6. 將①—④句填在橫線上,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寫文章有深造的方法, ,作文也如此,修改舊的文章,重寫舊的題目,才能不斷深造。
①這樣不斷地加工,石頭鑿完了,玉就完全出來了。
②如還是寫不好,再過幾個月還是寫這個題目,一定有更好的語句出現。
③如果文章第一次做得不好,過幾個月再重寫這個題目,一定會有優美的語句出現。
④這就像加工玉石一樣,今天鑿去外面的一層石頭,就可以看到一點玉;明天又鑿去一層石頭,玉看得更清楚。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138分)
一、按要求答題(36分)
7.下列詞語中共有4個錯別字,一一找出打「×」,然後按順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書寫工整、規范、美觀可另加1分)
狹隘 貪婪 血氣方剛 死心蹋地 節衣縮食 麻木不仁 趁熱打鐵
秘決 分歧 洗耳恭聽 離經判道 不省人事 以身殉職 漠不關心
殺戮 矢志 交頭結耳 卷帙浩繁 海市蜃樓 縱橫決盪 潛滋暗長
改正
8.根據提示補寫名句或填寫課文原句。(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盡長江滾滾來。
⑵耳聞不如目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獨學而無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
⑹愚者暗於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范仲淹在《漁家傲 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夫們想家卻不甘無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李商隱《無題》的 , 兩句是詩中的警句,現常用來贊譽那些為事業,為他人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人。
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列題目。(5分)
雨 晴 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1)本詩前兩句是扣住什麼來寫春景的?這樣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評價「卻疑春色在鄰家」為「神來之筆」,你認為這句詩「神」在何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據最新的統計資料表明,中國網民的數量已超過2000萬,其中18歲以下青少年約佔五分之一。下面是對某市初中生上網目的的調查,從農村和城市初中抽取各200名學生進行統計,仔細觀察圖表,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
網路
游戲 交友
聊天 娛樂
時尚 占卜類 新聞
網站 教育
學習
農村 56.8% 35.35% 3.85% 3% 1% 0%
城市 47.9% 27.4% 6.8% 3% 3.8% 11.1%
(1)請用一句話概括你從圖表中獲得的結論。(2分)
(2)從調查結果看,中學生上網應成為社會、家長、老師共同關心的話題。請你分析一下出現此情況的原因,不少於兩點。(4分)
11.虎,一直被視為兇猛的象徵。打虎成為英雄的標志。施耐庵的《水滸傳》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打死或殺死老虎的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有打虎之名,而無打虎之實的是__________。(5分)
12. (1)「汶川地震」給四川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今天距離「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整整30天。學校決定以「永不能忘記的記憶」為主題出一期校刊。請你為校刊擬定幾個欄目。請寫出欄目名稱。(不少於三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汶川地震」發生後,全國各族人民紛紛對災區伸出了援助之手。面對餘震不斷的情況,如何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尤其是在校學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現在,一批來自四川膠南中學的學生已經被安置到我市職業教育中心校就讀。學校打算派你為代表前去慰問。你打算說些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者: 浩★瀚●星∮ - 魔法學徒 一級 4-19 12:28
我們老師也讓我們出卷子,希望這份對你有用。(是包括1、2、6單元)
一、 積累•運用
1、 填空
①秀qí ( ) ②狹ài ( ) ③xiè( )瀆
④強( )不( )⑤卷( )浩( )⑥坦( )如( )
2、下面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水滸傳》里景陽岡下那個小酒鋪門前,一桿旗子高豎,上書五個字:「三碗不過岡。」
B. 這次四川汶川地震的捐款,據不完全統計:初一年級捐了862元,初二年級捐了754元,而初三年級則多達1584元,同學們十分踴躍。
C. 漫天飛雪的冬天,才會思念春天的綠意盈盈;七月流火的夏日,才會思念冬天的白雪皚皚。
D.中國每人平均每年總要吃四、五百斤糧食,還要有種子、飼料和工業用糧。
3、從《水滸傳》里選出一個你最喜歡的人物,並對他進行分析。
人物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最新的統計資料表明,中國網民的數量已超過2000萬,其中18歲以下青少年約佔五分之一。下面是對某市初中生上網目的的調查,從農村和城市初中抽取各200名學生進行統計,仔細觀察圖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網路 游戲 交友 聊天 娛樂 時尚 占卜類 新聞 網站 教育 學習
農村 56.8% 35.35% 3.85% 3% 1% 0%
城市 47.9% 27.4% 6.8% 3% 3.8% 11.1%
(1)請用一句話概括你從圖表中獲得的結論。(2分)
(2)從調查結果看,中學生上網應成為社會、家長、老師共同關心的話題。請你分析一下出現此情況的原因,不少於兩點。(4分)
5、 下面畫橫線的句子都是病句, 請任選2個修改. (4分)
從2003年5月21日開始,①省人大在全省范圍內召開了聲勢浩大的義務教育執法檢查,②歷時大約整整6個月。依據有關義務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此次檢查的主要內容有七個方面,③即政府執行義務教育法律法規及履行義務教育職責,落實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的情況,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情況,義務教育普及情況,④中小學布局調整,增加辦學條件情況,教育違規收費情況,⑤教師隊伍建設與教師利益保障情況等。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愛心」為陳述對象,仿照下面的句式造句,使之與前後句子構成一組排比句。(2分)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7、古詩填空
①抽刀斷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散發弄扁舟。
②濁酒一杯家萬里,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陋室銘》中,體現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夜雨寄北》中,體現作者想像他日相逢,燭光下共話巴山夜雨的情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閱讀《馬說》,回答問題。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①駢死於槽櫪之間( )( )
②一食或盡粟一石( )( )( )
③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④才美不外見( ) ⑤其真無馬邪( )
2、翻譯下列各語句。
①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②且欲於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馬說》借古代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用來比喻的道理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