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數學獎
中國著名數學家資料
工作到最後一天的華羅庚(1910—1985)
1985年6月12日,在東京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75歲的華羅庚教授用流利的英語,作了十分精彩的報告。當他講完最後一句話,人們還在熱烈鼓掌時,他的身子歪倒了。 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小商人家庭,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一天老師出了一道數學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23!」老師的話音剛落,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老師連連點頭稱贊他的運算能力。可惜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他不得不退學去當店員,一邊工作,一邊自學。18歲時,他又染上傷寒病,與死神搏鬥半年,雖然活了下來,但卻留下終身殘疾——右腿瘸了。 1930年,19歲的華羅庚寫了一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發表在上海《科學》雜志上。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從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數學才華,便問周圍的人,「他是哪國的?在哪個大學任教?」當他知道華羅庚原來是一個19歲的小店員時,很受感動,主動把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後來又被派到英國,獲得博士學位。他對數論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
抗日戰爭時期,華羅庚白天在西南聯大任教,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研究。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華羅庚寫出了20多篇論文和厚厚的一本書《堆壘素數論》。他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1958年以後,他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群眾把優選法用於農業生產。記者在一次采訪時問他:「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不加思索地回「工作到最後一天。」他的確為科學辛勞工作到最後一天,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獲沃爾夫獎唯一華人數學家——陳省身
(1911~2004)
在數學領域,沃爾夫獎與菲爾茲獎是公認的能與諾貝爾獎相媲美的數學大獎。菲爾茲獎主要獎勵在現代數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年輕數學家,而沃爾夫獎主要獎勵在數學上做出開創性工作、具有世界聲譽的數學家。到1990年為止,世界上僅有24位數學家獲得過沃爾夫獎,而陳省身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由於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傑出工作獲得1984年度沃爾夫獎,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華人數學家。
陳省身教授是浙江嘉興人,現定居美國。他15歲就考入了天津南開大學,後進 入清華大學研究生院,1934年完成學業並赴德國,僅用了1年零3個月便獲得了漢堡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又赴法國師從微分幾何學泰斗嘉當,由此開始了他在整體微分幾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除了在數學上做出巨大成就,陳省身教授還培養了一大批世界級的科學家,其中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得者吳文俊等。
近年來,陳省身教授積極致力於中國數學研究的開展,多次回國講學,舉辦討論班,指導各種學術活動,並於1985年創辦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親自擔任所長。展望21世紀,陳省身教授預言中國將成為世界數學大國。
丘成桐
(1949~ )
1983年,國際數學會議決定將1982年的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頒發給 一位年僅34的華人數學家,這位才能非凡的年輕人就是丘成桐。
丘成桐原籍中國廣東,後來遷居香港,1966年進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他自 幼迷戀數學,經過不懈的努力,在大學三年級時就由於出眾的才華被一代幾何學宗 師陳省身發現,破格成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在陳省身教授的親自 指導下,年僅22歲的丘成桐獲得了博士學位。28歲時,丘成桐成為世界著名學府斯 坦福大學的教授,並且是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終身教授。
丘成桐的第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是解決了微分幾何的著名難題—卡拉比猜想,從 此名聲鵲起。他把微分方程應用於復變函數、代數幾何等領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
如解決了高維閔考夫斯基問題,證明了塞凡利猜想等。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終於使 他成為菲爾茲獎得主。
劉徽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九章算術》約成書於東漢之初,共有246個問題的解法.在許多方面:如解聯立方程,分數四則運算,正負數運算,幾何圖形的體積面積計算等,都屬於世界先進之列,但因解法比較原始,缺乏必要的證明,而劉徽則對此均作了補充證明.在這些證明中,顯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創造性的貢獻.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並用十進小數來表示無理數的立方根.在代數方面,他正確地提出了正負數的概念及其加減運算的法則;改進了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在幾何方面,提出了"割圓術",即將圓周用內接或外切正多邊形窮竭的一種求圓面積和圓周長的方法.他利用割圓術科學地求出了圓周率π=3.14的結果.劉徽在割圓術中提出的"割之彌細,所失彌少。
⑵ 世界數學最高獎被稱為什麼
世界數學最高獎被稱為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全名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個在國際數學聯盟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發的獎項。它每四年頒獎一次,頒給二至四名有卓越貢獻的年輕數學家。得獎者須在該年元旦前未滿四十歲。菲爾茲獎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的要求設立的,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未設數學獎)。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是丘成桐。
據相關資料統計,哈佛大學擁有的菲爾茲獎得主(校友、教授和工作人員等)位列世界第一(18位),巴黎大學(16位)、巴黎高等師范學院(15位)、普林斯頓大學(14位)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3位)分列世界第二至第五名。
⑶ 丘成桐中學數學獎的認同度有多高
在普通人看來,能夠參選就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榮耀了
能夠獲獎的話,獎項本身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拿了這個獎就證明你在數學領域相較大多數人
你有更好的數學學習起點。
當然你可以的話,可以發幾篇論文,關注度高的話很有可能被名校看上
⑷ 世界上最高的數學獎是什麼
聞名於世的諾貝爾科學獎中沒有數學獎,所以國際數學家會議從1936年起頒發菲爾茲獎章,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數學獎,同諾貝爾獎金一樣享有國際盛名。
菲爾茲是加拿大數學家。1924年,國際數學家會議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菲爾茲是會議的組織者,他倡議設立數學獎,並把會議剩餘的經費作為基金。1932年,菲爾茲去世。同年,於蘇黎世召開的國際數學家會議接受了菲爾茲的倡議。1936年,國際數學家會議在奧斯陸舉行,第一次頒發了菲爾茲獎章。
國際數學家會議每四年舉行1次,每次會議上把菲爾茲金質獎章授予那些對數學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人,一般每次授予2至4人。根據菲爾茲的倡議,不僅要獎勵已獲得的成果,而且要鼓勵獲獎者取得進一步的成就。這意味著獎章只能授予比較年青的數學家。到目前為止,共有24人獲獎,都不超過40歲。這一點是和諾貝爾獎金不相同的。
最近的國際數學家會議是1978年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的。法國的德利涅(34歲)、美國的費弗曼(29歲)、奎林(38歲)、蘇聯的瑪利古斯(32歲)四人獲獎。瑪利古斯在蘇聯國內不受重視,政府不批准他參加國際會議。當赫爾辛基會議宣布缺席授予瑪利古斯菲爾茲獎時,全場起立,鼓掌致敬。
1982年頒布得獎的名單:法國的孔耐、美國的色斯頓以及中國的丘成桐。丘成桐是獲得這項榮譽的第一位中國人,他1949年出生於廣東,後去香港,在美國加州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普林斯頓研究院教授。
⑸ 數學界有哪些獎項至少三個
1、菲爾茨(Fields)獎
菲爾茲獎(Fields Medal),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John Charles Fields)要求設立的國際性數學獎項,於1936年首次頒發。因諾貝爾獎未設置數學獎,菲爾茲獎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2、沃爾夫(Wolf)獎
沃爾夫數學獎(Wolf Prize in Mathematics),是沃爾夫獎的一個獎項,它和菲爾茲獎被共同譽為數學界的最高榮譽。獲得該獎項的華人為陳省身和丘成桐。由於菲爾茲獎只授予40歲以下的的年輕數學家,所以年紀較大的數學家沒有獲獎的可能。
3、阿貝爾(Abel)獎
阿貝爾獎(Abel Prize)是一項挪威設立的數學界大獎。每年頒發一次。2001年,為了紀念2002年挪威著名數學家尼爾斯·亨利克·阿貝爾二百周年誕辰,挪威政府宣布將開始頒發此種獎金。自2003年起,一個由挪威自然科學與文學院的五名數學家院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宣布獲獎人。
獎金的數額大致同諾貝爾獎相近。設立此獎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項。擴大數學的影響,吸引年輕人從事數學研究則是設立阿貝爾獎的主要目的。
(5)丘成桐數學獎擴展閱讀:
除了這些國際性的大獎外,世界各國都設有了自己的數學獎,比如:
在美國,美國數學會設立了兩個獎:一個是伯克霍夫應用數學獎,它是由1967年由美國數學會和工業及應用數學會共同發起設立的;另一個是維納應用數學獎,是1967年為了向N·維納教授表示敬意而設立,獎金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系捐贈,總數為2000美元。
在加拿大設立的皇家學會托里獎章,創立於1943年,目的是表彰在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學或有關學科中某個分支作出傑出研究成果的人,不限國籍。
法國設有科學院紀念1940年—1945年被德國人殺害的法國學者基金獎、法國科學院孔泰獎、法國科學院彭賽列獎等。
義大利有費爾特里內里基金會安托尼奧·費爾特里內里獎等。
比利時有知識青年聯盟恩佩科學獎。
奧地利有紅衣主教因尼策爾基金獎等。
以色列有魏茨曼科學研究院利迪紀念獎等。
中國有陳省身數學獎、鍾家慶數學獎等。
參考資料:網路-數學獎
⑹ 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鼓勵獎有獎金嗎
應該沒有獎學金
⑺ 最高榮譽的數學獎是哪個
菲爾茲獎(Fields Medal),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John Charles Fields)要求設立的國際性數學獎項,於1936年首次頒發,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本身未設數學獎)。
菲爾茲獎每四年頒獎一次,在由國際數學聯盟(IMU)主辦的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上舉行頒獎儀式,每次頒給二至四名有卓越貢獻的年輕數學家。[1][2]獲獎者必須在該年元旦前未滿四十歲,每人將得到15000加拿大元(CAD)的獎金和金質獎章一枚。
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60位數學家獲得過菲爾茲獎,其中2位為華裔數學家,分別是1982年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和2006年獲獎的數學家陶哲軒。
據相關資料統計,截止2018年,哈佛大學相關的菲爾茲獎得主數量(校友、教授和正式研究人員等)位列世界第一(18位),巴黎大學(16位)位列世界第二,普林斯頓大學(15位)位列世界第三,而巴黎高等師范學院(14位)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4位)並列世界第四名。
⑻ 丘成桐中學數學獎可否直接獲得清華自招降分
丘成桐數學獎很厲害,清華自招是另一回事了,你要是拿到這個獎,國內高校對你的邀請函會很多。就是破格錄取。
⑼ 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是以下哪個獎項
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是: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是一個在國際數學聯盟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頒發的獎項。它每四年頒獎一次,頒給二至四名有卓越貢獻的年輕數學家。得獎者須在該年元旦前未滿四十歲。菲爾茲獎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的要求設立的,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未設數學獎)。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是丘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