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教學論文範文

語文教學論文範文

發布時間: 2021-12-04 04:10:19

語文教學論文

唇齒相依 相濡以沫 ——學生的發展是學校最大的發展
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勐先中學 李雅
隨著新課標和新課程的確立實施,教師在教學中擺脫了舊教育觀念的束縛,改變了長期養成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教學行為,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充分利用語文新課程為學生提供的豐富資源、現代內容和創新空間,著眼於學生潛力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以學生發展為本,讓語文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在豐富多彩的平台上發生實質性的改變,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生動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最大的發展和發揮,真正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的效果。
學生得到了發展,學校才會得到最大的發展。學生與學校猶如嘴唇和牙齒,是相互依存的,像在乾涸的河床上,魚相互依靠求生存。知識是人的心靈在與外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從內部生成的,人的心靈具有自學能動性;而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對人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所以,學會學習以前,要學會做人。新《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德是教育的第一位,它關系其他方面的健康發展。學生全面發展了,學校也會發展,這就是學生與學校唇齒相依、相濡以沫的共同發展。
這種唇齒相依、相濡以沫的發展,在中國古代歷史曾發生過許多事例,如漢藏相融,有藏族民歌為證:
話說正月十五那一天,文成公主答應來西藏;
你別怕那波濤洶涌的大河,有一百條大船迎接你;
你別怕那陡峭險峻的高山,有一百匹駿馬迎接你;
你別怕那寬闊無邊的草原,有一百頭氂牛迎接你;
多美的歌啊,多美的情誼!這樣的漢藏情誼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有了這樣的千里婚姻,漢藏的關系得以改善和發展,國家也得到了發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穩定和發展。由這樣的個體組合的和諧發展,引發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發展。為此,一個學生個體發展也是學校的發展部分,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那是學校最大的發展。
學校發展的前提是學生發展。對此,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使學生得到發展?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或不同的家庭教育,由於,學生的個性也就產生差異,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也會產生差異,如若「股市風雲」,變化無常,會經歷暴漲暴跌的驚心動魄場面。家長和老師時常感慨:某某學生進步太快了,這學生近久到底怎麼啦,老是走不到「正軌上來」,其實,股市有起有伏,有高潮有低谷,有可能選中成績優股,有可能被套牢,也有可能割肉出局。當然,最理想的是長線持有。學生學習中何嘗不是像這樣,學習成績或思想時常波動,特別是情緒不穩定,行為反差大,甚至做出過激反應,鬧得老師或家長一個頭兩個大。是啊,一個人時常面臨選擇,而選擇的正確與否,關繫到結果的成敗得失,所以「選擇」也是艱苦的,甚至是慘痛的過程。股民們選擇股票投注時,要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具有成長性股票,能夠盈利的股票,但誰能夠斷定自己的選擇一定是正確的、盈利的。股票有潛力股或垃圾股或績優股,會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選擇到績優股嗎?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誰會沒有對錯之時,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孔子要求學生要善於提出問題,而這就要求教師的活動要有意識地進行引導,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這樣學生自然也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通過對問題的積極思考甄別,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為此,學生增長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學生選擇「投股」的一種方法,一種能力,有自己的見解判斷,或許他選擇的就是「潛力股」或「績優股」,效果不錯哦!孔子也是重視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思考,認為學生只顧學習,忽略了思考就會迷惑無知,只思考不學習也是不行的,必須把「思」和「學」結合起來,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尋找身邊有關知識的素材,創造教學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完善認知結構,擴展學生發展的空間,學校、教師重視學習環境,教學情景,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身體、心理健康,使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全面發展,學校才會良性發展。
總之,學生、老師和學校必須和諧發展。學生和老師都是在學校學習、工作、生活的,學校是由學生和教師在一起學習工作生活來組成的,沒有學生教師就不成為其學校了;學生與教師之間心離最近,教師教學生學會做人和學習,學生素質提高了,得到了發展,學校也就發展了。

② 語文教學方面的論文

一.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
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育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不同,通過建立師生間、認知客體與認知主體之間的情感氛圍,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開展,讓學習者的情感活動參與認知活動,以期激活學習者的情境思維,從而在情境思維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活動。由此,我們也能清楚看到,情境教學模式既不同於教育學,亦不同於教學論,它僅僅是依據教育學、認識論、心理學和教學論原則,在認知活動中充分開發非智力因素,從而實現愉快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
1.引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誘發動機。
因為兒童的學習動機更多地被感情驅使,所以情境教學強調在連續動態的情境中不斷地維持、強化兒童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習動機與情境之間持之以良性的互動。
2.憑借情境,在審美的樂趣中豐富感受
情境教學提出了「強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過優化情境,引導兒童從感受美的樂趣中感知教材」。美感教育是情境教學原則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可以分為以下四個環節:(1)帶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2)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實質;(3)再現情境,表達美的感受;(4)駕馭情境,誘發審美動因。而這些環節都是離不開具體的審美感受的。
3.融入情境,在體驗的樂趣中陶冶情感
情境教學是一種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兒童熱烈的情緒,把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這里所說的情感活動體現在多個方面,如(1)教師與學生之間。情境教學主張教師對兒童傾注真情,以敏銳的洞察力去觸及兒童的情感領域,從而建立起親和的師生關系,渲染一種溫暖和諧的、可以信賴的、充滿自信的、無拘無束的情境。教師首先必須通過一種移情作用,設身處地地感覺體驗,回歸到兒童的情感狀態,用「兒童的眼睛看世界」,這樣才能產生「以情動情」的移情效應。(2)學生與教材之間。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學生與教材之間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文情境教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李吉林曾總結出這樣的情感推進的發展模式:在初讀課文,激發動機中-入情;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在領悟課文語言的神韻中-移情;在表情朗讀、語言訓練中-抒情。(3)學生與學生之間。由於情境的優化,學生與學生之間,友愛親密。他們在親、助、樂等人際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長補短,培養了團隊意識、合作精神、交往能力,這就為學習語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圍。
4.優化情境,在活動的樂趣中增長力量
在教學過程中讓兒童活動,並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動,而是讓兒童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讓兒童在樂中學,趣中學,活中學,坐中學。既然如此,將活動貫穿於教學過程,就不能游離於教學內容之外,而要突出教材重點,針對教材特點,具有鮮明的學科特點,與能力訓練相結合,從而加強
基礎。語文教學中的訓練強調操作情境中的基礎訓練,它包括以詞句為主的基礎
訓練、加強應用為目的的整體訓練和結合感知為媒介的思維訓練。
5.營造情境,在創造的樂趣中展現個性
傳統的教學不恰當地造成大腦左半球接受過度教育,結果因教學抽象概念化,缺乏形象與情感而影響右腦的激活、興奮,造成壓抑,甚至損傷兒童的創造才能。這是教學領域長期以來注重認知,忽視情感而造成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而情境教學通過情境的創設營造,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右腦,對兒童創造力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為:(1)激發情感。激勵、喚醒、鼓舞學生,殷切地期待學生,堅信學生一定會成功,是真正引導兒童開啟智慧大門的閃光的金鑰匙。因為學生會從教師的愛中獲得信心,獲得力量。這種信念往往轉化為一種積極向著教學目標的驅動力。(2)訓練感覺。創造在某種意義上是形象思維的產物。形象越是鮮明豐富,感覺越是敏銳,右腦越是興奮,形象思維活動就越是活躍。實踐證明,感覺的訓練,使兒童對周圍世界日漸留心敏感,因而拓寬了他們進一步認識世界的通道,並成為他們的創造力發展的重要基礎。(3)培養直覺。右腦的激活十分有利於直覺的培養,而無意識的直覺可以說是一切發現的源泉。
6.拓寬情境,在認識周圍世界的樂趣中開闊視野
為了更好地發揮周圍世界在兒童發展中的源泉作用,情境教學提出以下原則:由近及遠,逐漸拓寬;漸次認識,螺旋上升;由表及裡,啟迪智慧;陶冶性情,涵育人文素質。

二.創設情境的方法
情境創設是一個提供各種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應或活動的過程,它不是教學過程的自然伴隨物,而是教師主動設計的產物。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動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治的精神、豐富的想像、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起學好語文的情感。在此基礎上,依據教材的內容和所教學生的層次創設問題情境。常用方法有:
1.聯系生活展現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的生活在作家頭腦里反映的產物。以文章為例子,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披文入情」、「沿波討源」。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後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選材、謀篇、運用語言的高明,才能領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進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謂聯系生活展現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就是這個意思。
2.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的。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便豁然領悟。實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師展示,也可
以由學生自己展示。如在上《黃山奇石》一課後,讓學生把自己參觀風景名勝拍下的照片,帶進課堂,讓學生一邊展示自己的照片,一邊向大家介紹自己游覽過的景點。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藉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呢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於接受和理解,涵養美感,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繪圖的創造性。在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點和啟發,以引導學生認識的方向性;同時還要由感情地講述,便於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
4.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像的一門藝術。音樂通過對樂音有組織的安排構成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同時,音樂是作曲家心靈的傾訴,情感的流淌,所以音樂最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情境,創造氣氛。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就能真正實現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覺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於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
扮演角色體會情境,有四種做法:(1)進入角色。讓學生帶著強烈地感情閱讀課文,體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讀。這樣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聽到教材中各種人物的不同聲音,雖未見其人,卻已聞其聲,增進對課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課文中選編的戲劇,可組織學生裝扮成劇中人,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如《白毛女》(選場)、《屈原》(節選)等,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4)改編課本劇。根據課文編寫劇本,然後讓學生進行表演,同樣不失為語文教學的一種方法。
6.錘煉語言描繪情境
前面所說的五種方法,無論哪一種都必須依靠教學語言來實施,如果離開了教學語言,就不能創設教學情境,即使有了某種情境,也不能發揮教學作用,實現情境的價值,所以說教學語言是創設教學情境的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能力逐漸增強,如果只靠直觀性的教學情境,則容易使教學簡單化、表面化,不利於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也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滿足學生對真善美更高層次的追求。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也必須重視教學語言的作用。教師的本領歸根結底就在教學語言上,教學藝術最後也體現教學語言中。運用教學語言,從內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確美、簡潔美、理趣美;從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飾美、風格美、態勢美。
7.教學情境的優化
在創設教學情境中,我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六種創設方法,但在實際操作中,
要求最優化,提高教學效率,則不能各執一端,需要從實際出發,靈活地綜合地運用這些具體方法。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是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的愉快教學。教師應該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學模式,熟練而恰當地運用各種情境創設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熱點內容
哪裡有按摩的 發布:2025-04-28 19:51:29 瀏覽:586
電信號段有哪些 發布:2025-04-28 19:31:14 瀏覽:795
塗的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4-28 19:19:36 瀏覽:647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答案 發布:2025-04-28 19:17:02 瀏覽:150
語文大解讀 發布:2025-04-28 18:09:55 瀏覽:468
合理安排數學 發布:2025-04-28 18:08:15 瀏覽:72
英語輔導初中 發布:2025-04-28 17:48:03 瀏覽:774
學校感恩教育 發布:2025-04-28 17:42:42 瀏覽:972
八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答案 發布:2025-04-28 17:29:07 瀏覽:467
班主任罵你 發布:2025-04-28 17:24:50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