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A.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第一單元 看魔術-乘法的初步認識
一、本單元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相同加數連加;乘法的初步認識(包括有關1和0的乘法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藉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3、體驗乘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個性化學習及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識。
三、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有關0的乘法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四、本單元課時安排:5課時
信息窗1――變花
信息窗解讀:這幅圖呈現的是魔術師在舞台上表演魔術變花的情景。圖中的信息有:魔術師變花,變了3次每次2朵;有4個魚缸,每個魚缸4條魚;空中掛著5串燈籠,每串3個;有4盞聚光燈,每盞有6個燈泡。情境創設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看魔術」的話題引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後出示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提出數學問題。
二、教學新課。
紅點部分是引導學生學習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綠點部分是進行鞏固。小電腦部分是讓學生感受用加法解決問題的繁瑣性。
教學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可能幾個幾個地數,也可能用連加的方法算一算。交流連加的方法時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是幾個幾連加,為學生學習乘法奠定知識基礎。
教學綠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獨立列出連加算式並進行計算。還可以進一步讓學生解決根據住處提出的其他的一些問題。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提出生活中可以用幾個幾連加解決的問題,並獨立解決。
教學小電腦提出的問題時,讓學生嘗試寫一寫,然後交流用連加的方法解決這類問題的感受,體會用連加計算的繁瑣,進而產生簡化算式的願望,為學生學習乘法奠定情感基礎。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2題提供的是一種活動形式。練習時,可同桌合作,變換學具的個數反復進行。通過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幾個幾連加,還能體會到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第4題提供的是從不同角度觀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題目。練習時可以引導學生獨立地觀察情景圖,弄清圖意後獨立解答。
第5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交流有關洗照片的生活常識,知道通常鏡頭中有幾個人就洗幾張照片,然後獨立解決。
第6題是找規律的題目。練習時,在學生獨立塗色後,充分地交流。學生找出的規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教後小記:
通過對求相同加數的和的教學,使學生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用連加計算的繁瑣,進而產生簡化算式的願望,為學生學習乘法奠定情感基礎。
信息窗2――變葫蘆
信息窗解讀:這幅情景圖是第一個信息窗的繼續和發展,呈現的是魔術師變葫蘆的情景。圖中的信息有:8串葫蘆,每串5個;3個籠子,每個籠子里有4隻小鳥;4盞聚光燈,每盞燈有6隻燈泡……情境創設的意圖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乘法意義的學習。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承接上一個情景,由「變葫蘆」的話題引入,然後讓學生觀察情景圖並提出數學問題。
二 教學新課
「你問我說」中紅點部分是學習乘法的意義、寫法、讀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綠點部分是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先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解決,當學生列出8個5連加的算式時,可先讓學生交流用加法計算的感受,並引導學生創造使算式簡化的符號,然後適時引入小博士的話「8個5相加,寫成乘法算式比較簡便」。介紹乘法算式的寫法、讀法及各部分的名稱。在介紹乘法算式時,應引導學生知道,一個連加算式可以寫出兩個乘法算式,如8個5相加可以寫成8×5也可以寫成5×8,學生只要能寫出其中一個算式即可。
教學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要充分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對於算式中4和3分別表示什麼,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用乘法列式比較簡便。讓學生經歷「個性化表示乘法」的過程,有利於形成學生的符號感。對於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
三 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3題是一道根據文字表述寫、讀乘法算式的題目。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獨自寫算式,然後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4個2相加可以寫成4×2或2×4,6和4相乘寫成6×4或4×6都是正確的。
第4題是一道連線題。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進行交流,並說一說連線的依據。題中有多餘信息。
第5題提供了一種活動形式。練習時,可以讓小組同學使用完成,邊活動邊說算式。
第6題是深化乘法意義的練習。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弄清題意後,再根據算式畫圖,以增加練習的開放性和趣味性,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第7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獨立解決問題,然後再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教後小記:
通過對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信息窗3――變鴿子
信息窗解讀:這幅情景圖是前面信息窗的繼續和發展,用連環畫的形式呈現了魔術師變鴿子的情景。原來桌子上有三頂帽子,每頂帽子裡面有1隻鴿子,經過魔術師一變,帽子里一隻鴿子也沒有了。藉此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1和0的乘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由「變鴿子」的話題引入,然後讓學生觀察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
二 教學新課
「你問我說」中第一個紅點部分是關於1的乘法。第二個紅點部分是關於0的乘法。
教學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情景圖獨立地列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然後進行交流,知道3個1連加,可以寫成1×3,也可以寫成3×1。
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再讓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知道幾個0連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教學小電腦提出的問題時,可補充關於1和0的連加算式,讓學生改寫乘法算式,然後讓學生分別觀察關於1和0的乘法算式,引導學生發現「1和任何數相乘都得任何數」、「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規律。學生只要用自己的話說對意思即可,不做統一要求。
三 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題是看圖列加法和乘法算式的題目。圖中提供了水果樹的棵數和水果個數的信息,練習時,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並交流。
第4題是一道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學生既可以提出有關1的乘法問題,也可以提出其他的乘法問題。練習時,可以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也可以同桌合作提出問題,再解答。
教學小記:
在教學有關1和0的乘法的教學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找出了「1和任何數相乘都得任何數」 、「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規律。
第二單元 看雜技――表內乘法(一)
本單元教學內容:
1~5的乘法口訣;口訣的應用。
本單元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學習1~5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會用口訣解決乘法問題,在探索口訣記憶方法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本單元教材重難點:
5的乘法口訣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3、4的乘法口訣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本單元課時安排:5課時
信息窗1――觀看自行車表演
信息窗解讀:這幅圖呈現的是一位老師與兩個小朋友觀看雜技表演――騎自行車的情景。主信息是5輛車,每輛車上5個人,其中每人手中轉著2塊紅方巾。通過師生編兒歌的對話,引出對5和2的乘法口訣的探索。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從表演雜技的話題引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提出數學問題,鼓勵學生接著教師提供的兒歌說下去,展開師生合作編制乘法口訣的活動。
二 教學新課
「你問我說」中第一個紅點部分是5的乘法口訣。第二個紅點部分是5的乘法口訣的應用。第三個紅點部分是2的乘法口訣。第一個綠點部分是2的乘法口訣的應用。第二個綠點部分是2和5的乘法口訣的記憶規律。小博士補充的是1的乘法口訣。
教學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接著教師的兒歌說下去,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但不要刻意追求語言的准確,重點應是讓學生關注兒歌中蘊涵的數學內容。還可以給學生提供沒有填數字的兒歌,然後讓學生補充。在補充兒歌的過程中,先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填寫,學生可能用學具代替車輪和人擺一擺,也可能藉助連加算式算一算,然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方法,最後全班交流。兒歌的完成過程實際上是學生計算相同加數連加的過程,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充分經歷這個過程,為乘法口訣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完成兒歌之後,可教師引出對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充分利用兒歌中「1輛小車5個人……」,寫出乘法算式,編出5的乘法口訣。兒歌變口訣的過程並不難,可由學生獨立完成。5的乘法口訣規律性很強,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多種方法記憶。
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放手讓學生根據乘法的意義獨立列算式,根據口訣寫出得數,最後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進一步鞏固5的乘法口訣。
教學第三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兒歌中,用關於車輪個數的信息直接切入到2的乘法口訣的編制。
教學第一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獨立應用2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第二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通過這一問題,引發學生對2和5的口訣規律的探索。教學1的乘法口訣時,教師可以板書1×1,啟發學生推想1的乘法口訣,並進行交流。
三 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3題提供的是看口訣說算式的練習形式。練習時,教師可讓學生多做幾組,藉助一句口訣可說出兩個得數相同、乘數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結果不變的規律,鞏固口訣的應用。
第4題是藉助口訣進行計算的練習。除了讓學生獨立地寫出得數外,還應注意引導學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訣進行計算的。
第7題是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可先讓學生估一估,然後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並交流。
第8題是一道綜合應用的題目。練習時,要注意照顧學生的差異,鼓勵用多種方法獨立完成,在交流中,相互啟發,促進發展。
教後小記: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編制口訣的過程,學會利用5的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信息窗2――觀看頂碗表演
信息窗解讀:呈現的是教師和學生觀看小丑表演――頂碗和晃板的情景。圖中提供了燈籠、晃板、頂碗三組信息。通過師生有興趣的編兒歌的對話,引出對3和4的乘法口訣的探索。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承接信息窗1的興趣,引出繼續看雜技的話題,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情景圖中的信息,接著圖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自主編制口訣的活動。
二 教學新課
「你問我說」中第一個紅點部分是編3的乘法口訣;第二個綠點部分是用3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第二個紅點部分是編3的乘法口訣。第二個綠點是用4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第三個綠點部分是整理1~5的乘法口訣。
教學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圖中的對話,接著說下去,或者給學生提供沒有填數字的兒歌,讓學生補充。在補充兒歌的過程中,可以採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在完成兒歌之後,引導學生根據兒歌寫出乘法算式,再獨立編出3的乘法口訣,並相互交流啟發。
教學第一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乘法的意義獨立列算式,然後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
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從兒歌中小碗的個數問題直接切入到4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
教學第二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教師可參考第一個綠點的教學步驟進行教學。
教學第三個綠點標示的問題時,可通過「口訣越學越多,怎樣記呢?」這問題,引發學生對1至5的乘法口訣的整理。
三 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1至9題。
「綜合練習」的題目。
教後小記:
通過對1—5乘法口決的教學,使學生會用口訣解決簡單的乘法問題。
第三單元 小製作――角的初步認識
本單元教學內容:初步認識角,比較角的大小,畫角。
本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能藉助三角尺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直角符號表示直角;會用簡單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初步學會畫角。
2、在認識角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想像、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覺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角的認識。難點是比較角的大小。
本單元課時安排:4課時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信息窗解讀:本圖呈現的是學生們在教室里進行手工製作的情景。畫面中蘊含著大量有關「角」的信息。教材以藉助對生活中具體角的討論,提出「什麼是角呢?」問題,展開對角的知識的學習。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製作嗎?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後,突然像發現了一個大秘密似地叫了起來:「快來看,快來看,紅五星上有許多――」(教師故意停頓)
師:對,就是角,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看到這兒,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活動二
師:在圖中你發現哪裡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
師:你能說說你觀察到的角是什麼形狀嗎?
師講解什麼是角。學生理解角,認識角。
師:你能給角的各部分起個名字嗎?
學生命名。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你能做出一個角嗎?
學生獨立做角。
活動三 你能指一指圖上其他的角嗎?觀察這些角,你能發現什麼?
師: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給它標上直角符號。你在哪裡見過直角?
活動四 全課總結
學生談談自己有什麼收獲,對自己的表現做出評價。
教後小記:
在教學角的過程中,讓學生的結合具體情境來學習有關角的知識。
信息窗2 玩調皮猴――角的大小比較
一 導入
師提出問題:看情境圖,為什麼兩個調皮猴不一樣高呢?
生發表看法。
……
二 教學新課
師:你能不能證明你的猜想呢?請小組合作研究一下。
(小組交流、探索)
師:誰願意把自己的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請在實物投影上展示並講解一下。
生展示。
師:同學們太棒了,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誰估計對了呢?想想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生發言。
師:用大多數同學喜歡的方法完成一個任務:在三角板的幫助下把角分類。
(小組活動)
找一組上來用實物投影演示分類情況。
師:像這樣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
三 全課總結。
教後小記: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事務中抽象出角的過程,切實體驗徐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
http://www.xj5u.com/xiazai/pukj_xiazai.asp?id=45870
B.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學一共有幾天教學設計
《一共有多少天》教學設計
一、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80頁《一共有多少天》.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獨立探索,經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
2.會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初步發展類推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體驗7的乘法口訣來源,理解每一句口訣的意義.
2.熟記口訣,學會可以利用推想的辦法幫助記憶.通過編制口訣,
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四、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一、
(導入)同學們,這節課不僅來了很多老師,而且你們的好朋友淘氣、笑笑、還有小明也來到了課堂上,好像他們正在議論什麼,我們去看看好嗎?
(出示淘氣和笑笑的對話)
誰能大聲地把笑笑和淘氣的對話讀一下,(生讀)從中你知道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對,我們知道了還有兩個星期,就開運動會了.
還有3個星期就是笑笑的生日了.還有9個星期就放假了.那麼對於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嗎?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幫助這幾位小朋友算算2個星期、3個星期,9個星期一共有多少天.
C.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套教案,共165頁
第一單元、認識乘法
一、教材分析:
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比較容易的加、減法口算的基礎上,本單元教學乘法,重點是乘法的意義。全單元包括兩道例題、兩次「試一試」、一次「想想做做」和練習一。教材編排有以下特點:
1、強化對相同數連加的認識和計算,為初步認識乘法作比較充分的准備。乘法和加法是有密切聯系的,掌握了加法就具備繼續學習乘法的條件。在已學過的加法中,學生比較熟悉的是兩個數相加和三個不相同的數連加,對幾個相同的數連加,由於接觸較少,顯得相對陌生。為此,教材在教學乘法前加強對幾個相同數連加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計算幾個相同的一位數連加的能力,為學習乘法掃除障礙,打下扎實的基礎。
2、讓學生充分體會乘法的意義。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教材沒有把乘法意義機械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既用加法也用乘法解答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實際問題,從中體會乘法的意義,感受乘法意義的兩個主要內涵:在幾個相同數相加時才能用乘法算,列乘法算是往往比加法算式簡便。
3、把理解乘法意義和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優化概念形成的過程。乘法意義屬於運算概念,小學生形成概念的一般過程是「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有關概念的感性認識→把感性認識加工成表象或抽象成概念→在實踐中應用概念並進一步拓展概念」,可見概念的形成始終和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本單元教材改變了過去的數學教材先教學乘法意義再教學乘法應用題的內容結構,從蘊含乘法意義的例題起,就把形成概念和應用概念融為一體。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理把幾個相同的數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得乘式的積。
2、使學生初步學會從簡單的實際情景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並根據數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培養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並應用乘法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難點: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
第一課時、認識乘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內容。
教學目的:使學生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的含義,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讀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准備:學具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 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加法和減法,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演算法,這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認識乘法)
讀課題
二、 新授
1、教學例1。
(1)出示例1圖
(2)提問:圖中幾處有小白兔?每處有幾只?一共有幾個2隻?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樣算?
板書:2+2+2=6(只)
圖中幾處有小雞?每處有幾只?一共有幾個3隻?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雞,怎樣算?
板書:3+3+3+3=12(只)
(3)老師指著算式提問:
這兩個算式里加數分別都是幾?是幾個幾相加?的多少?
(4)小結: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個2隻一共是多少,可以用連加來算。求小雞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個3隻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個3連加來算。
2、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圖。
(2)例1,提問:橫著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幾根?有這樣的幾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樣算?求一共的根數,就是求幾個幾相加?
(3)例2,提問:橫著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幾根?有這樣的幾排?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樣算?求一共的根數,就是求幾個幾相加?
(4)學生填書,完成「試一試」,集中交流。
3、教學例2
(1)出示例2圖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電腦嗎? (板書:2+2+2+2=8)
2+2+2+2=8,表示幾個幾相加,得幾?
(3)老師說明:4個2相加得8,還可以用乘數計算,寫成2×4=8,像2×4=8這樣的算式,是乘法算式,這個符號(「指×」)叫乘號(板書:乘號),可以這樣寫(示範寫「×」)。
(4)4個2相加得8,不僅可以寫成2×4=8,還可以寫成4×2=8,誰會讀這個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樣,各部分都是有名稱的,誰先來說說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答老師板書:2 + 2 + 2 + 2 = 8
(加數)(加數)(加數)(加數)(和)
老師說明:在乘法算式中,等號前面的數叫乘數,等號後面的數叫積。
板書:4 × 2 = 8
(乘數)(乘數)(積)
同桌同學互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誰能說說2×4=8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5)老師小結:求一共有多少台電腦,就是4個2相加是多少,不僅可以用加法計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計算,可以寫成「2×4=8」或「4×2=8」,讀作:「2乘4」,4乘2「,等號前面的叫乘數,等號後面的叫積。
4、教學「試一試」
(1)出示例圖,自己先說說圖意。
(2)提問:圖中有幾組小雞?每組有幾只雞?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幾個幾相加?
(3)學生填書,並寫出一道加法和兩道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4)討論;求5個4的和是多少,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說一說,列算式。
說一說。
先說一說,在填寫,完成「試一試」。
列算式,說一說。
讀一讀。
說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同桌同學互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說一說。
回答問題再填寫。
三、 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
出示第1小題圖,提問:1盒有多少枝?有幾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幾個幾?
學生填空獨立完成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集體交流時著重提問這道題是求是幾個幾朵?
3、完成「想想做做」3
(1) 用圓片擺一擺,每堆擺2個,擺4堆,指名回答,擺了幾個幾?
學生獨立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兩道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2)用圓片擺一擺,每堆擺4個,擺2堆,指名回答:擺了幾個幾?
學生獨立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3)比較一下這兩種擺法有什麼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4
讀出乘法算式,再說出乘數和積各是什麼。同桌同學先互說,再指名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完成「想想做做」1—5。
四、 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麼?
說一說。
教後小記:
D. 新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公開課教案(名校精編)
233網校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楊老師54講)(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vcRRWK1tvXVmtyng9Wdj7Q 提取碼: zzqi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E. 最新版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2013年新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案教學設計免費下載
http://www.lspjy.com/thread-3262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