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壹』 2010高考文科語文試卷及答案
問的太大了,我全國的高考題都有,可是答不下啊,建議你留個郵箱,好發給你
目錄
2010年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全國Ⅰ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試題卷
語文(全國卷Ⅱ)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課標卷Ⅰ)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北京卷)詳解
201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上海 語文試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詳解
(天津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解析
(重慶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湖北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語 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安徽卷)
語 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福建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
(浙江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湖南卷)
2010年全國高考(廣東高職卷)
語 文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逐題詳解
(江西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江蘇卷
語文試題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卷解析
(山東卷)
2010年高考語文試題解析
(遼寧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四川卷)
2010年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全國Ⅰ卷)
目錄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5至8頁。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來源:學科網]
A.行伍(háng) 名宿(sù) 惡貫滿盈(yíng) 厲兵秣馬(mù)
B傾軋(zhá) 不啻(chì) 補苴罅漏(xia) 荊釵布裙(chāi)
C.巨擘(bò) 河蚌(bàng) 得不償失(cháng) 莘莘學子(shēn)
D.解剖(pāo) 羈絆(jī) 火中取栗(lì) 感慨系之(xì)
【答案】A
【解析】A項厲兵秣mò馬,B項傾軋yà,D項解剖pōu。本題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常見誤讀字的讀音,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識記,一要注意從詞語含義上區別;二要注意從詞性上區別,如「宿」;三要注意通過書面語與口頭語的不同記憶,如「血」;四要注意記少不記多,像「蚌」只有地名「蚌埠」中讀bèng,記住這一處特殊讀音既可;五要記住一些常考的字音。
【考點】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能力層級為識記 A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現在我們單位職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騎車,為的是倡導綠色、地毯生活。尤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們新來的局長。
B.幾年前,學界幾乎沒有人不對他的學說大加撻伐,可現在當他被尊奉為大師之後,移樽就教的人簡直要踏破他家的門檻。
C.他是當今少數幾位聲名卓著的電視劇編劇之一,這不光是因為他善於編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寫的劇本聲情並茂,情節曲折。
D.旁邊一位中學生模樣的青年誠懇地說:「叔叔,這些都是名人的字畫,您就買一幅吧,掛在客廳里不僅沒關打氣,還可附庸風雅。」
【答案】B
【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制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C、聲情並茂:並,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申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D、附庸風雅: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解答成語題,第一、逐字解釋成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第二、注意成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後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繫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後語義矛盾或者前後語義重復的現象。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 D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大師 的這段經歷非常重要,但流傳的說法不一,而所有的當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們斟酌以後擬採用大師兒子所講的為准。[來源:學+科+網]
B.我們說話寫文章,在把零散的詞語串成一個個可以用來傳遞信息、完成交際任務的句子的時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語法規律的。
C.這個法律職業培訓基地由省司法廳和南海大學合作建立,是全國首家有效聯合政府行政職能和高效教育資源而成立的培訓機構。
D.近期發熱患兒增多,我院已進入門診超負荷狀態,為使就診更有序,決定採取分時段掛號,如果由此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答案】B
【解析】A、句式雜糅,「擬採用」和「為准」雜糅,可改為「我們斟酌以後擬採用大師兒子的說法」或者「我們斟酌以後擬以兒子所講的為准」。C、搭配不當,「基地」與「機構」不搭配。D、賓語殘缺,應改為「決定採取分時段掛號的辦法」。語病題做題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幹和枝葉,看成分是否殘缺或者贅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謂、賓之間,句子的枝葉即定、狀、補與中心語之間是否搭配;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語序是否恰當;綜合思考,是否符合邏輯思維,表意是否明確。。
【考點定位】辨析並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 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近幾十年來, , , , , , 。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關於中國的國際地位、作用和責任的討論方興未艾。
①也高於同時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國日益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③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④中國的綜合實力大幅度提高
⑤盡管對增長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誰也無法否認增長的事實
⑥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發達國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答案】D
【解析】連貫類題目做題時要注意把握基本內容,初步分層歸類,先在小范圍內排序,然後再考查層次間的銜接,這其中應先找出關聯詞、代詞以及表時間、地點的詞語,然後據此進行句間連綴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礎之上,再通讀語段,檢查確定。
【考點定位】語言表達連貫,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 D
二、(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情緒異常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現象,長期以來,各個領域的學者從自己的學科出發,對此現象紛紛做出各自的解釋,但是始終未獲解決。現在生物學家也開始涉足這個問題,並從生物學的角度加以探討,他們的見解讓人耳目一新。
我們經常說人的情緒多變,其實我們往往不是自己情緒的真正主人。在人體內,存在著多調控我們情緒的化學物質,我們的喜怒哀樂受到它們的控制。比如說,有時候我們會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煩,究其原因是一種叫做「梅拉多寧」的激素在作怪;如果這種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心情煩躁、沮喪等。據研究,梅拉多寧也是導致一種叫「冬季抑鬱症」疾病的元兇。得這種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陰霾、缺少陽光的日子裡,容易情緒低落、鬱郁寡歡,甚至做出極端行為,為什麼生活中有些人那麼快樂,令人羨慕?這又涉及到一種叫「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是神經元中傳導神經興奮的一種化學物質,當多巴胺傳導順暢的時候,大腦內部就會產生一系列化學變化,使我們產生快感。
『貳』 歷年高考語文全國卷試題匯編(附答案)
鏈接: https://pan..com/s/1LcBejjmve3iSHMGNB-7-lA 提取碼: hxcs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叄』 高考試卷試題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北卷)
數學試題(文史類)
本試題卷共4頁,三大題21小題。全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20分鍾。
★祝考試順利★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並將准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試卷類型A後的方框塗黑。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
3.填空題和解答題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黑水簽字筆直接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答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後,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已知 則
A. B.
C. D.
2.若向量 ,則2a+b與 的夾角等於
A. B. C. D.
3.若定義在R上的偶函數 和奇函數 滿足 ,則 =
A. B. C. D.
4.將兩個頂點在拋物線 上,另一個頂點是此拋物線焦點的正三角形個數記為 ,則
A. B.
C. D.
5.有一個容量為200的樣本,其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所示,根據樣本的頻率分布直方圖估計,樣本數據落在區間 內的頻數為
A.18 B.36
C.54 D.72
6.已知函數 ,若 ,則x的取值范圍為
A. B.
C. D.
7.設球的體積為 ,它的內接正方體的體積為 ,下列說法中最合適的是
A. 比 大約多一半 B. 比 大約多兩倍半
C. 比 大約多一倍 D. 比 大約多一倍半
8.直線 與不等式組 表示的平面區域的公共點有
A.0個 B.1個 C.2個 D.無數個
9.《九章算術》「竹九節」問題:現有一根9節的竹子,自上而下各節的容積成等差數列,上面4節的容積共3升,下面3節的容積共4升,則第5節的容積為
A.1升 B. 升 C. 升 D. 升
10.若實數a,b滿足 ,且 ,則稱a與b互補,記 那麼 是a與b互補的
A.必要而不充分的條件 B.充分而不必要的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條件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請將答案填在答題卡對應題號的位置上,一題兩空的題,其答案按先後次序填寫,答錯位置,書寫不清,模稜兩可均不得分。
11.某市有大型超市200家、中型超市400家、小型超市1400家。為掌握各類超市的營業情況,現按分層抽樣方法抽取一個容量為100的樣本,應抽取中型超市__________家。
12. 的展開式中含 的項的系數為__________。(結果用數值表示)
13.在30瓶飲料中,有3瓶已過了保質期,從這30瓶飲料中任取2瓶,則至少取到1瓶已過保質期飲料的概率為__________。(結果用最簡分數表示)
14.過點(—1,—2)的直線l被圓 截得的弦長為 ,則直線l的斜率為__________。
15.里氏震級M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A是測震儀記錄的地震曲線的最大振幅, 是相應的標准地震的振幅。假設在一次地震中,測震儀記錄的最大振幅是1000,此時標准地震的振幅為0.001,則此次地震的震級為 級;9級地震的最大振幅是5級地震最大振幅的 倍。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滿分12分)
設 的內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已知
(I) 求 的周長;
(II)求 的值。
17.(本小題滿分12分)
成等差數列的三個正數的和等於15,並且這三個數分別加上2、5、13後成為等比數列 中的 、 、 。
(I) 求數列 的通項公式;
(II) 數列 的前n項和為 ,求證:數列 是等比數列。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已知正三稜柱 - 的底面邊長為2,側棱長為 ,點E在側棱 上,點F在側棱 上,且 , .
(I) 求證: ;
(II) 求二面角 的大小。
19.(本小題滿分12分)
提高過江大橋的車輛通行能力可改善整個城市的交通狀況,在一般情況下,大橋上的車流速度v(單位:千米/小時)是車流密度x(單位:輛 /千米)的函數,當橋上的車流密度達到200輛 /千米時,造成堵塞,此時車流速度為0;當車流密度不超過20輛 /千米時,車流速度為60千米/小時,研究表明:當 時,車流速度v是車流密度x的一次函數。
(I)當 時,求函數v(x)的表達式;
(II)當車流密度x為多大時,車流量(單位時間內通過橋上某觀測點的車輛數,單位:輛/小時) 可以達到最大,並求出最大值。(精確到1輛/小時)。
20.(本小題滿分13分)
設函數 , ,其中 ,a、b為常數,已知曲線 與 在點(2,0)處有相同的切線l。
(I) 求a、b的值,並寫出切線l的方程;
(II)若方程 有三個互不相同的實根0、 、 ,其中 ,且對任意的 , 恆成立,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21.(本小題滿分14分)
平面內與兩定點 、 ( )連線的斜率之積等於非零常數m的點的軌跡,加上 、A2 兩點所成的曲線C可以是圓、橢圓或雙曲線。
(Ⅰ)求曲線C的方程,並討論C的形狀與m值的關系;
(Ⅱ)當 時,對應的曲線為 ;對給定的 ,對應的曲線為 ,設 、 是 的兩個焦點。試問:在 上,是否存在點 ,使得△ 的面積 。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運算。每小題5分,滿分50分。
A卷:1—5ACDCB 6—10ADBBC
B卷:1—5DCABC 6—10ADBBC
二、填空題:本題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運算,每小題5分,滿分25分。
11.20 12.17 13. 14.1或 15.6,10000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6.本小題主要考查三角函數的基本公式和解斜三角形的基礎知識,同時考查基本運算能力。(滿分12分)
解:(Ⅰ)
的周長為
(Ⅱ)
,故A為銳角,
17.本小題主要考查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及其求和公式等基礎知識,同時考查基本運算能力。(滿分12分)
解:(Ⅰ)設成等差數列的三個正數分別為
依題意,得
所以 中的 依次為
依題意,有 (捨去)
故 的第3項為5,公比為2。
由
所以 是以 為首項,2為以比的等比數列,其通項公式為
(Ⅱ)數列 的前 項和 ,即
所以
因此 為首項,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
18.本小題主要考查空間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和二面角的求法,同時考查空間想像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滿分12分)
解法1:(Ⅰ)由已知可得
於是有
所以
又
由
(Ⅱ)在 中,由(Ⅰ)可得
於是有EF2+CF2=CE2,所以
又由(Ⅰ)知CF C1E,且 ,所以CF 平面C1EF,
又 平面C1EF,故CF C1F。
於是 即為二面角E—CF—C1的平面角。
由(Ⅰ)知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即所求二面角E—CF—C1的大小為 。
解法2: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則由已知可得
(Ⅰ)
(Ⅱ) ,設平面CEF的一個法向量為
由
即
設側面BC1的一個法向量為
設二面角E—CF—C1的大小為θ,於是由θ為銳角可得
,所以
即所求二面角E—CF—C1的大小為 。
19.本小題主要考查函數、最值等基礎知識,同時考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滿分12分)
解:(Ⅰ)由題意:當 ;當
再由已知得
故函數 的表達式為
(Ⅱ)依題意並由(Ⅰ)可得
當 為增函數,故當 時,其最大值為60×20=1200;
當 時,
當且僅當 ,即 時,等號成立。
所以,當 在區間[20,200]上取得最大值
綜上,當 時, 在區間[0,200]上取得最大值 。
即當車流密度為100輛/千米時,車流量可以達到最大,最大值約為3333輛/小時。
20.本題主要考查函數、導數、不等式等基礎知識,同時考查綜合運用數學知識進行推理論證的能力,以及函數與方程和特殊與一般的思想,(滿分13分)
解:(Ⅰ)
由於曲線 在點(2,0)處有相同的切線,
故有
由此得
所以 ,切線 的方程為
(Ⅱ)由(Ⅰ)得 ,所以
依題意,方程 有三個互不相同的實數 ,
故 是方程 的兩相異的實根。
所以
又對任意的 成立,
特別地,取 時, 成立,得
由韋達定理,可得
對任意的
則
所以函數 的最大值為0。
於是當 時,對任意的 恆成立,
綜上, 的取值范圍是
20.本小題主要考查曲線與方程、圓錐曲線等基礎知識,同時考查推理運算的能力,以及分類與整合和數形結合的思想。(滿分14分)
解:(I)設動點為M,其坐標為 ,
當 時,由條件可得
即 ,
又 的坐標滿足
故依題意,曲線C的方程為
當 曲線C的方程為 是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
當 時,曲線C的方程為 ,C是圓心在原點的圓;
當 時,曲線C的方程為 ,C是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
當 時,曲線C的方程為 C是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
(II)由(I)知,當m=-1時,C1的方程為
當 時,
C2的兩個焦點分別為
對於給定的 ,
C1上存在點 使得 的充要條件是
由①得 由②得
當
或 時,
存在點N,使S=|m|a2;
當
或 時,
不存在滿足條件的點N,
當 時,
由 ,
可得
令 ,
則由 ,
從而 ,
於是由 ,
可得
綜上可得:
當 時,在C1上,存在點N,使得
當 時,在C1上,存在點N,使得
當 時,在C1上,不存在滿足條件的點N。
『肆』 有沒有高考語文試卷的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北京卷) 本試卷共7頁,150分。考試時長150分鍾。考生務必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第一部分(27分)一、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摩擦力 供認不悔 對稱(chèn) 窮源朔(shuò)流B.一拉罐 轉彎抹角 雋(jùn)永 令人發(fà)指C.紀傳體 多難興邦 叨(tāo)擾 一氣呵(hē)成D.化裝品 整齊劃一 傾軋(zhà) 囤(tún)積居奇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 在積極應對自然災害的同時,人們強烈感受到吸取經驗教訓的重要性,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防患於未然B. 軍事專家認為極超音速導彈是反恐戰爭中非常有價值的「獵殺者」,一旦鎖定目標,恐怖分子就無地自容了。C.設計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上級部門的有關決議,「創意」只能在規定范圍以內馳騁,不能信馬由韁,這是設計人員起碼的職業操守。D.雙方無論研究方法多麼不同,只要根本目標不相悖,就總有殊途同歸的日子,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分歧是正常的。3. 下列的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 記者近日發現,公園晨練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種由松樹精華做成的「神仙茶」,對這種帶點兒樹皮味的綠色茶劑贊不絕口。B. 挪威國寶級樂隊「神秘園」將再度來京演出,實現了外國演出團在京演出超過7次的紀錄,在其演出的藝術歷程也是唯一的一次。C. 連年虧損的美國《新聞周刊》正待價而沽,境內華人都鼓動中國人出手收購,將這份引以為豪的美國期刊經營權收入囊中。D. 報告指出,中國及印度的一些跨國公司眼下正不遺餘力地開拓國際市場,新加坡、俄羅斯等則緊隨其後,國際市場的競爭格局在發生變化。 4.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達,有錯誤的一項是A. 《楚辭》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總集,這些作品有濃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長詩《離騷》是期中的代表作。B. 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傷色彩的敘事詩,他的《新樂府》則反映了將強的批判現實的凈勝。C. 《堂吉訶德》是義大利小說家塞萬提斯創作的長篇小說,堂吉訶德這個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發人深省的。D.舉世公認的文學經典《哈姆萊特》,寫的是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復仇的故事,該劇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5. 下列依次在①②③處填入的詞語和句子,語意和銜接都最恰當的一項是 白蓮水庫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庫,最大的一條乾渠通向山腳下的百聯浦, ① 著那裡的蒼生萬物。白蓮水庫的水是綠藍綠藍的, ② ,觸須沿途四散, ③ 著白蓮浦方圓幾十里的農田。A. ①滋養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變成白色的游龍 ③浸潤B. ①養育 ②變成白色游龍就一路流到到渠里 ③浸漬C. ①養育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變成白色游龍 ③浸潤D. ①滋養 ②變成白色游龍就一路流到渠里 ③浸漬二、 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宋清,長安西部葯市①人也,居善葯。有自山澤來,必歸宋清氏,清優主之。長安醫工得清葯輔其方,輒易讎①,咸譽清。疾病庀瘍者,亦畢樂就清求葯,冀速已。清皆 樂然響應,雖不持錢者,皆與善葯,積券如山,未嘗詣取直③。或不識遙與券,清不為辭。歲終,度不能報,輒焚券,終不復言。市人以其異,皆笑之曰:「清,蚩② 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歟?」清聞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謂我蚩妄者也亦謬。」 清居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數十人,或至大官,或連數州,受俸博,其饋遺清者,相屬於戶。雖不能立報,而以賒死者千百,不害清之為富也。清之取利遠,遠故大。豈若小市 人哉?一不得直,則怫然怒,再則罵而仇耳。彼之為利不亦翦翦乎?吾見蚩之有在也。清誠以是得大利,又不為妄,執其道不廢,卒以富。求者益眾,其應益廣。或斥棄沉廢,親與交;視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與善葯如故。一旦復柄用,益厚報清。其遠取利皆類此。 吾觀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棄,鮮有能類清之為者。嗚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報如清之遠者乎?幸而庶幾,則天下之窮困廢辱得不死亡者眾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鄉黨以士大夫自名者,反爭為之不已,悲夫!然則清非獨異於市人也。」 (取材於柳宗元《宋清傳》)註:①市:買賣場所,後文也指經商、交易。 ②讎:這里指售出、成交。③直:價值、價錢 6.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居善葯 居:聚積,搜集B. 積券如山 券:借據,欠條C. 未嘗詣取直 詣:前往D. 終不復言 復:回答7.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 B. C. 8.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 其饋遺清者相屬戶 那些等待宋清饋贈的人在門前排成了對B. 彼之為利不亦翦翦乎 他們的為利不也太短淺了嗎C. 今之交有能望報如清之遠者乎 現在的交往中有像宋清那樣長遠考慮回報的人嗎D. 天下之窮困廢辱得不死亡者眾矣 天下那些窮困潦倒而還可以活下去的人就會多起來 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 生意場上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計較的,宋清就是一個例證。B. 宋清認為做生意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C. 計較蠅頭小利不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D. 宋清與人交往不僅異於普通商人,也高於某些一士大夫自居的人。 第二部分(123分)三、本大題共計4小題,共30分。10.第二大題文言文《宋清傳》中說「清之取利遠,遠故大」,意思是「宋清謀取利益放眼於長遠,因為考慮長遠所以獲得的利益較大」。這概括了宋清經商的特點,請從文中舉一例加以說明,並結合當下的社會生活談談自己對這一概念的領悟。(不少於200字) (10分)11.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5分)孟子曰:「仁者如射,發而不中,反求諸身。」吾嘗學射矣始也心志於中目存乎鵠手往從之十發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諸身,手持權衡,足蹈規矩,四肢百體,皆有法焉。一法布修一病隨之病盡而法完則心不其中目不存鵠十發十中矣。12.在橫線處寫出詩文的原句(限選做其中4道題)。(8分)① 戶庭無塵染 。 ,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②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 。(王羲之《蘭亭集序》)③ 雲霄雨霽,彩徹區明。 , 。(王勃《滕王閣序》)④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 。(劉禹錫《陋室銘》)⑤ 雕欄玉砌應猶在, 。問君能有幾多愁? 。(李煜《虞美人》)⑥ 山映斜陽天接水, , 。(范仲淹《蘇幕遮》)13.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7分)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雲無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鴛鸞③。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註:①徂輝:落日余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鴛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①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前四句,寫詩人等高望遠,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的基調.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藉助於描寫白日將盡、浮雲變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達了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應棲息於梧桐的鴛鸞竟巢於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結合全詩,簡述結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的細想感情。(4分)四、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題。 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包含著某種普遍性。藝術,列入詩歌、繪畫、音樂等,用創新的手法去喚起每個人的意識或潛意識中生藏著的、已經存在的情感。如李白《把酒問月》中寫道:「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三百多年後,蘇軾作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詠誦這些詩的時候,它們的相似之點和不同之處同樣感動著讀者。盡管李白、蘇軾生活的時代和今天的社會已經完全不同了,但這些幾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詩歌在今天人們的心中仍然能夠引發強烈的感情共鳴。同樣,我們現在閱讀莎士比亞的著作,或者觀賞莎士比亞的戲劇,不論是原文或議論文,也有著和幾百年前英國的讀者觀眾相似的情感共鳴。情感越珍貴,反響越普遍,跨越時空、社會的范圍越廣泛,藝術就越優秀。科學,例如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對自然界的現象進行新的准確的抽象,這種抽象通常被自然界稱為自然規律。定律的闡述越簡單、應用越廣泛,科學就越深刻。盡管自然現象不依賴於科學家而存在,但對自然現象的抽象和總結卻屬於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和藝術家的創造是一樣的。在科學中,人們研究物質的結構,知道所有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結構,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又由質子、中子組成,質子、中子又由誇克組成等。人們認識了物質的基本結構,進而去認識世界和宇宙。 科學技術的應用形式會不斷的發生新的變化,但其科學原理並不隨這些應用而改變,這就是科學的普遍性。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科學上有兩個關鍵性的發展,它們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無關。一個是邁克耳孫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實驗,另一個是普朗克在1900年發現的黑體輻射公式。前者是愛因斯坦狹義的相對論的實驗依據,後者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基礎。正是有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20世紀的科技發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線技術、半導體、超導體、超級計算機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學原理應用越廣泛,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形式也越多樣化。 (取材於李振道的文章《楔》) 14.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人類意識或潛意識中深藏著的情感是人類創造力的基礎。B.舉禮拜、蘇軾作品為例,表明題載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鳴。C.科學的深刻性及其應用的廣泛性,與其定律闡述的簡單性成反比。D.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推動了核能等20世紀新科技的發展。15.根據文意,簡要說明藝術和科學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別是什麼。(5分) 五、本大題共4小題,共25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題。 海棠花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頭看到人家的園子里正開著海棠花,繽紛爛漫地開成一團。這使我想到自己故鄉院子里的那兩棵海棠花,現在想也正是開花的時候了。②我雖然喜歡海棠花,但卻似乎與海棠花無緣。自家院子里雖然就有兩棵,但是要到記憶里去搜尋開花時的情景,卻只能搜到很少幾個斷片。記得有一個晚上同幾個同伴在家南邊一個高崖上遊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頂,其中縱橫穿插著一條條的空隙,是街道。雖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單調得很。可是在這一片單調的房頂中卻驀地看到一樹繁花的尖頂,絢爛得像是西天的晚霞。當時我真有說不出的高興,其中還夾雜著一點兒渴望,渴望自己能夠走到這樹下去看上一看。於是我就按著這一條條的空隙數起來,終於發現,那就是自己家裡那兩棵海棠樹。我立刻跑下崖頭,回到家裡,站在海棠樹下,一直站到淡紅的花團漸漸消逝到黃昏里去,只朦朧留下一片淡白。③但是這樣的情景只有過一次,其餘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過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盡有許多機會可以作賞花的韻事,但是自己卻很少有這福氣。我只到中山公園去看過芍葯,到頤和園去看過一次木蘭。此外,就是同一個老朋友在大毒日頭下面跑過許多條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過一次牡丹;又因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滿地殘英。至於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連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沒有聽說過。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幾乎沒有。最初還是殘冬,可是接連吹上幾天大風,再一看樹木都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天氣陡然暖了起來,已經是夏天了。④夏天一來,我就又回到故鄉去。院子里的兩棵海棠已經密密層層地蓋滿了大葉子,很難令人回憶起這上面曾經開過團團滾滾的花。晚上吃過飯後,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樹下乘涼,從葉子的空隙處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著一顆一顆的星。結在海棠樹下檐邊中間的蜘蛛網,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這樣靜。這時候,自己往往什麼都不想,只讓睡意輕輕地壓上眉頭。等到果真睡去半夜裡再醒來的時候,往往聽到海棠葉子窸窸窣窣地直響,知道外面下雨了。⑤似乎這樣的夏天也沒有能過幾個。六年前的秋天,當海棠樹的葉子漸漸地轉成淡黃的時候,我離開故鄉,來到了德國。一轉眼,在這個小城裡,就住了這么久。我們天天在過日子,卻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樣過的。以前在一篇什麼文章里讀到這樣一句話:「我們從現在起要仔仔細細地過日子了。」當時頗有同感,覺得自己也應立刻從即時起仔仔細細地過日子了。但是過了一些時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到了德國,更是如此。我本來是下定了決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國來念書的,所以每天除了鑽書本以外,很少想到別的事情。可是現實的情況又不允許我這樣做。而且祖國又時來入夢,使我這萬里外的遊子心情不能平靜。就這樣,在幻想和現實之間,在祖國和異域之間,我的思想在掙扎著。不知道怎樣一來,一下子就過了六年。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來到這里的第一個春天,這里花之多。就讓我吃驚。家家園子里都擠滿了花。五顏六色,錦似的一片。但是我卻似乎一直沒注意到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滿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看花苦為譯秦名」,我也就不譯了。因而也就不分什麼花什麼花,只是眼花繚亂而已。⑦但是,真像一個奇跡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園子里看到盛開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動。彷彿剛睡了一大覺醒來似的,驀地發現,自己在這個異域的小城裡住了六年了。鄉思濃濃地壓上心頭,無法排解。8在這捶盡的五月天,當心裡填滿了憂愁的時候,有這么一團十分濃烈的鄉思壓在心頭,令人感到痛苦。同時我卻又愛惜這一點鄉思,欣賞這一點鄉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個有故鄉和祖國的人。故鄉和祖國雖然遠在天邊,但是現在填滿卻近在眼前。我離開它們的時間愈遠,它們卻離我愈近。我的祖國正在苦難中,我是多麼想看到它呀!把祖國召喚到我眼前來的,似乎就是這海棠花,我應該感激它才是。9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過那個園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樣,繽紛爛漫地開成一團。它似乎一點也不理會我的心情。我站在樹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著海棠花一樣紅艷的晚霞。 1941年5月29日 德國哥廷根 (取材於季羨林的同名散文)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4分)A.文章串聯起作者生命中從故鄉到異域的一些斷片,運用了首尾照應寓情於物的手法。B.第②段寫作者故鄉單調的房頂及同樣單調的海景,凸顯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絢爛。C.作者雖然十分渴望」從現在起要仔仔細細地過日子「,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未能如願。D.上世紀30年代赴德國留學的作者始終用苦行者的精神鑽研學問,以致無暇顧及海棠花。E.文章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映了作者對戰爭年代德國社會現實的思考與省察。 17.通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7分) ①文章第②段開頭說「我雖然喜歡海棠花,但卻似乎與海棠花無緣」,作者與海棠花真的是「無緣」嗎?為什麼?(3分)②簡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18.第⑤段畫線部分狀寫了作者怎樣的心境?這與下文有什麼關聯?(4分)19.第⑧段「故鄉和祖國雖然遠在天邊,但是現在它們卻近在眼前。我離開它們的時間愈遠,它們卻離我愈近」一句傳達了作者對於「距離」的怎樣的體驗?試結合你的成長記憶或讀過的文學作品談談自己對這一距離體驗的感受。(不少於200字)(10分) 六、本大題共1小題,共60分。20.作文(60分) 請以「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考生務必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語文(北京卷)參考答案一、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C 2、B 3、D 4、C 5、A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6、D 7、D 8、A 9、B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10、(10分)略11、(5分)吾嘗學射矣/始也心志於中/目存乎鵠/手往從之/十發而九失/其一中也/幸也。一法不修/一病隨之/病盡而法完/則心不期中/目不存鵠/十發十中矣。12、(8分)① 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② 或因寄所託 放浪形骸之外③ 落霞與孤鷺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④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⑤ 只是朱顏改 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⑥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13.(7分)①(3分) A②(4分)要點:① 對榮華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 對黑白顛倒、小人得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③ 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遭際的激憤四、本大題共兩小題,共8分14、(3分)D15.(5分)① 藝術追求的是人類情感的普遍性,優秀作品能夠跨越時空引起人們深層的情感共鳴。② 科學追求的是原理的普遍性,應用的廣泛也反映了科學原理的普遍性。五、本大題共四小題,共25分16、(4分)A C17、(7分)①並非無緣。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與海棠花無緣,但海棠花最終喚醒了作者濃烈的相思,使「有緣」構成了文章的終結點。18、(4分)狀寫了作者掙扎在幻想和現實、祖國和異域之間,無法獲得安寧的心境。對心境的描寫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喚醒思鄉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鋪墊。19、(10分)(略)六、本大題共1小題,共60分20、作文(60分)略
『伍』 求高考語文試卷答案.....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3分)C(A qiào,yuè/1è,qī/xī;B 1òu,hàng/xiàng,kēng/háng;C lào/là,qiǎn/jiān,lǜ/lù;D tì,zǐ/shēn,xuàn/xùn)
2.(3分) A(A毀家紓難:捐獻所有家產,幫助國家減輕困難。B引而不發:有做好准備,等待時機的意思。自相矛盾。C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褒貶誤用。D浩如煙海:形容書籍、資料等多得無法計算。不能形容商品,對象誤用。)
3.(3分)自行癒合(軟化「生長」)、可彎曲、維護成本低
4.(6分)(1)諷刺現象:某些部門(單位)以理論學習為名停止正常辦公(為民服務)。(或:只重形式,不辦實事,表裡不一的官僚作風。)(2分)
(2)議論:理論學習本無可非議,但以此為借口拒不為百姓辦事則大錯特錯。這種荒唐的行為難道還能是「心為民所系」嗎?(觀點正確1分,修辭手法1分,語言表達2分。其它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分)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5.(3分)D(刊:刪除) 一
6.(3分)B(①為陳公早慧{③為陳公勇猛;④為陳公有威信) 7.(3分)A(「分城」理解有誤,應為「將靜安城劃分開來守衛」。)
8.(10分)(『1)他的父親看到這件事後非常吃驚,就讓他去學習,憑借專心致志而聞名鄉里。(3分,「之」·「篤志」、「聞」各1分)
(2)拘守小節見解平常的人,又怎麼能夠要求他們做到這些呢?(3分,「常見」、 「責」、句式各1分)
(3)天子問陳公從前怎樣做才讓蠻人賓服(臣服、服從)的,現在將要用什麼辦法治理蠻人。(4分,「所以」、「服」、「治」、語句通順各1分)
參考譯文:陳公名世卿,字光遠,南劍州沙縣人。陳公還是幼兒的時候,在樹葉上寫了一首詩,他的父親看到這件事後非常吃驚,就讓他去學習,憑借專心致志而聞名鄉里。雍熙二年考中進士,任衡州軍事推官,後來改任靜安軍節度推官。王小波、李順在四川叛亂,州縣大多不能保全,他們向東圍困了靜安縣,陳公應付事態變化,准備了一百多萬件箭桿、兵器和守城的用具,與下屬約定分守城池的一部分。包圍長時間沒有解除,分守城池的人猜疑畏懼意志鬆懈,前來勸說陳公(出降),陳公用大義多次責備勉勵他們。而私下裡對知州張雍說:「這些人留在城內就會使人心散亂,如果把他們放出去讓他們尋求外援軍隊,那麼就兩全其美了。」張雍聽從了他的話。賊兵數萬人圍困靜安八十多天,陳公振奮抵抗敵兵,射中敵人裨將一名,立即死摔了。又射中幾百人,沒有一個不是立即死掉的。賊兵因為這個原故而不敢逼近。援軍來救,就最終解除了靜安之圍。這件事報告到皇帝那裡,皇帝派人到軍中,讓陳公擔任掌書記之職,陳公的父親去世了,朝廷不允許他離職。自宋朝興起就輕視小官吏,盜賊一旦起兵就會輾轉搶劫成百上千里路,官吏往往棄城逃跑。等到陳公保全靜安,就好像官吏的力量都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然而陳公在那個時候,大概是改無為有,以少勝多,這是有才智、剛烈的大丈夫所做的事啊。拘守小節見解平常的人,又怎麼能夠要求他們做到這些呢?
陳公在靜安七年,還朝擔任秘書郎。真宗皇帝即位,陳公擔任荊湖北路轉運使。澧州境內的各少數民族人經常奪取澧州旁邊的耕地,多次出兵搶劫百姓,十幾年來沒有人能夠擊退他們。陳公到任後,各少數民族人既害怕又高興,都回到他們居住的溪洞,並且歸還了原來搶劫的地和人。陳公就修築了三座堡壘來防備他們,朝廷下詔書嘉獎陳公。
陳公離任後過了一段時間,後任官吏不能夠善待各少數民族人,他們就再次進入澧州搶劫。天子問陳公從前怎樣做才讓蠻人賓服的,現在將要用什麼辦法治理蠻人。陳公具體回答皇上的問話而刪除了他的底稿,因此世上沒有人知道他用的是什麼方法。
陳公在荊湖地區一年多,提升為秘書少監,擔任廣州知州,御賜金紫服,到任後就廢除了按人口賣鹽的制度,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海外的國家來進貢,很多人只是因為要依靠朝廷吃飯,並且常常來大宋謀取財利。天子因為陳公擅長謀略,詢問他怎樣整頓這事,陳公說按國家大小來裁減使者人數,來分配授予官職的人數,進貢的貨物允許通行,而私人販運的貨物則要徵收賦稅,這樣就可以消除弊端。天子聽從了他的意見。在南海住了四年,沒有來得及召回朝廷而有病去世了,享年六十四歲。
三、古詩詞鑒賞(10分)
9.(10分)(1)因為畫鷹形象逼真,氣勢不凡,(1分)彷彿挾風帶霜而起。(1分)
(2)由畫面上鷹「聳身」的情態想像到鷹想搏擊狡兔時的心理狀態;由畫面上鷹「側目」聯想到鷹搏擊前像發怒的猢猻的眼睛一樣銳利。(答出聯想、想像1分,具體分析2分)這樣就寫活了畫鷹,豐富了畫面內容。(1分)
(3)借鷹言志,(1分)把畫鷹當成真鷹,借鷹奮飛碧霄,搏擊凡鳥,(1分)表達詩人嫉惡如仇,奮發向上之志。(2分)
四、名句默寫(8分)
10.(8分)(1)言笑晏晏(2)不義而富且貴(3)忽復乘舟夢日邊(4)艱難苦恨繁霜鬢(5)雕闌(欄)玉砌應猶在(6)林壑尤美(7)落花人獨立(8)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每空1分,錯字、漏字、加字不得分)
五、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20分)
11.(4分)①對母親感情冷淡,使母親傷心;逃避丈夫責任,讓母親像男人一樣幹活。②未盡父親職責,對「我」照顧不夠。(每點2分)
12.(6分)①父親自凈修長的手與母親枯樹皮一般的手作對比,突出了母親的辛勞。②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母親認不出「我」與不忘煮雞蛋給父親吃作對比,突出了母親對父親愛得執著深厚。③父親開始對母親的冷淡、對家庭的不負責任與晚年對母親的愛作對比,表現了父親對愛的理解感悟。(每點2分)
13.(4分)①描寫夕陽、晚霞美景,照應文題,深化主旨。②盤纏的葡萄藤象徵父母間無法割斷的感情。③金黃燦爛的麥穗隱喻父母在晚年收獲愛情。④以景物描寫收束全文,表達了「我」對父母晚年相依相伴的欣慰之情。(4分)
14.(6分)示例一:是悲劇。①起因之悲。有才華的父親被城裡的姑娘傷了心,後由父母作主結婚。②過程之悲。一心撲在工作上,不願與愛自己的母親培養愛情。③結局之悲。當愛來臨時母親卻因老年痴呆感受不到愛情。
(6分)示例二:是喜劇。①母親最終得到了父親的真愛。②父親最終l董得並珍惜這份愛情。③「我」從父母的「夕陽愛情」中感受到愛的真諦。(這是一道探究題,答悲劇或喜劇都可以,但必須圍繞「夕陽愛情」這條主線。每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
六、現代文閱讀:論述類文本(18分)
15.(6分)①北宋前期的宮廷畫院開始自覺極力提倡,詩意入畫漸趨重要。②北宋後期詩意追求成為主流。③南宋時詩意追求達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狀態。(每點2分)
16.(6分)①舉馬遠和夏珪的例子提出觀點「詩意追求特色明顯」。②具體分析這種特色並與北宋山水畫對比剖析,進一步闡明這種特色。③得出南宋山水畫已發展到第二種藝術意境的結論。(每點2分,只答「提出問題一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或「總一分一總」不得分)
17.(6分)①「無我之境」:用客觀的態度,追求細節逼真寫實,真實再現自然景色。②「有我之境」:有直接表露的主觀情感,有確定的審美感受(或「有詩意地追求」),有明確的意念或主題。(每點3分)
七、作文題(70分)
作文評分說明
審題:源頭活水,是一句常用成語,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它出自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觀書有感》。其詩為:「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文題顯然用的是一個比喻修辭,寫作時,應把文題的比喻義落實到對生命、生活的具體認知上去。「活水」可指不斷吸納的科學文化知識,可指不斷創新的追求,可指不斷攀升的生命境界,可指純正明澈的美好心靈……
「活水」的反面是死水、臟水、臭水。「源頭活水」,就是要把「活水」作為生命、生活的源泉和動力,也就是要追求生命、生活的鮮活性,純明性,讓生命充滿創造力和審美感,讓生活充滿動態的美感。在這里就要思考什麼才是鮮活的充滿創造力的生命和生活,為什麼要有對這種生命與生活的追求,怎麼樣才能獲得這樣的生命和生活等問題。
『陸』 高考語文試卷是不是只有唯一答案
答案不唯一,在判卷的時候,會看關鍵詞,也就是你的答案的要點和答案要點是否相符。也就是關鍵點對,意思差不多即給對。
語文沒有數學那麼強的邏輯性,所以很多答案並不是唯一的,理解類的題目只要大意一致,表達方式可以有很多種,故有很多種答案。開放性的題目更是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和文學功底的展示。
所謂雷同卷,就是經評卷專家組技術判定,同一科目試卷答案文字表述、主要錯點高度一致,或錯同率達一定比例。對雷同卷的處理:取消考生(抄襲者和協助抄襲者)當年考試成績,經調查違規違紀嚴重者兩年內不得報考相應人事考試,有關考務人員要承擔相關責任。
考試機構、評卷專家組對雷同卷認定作弊有嚴格的科學依據,甄別誤差率小於十萬分之一,即考試規模來講甄別系統可能會冤枉個別考生。
歷史沿革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設置的全國性統一考試,每年6月7日-10日實施。參加考試的對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招生分理工農醫(含體育)、文史(含外語和藝術)兩大類。
中國有1300多年科舉考試的歷史,這一制度曾顯示出選拔人才的優越性,深深地影響了東亞各國。1905年,清廷出於發展新教育、培養實用人才的需要,廢除了科舉制度,轉而引進西方的學校考試制度。
中國現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這樣兩個重要來源:一是科舉考試制度所形成的傳統考試思維和價值,二是西方現代考試制度的模式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