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語文高考試卷
Ⅰ 歷年高考語文真題下載1997-2007
http://www.ztbh.cn/Soft/gz/gksj/4597.html
Ⅱ 求歷年河南語文高考試卷及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河南陝西等)
語文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1至4頁,第Ⅱ卷5至8頁。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淤積 綠菌場 嬌健 獨占鰲頭 B.聯結 摳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
C.融資 殊不知 傳誦 委曲求全 D.繁衍 冠名權 堅韌 磬竹難書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這些戰士雖然遠離家鄉,遠離繁華,每天過著艱苦單調的生活,但是他們一個個甘之若飴,毫無怨言。
B.近年來,新聞學專業越來越熱,許多學生也跟著蠢蠢欲動,紛紛選學這一專業,希望將來能做一名新聞工作者。
C.故鄉變化真大,高樓拔地起,小路變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為平地,建成了現代化的開發區,真是滄海桑田啊!
D.我國的智力殘疾人已有1000萬,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堅持食用含碘鹽並不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人與人之間總會有不同的邂近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軌跡不停地相交,才編織成這大千世界紛繁的生活。
B.近年來,我國專利申請一年比一年多,專利申請的持續快速增長,表明國內研究開發水平和社會公眾專利意識在不斷提高。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05.htm
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Ⅰ)
語 文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兩部分。第I卷1至4頁,第II卷5至8頁。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在答題卡上務必用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清楚,並貼好條形碼。請認真核准條形碼上的准考證號、姓名和科目。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3.本試卷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有兩個錯別字的一組是
A.啜泣 層巒疊嶂嗑碰 義憤填膺
B.輯拿 額手稱慶 坍塌 班師回朝
C.秸稈 大有稗益 贅述 披肝瀝膽
D.摩娑 厝火積薪 巨擘 見風駛舵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許多農民巧妙地將服裝廠剪裁後廢棄的「下腳料」做成簾子,當作蔬菜大棚的「棉被「,這真是一念之差,變廢為寶。
B.王大伯十分喜愛小動物,只要見到流浪的小貓小狗,他都要想辦法把它們喂飽,有的人對此感到不解,他卻樂此不疲。
C.文藝演出現場,身著盛裝的表演者光著腳、微笑著,一邊跳著傣族舞,一邊向人們潑水致意,在場群眾紛紛拍手稱快。
D.廠長動情地說:「為了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面,我們將採用一種新的對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敗垂成,在此一舉!」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30.htm
2005年全國卷(1)逐題詳解
第Ⅰ卷(選擇題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忌諱 砥礪 蜚然成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B.芻議 安詳 自鳴得意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C.煩燥 閑暇 焚膏繼晷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D.徇私 編纂 堅如磐石 盛名之下,其實難負
第 1 題考查考生對現代漢語字形的正確識記。能力層級為 A級。
本題共有十六個詞或短語。A 項中"蜚然成章"的"蜚"應為"斐" 。 "蜚"有二義,一指蝗蟲一類的昆蟲,二相當於"飛" ,無論哪個義項,都不能用來修飾文章。而"斐"的意思正是"有文採的樣子" 。C 項中"煩燥"的"燥"應為"躁" 。 "燥"指缺少水分,與人的心理活動沒有關系。 "躁"指性急、不冷靜。 D 項中的"盛名之下,其實難負"中的 "負"應為"副" 。本詞的意思是指人空有其名,實際能力與名聲不相符合。 "負"沒有符合的意思, "副"才有。B 項沒有錯字,答案為B。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我國企業遭遇的知識產權國際糾紛越來越多,但國內能夠應對這些訴訟的高級人才卻是百里挑一,極其缺乏。
B.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要辦成體育競技盛會,而且要辦成各國運動員歡聚一堂、多元文化精彩紛呈的人類文化慶典。
C.該研究所在其旁徵博引的2005年度報告《重要現象》中寫道,中國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近日面世的《共和國萬歲》郵票珍藏大系,版面設計新穎別致,郵票藏品豐富多樣,可謂"郵苑奇葩,傳世珍藏"。
第 2 題重點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和熟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 級。
本題要求挑選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答案為 A。 "百里挑一"的意思是從一百個里挑出一個,形容十分出眾。本項的意思是"我國企業遭遇的知識產權國際糾紛越來越多"而"能夠應對這些訴訟的高級人才卻極其缺乏" 。 "百里挑一"的意思顯然不適合語境。它與"極其缺乏"無法並列。B 項的"精彩紛呈"不是一個固定成語。 "精彩"指優美、出色,"紛呈"的意思是紛紛呈現出來。 "多元文化精彩紛呈"的意思是多元文化的優美之處被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可見"精彩紛呈"與"多元文化"非常協調。C 項的"旁徵博引"意思是為了表示論據充足而廣泛地引用材料。《重要現象》是一篇報告,說它廣泛地引用了材料當然是可以的。D項的"新穎別致"意思是新奇、不同尋常, "版面設計"確實可以是新奇而不同一般的。所以 BCD 都正確。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自1993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誕生以來,已經累計有超過100萬人次參與了影片的觀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學校學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學生自主選購,不得統一配備。
C.能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D.今年的電力供需緊張狀況將有所緩解,拉閘限電現象會相應減少,但整體上看仍然偏緊。
第 3 題的正確選項為D。A項犯了自相矛盾的毛病。 "累計"是總計,累計的數是所有的人數,而且應該是一個確切的數字,可是後文卻說"超過 100 萬人次" ,不是一個具體數字,與"累計"矛盾。B 項犯了並列失當的毛病, "生活用品"與"床上用品"是種與屬的關系, "床上用品"包括在"生活用品"裡面。C 項犯了照應不嚴密的毛病。前面說的是"能否貫徹" ,包括能貫徹和不能貫徹兩種情況,下文卻說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這個意思只能照應"能貫徹" 。
4.下列各句中,語意不明確的一句是
A.隆重簡短的歡送儀式之後,這架飛機開始了大陸民航56年來的首次台灣之旅。
B.為滿足廣大遊客的需要,華夏旅行社設計並開通了20餘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C.他在某雜志生活欄目上發表的那篇關於飲食習慣與健康的文章,批評的人很多。
D.在美國家庭中,漢語已成為繼英語和西班牙語之後又一種得到廣泛使用的語言。
第 4 題答案為 C。本句之所以產生歧義,是因為逗號前後的兩個小分句的關系可以有不同理解。第一種理解:前一分句作"批評"一詞的主語,而它們又一起作"人"的定語。則本句的意思是這篇文章批評了許多人。第二種理解:前一分句作主語,後一分句是主謂短語作謂語。則本句的意思是很多人批評了這篇文章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49.htm
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 文
(全國卷,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等地用)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第I卷1至5頁,第Ⅱ卷6至12頁。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項:
1.答第1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座位號、考試科目塗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 干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3.本試卷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 題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 熾熱 整飭 叱詫風雲 插翅難飛
B 唆使 夙願 肅然起敬 追根溯源
C 小憩 迄今 同仇敵愾 休戚相關、
D 顯赫 唱和 溘然長逝 欲壑難填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夢魘 春風和煦 不可或缺 有志者事競成
http://www.lnyuwen.com.cn/zthb053.htm
參考資料:http://www.lnyuwen.com.cn
Ⅲ 有什麼好的歷年各省高考語文真題的書或卷子
天利三十八套 世紀金榜AB卷
Ⅳ 遼寧歷年語文高考題
只找到了05、08、09三年的。
2005年遼寧卷
馮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為農為儒,不恆其業。道少純厚,好學能文,不恥惡衣食,負米奉親之外,唯以披誦吟諷為事,雖大雪擁戶,凝塵滿席,湛如①也。尋薦為霸府從事,俄署太原掌書記,時庄宗並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與梁軍夾河對壘一日郭崇韜以諸校伴食數多主者不辦請少罷減。庄宗怒曰:「孤為效命者設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鎮,令三軍別擇一人為帥,孤請歸太原以避賢路。」遽命道對面草詞,將示其眾。道執筆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對曰:「道所掌筆硯,敢不供職。今大王屢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韜所諫,未至過當,阻拒之則可,不可以向來之言,喧動群議,敵人若知,謂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則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韜入謝,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膽量。
明宗入洛,遽謂近臣安重誨曰:「先帝時馮道郎中何在?」重誨曰:「近除翰林學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諳悉,是好宰相。」未幾,遷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皆與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有工部侍郎任贊,因班退,與同列戲道於後曰:「若急行,必遺下《兔園冊》②。」道知之,召贊謂曰:「《兔園冊》皆名儒所集,道能諷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場秀句,便為舉業,皆竊取公卿,何淺狹之甚耶!」贊大愧焉。
天成、長興中,天下屢稔,朝廷無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訪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記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徑井陘之險,憂馬有蹶失,不敢怠於銜轡,及至平地,則無復持控,果為馬所顛仆,幾至於損。臣所陳雖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兢兢業業,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節選自《舊五代史·馮道傳》) [注]①湛如:安然。②《兔園冊》:書名,即《兔園冊府》,唐人編著,五代時流行民間,為村塾童蒙讀本。今佚。
1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恆其業 恆:固定 B.可以喻大喻:比喻
C.道能諷之 諷:背誦 D.遽命道對面草詞遽:立即
1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果為馬所顛仆 吾屬今為之虜矣
B.不敢怠於銜轡 少益耆食,和於身也
C.謂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D.一以委之 將以釁鍾
13.以下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馮道有膽量的一組是
① 雖大雪擁戶,凝塵滿席,湛如也 ② 崇韜所諫,未至過當
③ 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④ 道所掌筆硯,敢不供職
⑤ 何淺狹之甚耶 ⑥ 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凡是有才學、有知識的窮書生,馮道都予以引薦和任用。
B.任贊的戲語是譏諷馮道選拔和任用人才的水平不高。
C.馮道以其膽識勸諫庄宗,並指出了庄宗所為的不妥之處。
D.馮道以自己的切身體會規勸明宗要日慎一日,居安思危。
15.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用「/」斷句。(4分)
庄 宗 與 梁 軍 夾 河 對 壘 一 日 郭 崇 韜 以 諸 校伴 食 數 多 主者 不 辦 請 少 罷 減。
16.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俄而崇韜人謝,因道之解焉。(3分)
(2)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3分)
【參考答案】11. B 12. D 13. C 14. A
15.庄宗與梁軍夾河對壘/一日/郭崇韜以諸校伴食數多/主者不辦/請少罷減。
斷句共4處,每處1分。錯一處扣1分。
16.(1)一會兒,郭崇韜進來向世宗謝罪,通過馮道化解了與世宗的沖突。
(2)陛下用最高道德來承受天命,上天用豐收來顯示吉祥。
【參考譯文】
馮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他家先祖曾務農或為儒,沒有一定職業。馮道年少時,性情純樸厚道,好學能文,不以衣食粗陋為恥,除奉養父母外,只是讀書吟詩,即使大雪封門、塵垢滿席,也依舊興致盎然。張承業不久舉薦他做了霸府從事,稍後又任太原掌書記其時庄宗據有河北,文牘事務繁忙,統由馮道掌管。
庄宗軍隊與梁軍隔黃河相對峙。一天,郭宗韜以諸將校會餐人數過多,主管人供應不起,請稍減員,庄宗發怒說:「我想給那些為我效力的人管幾頓飯,自己都做不得主,那麼河北三鎮就請三軍另外選擇一人任主帥,我請求回太原,以避賢讓路。」隨即命馮道當面草擬文書,以向部下宣告。馮道持筆呆了很久,庄宗嚴厲催促他,他緩緩起身答道:「我的職責就是掌管筆墨文書豈敢不奉命從事。如今大王您屢建大功,剛剛平定南方寇亂,崇韜所諫,未必失當,拒絕他可以卻不可用剛才那番話挑起眾議。敵人若是得知,便會說大王您這里君臣不和了。希望再三考慮那便是天下的萬幸。」不久郭崇韜入朝致謝,因為馮道替他解了圍。人們開始敬重馮道的膽識。
明宗入主洛陽後,立刻問近臣安重誨說:「先帝在位時的馮道郎中在什麼地方?」安重誨回答:「不久前授翰林學士。」明宗說:「此人我久已熟知,是好宰相。」很快便拜馮道為端明殿學士「端明」之號就是從馮道開始設立的。不久馮道遷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凡貧困微賤無所依恃卻有才幹、有抱負、又與他素來相知的士人,他一律拔用;唐朝末年世族中行為浮躁的人他必定貶抑不用。有位工部侍郎名叫任贊,退朝時,和同僚在後面嘲笑馮道說:「他若快走,一定會掉下《免園冊》。」馮道聽說此事,召來任贊對他說:「《免園冊》的文章都是名儒編集的,我可以背誦。舊朝廷一些士子,不過讀了些考場上的華麗辭藻,就去應試,都是竊取公卿的名位,真是何等淺薄、狹隘。」任贊十分慚愧。
天成、長興年間,天下連年豐收,朝廷無事。明宗坐朝延英殿,留馮道向他詢問朝廷外面的事。馮道說:「陛下以至上的道德承受天命,上天以豐年昭示祥瑞,陛下更要日日謹慎,以酬答上天之心。臣常憶起在先帝霸府任職時,曾奉命出使中山,過井陘險地時,唯恐馬匹失蹄,不敢放鬆韁繩,等到平地,便不再控制,結果被馬摔下,幾乎致殘。臣所說的這件事雖小,卻可以比喻大事。陛下不要因為天下清明安定,連年豐收,便無節制地享樂。兢兢業業,是臣對陛下的希望。」明宗非常贊同。
2008年遼寧卷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後家新安。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性又好書,經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游集。後以軍功,稍遷儀同三司,襲爵新義郡公。武帝伐齊,齊將獨孤永業守金墉城,擒說下之。進平范陽,拜永州刺史。陳人逼光州,擒以行軍總管擊破之。高祖作相,遷和州刺史。陳將頻寇江北,前後入界。擒屢挫其鋒,陳人奪氣。開皇初,高祖潛有吞並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聲名,於是委以平陳之任,甚為敵人所憚。及大舉伐陳,以擒為先鋒。擒率五百人宵濟,襲採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進攻姑熟,半日而拔,次於新林。江南父老素聞其威信,來謁軍門,晝夜不絕。陳人大駭,其將相繼降之。晉王廣上狀,高祖聞而大悅,宴賜群臣。陳叔寶遣領軍蔡征守朱雀航,聞擒將至,眾懼而潰。符蠻奴為賀若弼所敗,棄軍降於擒。擒以精騎五百,直入朱雀門。陳人慾戰,蠻奴撝之曰〔注〕:「老夫尚降,諸君何事!」眾皆散走。遂平金陵,執陳主叔寶。時賀若弼亦有功。乃下詔於晉王曰:「此二公者,深謀大略,東南逋寇,朕本委之,靜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數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業,天下盛事,何用過此!聞以欣然,實深慶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賜物萬段。先是,江東有歌謠曰:「黃斑青駿馬,發自壽陽浚,來時冬氣末,去日春風始。」皆不知所謂。擒本名虎,平陳之際,又乘青駿馬,往反時節與歌相應,至是方悟。其後突厥來朝,上謂之曰:「汝聞江南有陳國天子乎?」對曰:「聞之。」上命左右引突厥詣擒前,曰:「此是執得陳國天子者。」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俄征還京,上宴之內殿,恩禮殊厚。無何因寢疾,數日意卒,時年五十五。(節選自《隋書·韓擒虎傳》) 〔注〕撝(huī):揮手呵斥。
8.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後以軍功,稍遷儀同三司 稍:稍稍。
B.獨孤永業守金墉城,擒說下之 說:勸服。
C.高祖潛有吞並江南之志 潛:暗中。
D.半日而拔,次於新林 次:駐扎。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韓擒戰功顯赫的一組是
1擒有文武才用,夙著聲名 2委以平陳之任,甚為敵人所憚
3襲採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4來謁軍門,晝夜不絕
5聞擒將至,眾懼而潰 6遂平金陵,執陳主叔寶
A.123 B.145 C.246 D.356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擒自小以有膽略知名,容貌魁偉,有豪傑的儀表。周太祖很賞識他,讓獨生子與他交往。在任職刺史後,屢次擊敗陳軍的侵擾,陳人喪失了銳氣。
B.韓擒揣摩高祖有吞並江南的志向,在伐陳時擔任先鋒。他率領五百人,半日攻下姑熟,陳人大驚,其將領相繼投降。高祖聞訊十分喜悅,大宴群臣。
C.韓擒聲名令陳軍感到恐懼,陳叔寶遣部下鎮守朱雀航,但軍士逃散。其時賀若弼打敗陳將任蠻奴也有軍功,高祖在表彰韓擒的同時也表彰了賀若弼。
此前江東的歌謠相應,當時人們不知歌謠何意,平陳之後才得以明白。韓擒被徵召回京後,深受皇上禮遇,但不久卻因急病而死。
11.把第I 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陳人慾戰,蠻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諸君何事!」眾皆散走。
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
8.A 9.D 10.B
11、(10分)(1)(5分)陳國人想要應戰,任蠻奴揮手呵斥說:「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麼!」眾人都四散逃跑。譯出大意給3分;「何事」、「走」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5分)韓擒嚴厲地瞪著他,突厥使者恐懼,不敢抬頭看他,韓擒就是這樣極有威容。
2009年遼寧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孫謙字長遜,東莞莒人也。少為親人趙伯符所知。謙年十七,伯符為豫州刺史,引為左軍行參軍,以治干稱。父憂去職,客居歷陽,躬耕以養弟妹,鄉里稱其敦睦。出為句容令,清慎強記,縣人號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為司徒參軍,言之明帝,擢為明威將軍、巴東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峽,恆以威力鎮之。謙將述職,敕募千人自隨。謙曰:「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耳,何煩兵役,以為國費。」固辭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蠻獠懷之,競餉金寶,謙慰喻而遣,一無所納。及掠得生口,皆放還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齊初,為寧朔將軍、錢唐令,治煩以簡,獄無繫囚。及去官,百姓以謙在職不受餉遣,追載縑帛以送之,謙卻不受。每去官,輒無私宅,常借官空車廄居焉。明帝將廢立,欲引謙為心膂,使兼衛尉,給甲杖百人,謙不願處際會,輒散甲士,帝雖不罪,而弗復任焉。天監六年,出為輔國將軍、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謙為郡縣,常勤勸課農桑,務盡地利,收入常多於鄰境。九年,以年老,征為光祿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潔,甚禮異焉。每朝見,猶請劇職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謙自少及老,歷二縣五郡,所在廉潔。居身儉素,夏日無幬帳,而夜卧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年逾九十,強壯如五十者,每朝會,輒先眾到公門。力於仁義,行己過人甚遠。從兄靈慶常病寄於謙,謙出行還問起居。靈慶曰:「向飲冷熱不調,即時猶渴。」謙退遣其妻。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禮殯葬之。眾咸服其行義。十五年,卒官,時年九十二。
(節選自《梁書·孫謙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引為左軍行參軍,以治干稱 干:才能。
B.躬耕以養弟妹 躬:親自。
C.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耳 賓:歸順。
D.至郡,布恩惠之化 布:宣告。
【答案】D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孫謙為政清廉的一組是(3分)
①謙慰喻而遣,一無所納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③治煩以簡,獄無繫囚 ④每去官,輒無私宅
⑤已衰老,猶強力為政 ⑥居身儉素,夏日無幬帳
A.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答案】A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孫謙十七歲開始任職,離任後客居歷陽,從事耕作來供養弟妹,鄉里稱贊他淳厚友愛。後升任二郡太守,他對待蠻夷採用安撫政策,境內安定,威信卓著。
B.孫謙任錢塘令時操守廉潔,不受饋贈。由於沒有私人住宅,離任時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車庫里。明帝想將他引為親信,因為他不願意而被迫放棄這一想法。
C.孫謙任零陵太守時,雖然年紀已老,仍勤於職守,受到官員民眾歡迎。在擔任郡守縣令期間,常鼓勵督責蠶桑養殖,努力發展農業生產,收入多於鄰境。
D.孫謙一生,歷任二縣五郡長官,處處廉潔奉公,以身作則。九十歲後,每次朝見聚會,他總是先於別人到達;遵奉仁義之道,身體力行也遠遠超過別人。
【答案】B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既至,高祖嘉其清潔,甚禮異焉。每朝見,猶請劇職自效。
(2)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
【答案】(1)(5分)到任以後,高祖贊賞他清廉,厚禮對待他,認為他很奇特。每次朝見,他仍然請求承擔繁忙的工作來證明自己。(2)(5分)有個彭城人劉融,討飯病重,無家可歸,朋友把他抬送到孫謙家,孫謙打開廳堂來接待他。
譯文:
孫謙,字長遜,是東莞莒縣人。他自小就被親戚趙伯符所賞識,在他十七歲時,趙伯符出任豫州刺史,委任他為左軍行參軍,他以處理事務得當見稱。他因父親去世而離職,就暫時寄居在歷陽,從事耕作以養活弟妹,鄉里父老都稱贊他敦厚和睦。宋江夏王劉義恭聽說後,任用他為參軍。他又出任句容令,清廉謹慎,博聞強記,縣里百姓把他稱為神明。宋明帝泰始初,他事奉建安王劉休仁,劉休仁任用他為司徒參軍,並向宋明帝提到他。明帝提升他為明威將軍、巴東與建平二郡大守。這二郡在長江三峽地區,地方官一直是以武力來進行鎮壓。孫謙將要上任,明帝命令他召募一千人跟隨。?不必麻煩役使兵車,以耗費國家資財。」他堅決推辭不受。到郡後,他廣施恩惠,推行教化,蠻人與獠人十分感動,爭相獻上黃金與珍寶,孫謙加以撫慰勸喻,讓他們回去安居樂業,所獻的東西一無所受。對於原先搶掠的蠻人,孫謙也都將他們釋放回家。自己俸祿中出於本郡官吏百姓的部分,他都免除不收。在他治理下,郡中安定,他的威信大增。宋後廢帝元徽初,他被任命為梁州刺史,他推辭沒有赴職,又被任命為越騎校尉、征北司馬府主簿。建平王劉景素將要舉兵造反,顧慮孫謙為人剛強正直,先找借口派他出使到京都,然後再起兵作亂。齊高帝建元初,他擔任寧朔將軍、錢唐令,他以簡便的方法處理煩雜的事務,以至獄中沒有等待判決的囚犯。到他離職時,百姓以他在職時不受百姓的禮物,裝載嫌帛等物追著要送給他,但他一無所受。每次離職時,因為自己沒有私宅,就借官府空著的車棚居住。齊武帝永明初,他出任冠軍將軍長史、江夏太守,由於在被接替時擅自離開江夏郡,被關押到尚方中,不久,被赦免為中散大夫。梁武帝天監六年,孫謙出任輔國將軍、零陵太守,雖然年齡已衰老,但他還是勉力處理政務,官吏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起先,郡中經常有老虎傷人,他來到後,遂不見老虎的痕跡。天監九年,因他年老,徵召為光祿大夫。入朝後,梁武帝贊賞他的清白廉潔,對他十分禮遇。每次朝見時,孫謙還請求擔任繁重的職務以效力。梁武帝笑著說:「我用你的智謀,不用你的武力。」孫謙自少至老,歷任二縣、五郡的長官,所到之處,廉潔奉公。他努力實行仁義,自己所作的超過一般人很多。他的從兄孫靈慶曾在他家養病,他外出前及歸來後都要去探問孫靈慶的起居情況。一次,孫靈慶說:「先前喝的水冷熱不調,現在還口渴。」孫謙退出後,便將妻子送回娘家。彭城人劉融乞討要飯,病重後無處收留,他的朋友用車把他送到孫謙家,孫謙打開廳堂以接待劉融。劉融去世後,孫謙又以禮進行殯葬。眾人都佩服孫謙的仁義作風。天監十五年,他死於任上,當時已九十二歲。
Ⅳ 歷年高考語文試卷--TXT下載哪裡下載
在網路上搜:高考語文試題 TXT,就能搜到了,我用手機不便,無法給出下載地址了,抱歉!
Ⅵ 誰有歷年來的浙江語文高考試卷啊
請上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在相約高考頻道試卷大全欄高考試卷子欄目。
Ⅶ 歷年高考語文全國卷試題匯編(附答案)
鏈接: https://pan..com/s/1LcBejjmve3iSHMGNB-7-lA 提取碼: hxcs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Ⅷ 歷屆高考試題與模擬題!
語文:
歷年高考語文題詳解
http://www.lnyuwen.com.cn/zthb.htm
最新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免費
http://www.lnyuwen.com.cn/zxst.htm
最新模擬試題
167
遼寧省實驗中學、東北師大附中、哈師大附中2008屆高三第一次摸底聯考語文試題
166 四川省遂寧二中高2008級文科語文試題人教版
165 2008高考模擬試題(二)(寧夏海南卷)
164 2007年廣東省揭東藍田中學畢業班第四次階段測試語文
163 2008年語文高考復習綜合訓練卷(二)
162 2008年語文高考復習綜合訓練卷(一)
161 2008屆南通市四縣市高三聯考試卷語文
160 雲南省昆明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教學質量檢測試題
159 2008年江蘇高考語文模擬卷
158 重慶市高2008級學生學業質量調研抽測試卷
157 2008年青島市高考一模語文試題
156 湖北楚星教研所2008屆高三第六次聯考語文試題
155 江蘇鹽城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語文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試卷
154 湖南省長沙一中2008屆高三第六次月考試題
153 2008山東省實驗中學高考最新模擬試題
152 2008山東師范大學附中高考最新模擬試題
151 江蘇省贛榆縣2008屆高三三校聯考語文試題
150 2008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
149 常州市2007—2008學年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調研
148 普寧二中07-08學年第二學期高三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
147 揚州市2007~2008學年度第二次調研測試試題
146 遼寧省沈陽二中2008年高三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卷
145 揚州市2007~2008學年度第二次調研測試試題
144 洛陽市07—08學年高三統一考試試卷
143 蕪湖一中2008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
142 蒼山縣2007年高三教學重量檢測題
141 四川成都七中2008級高三適應性考試
140 江蘇黃橋中學高三08年元月測試卷
139 長沙市一中高三語文月考試題五
138 紹興高級中學07-08學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試題
137 廈門雙十中學08高考語文熱身考試卷
136 成都市2008屆高中畢業班第一次診斷性檢測
135 2008年鄭州市語文第一次質量預測分析
134 長沙一中高三語文第五次月考試題
133 湖南省師大附中07—08學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語文試題
132 四川省廣元中學高2008級第一次月考試題
131 廣東省重點中學2008年高三六校第三次聯考
130 惠州市2008屆高三第三次調研考試題
129 江蘇省興化市2008屆高三語文調研試卷
128 江蘇南陽中學高三語文第四次月考試題
127 潮州市07-08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高三教學質量檢測卷
126 河南省鄭州市2008年高中畢業班第一次質量預測
125 廣州市08屆高三語文專題調研測試模擬練習
124 2008年高考模擬試卷
123 江蘇海安07-08學年度高三年級摸底考試題
122 長寧區07-08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終抽測試卷
121 徐匯區07-08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語文學科能力診斷卷
120 武漢市2008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測試語文試卷
119 武漢市2008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測試語文試卷
118 2008年3月泰州市2007~2008學年度第二學期期初聯考
117
2008年南通市四縣高三聯考試卷語文試題
116
2008年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高三模擬試卷
115
湖南省2008屆高三 十二校聯考 第一次考試
114
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學質量檢測
113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試語文試題題
112
泰州市07~08學年第二學期期初聯考高三語文試題
111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2008屆高三第一學期第三次階段考試
110
安徽省六安市河口中學2008屆高三第一學期月考試卷
109
陽江市07--08學年高三第一學期調研試卷
108
福建三明市07—08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考試題
107
四川省綿陽市高中2008級第二次診斷性考試
106
廣東六校08年高三模擬考試題
105
湖南長沙三中2008年1月高三月考試題
104
廣東珠海斗門區07-08學年度下學期開學考試卷
103
黑龍江西北地區普通高中2008年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102
廣州市高三語文專題調研測試模擬練習
101
2008廣州調研模擬(廣州四中)
100
2008廣州調研模擬(白雲中學)
99
寶山區2007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語文期終試卷
98
四川成都一中07-08學年高三語文綜合測試卷
97
廣東珠海市2008屆高三質量檢測第二次聯考
96
溫州市十校聯合體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卷人教版
95
安徽省廬江樂橋中學07-08學年高三1月月考
94
河南許昌07-08學年高三上期末教學質量評估試卷(語文)
93
青島市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92
潮州僑中2008屆上學期期末檢測卷
91
湖北省武昌區07-08學年度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試卷
90
廣東2008屆高三月考試卷
89
嘉定區2008屆高三語文測試卷
88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08學年第二學期高三語文2月考試卷
87
2008年黑龍江省高三質量檢查
86
東北師大附中07~08學年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試題
85
北京市朝陽區07—08學年高三第一學期期末統一考試
84
北京市宣武區2007—2008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
83
北京市崇文區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統一練習
82
北京市石景山區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末統一練習語文試題
81
安徽合肥一中07—08學年第一學期高三階段考試
80
陝西省寶雞中學2008屆高三年級月考(四)
79
上海嘉定一中08屆高三模擬測試題
78
衡陽市八中2008屆高三第五次月考試題
77
鄂州市07—08學年度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76
廣州市2008屆高三語文調研模擬題
75
遼寧省沈陽二中07-08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年級月考
74
上海嘉定一中08屆高三模擬測試題
73
江蘇省贛榆縣2008屆高三三校聯考語文試題
72
江西南昌07—08學年上學期高三四校聯考試題
71
海淀區08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海淀區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
70
江蘇省南京市2008年1月高三質量調研
69
北京市西城區2008年抽樣測試題答案
68
山東省泰安市07-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考試
67
濟寧市07—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66
河南平頂山市普通高級中學畢業班2008年第一次教學質量調研考
65
上海市松江區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監控語文試卷
64
泰安市07—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考試
63
廣東省潮州市07-0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高三教學質量檢測試題
62
07-08學年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卷(蘇教版)
61
江蘇省如皋江安中學2008屆高三年級階段測試
60
2008年平頂山市普通高中畢業班教學質量調研考試
59
廣東省中山市07-08學年度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統一考試試卷
58
北京市東城區07—0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目標檢測
57
山東省濱州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復習質量檢測
56
北京市西城區2008年抽樣測試高三語文試題
55
北京豐台區07-0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練習
54
江蘇黃橋中學高三08年元月測試卷
53
南京師大附中江寧分校08界高三階段測試題
52
哈爾濱三中07—08學年高三年級月考試題
51
東北三校08屆實驗班與復習班第一次摸底考試題
50
山東壽光現代中學07-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模擬
49
遼寧省實驗中學2008屆高三上學期期末測試
48
2008湖南高三語文第二次八校聯考試題
47
07—08學年度河南省五市統考高中畢業班第二次調研考試
46
浙江省杭州市學軍中學2008屆上學期高三年級期中考試
45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學年度上學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44
山東省泰安市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考試
43
2008年無錫市期中調研語文試題
42
07—08學年湖北省補習學校聯考試題
41
吉林省東北師大附中07-08學年上學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試語文試
40
2007年9月徐州市第一次摸底試題
39
2008屆四川石室中學零診模擬檢測題
38
長郡中學2008屆高三第三次月考
37
2008高考語文模試卷
36
湖北省黃岡市、荊州市高三聯考語文試題人教版
35
廣東省惠州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語文第二次調研考試卷
34
江蘇省泰興市第一高級中學2008屆高三年級第三次階段測試
33
重慶南開中學2007—2008學年度高2008級10月月考語文試題
32
全國大聯考(湖北專用)2008屆高三第一次聯考語文試卷
31
山東省濰坊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30
湖北黃岡高三年級質量檢測試題
29
華南師大附中07-08學年度高三綜合測試(二)
28
四川綿陽08屆高中第一次診斷性考試
27
河南許昌08屆高三第一學期四校聯考試題
26
新洲三中高三新起點語文綜合測試
25
河南開封市2008屆高三學生統一檢測題
24
2007—2008學年廣東三校高三聯考試題
23
青島黃島經濟技術開發區07-08學年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卷
22
2008屆高三聯考試題
21
2008年開原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20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屆高三第二次聯考試題
19
2008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18
廣州市2008屆高三語文調研模擬題
17
湖北省八校2008屆高三第一次聯考
16
北京市海淀區2007——2008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語文試卷
15
(金太陽)2008年高考語文第四次大聯考試卷及解析
14
東北師大附中2007—2008學年上學期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試語文試題
13
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語文試題
12
北京四中2007—2008年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語文測驗
11
遼寧省部分重點中學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中聯考語文試卷
10
遼寧東北育才高三第二次模擬語文試卷
9
遼寧省實驗中學2008屆高三年級上學期中測試語文試題
8
2007湖北省黃岡、荊州、宜昌高三下學期模擬考試
7
吉林省實驗中學2008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
6
湖南長沙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
5
2008湖南高三語文第二次八校聯考
4
山西省實驗中學2008高三年級第二次月考語文
3
全國大聯考2008屆高三語文第四次聯考試卷
2
河南省鄭州市2007年高中畢業班第一次質量預測
1
北京市海淀區2008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試卷
歷年高考語文題
1 2007年高考語文(遼寧卷)詳解 滿分作文
2 2007年高考語文(重慶卷)逐題詳解
3 2007年高考語文(廣東卷)
4 200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一)
5 200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二)
6 2007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詳解
7 2007年高考語文(上海卷)詳解
8 2007年高考語文(四川卷)詳解
9 2007年高考語文(湖南)語文卷評分細則及答案詳解
10 2007年高考語文(安徽卷)
11 2007年高考語文(江蘇卷)詳解
12 2007年高考語文(湖北卷)逐題詳解
13 2007年高考語文(浙江卷)
14 2007年高考語文(山東卷)
15 2007年高考語文(江西卷)
16 2007年高考語文(海南、寧夏卷)
17 2007年高考語文(天津卷)
18 2007年高考語文(福建卷)
19 2006年高考語文(遼寧卷)附詳細答案
20 2006年高考語文(安徽卷)
21 2006年高考語文(北京卷)
22 2006年高考語文(福建卷)
23 2006年高考語文(廣東卷)
24 2006年高考語文(湖北卷)
25 2006年高考語文(湖南卷)
26 2006年高考語文(江蘇卷)
27 2006年高考語文(江西卷)
28 2006年高考語文(全國Ⅰ)
29 2006年高考語文(全國II)
30 2006年高考語文(山東卷)
31 2006年高考語文(上海卷)
32 2006年高考語文(四川卷)
33 2006年高考語文(天津卷)
34 2006年高考語文(浙江卷)
35 2006年高考語文(重慶卷)
36 2005年高考語文(遼寧卷)詳細答案
37 2005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詳解
38 2005年高考語文(廣東卷)詳解
39 2005年高考語文(江蘇卷)詳解
40 2005年高考語文(山東卷)詳解
41 2005年高考語文(湖南卷)詳解
42 2005年高考語文(上海卷)詳解
43 2005年高考語文(天津卷)詳解
44 2005年高考語文(重慶卷)詳解
45 2005年高考語文(福建卷)
46 2005年高考語文(全國卷3)
47 2005年高考語文(全國卷2)
48 2005年高考語文(全國卷1)
49 2005年高考語文(湖北卷)
50 2005年高考語文(江西卷)
51 2005年高考語文(浙江卷)
52 2004年高考語文(遼寧卷)附詳細答案
53 200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1,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
54 200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2,吉林、四川、黑龍江、雲南、貴州卷)
55 200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3,廣西、海南、西藏、陝西、內蒙古卷)
56 200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4,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卷)
57 2004年高考語文(北京卷)
58 2004年高考語文(福建卷)
59 2004年高考語文(廣東卷)
60 2004年高考語文(湖北卷)
61 2004年高考語文(湖南卷)
62 2004年高考語文(江蘇卷)
63 2004年高考語文(上海卷)
64 2004年高考語文(天津卷)
65 2004年高考語文(浙江卷)
66 2004年高考語文(重慶卷)
67 200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 (全國卷)詳解
68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全國卷)
69 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全國卷)
70 200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語文試卷逐題詳解
Ⅸ 求 歷年高考語文試卷
海潮語文網免費下載,答案及解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