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
必修一
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
必修二
離騷、孔雀東南飛並序、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
必修三
蜀道難、琵琶行並序、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過秦論、師說
必修四
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
必修五
歸去來兮辭並序、滕王閣序、逍遙游、陳情表
(1)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擴展閱讀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
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
2. 必修一語文文言文有哪些
1. 高一語文必修一必背的文言文有哪些
1、《沁園春·長沙》—— ***
2、《雨巷》——戴望舒
3、《再別康橋》——徐志摩
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5、《荊軻刺秦王》——戰國策
6、《鴻門宴》——史記
除此之外還有《勸學》、《師說》、《赤壁賦》
常考的句子有:
1、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 。
2、故 ,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駑馬十駕, 。 ,朽木不折; ,金石可鏤。
4、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 、、、。
5、孔子曰:「三人行, 。」是故 ,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
7、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 。
8、舞幽壑之潛蛟, 。
2. 新人教版高一語文文言文有哪些
《必修一》
《蘭亭集序》 《赤壁賦》 《山中與斐秀才迪書》 《游褒禪山記》
必修二
《詩經》 《離騷》 《孔雀東南飛》 《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 《鴻門宴》 《召公諫厲王弭謗》
必修三
《蜀道難〉 〈琵琶行〉 〈李商隱詩兩首〉 〈寡人之於國也〉 〈勸學〉 〈過秦論〉 〈師說〉
必修四
〈廉頗藺相如傳〉 〈蘇武傳〉 〈張橫傳〉 〈李賀小傳〉
就這些了,我可是第一個回答你的人啊,好好學吧。高一的小朋友!!
3.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有哪些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有三篇:燭之武退秦師 、荊軻刺秦王、鴻門宴。
1、先秦左丘明的《燭之武退秦師》內容講述公元前630年,秦、晉借口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與楚國親近,而合攻鄭國,在自己的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前往敵國交涉,於強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辯,終於使秦國從鄭國退兵。該文形象鮮明,語言優美,層次分明、組織嚴密,說理透徹、邏輯有力。
2、戰國為多人所作的《戰國策·燕策三》中的《荊軻刺秦王》,記述了戰國時期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了荊軻重義輕生、為燕國勇於犧牲的精神。文章通過一系列情節和人物對話、行動、表情、神態等表現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荊軻的形象。
3、《鴻門宴》是漢代大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史傳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文章敘述了公元前206年兩支抗秦軍隊埋運的領袖項羽及劉邦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
(2)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擴展閱讀:作為高中語文必修的文言文還有: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等等。 1、東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
《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2、《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
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3、《游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哪旅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游記。
該篇游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參考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必修1。
4. 最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必背篇目(包括古詩詞和文言文)有哪些
我馬上上高二。這是老師發的資料,我給你弄上來。
第一冊
1。沁園春 長沙 ---- ***
2。採桑子 重陽----- ***
3。錯誤-----鄭愁予
4。荷塘月色(節選)----朱自清
5。周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6。勸學----荀子
第二冊
1。過秦論---賈誼
2。蘭亭集序---王羲之
3。歸去來兮辭----陶淵明
4。師說----韓愈
5,。阿房宮賦----杜牧
第三冊
1,衛風。氓---詩經
2,秦彎緩梁風。無衣---詩經
3,此風。靜女----詩經
4,離騷---屈原
5,孔雀東南飛---玉台新詠
6,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7,短歌行---曹操
8,歸園田居---陶淵明
10,長歌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
11,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12,琵琶行---白居易
13,山居秋暝---王維
14,登高---杜甫
15,蜀相---杜甫
16,石頭城---劉禹錫
17,錦瑟---李商隱
18,書憤---陸游
19,虞美人--李煜
20,雨霖鈴--柳永
21,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22,鵲橋仙---秦觀
23,聲聲慢---李清照
24,永樂遇。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25,揚州慢---姜0
26,漁翁---柳宗元
27,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元神
28,李憑箜篌引---李賀
29,過華清宮---杜牧
30菩薩蠻---溫庭筠
31浪淘沙---李煜
31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
32江城子---蘇軾
33蘇幕遮---周邦彥
34一剪梅---李清照
35紀念劉和珍君---魯迅
36六國論---蘇洵
37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第四冊
1長亭送別---王實甫
2陳情表---李密
3赤壁賦---蘇軾
4逍遙游---莊子
5滕王閣序---王勃
第五冊
詠柳---賀知章
蜀道難---李白
將進酒---李白
兵車行---杜甫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客至---杜甫
旅夜書懷---杜甫
登岳陽樓---杜甫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第六冊
報任安書---司馬遷
屈原列傳---司馬遷
就選我的唄,我打了很久,3Q
那個第三冊要提前背,太多了,不然上學了要受罪!
5. 語文必修1
人教版高中新課標語文中的古詩文: 必修一(第一冊)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5、荊軻刺秦王·《戰國策》(背誦易水訣別一段)6、鴻門宴·司馬遷必修二(第二冊)4、《詩經》兩首氓(必背)採薇5、離騷·屈原6、《孔雀東南飛》(並序)7、*詩三首(必背)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短歌行·曹操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8、蘭亭集序·王羲之(必背)9、赤壁賦·蘇軾(必背)10、*游褒禪山記·王安石(背誦2、3段)必修三(第三冊)4、蜀道難·李白(必背)5、杜甫詩三首(必背)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登高6、琵琶行並序·白居易(必背)7、*李商隱詩兩首錦瑟 馬嵬(其二)8、寡人之於國也·《孟子》(必背)9、勸學·《荀子》(必背)10、*過秦論·賈誼11、*師說·韓愈必修四(第四冊)4、柳永詞兩首望海潮(東南形勝)雨霖鈴(寒蟬凄切)5、蘇軾詞兩首(必背)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6、辛棄疾詞兩首(必背)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7、*李清照詞兩首(必背)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聲聲慢(尋尋覓覓)11、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背誦後5段)12、蘇武傳·班固13、張衡傳·范曄必修五(第五冊)4.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必背)5、滕王閣序·王勃(背誦2~3段)6、*逍遙游·莊周7、*陳情表·李密(必背)。
6.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所有文言文列表
必修一 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 必修二 離騷、孔雀東南飛 並序、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 必修三 蜀道難、琵琶行 並序、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過秦論、師說 必修四 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 必修五 歸去來兮辭 並序、滕王閣序、逍遙游、陳情表 (2)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擴展閱讀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 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
3.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仰望天空時,什麼都比你高,你會自卑;俯視大地時,什麼都比你低,你會自負;只有放寬視野,把天空和大地盡收眼底,才能在蒼穹沃土之間找到你真正的位置。無需自卑,不要自負,堅持自信。我高一頻道為你整理了《人教版 高一語文 必修一知識點》希望你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第一單元——詩歌】
一、單元教材及學習重點說明:
這個單元主要指導學生鑒賞中國新詩和外國詩歌。本單元有中國詩歌、外國詩歌,大都是廣為傳誦的名篇佳作。主題可以共用一個「情」字來概括:《沁園春長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對丁香姑娘的朦朧愛情,《再別康橋》中對母校的綿綿別情,《錯誤》中閨中思婦對「歸人」的怨情……情感「風景」可謂豐富多樣。教學時,用「情」這根線串起這些看似各不相關的詩歌「珍珠」,學生必收獲情感,啟迪思想。
這個單元的鑒賞重點是情感與意象。情感與意象,既是指單元鑒賞重點,也可以說是詩歌鑒賞的主要 方法 ,即:一方面要注意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詩中運用的意象。下面分別 說說 這兩個方面。
如何體會詩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較含蓄甚至隱晦的詩歌如《雨巷》《斷章》等表達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詩歌的創作背景、詩人的思想生平和詩中運用的表現手法三個方面入手。欣賞技巧是重要的,但須提醒學生要有意識地增加生活閱歷,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 文化 修養,尤其要廣泛閱讀中外名詩,培養對詩的感受力和讀詩的趣味。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意象是詩歌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賞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審美主體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有形與無形的統一。具體教學中,要注意區分詩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稱為實生活意象和象徵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實生活意象,在《再別康橋》用得較多,如「雲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輝」「夏蟲」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則為比喻性意象或象徵性意象,它們表達的詩人思想情感豐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預習要點:
1、基礎知識(字音、字形、詞語)。
2、按要求朗誦。
3、詩歌的寫作背景和詩人的經歷。
4、相關的文學常識。
5、分析意象;發揮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6、背誦:《沁園春長沙》,《雨巷》,《再別康橋》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第二單元──古代記敘 散文 】
一、單元教材及學習重點說明
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慣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了解中國文學發展簡況。
能使用多種語文工具書,利用多種媒體,搜集和處理信息。
學習這個單元要注意,不可拔苗助長地提升學習目標。從一定意義上說,讀懂、讀通仍是主要的教學任務,也就是說首先要掃清語言文字障礙,在此基礎上再把握 文章 主題或中心思想,體會作者的情感態度,然後登堂入室,顧及其他目標。不能忽略基本訓練而一味地進行玄妙的「探究」,那是違背文言文教學規律的。
二、預習要點:
1.朗讀背誦;《荊軻刺秦王》
附背誦部分:
《荊軻刺秦王》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2.概括要點;
3.提取精要;
4.培養語感;。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第三單元──現當代寫人記事散文】
一、單元教材及學習重點說明
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寫人記事的佳作。它們都是回憶性、紀念性的文章,大體上可以分成兩類,一是寫悲慘、憂傷之事,表憤怒、悲悼之情,發深邃、邈遠之思(《記念劉和珍君》《小狗包弟》);二是寫偉人、名人之事,表贊美、頌揚之情,傳活潑、幽默之趣(《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些課文都包含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生哲理,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咀嚼,帶來廣闊的思維空間和豐富的人生體驗,也可以獲得豐富的語感和寫作的啟示。
學習本單元寫人記事的散文,既要學習品人,又要學習品文。品評人物,要以性格、品質為關注點。例如梁實秋筆下的梁啟超顯示出豪爽的性格,汪曾祺筆下的金岳霖顯示出真率的性格。有時人物的性格是多種因素構成的,如劉和珍既是溫和的又是英勇的。品評人物,不僅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還要注意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的外貌言行容易描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則難於准確地把握,而高明的作家則擅長此道,如巴金坦陳深藏的心跡,從「懺悔」入筆,寫出了一個大作家的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品評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時代因素,將對人物的分析,與對時代背景的分析相結合。如劉和珍身上具有那個時代的進步青年的執著追求精神和英勇獻身精神,這是和平年代的青年所沒有的特點;巴金自我解剖自己身上的一些特點或弱點,也體現歷史和時代留在作家身上的特殊印記。
品文,就是品賞文章(在這里是散文)的一般作法、特殊技巧和語言藝術。以前語文課堂上習得的方法仍可沿用,在本冊第一單元里學到的欣賞詩歌的方法也可靈活運用於本單元。本單元品文的內容大致包括:賞析寫人技巧,如刻畫人物的外貌,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賞析敘事技巧,如與人物相關的材料的詳略安排,敘述的先後次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還有其他一些技巧,如修辭方法,白描,渲染,直抒胸臆,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散文的語言藝術,也是學習這個單元要著重揣摩和賞析的。就像詩歌的語言是藝術化的語言一樣,散文的語言同樣是藝術化的語言,散文的語言與詩歌的語言相比,具有不同的藝術趣味,從一定意義上說,散文的語言離學生常用的書面語言更近,這是勝於詩歌的語言之處。本單元的練習多有語言題,主要是從欣賞的角度來學習這些語言的,其實不限於這些語言題,在學習每篇課文的時候,都可以品味課文中精彩的和關鍵的語句,還可以仿寫課文中的語句。有些課文作了評點示例,學生也試著評點課文,評點課文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賞析課文語言。
二、預習要點:
1.抓住細節;
2.分析個性;
3.體察傾向;
4.品評亮點;
5.圈點批註。
6.背誦:《記念劉和珍君》第二、四節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 總結 相關文章:
★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2020
★ 高中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小總結
★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小結
★ 高一語文必修一基礎知識總結歸納
★ 高一語文重點知識歸納基礎總結
★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4.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1必背課文匯總
語文課文的背誦,是許多高一學生深感困難的問題,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1必背課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1必背課文
1《沁園春 長沙》—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天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採桑子 重陽》—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七律 長征》—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浪淘沙 北戴河》—毛澤東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2《雨巷》—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象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3《再別康橋》—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盪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4《荊軻刺秦王》—戰國策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覆。
5《紀念劉和珍君》—魯迅
(1)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2)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政府請願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於這些傳說,竟至於頗為懷疑。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於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屍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3)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高一語文必修1基礎知識
qìn(沁)園春 分mì(泌)
màn(漫)江 màn(謾)罵
百gě(舸) 萬戶hóu( 侯 )
寥kuò(廓) xié(攜 )來
zhēng(崢)嶸 揮斥方qiú(遒)
浪è(遏)飛舟 páng(彷)徨
寂liáo(寥) 彳chù(亍)
惆chàng(悵) 漫sù(溯 )
凄wǎn(婉) 頹pǐ(圮)
青xìng(荇) 浮zǎo(藻)
長gāo(篙) hāo草 (蒿 )
枯gǎo(槁 ) 斑lán(斕)
shēng(笙)簫 踟chú(躕 )
青tāi(苔 ) 荊jí(棘)
火bō(缽) niǔ(忸)怩麥
zāo(糟) 發jiào(酵 )
dùn (燉) 肉 團jī(箕)
凌wǔ(侮 ) chì(叱)罵
liáo(寥)落 長歌dàng(當)哭
fěi (菲)薄 桀ào (驁)
dié(喋)血 è(噩)耗
立Pū(仆) 風塵púpú(僕僕)
lìn(賃)屋 àn(黯)然
屍hái(骸) chuāng(創)傷
浸zì(漬) gàn(干)練
zhǎn(輾)轉 步lǚ(履)
yǔn (殞)身不xù (恤) 作yī (揖)
tǎng(倘)使 解pōu (剖)
謙xùn (遜) jiǒng(迥)乎不同
bǐng(屏)息 叱zhà(吒)風雲
chà(詫)異 lì(蒞)臨
高一語文學習方法總結
一 靜心讀書
對於現代社會勁爆媒體的多年來的狂轟濫炸,家庭校園乃至社會,已經很難有寧靜的地方了,然而,“寧靜以致遠”,要靜心讀書,要開始讀長篇大論,讀厚書,這就必然要求我們要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家長也要有意識培養,讓孩子在自己眼皮下靜心讀書,並減少一些好心的嘮叨與不必要的話語干擾。
二 大聲讀文
這里主要是講讀古文。因為大聲讀,才能夠暴露一些字音字義的毛病,才容易督促自己去查找注釋或工具書。讀出句讀,把古文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讀出來,把句子的語氣讀出來,如果對這些上千年的經典能夠讀得搖頭晃腦,讀得有情有味,這些千古名篇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會逐漸的進入腦海融進血液,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指導和影響自己一輩子。
三 積累梳理
學習是少不了背誦與積累的,包括學習數學在內,但是,這種積累是散亂的還是有意識的能夠分門別類的進行,則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去梳理。由少年時代進入到青年時代,在學習上就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學習調控意識,有非常明確的理性追求。在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增厚自己的學科儲備的時候,對於已有的和新攝入的內容,都應該盡可能的進行整合梳理,包括新認識的字,新接觸的語詞,新領悟的精粹的語句,以及一些文學形象一些中外名篇。
看了<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1必背課文匯總 1. 高中語文必修一背誦篇目
2. 高中語文必修必背課文匯總
3. 高一語文必修一必背課文
4. 高中語文必修1-5必背課文篇目(人教版)
5. 高一語文必背課本電子版
6. 人教版語文必修1必背知識點大全
5.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一文言文有哪些
我國古代的論說文源遠流長,先秦諸子的書都可以看成是論文集。《戰國策》等書中保存的縱橫家的說辭,有很多也是論文。在現存的文獻中,單篇的論文以賈誼的《過秦論》為最早:全書系統地闡述了賈誼的思想和主張,《過秦論》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因此還不是純粹的單篇論文。
論說文的寫作特點,和今天的論說文差不多,做到說理深刻、邏輯嚴密、條理清楚才是好文章。
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理論家劉勰把心、理、辭看成是寫論說文所必需的三個條件:心裡想得正確清楚,才能說得明白深刻、沒有漏洞破綻;而遣詞造句精審嚴密,又是寫好文章的重要條件。我們欣賞分析論說文時,就應該從這三方面著眼。
一、不同時代、不同作家的論說文,風格不同。
自漢代以至南北朝,或有意鋪排,或著意對偶,而其論述的展開往往是層層推理,沿著一條線索直貫而下,層次比較簡單。
唐代自韓、柳起,就很講究文章的波瀾起伏、回轉曲折,其變化奇詭多端,使人莫測;而作者的結論,就在這中間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到了宋代,以蘇軾為代表,除了繼承前代遺風之外,又有了通暢明快、氣勢浩然的特色。試以賈誼《過秦論》和韓愈《雜說一》作一簡單比較,看一看這種區別。
《過秦論》一般被分為上中下三篇。
上篇依次敘述:秦從孝公起日益強大;其他諸侯網羅人材、合縱締交以攻秦,反為秦所敗;延至始皇帝,滅山東六國統一天下;此後秦行愚民弱民政策,想傳業萬世;但陳涉揭竿而起,很快就推翻了秦;結論:秦之速亡,是由於在靠暴力取得天下後卻不能施仁義以守業。
中篇承上篇繼續論述秦不能安民的過失:首言處於戰國動亂之後人民思安;次言秦始皇帝「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再言秦二世更為暴虐,以致國事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得出結論:「故先王見終始(事情的開頭與結尾)之變,知存亡之機(關鍵),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
可以說:上篇以述代論,從事實中引出作者所要論述的命題;中篇才做了系統的推論,歷史事實的敘述是作為論據出現的。其論述如千丈瀑布一瀉而下,較少紆徐曲折。
再看《雜說一》。這是一篇不過一百一十幾字的短論: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靈於龍:比龍還「靈」。茫洋:即汪洋,浩瀚無際的樣子。玄:玄冥,指廣大空間。薄:迫,接近。伏:等於說遮蔽。景:同「影」。震:指雷。神:動詞,指其變化很神奇。水:動詞,流水,降水)
文章的主題是論雲、龍關系,藉以喻指君、臣應該互相依賴和幫助。文章雖短,卻富於變化。先說雲「弗靈於龍」;「然龍乘是氣」句一轉,得出「雲亦靈怪」的結論;說到龍「非雲之所能使為靈」處又是一個波折;「然龍弗得」句卻又把意思扭轉回去。然後發出「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的感嘆,最末從《周易》引出「雲從之矣」以作結,言已盡而意未窮。全文如沿路盤山,時進時退,而每次的退也都是在進,步步深入,循環上升,極盡奇宕變幻之能事。在韓愈的那些長篇論文如《原道》、《原毀》等篇中,這種手法的運用更為典型。
三、以《師說》為例,從內容上賞析論說文章的角度
要注意找出論說文中對事物和事件做判斷的語句,互相聯系起來,對文章主旨進行把握。
《師說》旨在透過一系列的論據證明「古之學者必有師」、「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三方面的道理。當時世俗人不知古之學者必有師,只以為年紀不是大於自己的話,他的賢能一定不及自己,韓愈看到此點,借李蟠拜自己為師、跟從自己學習,發表議論,韓愈的構想是以十七歲那麼年輕的學子從自己學習,而自己年紀比他大很多,但也不敢以年長自居賢位,而說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等說話,足見師的重要及師其道而非師其年長的道理。而且「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之提法非常新穎,將師之角色具體定義,使當時老師作為「授其書而習其句讀」的普通層次提升到授儒家之業、解儒家之惑之新高點,立意高遠。
好的論說文一定有強大的說服力,要學會發掘作者的論述思路。
在文章中,他先是提出中心論點是「古之學者必有師」,認為師的角色是傳承儒家道統、講授儒家經典、解決學生面對的學問及人生困感,師的作用的確如此重要,令人難於辯駁。韓愈進而提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之道理,人學習的是道理,最先能領略道理的人就可以為師,這與年紀、貴賤都無關系,能力優勝者自可在某一范疇為師,這更是難於質疑的提法。接著,韓愈舉出古之聖人亦有師、今之愚人竟謂可以無師,今之士大夫擇師教子、而自身卻不從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而士大夫們都以從師為恥三項論據,有力地證明師之不可或缺,以及不從師之愚。作者進而引伸,以聖人孔子轉益多師為例,說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道理,以萬世師表為例,說服力自然不庸置疑。作者最後說明本文寫作動機,引師事自己的十七歲少年為例,證明自己就是一位躬行師道者。在全文對比、襯托論證手法下,通過層層推進,「古之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等核心論題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附:徐匯高三一模卷http://www.newclasses.org/ziliao/4_1_6_1_2017_8_1/ehj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