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2017高考3卷語文

2017高考3卷語文

發布時間: 2024-06-25 16:31:12

❶ 2017各省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麼哪個最難如何評價

北京卷說紐帶,談拍照

四川卷從高考看高考

全國卷六句古詩詞談感悟

天津卷重讀長輩這部書

……

全國卷1(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

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郵寄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分析:十二個「中國關鍵詞」是考生的落筆之處,需對關鍵詞內涵深入發掘分析,如由「長城」「京劇」可以談一下擁有古老文明的傳統中國,由「高鐵」「移動支付」談談現代開放的高科技中國,由「中華美食」「廣場舞」說說好玩的中國或熱情的中國,由「共享單車」「移動支付」聊聊與時俱進的時尚中國或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互聯網中國。總之,需要考生發散思維,復合知識,寫出佳作。

全國卷2(新疆、甘肅、青海、西藏、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內蒙古、陝西):

6個古詩句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分析:需對六句古詩詞的內涵進行挖掘分析後,選擇內涵接近的詩句放在一起,提煉觀點,確定立意。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與「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相結合,可以自強不息創造新時代為主題。

全國卷3(四川 廣西 貴州 雲南)

我與高考,讓考生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為副標題,談下自己對高考的看法。

分析:這一題目意在引領學生要從自己的視角去看高考,從而拉近考生和材料的距離,讓考生進入自己熟悉的情景中去行文思考。以「我的高考」為主題,更多是回憶學習生活,思考規劃人生,既可寫人敘事,也可即事明理,還可發感議論,文體選擇較自由;以「我看高考」為主題,主要是站在畢業季來正視考試,圍繞高考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文體可以議論為主。

北京卷

大作文考題二選一,字數不少於700字。

1、說紐帶

紐帶是能夠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2、共和國,我為你拍照

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顯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將選擇怎樣的畫面?請展開想像,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想像合理,有敘述,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分析:這兩個命題都與社會時事熱點高度相關,對於經常關注時事的考生來講,相對輕松,對於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考生來說難度略大。比如說紐帶,最好的材料就是一帶一路建設引發的思考,「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則是以2049百年中國的設想為題,兩個命題總體的方向都是以愛國以出發點。

天津卷

我們在長輩的環繞下成長,自以為了解他們,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十八歲的我們已經長大,今天的重讀,是成年個體之間平等的心靈對話、靈魂觸摸。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深入思考,圍繞「重讀長輩這部書」寫一篇作文

分析:重讀長輩這部書,這部書具體指的是什麼?表面上看是書,但實際上是書背後所承載的精神和家風等。所以,一定要選准角度寫作。這部書可能是人生哲理,也可能是傳統積淀、時代印記,破題關鍵點是「重讀」和讀到的真諦,要談出「真情真意」。

上海卷

上海高考作文題:預測。有人相信預測,有人不相信,你怎麼看呢?

分析:「預測」即對未來做出的判斷,考生可以談面對預測結果的正確態度,也可從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出發議論預測在生活中有無必要。另外,切入點最好從自己的生活和經歷出發,回歸生活和自己。

江蘇卷

現代社會車來車往,車的種類紛繁復雜,生活中已離不開車,車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觀念的轉變,車代表了社會的發展。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分析:可從專業角度出發,討論汽車在每個時代的技術。也可從政策角度出發,討論每個時代政策對汽車工業發展。也可從消費觀角度出發,討論國人車輛消費觀的改變。

浙江卷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分析:這一題目具有濃厚的人文主義意味,人生三本書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要求考生注重閱讀,注重思考人生,考慮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山東卷

材料作文:一個24小時的共享書店營業,白領、流浪漢等各種各樣的人都在裡面讀書,有的就只是簡單的翻幾頁書。以此為材料,進行作文。

分析:材料中的「書店」「書」「顧客」「讀者」等關鍵詞可以引導考生產生關於書店的功能、文化屬性以及人們閱讀意義等方面的感悟和聯想。根據自己的感悟與聯想,考生可以敘寫書店這一文化空間助使心靈成長或提供精神棲息港灣的感人故事,也可以闡發由這一現實事件引發的理性思辨或問題探究。

各地高考語文考試已結束,看各省作文題目,可以發現高中的語文這一模塊逐漸在改變,很多高考作文題目很有深意,似乎是在鼓勵學生多發散思維、去發現生活、感悟生活。這一點與中潮互聯網教育有限公司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公司的成立旨在用科技重構知識,用知識創新未來。致力於為求知者提供復合、實用的知識產品,搭建學習、交流、咨詢的終身服務平台,培養創業型、應用型、創新型職業人才。

高考四十年,看時代變遷,思維變革,中潮互聯網教育教育有限公司攜嶄新教育理念為高考加油!

❷ 2017高考山東卷文言文翻譯

1. 文言文翻譯

江革小時候就很聰明,早早就表現出寫文章的才能和情思,六歲時就會寫文章。江柔之非常賞識他,說:「這個孩子一定會振興我的家族。」

江革九歲時父親去世,他和弟弟江觀一起生活在孤苦無依的貧困中,也沒有老師朋友作伴,兄弟兩人就互相激勵,讀書的精力始終沒有表現出疲倦。十六歲母親去世,他因為孝順聞名。服喪完畢,江革就和弟弟江觀一起到太學,被增補為國子生,在考核中評為優秀等次。

南齊的中書郎王融、吏部(官員)謝朓對他很推崇。謝朓曾經擔任皇家夜間警衛,回家時(順路)拜訪江革。當時下著大雪,(謝朓)看見江革蓋著破棉被,鋪著單薄的席子,但是沉醉於學習中不知疲倦(寒冷),嘆息了很長時間,就脫下自己穿的棉衣,並親手割下半片氈給江革作為卧具才離開。

2. 2010年高考山東卷語文文言文部分翻譯

申甫傳 汪琬 申甫,雲南人,任俠有口辯。

為童子時,嘗系鼠熙於途。有道人過之,教甫為戲。

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予地,投鼠其中,鼠數奔突不能出。已而誘狸至,狸欲取鼠,亦訖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

道人乃耳語甫曰:「此所謂八陣圖也,童子亦欲學之乎?」甫時尚幼,不解其語,即應曰:「不願也。」道人遂去。

明天啟初,甫方為浮屠,往來河南山東間,無所得。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

道人瀕行,投以一卷辯搜書,遽別去,不知所之。啟視其書,皆古兵法,且言車戰甚具。

甫遂留山中,習之逾年,不復為浮屠學矣。 已而瘞其書嵩山下,出遊潁州,客州人劉翁廷傳所。

劉翁,故潁州大俠也,門下食客數百人,皆好言兵,然無一人及甫者。劉翁資遣甫之京師。

甫數以其術干諸公卿,常不見聽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薄京師,九門皆晝閉。

於是庶吉士劉公之綸、金公聲之知事急,遂言甫於朝。愍帝招致便殿,勞以溫旨,甫感泣,叩首殿俯下,呼曰:「臣不才,願意思自救。」

遂立授劉公為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為參軍,而甫為京營副總兵,然實無兵予甫,聽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窶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術,又長於洞鍵用車,卒不能辦。

方擇日部署其眾,未暇戰也。當是時,權貴人俱不習兵,與劉公、金公數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謀先委之當敵,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戰,而會武經略桂敗歿於安定門外。

滿桂者,故大同總兵官,宿將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師,愍帝方倚重之。既敗,京師震恐。

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眾縋城出,未至蘆溝橋,眾竄亡略盡。甫親捕戰,中飛矢數十,遂見殺。

於是權貴人爭咎甫,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歸,竟無理甫死者。

距甫死數日,劉公復八路出師,趨遵化,獨率麾下營娘娘山,遇伏發,督將士殊死戰,逾一攜顫歷晝夜,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選自《堯峰文鈔》卷三十四,有刪改) [ 注 ] ① 媐(xī):嬉戲。

② 瘞(yì):埋葬 ③ 窶(jǜ):貧窮。 附文言文翻譯 申甫,雲南人,以抑強扶弱為己任,有口才。

做童生的時候,曾經用繩子拴著一隻老鼠在路上玩兒。有一位道人經過這里,教申甫做游戲。

於是那位道人讓他拾起路邊的瓦片石塊,在地上按照四個方向擺放完畢,然後將老鼠放入其中,老鼠多次奔散突逃都不能逃出來。不久那道人又引來一隻狐狸,那隻狐狸想要抓住那隻老鼠,但是那隻狐狸也終於不能進入陣中,狐狸和老鼠相互對峙了很久。

那道人就靠前附耳對申甫說:「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八陣圖』,小子也想學嗎?」申甫當時年齡還很小,不明白他話中的意思,就回答說:「我不願意學這個。」那道人就離開了。

明代天啟初年,申甫那是正做和尚研究佛學,往來於河南、山東之間,在佛學方面沒有什麼心得。申甫進入嵩山,又遇到了過去小孩子時見到的道人,向他請求學習那本領,用對待師長的禮節侍奉他。

那道人臨離開他的時候,給他留下了一卷書,就分別離開了,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申甫打開看那捲書,發現都是古代的兵法,而且言及車戰的部分特別詳細。

申甫就留在了嵩山中,學習一年多,從此也不再鑽研佛學了。 後來把那捲書埋藏在嵩山下,自己出山來到潁州,寄居在潁州人劉廷傳老先生的家裡。

劉老先生,是原先潁州有名的大俠,門下的食客有幾百人,都喜歡談論兵法,然而沒有一個人趕得上申甫。劉老先生出資讓申甫到京城。

申甫多次憑他的法術拜謁諸位公卿大臣,常常不被信任接納。愍帝即位後,北兵從大安口入侵,迅速逼近京城,京城九門白天都緊閉不開。

在這種情況下,庶吉士劉之綸先生、金聲先生知道形勢緊急,就向朝廷推薦了申甫。愍帝在便殿召見了申甫,用溫和懇切的詔諭慰問他,申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在殿前的台階下面叩頭謝恩,喊道:「我不成器,沒有特別的才能,希望用自己的生命來報效皇恩。」

於是皇帝立刻任命劉公為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憑御史的身份做參軍,而申甫做京營副總兵,然而實在沒有兵士派給申甫,只能下命聽任他自己召募兵士。過了三天,招募的士卒逐漸集合起來,都是市井中不懂得執持與使用兵器的貧窮人家的子弟,而申甫所傳授的法術,又以用車為主,倉猝不能夠訓練好。

申甫正等著選定日期部署他的部屬,還沒來得及參戰呢。在這個時候,朝中權貴重臣都不習練兵法,與劉公和金公屢屢意見相左,又忌妒申甫憑一介布衣的身份被破格啟用,就商議先讓他們對敵,於是他們日夜下達調兵的憑證,催促申甫,讓他出戰,而這時候正好遇上經略滿桂在安定門外兵敗被殺。

滿桂是原大同總兵官,是著名的老將,因為被調派趕來馳援護駕來到京城,愍帝正倚重他。他打敗以後,整個京城都非常震驚恐懼。

申甫不得已,為之痛哭,於是在夜裡帶領他的部屬由城上順著繩索而下出城,還未走到蘆溝橋,他的部屬已經差不多逃跑光了。申甫親自與敵兵肉搏,被數十支飛箭射中,於是被殺掉了。

在這種情況下朝中的權貴大臣爭相指責申甫,並且譏諷劉公和金公不能知人善任。等到北兵撤兵回師的時候,竟然沒有理會申甫之死的人。

距離申甫死去幾天以後,劉公又率領八路。

3. 翻譯汪藻的《郭永傳》,(文言文)

郭永學識淵博,廣泛地通曉古今世事,有了錢就去買書來讀,家中藏書有萬余卷之多,能依據事情寫文章,都可以把它寫下來,並不追求別人知道。

見到古代那些樹立名聲、節操的人,沒有不感到慨然嘆息的,合起書本,整日如此,並且特別仰慕顏真卿的為人。喜歡當面指責人的過錯,不會在背面說別人的壞話;聽到別人有細小的善舉,一定贊嘆不已,稱自己比不上人家。

杜充任大名太守時,名望很高,郭永曾經謀劃了數條計策來拜見他,後來有一天問他對計策的看法,杜充說:「還沒有讀。」郭永數落他說:「人有志向卻沒有才學,喜好名聲卻丟掉了實學,驕傲自負而得的虛名,用這來擔當大任,很少有不失敗的,您足以擔當治理的重任嗎?」杜充十分慚愧。

靖康元年冬天,金人再次進犯京師,內外阻絕,有人把兩宮被擄的消息告訴郭永,郭永伏地號哭。家人帶他回家後,他絕食數日,後聽說大元帥府的文書到了,才勉強吃了一頓飯,他的忠孝原來都出於他的本性。

4. 文言文翻譯

方法指導(一)遵循三條原則:1、信:要使譯文准確無誤,忠實原文意思,如實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

2、達:就是要通順暢達,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3、雅:就是 指譯文要優美自然,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二)堅持四個步驟:1、審:看清文句中的關鍵詞語和重要的語法現象,如省略、倒裝、活用等。2、切:以詞為單位把句子切開,然後用下面介紹的六種方法逐一加以解釋。

3、連:再把解釋好的詞義按照現代的漢語習慣連綴成一個語義通暢的句子。4、謄:翻譯完畢,帶回原文,仔細檢查,謄上卷子;要注意字跡工整,筆畫清晰,不寫錯別字。

(三)熟悉六種方法:1、留——凡是有古今意思相同的詞語,以及專有名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冠名、地名、人名、器物明、書名等都可以保留下來,沒有必要作變動。例1、日待哺於東南之轉餉,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08全國卷Ⅰ)譯文:每天等著吃從東南地區運來的軍糧,浙地人民已經睏乏,要解救這一患難不如屯田。2、對——將已由單音節發展成雙音節的詞對譯出來。

對譯時主要有下面兩種情況:(1)在原來的單音詞前面或者後面加一個同義詞或者近義詞,合成一個雙音詞(原來的詞語作為語素之一)。例如:不可黨邪陷正以求苟免。

(04湖北卷)譯文:不能用阿附邪惡、陷害忠正的手段達到免禍的目的。(2)換為完全不同的另一個詞。

例如:吾但使國家無逋賦,吾職盡矣,不能復念爾民也。(07江西卷)譯文:我只要使國家沒有人拖欠賦稅,我的責職就盡到了,不能再考慮你們百姓了。

3、拆——文言中有兩個單音詞,在白話文中恰好有一個雙音詞,對這類詞語,需要拆成兩個單音詞來翻譯,而不能用白話中雙音詞的詞義去翻譯。例如:如古語裡面的『是非』應該翻譯成:「這不是」,「設備」應該翻譯成「設置防備」。

4、增——增補句子的省略成分和詞語活用後的新增內容。(1)句子的省略部分一定要補出來。

例如:游學青、徐、並、冀之間,與交友者多異之。(07上海卷)譯文:仲長統在青州、徐州、並州、冀州一帶游歷求學,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認為他與眾不同。

(2)詞類發生活用時候,必須根據活用的類型增補有關活用後的新增內容。例如:郭異之,持以白王。

(07廣東卷)譯文:郭感到非常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5、刪——文言文中的一些虛詞沒有實在意義,或者為語氣助詞,或者表示停頓,或者是湊足音節,或者起連接作用,在翻譯時候可以刪去,而不必硬譯。

例如:蓋忠臣執義(07全國卷Ⅰ)譯文:忠臣堅持道義。6、調——把文言文中的倒裝句子調整過來,使之符合現代語法的習慣。

例如:門前植槐一株,枝葉扶疏,時作麋哺餓者於其下。(07湖北卷)譯文:家門前種有一株槐樹,枝葉繁茂,他時常在樹下煮粥給那些飢民吃。

(四)關注七個重點從近幾年的文言文主觀翻譯題來看,考查的是對全句的理解,但命題人選擇文句是獨具慧眼的。他們往往會選擇那些有重要語法現象的文句讓考生翻譯,同時也將其列為高考閱卷的采分點,因此,考生必須特別注意這些采分點。

在答題時,我們除了把握句子翻譯「信、達、雅」的要求,掌握「留、對、拆、增、刪、調」等六種翻譯方法外,還需注意以下七個關注點:1、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語法現象,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題專家特別關注的一項內容。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把握,仔細辨別。

詞類活用主要包括名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等。我們在翻譯文言文遇到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時,一定要先判斷出詞類活用的類型,然後據此推斷其意義。

例1:兄為君則君之,己為君則兄之可也。(08全國卷Ⅰ)譯文:兄長為國君時就用國君禮對待他,自己為國君時用兄長禮對待他就可以了。

例2:兄曰:「無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猶不可。」於是速歸之。

(08山東卷)譯文:哥哥說:「且不說弟弟不能砍柴,縱使能砍柴,還是不能去做。」於是讓張誠趕快回家。

(關鍵點:「無論」(兩個單音詞)「樵」(名作動)「歸」(使動))例3:李由此以武名,遨遊南北,罔有其對。(05湖北卷)譯文:李超從此憑武技聞名,走遍南北,沒有他的對手。

例4: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06湖北卷)譯文:吃飯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沒有吃的就無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糧食,父親和兒子就不能保全。

【解析】:「粒」活用為動詞,吃糧食。2、特殊句式文言文中有許多特殊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等。

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題老師看重。要想能夠准確翻譯此類句子,就必須能夠譯出其句式特徵;否則就極容易易造成失分。

例1.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判斷句](08浙江卷)譯文:(顧)況,是吳地人氏,自恃有才華,很少有他推薦認可的詩文(或詩人)。

解說:無語言標志的判斷句。例2.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

[賓語前置句](08全國卷Ⅱ)譯文:近日的事,禍端將要釀成,幸虧陛下英明果斷,因而嚴懲了罪人。解說:結構助詞「。

❸ 今年高考題作文什麼題目

一·2017年高考全國卷I作文:老外眼中的中國關鍵詞。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二·2017年高考全國卷II作文:根據詩句自擬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認立意,並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少於800字。
三·2017年高考全國卷III作文:我與高考或我看高考。
2017年高考語文考試已經結束,以下為2017年全國卷III高考作文題:(適用地區:四川 廣西 貴州 雲南)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要求: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且不少於800字。

❹ 語文作文題目

您好,這里給您提供4種萬能的作文題目模板,希望對您有幫助。
確定文章的標題應該注意這么幾點:
1.要緊扣文章的內容,或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使題目與文章的內容相符;2.要新穎生動,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3.要突出醒目,具有畫龍點睛的作文;4.要明確具體,一目瞭然。
下面簡要地介紹一些常見的標題擬寫方法:

(一)概括提煉法
所謂概括提煉,就是根據文章所寫的內容或所要表現的思想,用一個能夠揭示文章內容或凸顯文章中心思想的詞、片語或句子做文章的標題。
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題目就是文章所寫內容的高度概括,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生活是美好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2017年全國III卷優秀作文《從獨木橋到陽光道——我看高考》,題目呈現出過渡,很明顯地表明了作文的觀點「看」高考,如何從「獨木橋」變成了「陽光道」。
(二)化用法

所謂化用法,就是把人們熟知的名著標題、詩詞名句或名言警句等經過適當的修改或恰到好處的修飾美化後用作標題。
如:2017年江蘇高考優秀作文《車如流水情如月》,化用了李煜的詩句「車如流水馬如龍」,有特點,有點明作文情感傾向,非常值得借鑒。
(三)借用法

所謂借用法,就是直接用人們熟知的詩詞名句、歌曲名、名言警句等做文章的標題,既使文題醒目傳神,又生動活動。
如:2017年全國II卷優秀作文《掃除膩粉呈風骨》,題目選自魯迅先生的詩句「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有特點又點明主題。2017年全國I卷優秀作文《一橫長城長,一點茉莉香》,用歌詞作為「題目」,很容易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力。
(四)活用修辭法

在擬寫文章的標題時,靈活運用修辭手法不僅能夠使標題形象、生動,而且使文題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
如:《人生需要喝點苦酒》(比喻)《有欲與無欲》(對比)《有「禮」走遍天下》(諧音)等。
最後!
大家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注意兩點:
①多讀古典詩詞和品味古今名聯,從中感悟錘詞煉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擬寫標題的能力;
②注意結合課文內容,對課本上所選文章的題目進行比照分析,感悟擬寫標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擬寫標題的能力。

❺ 2017年江蘇高考語文試題難嗎

2017年的江蘇高考語文試卷揭曉之後,學生們雖然普遍反映試卷較為平穩,但感覺還是有難度,下手做起來不很順暢,特別是作文不好把握。總體感覺試卷整體上平穩,保持了高考試卷結構上的延續性。

今年的高考試卷特點

一、試卷結構基本穩定,略有變化

(一)試卷的結構、分值保持穩定

江蘇試卷2017年各部分的分值也一樣,結構也基本一樣,發生變化的只有一個地方:詩歌鑒賞分值雖然仍是11分,但題目由以往的3道變成2道,每道題的分值也隨之增加,考生的得分差距或許有所拉大。而2017年和2016完全相同。

所以,整份試卷在結構和各部分的比分上均與2016年一致,學生自然有種熟悉的感覺,而這樣的穩定,也有利於考生們的正常發揮。

(二)四篇閱讀題目沒有偏題怪題,但也有靈活性

閱讀題目在思考方向和問法的設置上沒有刻意地標新立異,這使學生覺得試卷很穩定。

兩篇現代文的閱讀傳承性尤其明顯,比如《一個聖誕節的回憶》一文,設置的四個題目:13.結合情節,簡要分析小說中「我的朋友」生活狀態。(6分)14.文中畫線句表達了「我」什麼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4分)15.小狗奎尼在小說中多次出現,簡析其對人物刻畫的映襯作用。(4分)16.請探究小說結尾的表達效果(6分)

13題是依據文本情節對人物生活狀態進行分析,第14題對人物情感分析,15題是對多次出現的物象作用分析,題干特別強調對人物刻畫的映襯作用分析。這是模擬卷中時常出現的題型,且和16年的題型非常相似。

而16題,分析結尾處的表達效果,題型完全和前幾年一樣。如2013年《何容何許人也》最後一題14.「他喜愛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幾位說得來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後一句的內涵。(6分)2014年《安娜之死》最後一題「請探究作品結尾畫線句的意蘊。」(6分)2015年最後一題15.請探究文章最後一段中畫線句的意蘊。(6分)2016年請探究小說結尾『微笑的意義的意蘊。(6分)五年來,設置點一樣,問法大同小異,難怪學生覺得熟悉,答題時的思路應該比較清晰。

再來看論述類文本,自2010年《談靜》出到論述思路題開始,除2013年《論名聲》沒出思路題,2011、2012、2014、2015每年都會出到,或全文論述思路,或一段論述層次,2016年《成人不自在》也不例外,第一題就是全文論述思路題。2017年《從臉譜說起》也同樣,第二題,也就18題就是要求簡要歸納文章第四段的論述層次。

而17.文中「譜」的含義有哪些?(6分)19.請結合文章,闡釋最後一段中「有規律的自由」的內涵。(6分)一句文本解析作答,和2016年題目幾乎一樣,非常常規。

所以說,2017的兩篇現代文的出題實在是老面孔,「結尾內涵」「思路層次」似乎已經成為江蘇命題者現代文的兩大情結。

而文言文概括題是「根據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學、為文方面的特點。不超過30個字。(4分)」,這道題和2016年「根據文中張作霖的科舉經歷,概括當時科舉考試的相關特點。」(4分),這道題倒有些不一樣,回歸到傳記類文本一般設題上——關於傳主的治學為文方面特點,相對來說要容易許多。第7題「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是對文化常識(即傳統文化)的考查,這一題和以往是不同的。但是題目的難度不大,只要在平時學生文言文時稍微注意一下,選出正確的答案,還是非常容易的。

詩歌兩道題:10.根據中間兩聯,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11.簡要賞析尾聯的表達效果。(5分)一題是內容概括,一題是賞析句子,兩題都是常見題,特別是第一題,根據中兩聯,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即使看不懂詩,結合平時了解的陸游特點也能回答出來。

(三)選擇題考查的知識點有變化,題目容量增大

「語言文字運用」部分,2014、2015都是考查了詞語、病句、修辭、得體連貫、圖文,2016年,在知識點的分布上明顯不一樣,保留了詞語、修辭,將考了幾年的病句、連貫、圖文都去掉了,換成了所引詩詞合不合語境、對聯和特定文藝演出專場對應匹配、所擬標題與各組文章對應這樣三道題,信息容量很大,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明顯增加,尤其是第四題、第五題。而2017年,同樣保留了詞語、修辭,把2016年去掉的連貫和圖文又拿了回來,2016年的對聯仍然保留。五道題難度都不大,但加大了傳統文化內容的含量,對聯題和圖文題都包含傳統文化知識。對聯題難度不大,結合杜甫的生平和選修教材《唐詩宋詞》中《客至》句子「但見群毆日日來」,選出正確答案,就容易多了。這道題的積極意義,就在於提醒我們在高考語文復習時,必須緊密聯系課文文本,這樣的引導很有價值。

圖文題要求選出詩句與漫畫意境最吻合的,注意漫畫的畫面內容和各選項中詩句的意象來判斷,就容易多了。但是學生容易忽視詩句中意象,靠純粹去理解詩句來作答,就不是那麼順手了。

總之,「語言文字運用」部分的考查,題型與往年變化不大,在整體難度上也超和去年持平。

❻ 鍏ㄥ浗鍗3浣滄枃棰樼洰鍐欓珮鑰冨瑰悧

2017騫撮珮鑰冨叏鍥戒笁鍗蜂綔鏂囬樼洰灝辨槸鎴戠殑楂樿冩垨鎴戜笌楂樿冿紝鍐欓珮鑰冨畬鍏ㄦg『銆
浠婂勾鏄鎮㈠嶉珮鑰40鍛ㄥ勾錛屾墍浠ュ叏鍥戒笁鍗瘋鏂囦綔鏂囬樼洰涓庨珮鑰冩湁鍏籌紝鎴戠湅楂樿冩垨鎴戜笌楂樿冧負鍓鏍囬樸
鑰冪敓鍐欎綔鏃跺彲浠ヤ粠涓や釜瑙掑害榪涜屽啓浣滐細

1銆佷粠姊︽兂鐨勮掑害錛岄氬悜姊︽兂鐨勬ˉ姊佸氨鏄楂樿
2銆佷粠楂樿冩枃鍖栫殑瑙掑害鎴栬冪敓鑷宸辯殑楂樿冪粡鍘嗐

❼ 首次曝光,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有哪些變化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新課標語文《考試說明》在試題結構、賦分、題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既遵循了穩定性和承繼性,又體現了創新性。具體表現為:
(1)取消選考,將「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列為必考,在這兩類文本閱讀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層級。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客觀選擇題,兩道主觀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一道五選二客觀題,一道主觀題。
(2)增加了對古文化知識的考查;
(3)在「論述類文本閱讀」欄目中,增加了「閱讀中外論述類文本,了解政論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論述類文體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達方式。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內容。
(4)加強了對信息篩選、整合能力的考查。
(5)詩歌閱讀改為一道五選二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
(1)論述類文本閱讀。全國三套卷的設題都中規中矩,難度適中。其中有數個選項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對應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脫離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襲15年的考點。
(3)古代詩歌閱讀將詩歌的寫什麼與怎麼寫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點,答案精煉,配分科學、規范。
(4)名句名篇默寫。三套卷題型均為根據語境填寫詩文句子,注重考查經典篇目中膾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啟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學類文本閱讀。甲卷為外國小說,乙、丙卷均為中國小說。材料長度均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構思技巧。新的變化在於探究題回歸。
(6)實用類文本閱讀。三套卷均為現代人物傳記閱讀。
(7)語言文字運用,進一步加強對語言表達准確的考查,如試卷中的第15題與第17題。第15題是虛詞填空;第17題選用思維流程圖。
(8)寫作。2016年作文題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關注社會缺失,緊扣時代熱點,聚焦立德樹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擴展閱讀,考查學生真實的寫作能力,真正實現以表達與交流為提高的考試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漫畫作文出現。

❽ 2017全國三卷語文古詩詞

1.全國三卷語文必背古詩文有多少

《離騷》、蘇軾《記承天寺夜遊》;秋思》、李商隱《錦瑟》、文天祥《過零丁洋》、李白《行路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陶潛《桃花源記》:荀子《勸學》、李煜《相見歡》;曹劌論戰》、辛棄疾《破陣子》、《詩經?鄒忌諷齊王納諫》、白居易《琵琶行》、范仲淹《岳陽樓記》、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杜甫《春望》、李商隱《夜雨寄北》;潼關懷古》、陶潛《飲酒》、孟子《生於憂患、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周敦頤《愛蓮說》、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杜牧《赤壁》。

初中50篇、《戰國策?:《孔子語錄》、蘇軾《江城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曹操《觀滄海》、白居易《觀刈麥》;氓》、蘇軾《赤壁賦》、李白《蜀道難》、馬致遠《天凈沙?、蘇軾《水調歌頭》、諸葛亮《出師表》、孟子《魚我所欲也》、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維《使至塞上》、王安石《登飛來峰》、王灣《次北固山下》、李商隱《無題》、酈道元《三峽》、《詩經?、杜牧《阿房宮賦》、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韓愈《雜說(四)》;關雎》;蒹葭》、柳宗元《小石潭記》、劉禹錫《陋室銘》;衛風?、陸游《游山西村》、李賀《雁門太守行》、《左傳?、范仲淹《漁家傲》、杜甫《望岳》、韓愈《師說》、歐陽修《醉翁亭記》新課標高考語文要求背誦默寫的64篇(首)古詩文目錄高中14篇、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莊子《逍遙游》;密州出獵》、《詩經?、張養浩《山坡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晏殊《浣溪沙》、杜甫《登高》、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死於安樂》、杜牧《泊秦淮》。

2.2017高考語文全國卷必背古詩文有哪些

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岳陽樓記(范仲淹)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歐陽修)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愛蓮說(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記承天寺夜遊(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

3.2018年全國三卷語文古詩詞填寫

2018年全國I卷語文作文:時光瓶留給2035年的18歲青年

2018-06-07 1頁 5分

用App免費查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00年農歷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想像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鍾祥一中譚亦婷,王鴻燁,鄭振東,陳芯,高考必勝

信息作者: 歲月 鄭生勤

4.2017年高考古詩填空考的什麼

2017年全國高考古詩填空考的內容: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操《觀滄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海水盪漾、峰巒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宮賦》的結尾處感嘆道,如果六國愛護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國,緊接著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7年中考語文有哪些必背古詩文

2017年中考語文有哪些必背古詩文1.蒹葭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2.觀滄海 / 碣石篇 朝代:兩漢 作者: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4.次北固山下 朝代:唐代 作者: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使至塞上 王維(唐)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6.行路難 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7.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8. 過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天凈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0.曹劌論戰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

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戰則請從。」(徧 同:遍) 公與之乘。

戰於長勺。公將鼓之。

劌曰:「未可。」齊人三鼓。

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劌曰:「未可。」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朝代:先秦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2.《論 語》十則(春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13.桃花源記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14.陋室銘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15.小石潭記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佩 通:佩)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下澈 一作:下徹)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6.岳陽樓記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

6.高考題中都出現過哪些古詩詞

09年

將進酒》《兵車行》《旅夜書懷》《過秦論》《師說》《阿房宮賦》

《衛風氓》《孔雀東南飛》(一部分) 《短歌行》《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琵琶行》(一部分) 《山居秋暝》《登高》

《錦瑟》《書憤》《雨霖鈴》《念奴嬌赤壁懷古》《聲聲慢》《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揚州慢》《李憑箜篌引》《過華清宮》《桂枝香金陵懷古》《一剪梅》《六國論》《游褒禪山記》(部分) 《石鍾山記》《竇娥冤*滾綉球》《(前)赤壁賦》《勸學》《定風波》

08年以前

04-08五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卷古詩文默寫匯總

.cn/mjmx006.htm

1991--2006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名句默寫匯總答案

7.2017年一年級部編語文中的古詩詞有哪些

2017小學語文1年級古詩詞總結1. 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簡介: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學家。

字堯夫,謚號康節,自號安樂先生、伊川翁,後人稱百源先生。著有《觀物篇》、《先天圖》、《伊川擊壤集》、《皇極經世》等。

原文大意:我到外面遊玩,不知不覺離家已有兩、三里地,看到不遠處的小村莊里,有四、五戶人家已經冒起了炊煙。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邊有六、七處精美的亭閣樓台,獨自靜靜觀賞,才發現身邊的樹枝上掛著。

八朵、九朵,十朵花,真是賞心悅目!2.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作者簡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

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古朗月行》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通過豐富的想像,神話傳說的巧妙加工,以及強烈的抒情,構成瑰麗神奇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

原文大意: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稱為白玉盤。又懷疑是瑤台仙鏡,飛在夜空青雲之上。

3.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作者簡介:駱賓王(約619-?),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疇昔篇》《在獄詠蟬並序》《詠鵝》是初唐詩人駱賓王於七歲時寫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開篇先聲奪人,"鵝!鵝!鵝!"寫出鵝的聲響美,又通過"曲項"與"向天"、"白毛"與"綠水"、"紅掌"與"清波"的對比寫出鵝的線條美與色彩美,同時,"歌"、"浮"、"撥"等字又寫出鵝的動態美,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將鵝的形神活現而出。

詩人把在碧波中嬉戲鳴叫的白鵝那種活潑悠然的神態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絕。相傳這首詩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

原文大意:鵝,鵝,鵝,彎曲著脖子對天唱著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在綠水上,紅掌撥動著清澈的水波。

4.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作者簡介: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原文大意: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5. 畫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作者簡介: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被後人稱為「詩佛」。

主要作品:《王摩詰文集》等 《畫》為初唐詩人王維所做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畫中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現實的憂傷。

原文大意:在遠處可以看見山有青翠的顏色,在近處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但花兒還是常開不敗,人走近了,枝頭上的鳥兒卻紋絲不動。

6. 鋤禾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漢族,字公垂,亳州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中書令李敬玄曾孫。作有《樂府新題》20首。

原文大意: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一粒都是農民的辛苦。

7.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作者簡介:王安石,字介甫,漢族江右民系。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黨領袖。

宋神宗執政之時,王安石任宰相,曾發動改革,史稱「王安石變法」,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為國家強盛而不畏排擠和打擊的人。

原文大意: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一年級下冊1.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是唐代。

熱點內容
適合夫妻一起觀看的電影 發布:2024-06-29 04:27:20 瀏覽:286
外國大尺度視頻App 發布:2024-06-29 04:26:19 瀏覽:865
像美國式禁忌的電影 發布:2024-06-29 04:07:58 瀏覽:313
電影國語普通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6-29 04:02:49 瀏覽:46
伊藤學科 發布:2024-06-29 03:59:01 瀏覽:581
歐美高清在線電影 發布:2024-06-29 03:49:08 瀏覽:459
詹尼佛康納利激情沸點第幾分鍾 發布:2024-06-29 03:28:03 瀏覽:758
叮咚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4-06-29 03:28:00 瀏覽:504
張小妮老師 發布:2024-06-29 03:00:31 瀏覽:826
韓國推理劇電影網 發布:2024-06-29 02:46:02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