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課堂實錄
㈠ 《少年閏土》語文課堂實錄
《少年閏土》語文課堂實錄 篇1
有幸能聽到這樣的一課,在育新學校的報告廳,熊校長出色的語言魅力,匠心獨特的教學設計,令人感觸頗深。整堂課師生互動精彩,亮點頻出。那由談話到朗讀的新課導入,令人耳目一新,三讀「看瓜刺猹」的逐步深入,令人拍案叫絕。而最值得大家期待的是熊校長最後將會如何突破本課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四角天空」的內涵。他是這樣處理的:
生:我讀出了作者對閏土充滿了羨慕,他往常的朋友都和他一樣,只看見高牆四腳朝天的天空,不像閏土生活豐富多彩。
師:是啊,孩子們你們都讀出自己的的感受,你們有什麼不懂的嗎?
生:我不懂最後一名話,四腳的天空。
師:那麼什麼是「四腳的天空啊」?你們一起看吧,庭院深深,高牆聳立,這就是四腳朝天的天空,當閏土再干那些稀奇事的時候,我又在干什麼呢,當閏土在雪地捕鳥的時候,我──
生:我在暖暖的火爐邊背一首首詩。
師:當閏土在海邊的拾貝的時候──
生:我在牆腳邊捉蛐蛐呢!
師:天地真狹窄啊。當閏土在看瓜刺猹的時候,我──
生:我在書桌里認真的讀書。
師:恩,在書房裡。
師:當閏土看跳魚兒的時候──
生:我正在看樹上的鳥兒高高地飛著。
師:難道一個少爺還不如一個農村的少年嗎?想想看,他不如嗎?好,你說。
生:作者就像一個井底之蛙,仰望著天空,而沒有身臨其境感受到大自然,感覺大自然地美好。
生:文中的我確實是飽讀詩書,而且深深感受詩之精華,而生活中是單調的狹窄的,沒有閏土的豐富,我想作者是想襯托中閏土的見多識廣。
師:孩子,你讀懂了我的心,也讀懂了作者的心啊,面對一個聰明能乾的閏土,面對一個機智勇敢的閏土,面對一個見多識廣的閏土,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教師引導下,「當閏土在……時,我?」「當閏土在……時,我?」接連四個排比問句,學生在展開想像,思索著當年那個少爺在幹些什麼時,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學生解決了難點的突破口就是在教師的四個排比問題中。那詩化般的提問,使聽整堂課的師生們沉浸在情境中不能自拔。可見老師的.文化底蘊厚實,厚積薄發的教學功底絕非一朝一夕所能練就的。
熊海濱老師的這堂課,既讓學生受到語言美的熏陶,又使學生加強了表現人物的內心的寫作方法,真正體現了文本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少年閏土》語文課堂實錄 篇2
一、課前對話,反饋檢查,掃清障礙
師:這節課我們要去學習魯迅筆下的──
生齊讀:《少年閏土》。
師: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時間是1921年。語言習慣與現在不同,你能聯繫上下文把下列這些詞換成現在常用的詞語嗎?
其間便是允許彷彿好容易年末熟識無端地素不知道如許先前
生:默讀課文,尋找詞語並進行替換。
集體反饋:指名學生說一說所替換的詞語,教師出示最佳答案。
二、速讀文本,捕獲信息,定位閱讀
課件出示:
文中重要人物是「我」和閏土,閏土的身份是( )的兒子,「我」是( )的兒子。(地主窮人)
指名回答,師相機板書,(「我」少爺閏土忙月的兒子)並解釋「忙月」。
師:閏土和「我」在一起,文章寫了四件事,「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 )和( ),你最敬佩的是閏土會( )。
(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
生: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鳥這兩件事。
師:你能說一說理由嗎?
生1:因為看瓜刺猹寫得很生動,並且在文中出現過兩次。
生2:因為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鳥寫得比較具體。
師:那這兩件事,相比之下,「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哪一件?為什麼?
生1:我認為「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看瓜刺猹。因為文章一開頭就寫看瓜刺猹,並且在文中出現過兩次。
生2:我也同意XXX的觀點,但我要補充一點:作者過了三十年之後,腦海里首先浮現的就是看瓜刺猹。
師:說的真不錯,那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閏土是怎樣看瓜刺猹的。
三、研讀文本,走進人物,「零」距離接觸
師:(課件出示)閏土看瓜刺猹的插圖,「看著這副畫面,你有什麼想說的?」
生1:我看見一個小男孩拿著一柄叉子,在准備刺著什麼。
師:哦,你看見的是一個怎麼樣的小男孩呢?你能再說一說嗎?
生1:他頭上扎著小辮子,脖上帶著銀項圈,身穿紅色小肚兜,手拿一柄鋼叉,神情嚴肅,好像正准備刺著什麼。
師:對呀,他准備刺什麼?你發現了嗎?
生2:老師,他要刺的是猹!
師:對了,這就是猹,看清楚它的模樣了嗎?(指著圖中的猹)除了這些,你還有什麼想說的?
生3:老師,我看到了一輪圓月,和一片西瓜地。
師:你能把這景色說得再美一點嗎?怎麼樣的圓月,怎麼樣的西瓜地?
生3:我看到了一輪皎潔的圓月,和一片一望無垠的碧綠的西瓜地。
師:說得真好,你能試著用一句連貫的話,把這兩樣美景連在一起說嗎?
生3:(點頭)我看到了一輪皎潔的圓月掛在空中,下面是一片一望無垠的碧綠的西瓜地。
師:不錯,這樣的話說起來,就讓聽得人感覺舒服多。那麼其他的同學,你從這畫中還發現了些什麼信息?
生4:老師,我知道了這個男孩是在晚上的時候刺猹的。因為有月亮。
師:對呀,這么顯而易見的信息,你們這么沒發現呢?
生5:我發現閏土看瓜刺猹時非常的勇敢。
生6:我發現閏土看瓜刺猹時非常小心。
師:躡手躡腳的,對嗎?
生點頭。
師:其實,同學們看到的這圖中的小男孩,就是魯迅筆下的閏土,我們一起回到課文,看看魯迅是這么寫這副畫面的。
課件出示: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師:作者先寫什麼,接著寫什麼,最後又寫什麼?
生:作者先寫天空的景色,再寫地面的景色,最後寫閏土看瓜刺猹。
師:你們能不能把這個情境給讀出來?試一試。
生自由練讀。
指名讀。師隨機指導。
生1讀。
師:誰來評一評他讀得怎麼樣?
生2:XXX同學讀出了夜間景色的優美,但沒有把閏土看瓜刺猹的情境讀出來。
師:那你來讀一讀。
生2讀。
師:你們發現他們朗讀最主要的區別在哪裡?
生:他們語速不同,XXX同學的第2、3句讀得稍快一些。
師:為了使大家能朗讀的更好,我設計了一道選擇題。課件填空:朗讀這一小節時,應採用( )的語氣讀。(稀奇、激動、傷感 )語速前一句以( )為宜,後兩句以( )為宜。(稍快、中速、稍慢)
學生反饋:用稀奇的語氣讀,語速前一句以稍慢為宜,後兩句以稍快為宜。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學生讀得很不錯。
師:誰來挑戰她?
挑戰的學生讀。
師:的確很不錯。為了同學們讀得更好,老師選了一段音樂作伴奏。
學生配樂齊讀。
師過渡:文本中有沒有直接寫閏土外貌的?找一找。生從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讀。
媒體出示:
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指名讀,師相機板書:
喜愛外貌
師:你覺得該怎麼讀?
生:我覺得應讀出閏土的可愛。
生讀。
師:既然是可愛的閏土,你干嗎板著臉呢?
生微笑讀。
媒體出示:
閏土的衣著打扮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你最感興趣是他的( )
(小氈帽、銀項圈、小肚兜)
生:我最感興趣的是他的小肚兜,因為這使閏土顯得很活潑很可愛。
生:我感興趣的是他的小氈帽,因為我從沒見過,不知道這氈帽是什麼樣的。
師:簡單介紹紹興的三大特產。
生:老師,他為什麼要帶銀項圈?
師:這個問題……書上好像有答案哦,誰知道?來幫個忙!
生: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心願,用圈子將他套住。
師:光拿著課本讀,這多沒意思。你能通過課本上的話,再加上你自身的理解,用自身的話來說一說嗎?
生:也許是閏土小時候體弱多病,而他們家就他一個小朋友,所以他爸爸媽媽特別疼他,怕養不大他,所以就買了個銀項圈,把他套住,這樣,他就不會再多災多難,老是生病了。
師:嗯,是這樣的。這種做法說起來有點迷信,但在那個年代,這樣做多多少少能給人一點撫慰,一點保證。
聯系平時的積累,猜測文中的」我」(地主家的少爺)的外貌。
㈡ 五年級下冊 語文課文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乾眼淚,再給我們唱個《搗米謠(yáo)》吧!怎麼?心裡難過,唱不出來?你一向是個剛強的孩子啊!那一回,偵察員老王到敵占區去偵察,被敵人抓住了,關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個班的鬼子看守著。你媽媽知道了,帶著你混進敵占區,偷偷地靠近了關著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媽媽故意跟哨兵爭吵,引出那個班的敵人。你乘機鑽進屋裡,解開老王身上的繩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裡,焦急地等待著媽媽。第二天傳來噩(è)耗(hào),你媽媽拉響手榴彈跟敵人同歸於盡了。同志們傷心地痛哭起來,你卻把腳一跺,嘴角抽動著,狠狠地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小金花,你是多麼剛強啊!可是今天,跟志願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麼落淚了呢?
大嫂(sǎo),請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這樣崎嶇,您架著雙拐,已經送了幾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們只要想起您的雙拐,也永遠不會忘懷您對我們的深厚情誼。我們清楚地記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達萊花開滿山野的時候,您知道我們缺少蔬菜,就挎(kuà)著籃子上山挖野菜。後面山上的野菜挖完了,您又跑到前沿陣地去挖。不料敵人的一顆炮彈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傷好以後,您只能靠著雙拐走路了。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
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再見了,親人 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為了幫我們洗補衣服,您已經幾夜沒合眼了。您這么大年紀,能支持得住嗎?快回家休息吧!為什麼搖頭呢?難道您擔心我們會把您這位朝鮮阿媽妮(nī)忘懷?不,永遠不會。八年來,您為我們花了多少心血,給了我們多少慈母般的溫暖!記得五次戰役(yì)的時候,由於敵人的封鎖,造成了暫時的供應困難。我們空著肚子,在陣地上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這真是雪中送炭啊!當時有很多同志感動得流下眼淚。在您的幫助下,我們打勝了那次阻擊戰。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們還記得,我們的一個傷員在您家裡休養,敵機來了,您丟下自己的小孫孫,把傷員背進了防空洞;當您再回去搶救小孫孫的時候,房子已經炸平了。您為我們失去了唯一的親人。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yì),我們怎麼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