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2017高考卷語文卷

2017高考卷語文卷

發布時間: 2024-10-16 16:35:52

⑴ 2017年的全國三卷語文作文題目是

全國卷III:我與高考或我看高考(適用地區:四川 廣西 貴州 雲南)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要求: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且不少於800字。

⑵ 17年山東語文卷文言文

1. 2017山東語文高考古詩文背誦范圍

1.《論語》十二則(有六則不定);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1.《老悶肆論語》十二則(有六則不定)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罩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之。」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則從吾所好。」

曾子曰:「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孟子》三則 <1>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侍轎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3>媵文公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曹劌論戰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

公將戰。曹劌請見。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

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

公將鼓之。劌曰:"未可。

"齊人三鼓。劌曰:"可矣。

"齊師敗績。公將馳之。

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

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4.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 於是。

2. 山東省高考語文必背90篇古詩詞和古文,急求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5.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7.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李密《陳情表》)

8.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

9.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李密《陳情表》)

10.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11.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12.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王勃《滕王閣序》)

13.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14.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15.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3. 山東 高中語文必背文言文

必修一

勸學(節選)/荀子

師說/韓愈

赤壁賦/蘇軾

必修二

六國論/蘇洵

阿房宮賦/杜牧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必修三

《指南錄》後序/文天祥 (我們要求的是最後幾段,很少考)

五人墓碑記/張溥 (我們要求的是第二(?還是第三,記不太清了,呵呵,反正是有「。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那段)

諫太宗十思疏/魏徵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司馬遷 (最後一段)

鴻門宴/司馬遷 (名句)

必修四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蜀道難/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並序/白居易

*錦瑟/李商隱

虞美人/李煜

*蝶戀花/晏殊

雨霖鈴/柳永

聲聲慢/李清照

滕王閣序並詩/王勃(要求的應該是背二三段,但是最後幾段也出現過題目,所以我建議你最好全背,反正寫的挺好的)

必修五

陳情表/李密

項脊軒志/歸有光(第一段)

長亭送別/王實甫(三首曲目)

報任安書(節選)/司馬遷(有那個什麼「。韓非囚秦,《說難》。」那段,和一些名句)

漁父/《楚辭》(「漁夫和屈原那兩段」)

逍遙游(節選)/莊子(第一二段)

蘭亭集序/王羲之

還有些篇目沒有補出來,因為課本刪去了。

我也不知道你們老師會不會要求,但是大綱上好像有。

比如說《氓》,《採薇》,《短歌行》,《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

還有一些現代文,但是考得很少,特別是山東,基本沒考過。

有啥不懂得再問吧!

4. 2017年山東高考語文作文題怎麼

今年的山東高考語文作文題,是有關於「24小時書店不驅趕任何人」的新材料作文。

這個材料跟2017年1月8日微博上報道的「杭州圖書館的大門一直在向乞丐敞開」如出一轍,也可能就是根據那個引起轟動而走紅的事件有關。今年的山東高考作文,可以說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作文題的題干及要求都沒有任何變化,不會給考生造成干擾,考生心裡踏實;今年的命題意圖也沒有變化,就是讓考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今年的作文降低了審題立意的門檻,給學生鬆了緊綳的「跑題」那根弦;今年的作文命題,仍然是開放性命題,沒有固定的立意,能夠給考生非常廣闊的思維空間,能夠讓考生自主立意,想自己所想,說出自己所說;還有就是考生有話可說,能夠針對材料的內涵和意義展開說理。意料之外的是,今年的高考作文一反近三年的常態,直接反映時代大主題,學生可能面對無話可說或者空洞說教的情況;所給的材料是敘述類的,既像一般性的材料作文又像現象類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造成了困惑,當然絕大部分學生是能夠看得出來的。

其實,這個作文反映的是時代的文明、人性的光芒,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所在,總的來說是對書店的贊美和歌頌,以及他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愛等等,當然他們的服務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人文情懷更是需要重點闡發的。只要這個基本格調把握住了,對書店贊美這個主旋律把握住了,怎麼說都不過分。

5. 首次曝光,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有哪些變化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新課標語文《考試說明》在試題結構、賦分、題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既遵循了穩定性和承繼性,又體現了創新性。具體表現為:

(1)取消選考,將「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列為必考,在這兩類文本閱讀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層級。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客觀選擇題,兩道主觀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試題設置為一道四選一、一道五選二客觀題,一道主觀題。

(2)增加了對古文化知識的考查;

(3)在「論述類文本閱讀」欄目中,增加了「閱讀中外論述類文本,了解政論文、學術論文、時評、書評等論述類文體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達方式。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內容。

(4)加強了對信息篩選、整合能力的考查。

(5)詩歌閱讀改為一道五選二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

(1)論述類文本閱讀。全國三套卷的設題都中規中矩,難度適中。其中有數個選項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對應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脫離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襲15年的考點。

(3)古代詩歌閱讀將詩歌的寫什麼與怎麼寫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點,答案精煉,配分科學、規范。

(4)名句名篇默寫。三套卷題型均為根據語境填寫詩文句子,注重考查經典篇目中膾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啟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學類文本閱讀。甲卷為外國小說,乙、丙卷均為中國小說。材料長度均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構思技巧。新的變化在於探究題回歸。

(6)實用類文本閱讀。三套卷均為現代人物傳記閱讀。

(7)語言文字運用,進一步加強對語言表達准確的考查,如試卷中的第15題與第17題。第15題是虛詞填空;第17題選用思維流程圖。

(8)寫作。2016年作文題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關注社會缺失,緊扣時代熱點,聚焦立德樹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擴展閱讀,考查學生真實的寫作能力,真正實現以表達與交流為提高的考試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漫畫作文出現。

6. 求文言文古詩詞試題求趙奢執法br/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1。我能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①漁人甚異之 ②阡陌交通 ③不足為外人道也 ④便扶向路 ⑤尋病終 ⑥後遂無問津者 2。 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各句。

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

研讀第二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描寫的? 我的研讀: 4。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漁人說了些什麼?為什麼皆嘆惋? 我的聯想: 5。 下面兩題難度各異,分值不同,請任選一題作答。

(兩題都答,只按第①題計分) ①本文的語言簡潔而含蘊豐富,試舉一例進行說明。 我的鑒賞: ②作者陶淵明在本文中寄託了怎樣的一種社會理想?這種社會理想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否得以實現?試作評價。

我的探究: (八)1。①對……感到詫異;②田間小路;③值得;④從前的,舊的;⑤不久;⑥渡口。

2。 ①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於是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②(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就更不用說魏、晉了。3。

一是活動(往來種作),二是穿戴(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狀態(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4。

漁人說的是秦末以來的歷史。桃源中人嘆惋的是: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過著痛苦生活而嘆惋。

5。 ①如在敘述漁人與村人相互問話時的語言就是一個證明,作者不正面敘述,而用「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來概括。

但簡潔中還有豐富,一切問話的內容盡在其中,又見其豐富。 ②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戰亂,自給自足,和平恬靜的社會。

作者這一社會理想,在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二、《桃花源記》 陶淵明 1、後人根據《桃花源記》的故事凝縮成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什麼?他的含義是什麼?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第一自然帶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寫有什麼用? 答: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漁人進入桃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源美好作了鋪墊。 3、第三段文字哪兩方面內容? 答:(1)村人「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的好客風尚。

(2)寫村人自敘秦時避亂來此經過。 4、桃花源人為什麼來到這個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5、為什麼桃源中人囑咐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這個「絕境」,避免戰亂,不願讓外人知道。 6、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復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戰亂,這里民風淳樸,不受壓廹,自由快樂。

7、漁人離桃花源,「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後來尋找桃花源的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答: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個虛構的社會,現實是不存在的。

8、劉子驥與陶淵明是同時代的人,最後寫劉子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覺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給桃源增添了奇異的色彩。 9、你認為桃源人為什麼「嘆惋」? 答:外界變化大;戰亂頻繁;社會黑暗;人民生活痛苦;與世隔絕時間長;聽見漁人所說的話。

10、作者為什麼在這篇文章中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的現實社會相對的美好境界? 答: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黑暗社會的否定、批判。 11、作者為什麼在這篇文章中虛構了一個黑暗的現實社會相對的美好的美好境界? 答: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黑暗社會的否定、批判。

12、作者虛構的這個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也反映了:作者主張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13、《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富有浪漫色彩的敘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在藝術構思上最為明顯的是一個「奇」字,試舉出三處「奇」。

答:(1)環境奇美。(2)與世隔絕多年。

⑶ 2017年廣東高考語文試卷結構 各題型分值是多少

第I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1~3 單選題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4~6單選題,每小題3分
7題,文言文翻譯,10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8題,6分
9題,5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題,6分
乙 選考題(三、四大題選一個做)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題,(1)雙選題,5分;(2)(3)分析題,6分;(4)分析題,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題,(1)雙選題,5分;(2)(3)分析題,6分;(4)分析題,8分
第II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15單選題,每小題3分
16題,5分
17題,6分
六、寫作(60分)
18題,60分

熱點內容
暑期進書屋 發布:2024-11-22 23:31:26 瀏覽:327
考證考哪個 發布:2024-11-22 23:31:25 瀏覽:469
糖畫的歷史 發布:2024-11-22 21:43:32 瀏覽:546
畢業後教育 發布:2024-11-22 20:40:30 瀏覽:189
技術學校老師 發布:2024-11-22 18:13:07 瀏覽:188
iptv教育 發布:2024-11-22 18:13:05 瀏覽:45
調試英語 發布:2024-11-22 15:57:12 瀏覽:309
邵陽中考語文 發布:2024-11-22 15:46:03 瀏覽:137
夜色教學反思 發布:2024-11-22 15:34:17 瀏覽:445
高一數學教學設計 發布:2024-11-22 14:59:13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