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㈠ 六年級上冊的語文書文學常識
第八單元
1、 背誦默寫三首古詩,理解詩意,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齋 疑 些小 曹 歲 迥 乾坤
2、 理解每首詩所表達的作者的感情。
3、歲寒三友象徵著怎樣的精神?
4、聽寫拓展閱讀中的詞語。
第七單元
《古詩二首》
1、 背誦默寫古詩,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明白詩意。
君 冢 竇 雉 舂 羹 貽 但使 飛將 不教
2、 知道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3、 你還知道那些關於戰爭的古詩?默寫出來。
《夜鶯之歌》
1、 聽寫詞語。
2、 重點問題:
課文為什麼以「夜鶯之歌」為題?
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從哪裡看出來?
重點句子:孩子學夜鶯叫, 孩子踢松果,說「野獸來了」等。
《小英雄雨來》
1、 概括小標題。
2、 文中的幾處景色描寫有社么作用?
3、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在文中出現幾次?有什麼作用?
4、 聽寫本課詞語,關鍵是一些象聲詞的使用。
5、 像雨來這樣的小英雄你還知道有誰?
《狼牙山五壯士》
1、 聽寫詞語。
2、 概括幾個部分的小標題。
3、 狼牙山五壯士的「壯」有何含義?
《螳螂捕蟬》
1、 熟讀背誦,明白文章大意。
2、 這篇文章說明了什麼道理?
第六單元
《期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1、 聽寫詞語。
2、 本文講了雷棣的幾件事情?
3、 激勵他自強不息的動力是什麼?
4、 你想對雷棣說什麼?(贊揚 鼓勵)
《 黑孩子羅伯特》
1、 聽寫詞語。
2、 羅伯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3、 在他捐錢的過程中, 描寫了一些列的動作,從這些動詞里你看出什麼?
4、 在麗莎爸爸的懷里,羅伯特為什麼哭了?他想到些什麼? 麗莎爸爸又會想到什麼?
5、 課文幾次提到玫瑰花?都有什麼作用?
《別擠啦》
1、 怎樣理解詩中所說的「擠」?作者為什麼一再呼籲人們不要擠?
2、 讀到這首詩,你想到了那些「擠」的行為?
《瑞恩的井》
1、 瑞恩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 課文重點寫了他攢錢的過程,為什麼這樣安排?
3、 「我希望,非洲每個孩子都喝上干凈的水」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有什麼作用?
《陽光皮膚》
1、 你怎樣理解陽光皮膚?
2、 假如讓你來介紹自己的國家,你會怎樣說?
第五單元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1、 聽寫詞語。
2、 概括小標題。
3、 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碰壁
拉車的為什麼光腳在路上跑?
魯迅先生給拉車的處理完以後為什麼變得嚴肅?
4、 魯迅先生為什麼收到那麼多人的愛戴?
5、 你還知道魯迅的哪些作品?
《花臉》
1、 聽寫詞語。
2、 本文講了與花臉有關的幾件事情?
3、 從花臉事件中,我悟出了什麼經驗?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荷塘舊事》
1、 聽寫詞語。
2、 課文中的景色描寫有什麼作用?
3、 作者為什麼時時懷念那荷塘?
《報紙的故事?
1、 重點詞語。
2、 作者失業在家,卻要堅持訂報,你怎樣評價這件事情?
《 母親的純凈水》
1、 重點詞語。
2、 你怎樣理解文中出現的「窮」 字?
本單元作文:往事
本單元幾篇課文的作者,都要記住。
第四單元
《體育頌》
1、 聽寫詞語。
2、 背誦課文。
3、 你所理解的體育精神是什麼?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
1、 聽寫詞語。
2、 孫晉芳有什麼樣的美好品質?
3、 理解文中一些重點詞語的意思。
4、 理解文中比喻句的作用。
《學奕》
1、 背誦默寫本文。
2、 文中的兩個人有什麼不同?
3、 從本文中你收到什麼啟發?
本單元作文:介紹自己喜歡的運動,並且寫出你在活動中的收獲。
第三單元
《長江之歌》
1、 背誦詩歌。
2、 本文用了哪幾種修辭?找出有關句子,並且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擬人 對偶 比喻
3、 關於長江黃河的一些基本常識,判斷錯對。
《三峽之秋》
1、 聽寫生字詞語。
2、 課文按什麼順順序寫三峽?每個時間段的三峽有什麼不同特點?
3、 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 知道把什麼比做什麼,體會這樣寫好處,並且仿寫句子。
4、 關於三峽的基本常識。
三峽為於長江上游,西起奉節縣白帝城,東至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
《古詩二首》
1、 默寫背誦古詩。
2、 明白詩意,知道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涼州詞》表達邊關將士的豁達樂觀、保家衛國的思想, 表達了世人對戍邊 將士的同情。
《浪淘沙》表達了詩人奮發有為和豪邁浪漫的氣魄。
《黃河之水天上來》
1、 聽寫詞語。
2、 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體會其含義。
3、 為什麼那黃河稱為 母親河?
《 最後的琪琪》
1、 聽寫詞語。
2、 本文運用了那些寫作方法?舉例說明。
第二單元
一、 聽寫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和易錯詞語。
二、 明白兩篇古文的意思,會翻譯重點句子。明白寓言的寓意。
三、 理解課文的含義和表達的感情。
四、 根據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回答問題。
第一單元
一、 聽寫詞語。
二、 明白課文的內容, 理解中的句段的含義。
《一夜的工作》 中總理的品格, 課文最後一段表達的作者的感情,細節之中感受到什麼。
《窮人》中省略號的用法,桑娜心理活動,為什麼課文以「窮人」為題,桑拿一家有怎樣的品質?
《白樺林的低語》中,守林人有著怎樣的品質?
《楊震暮夜卻金》中,楊震的偉大表現在何處?
你尊敬怎樣的人?
㈡ 六年級語文上冊《十五從軍征》教案
一、所在班級情況
我所在班級共有22名學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11人。整體上學生學習風氣較好,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對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學生學習方法比較呆板,個別學生學習不求上進,大多數學生對課外知識了解不多,僅僅局限於教材內容。
二、學生特點分析
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離戰爭比較遙遠,炮火紛飛的鏡頭只在電視、電影中見過。學習本篇課文,教師要藉助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比較廣闊的視野,比較翔實的資料,比較感性的材料,讓學生走近戰爭,更多地了解戰爭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體會古代兵役制的殘酷性。
三、教學內容分析
《十五從軍征》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古詩二首》其中之一。這首詩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少年從軍65年返回故里時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帶來的苦難。也同時說明了作者討厭戰爭,渴望和平,關心勞動人民。
四、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學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聯想、想像,揣摩理解詩句含義,初步把握樂府詩的語言特點。
2.在熟讀的基礎上,揣摩詩歌表達的情感,並有感情地朗讀。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殘酷,感受戰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苦難,激發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五、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了解詩歌大意,學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聯想、想像,揣摩理解詩句含義,初步把握樂府詩的語言特點。
六、教學課時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資料
1、同學們,在講新課前,請回顧一下,我們曾經學過哪些有關戰爭的詩詞?(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些詩詞有的描寫了邊塞風光,有的敘述了戰爭故事,有的傾訴了思鄉之情,有的抒發了將士的愛國情懷。
2、這僅僅是我們在課本上學的有關戰爭的課文。其實,描寫戰爭的文章遠不止這些。因為從古至今,戰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主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也是與戰爭有關,題目是:(齊讀詩名)《十五從軍征》。
3.交流資料,了解樂府
樂府詩: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漢武帝時規模較大。後來將其演唱的詩歌稱為樂府詩。
(二)、初讀詩歌,讀准字音,讀通詩句
1.我請一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詩,看看大家預習的情況怎麼樣。(指名讀詩歌)
2、這首詩歌有很多生字比較難,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容易讀錯的字:(出示課件,生跟讀:冢,竇,雉,舂,羹,貽.)
3、通過預習,詩中的詞語你都理解了哪些,我們來共同討論一下?
4、了解了詞語的意思,請大家結合剛才的交流,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生自己說一說)
5、誰能連起來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三)、再讀詩歌,感知詩歌大意
默讀詩歌,邊讀邊想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十五從軍征》這首樂府詩描述的是一位少年從軍65年後返回故里的情景,詩中通過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
(四)、深入誦讀,展開聯想:
1、這是一位15歲參軍,80歲才得以回鄉的老兵。這首詩開篇第一句就給我們介紹了老兵一生的經歷。(生接讀: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65年。這是人生絕大部分的歲月。在漢朝,男子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歲止。如遇戰爭,還要做好隨時從軍的准備,兵役時間可能會更長,這位老兵十五歲參軍,80歲才離開戰場踏上回鄉的路程,體會一下,此時的他心情怎麼樣?生個性化地朗讀。
2、是啊,雖然歷經了艱辛,但終歸活著回來了,這畢竟是件可喜的事。(板書:喜)他欣喜地歸來,道逢鄉里人,便向鄉里人打聽「家中有阿誰?」鄉里人是怎麼告訴他的?學生讀鄉里人說的話:「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鄉里人,會帶著怎樣的心情告訴老兵這個消息呢?不僅是鄉里人,連我們每一個人心裡也是充滿悲傷,(生齊讀)假如你就是老人,聽到鄉里人的話,這時候的你會是什麼反應,什麼心情?
3、可是,這樣的打擊才剛剛開始。80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由遠及近,走近自家小院,他看到的是什麼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發揮你的想像:配樂,師讀那四句詩)你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象?
4、情景誦讀:看到這一切老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親人,感受不到熱鬧的家園了。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魂牽夢的家啊,竟成了————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這樣化作了滿目蒼涼。然而65年前,我離開家時,我的家並不是這樣的啊,它會是什麼樣呢?
5、而現在呢,一切都已經盪然無存,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有————苦苦思盼的親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經熱鬧的家園也是一片荒涼破敗,這真是久而不歸,歸而不見啊,這番荒涼的景象,怎不讓人悲傷難過呢!(板書:悲)
6、在這樣的一個家中,80歲的老人是怎麼生活的呢?生齊讀: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這樣的飯菜,吃起來是什麼味兒呀?結合剛讀的句子來談。他的苦,不僅是生活上的艱苦,更是失去親人,無依無靠的心裡的痛苦。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他心裡的`苦吧!(想讀的齊讀)
7、面對這一切,他只能是:(生接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淚縱橫,無聲地哭泣呀!(板書:泣)他在泣什麼?他為什麼而泣呢?(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像,並提筆寫下來,一段話即可。)
8、情景誦讀:是啊,當老兵思念自己朝思暮想的親人時,他只能是—————當老兵思念他和藹可親的鄉鄰時,他只能是————當老兵思念那些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戰友時,他還是—————當老兵想到自己將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時,他更是—————人世滄桑的老淚,落在他破舊的征衣上。同學們,他怎能不黯然神傷啊,僅僅是漢武帝在位,五次討伐匈奴,就導致全國有一半的人因為戰爭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生:松柏冢累累)
(五)、小結,升華主題:
1、這就是這位80歲老兵回家的經歷,讓我們一起用朗讀讀出老兵從喜到悲再到泣的回鄉歷程。
2、像《十五從軍征》這樣,描寫戰爭題材的古詩還有很多,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出示課件:不同詩人的戰爭詩句)
王昌齡——從軍行(一、二)
王翰——涼州詞
3、反對戰爭,渴望和平是從古至今咱們每一個老百姓的心願。但是即便在今天,在這個看似和平的世界上,仍有很多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從事著戰爭,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八、課堂練習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十五從軍征》中和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2、《十五從軍征》中從別人口中得知親故凋零的詩句是:
3、《十五從軍征》是一首詩,樂府是
稱為樂府詩。
九、作業安排
(一)、查字典填空
1.「羹」字是結構。用部首查字法,應查部,再查畫,用它組詞。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再查音節。
2.「葵」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查畫。它的第四畫名稱是。用它組詞。
(二)、解釋下列字詞
冢:竇:旅葵:
羹:貽:雉:
(三)默寫古詩《十五從軍征》,然後回答問題。
1.本詩描繪了怎樣的一副情景,表現了怎樣的情懷?
2.「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可以看出老人怎樣的心情?
3.寫出老人歸家後所看到的無限凄涼之景的詩句是什麼?
4.詩中哪一句使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頂點,並引起讀者的共鳴?
5.結合詩中的內容,談談你對戰爭的看法。
十、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十五從軍征》課件課文范讀音樂
十一、自我問答
十五從軍征的主題是什麼?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全詩突出寫了「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老士兵的形象,也著力刻劃了「家」的形象,同時只寫了一筆的「鄉里人」的形象也很鮮明。飽經風霜、蒼老惶切的老人,無須顧忌、直言不諱的鄉親,衰草古柏荒墳的家園,共同構成了一幅真實動人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主題的畫面,典型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現實的一個側面。
㈢ 小學北師大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的提示與建議
有的人》是人教版教材和蘇教版教材的重合篇目。是較為重要的一個詩歌篇目。
詩,是最精妙的語言藝術,用最少的字詞,最簡練的結構,最優美的音韻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有無言之美,無盡之意,因此被譽為是「藝術中的藝術,文學中的文學」。詩中營造的意象與意境,能使人心靈沉浸乃至陶醉。因此詩歌教學絕不能用諸如時代背景——詞語解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樣的機械教學流程,否則就切割了詩歌所蘊含的情思、激情和韻味,而變得蒼白和枯燥了。詩歌這種文學樣式,偏重於抒情言志,必須飽含詩情,才能真切感人。情緒和感情是詩的基礎,詩歌與其它文體相比,能較為充分地顯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懷。優秀的詩篇能豐富和美化精神生活,並啟示真理。但它不直接告訴讀者應當如何如何,而是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並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凈化人們的靈魂。閱讀欣賞詩歌,應從情緒和感情著眼,從語言入手。我以為,總體說,詩歌的教學重點是領悟感情,品味語言,適當傳授知識。教學方法主要是朗讀、感悟、點評。其中朗讀尤其重要。古語有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語文教學之魂。詩歌教學更應通過美讀、吟詠、背誦這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琢磨、想像、理解。讀出文章的韻味情致,讀出作者的喜怒哀樂,為作者之悲而悲,為作者之樂而樂。通過誦讀使詩歌的精華積淀和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中,讓學生產生一種追求真善美的激情沖動,進入一種亢奮,旺健的前進式的精神狀態中。 要將學生引入詩歌的意境,教師要帶著飽滿的熱情進入課堂,要捨得「情感投入」,融詩人之情、教師之情於一體,以濃蘊熾熱之情去熔煉學生之心,情到深處,詩人、教師、學生共鳴。果真如此,定能提高悟性。人們常說:「只可意會,不能言傳」。這不可言傳的入微之處,往往可以憑借各種朗讀方式(獨誦、齊誦、領誦、合誦、分角色朗誦)讓學生去會悟。只有師生深切了解詩歌的內容,並被詩人的感情所激勵時,才能帶著真情實感去朗讀。倘若又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那就有助於在學生面前再現詩歌中的形象,使學生頓悟開竅,受到感染和熏陶。
新課標提倡:不能再像過去那樣視學生為「物」,用冷峻無情的語言之刀,肢解學生賴以學習的基本材料——課文,有心無意地奉送知識給學生,聽憑其自然「悟得」,而應該以滿腔的熱情與愛心,以飽含激情的語言之火,燃起他們學習的強烈慾望,引導他們去探求並獲取知識,育成能力,並付諸實踐。
教研室曾對200節公開課做了一個統計調查:出示表格
因此,新課標提出:要重視學生的讀,在時間上予以保證,從方法上給予指導,由實踐中獲得體驗。目前南師大附屬中學就提出,語文課上保證讀書時間為一堂課的60%
我們沒有必要這么機械,但詩歌教學中的朗讀感悟顯然為重中之重。我首先就決定這堂課以朗讀感悟為主,並且應該保證50%的課堂時間用以朗讀。
二、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
目標制定為:在反復朗誦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詩的哲理內涵和作者的感情。並進行簡單的比較閱讀。
.教學重點為:對比的寫法。2.詩中的哲理性議論。
三、教學過程設計
首先導入:
本來設計以介紹作者導入,後來覺得略嫌平淡。恐怕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臨時改為郁達夫寫的《悼魯迅》導入。並故意不說出哀悼的是什麼人。「生死,肉體,靈魂,眼淚,悲嘆,這些問題與感覺,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他的死的彼岸,還照耀著一道更偉大,更猛烈的寂光。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他的一死,使人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為,也因他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性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他的靈柩,在夜陰里被埋入淺土中去了;西天角卻出現了一片微紅的新月。」然後提問:悼念的偉人是誰?這個問題學生是心領神會的。關鍵是充滿激情的朗誦導入,一上來就奠定了詩歌的中對魯迅的那中景仰、崇敬的基調,下面再講臧克家如何贊頌魯迅就自然多了。學生一下子就能進入情境。
第二步,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教師朗讀中的感情傾向。之後學生齊讀。提出思考題:1、把《有的人》前四節中八處「有的人」具體化,試改為某一種人或某一類人。2.以上這八種人可以分為幾種類型?3.這兩種人共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學生討論,明確:
1、被人民憎惡的人 被人民愛戴的人
殘酷剝削人民的人 為人民服務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 一心默默奉獻的人
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人 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
2、一種是有益於人民的人,一種是危害人民的人。
3、對人民的態度不同;對功名、榮譽的追求不同;對生命的意義的觀念不同。
這三個問題可以很容易的解決。
學生齊讀最後三節。提出思考題:後三節可以不寫嗎?
學生能很快反應:不行。後三節是寫這兩種人的結局。正以為兩種人對待人民的態度截然不同,因此人民就會有不同的回報。後三節,詩人在對生死、榮辱、善惡、美醜議論的基礎上,使詩意升華到歌頌一種有普遍意義的高尚的人生觀的高度。因為它揭示規律,使人明理,因此詩的容量增大了。
再思考重點句的意思:
誰願意做野草?你怎麽知道?他為什麽願意做野草?
魯迅願意做野草。從他寫的散文詩集《野草》的《題辭》中可以知道。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到處是青青的野草」的含義是什麽?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即名字很快被人民忘卻,被人民唾棄。「到處是青青的野草」即魯迅的精神永遠活在億萬人民的心裡。(野草暗指魯迅)
思考:你從兩種截然相反的結局中悟出一個什麽道理?
學生總結:熱愛人民的人流芳百世 ,魚肉人民的人遺臭萬年。
然後要求學生在朗讀中體悟作者的感情。提問:如果讓你來讀這首詩歌,你認為應該怎樣表達語氣?提示:每小節上兩句和下兩句之間形成怎樣的特點?
學生馬上反應:對比。前一個問題迎刃而解。一生回答:我認為對前一種人,要表達出對他的憎恨和鄙視,後一種人,就是像魯迅那樣的人,應表達出崇敬、熱愛。
再問,從副標題來看,本詩的寫作目的在於贊頌還是在於批判。
學生明確:是贊頌。所以朗讀時贊頌之情應更顯著。
這樣,我就以此為要求讓學生朗讀。請每組推薦一名朗讀較好的學生參加朗讀比賽。每一人讀完請其他同學評點。要求做到:1、每一節詩都一反一正對比,使正反兩個方面的形象更鮮明,把正面襯托得更高。兩種人對人民態度的對比,反映了兩個對立階級的不同人生觀,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讀得時候,要有明顯的語氣差別。2、讀出反復的修辭所形成的磅礴的氣勢。
目標明確之後,學生能在朗讀和聽讀中掌握詩歌的特點,一,這首詩歌的寫作手法是對比和反復。對比使兩者形象更加鮮明,反復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節奏感,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氣勢。二、學生知道了詩人寫作的目的。感受到詩歌形象的鮮明,領會到詩人強烈的愛憎,了解了詩歌的主題。
評點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欣賞和體悟,能准確到位地指出朗讀的同學的優點和不足。從而使下一位朗讀的同學有更深一層的理解。讀得更到位。最後,教師評點,再次范讀,並要求學生跟讀。這時學生對詩歌的感悟已不在剛開始的層面上。很動情地把氣氛推向高潮。
教師作總結:這首詩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熱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精神,無情鞭撻了反動階級,深刻地揭露了熱愛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反動統治者必將被人民唾棄的真理。其實,騎在人民頭上的人,不只被唾棄,而是遺臭萬年。
最後做一點延伸閱讀《野草》《自嘲》要求思考:通過你讀過的魯迅作品和臧克家的《有的人》,你能對魯發表一點你自己的看法么?可以評論他做人的品質,也可以從文學角度進行評點。
布置作業:選擇魯迅或臧克家做一點研究性學習,寫成一篇小論文。
㈣ 北師大六年級上冊語文綜合復習題
六年級語文畢業試卷 (人教版)
卷首語:人們常說「開卷有益」,當你展開試卷的時候,就開始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帶著你的智慧和認真,去收獲成功吧!
一、看拼音,在寫詞語。
máo dùn dù jì líng lì jīng zhàn jiān áo
( ) ( ) ( ) ( ) ( )
二、用「\」畫去括弧內錯誤的字或讀音。
(徹砌)底 天(崖涯)海角
圈(juàn quān)養 勉強(qiáng qiǎng)
(拆折)除 完(璧 壁)歸趙
景陽岡(gāng gǎng) 鍥(qì qiè)而不舍
三、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各( )己見 刪( )就簡 同心( )力 一言九( )
波( )壯闊 風( )僕僕 抓耳( )腮 死得其( )
四、根據情景,完成對話。
獅媽媽有兩只小獅子。一隻小獅子整天練習本領,另一隻卻只會懶羊洋地曬太陽。小樹勸他學本領,懶獅子說:「我才不吃那苦頭呢!」
小樹又耐心地勸道:「 」
懶獅子卻說:「我爸爸媽媽是森林裡的大王。靠他們,我就能生活得很好。」
獅媽媽聽見了,意味深長地說:「 」
五、按要求寫句子。
1.凱勒說:「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拘無限廣闊的海洋。」
我說:「一本書像 , 」
2.讀了《匆匆》,我想借用「 」這句名言警句來提醒自己莫讓時間「匆匆而逝」。
3,諸葛亮借到了曹操的十萬支箭。
擴句(至少兩處):
六、語文會讓你的生活充滿詩意。請聯系語境,填上恰當的詩(詞)句。
春天是什麼?是白居易記憶中「 ,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紅花綠波;是杜甫筆下似春雨般「隨風潛入夜, 」的悄無聲息;是喚醒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 」。
夏天是什麼?是毛主席眼裡「 , 的七色彩虹;是令楊萬里驚嘆的「 ,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西湖風光。
七、讀課文片斷,再作答。
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詹天佑決定採用 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
1.聯系課文內容,把第一句話補充完整。句中這種巧妙的施工設計體現了詹天佑 的精神。課文中能體現這種精神的另兩項設計是: 和 。
2.詹天佑的這種工作作風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 。
八、在框格內,規范、整潔地默寫《示兒》並作答。
陸游臨死前為 (用自己的話回答)而「悲」,而杜甫則為 而「 喜欲狂」。陸游的「悲之切」,杜甫的「喜之狂」,是因為他們都有著 。
九、閱讀理解。
(一)奧運福娃
福娃是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夥伴,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 。
溫柔純潔的貝貝,頭部紋飾使用了魚紋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魚」和「水」的圖案是繁榮的象徵:人們常用「鯉魚跳龍門」寓意 。
晶晶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他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給人們歡樂。
歡歡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個火娃娃,象徵奧林匹克聖火。歡歡活力四射,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對世界的熱情。
迎迎是一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來自青藏高原。他將健康的美好祝福傳向世界,是綠色奧運的展現。
妮妮來自天空,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輕盈羞澀的妮妮把春天和喜悅帶給人們,飛過之處播撒著「祝您好運」的芙好祝福。
娃娃們將美好的祝願:繁榮、歡樂、激情、健康與好運帶往世界各地,邀請各國人民共聚北京,歡慶200s奧運盛典。
1.認真讀第一自然段,把「盛情邀請」的具體內容補充上。
2.在第二自然段的橫線上寫出「鯉魚跳龍門」的寓意。
3.依據短文內容,照樣子,把「福娃名片」填寫完整。
4.我想用 和 這兩個問語(四個字)來誇誇藝術家的絕妙設計。
(二)你先來
火車站售票廳內,人頭攢動,每一個售票窗口前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下午三點十分左右,一個中年婦女急匆匆地走進售票廳,望著一個個長長的隊伍輕輕「呀'了一聲。她環顧四周,排在一個隊伍的最後面。她的頭發零亂,面容憔悴,滿臉的焦急,眼裡似乎還含著淚。
長長的隊伍緩慢地前移。婦人急不可耐,不停地跺腳,時不時探頭往前觀望。「咋這么慢?咋這么慢?要趕不上了。」她不禁喃喃自語。
站在中年婦女前面的是一位年約六十的男人。男人不時回過頭來,終於忍不住問道:「你要去哪裡?」
女人先是一愣,繼而答道:「深圳。」也許她沒有想到有人會在意她的存在。
△男人又問 有急事嗎 趕不上就明天走好了
△明天 婦人有些急躁 明天不行
△為什麼 發生什麼事了 男人很耐心地問
婦人開口想說,卻忍不住哭起來。原來,兩小時前她接到電話,說她在深圳打工的丈夫出了車禍,傷勢非常嚴重,隨時都有離世的可能。她想盡快趕到丈夫身邊,可今天到深圳的最後一趟列車就要發車了,看樣子她是趕不上了。
婦人的哭訴打動了周圍的乘客。突然,那男人走出隊伍,輕輕地把她推到前面,說了聲:「你先來。」
婦人有些拘束地站在了男人的前面。
前面站著一個酷酷的小夥子,這時也走出隊伍,左手做了個請的姿勢說道:「你先來。」
再前面的女孩也讓出位置,輕聲說:「你先來。」
前面的人一個接一個紛紛讓位,說的是同一句話:「你先來。」
就這樣,女人很快來到售票窗口,此時,離開車只有十分鍾了。她急急忙忙往外趕,走到門口,突然回過頭,朝著整個隊伍深深地鞠了個躬,說了聲:「謝謝你們!」
「還有時間,別急,注意安全!」有人喊了聲。
婦人沒有回頭,淚水卻再次湧出。
1.給打「△」的自然段空白處加上標點。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緩慢—( ) 零亂—( ) 拘束—( ) 憔悴—( )
3.認真讀1—3自然段,再作答。
(1)從「 」和「 」這兩個詞語可以看出火車站售票廳的人很多。請你另寫出一個形容人很多的詞語(四個字): 。
(2)作者從多方面生動具體地寫出了中年婦女的「焦慮」。用「 」畫出一句最能體現她「焦慮」的動作描寫的句子,用「~~~~」畫出一句最能體現她「焦慮」的神態描寫的句子。
4.短文寫到了中年婦女購票前後的兩次落淚:第一次「婦女開口想說,卻忍不住哭起來」,此時,她落的是 的淚;第二次「婦女沒有回頭,淚水卻再次湧出」,此時,她落的是 的淚。
5.讀了短文,讀著「你先來」這句簡單但又溫暖人的話,你有什麼感受?請寫下來。
十、習作。
題目:生活當中,你一定也時常聽過或說過「你先來」這句話吧?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什麼時候? 請你把這個小故事寫下來,再談談你的感受。
卷末語:當看到這行字時,先向你表示祝賀,你已經收獲不小了!再仔細檢查,你的收獲會更大! 200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