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教案人教版
⑴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① 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② 理清故事情節。
③ 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了解本文語言描寫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
⑤ 聯系現實生活,體驗反思,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① 聯想和想像。
② 作品深刻的內涵和思想。
③ 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課前准備
學生:熟悉課文。
老師:錄音機、磁帶。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理清故事情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說起童話,我們大家肯定會興趣盎然,那麼你都讀過誰的童話?(學生可能說:鄭淵潔、安徒生、格林等等),看來大家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也非常喜歡他的作品。小學時,我們學過他的哪篇童話?(肯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賣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會受大家歡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裝》。不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學習本文,要學會多角度、多側面的地學習,去分析。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可請一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邊聽渣銷邊猜想。到了一個新情節的開頭,不要急於往下讀,可以先把書合上,自己先試著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別。(肯定會有不同的想像,可讓這些學生談談自己的想像內容,老師可及時給予鼓勵。)
② 播放本課錄音。教師可指導學生邊聽邊圈點不理解的字詞,然後藉助工具書或與其他學習夥伴解決。
③ 指導學生在書上畫出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以便幫助理解文章線索,進行襪檔深入思考。
然後讓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愛??織??看??穿??揭??議
本文以「新裝」為線索展開情節,讓不同身份的人在這場騙局中登場,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性格特徵。
3、角色朗讀,讀出各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誠實的官員一人,小孩一人,其餘所有角色一人。)
4、布置作業:
① 寫生字,理解詞義。
② 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做到讀音準確,語速適中,能正確讀出語氣。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理解聯想和想像手法的運用。
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悅之情。
初步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熱愛生命和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大膽而新奇告梁亂的想像。
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教學過程:
導入:神話動畫片導入
出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作者簡介:袁珂,神話學家。
關於神話
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全班集體朗讀課文
探究品味
復述課文,對照《風俗通》中關於女媧的記載,找出課文中豐富了哪些內容,哪裡最見作者的想像力。
對女媧形象的認識:她哪裡是神,她分明是人。
感受課文中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人類創造成功的喜悅感;人類自身對獲得生命的歡呼。
想像是神話的亮點,馬克思關於神話的論述。
放《女媧造人》動畫片總結課文主要內容。
拓展運用:
讀神話《盤古開天地》後回答問題。
放神舟五號飛船記錄片: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造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自豪。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然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求,去感受那種創造成功的喜悅。
布置作業:
收集有關神話,講給別人聽。
閱讀綜合性學習中,關於人類起源的資料。
想像出一種女媧造人的新辦法。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3
二)
童趣
一、學習目標
①背誦、翻譯全文。
②理解作者的精神體驗??「物外之趣」。
③領悟作者的奇思妙想,豐富自己的想像力。
二、學習重難點
①掌握文言詞句,
②感悟「物外之趣」。
三、課前准備
①預習課文,了解大意。
②掌握字詞。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①反復朗讀,疏通文意。
②理解課文內容。
二、自學設計
1、導入
同學們,兒童是天真爛漫的,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幻想。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們知道其中「竹馬」是什麼意思嗎?李白有詩雲:「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其中「竹馬」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像和做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們來學習清代文學家沈復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們許多兒時的回憶,許多奇思妙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
板書課題。
2、作品、作者簡介
3、教師導學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並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於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二是要用心領悟;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彙。
學習本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4、朗讀課文
採用多種形式反復誦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朗讀方法上,教師要在語音、語氣、節奏、感情等方面給學生以指導和點撥。
解釋詞義,疏通文意
①默讀課文,揣摩課文內容,試著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搞不清的四人小組討論,合作解決。
a.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b.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
c.昂首觀之,項為之強。d.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
e.果如鶴唳雲端。f.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g.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h.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
i.昂首觀之,項為之強。j.徐噴以煙。
k.以草為林。l.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②在教師的幫助下,試著讓學生將課文譯成現代漢語。
③反復朗讀課文,並讓學生試著劃分朗讀節奏。
三、作業
①完成「研討和練習」二。
②寫復述課文內容的提綱。
③思考題:課文中所說的「物外之趣」指的什麼?作者為什麼會產生「物外之趣」?這對你有什麼啟發?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①理解課文中表現的「物外之趣」。
②認識「物外之趣」這一精神體驗的意義。
二、自學設計
1、檢查作業
復述、背誦、翻譯課文。
2、研讀與賞析
①教師導學
a.這篇課文的主旨是什麼?
b.請概括地說出作者記敘了哪幾件「物外之趣」?
②合作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教師適時啟發、點撥、引導。
a.參考註解,試說說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麼?
[提示]「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據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從中得到的樂趣。它是一種精神體驗。應該理解到,作者把原來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奧妙無窮而樂在其中,這便是「物外之趣」。這表明作者在幼年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b.你認為這種「物外之趣」是怎樣產生的?
[提示]是藉助於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創造出來的。
3、體驗與反思
a.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試展示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鼓勵同學們敞開述說,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圍繞中心暢談體會,做好評價。
b.討論:這篇課文對你有怎樣的啟發?
[提示]聯想和想像是創新的基礎。我們要培養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聯想和想像的能力。我們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於幻想的特點,勇於實踐,做一個敢想敢做、勇於開拓的人。
c.你認為怎樣做才算是一個有情趣的人?
[提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富於聯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能發現美、認識美。
答案不求統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有創意的回答,教師要給予熱情鼓勵。
多角度思考
「我」為小蟲打抱不平,為什麼只是「驅之別院」,而不是將癩蛤蟆處死?
提示:a、珍惜生命。b、處置有度
三、作業
a、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
b、 將「體驗反思b」寫成300字的短文。
四、小結
同學們,《童趣》是一篇饒有興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發我們很多美麗的聯想和想像。其實世界上許多重大的發明,
都是在聯想、想像甚至幻想中產生的。少年兒童有著天生的好奇心,我們應當把它充分開發出來,使我們的生活、學習更加
多姿多彩。同時希望同學們能逐漸引起對文言文興趣,多多積累文言詞彙,為今後學習文言文打好基礎。
五、板書設計
自然景物
思維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聯想和想像
群鶴舞空
怡然稱快
草叢、蟲蚊、土礫
森林、野獸、丘壑
怡然自得
癩蛤蟆
龐然大物
大快人心(鞭打、驅趕)
六、信息反饋: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積累豐富的詞語和生動的句子,有感情並准確的朗讀課文。
2、體味作者筆下四季雨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在寫景散文中的運用。
4、感受自然萬物的美好,感悟作者自然與生命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體味作者筆下四季雨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所抒發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在寫景散文中的運用。
[教學設想]
本文最突出的特點是畫面美,教學中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調動學生共同分析文章的畫面美,並領會作者抓住特徵寫景時用筆之細膩,同時領悟、體會作者外露的情感。
[教學方法]自讀法、朗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多媒體展示)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 《早春》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 《山居秋暝》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僧志南 《絕句》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周紫芝 《鷓鴣天》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李攀龍《廣陽山道中》
雨在古代詩人筆下,已經被寫得如此之美,在當代詩人眼裡,它會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當代的「抒情詩之王」劉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 字詞預習檢查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預習的字詞,弄清字詞讀音、字形以及含義。組內練寫,互相檢查。)
注①讀准字音。
靜謐( mì ) 蒞臨( lì ) 吝嗇( lìn )( sè )
咄咄逼人(ō ) 粗獷(guǎng ) 干澀(sè )
②掌握下列詞語
靜謐:安靜。謐,安寧、平靜。
蒞臨:來到、來臨(多指貴賓)。
吝嗇:過分愛惜財物,不捨得給別人,也不捨得自己用。
淅淅瀝瀝: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
咄咄逼人: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三、 朗讀訓練
1、配樂欣賞,初步感知。
2、齊讀課文,注意朗讀時的重音和停連。
四、文本分析(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分析)
1、文章的寫作思路。
2、用兩三個詞語概括每個季節的雨的特點。
春雨的特點:美麗而嬌媚
夏雨的特點:熱烈而粗獷
秋雨的特點:端莊而沉思
冬雨的特點:自然而平靜
3、作者的情感
文章通過對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點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雨的愛戀和贊美之情,表現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4、請幾位同學分別朗讀2——5段。
五、難點分析(小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小組討論結果)
1、文章沒有直接描寫春雨,而是寫萬物經雨洗淋後的情態。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段文字寫了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是間接描寫,展現了雨過天晴的春意盎然。間接抒發了對春雨的愛戀之情。21cnjy.com
2、凄冷的秋雨為什麼能純凈人們的靈魂呢?
秋天的雨,端莊而又沉靜。在人們勞累了一個春夏,收獲的時節,給人安靜與深思,秋雨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所以說可以純凈人的靈魂。21
3、這種「特殊的溫暖」,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冬雨給人以清冷和柔和的,萬物經過冬天的洗滌,使人感覺到濕潤、明亮與溫暖,讓人忘記冷冽的寒風,干澀而苦的氣息,忘記了嚴冬。W
4、上文寫雨多用「她」或「它」指稱,為何這一段改稱「你」。
用第二人稱稱呼雨,顯得更親切感人,更能充分表達出作者對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六、修辭分析
學生找出文中運用了修辭的語句,並選出一句自己喜歡的句子談談。
七、作業
1、有感情並准確的朗讀課文。
2、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到積累本上。
3、以「風的四季」為主題,運用比喻、擬人或者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幾句話。
【教學總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同時它還強調「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是一個學生個性化表達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的感受。
在引導學生感受優美散文時,要立足學生,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揮,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得能力。我基於新課標的要求,同時了解到七年級的學生對散文有一定了解,但是學生在感受散文和鑒賞散文的能力上還有所欠缺。因此我在設計這邊課文時,通過讓學生四讀課文,去感受散文的優美。首先初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同時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拿出手中筆進行批註,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閱讀完之後檢測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生字詞掌握情況,並對一些易錯、難懂的字詞進行講解。其次,讓學生帶著問題二讀文章,「這篇寫得是雨的四季,那麼雨在四季有什麼特點呢?」設計這個問題是為了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這篇文章的內容,很多學生會從文中圈畫出雨的夏、秋、冬季的特點,但對於雨在春季的特點不知道如何去總結。我在這點做得不太好,沒有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有層次引導,這使學生直接去總結雨在春季的特點時顯得不知所從,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注意學生自身的特點,循序漸進地引導。再次讓學生三讀文章,感受散文的美,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一處自己喜歡的'語句進行賞析,可以從修辭、不同的角度等方面進行賞析,注重培養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欣賞美和鑒賞美的能力。但從這個環節我也了解到一些學生存在的問題,第一個是學生對一些修辭把握得還不是很到位,例如一部分同學不能夠准確區分比喻和擬人。第二是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鑒賞時,學生不知道從哪些方面下手。對於這些不足,在今後的學習中要進行專項練習加以鞏固。最後,再讓學生四讀課文,體會作者在文中滲透的感情。
雖然這堂課結束了,但我的人生教學課堂才剛剛開始,對於剛剛講過的這堂課,覺得自己對本篇文章的重心把握得還算準確,思路還算清晰,但是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讓學生個性化讀的時間少;在鑒賞課文美的時候,對學生的引導不到位;課堂中語言不夠簡練,造成拖堂的現象。了解到自己存在著不足,在以後工作中要努力提升自己、改善自己、虛心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③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三、課前准備
學生:准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復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教學方式:誦讀、復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內容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裡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五、教學設計
課前兩分鍾訓練(講故事)
請一名同學講述司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1、導人
同學們,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還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和他們交個朋友。
學生簡介作者及作品,教師補充。
[參考資料]
《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2、誦讀課文
3、教師教讀
(由於學生文言文知識不夠,誦讀可能有一定困難,所以,教師要一句一句教讀。教師教讀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正音和句讀,把握感情基調,體會語感。)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過渡)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復述,為疏通課文打好基礎。學生四人小組復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復述。
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4、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導學
①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②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b.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c.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d.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教師導學]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獲更大。
《陳太丘與友期》問題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b.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c.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d.多媒體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錯誤,如無條件,可讓學生討論:家裡來了客人,家長不在家,你是怎樣接待的?談談你的具體做法。
5、作業
①完成課後練習
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6、小結
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聯系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是這節課的重要的內容。閱讀淺易日文言文,積累文言詞語,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有助於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7、信息反饋:
⑵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冊教案全集
一個好教案首先要依標合本,具有科學性。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 七年級語文 下冊冊教案全集,僅供參考。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冊教案全集(一)
傷仲永
一、所在第一單元
二、授課學時2課時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2、抓住本文借事說理的仿慶特點,弄清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3、注意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揣摩精當的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掌握文言實詞、虛詞;
粗讓2、抓住本文借事說理的特點,弄清材料與觀點的關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觀岩大局點。
難點:注意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揣摩精當的語言。
四、教學手段與 方法 :講讀法
五、教學准備:
1、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解決生字詞
六、教學過程: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冊教案全集(二)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千古 名言 ,一語道破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終生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為順應時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進行學習,不接受 教育 ,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一個天才,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銷蝕成一個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證。
二、檢查預習
1、檢查預習一: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指正。
2、檢查預習二: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指正。學生齊聲朗讀。
可能出現的 句子 停頓[根據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3、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4、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5、傳/一鄉秀才/觀之 6、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7、余聞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請一位朗讀比較好的學生范讀一遍課文,教師隨時指正。
全班齊讀全文。
三、作者作品簡介
問: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學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來給大家談談?
(學生講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 散文 家之一。 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四、題解
本文是一篇 隨筆 。
[投影]:隨筆,即隨手筆錄,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種。古代隨筆常借一件事來抒發作者的情感或闡述某種觀點。短小活潑,意境雋永。
問:誰能 說說 題目“傷仲永”的“傷”是什麼意思?
明確:哀傷,嘆息。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讀課文,掌握大意
問:王安石哀嘆方仲永什麼呢?由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一遍。
(一)、學生自由誦讀。
(二)、學生自讀課文。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參考老師補充注釋(可四人小組探討),掌握大意。
教師補充課文注釋[幻燈投影]
(1)理解幾個用法特殊的詞
1、“即書詩四句”書:名詞活用為動詞,寫。
2、“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日:名詞活用為狀語,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對……感到驚奇。
4、“稍稍賓客其父”賓客:名詞活用為動詞,把……當賓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詞活用為動詞,認為有利。
(2)理解幾個詞語
1、“養父母”養:贍養。 2、“傳一鄉秀才觀之”一鄉:全鄉。
3、“或以錢幣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縣的人
5、“從先人還家”從:跟從。 6、“前時之聞”:以前聽到的名聲。
7、“卒之為眾人”卒:最終。眾:普通。
8、“如此之賢也”賢:(有)才能。
9、“且為眾人”且:尚且。 10、“固眾人”固:本來。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賓語,即“不使(之)學”:不讓(仲永)學習。
2、“還自揚州”倒裝句,正確的語序是“自揚州還”: 從揚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詞,即“受之(於)天”:從上天那裡得到或上天賦予的。
(學生質疑,教師點撥。)
(三)檢測自讀效果。四個大組口答競賽。(要求學生合上書本)
[投影](1)朗讀下列句子,要求讀准句中的停頓
1、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2、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3、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4、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父異焉 5、環謁於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6、泯然眾人矣
3、稍稍賓客其父 7、賢於材人遠矣
4、或以錢幣乞之 8、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四)翻譯課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詞義正確
(五)初步感知課文:掌握了 文章 大意之後,我們明白了作者為什麼要“哀嘆”仲永了嗎?(學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誦讀課文
七、教師小結
本文記敘了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 故事 ,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麼,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樣的觀點呢?我們又能得到那些啟示呢?下堂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
八、作業
1、抄寫文下注釋一遍
2、熟讀課文,背誦最後一段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冊教案全集(三)
第二課時
一、檢查預習,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資過人,表現在哪裡?在課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3、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用原句回答。你還有什麼新的、獨到的見解嗎?
4、最後一段作者講了什麼道理?
明確:
1、“忽啼求之”;“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 第一階段:幼時天資過人
第二階段:十二三歲時才能衰退
第三階段:又過七年後變成平庸之人
3、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 原因是“其受於人者不至”。
4、天資好的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變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資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連普通人都趕不上了。
二、揣摩語言
[講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簡潔,本文語言尤為精練。文章前兩段敘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詩立就”的神童到“泯然眾人”的過程及原因,僅用了158個字,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句甚至每個字都有其豐富的表現力。
[例]
1、“世隸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託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
2、“啼”:一個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 兒童 情態。
學生討論,自由發表意見。
明確:
1、“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
2、“奇之”“賓客其父”“乞之”:三言兩語就從旁襯托出方仲永的傑出才華。
3、“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愚昧無知的形象。
4、“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也點明了仲永終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敘事:僅以一“見”一“聞”一“問”就交代了方仲永後來的變化和結局。
6、結尾議論:言簡意深,說理嚴謹。
(以上,由教師摘要啟發講解。)
三、質疑探究
[投影]
文章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三個階段,你認為哪一個階段寫得最詳細?說說你的依據。再想想:作者為什麼要詳寫這一階段呢?
明確:方仲永才能出露時的幼時階段詳寫;理由略;詳寫這一階段,意在說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確實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這個時期,就已經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種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學”。以方仲永為反面的例子,來說明“受之人”即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體驗與 反思
[投影]
你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即“人的天資”與“後天教育”的關系?假如你認為自己很聰明的話,讀了文章後,有什麼感受和啟發?假如你認為自己還有點笨,讀了文章後,又有什麼感受和啟發?(學生自由發言)
五、教師小結
本文寓理於事,通過方仲永5歲到20歲才能發展變化的故事,說明了人的天資和後天成才的關系。
由此看來,人的成長,關鍵在後天接受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像方仲永這樣天賦高的神童,不學習,最終也變成了普通人一樣。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學習,不然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辦不到。老師贈送你們一條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們珍惜讀書機會,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六、作業
1、完成文後練習三
2、摘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 名言警句 5條
板書設計 :
傷仲永
敘述經歷:天資聰慧 忽啼求 即書詩立就(利環謁不使學)
才能衰退:不能稱
才能喪盡:泯然眾
⑶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正確理解寓言的含義。
2、正脊拆確把握對人生的態度,對待人生的際遇。
3、感受優美的語言,模仿文章美的表達。
【學習重點】
1、理解寓言的含義;
2、學習文章精美的表達。
【課前准備】
1、查閱資料,掃清文字障礙。
2、預習課文內容,思考寓言的含義。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人們的生命歷程中,得與失始終伴隨我們一生。有俗語說:「有得必有失。」其實,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隨遇而安,得失不驚,心寬體胖,處世瀟灑;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亂心迷,生身受累。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態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鏡子。
二、簡介寓言
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
三、整體感知
1、這則寓言講了怎樣一個故事?
2、白兔賞月的心態前後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後,為什麼會有得失之患?
4、這則寓言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四、體味感知
這則寓言的語言很精美,你認為哪個詞語你最有感觸,認為用的最好?請找出來,並談出自己的感受。
五、探討研究
1、本文有兩次轉折,請你找出來,並分析這樣的寫法有何好處?
2、白兔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銷這個決定,說明了什麼?
3、這則寓言提到人類有怎樣的諷刺意義?
六、拓展延伸
1、擁有財產就一定會有得失之患嗎?
2、我們可以從白兔身上學到些什麼?
3、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會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麼?
4、我們應該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標?
七、鞏固練習
課文下的習題
第二課時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了解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坦然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正確把握好人生的得與失。不僅如此,我國有句俗語「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註定要與困難同行的,甚至要與挫折和災難打交道。因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另一則寓言故事《落難的王子》,我相信同學們會有一種別樣的收獲。
二、整體感知
這則寓言故事寫得很深沉,不僅在主題思想上令人發省,而且在情節安排上也值得我們學習,具有普遍的意義。通讀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三、思考品味
1、「我」在情節中起到的作用是什麼?
2、「天哪,太可怕了,這件事落到我的頭上,我可受不了!」這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過三次,都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有什麼意義?
四、問題探究
1、王子落難前後性格有怎樣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2、王子是怎樣落難的?作者這樣便偏故事情節有何用意?王子落難你認為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
3、「我」是王子落難的見證人,然而,當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這說明了什麼?
4、文章結尾給人怎樣的啟示?
5、只有落難櫻鉛棗後才會變得堅強,才能戰勝脆弱,這是一條定律嗎?
五、拓展延伸
與《白兔和月亮》進行比較閱讀:
1、在主題上,兩片語言都是些人生態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則主要寫人在獲利之後的心境;後則寫人受難後的狀態。
2、在情節上,都採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則寓言味激睜道比較濃些,後則更像是事實。
3、在表達方式上,兩篇寓言都是敘事為主。而前則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後則重在敘事。
六、體驗反思
1、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我們應怎樣對待?
2、從自己的經歷中舉出實例,說說你怎樣面對困難,使自己堅強起來?
3、實際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們應當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堅強的意志?
七、教師小結
同學們,學習了兩則寓言,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告訴我們很多人生啟示。我們知道了不計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計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還要告訴你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願同學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遠離欲壑,健全人格;藐視困難,直面人生。
八、鞏固訓練
1、完成「研討與練習」。
2、作文訓練:《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長》。
【課後記】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兩項創新性學習:一由同學們自編自演課本劇,加深學生們對於課文內容的理解;二組織學生進行小范圍內的辯論賽,辯題是《逆境一定成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學生們快速反應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① 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② 理清故事情節。
③ 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了解本文語言描寫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
⑤ 聯系現實生活,體驗反思,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① 聯想和想像。
② 作品深刻的內涵和思想。
③ 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課前准備
學生:熟悉課文。
老師:錄音機、磁帶。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理清故事情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說起童話,我們大家肯定會興趣盎然,那麼你都讀過誰的童話?(學生可能說:鄭淵潔、安徒生、格林等等),看來大家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也非常喜歡他的作品。小學時,我們學過他的哪篇童話?(肯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賣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會受大家歡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裝》。不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學習本文,要學會多角度、多側面的地學習,去分析。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可請一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邊聽邊猜想。到了一個新情節的開頭,不要急於往下讀,可以先把書合上,自己先試著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別。(肯定會有不同的想像,可讓這些學生談談自己的想像內容,老師可及時給予鼓勵。)
② 播放本課錄音。教師可指導學生邊聽邊圈點不理解的字詞,然後藉助工具書或與其他學習夥伴解決。
③ 指導學生在書上畫出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以便幫助理解文章線索,進行深入思考。
然後讓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愛??織??看??穿??揭??議
本文以新裝為線索展開情節,讓不同身份的人在這場騙局中登場,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性格特徵。
3、角色朗讀,讀出各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誠實的官員一人,小孩一人,其餘所有角色一人。)
4、布置作業:
① 寫生字,理解詞義。
② 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做到讀音準確,語速適中,能正確讀出語氣。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對課文主題的認識,對騙子的認識,培養學生敢說真話的可貴品質,培養學生想像能力。
二、教學設計
指導學生探究性閱讀
① 品味文章重點詞語或語段。
a.指導學生在文中劃出自己認為精彩的、重要的詞語或語段,然後進行旁批,寫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組交流。
c.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在討論過程中,對具體問題可能有爭議,如找的重點語段不同、旁批的不夠精確等等,教師注意引導,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注意點撥與指導,促使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
② 理解文章主題。
(小組交流,得出結論,語言不必強求一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通過一個昏庸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上當受騙的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醜行。
③ 多側面地評價騙子。
本文除了那個愚蠢的皇帝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騙子。他們為什麼用織新衣而不用別的手段來騙皇帝?
3、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因為皇帝愛新裝已經到了成癖的程度,對騙子所說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裝自然會感興趣,所以騙子看準了皇帝的心思,用織新衣來騙他,自然會行騙成功。
你如何評價這兩個騙子?(可多角度多側面地評價)
小組討論、交流,老師梳理,得出結論:
a.騙子針對皇帝的貪圖享樂,不理朝政,設下騙局,其出發點是好的,希望皇帝改過自新,治理好國家。
b.騙子騙皇帝,以騙對騙,只不過是以毒攻毒罷了。
c.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沒有寫騙子落人法網,實在耐人尋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讀者敞開一扇感情之門??他並不痛恨那兩個騙子。
d.兩個騙子也代表了社會上靠行騙為生的一種社會病態,所以作者把騙局當作一面鏡子,當作一把解剖刀,剖析這種社會人生的病態。
e.騙子不值得肯定,純粹是為了個人撈取錢財。
④ 結合自身體驗反思,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a.文中的大臣、老百姓為什麼不敢說真話?現實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的情況?請你就童話中小孩敢於說真話談談作品對我們今天有什麼現實意義。
4、全班討論,教師梳理,明確:
大臣們怕別人說自己是愚蠢的、不稱職的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官職,所以不敢說真話,而老百姓或出自安全考慮,或受不良世風影響,也不敢說真話。
現實生活中有類似情況。(可讓學生設想一種不敢講真話的情景:有學生可能會說到在老師面前不敢講真話的情景,教師應及時向學生檢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取得學生的認可與信任。)
b.拓展性閱讀訓練(學生自由組合,分成小組討論)。
說真話需要勇氣,有時還要付出代價,如果你當時也在場,會怎樣做?試結合生活經驗,討論有關說真話的問題。
5、[教師小結]作為一個人,要敢於正視現實,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如果每一個人都多一份真誠,多一份愛,那麼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6、布置作業
不脫離原文主題,大膽想像,為課文續寫一個合理的結尾。
要求:a.大膽想像,勇於創新。 b.書寫規范、工整。 c.字數300字左右。
7、信息反饋: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3
課堂討論(812節)詩歌的思想內容及語形象化語言。
第8節,你能從現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麼是大寫的人?
教師引導學生舉出實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認識的人生意義。
第9節,這一節與上一節有什麼關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麼特點?作用是什麼?作者列舉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麼典型意義?
提示:並列關系,都是寫對人生的意義。上一節是從正面寫,這一節是從反面寫。第三、四句是兩個倒裝句,分別強調給罪人新生和喚浪子回頭。典型意義是連罪人和浪子都因為有而改變了自己,何況是一般人呢。
第10、11節,這兩節詩歌在結構上是什麼關系?在內容上有什麼不同?可否將蛻字改換成變字?為什麼?
提示:層進關系。第10節從被動方面寫被曲解、玷污和糟蹋,應該怎麼辦。第1l節寫有些人因主動放棄而產生的後果。不能換,蛻是由好向壞轉化,而變可變好也可變壞。
第12節,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麼?第一、二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體驗
組織學生對照課文,聯系自己,談談應怎樣樹立遠大,並為之努力奮斗。
教師應讓學生自由論談,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使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語言運用
①語言運用並交流(仿照第一詩節,寫幾句話)
教師示例: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雲;
愛心是雲,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這個練習難度比較大,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這段文字的結構特點,鼓勵學生大但嘗試,並多給予賞識性評價。
②修辭訓練
這首詩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體會,學習掌握,提高想像思維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方法,可由教師或同學指明一些事物,讓大家打比方,進行修辭訓練,看誰表達得形象生動。
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們朗讀、研討和賞析了這首詩歌,掌握了詩歌的基本結構,理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了詩歌的形象化語言,並深入地談了學習體會。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願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並為實現自己的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作業
①完成研討與練習一。②將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隨筆。
點 評
本教案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和語文素養的培養。在人文精神方面,著力將課文表現的思想觀念,轉化為學生自身的情感意識。在語文素養方面,抓住了詩歌教學的`主要特點,重在品味和賞析詩歌形象化的語言特點。教學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讀訓練和思維訓練,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符合新課改的精神。閱讀過程注重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學生易於接受;問題的設置,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前後貫通,相互照應,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特別是在學法指導上,引導學生注重學習過程的自主、合作、探究,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的組織作用和引導作用得到鮮明的體現。本教案注重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訓練,注重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與表達能力,且兼顧了知識與能力教學目標 的綜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① 速讀課文,能概述課文內容。
② 掌握並學習抓住事物特徵進行說明的寫法。
③ 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④ 培養學生觀察熱愛自然的情趣。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的應用。
三、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學生做好預習,搜集有關天氣的諺語,注意觀察天空中的雲,同時要積累課文中的佳詞妙句,為課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備。
四、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系。
本文思路清晰,緊扣題目進行說明,不但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還進一步說明雲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十分密切,由說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雲識天氣。雲的種類很多,但文章從現象人手,進而觸及到事物的本質。如: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系是本質。說明層次清晰,將看雲識天氣事理說清楚,最後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
五、教學設計
1、精心導入
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體展示空中的雲的各種景象,引出課題。
② 也可通過諺語或詩歌來引出課題。
③ 還可以請學生從課前准備中談談自己的積累和觀察。例如:
a. 你觀察了天空中的雲嗎?有怎樣的感受?用簡短的話說明。
b. 你在預習中搜集積累了哪些有關雲和天氣的成語、俗語、諺語?請同學們相互交流 下,好嗎?
以上各種導人,只要精心設計,認真准備,都可達到導人課題的目的。
2、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課題:看雲識天氣
3、感知內容
① 檢查預習中的字詞。
② 請學生自讀課文或齊讀課文,教師正音正字。
③ 請仔細看問題,再讀課文並小組討論。
問題組:a.全文主要說了什麼內容?請簡要概括。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可分為幾部分?
學生討論後可以明確:全文主要介紹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系。基本思路是先總說雲的作用,再說明雲和天氣的關系(這其中有兩小層:雲的形態變化和天氣的關系;雲的光彩現象和天氣的關系)。最後是總說,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
4、研讀賞析
① 教師導學:科普說明文的學習,可以遵循規律,即:抓特徵、理順序、用方法、語言准。從以上四個方面去研讀一篇文章,會更加清晰。
② 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圖,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填表,准確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表示的天氣情況。
可讓學生自行設計表格,在閱讀中思考:a.共有幾種類型的雲?b.表格如何設計得簡潔明了?巳也可以每個小組設計一種。設計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也可通過實物投影儀在班上講述自己的設計和理解,教師進行總結,通過設計幫助學生清楚地理解課文。
教師總結指導:將雲分為兩大類,按雲的形態可分為晴天雲和雨雪天的雲;再按雲的光彩分四種。只要順序合理即可,設計的簡潔些、詳細些都可以,給學生一定的空間。
學生討論填表後,教師進一步指導:通過表格的填寫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說明事物的特徵??雲和天氣的關系,同時有一定的合理說明順序??總分。為了將事物事理說明得更加清楚,作者運用了不少說明方法。例如:分類別、打比方等等(當然也有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總括看來可稱為生動說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語言的准確性,
請同學們研讀討論。
③合作探究
a. 能舉例說明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嗎?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b. 能舉例說明文章語言的准確性嗎?它們的作用如何?
學生可以討論並暢所欲言,也許所說的不一定完全准確,但只要敢於探索,大膽講述,教師都應表示贊賞,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雲分為四種??暈、華、虹、霞。把它們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這種作比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雲和天氣關系的特徵。許多句子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不僅使文章生動,更重要的是讓雲的特徵更加鮮明。用詞准確,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往往去掉可以嗎?為什麼???體現語言的准確性。
④反饋交流
學生再次速讀課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題目,交流思考,看看本節課有哪些收獲。
(出示投影)讀課文,理解概括交流對以下問題的解答。比一比,哪一組思維更敏捷,
問題組:
a.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內容。
b.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一句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c.第3自然段中總結四種薄雲特點的一句話是什麼?
d.根據課文舉例說明雲是天氣變化的標志(單一例即可)。
e.舉例說明看雲識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的好處。
學生討論後,教師引導小結:a.第1自然段指出了雲和天氣的密切關系,說明看雲可以識天氣;b.這句話的作用是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c.卷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都是很美麗的雲;d.雨層雲形成,連綿不斷的雨雪也就開始下降;e.論述有理即可。
總結: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不僅了解了看雲可以識天氣的內容,還學習了怎樣將事理說清楚,並把握住了一般說明文的說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徵,理順序,用方法,語言准。
5、延伸作業
用本課學過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小說明文,向同學們介紹一種自然現象。題目自擬。 -
6、信息反饋: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理解聯想和想像手法的運用。
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悅之情。
初步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熱愛生命和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大膽而新奇的想像。
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教學過程:
導入:神話動畫片導入
出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作者簡介:袁珂,神話學家。
關於神話
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全班集體朗讀課文
探究品味
復述課文,對照《風俗通》中關於女媧的記載,找出課文中豐富了哪些內容,哪裡最見作者的想像力。
對女媧形象的認識:她哪裡是神,她分明是人。
感受課文中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人類創造成功的喜悅感;人類自身對獲得生命的歡呼。
想像是神話的亮點,馬克思關於神話的論述。
放《女媧造人》動畫片總結課文主要內容。
拓展運用:
讀神話《盤古開天地》後回答問題。
放神舟五號飛船記錄片: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造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自豪。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然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求,去感受那種創造成功的喜悅。
布置作業:
收集有關神話,講給別人聽。
閱讀綜合性學習中,關於人類起源的資料。
想像出一種女媧造人的新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