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蘇語文高考難嗎
『壹』 2017年江蘇高考語文題目難嗎
作為一個江蘇的文科考生,我分享一下我對2017年高考語文題目的感受。首先,200分中的前160分包含的七道選擇題,相較於去年確實顯得較為簡單,文言文部分也相對平和,與去年相比難度有所下降。然而,文學類文本和論述類文本的難度與去年持平,依舊具有挑戰性。
作文題目別出心裁,避開了熱門話題,選擇了車這一主題,這需要考生能夠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論述。40分的附加分整體上比去年更難,尤其是材料概括分析題部分,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過,其他部分的題目難度相對適中,能夠體現考生的真實水平。
總體來看,2017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的難度分布較為均衡,既有相對簡單的部分,也有頗具挑戰性的題目。對於考生而言,需要在復習過程中注重全面准備,尤其是在文學類文本和論述類文本方面,需要有深度的思考和扎實的基礎。
此外,作文部分的選題新穎,要求考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從不同角度去解讀和表達。這樣的題目設計有助於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
總結來說,2017年江蘇高考語文題目既有相對簡單的部分,也有難度較大的題目,整體上難度適中,對考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貳』 今年2017江蘇高考整體試卷到底難不難,一本線估計多少分
和2016年相當。分數線估計也會和去年持平。
2017年的江蘇高考語文試卷揭曉之後,學生們雖然普遍反映試卷較為平穩,但感覺還是有難度,下手做起來不很順暢,特別是作文不好把握。筆者對試卷內容進行粗略分析之後,總體感覺試卷整體上平穩,保持了高考試卷結構上的延續性;但仔細體會之下,覺得試卷還是有細微的變化。
22017江蘇高考數學試卷難不難
2017年江蘇高考數學試卷,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改革和創新,對數據處理能力、應用意識的要求比以往有所提高。2017年江蘇數學試卷在「穩中求進」中具體知識點有變化。
1.體現新課標理念,實現平穩過渡。試卷緊扣江蘇考試大綱,新增內容的考查主要是對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運算的考查,難度不大。對傳統內容的考查在保持平穩的基礎上進行了適度創新。如第7題首次考查幾何概型概率問題。
2.關注通性通法。試卷淡化了特殊的技巧,全面考查通性通法,體現了以知識為載體,以方法為依託,以能力考查為目的的命題要求。 如第17題解析幾何考查兩直線交點以及點在曲線上。第20題以極值為載體考查根與系數關系、三次方程因式分解。第19題以新定義形式多層次考查等差數列定義。
3.體現數學應用,關注社會生活。第10題以實際生活中運費、存儲費用為背景的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問題,第18題以常見的正四稜柱和正四稜台為背景的解三角形問題,體現試卷設計問題背景的公平性,對推動數學教學中關注身邊的數學起到良好的導向。
4.附加題部分,前四道選做題對知識點的考查單一,方法清晰,學生入手較易。兩道必做題一改常規,既考查空間向量在立體幾何中應用,又考查概率分布與期望值,既考查運算能力,又考查思維能力。
2017江蘇高考理綜試卷難不難
試題難度與去年相比有所降低,難度適中。選擇題著重考慮3-3,4,5三本選修內容和部分電磁學內容。實驗是力學內容。計算題突出考慮力學與電磁學的主幹知識,考查學生應用物理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對簡單物理知識的本質的理解,計算量不大。2017年的計算題的難度相對於2016年有小幅下降。
2017江蘇高考文綜試卷難不難
總體而言,2017年高考政治試題與2016年相比難度相當。試題不偏、不怪,背景材料更加關注社會熱點,大量運用了學生在生活中的實例,貼近學生,靈活地考查了課本知識,試題設問方式直接,試題穩中求新,達到了考基礎、考能力、考綜合素質的目的。
『叄』 2017年文科全國二卷的考生們,你們覺得今年的考試怎麼樣各科難度
2017年文科全國二卷的考生們,你們覺得今年的考試怎麼樣?各科難度如何?我路過120,感覺其實還算中規中矩。數學前半部分一路暢通,但到了圓錐曲線就卡住了。後面兩個大題加上選修,我只答上了第一個問,前面幾何題的第二個問也因為計算錯誤而未能滿分。整體而言,140+的高分不易,130左右是相對容易得到的分數。作為基礎型選手,我感覺相比去年的2卷,今年的題目稍微難了一點,特別是後面的大題讓人感到棘手。現在復讀中,重新回顧了高考卷,發現其實並不難,主要是不知道解題方法,比如導數的第二問,通過二次求導+洛必達法則就能輕松解決。整體上,要比模擬考更容易拿分,模擬考時12題和16題是壓軸題,相對較難,而17年的二卷選擇填空沒有壓軸題。
文綜是我的弱項,尤其是地理和政治,基本不怎麼背,高考成績170+,選擇題答得比較多,歷史二卷答得較好,沒有遇到難題,論述題寫鍾表也很好寫。英語是我的弱項,只考了90+,現在整體在110+,感覺還是背單詞的功勞。語文也是我的大弱項,90+,作文比較惡心,立意多角度,好找但不好寫,不如任務驅動類好寫。
綜上所述,數學題目較為常規,文綜雖然有難度但也有可操作性,英語和語文則需要大量背誦和練習。希望樓主給個好評,一字一字碼出來的。
『肆』 2017年江蘇高考文科考生有多少
理科一本527-532之間,對於一本線附近的考生,數學應該按照110分滿分去估分,大概下降30-35分,語文作文不會跑題但想拿高分也難,其它部分難度不低於去年,語文估計持平略高。理綜物理、生物會降低10分,化學持平,英語簡單一些,加語文提高部分,和物理、生物降低部分持平。今年招生人數增加,考生減少,所以總體一本分數線降低30-35分。二本在470左右,我不太關心二、三本,所以估不出來。電視里那些名校的估分,每年都偏高,原因很簡單,怕說低了,學校掉價,而且今年數學難度,對於那些考清華、北大、復旦、科大一類學校的學生來說,影響只有10分,但對於下面成績學生影響大多了。
『伍』 2017年江蘇高考語文試題難嗎
2017年的江蘇高考語文試卷揭曉之後,學生們雖然普遍反映試卷較為平穩,但感覺還是有難度,下手做起來不很順暢,特別是作文不好把握。總體感覺試卷整體上平穩,保持了高考試卷結構上的延續性。
今年的高考試卷特點
一、試卷結構基本穩定,略有變化
(一)試卷的結構、分值保持穩定
江蘇試卷2017年各部分的分值也一樣,結構也基本一樣,發生變化的只有一個地方:詩歌鑒賞分值雖然仍是11分,但題目由以往的3道變成2道,每道題的分值也隨之增加,考生的得分差距或許有所拉大。而2017年和2016完全相同。
所以,整份試卷在結構和各部分的比分上均與2016年一致,學生自然有種熟悉的感覺,而這樣的穩定,也有利於考生們的正常發揮。
(二)四篇閱讀題目沒有偏題怪題,但也有靈活性
閱讀題目在思考方向和問法的設置上沒有刻意地標新立異,這使學生覺得試卷很穩定。
兩篇現代文的閱讀傳承性尤其明顯,比如《一個聖誕節的回憶》一文,設置的四個題目:13.結合情節,簡要分析小說中「我的朋友」生活狀態。(6分)14.文中畫線句表達了「我」什麼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4分)15.小狗奎尼在小說中多次出現,簡析其對人物刻畫的映襯作用。(4分)16.請探究小說結尾的表達效果(6分)
13題是依據文本情節對人物生活狀態進行分析,第14題對人物情感分析,15題是對多次出現的物象作用分析,題干特別強調對人物刻畫的映襯作用分析。這是模擬卷中時常出現的題型,且和16年的題型非常相似。
而16題,分析結尾處的表達效果,題型完全和前幾年一樣。如2013年《何容何許人也》最後一題14.「他喜愛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幾位說得來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後一句的內涵。(6分)2014年《安娜之死》最後一題「請探究作品結尾畫線句的意蘊。」(6分)2015年最後一題15.請探究文章最後一段中畫線句的意蘊。(6分)2016年請探究小說結尾『微笑的意義的意蘊。(6分)五年來,設置點一樣,問法大同小異,難怪學生覺得熟悉,答題時的思路應該比較清晰。
再來看論述類文本,自2010年《談靜》出到論述思路題開始,除2013年《論名聲》沒出思路題,2011、2012、2014、2015每年都會出到,或全文論述思路,或一段論述層次,2016年《成人不自在》也不例外,第一題就是全文論述思路題。2017年《從臉譜說起》也同樣,第二題,也就18題就是要求簡要歸納文章第四段的論述層次。
而17.文中「譜」的含義有哪些?(6分)19.請結合文章,闡釋最後一段中「有規律的自由」的內涵。(6分)一句文本解析作答,和2016年題目幾乎一樣,非常常規。
所以說,2017的兩篇現代文的出題實在是老面孔,「結尾內涵」「思路層次」似乎已經成為江蘇命題者現代文的兩大情結。
而文言文概括題是「根據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學、為文方面的特點。不超過30個字。(4分)」,這道題和2016年「根據文中張作霖的科舉經歷,概括當時科舉考試的相關特點。」(4分),這道題倒有些不一樣,回歸到傳記類文本一般設題上——關於傳主的治學為文方面特點,相對來說要容易許多。第7題「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是對文化常識(即傳統文化)的考查,這一題和以往是不同的。但是題目的難度不大,只要在平時學生文言文時稍微注意一下,選出正確的答案,還是非常容易的。
詩歌兩道題:10.根據中間兩聯,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11.簡要賞析尾聯的表達效果。(5分)一題是內容概括,一題是賞析句子,兩題都是常見題,特別是第一題,根據中兩聯,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即使看不懂詩,結合平時了解的陸游特點也能回答出來。
(三)選擇題考查的知識點有變化,題目容量增大
「語言文字運用」部分,2014、2015都是考查了詞語、病句、修辭、得體連貫、圖文,2016年,在知識點的分布上明顯不一樣,保留了詞語、修辭,將考了幾年的病句、連貫、圖文都去掉了,換成了所引詩詞合不合語境、對聯和特定文藝演出專場對應匹配、所擬標題與各組文章對應這樣三道題,信息容量很大,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明顯增加,尤其是第四題、第五題。而2017年,同樣保留了詞語、修辭,把2016年去掉的連貫和圖文又拿了回來,2016年的對聯仍然保留。五道題難度都不大,但加大了傳統文化內容的含量,對聯題和圖文題都包含傳統文化知識。對聯題難度不大,結合杜甫的生平和選修教材《唐詩宋詞》中《客至》句子「但見群毆日日來」,選出正確答案,就容易多了。這道題的積極意義,就在於提醒我們在高考語文復習時,必須緊密聯系課文文本,這樣的引導很有價值。
圖文題要求選出詩句與漫畫意境最吻合的,注意漫畫的畫面內容和各選項中詩句的意象來判斷,就容易多了。但是學生容易忽視詩句中意象,靠純粹去理解詩句來作答,就不是那麼順手了。
總之,「語言文字運用」部分的考查,題型與往年變化不大,在整體難度上也超和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