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材下冊目錄
第一單元 位置:
1、 位置(1)
2、 位置(2)
第二單元 20以內的退回位減答法:
1、 十幾減9
2、 十幾減8
3、 十幾減7
4、 十幾減6、5、4、3、2
第三單元 圖形的拼組:
1、 圖形的拼組(1)
2、 圖形的拼組(2)
第四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
1、 數數、數的組成
2、 讀數、寫數
3、 數的順序、比較數的大小
4、 整十數加一位數、相應的減法
第五單元 認識人民幣:
1、 認識人民幣
2、 簡單的計算
第六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1、 整十數加和減整十數
2、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3、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第七單元 認識時間:
1、 認識時間(1)
2、 認識時間(2
3、 單元測試題
第八單元 找規律:
1、 找規律(1)
2、 找規律(2)
第九單元 統計:
1、 統計
2、 單元測試題
第十單元 總復習:
1、 總復習(1)
2、 總復習(2)
❷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左右》教案及反思
【 #教案# 導語】分清左右的方法就是記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准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目標:
1用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理解其相對性。
3通過探索活動,培養學沖吵生的實際觀察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准備:
數學書、鉛筆盒、練習本、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有那麼多的老師來聽課,就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來歡迎他們。
師:剛才我們歡迎老師是用什麼鼓掌的?
生:我鼓掌用的是左手和右手。
( 評析 用鼓掌來引入左、右手,自然、不著痕跡。)
師:對了,我們都有兩只手,左手和右手。
二、探索新知,感知左右
1. 說一說
教師:請大家把雙手伸出來,看看自己的兩只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
教師:聽老師的口令。
教師:左手在哪裡?右手在哪裡?
(學生根據口令做出動作)
教師:請舉起你的右手(教師和學生站在同一方向舉起右手)。
提問:說一說,你會用右手做些什麼事?
生1:我會用右散岩侍手拿筷子吃飯。
生2:我會用右手寫字。
教師:再舉起你的左手,
提問:你會用左手做什麼事?
生1:吃飯時我用左手端碗。
生2:寫字時用左手壓本子。 „„
( 評析 把「左右」的認識與生活經驗緊密結合棗鬧在一起,有助於學生的理解,也有利於今後的記憶。)
2.找一找(嘴巴)
師: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請找一找自己身上還有這樣的好朋友嗎?
生:左眼、右眼,左耳朵、右耳朵,左腿、右腿。
師:剛才大家舉了那麼多有關左右的例子,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3. 做一做
摸鼻子游戲
鼻子鼻子,上面;鼻子鼻子,下面;鼻子鼻子,左面,鼻子鼻子,右面。 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右耳;鼻子鼻子,左肩,鼻子鼻子,右肩。
4. 擺一擺(課件出示正確擺放圖片)
教師:做完了游戲,我們再來活動一下雙手。請把數學書放在桌上,把數學本放在數學書的右邊,把鉛筆盒放在數學書的左邊。
教師:看誰擺的又對又快。
(教師巡視,引導學生擺放正確)
提問:
(1)數學書的左邊是_________ 。
(2)數學書的右邊是 _________。
(3)數學本的左邊有 _________,還有_________ 。
(4)鉛筆盒的右邊有 _________,還有_________ 。
課間操:
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伸出我左手,伸出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好。
5. 走一走
(出示小軍上樓圖片)
教師: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小朋友上下樓梯。
教師:上下樓梯應該靠哪邊走?
學生:靠右走。
教師:小軍在干什麼?
學生:小軍在上樓梯。
教師:小軍應該從哪邊走?
(出示小明下樓圖片)
小明下樓與學生方向相反,體會左右的相對性,強調左右是指自己的左右。小明下樓,是指小明要從自己的右邊下樓。
三、課堂小結。
教師:誰來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麼?
學生:左右。
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游戲中領會左和右,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2.不斷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鞏固練習,提高學生應用於實際生活的能力.
3.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辦事效率.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上下樓規則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喜歡唱歌嗎?那咱們一起唱一曲吧!(放歌曲,師生共同唱,並做拍手動作)
提問:剛才我們是用什麼拍的手?(手)
1、認識左右
(1)強調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對左右的認識
師: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這雙靈巧的手,(學生看手)
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麼?
(2)找找身體上的左右
師:坐手、右手是對好朋友,配合力量可大了!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身體上還有像這樣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嗎?請你一邊找,一邊和你的桌說說。
(學生活動,尋找身體上的左右)
提問:「誰願意和大家說一說你身體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師建議,他說到哪兒,咱們也就指到哪兒行嗎?」 生匯報尋找結果,邊說邊指,其餘的同學也跟著指一指。
小結:在我們身體上有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就請這些好朋友幫忙,來辨別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據一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創設音樂、游戲情境,以談話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師:現在我們來玩「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後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 左手叉腰,左手舉起來,向左彎彎腰。 右手叉腰,右手舉起來,向右彎彎腰。
2.各種方位感知左、右。
師:剛才通過游戲老師發現你們能很快辨別出左右,現在我們再來試試。。。。。。
師說學生做
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邊的是誰?(學生找,點到名的同學請站起來)
第一排最右邊的是誰?
第二排從右數第3個孩子是誰?
從左往右數第5個孩子是誰?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邊動手操作邊用語言表達,說與做相結合,有效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並在成功中感到喜悅。】
三、整理應用,內化提高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很快就能辨別左右。我們要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一隻可愛的小螞蟻,看看小螞蟻遇到了什麼困難?
課件展示課本13頁第六題練習題。
小組討論(教師參與聽取信息)
2、師:小螞蟻的問題解決了,可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問題
老師舉起左手,老師舉的是哪只手?
同桌互相說說。
請學生面對面,都舉起右手?讓學生思考;你發現了什麼?
3、課本13頁練習:生活中的左右
師:生活中也有這種情況,走樓梯時靠哪邊行走!靠誰的右邊?
我們很快就要成為少先隊員了,行隊禮時應該舉哪個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課後作業,既有利於知識的鞏固,又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既強化了新知,有提高了興趣,真正做到了課雖終而趣尤濃。]】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這節課你認為哪個小朋友表現得好?也可以說說你自己。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目標是通過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臵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領會左右的意義.能准確的用左右來描述物體所處的位臵,是教學的重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是教學的難點。
回顧本次的教學活動,發現還有許多需要思考與推敲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整合多種課程資源幫助學生辨別左右
整合課程實質上是一種採用各種有機整合的形式,使學校教學系統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間形成有機聯系的課程形態,它是一種新型的課程形態。本節課我整合了語文課等多種課程資源,幫助學生鞏固對左右的認識。比如:在導入中,讓學生認識漢字寶寶「左右」,在這里就整合了語文的資源。並再進一步區分識記這兩個字,為以後解題讀題做准備。
二、利用生活經驗辨別左右
數學來源於生活,新教材更體現這一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而且有必要地還原數學知識的生活背景,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習,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比如,在本節課中,我沒有簡單地講述左右,而是在一上課,就讓學生說說他們是怎樣辨別左右的,學生的思維、語言、行為無不是在一種自由、民主、平等的合作與交流中流露出來的。課前我就想過辨別左右方位,單靠教師認真講解和學生記憶是學不好的。因此我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主動學習,但沒想到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如此豐富,他們辨別左右的方法如此多樣。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打破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以學生原有經驗為基礎,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構建的過程。學生只有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才是有效的學習。
三、讓學生在玩中辨別左右
布魯納說:"學習的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本節課我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游戲活動,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他們在玩中學,在樂中悟。學生在自由、輕松的課堂氣氛下,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游戲中。
1、活動形式多樣
本課中,我預設了很多活動,如找身體上分為左右的好朋友、遙控機器人、擺一擺文具並說一說、數一數、猜一猜,拿一拿;說說自己的鄰居、拍手游戲、握握手等這些活動,有的活動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有的活動是對學生思維的啟發,有的活動是對新知識的鞏固與應用,把動手和動腦通過活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達到學習效果的化。
2、知識層層深入
分清左右的方法就是記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因此在上課開始,我就問學生是怎樣區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經常用右手做什麼事?這樣對學生原有知識起到了承接和鞏固,之後由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擴展到身體上左和右,學生會發現有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等。接著通過擺學具,在動手做中,進一步加深對身邊左右的感知。隨後,把左右延伸到身邊,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左右是誰,這樣范圍以自己的左右手為圓心,逐漸地擴大到身邊,並質疑:同一人為什麼既說他是在左又說他在右邊?從而體會到左右的相對性。最後通過和同桌拍手游戲及握手活動進一步感受到左右的相對性。可以說知識是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前一個環節的結論做為下一環節的基礎,每一部分在學完知識後,都能利用活動及時鞏固復習。
四、課後感受不滿意之處
整節雖然游戲活動不斷,但在重難點之處感覺沒把學生激發起來,突破不夠。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就好了。再有受時間的限制,沒有機會讓學生用語言來描述物體的位臵,這方面對於本班學生來說也是個很大的難點。
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如學生原有的經驗不夠一致,甚至差別很大,特別是組織學生用左手拍同桌的左手、右手拍右手時,少數學生在活動中處於旁觀者的態度或是不能正確使用左右手做拍手活動,教師還需適時點撥、提醒、幫助他們,可請拍手游戲不順利的組上台或任意組上台展示,能讓學生從活動中安靜下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左右的相對性,從而突破難點,效果將會更好。
教學中真的是千變萬化,有許多不可預料情況,這就需要教師敏銳的觀察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及駕馭課堂的能力,這方面是我今後努力的重點。
總之,對於本堂課的教學,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去感悟知識,領悟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描述位臵關系的習慣與應用意識,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方法,感受到學習的價值。由於本節課以活動為載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的濃厚,學習的熱情高漲,可以說是師生非常開心的"玩"了一節課。
❸ 涓騫寸駭鏁板﹀︿粈涔
涓銆佷竴騫寸駭涓婂唽鎵瀛﹀唴瀹癸細
1銆佽ゆ暟錛氳よ瘑1-20浠ュ唴鐨勬暟銆
2銆佺畻鏁幫細20浠ュ唴鐨勮繘浣嶅姞娉曘
3銆佽よ瘑浣嶇疆錛氬墠銆佸悗銆佸乏銆佸彸銆佷腑闂淬
4銆佽よ瘑閽熻〃銆
5銆佽よ瘑鍥懼艦錛氶暱鏂逛綋銆姝f柟浣銆佸渾鏌便
浜屻佷竴騫寸駭涓嬪唽鎵瀛﹀唴瀹癸細
1銆佺畻鏁幫細20浠ュ唴鐨勯浣嶅噺娉曘100浠ュ唴鐨勫姞娉曞拰鍑忔硶銆
2銆佽よ瘑浜烘皯甯併
3銆佸垎綾諱笌鏁寸悊銆
4銆佹壘瑙勫緥銆
鏁板︽槸浜虹被瀵逛簨鐗╃殑鎶借薄緇撴瀯涓庢ā寮忚繘琛屼弗鏍兼弿榪扮殑涓縐嶉氱敤鎵嬫碉紝鍙浠ュ簲鐢ㄤ簬鐜板疄涓栫晫鐨勪換浣曢棶棰橈紝鎵鏈夌殑鏁板﹀硅薄鏈璐ㄤ笂閮芥槸浜轟負瀹氫箟鐨勩備粠榪欎釜鎰忎箟涓婏紝鏁板﹀睘浜褰㈠紡縐戝錛岃屼笉鏄鑷鐒剁戝︺備笉鍚岀殑鏁板﹀跺拰鍝插﹀跺規暟瀛︾殑紜鍒囪寖鍥村拰瀹氫箟鏈変竴緋誨垪鐨勭湅娉曘
鍦浜虹被鍘嗗彶鍙戝睍鍜岀ぞ浼氱敓媧諱腑錛屾暟瀛﹀彂鎸ョ潃涓嶅彲鏇誇唬鐨勪綔鐢錛屽悓鏃朵篃鏄瀛︿範鍜岀爺絀剁幇浠g戝︽妧鏈蹇呬笉鍙灝戠殑鍩烘湰宸ュ叿銆
❹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人教版小學 一年級數學 下冊知識點 總結 ,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難點、知識點概括總結,下面就一起來學習吧。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希望幫助到您。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一、學習目標:
1.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邊的特點;
4.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能辨別、區分這兩種圖形;
5.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和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懂得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6.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二、學習難點:
1.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文試表述;
2.讓學生體驗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3.通過操作讓學生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點;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歡的計算 方法 ,並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5.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6.數100以內數,特別是數到幾十九、下一個整十數應該數幾十比較困難;
7.了解和掌握個位、十位的數位的概念。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三、知識點概括總結:
1.位置:所在或所佔的地方,有上下、前後、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詞,例:汽車在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詞,例:船在橋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詞,例:張三在李四的前排,那麼可以說張三在李四的前面。
後:位置方位名詞,例:李四在張三的後排,那麼可以說李四在張三的後面。
2.退位減:減法運算中必須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
20以內的數字之間的退位減法,例:12-9=3.
3.圖形的拼組
4.數一數:
5.讀數:24讀作「二十四」;169讀作「一百六十九」。
6.比較數的大小:先比較高數位的數學,再按照數位的高低依次比較。
例:39和145比較大小,39百位數字為0,145百位數字為1,0小於1,所以39小於145
7.100以內數的認識:100讀作「一百」,等於10個10相加;99讀作「九十九」,等於100減去1.
8.認識人民幣
小學一年級 數學 學習方法
1.學好數學,必須掌握三個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
2。在完成主題後,我們必須仔細總結並相互推論。這樣,我們就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當我們遇到同樣的問題在未來。
3.一定要得到一個全面的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並且不能有偏見。
4.學習概念的最終目的是用概念來解決具體問題。因此,我們應該主動運用所學到的數學概念來分析和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5.我們應該掌握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中有意識地總結,慢慢培養合適的分析習慣。
6、要主動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利用文本閱讀進行分析和理解。
7.在學習中,要注意有意識地轉移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8.為了貫穿我們所學到的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我們可以使用類比關系方法。
9.每一章的內容都是相互關聯的,不同章節之間的比較,以及前後的知識真正整合在一起,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體系和內容。
10.在數學學習中,通過對相似的概念或規律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不同點和聯系,從而加深它們的理解和記憶。明確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概念,了解數學知識的衍生過程,使知識有序、系統化。
11。學習數學不僅要關注問題,還要關注典型問題。
12。對於一些數學原理、定理公式,不僅記得其結論,了解這一結論。
13.學習數學,記住並正確描述概念和規律。
14.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理解,解放思想,把抽象化為具體,逐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15。對概念進行恰當的分類可以簡化學習內容,突出重點,明確上下文,便於分析、比較、綜合和概念。
16.數學學習是最忌諱的知識歧義,知識點被混淆在一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學生應該學會寫「知識結構摘要」。
17.學會對問題類型進行劃分和組合,學會從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決典型問題,並從中總結出基本問題類型和基本規律方法。
18.根據同一種數學知識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達到全局記憶的目的。
19.結合各種特殊培訓的特點,更多的學生和教師進行交流,學習他人的智慧,節省時間,提高問題的速度和質量,提高反應能力。
20。學習數學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只要我們打好基礎,就可以逐步完善。
21。解決數學問題,關鍵是要建立正確的數學概念,從數學思維的角度來看,使用數學法則來解決。
22.認真聽課是奠定數學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根本途徑。
23.在解決這一問題時,可以嘗試採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設法、特殊值法、整體法等。
24、要深刻認識知識點,認真研讀課本,認真傾聽,了解現實。
25.認真傾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識背景,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習教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
26.當我聽老師的評論時,我想先想一想如何做問題,然後看看老師的解決辦法是否一樣,也就是想想他們是否和老師一樣。閱讀並思考老師在黑板上解決問題的過程,想想他們是否能這樣寫,想想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否有漏洞。
27.我們要注意三點:第一,學會用筆;第二,注意課後練習;第三,分層預習。
28.不要擔心一個或多個課程的糟糕成績。利用你的優勢。他們可以幫助你重建信心,這是成功的第一個關鍵。
29。在課堂上,我們應該注意以下三點:第一,用心觀察,緊跟教學思路;第二,善於做筆記;第三,積極回答問題,敢於提問。
30.如果你想真正的理解、認識和評價自己,要有勇氣面對自己和展示自己。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技巧
.復習是一個鞏固和改進你所學到的東西的過程
三十二知道事情應該是什麼意味著你是聰明的;知道事情是什麼,你是有 經驗 的;知道如何使事情變得更好意味著你是有才華的
人們常說,時間就是生命,所以要控制時間控制的生活,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我們可以做時間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碎片似乎是麻煩,但實際上它是非常有效的,因為它符合人腦記憶的規則,但可以節省時間
.隱喻可以將枯燥的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知識教師總是善於運用隱喻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學生也應該善於使用隱喻來幫助他們記憶
.深入理解的基礎是深層記憶,以理解和應用記憶的方式教學知識是最合適的,如果有類似的公式、定理等,可以用列表記憶的方式進行比較
.不要把學習看成是一個枯燥的 邏輯思維 過程,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大膽運用 想像力 ,對提高學業成績很有幫助
如果我們把每節課都看成是一場小小的戰斗,那麼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是非常必要的,就像戰前的警察一樣
歲面對挫折,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要專注於痛苦的經驗
四十保持健康,保持機體活力,是一項持久的工作,應注重培養自己的良好習慣,堅持鍛煉,保證生活節欲有序
.學會清理和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緒,了解情緒與身心健康之間的巨大關系,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擁有健康快樂的青春
學習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腦力勞動如果學習過於緊張,持續時間過長,就會導致學習疲勞
.學習疲勞不僅會影響你的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過度的學習疲勞也會傷害你的身體,影響你的健康
.俗話說,一分鍾辛苦,一分鍾收獲要長大,我們必須付出努力,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取得好的結果,我們必須付出相應的勞動
.數字與形式的內在關系,特別是其本質屬性和科學規律,僅靠感覺、感知或表象是難以理解的只有通過思考,它們才能被深刻地理解和牢牢地抓住
.一個人不僅要靠與生俱來的東西,還要靠他從學習中學到的東西來塑造自己
、急功近利容易導致失敗,學習應循序漸進
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我們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在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方法,它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完成的問題
.聽課教師應始終遵循思路,善於掌握教師講解中的關鍵詞,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
五十通過對上節課解題過程中的分析推理過程進行 反思 和提煉,有助於理解新課程的內容
使用圖表進行比較和復習可以幫助我們准確地、准確地復習知識
.對於具有明顯遞進關系的知識,可以繪制知識電路圖
.做練習是鞏固知識最有效的方法,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不要以為教科書上的老師說過,即使過去,要知道這些例子往往是的考試,你的基礎知識是否掌握牢固
.問題後思維是提高知識水平、深化思維深度、提高思維緊張度的有效途徑
.將已完成的結果替換為問題,看原問題所給出的已知量是否可以反向求解,或者從得到的結論到已知條件是否與原問題的已知條件一致
「做一個好工作,必須首先加強他的「——好學生非常善於使用學習材料來鞏固記憶,從而提高成績
.教科書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因此,我們不僅要把握教科書中的概念和公式,而且不能忽視教科書中的一些細節
.參考書上不需要做三類問題:完全掌握的問題不必做,超出考試大綱的問題不必做,太奇怪的問題不必做
教師提問往往是相關知識、難點或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當其他學生說話時,他們應該注意聽,聽和分析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的期末重點匯總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的期末重點匯總
★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 一年級數學必考知識點總結
★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與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復習資料
★ 小學各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 小學一年級數學考點歸納
❺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期末怎麼復習
新版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期末復習資料
第一要點:認識圖形(二)
一、圖形可分為
(1)平面圖形;
(2)立體圖形
1. 平面圖形
正方形 長方形 三角形 圓形 平行四邊形
2. 立體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球體
二、圖形的拼湊
1. 兩個完全一樣的 可拼成一個 ;兩個完全一樣的 既可以拼
成一個 ,也可以拼成一個 , 還可以拼成 。
2.拼成一個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體至少需要8個小正方體。
第二要點:分類與整理
分類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狀;(2)按顏色;(3)按用途;(4)按種類。
第三要點:認識人民幣
1. 人民幣的單位有元(塊)、角(毛)、分。
2. 人民幣各單位之間的換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
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
3*.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要點:100以內數的認識
1. 自然數:用以表示物體的個數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數。即數碼0,1,2,3,4,……
2. 單數:個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數。
3. 雙數:個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數(0除外)。
4. 整十數:個位上是0的自然數(0除外)。
5個十 ,5個一,組成起來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個十,個位上的5表示5個一。)
讀作:五十五(語文用字) 寫作:55(數學用字)
6. 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就是一百。
7*. 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數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個
位,哪位數大它就大。(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第五要點: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一、十位加、減十位,個位加、減個位。
1. 不進位的加法 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減法 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進位加法(湊十法)
1. 湊十歌:一湊九,二湊八,三湊七來四湊六,五五相湊就滿十。
2. 湊十法的口訣: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57 + 8 = 65
55 2
三、退位減法
(一)破十法 (二)平十法
65 - 8 = 57 65 - 8 = 57
55+ 10- 5 3
第六要點:小括弧
1. 一個算式里有括弧,要先算括弧裡面的,再算括弧外面的。
2. 一個算式里沒有括弧,從左到右,依次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