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鍾表
❶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鍾表》教案
【 #一年級# 導語】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鍾表》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篇一】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鍾表》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初步認識鍾面,知道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認識鍾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愛惜時間、按時作息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整點的時刻。
教學難點:認識接近整點的時刻。
教學准備:
1、多媒體課件,鍾面的教具,鍾面的學具。
2、學生課前了解:
(1)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
(2)每天的8時、12時、4時在干什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許多地方都有報時的鍾樓,為我們准確報時。(音樂響過後,當、當兩聲)小朋友們,聽了剛才的聲音,你知道是幾時了嗎?
2、(音樂響過後,當、當七聲)你知道,剛才報的又是幾時呢?
3、揭示課題。
談話:小朋友們說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這時的鍾面是什麼樣的?(出示鍾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鍾表。(板貼課題)
二、探究
(一)認識整時的時刻
1、認識鍾面。
(1)談話:我們經常看鍾面了解時間。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鍾面,把你知道的關於鍾面上的知識和同桌說一說。
(2)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姿談悄(3)指名說說關於鍾面的知識。教師相機板書:鍾面上,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
(4)談話:剛才還有小朋友說鍾面上有12個數。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2、認識7時。
(1)談話:再仔細看一看,這時的鍾面上是幾時?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2)交流:鍾面上是幾時?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2個學生上去指著投影說。
(3)總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板貼:7時)。
3、教學試一試。
(1)教師在鍾面上撥出1時,並提問:你知道這個鍾面上是幾時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上來指著投影說。
(2)啟發談話:如果想撥5時,應該怎樣撥?指名回答,然後師生一起撥(實物投影)。小結:時針撥向5,分針還是指著12。
(3)談話:請小朋友在自己的學具鍾上撥出11時。指名到實物投影上交流撥的過程。
4、交流小結。
出示以上幾個整時的鍾面,提問:仔細觀察這幾個鍾面,誰能說一說1時、5時、11時,以及一開始認識的7時,鍾面上的`哪根針是一樣的?指名3-4人說,引導說出:鍾面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5、及時鞏固:想想做做第4題。
(1)談話:你能撥出3時、9時、12時嗎?請你選擇一個時刻撥一撥。
(2)學生操作。
(3)全班交侍毀流,教師評價: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3,就是3時;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9,就是9時;分針、時針都指著12,就是12時。
(二)認識接近整時的時刻
1、7時不到一點。
(1)教師出示6時的畫面。談話:這是幾時?
(2)提問:繼續撥動哪根針,就能從6時走到7時?
(3)教師撥到6:30的時候,提問:到7時了嗎?
(4)教師撥到6:45的時候,繼續提問:到7時了嗎?
(5)當分針撥到11、12時,停住提問:現在到7時了嗎?追問:為什麼?
(6)師述:哦,原來時針雖然好像指著7了,但分針還沒到12,就不能說是7時,只能說是7時不到一點(板貼:跡渣7時不到一點)。
2、7時剛過一點。
(1)教師繼續撥,分針指向12時,提問:現在是7時嗎?
(2)教師繼續撥,分針轉到12和1之間。
①談話:哎呀,老師一不小心又動了一下分針。提問:現在還是7時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②提問:超過得多嗎?(一點點)
③談話:現在,是7時剛過一點(教師板貼)。
3、辨析。
(1)出示教材中的兩個鍾面,提問:這兩個鍾面是7時嗎?為什麼?(分針都不指著12。)
(2)談話:這兩個鍾面雖然時針都好像指著7,但是只有7時的鍾面上分針指著12,是真正的7時;而這兩個鍾面,一個分針不到12,一個剛過12,它們都只能說是接近7時。像這樣接近7時的情況,都可以說成大約7時(板貼:大約7時)。
4、及時鞏固: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不到8時、剛過9時、剛過5時三個鍾面。
(2)談話:請小朋友觀察這三個鍾面,它們都正好是幾時嗎?
(3)提問:這三個鍾面上大約是幾時?同桌互相說一說。
(4)全班交流。提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5)小結:這幾個鍾面,雖然它們的時針已經指著幾時了,但分針都沒有指著12,都是不到幾時或剛過幾時的情況,都只能說成是大約幾時。
(三)課堂小結。
1、談話:學到這兒,老師想問問大家,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鍾表。你學到了什麼?
2、指名回答。
3、談話:你覺得哪種時刻容易辨認?哪種時刻比較難辨認?你有什麼好方法嗎?
4、談話:其實,不管是正好幾時還是大約幾時的時刻,它們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時間,熱愛祖國,好好學習。
過渡:下面,老師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時間的好同學。
三、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1)談話:誰來說一說你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
(2)指名回答後小結:小朋友應該按時起床和休息,這樣才能成為安排時間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題
(1)談話:說了自己,我們再看看他人。
(2)多媒體逐一第2題圖片。談話:說一說鍾面上是幾時,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麼?
(3)指名回答。提問:每天的這幾個時刻,你在干什麼?
(4)交流後小結: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時間,你就會取得好成績。
3、想想做做第5題
(1)談話:下面,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考考大家。
(2)多媒體出示3個鍾面。談話:請小朋友仔細看。你看出了什麼?
(3)指名回答。小結:對,這三個鍾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針,有的缺少時針。
(4)談話:你會把缺少的針畫出來嗎?畫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麼嗎?
(5)指名回答。小結:畫時,要先看清楚該畫什麼針;畫時針應該短點、粗點;畫分針就長點、細點。
(6)學生完成,教師巡視。
(7)全班交流,教師評價,全畫對的小朋友表揚自己。
4、想想做做第6題
(1)談話:小朋友太厲害了!老師只能考大家最難的題目了!
(2)同時第6題出示兩幅圖。談話:請小朋友看圖說一說鍾面上是幾時,小朋友在干什麼?
(3)指名回答。提問:你發現了什麼?追問:怎麼會這樣?
(4)交流後總結:一天里有兩個10時,一個在上午,是上午10時;一個在晚上,是晚上10時。
5、想想做做第7題
(1)談話:小朋友這節課學得真認真!下面,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其他的鍾面。
(2)出示電子表、電視屏幕等標有不同時刻的畫面。提問:你知道上面各是幾時嗎?
(3)指名回答。提問:你還在哪裡見過這樣的表示方法?
【篇二】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鍾表》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認識鍾面並學會認讀整時。
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認識鍾表的分針和時針,會看鍾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學會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教具准備:實物鍾、每個學生一張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猜謎語: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響,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師:大家猜一猜,他是什麼?(時鍾)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鍾表。(出示課題:認識鍾表)
二、新授課
1、認識鍾面
①出示兩個鍾面讓學生觀察他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時針、分針)
②讓學生用發的紙製作鍾面
小結:鍾面有時針、分針、12個大格、12個數字。
2、認識整時
(1)出示主題圖
提問:小紅在做什麼?她幾時起床?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指名學生回答)
(2)出示3個鍾面:8時、3時、6時
提問:下面的時間你認識嗎?你有什麼好的方法認識?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後再告訴大家?現在開始
(學生討論後,匯報)
總結:分針指向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3)鞏固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鍾表》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鍾表》教學設計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時,老師要考考大家。
a、教師撥鍾,學生說幾時。
b、教師說幾時,學生撥鍾。
c、學生說幾時,學生撥鍾。
3、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
(1)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寫法
幾時只要在幾的後面加些時字就可以了。
(2)介紹用數字表示的寫法
圓點後面兩個0,前面是幾就是幾時(提醒學生冒號寫在數字的右下角)
(3)師撥鍾,讓學生用兩種寫法來表示(集體點評)
三、鞏固練習
1、下面是明明星期六的作息時間表
提問:請大家看圖說一說,小明幾時在做什麼?
然後讓學生有兩種表示方法寫在書上(學生寫完後,集體講評)
2、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時間,寫出過小時後是幾時
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過1小時的含義(學生先做後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鍾表,會看鍾表上的整時了。時間很寶貴,希望同學們會安排好你們的時間,愛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業
【篇三】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鍾表》教案
一、說教材:
《認識鍾表》是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後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鍾面結構整時的讀寫法時間觀念建立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鍾面的外部構成;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的方法;知道表示時間的兩種形式。
2、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點:充分認識鍾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的方法;
難點:正確說出鍾面上所指的整時。
二、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鍾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採用了動像發現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鍾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三、總體設計: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層: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用課件出示鬧鍾聲和錄音讓大家猜謎,當同學們猜出鬧鍾,再說說它的作用。這樣引出課題。目的在於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
第二層: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分了兩大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初步認識鍾面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課件上的鍾面和自己的學具鍾表看發現了什麼?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數一數,主動探索性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現的與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將知識轉為內化,如:有的學生發現有長針也有短針等,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採用了電腦輔助教學,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接著再跟著電腦數,得出鍾面的基本結構,也強調了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的特點,這樣的組織讓學生的思維有序了,同時以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這比教師直接給予答案,更能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第二步驟是學習整時的認、讀、寫。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將3個鍾面板在黑板上,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後達成共識:這三個鍾面的分針都指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12時,時針指幾就是幾時。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時針和分針的區分,做一個時針和分針交朋友的小游戲。最後讓學生動手操作,撥一撥,在這里教師作示範按順時針撥動鍾面,再讓全班同學參照老師的方法,一人說時刻,一人撥鍾面。這為今後的教學作鋪墊。
在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時,我先介紹漢字時表示的方法,在教學電子表形式時,充分利用教材,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桌子上放著什麼?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鍾?自然巧妙地把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打開學生的記憶大門,使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答案,通過對8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法,再通過練習,讓學生板演黑板另外兩個鍾面的寫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知識內化。
第三層: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寓教於樂,溶練習於游戲中,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體驗。
1、我用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讓學生邊看錄像邊互相說小朋友什麼時間在做什麼然後讓學生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為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於生活,賦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也為後面的作業打下鋪墊。;
2、在找朋友中,讓學生全員參與,給每個小朋友都帶上頭飾(鍾面、整時的兩種寫法),讓時間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個好朋友。這樣設計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鍾面和兩種記時方法的聯系,同時以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又將課堂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
3、通過去買東西的生活情景體驗,啟發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第四層: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我先讓學生說說在這40分鍾里學會了什麼樣?你是通過什麼方法知道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並布置作業擴展訓練,回家在爸爸媽媽幫助下為自己設計一份作息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