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我要學語文

我要學語文

發布時間: 2025-02-19 13:52:28

Ⅰ 怎樣從頭開始學語文

1.先從字,詞,句,段,篇,循序漸進才會扎實
2. 語文好不是教材學出來的.需要不斷的積累.
建議你多找些名著看看,裡面遇到不懂的字和詞就馬上查,記一下.
多關注自己的生活,自己身邊發生的點滴,語文來自最普通的生活.
關於課文默寫。這個最簡單,每次下了晚自習你把那種要背的課文讀個一兩遍就好了,然後第二天早課可以再讀讀。大聲朗讀。就沒問題了。

3.關於寫作文,這是自己養成的習慣,和什麼作文書沒關系。與你的積累,閱歷,思考有關。平時看點閑書,考試就好對付了。

關於閱讀理解,這個和你的閱讀興趣有關。亂七八糟的書看多了,自然就好辦啦。

關於古文學習。第一遍,自己先稍微預習一下,標出不知道的字的讀音即可。然後看完你參考書上它已經翻譯好的現代意思。重在讀,不在你研究它多久

Ⅱ 我要學好語文作文160字

語文是一門必不可少的重要學科,我相信,也有不少人喜歡學語文,那麼,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請聽聽我的觀點吧!語文豐富我們的語言,給我們以知識,教我們做人的道理,還告訴我們一些大自然的知識和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所以說,語文是很重要的學科,學好語文十分重要,我們中國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所以,學好漢語更為重要。語文包括語言.文字.文學,所謂語言就是指一個人的說話,要看一個人的說話怎樣,就知道這個人的語文學的怎樣。所謂文字,就是指我們每天寫的字,我們中國的文字文化非常深奧,稍不注意,就會寫錯。所以說,寫好字,是一個民族的象徵,文學是指課文中講的一些意思,一些道理。學好語文,對我們來說尤為重要。想學好語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說成功就成功的。學好語文靠的是一天天的積累,堅持不懈,一點點的收集,日積月累,堅持不懈,一點點的學,課上認真聽老師講,課下認真鞏固,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向老師請教,就像水滴滴石頭,滴的次數多了,石頭自然就穿了。還要像螞蟻啃骨頭,一點一點慢慢啃,直到消化為止,只有這樣才能學好語文,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中國人。學好語文不是一天兩天的興趣,而是靠日積月累,堅持不懈,讓我們趁著這大好時光,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學習吧!

Ⅲ 寫一段說明文我學語文課的方法作文,250字

寫作思路:把自己學習語文的方法詳細地敘述一下,可以運用列舉的方法,一是基礎知識;二是閱讀;平常應該多讀。要用心去讀,讀的不是有趣,而是內容。

正文:

語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標志。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應該要把語文學好,但是很多同學不知道該怎樣去學習語文,所以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日益下降。

我認為要想學好語文,除了認真聽講,完成課後作業之外,最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基礎知識。基礎知識考查的是對平常知識的積累掌握及其熟練程度。要想使自己的基礎知識更廣泛,就需要積累。

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明白意思的詞語及時查工具書。注意標點符號的用法,病句的類型。基礎知識的考察,也包括對要求背誦的課文的檢查。這種分是易得的也是易丟的。

要想把不該丟得分保住,就要熟背,每天看一看,背一背,溫故而知新,以免由於時間的關系,沖淡了記憶。在這里,我建議大家建立一個積累本,從平常記起,從點滴中積累。

二是閱讀。閱讀也是建立在積累上的。平常應該多讀。要用心去讀,讀的不是有趣,而是內容。在平常多讀的情況下,我們在考試時做閱讀題就會很好地抓住文章所要表現的感情。

做閱讀題,我建議先讀一下題目,有了目標後,讀一遍,就會留下一個對文章大體的感覺,然後再有選擇地做閱讀。先總體瀏覽一遍,在逐字逐句的看一遍,對拿不準的問題再看一遍。

在考試中,考分比例占的最大的就是作文了。在發下試卷時,最好先看一下作文題目,然後再答題。這樣,在自己答題的過程中,就會有一個構思,也許,在答題的過程中,就會有靈感,在做作文就比較容易了。

要想寫好作文,還是靠積累。我們在平常時應該多讀一些「開卷有益」的書,吸取他們的思想,汲取他們的精華,剔除糟粕。記住好詞,好句。記住好的格式。把別人好的東西拿來,然後變為自己的。

平常多寫,多練,逐步提升。有的同學錯誤地認為寫好語文可以輕而易舉,其實不然,要想學好語文,是平常的積累而成的,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掌握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發現一套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相信我們會學好語文的。

Ⅳ 作文 我為何要學語文 600字左右

語文是思維的工具,通過學習,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語文是交際的工具,學好語文,我們與人交流和交際才會更加順暢和得體。另外,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

語文學習,無論是字詞、古詩詞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時的記憶背誦。(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可以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

語文學習中:閱讀理解、記憶、歸納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強化。可以練習《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來激發右腦潛能,提高對語文等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

關於寫作能力,在掌握了速讀記憶的基礎上,素材、知識的積累就不是問題了,問題在於多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搜索。

Ⅳ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語文

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想必都有過這樣的疑問:我們為什麼要學語文呢?為什麼要去讀哪些晦澀難懂的閱讀文章?為什麼要寫湊不滿字數的作文?



★學好語文,會有諸多潛在的未來優勢。語文學得好的人,往往既會說,又會寫;既會做人,又會做事。他們可以酣暢淋漓地表達觀點,也靜得下心來潛心專研。他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會讓人感到平和,容易相處,從而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許多職業,比如政府官員、新聞記者、影視編導、節目主持、企業高管、銷售總監、空乘導游、暢銷書作家、專家教授等等,都需要深厚的語文功底。翻看歷史,晏子使楚、完璧歸趙、燭之武退秦師、諸葛亮舌戰群儒,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靠的都是語文。

Ⅵ 為什麼要學語文語文應該學習些什麼

怎麼去學習語文?

"一把鑰匙配一把鎖",這是我對學習方法的理解。高中的課程比較多,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特點,學習方法決不可能千篇一律。最好是能跟隨著老師的思路找出這門學科的規律,獲得入門的途徑,再不斷地充實完善,形成不同學科不同的學習方式。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我們必須在學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歸納改進,摸索出一條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以下是我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

有的人說考語文要憑運氣,也有的人說要看感覺。運氣好或者感覺對的話,就能取得較高的分數,甚至有可能爆個冷門。剛開始我也抱著一種將信將疑的態度,每到考語文之前就要"醞釀"一番,希望能找到所謂的"感覺"。後來,通過與幾個同學的交流,加上自己也看了一些師兄師姐們介紹學習經驗的書,我漸漸覺得,學語文,是需要一套科學的方法的。

如何學習語文

語文是屬於一個最重要的學科,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因為在生活中以及工作中都會遇到語文知識,要想學好語文,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點, 多閱讀。語文的學習可以算是一種語言、文化的學習。要學習一種語言,閱讀是很有效的方法。讀得多了,也就知道的多了,閱讀水平也就跟著上去了,理解力們就會提高。不過選擇閱讀材料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說年齡、能力、詞彙量、閱讀水平等。並且最好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書籍,這樣他們才能夠投入進去,效率會比較高。就像看電視一樣,喜歡的可以屏蔽外界的聲音,不喜歡的看完了也不知道在講什麼。
第二點, 背誦名句名篇。背誦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打基礎的過程。好的詞句背誦的多了,肚子里就有了東西,這樣就可以使學習者有一個好的語文基礎。將來遇到了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在交流寫作中都能夠用得上。
第三點, 勤寫勤練,養成寫作的好習慣 。不管寫什麼文體,寫什麼內容,寫多少字,只要每天堅持寫就會有提高。寫作是創造運用的過程,思維也會在寫作中得到開闊。寫作需要想像,在想像的過程中便會有所創造,同時思維也會隨著升華。而且在寫作的時候,也是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加以運用。特別是頭腦中記憶的名句名篇,能夠自如的運用才是背誦的目的。
第四點, 有意識的積累素材。一個人說話寫作的好壞在於他的詞彙量知識量。當然思維很重要,但是如果頭腦中根本沒有相關概念,思維在清晰也沒有用。而且詞彙材料的整理也有利於思維的發展。我們可以閱讀多元化的書籍,在閱讀的時候進行有意識的詞句摘抄積累。其次我們應該多多觀察,觀察生活。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名句名篇的積累背誦只是一個捷徑,真正影響語文的是生活。所以生活中我們要留心觀察,細細體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樣不論是情感,還是現象事物,我們都會有內容可寫,也會能夠明白理解。
第五點, 培養興趣,成為日常。當語文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人生樂趣的時候,學習起來便是事半功倍。就好比一日三餐,吃飯是幸福的事情,平平常常,卻又必不可少。
其實語文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平時的交流也好,談話也罷,藍天白雲,飛蟲鳥語,都是語文的身影。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到處都是語文的素材。而我們對生活的感悟也將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文學理解能力。不過優美詞句的積累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有時候你可能有所感悟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這時你積累的詞句便派上了用場。而且隨著積累和運用,你也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語言與風格。

Ⅷ 初一應該怎樣學語文才有效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想要學好語文,需要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習慣。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一學好語文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學好語文的方法
首先預習課文。

第一步:閱讀課文,弄清文章的體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時代背景,掃除字詞障礙——對課文中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通過查字、詞典弄清楚,難懂的句子劃上一定的符號,在教師的講解中理解或向教師請教。

第二步:精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積極參加各種語文活動

如朗誦活動、背誦活動、語文基礎知識競賽、作文比賽等,參加這些活動的時候時候,你一定要主動積極大膽,不要有什麼顧慮;誰也會犯錯誤的,多參加幾次 就什麼都解決了,說不定你還能夠做一個成功的主持人呢!一開始就被別人佔了機會,以後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在學習上就是要和別的同學爭一回先,這樣做是正確 的。

要有好的學習方法

首先就是聽,一是要認真聽,二是要會聽。認真聽當然不在話下了,不認真什麼課也學不好的。關鍵是要會聽。聽老師講課的時候,一定要抓住老師講的中心內容,也就是老師講這個的主要目的。我們平時說話都有一個目的,老師講課也一樣。所以,在聽每一堂課之前,你心裡一定 要明白,我聽這一堂課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然後,帶著這個目的,有意識地去聽。這樣,一課解決一個問題,久而久之,你的聽的能力和語文成績就提高了。

第二是說的問題。

一、主動給自己找訓練說話能力的機會。上課的時候,不要等到老師點名的時候才回答問題,要主動 積極,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平時,要多和同學、老師交談,可以就你關心的所有問題發表你的見解。要敢於和不同的意見爭論。爭論最能鍛煉一個人的口才和思維 能力。當然,爭論的問題還是要有意義。

二、多找一些優美的文章來朗誦,培養你的語感。有條件的話,可以多找一些名篇朗誦的磁帶來聽一聽。要是能去一些朗誦會,聽一些朗誦方面的專家的朗誦, 有意識地去模仿,久而久之,也會受益無窮的。以上說了聽、說。讀也很重要,在語文學習中,很多學生甚至個別教師往往重視“寫”而忽略“讀”。

其實“讀”在語文學習中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對於精讀課文和課外的好文章,要反復讀。現代教學重視能力的培養, 包括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讀不行。閱讀能力包括:對詞句的理解能力,對文中的哲理的領悟能力,對文章主題的發掘能力,對文章藝術性的欣賞能力,等等。古人說 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對於語文課本上的文章,學生不讀或只讀一遍就學透,那是不可能的。通過讀疏通文句,通過讀 領悟主題,通過讀產生問題,通過讀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課上再有目的地聽取教師講解,則茅塞頓開。久而久之這樣做,閱讀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其次,大量閱讀好的課外書有益於寫作水平的提高。讀書人便是寫書人,寫書人更是讀書人。作家之所以能夠創作出大量的文學精品,是與他們博覽群書分不開的。著名評劇藝術家新鳳霞從六歲開始學戲,沒有上過學,但她寫文章卻清新雋永。她完全是靠閱讀名著而成為作家的。

對於中學生來說,閱讀更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多讀,才能更多地接觸不同文章的不同構思和寫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正如杜甫所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我們現在的中學生,如果能做到反復讀、大量讀,朗讀那些好文章、好書,那麼對於語文學習的各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提高的。

最後是寫的問題。寫比什麼都重要。一上初中,就要把寫的事情放在語文學習的首位。寫什麼呢?怎樣寫?可以利用讀書筆記寫你想寫下來的所有事情,比如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的事情。最好記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一些真實的事情,這樣有真情實感,容易上手,自己也有興趣。以後拿出來看看也很有意思。

另外,寫作,和老師還有一種很強的溝通作用,老師經常可以通過你的寫作來了解你的所思所想,這對你的成長會有好處。
初一學好語文的建議
第一、經常查閱工具書。

讀書學習要養成勤查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

第二、認真學好課本。

所謂“課本”,即一課之本。考試的材料取自課外,但考點和答案卻在課內。只有仔細解剖透徹了,才能在課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該背誦的一定要背得滾瓜爛熟,該熟讀的一定要爛熟於心。

第三、學會獨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首先要善於提出問題,思考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問幾個為什麼。

第四、勤讀課外書籍。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幾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

第五、善於整理讀書筆記。

語文知識零零碎碎,要經常把學過的知識整理一下,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於培養勤於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於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摘抄、摘錄法,做卡片法,提要鉤玄法,寫讀後感法等。

第六、堅持寫日記練隨筆。

日記和隨筆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選擇、有重點地記錄下來。不但形式靈活,可長可短,可敘可議;而且內容也非常廣泛,可以海闊天空,無所不談。堅持練筆,一練語言文字的熟練程度,二練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認識能力,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

第七、主動向人求教探討。

要學好語文,就必須養成求教於人的習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準的,都應當勇於向別人請教,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問一切可能了解情況的人。學習還需要有追根刨底的精神,真理往往在研討中誕生,智慧的火花只有在碰撞中閃現。

第八、專心致志聽課。

聽課除了認真聽老師講解外,一要動筆,在書上劃劃圈圈,在筆記本上記下重點、難點和疑點,二要邊聽邊思考,聽課要注意老師的講課思路、要點,同時要積極思考,隨時准備發言。很多同學往往不注意課堂聽講這一環節,一節課的內容在課外卻要花幾個小時才能彌補上,真是得不償失。
初一學好語文的技巧
一、學會讀語文書

剛升入初中的學生有的不會讀書,認為讀書就是念字,泛泛而讀,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在讀書上下一番功夫,首先讀語文書,學會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認真閱讀研究課本。

假期或學期初,新書一到手,我們先要讀目錄看說明,甚至要看插圖、附錄。明確本學期的任務和重點,然後逐單元閱讀單元提示,明確各單元的具體內容和要求。還可以摘抄或列表格來加深印象,隨時參照。在每一課的課文閱讀上學會“讀提示—做預習—提問題—解疑難—做練習—寫總結”的六步讀書法。對每一篇文章做到讀通、讀懂、讀好。

二、學會用語文書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會使用課本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具體做法是:在閱讀語文課本的同時,還要注意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句、生字詞及疑難問題。魯迅先生就喜歡邊讀書邊在書上勾畫,濃圈密點、腳注眉批,當有人向他借書時,他總是另外買一本借給別人,因為他的書經過勾畫批註,已變成他的服務工具了。再如老師的教科書,也是如此,這種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勾畫讀書的做法,既可以使我們讀書時思想集中,提高效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還有利於我們日後的復習歸納整理,復習時只要翻翻書,重點難點一目瞭然。勾畫圈點的符號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畫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點句等)。

“~~~~”畫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畫在文章段落旁邊(精彩語段或結論)

“?”點在生字、生詞下面。

“□”圈畫出重要的字,詞或優美詞語。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此處需要認真思考。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學中或聽課時有疑問,需向人請教或查閱參考書。

“①、②、③”標在有關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幾個要點。

書上做的標記符號沒有統一規定,你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套適合自己學習習慣的符號使用,標記符號一經使用就不要隨意改變。但應注意不要在書上標注太多的符號,因為標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

學會用語文書,還應做到把文質兼美的課文當作自己學習寫作的範文,尤其是初一學生寫作文應從有意識的模仿開始,然後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寫作的初期階段應以模仿為主。古人謂學文有“三偷”:淺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氣。的確,寫作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的,構思精巧,語言精美的文章,必然會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就“偷”用了別人文章中的東西。

三、學會聽講

在校學習,聽課是獲得知識,轉變能力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提高聽課效率呢?我認為要做到:看、聽、記、問、思五點。

1、眼看

科學實驗表明,從記憶的保持速度上說,“看”的記憶為最好,課堂上老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上課要注意看老師的表情,手勢等各種體態語言,看黑板上老師的板書,掛圖、投影、屏幕等等,更要看所學課文的具體內容。板書是老師精心設計的一課的重點內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爭做到過目不忘。還要注意看同學的板演,更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看課文內容,邊看、邊思、邊記。眼、腦、手並用,這樣的學習效果才會好,學習效率更高。

2、耳聽

上課時要耳聽一方。聽老師的點撥講析,聽同學的討論發言,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聽出重點、難點、疑點。只要認真用心聽,聽出這幾個關鍵,不僅可以以點帶面,提高記憶力,還可以增強理解能力。

3、筆記

看明白聽清楚還不夠,還要認真記筆記。上課以看、聽為主,筆記為輔。要學會抓住重點記錄,一般老師的自學指導,開場白、板書、是重點。有的學生課前准備不足,開頭沒注意聽,再聽後話,不知所雲。有的認為自學指導、開場白是閑話,不注意聽,當聽到正題,才知閑話不閑,想記晚了。老師提的要求是重點,如“××段要重點分析理解,××內容了解即可。”老師的課堂總結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應記錄下來。

筆記記在哪?語文課上筆記一般記在書的空白處即可,學完一課後再歸納整理記到筆記本或積累本上,自己整理總結筆記的過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過程,強化記憶的過程。

什麼時間記筆記?應充分利用老師講課的間隙,如重復、停頓、板書時搶記,逐漸培養聽記結合的能力。

4、積極問、答,鍛煉思維

課上答問,一種是“內心獨白”自問默答;另一種是老師提問時,與同學齊答或舉手起立獨自答。這是學習的有效方式,回答無論是對,還是錯,你總會有收獲。積極答問能鍛煉自己的思維反應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當然問還包括向老師、同學提出疑問,請老師同學解難答疑。及時解決自己在學習、聽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膽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

四、學會積累,多讀多寫

在你學習的這三年中,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的閱讀,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閱讀時,要做到課內課外結合,多讀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因為這些均是人類心靈智慧的結晶,能開拓眼界、啟迪思維、陶冶情操,現實中,我們許多同學只讀書,而不願寫作文,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鍛煉,其情思通常表現出兩個缺陷:一是“淺”:情感幼稚化,思維平面化,既無深情,更無深意;一是“窄”:生活面窄,導致了關注的主題窄,既少閱歷,又缺大氣。要糾正這兩個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廣”,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寫”可以醞釀和升華情感,“寫”可以鍛造思想,堅持寫日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周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讀書心得一篇,記錄所思所想。

猜你喜歡:

1. 怎麼幫助初中孩子學習語文

2. 怎麼才有效提升初中語文學習成績

3. 初中必看的語文學習方法

4. 初中生如何學好語文

5. 如何學好初一語文

熱點內容
我要學語文 發布:2025-02-19 13:52:28 瀏覽:856
小學班主任工作計劃2019 發布:2025-02-19 13:40:36 瀏覽:846
物理考研視頻 發布:2025-02-19 11:51:47 瀏覽:848
地理玉髓真經 發布:2025-02-19 10:02:11 瀏覽:567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鍾表 發布:2025-02-19 09:20:55 瀏覽:522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 發布:2025-02-19 09:16:00 瀏覽:630
如何驅蟲 發布:2025-02-19 07:15:04 瀏覽:819
安微教師招聘 發布:2025-02-19 06:27:38 瀏覽:900
怎麼給老師做賀卡 發布:2025-02-19 04:41:50 瀏覽:123
禽獸老師全文閱讀 發布:2025-02-19 04:30:55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