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①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我們學習的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前、後基本含義。理解前後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後」。
2、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說一說等活動,感知前後的位置關系,初步體會前後的相對性。培養探索意識和協作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探索知識的積極性。
重點: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前、後基本含義。
難點:理解前後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後」。
一、創設情境,體驗前、後
1、觀察課室,感受前、後
小朋友們,你看一看我們教室的前面有什麼?後面有什麼?
2、說一說
請同座位的兩名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前面是誰、後面是誰。
3、聽口令,擺物體
文具盒放在數學書的前面,數學書放在文具盒的後面;鉛筆盒不要擺在數學的前面……
二、引導探知,體驗感悟
1、看圖講故事
課件出示《龜兔賽跑》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誰能根據這幅圖給大家講故事?
2、說一說
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麼?
3、觀察、討論
請4個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說一說這4個同學的位置。學生互相交流:----的後面是----,----的前面是----。
4、變換位置,加深理解
(1)請全班同學站起來向後轉,位置發生了什麼變化?
(2)以前後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互相擺一擺你們的文具,然後說一說誰在前面,誰在後面。
三、實踐應用
1、隊列游戲:請幾位同學到前面來,站成一列(前後站)。你發現了什麼?圍成一個圈,這樣站,你又發現了什麼?
2、說一說:我們身邊有前、後的應用
四、小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五、板書設計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准備
投影儀、不同長度的鉛筆若干、刻度尺。
教 學 流 程
個性化設計
一、導入新課。
教師言語導入。
師:通過同學們,我們每天在這間教室里學習,講台是老師的好夥伴,課桌是同學們的好夥伴,今天,這兩位夥伴有話要對大家說呢?大家聽嗎?
錄音:大家好!我是講台,今天我想知道自己有多長,小朋友們能告訴我嗎?還有我呢,我是課桌,我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長,親愛的小朋友,你們能告訴我嗎?
二、新授
1、桌子有多長。
(1)估計活動。
師:小朋友們,請大家先用手比劃一下講台有多長,課桌有多長。
學生用手比一比,說一說。
(2)實際測量。
教師詢問:同學們還能用其他的方法說明課桌有多長嗎?
學生回答可以用東西量。
(3)討論交流。
讓學生來說一說剛才用什麼方法來說明桌子有多長。
學生們說他用不同的工具量的。
師總結:原來大家用的測量工具不一樣,標准也不一樣,這樣說起來真是麻煩。
那有沒有辦法使測量的結果都一致呢?
生說:可以用尺子來量。
(4)認識刻度尺,用尺子量。體會1 厘米的實際意義。
讓學生拿出刻度尺,認一認。
師講解:讓學生知道刻度尺上每10個小格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 ,即1厘米。讓學生指一指從哪到哪是1厘米。
再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厘米的。(指甲蓋、鼻孔等)
2、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1)引導示範。
師:首先我們應找到0刻度,把筆的一端對准它,看另一端對准哪個數值,再把它讀出來。
讓學生想想,有時候一枝鉛筆不會剛好是政厘米 數,該怎麼辦?
應該讀出較為接近的整厘米數即可。
(2)學生動手操作。
讓學生展示測量的過程。
二、完成練一練。
1、第一題:先估計有多長,再量一量。
2、第二題:螞蟻搬豆。
3、第三題:由學生獨立完成。
三、全課總結。
今天你知道了什麼 ?
板書設計:桌子有多長(厘米的認識)
教師及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會學生比的方法。
請學生說出所知道的測量的工具,教師及時補充。
指導學生任意測量,再全班交流。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夠將相鄰區域的小圓片的個數相加。
2.對給出的「結果數」能夠分拆成兩個合適的數。
3.通過擺圓片、填合適的數,感受到三角盤中三個數與三個結果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對給出的「結果數」能夠分拆成兩個合適的數。
教學難點:
三角盤中三個數與三個結果數之間的關系。
教具准備:
磁性黑板、三角盤、翻轉片、數字卡
教學過程:
一、找規律
1. 看圖找規律 師:小丁丁和小巧在做游戲,將一個三角放在中間,把小圓片分別放到三個區域中,你能從圖中看出遊戲的規則嗎?
2. 出示一個三角板,將小圓片放到各個區域中去,教師不做解釋的擺放第一張結果數卡。
3. 用磁性小圓片和數卡將書上題2擺在三角板上,然後學生得到計算三角的草圖,並擺出題2,求出結果數並填入。
二、提高過程
1. 題3:只給出一個結果數,且一個區域沒有擺出。 教師擺出三角板,給出題3,提問:你們能填一填嗎?說出為什麼這么填的理由。
5+()=11 11-5=()
2.抽象成數 師:能直接用數表示嗎? 3.題4—5 教師提問:你是如何算出的,用了什麼方法?
三、探究
1.題6: 擺出題6的三角板,師:你們能夠用小圓片擺一擺,試一試嗎? 和學生一起探討,通過嘗試解決問題。
嘗試一:首先上方擺上3個,那麼左下方如何擺或者右下方如何擺。 探討:這樣擺可以嗎? 不可以的話是為什麼?說一說理由。
嘗試二:上方擺上4個,那麼如何擺剩下的? 提問:這次成功了嗎? 說一說為什麼這次擺對了?
2.檢驗:4+3=7 3+5=8 5+4=9 將小圓片抽象到數,填入題目中。
四、練習冊的練習
1.簡單題型 將相鄰的區域相加並將結果寫在卡片上
2.難度增加:2個區域是空的。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如何算出來的嗎? (必要時可以讓學生用小圓片擺出)
3.通過試驗找到答案 左邊:請你們試一試,你能知道這三塊區域到底是幾嗎? (用小圓片來擺一擺) 右邊:請用小圓片來擺一擺,看看這題有什麼不同?
4.找規律。
五、課堂小結
略。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與描繪自己軀幹上的左右位置關系;空間中物體間的位置關系。
2、過程與方法: 在鞏固環節中,重視知識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情感與價值觀: 利用游戲把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培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准確區分軀幹上的左與右。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參照物,描述出不同物體各自的左右位置關系。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今天讓我們一起先來猜字謎,看看誰的反應最快。
(課件出示)
謎面一:一橫一撇長,工字在右下。(左)
謎面二:一橫一撇長,口字在右下。(右)
師:是呀,小朋友都能又快又准確的猜出這兩個字,但是你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區分左和右呢?(板書:左與右)
二、游戲
1. 聽口令做動作。
(課件)
師:請小朋友根據老師的命令,如:伸出右手,抬起左腳、摸摸右耳„„誰又快又准確,誰就是冠軍了,為了比賽更激烈,我們先一起來熱熱身。
(游戲)
2. 排排座
師:請小朋友說說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請一部分小朋友上來排一排,各自說說自己的左邊和右邊都是誰? 再請這些小朋友圍成圈,說說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是誰?
三、分析辨別
1.出示圖片1
師:你知道這是左手還是右手嗎?為什麼? 師:所以我們可以在照片下的空格里寫上「左」,表示左手。
2.相對的位置關系
師:出示一隻手(左)這是我的左手,有哪個小朋友願意和老師拍拍手,說說那是你的什麼手?這是我的右手,請小朋友和老師拍拍手說說是自己的哪只手? 為什麼老師是左手而小朋友是右手呢?請小朋友小組討論一下。
生:因為老師和小朋友是面對面的。
師:面對面稱為相對。當兩個人在相對位置的時候,左與右是相反的。 再舉例,進一步鞏固。
師:與同學們面對面,這是我的右腳。
生:這是我的左腳。 „„ 游戲:同桌兩兩相對,拍拍說,伸伸腳,摸摸小耳朵,並相互用左與右說說。
3.出示課件(圖片3)
師:這是左還是右?說說為什麼?
生:圖片中的手和我們是相對的。
4.出示課件(圖片4)
這個小女生的耳朵是左還是右? 學生可以模仿照片中的動作判斷出左和右。
四、拓展練習(出示課件)
1. 辨左右,答問題
3 ,9, 7 ,6, 4 ,2 ,10 ,8 ,9 ,11 ,0 ,5 ,1 ,數字6左邊最小的是____,右邊的是____ 數字0左邊最小的是____,右邊的是____ 將這4個數從大到小排列。
2.(出示課件圖片)
小灰兔出去玩,看見小白兔從( )邊走來。小白兔的( )手拿著花,( )手拿著氣球。小馬從小灰兔的( )邊走來,正在和它( )邊的蝴蝶游戲。
3. 想辦法使左、右兩邊的檸檬同樣多。
左邊有___只檸檬,右邊有___只檸檬。如果從___邊拿走___只檸檬,就和___邊同樣多。 或在___邊添上___只檸檬,也和 ___邊同樣多。 還可以從___邊拿___只檸檬放在___邊,兩邊也是一樣多。
動腦筋:(出示課件)
1. 小丁丁整理鉛筆盒時把鉛筆放在尺的左邊,橡皮放在尺的右邊,那麼鉛筆在橡皮的( )邊。
2. 看電影時,小紅坐在小蘭的右邊,小蘭坐在小華的右邊,那麼,小華坐在小紅的( )邊第( )個位子。
五、總結
說說今天學了些什麼。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能說出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能說出空間中物體的左右位置。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智能、語言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等。
3.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判斷空間事物的左與右。
教學難點:
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興趣
(註:請學生事先以小組的形式,圍圈而坐。)
師: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是「跟我做」。 請你跟我這樣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腳,抬起右腳,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要求學生一邊跟著說,一邊跟著做。 我就跟你這樣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腳,抬起右腳,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師: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左與右」。
[通過游戲的形式,復習左右。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認識左與右。同時,在游戲的氛圍中,可以進行自我糾錯。]
二、共同探討,獲取新知
1. 出示題1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左與右,我們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揭示課題)
師: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真多,真熱鬧啊!我們在過馬路時要注意什麼?
小結:過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板書)
2. 出示題2
師:小丁丁想過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麼?向右看到了什麼? 請個別同學回答。
3. 出示題3
師:這時,小巧也准備過馬路。那麼,她向左看到了什麼?向右看到了什麼? 獨立完成後核對。
4. 小組合作、嘗試探究
師:碰巧小胖也在過馬路,那麼小胖向左、向右又會看到什麼呢? 小組討論。
小結:與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為他們是面對面的。
師:那麼小亞呢?
小結:與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為他們是面對面的。
[在學生搞清他人身上的左與右,並能說出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的基礎上,請學生介紹P8題1的圖中每個人的左邊和右邊分別坐著誰?從而讓學生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為後來說出小胖、小亞向左、向右分別看到什麼作鋪墊。然後來到大街上找左與右,先是與學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教會學生看圖的方法,然後是與學生方向相反的小胖、小亞。]
三、設疑問難,總結交流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左與右與在街上」,知道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碰到左與右。
對於這節課的學習,還有什麼問題嗎?
[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思考、探索,對於本節課的學習掌握了多少,還有什麼疑問。]
②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篇
【 #一年級# 導語】教案是瞎喊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篇一】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
2、學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單一標准講課教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類
出示例1
你們都看到了什麼?可以怎樣分類呢?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單一標准》講課教案:揭示課題,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2、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怎樣記錄分的結果呢?
討論匯報。
板演分法。
還可以怎麼分?
二、鞏固提升發散創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1、2、3題,學生集體完成。
2、開放練習拓寬思路(分正方體)師: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另外一袋學具,請給這些物品分類。學生小組活動(4分鍾)匯報交流
三、課堂小結
【篇二】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我們認識的數》
教學目標
1、用學過的1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養數感。
2、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3、積累活動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電腦動畫,創設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帶到數的王國。
講述:數的王國里住著我們已學過的100以內的數,這些都是我們認識的數。
(板書:我們認識的數)它們經常跑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二、活動探究,解決問題
1、「說一說」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圖,並播放學生說的話,出示相應的場景圖。
講述:這些同學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這些數嗎?跟你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說完後組織學生交流,盡可能地讓學生充分反言。
講述:同學們說得真好,只要細心觀察,你還會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
2、「說一說」的第二部分。
提問:誰來告訴我,你今年幾歲了?自己的年齡都記得很清楚,我看誰能說出家中每個人的年齡?(先告訴我家中有幾口人,再分別說出他們的年齡)先指定兩名學生說,當每個人都很想說的時候,再讓他們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最後再請兩名學生說。
講述: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可見你們平時對自己的家人都很關心。下面,我們進行一個智力小測試,比比誰最聰明。(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你們看,這是小明一家。他們家有一個人,今年4歲。你們猜這個人可能是誰?還可能是誰?
講述:你們都猜對了!在你們的家庭里,爺爺奶奶的歲數比較大,一般宰0歲左右;爸爸媽媽的年齡中等,大約三十幾歲;而你們的年齡是最小的,今年還沒有超過10歲。
枯神核3、「猜一猜」。
講述: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猜一猜的游戲,這個游戲需要小組長和組員合作完成。組員的任務是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小組長則要把組員猜數、數數的結果記錄下來。
(1)請每個同沒掘學抓一把糖,數數有幾粒?
組員數,組長記錄。完成後評出優勝小組,獎勵合作星,再指名說,老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說出的粒數。
講述:同學們抓一把糖大約都在10粒左右。
(2)在請同學們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數,先猜猜大約有多少粒?
把你估計的結果告訴組長。估計得怎樣呢?把手中的花生米數一數,數的結果告訴組長。估計得怎樣呢?
小組活動結束後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說出的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樣?
(3)講述:從這張表上可以看出著三位同學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數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數多,其餘同學是不是也這樣,這是為什麼呢?請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小組同學討論,教師指導,教師指導。討論結束後,指定代表發言,其餘學生補充。
小結:因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數多一些。
(4)講述:請同學們抓一把黃豆,不要數,你覺得一把黃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瘰癧數多還是少?(指名說)你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粒?
(組長記錄)估計好了以後抓一把黃豆數一數,數結果也請組長記錄下來。
小組活動結果後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數出的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樣?
(5)看錶比較:一把黃豆的粒數確實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要多,可見你們的預測是正確的,這是為什麼呢
講述:因為一粒黃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計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一把黃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多得多,這樣估計出的結果就會和實際的記過比較接近。
4、「數一數」
出示第四幅圖。
提問:這幅圖畫的是什麼地方?圖中的小朋友數了哪些數?如果我們也到校園里去,除了圖畫中的小朋友數的數以外,你還想數什麼?
請你們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組到校園里去數一數好嗎?10分鍾後我們回教室匯報。
學生分組到室外活動。
數完後組織學生交流。
講述:剛才小朋友都觀察得非常仔細,數得也非常好。
[評:在學生充分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之後,再按批排數一數,是為了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使他們真正學到生活中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另外,這項活動還可以消除學生的疲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課堂教學再掀起一個小高潮。]
三、全課總結
講述: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好。最後讓我們看看皮卡丘還有什麼話要對我們說。放配音: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你們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去發現更多的數學奧秘,你們願意嗎?
【篇三】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
乘法應用題(課本第82頁、第83頁內容,「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目標
1、會分析乘法簡單應用題的關系。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准備
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活動引入。
1、師:小朋友,六一節要到了,大家為了布置教室扎了許多花,我們一起來看看扎了些什麼花?(課件顯示一個花籃里裝了一些藍花、紅花、黃花)
大家起來書數數每種花各有多少朵?
顯示從藍里拿出有2朵紅花有4個2朵黃花有3個2朵
2、理解: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4倍,黃花有3個2朵,可以怎麼說?(指名回答)
3、擺一擺
學生拿出小圖片。
(1)要求第一行擺2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
問:第二行要擺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擺了幾個圓片?你是怎樣相的?
板書:3個22×3=6
(2)要求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4倍
一塊討論:你是怎樣擺的?又是怎樣擺的?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1、看顯示:藍花有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你能說出黃花有多少朵嗎?你是怎樣想的:(四人一組討論)
交流: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背,黃花的朵數用2×3=6,因此黃花有6朵。
2、想想: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紅花有幾朵?
(組內互相說說)列出算式:2×4=8
3、小結:從上面可以看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這個數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計算。
三、形行應用,加強實踐
1、課本第82頁、83頁「想想作做」第1、2題,看圖理解圖意並填空。學生獨立完成。
2、第3題,學生邊擺邊列式。
3、游戲,變蝴蝶(把第5題做成頭飾,學生根據題目選擇)
5的4倍5×4,2的3倍2×3
3個43×4,4的2倍2×4
四、自我評價,加深認識。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五、課堂作業
第83頁第4題
教學後記:學生理解得不好。
③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與評析
《求 兩 數 相 差 多 少 的 實 際 問 題》教 案
教 材:江蘇版數學第二冊第34頁例題,第35 頁「想想做做」及相關補充練習。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操作和合理推理,探索發現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少多少〉用減法計算。
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習數學的情趣和數學應用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直觀擺放,引發探究新的解題方法,列出減法算式求兩數相差多少。
〈四〉、教學准備
小獎品若干;投影片若干;多媒體課件;「比一比」材料6份;「找朋友」圖2幅及對應試題;「拔蘿卜」2幅個及對應試題;「送信」2幅個及對應試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老師今天帶領大家去參加一個小動物聯歡會,……小動物很多
我們能否幫「孔雀阿姨」根據小動物的不同種類和數目給它們排好隊?
二、分組合作,引導探究。
1、分發比較材料,通過學生擺一擺得出以下結論:〈把全班分成6個小組,教師給每組發一份「比一比」材料。每份材料都是紙剪的兩種不同種類、不同數目的小動物〉。
多, 比 多 個;列式:
少, 比 少 個;列式:
求較大數比較小數多幾或較小數比較大數少幾用 法計算。
2、請各小組匯報活動情況,教師利用投影片記錄整理並初步得出以上結論。
三、自學課本,探討歸納。
〈一〉、出示例1掛圖。
談話:我這里的小白兔和小黑兔進行了比花片多少的游戲,從圖中你了解到什麼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1、展示引導題,學生合作探討,解答所提出的問題。
①引導學生通過擺一擺觀察得到同樣多的部分,多出來的部分 ,並說多出來的5 個是怎樣得到的。
②通過觀察,讓學生感悟到從13 裡面去掉8 個,剩下的5 個就是紅花片比黃花片多的,用減法計算。
③「紅花片比黃花片多幾個」換一種說法怎樣說?怎樣算?
④假設「花片很多很多」,能否「擺一擺」的方法比較它們的多少?想想是否有別的方法?
⑤引導推理,明確得出:求較大數比較小數多幾或較小數比較大數少幾都用減法,即:較大數—較小。
〈二〉、出例2掛圖。〈這道例題完全放手讓學生獨立解答,因為以上的各個教學環節以已使學生具備了這道題的解答能力。這也是讓學生運用結論解決問題的一個初步體驗〉
〈三〉、引導學生互相評價,教師給予他們相關的獎勵。
四、課間休息。
談話:剛才同學們表現非常好,老師很高興,現在給每個小組都獎一件小禮品好嗎?
放音樂〈〈快樂的小鳥〉〉,師生一起做「律動」。
五、鞏固練習。
談話:休息好了,我們一起來接受新的挑戰吧!
〈一〉游戲:闖三關,第一關:找朋友。
1、找朋友。〈找朋友圖3 個及相應試題,請三位同學在〈〈找朋友〉〉樂聲中根據試題找到相應的答案,即找到朋友。同時根據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
<p a、小白兔和小熊一起采蘑菇,小白兔采了49="" 個,小熊采了20個,小白兔比小熊多采幾個?<p b、小白兔和小熊一起采蘑菇,小白兔采了49<p 個,小熊采了20個,小熊比小白兔少採幾個?<p c、小白兔采了49個蘑菇,小熊采了20個蘑<p 菇,它們一共采了幾個蘑菇?
談話:我們都順利地闖過了第一關,值得慶賀!————-你們聽這位朋友:小兔子給我說了句悄悄話呢,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小免子告訴我它的蘿卜園豐收了,它請我們去幫它拔蘿卜,你們願意嗎?第二關:拔蘿卜。
2、拔蘿卜。〈蘿卜圖3 個及相應試題,學生根據試題拔相應的蘿卜。〉
A、小動物們幫助小兔子拔蘿卜,小熊拔了30個,
小象拔了35個,小象比小熊多拔幾個?
B、小動物們幫助小兔子拔蘿卜,小熊拔了30個,
小象拔了35個,小熊比小象少拔幾個?
C、小動物們幫助小兔子拔蘿卜,小熊拔了30個,
小象拔了35個,它們一共拔了幾個?
談話:祝賀大家又順利地闖過了第二關!你們知道小兔子的蘿卜園為什麼能獲得這么大的豐收嗎?
〈二〉、故事〈〈螞蟻和蟈蟈〉〉。
1、大屏幕展示,學生邊聽教師講述邊觀賞圖片。
小螞蟻因為勤勞,冬天才能在洞里舒舒服服地過冬;蟈蟈因為懶惰,冬天裡才又冷又餓,奄奄一息。小螞蟻看到蟈蟈那可憐的樣子,就慷慨地把自己的糧食拿出一部分送給了蟈蟈。於是,蟈蟈在螞蟻的幫助下安然地度過了冬天。時間真快,又一個夏天到了,蟈蟈吸取了以前的教訓,和螞蟻一起早早地准備了一些食物,以備過冬。瞧,它們准備得多充足呀:麥子54顆、穀子40顆、黃豆30顆。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並解答。〈麥子比穀子多多少顆?黃豆比麥子少多少顆? 麥子和穀子一共多少顆?麥子 、穀子、黃豆一共多少顆?等〉
3、思想教育。
談話:同學們聽到這個故事,看到這些東西,你們想到什麼?〈只有勤勞,才能有吃不完、用不完的東西;只有勤奮,才能把學習搞好;只有勇於改錯,才能不斷進步。〉
六、總結評價,學會運用。
談話:小朋友,今天我們學到了哪些本領?你能聯系實際說出兩個數量來比較一下它們的多少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你會用什麼方法解決比較兩個數量多少的問題?你還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告訴你的同學嗎?
七、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作業 :做書上相關「想想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