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書六年級下冊

語文書六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 2025-03-28 01:28:44

A.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電子書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電子書

大家兄悉有在假期預習下學期的課本知識呢培塵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電子書,歡迎大家來閱讀!

1文言文兩則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後寫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

①思援弓繳而射之. 這一句是寫後一個人學弈時的表現,他雖然看上去在聽弈秋教導,心裡卻在想拉弓箭射天鵝。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敘述,使結論水到渠成,具有說服力。

②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這是《學弈》一文的結語,對文中所講的事情作了結論而未論證,但論證已包含於敘事之中。抓住前面一句「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讀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專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結果是完全不相同的。為了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可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

③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這是一小孩在爭辯時的觀點,他是憑自己所觀察到不同時間太陽大小的變化所做出的判斷。

④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這是另一小孩在爭辯中的觀點,是根據不同時間太陽照在身上的涼熱感覺得出結論的。

⑤孰為汝多知乎? 這是兩個小孩見孔聖人不能裁決,笑著說的話──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本句採用反問的句式,表現出兩個小孩的天真可愛。

參考譯文:

學弈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裡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後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麼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2匆匆

本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本文圍繞「匆匆」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作者思緒萬千,由景及人,嘆息不已。最後,作者發出內心的感嘆。文章的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朴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①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描寫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在描繪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配悉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運用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極小極小的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多麼的渺小,消逝得那麼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③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寫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洗手、吃飯、默思,「日子從水盆里過去」「日子從飯碗里過去」「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以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④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形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獨特,聯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

確乎:的確。 涔涔:汗流不止的樣子。 潸潸:流淚不止的樣子。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游絲:蜘蛛所吐的絲,飄盪於空中,故稱游絲。

體會作者運用設問、比喻、排比、擬人的句式,將不易察覺的時光匆匆,一去不返寫得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課文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體會作者採用設問的句式,抒發自己強烈的情感。文章還採用了前後照應的表達方法,突出對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朱自清的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他的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範。《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詩意盎然著稱於世。代表作有詩集《雪朝》(與人合著)、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洲雜記》《你我》等。解放後出版有《朱自清散文集》《朱自清詩文集》等。

3桃花心木

這篇課文是我國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語言朴實流暢、寓意深刻。作者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文章從描寫桃花心木的形狀很特別開始,引出桃花心木樹苗和種樹人,再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奇怪現象,最後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論。種樹人的話,使作者受到感動,明白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道理,點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寫和敘述中轉承自然流暢,由作者的疑問引出種樹人的一番話,使作者受到啟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體會到作者介紹種樹的經驗、道理和方法僅是一個比喻,其目的是為了說明育人之道。

①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來的時間不確定,隔三差五,或十幾天來一次;二是澆水的量也不確定,時多時少。這句話為後文作者探明原因作了鋪墊。

②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理解這句話首先要弄清楚「不確定」的意思,可先讓學生結合課文前面種樹人給樹澆水沒有規律來理解,明白這里的「不確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③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因為種樹人來的目的就是讓樹木適應環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經得起風吹雨打的鍛煉,學會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紮根,茁壯生長。如種樹人所願,現在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其中的道理。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

從從容容:非常鎮定,不慌不忙的樣子。文中用來形容種樹人對樹苗的生長了解非常清楚,對樹苗的枯萎一點兒也不驚訝和慌張。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文中用來形容種樹人的說話,表現出對人的真誠懇切和情意深長。

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體會課文以「桃花心木」為題,不是單純地寫樹木,而是借樹木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清晰地認識到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拚命紮根,長成了百年大樹,顯示出勃勃生機;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為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的人。樹似人,人如樹,樹與人的形象疊印在一起,以此體會到文章在表達上借物喻人的方法。文章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奇怪──越來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動,為線索進行。抓住關聯詞語,體會種樹人不確定地給樹澆水的原因,從正反兩方面來理解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林清玄當代作家,台灣高雄人,1953年生,畢業於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x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等。1979年起連續7次獲台灣《中x時報》文學獎。以前學過的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鞋匠的兒子》《心田上的百合花》

4、頂碗少年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下來了,少年又鎮定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向觀眾鞠了一躬;第三次,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後,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

文章描寫了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過程,緊緊圍繞表演的「驚心動魄」展開。(1)抓住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表現頂碗表演動作的高難度;(2)具體描寫了觀眾觀看錶演時的反應,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採用了擬人的手法對「碗」進行描寫,不僅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還烘託了表演的緊張氣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觀眾、碗」具體描寫,突出表現了雜技表演的緊張程度。

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二是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應有的信心和勇氣;三是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①在輕松幽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

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在柔美的樂曲聲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動作──「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與樂曲融為一體,體現了東方雜技的優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躍起……」寫出了表演動作的變化,柔中有剛,省略號蘊含著表演動作的變化無窮。對碗的描寫襯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同時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難度很大。

②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這是對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時的表情、動作的描寫,表現出對觀眾的歉意和內疚,從「微笑」「不失風度」可以看出他對表演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③台上,頂碗少年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敗,使少年信心頓失,勇氣銳減。「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這些描寫將少年此時的沮喪、尷尬刻畫得入木三分,躍然紙上。

④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 經歷了兩次失敗,少年沒有被嚇倒。「鎮靜」表現出少年經受起了失敗的考驗,又重新開始第三次表演。

⑤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這是作者看了表演發出的感嘆,也是文章的題眼所在。表達了作者對頂碗少年不畏艱難、不怕挫折、承受壓力、敢於拼搏的贊嘆。

⑥在以後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這句話與課文開頭的第一句相照應,突出這次雜技表演給作者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句末的省略號是作者從中受到的啟示,耐人尋味。

5、手指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①拿筆的時候,全靠它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得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 這句話是對食指的描寫,運用了排比的句式,寫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奮賣力、敢於探險、不怕犧牲的性格特徵。

②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 中指所處的獨特位置,受到無名指和食指的保護,所以才有「曲線優美」的姿態,「養尊處優」的性格。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態和高傲的特點。

③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 作者運用設問的句式,強調了舞蹈演員的手指常作蘭花狀,這蘭花狀的姿態是優美的,而無名指和小指則是最優美的。

④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這句以手指的全體比喻人的全體,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達的主旨。可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說明了人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擂一通鼓,勇氣振作起來了;擂兩通鼓,勇氣就衰弱了;擂三通鼓,勇氣就完結了。現用來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說明做事情應一氣呵成的道理。

3.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也。──再甘甜的瓜,瓜蒂都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說明任何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4.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種樹必須培育它的根,教人以德行則必須教養他的思想。說明了澆樹澆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練習了千支曲子後才能知曉音樂的美妙,觀看了千支劍後才能識別兵器的好壞。說明了多實踐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邯鄲學步」這個成語講的是戰國時候,燕國的一個青年人到邯鄲學當地人走路,結果學了幾個月,不但沒有學會邯鄲的走法,還把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了。原來是形容不要盲目學步,現在用來比喻一味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掉了。

課外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如《東施效顰》,進行語言積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背誦、背寫

1、背誦:《文言文兩則》全文。《匆匆》全文。

2、默寫:《文言文兩則》全文。日積月累

讀讀寫寫:

挪移 蒸融 游絲 插秧 枯萎 基業 幸而 一番 考驗 鍛煉 轉化 優雅 赤裸裸 專心致志 無緣無故 語重心長 狂風暴 雨 勃勃生機

讀讀記記:

哲理 英俊 驚羨 幅度 慌亂 艱難 喧嘩 附和 冒險 消受 機敏 堂皇 名義 薄弱 附庸 剎那間 座無虛席 意想不到 驚心動魄 養尊處優

日積月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墨子》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傳習錄》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文心雕龍》

三、 比較組詞

弈(博弈) 繳(弓繳) 辯(辯論) 誨(教誨) 援(援助)

棄(放棄) 激(激動) 辨(分辨) 侮(侮辱) 緩(緩慢)

滄(滄海) 弗(弗若) 挪(挪動) 蒸(蒸發) 伶(伶俐)

搶(搶奪) 佛(彷彿) 娜(婀娜) 拯(拯救) 玲(玲瓏)

徘(徘徊) 秧(秧苗) 番(番茄) 鍛(鍛煉) 雅(優雅)

排(排球) 秋(秋季) 翻(翻滾) 緞(綢緞) 堆(堆積)

勃(蓬勃) 縈(縈繞) 喧(喧嘩) 摩(撫摩) 魄(氣魄)

脖(脖頸) 索(索取) 暄(寒暄) 磨(磨煉) 魂(靈魂)

措(措施) 疚(內疚) 臊(搔癢) 紐(樞紐) 渺(渺小)

錯(錯誤) 疾(疾病) 騷(騷擾) 鈕(按鈕) 緲(縹緲)

憎(憎恨) 穢(污穢) 涕(涕零) 摞(一摞書) 孰(孰是孰非)

僧(僧侶) 稅(稅收) 悌(孝悌) 螺(螺絲釘) 熟(成熟)

四、 多音字

繳:jiǎo (繳納) zhuó (弓繳) 與:yǔ (與人為善) yù(參與)

燕:yàn(燕子)yān(燕京) 模:mó (模糊) mú(模樣)

露:lù(露珠) lòu(露面) 剎:chà(剎那) shā(剎車)

屏:bǐng(屏息) ping(屏風) 曲:qū (彎曲) qǔ(戲曲)

勁:jìn(勁頭) jìng(勁旅) 薄:bó(單薄) báo(薄板)bò(薄荷)

差:chā(差距) chà(差不多) chāi(差事) cī(參差不齊)

五、 填空

1、 填入合適的動詞。

(種)樹苗 (找)水源 (插)秧 (悟出)哲理 (看)表演

(拉)胡琴 (打)算盤 (擰)螺絲(保持)平衡 (解)紐扣

(研)脂粉 (蘸)葯末 (戴)戒指 (掏)耳朵 (抹)鼻涕

2、填入合適的修飾詞。

(1)(凝然)的雙眼 (巨大)的能量

(輕松幽雅)的樂曲 (暴風雨般)的掌聲

(令人驚羨)的動作 ( 矮小結實)的老者

(優美)的東方雜技 (緊張不安)的觀眾

(2)(悄悄)地挪移 (目不轉睛)地盯著 (劇烈)地晃動

(獃獃)地站著 (語重心長)地說 (歉疚)地微笑

六、 近義詞

覺察——發覺 嘆息——感嘆 特別——特殊 徘徊——彷徨

匆匆——匆忙 偶爾——偶然 枯萎——乾枯 基業——基礎

模仿——仿照 依賴——依靠 優雅——優美 縈繞——繚繞

啟示——啟迪 歉疚——愧疚 沉著——鎮靜 陶醉——沉醉

責怪——責備 索性——乾脆 劇烈——猛烈 姿態——姿勢

構造——結構 機敏——靈敏 扶襯——幫扶 秀麗——清秀

顯示——展示 渺小——微小

七、 反義詞

匆匆——姍姍 聰明——愚蠢 空虛——充實 伶俐——笨拙

徘徊——果斷 覺察——忽視 特別——一般 高大——矮小

相信——懷疑 枯萎——茂盛 依賴——獨立 偶爾——經常

模仿——創造 巨大——渺小 輕松——繁重 柔軟——僵硬

慌亂——鎮定 沉著——驚慌 附和——反駁 結實——脆弱

責怪——贊許 簡單——復雜 薄弱——堅實 渺小——偉大

團結——分裂

;

B.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所有古詩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所有古詩內容如下:

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漢無名《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C.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全部課文

語文
六年級 下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1。文言文兩則:學弈、兩小兒辯日
2.匆專匆
3.桃花心木
4.頂碗少年
5.手指屬
6.北京的春節
7.藏戲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維吾爾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11.燈光
12.為人民服務
13.一夜的工作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魯賓孫漂流記》 梗概 精彩片段
17。《湯姆。索亞歷險記》 梗概 精彩片段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21.我最好的老師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成長足跡 依依惜別
古詩詞背誦:
七步詩
鳥鳴澗
芙蓉樓送辛漸
江畔獨步尋花
石灰吟
竹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己亥雜詩
浣溪沙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綜合復習:
養花
生活是多麼廣闊
中華第一龍
獄中聯歡
名碑薈萃
琥珀
智慧之花
看說明書做玩具小台燈
給外地親友寫封信

額~這樣行么?

D. 語文六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電子課本可以方便我們在網上學習。我也為大家找到了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電子課本,一起學習學習吧。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目錄

第一單元

1、文言文兩則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頂碗少年

5、手指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第二單元

6、北京的春節

7、藏戲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維吾爾

口語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第三單元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11、燈光

12、為人民服務

13、一夜的工作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第四單元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魯濱孫漂流記》梗概

精彩片段

17、《湯姆·索亞歷險記》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第五單元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20、真理誕生於

一百個問號之後

21、我最好的老師

口語交際·習作五

回顧·拓展五

第六單元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成長足跡

依依惜別

古詩詞背誦

1、七步詩

2、鳥鳴澗

3、芙蓉樓送辛漸

4、江畔獨步尋花

5、石灰吟

6、竹石

7、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8、已亥雜詩

9、浣溪沙

10、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綜合復習

1、養花

2、生活是多麼廣闊

3、中華第一龍

4、獄中聯歡

5、名碑薈萃

6、琥珀

7、智慧之花

8、看說明書做玩具小台燈

9、給外地親友寫封信

六年級課外知識積累

一、描寫友情送別的古詩:

1、題拍橘弊目:⑴《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⑵《山中送別》(唐—王維)、⑶《別董大》(唐—高適)、⑷《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⑸《贈汪倫》(唐—李白)、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⑺《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2、詩句:⑴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⑵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⑶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⑷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⑸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⑹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⑺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⑻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二、有關毛澤東的詩詞:

1、題目:⑴《七律·長征》、⑵《菩薩蠻·大柏地》、⑶《卜運算元·詠梅》、⑷《清平樂·六盤山》、⑸《憶秦娥·婁山關》、⑹《沁園春·雪》、⑺《採桑子·重陽》、⑻《為女民兵題照》、⑼《水調歌頭·游泳》、⑽《沁園春·長沙》

2、詩詞:補充課外的.⑷、⑸、⑻

三、描寫邊塞或軍旅生活的古詩:

1、題目:⑴《出塞》(唐—王昌齡)、⑵《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唐—王翰)、⑶《塞下曲》(唐—盧綸)、⑷《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唐—王昌齡)、⑸《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唐—王之渙)、⑹《使至塞上》(唐—王維)、⑺《前出塞》(唐—杜甫)、⑻《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2、詩句:⑴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⑵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⑶林暗草驚襲族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⑷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⑸、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⑹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⑻千樹萬樹梨花開,忽如一夜春風來。

四、愛國的詩詞:

1、題目:⑴《出塞》(唐—王昌齡)、⑵《示兒伍咐》(南宋—陸游)、⑶《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南宋—辛棄疾)、⑷《夏日絕句》(南宋—李清照)、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⑹《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南宋—陸游)、⑺《過零丁洋》(宋—文天祥)⑻《獄中題壁》(清—譚嗣同)⑼《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南宋—陸游)⑽《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2、詞句:⑴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⑵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⑶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⑷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⑸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⑻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⑼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⑽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詩詞、諺語等:

1、名人名言:⑴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⑵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⑶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鍾……——達爾文

2、詩詞:⑷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⑸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關漢卿⑹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文嘉《今日詩》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文嘉《明日詩》⑻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⑼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⑽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孟郊《勸學》⑾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無名氏《金縷衣》⑿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絕句》

3、諺語: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⒁光陰似箭,日月如梭。⒂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

E.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介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是適用於小學六年級學生的一套教材。該書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教學大綱,結合小學生學習的特點,進行了科學編排和系統性設計。以下是關於該書的詳細介紹:


一、教材內容概述


該教材包含了豐富的文學作品,如經典古詩文、現代美文等。同時,也涉及了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如漢字書寫、語法知識等。此外,書中還設置了一些拓展性的學習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拓展知識面。


二、特點分析


1. 經典與現代相結合:教材中不僅包含了古詩文,還有現代美文,旨在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接觸現代文學。


2. 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教材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如漢字書寫、詞彙積累等。通過豐富多樣的練習形式,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


3. 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材中的拓展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拓展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編寫理念與目的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的編寫理念是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其目的在於通過系統的教學,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拓展知識面。此外,該書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學的魅力。


四、使用建議


在使用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時,教師和學生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種資源,如課文、插圖、練習等。同時,還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境,進行拓展性的學習。此外,還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如多媒體和網路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是一套科學、系統、實用的教材,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F.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內容有哪些

第一單元

1、《北京的春節》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本文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老舍以充滿京味、朴實無華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老北京春節的民俗民風畫卷,

再現了老北京人過春節的熱鬧、隆重、溫馨以及美好,反映了老百姓過年時高興的心情,展示了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也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2、《臘八粥》作者沈從文,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煥。課文主要描寫了等粥和喝粥。其中,重點寫了八兒等待母親熬粥的生動情景,通過八兒和母親的對話,表現了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以及終於喝到粥時的滿足。字里行間展現出了作者對於普通百姓的無比關懷和熱愛,對於家庭親情的無比眷戀。

3、《寒食》作者為唐代詩人韓翊,詩的前兩句寫寒食節時長安城的白天之景,後兩句則描寫了入夜時分宮廷寒食節的景象,諷刺了封建統治者濫用特權的現象。

《迢迢牽牛星》作者為宋朝詩人蘇軾。本詩描述了牛郎、織女被銀河隔斷、不能相見的民間故事,詩文充滿了濃厚的浪漫氣息,表現了思婦對遊子的思念之情,也抒發了人間別離之苦。

《十五夜望月》作者為唐朝詩人王建。詩的前兩句寫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後兩句寫瞭望月懷人的心情,為讀者描繪出了一幅冷清、沉靜的中秋夜,也表達了詩人中秋時望月而思親的情感。

4、《藏戲》作者是馬晨明。本文作者用生動傳神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藏戲的形成過程,及其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藏戲獨特的魅力,和帶給人們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藝術享受。表現出了藏戲強烈、鮮明的民族特點。

第二單元

5、《魯濱遜漂流記(節選)》作者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本文由「梗概」和「節選」組成。「梗概」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魯濱遜「流落荒島」「建房定居」「養羊種麥」等情節。

「節選」則寫的是魯濱遜來到荒島的生活情況以及面對現實的思索。這兩個部分表現了魯濱遜面對惡劣的環境,不怕困難、樂觀向上、機智堅強、充滿智慧的特點。

6、《騎鵝旅行記(節選)》 作者是瑞典作家塞爾瑪拉格洛芙。本文描寫了一位名叫尼爾斯的男孩變成了狐仙,被動物們紛紛責怪,最後因不讓雄鵝飛走而被帶上了天空,表現出了童話作品的奇幻想像和美妙的構思。

7、《湯姆•索亞歷險記》作者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由這部名著的梗概和精彩片段組成。梗概以「歷險」為核心,介紹了主人公湯姆的五次歷險過程:精彩片段講述了湯姆和貝琪從山洞返回家後的故事。

該作品成功塑造了湯姆•索亞這個生動的「頑童」形象,讓我們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於探險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三單元

8、《匆匆》文章以「匆匆」二字為核心,細膩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惋惜和無奈。提醒我們:時光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就會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虛度光陰。

9、《那個星期天》一文寫了一位小男孩在某個星期天等待母親帶他出去玩的經歷。一開始,他既興奮又期待,後來因為母親一拖再拖而焦急萬分,到最後因母親沒有兌現承諾而失望、委屈乃至「絕望」。

本文細膩、深婉地表現了小主人公豐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與成人世界存在的鴻溝。

第四單元

10、《古詩三首》

《馬詩》為唐代詩人李賀所作,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但又熱切期盼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的志向。

《石灰吟》為明代詩人於謙所作,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了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以及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竹石》為清代詩人鄭燮所作,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岩竹的堅韌頑強,以言自己剛正不阿、鐵骨錚錚的骨氣。

11、《十六年前的回憶》本文記敘了「我」的父親李大釗在處境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堅持黨的工作,被捕時處變不驚,在法庭上鎮定自若,被害後全家人無比悲痛的經過,表現了李大釗忠於革命,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精神,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12、《為人民服務》一文是毛澤東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做的演講,文章一開始就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然後結合實際,從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正確地對待批評以及搞好團結三個方面,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敵人。

13、《金色的魚鉤》一文的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展現了老班長崇高的內心世界,使我們受到忠於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的教育,也理解了「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珍貴含義。

第五單元

14、《文言文兩則》

《學弈》一文描寫了最善於下棋的弈秋,教兩個學習態度完全不同的人下棋的故事。兩個人一個學得好,一個學得不好。故事藉由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當專心致志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針對太陽什麼時候離人最近的問題,兩個小兒爭持不下,連老師孔子也無法裁決。本文表現了兩個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的精神以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

15、《表裡的生物》講述了作者兒時幼稚可笑的一段經歷。他認為「凡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當他聽到父親的懷表中發出清脆的聲音,就認為裡面一定有一個小生物。

一次,父親終於打開表蓋讓他看,還說這擺來擺去的小東西是蠍子的尾巴,他信以為真,逢人就說,父親的表裡有一個小蠍子。文章語言質朴,彷彿在與人在傾心講述自己童年的一件趣事。

16、《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本文提出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一論點,然後以科學發展史上的3個代表性事例,向我們證明了只要善於觀察、不斷探究,就一定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17、《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展開豐富聯想,將百年後的學生上學情形講得十分有趣:專門的教學樓,如今的課程早已不復存在,老師都被機器人取代了,紙質書則被電子書取代,同學間的討論都變成了獨立思考等等。這一切都讓讀者在感到有趣的同時,也對未來和現實的學習進行了思考。

G. 六年級下冊的語文書內容 是什麼

第一組
1文言文兩則 (孟子 列子)
學弈 (孟子)
兩小兒辯日 (《列子》)
2匆匆 (朱自清)
3桃花心木 (林清玄)
4*頂碗少年 (趙麗宏)
5*手指 (豐子愷)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第二組
6北京的春節 (老舍)
7*藏戲 (馬晨明)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維吾爾 (權鵬飛)
口語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第三組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李星華)
11*燈光 (王願堅)
12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
13*一夜的工作 (何其芳)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第四組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
15凡卡 (契訶夫)
16*魯濱孫漂流記 (丹尼爾·笛福)
17*湯姆·索亞歷險記 (馬克·吐溫)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第五組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梁衡)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葉永烈)
21*我最好的老師
口語交際·習作五
回顧·拓展五
第六組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成長足跡
難忘的啟蒙 (沙健孫)
老師領進門 (劉紹棠)
新來的王老師
忘不了的笑聲
作文上的紅雙圈 (黃蓓佳)
依依惜別
給老師的一封信 (翁欽露)
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給校長的建議
同學錄
畢業贈言
古詩詞背誦
1七步詩 (曹植)
2鳥鳴澗 (王維)
3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4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5石灰吟 (於謙)
6竹石 (鄭燮)
7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8己亥雜詩 (龔自珍)
9浣溪沙 (蘇軾)
10卜運算元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綜合復習
1養花 (老舍)
2生活是多麼廣闊 (何其芳)
3中華第一龍
4獄中聯歡
5名碑薈萃 (王宏志)
6琥珀 (柏吉爾)
7智慧之花 (孫雲曉)
8看說明書做玩具小台燈
9給外地親友寫封信
生字表
中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相關知識積累
帶*是略讀課文

H.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內容是什麼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內容是如下:

第1課、文言文兩則

第2課、匆匆

第3課、桃花心木

第4課、頂碗少年

第5課、手指

第6課、北京的春節

第7課、藏戲

第8課、各具特色的民居

第9課、和田的維吾爾

第10課、十六年前的回憶

第11課、燈光

第12課、為人民服務

第13課、一夜的工作

第14課、賣火柴的小女孩

第15課、凡卡

第16課、《魯濱孫漂流記》

第17課、《湯姆·索亞歷險記》

第18課、跨越百年的美麗

第19課、千年夢圓在今朝

第20課、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第21課、我最好的老師

I. 求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書內容,最好是圖片

熱點內容
水果哪裡批發最便宜 發布:2025-03-31 18:14:47 瀏覽:856
歷史的黑洞 發布:2025-03-31 15:15:17 瀏覽:337
凱普生物申購 發布:2025-03-31 14:12:50 瀏覽:105
廣西數學高考試卷 發布:2025-03-31 13:34:50 瀏覽:884
四級英語考試真題 發布:2025-03-31 13:34:10 瀏覽:571
初中數學學科網數學 發布:2025-03-31 12:00:37 瀏覽:403
高中老師勸退學生 發布:2025-03-31 11:34:29 瀏覽:696
盆腔炎物理療法 發布:2025-03-31 11:14:47 瀏覽:172
浙江是哪個區 發布:2025-03-31 10:35:33 瀏覽:976
開通英語 發布:2025-03-31 09:31:45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