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二卷語文試題
郭原平,字長泰,又稟至行,養親必已力。性閑木功,佣賃以給供養。
稟:天賦 閑:熟習
性謙虛,每為人作匠,取散夫價。主人設食,原平自以家窮,父母不辦有餚味,唯飧鹽飯而已。
匠:木工
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要須日暮作畢,受直歸家,於里中買里中買糴,然後舉爨。
竟:從頭到尾 直:工錢
糴(dí):買進糧食——對應「糶」(tiào):賣出糧食
爨(cuàn):燒火做飯
父抱篤疾彌年,原平衣不解帶,口不嘗鹽菜者,跨積寒暑;又未嘗睡卧。
篤:(病)重 彌:長久
……父喪既終,自起兩間小屋,以為祠堂。每至節歲烝嘗,於此數日中,哀思,絕飲粥。
父服除後,不復食魚肉。於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妄嘗。自此迄終,三十餘載。
迄:至,到
高陽許瑤之居在永興,罷建安郡丞還家,以綿一斤遺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復反者前後數十。
遺(wèi):給於,贈送
瑤之乃自往曰:「今歲過寒,而建安綿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過:勝過,本文譯為「特別」
……每出市賣物,人問幾錢,裁言其半,如此積時,邑人皆共識悉,輒加本價與之。
積時:很長時間
彼此相讓,欲買者稍稍減價,要使微賤,然後取直。居宅下濕,繞宅為溝,以通淤水。
直:錢
宅上種少竹,春月夜有盜其筍者,原平偶起見之,盜者奔走墜溝。
奔走:逃跑
原平自以不能廣施,至使此人顛沛,乃於所植竹處溝上立小橋,令足通行,又采筍置籬外。
顛沛:跌倒,倒下
鄰曲慚愧,無復取者。
……又以種瓜為業。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瀆不復通船,縣官劉僧秀愍其窮老,下瀆水與之。
瓜瀆:運瓜的河道 愍(mĭn):憐憫,哀憐 窮老:貧窮年老
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豈可減溉田之水,以通運瓜之船。」乃步從他道往錢唐貨賣。
每行來,見人牽埭未過,輒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埭(dài):土壩
若自船已渡,後人未及,常停住須待,以此為常。
須:等待
……太守王僧郎察孝廉,不就。太守蔡興宗臨郡,深加貴異,以私米饋原平及山陰朱百年妻,
……原平固讓頻煩,誓死不受。人或問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貧老,故加此贍,豈宜必辭。」
固:堅持
原平曰:「府君若以吾義行邪,則無一介之善,不可濫荷此賜。
若以其貧老邪,耋齒甚多,屢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耋(dié):年老
終不肯納。百年妻亦辭不受。 郭原平,字長泰。他生性孝順,侍養父母必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他會做木工,常靠給人做工供養雙親。他生性謙虛,每次給人做工,只取一般木匠的工錢。僱主招待他吃飯時,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貧窮,父母不曾吃葷菜,所以自己只吃鹹菜下飯就算了。家裡有時沒飯吃,他就整日空腹幹活,和家裡人一同挨餓;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錢回家,在村裡買米,然後燒火做飯。父親得了重病整一年,郭原平衣不解帶,口不嘗鹽漬的蔬菜,這樣過了一冬一夏。
父親死了以後,自己建起了兩間小屋,作為祠堂。每到了祭祀的日子,在這幾天中,哀傷,思念父親,不喝粥。等到喪期結束以後,自己不再吃魚肉。到母親面前,給她看有吃的,獨自在房間里時,從沒有偷偷品嘗過。這樣一直到母親死了,三十多年了。高陽的許瑤之居住在永興,不做郡安縣丞回到了家鄉,贈送給郭原平一斤棉花。郭原平不肯接受,送過來又送回去,前後有幾十次。於是許瑤之親自前往,說:「今年特別寒冷,建安棉不錯,用這個來尊奉家裡人吧」,郭原平才拜謝接受。
郭原平每次去市場賣東西,別人問多少錢,他總是栽減成市價的一半,這樣時間長了,城裡的人都認識他,於是加還本價給他,賣者買者彼此總要互相推讓。郭原平總想使買的人稍稍減價,等價錢低廉然後才收錢。郭原平住的房屋下面潮濕,他便繞著宅基挖了條水溝疏通淤水。他在房子旁邊種了一些竹子,春季夜裡有人來偷竹筍,郭原平偶爾起來撞見了,偷筍的人逃跑時掉進了水溝。郭原平認為自己不能廣施善行,而使偷者摔跤,於是在種竹筍地方的水溝上搭一座小橋,使偷者行走方便,又采了些竹筍放在籬笆外面。偷筍人感到很慚愧,從此再也沒有人去他家偷筍。
郭原平又以種瓜為業。宋世祖大明七年發生大旱災,他的運瓜水道不再能通船,縣令劉僧秀憐惜他貧窮年老,放其他溝渠的水給他。郭原說:「普天下大旱,百姓都很困難,怎麼能減少灌溉稻田的水,以使運瓜的船能通行呢?」於是他步行改走他道去錢塘賣貨。每次行船來錢塘,看見旁人的船被堵在水壩下還沒有牽過去,就迅速操槳過去幫助,自己的船自己牽引,不藉助他人的力量。若是自己的船已經通過了水壩,後面的人還沒趕上來,他常常停船等待,似乎這樣已成了習慣。
太守王僧朗推舉他為「孝廉」,郭原平沒有接受。太守蔡興宗來到該郡,對郭原平的為人行事也很欽佩,感到驚異,於是便把自己的米饋贈給郭原平和山陰縣朱百年的妻子。郭原平堅決的一再推讓,誓死不接受。有人問他說:「府君嘉獎你淳厚的德行,憐憫你年老貧窮,所以才有贍養之贈,豈能苦苦推辭呢?」郭原平說:「府君如果因我的孝義行為而給以賞賜,則不止我一個人做得好,所以不能隨便承受這種賞賜;如果因我貧窮衰老而饋贈,而八九十歲的老人很多,家家都很貧困,並非只有我一個罷了。」他始終不肯接受,朱百年的妻子也推辭不接受。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稟至行,養親必己力 稟:賜與
B.性閑木功,佣賃以給供養 閑:熟習
C.日暮作畢,受直歸家 直:報酬
D.於里中買糶,然後舉爨 爨:做飯
答案:A
解析:稟:天賦,賦予。
9、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示郭原平孝敬父母和仗義助人的一組是()
A.①唯餐鹽飯而已 ②後人未及,常停住須待
B.①父抱篤疾彌年 ②要使微賤,然後取直
C.①於母前,示有所啖 ②豈可減溉田之水
D.①原平乃拜而受之 ②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答案:A
解析:B項後一句表明郭原平不賺便宜;C項後一句表明郭原平先人後己,不計較私利;D項分別表明郭原平不隨便接受別人東西和不願麻煩別人。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郭原平品德高尚,竭盡全力贍養雙親。他外出做工,賺錢養家,家中斷炊,從不獨自飽食。照顧病父,積年累月始終不懈;父親去世後,他三十多年不吃魚肉。
B.郭原平為人寬厚,常常顧及他人感受。出市賣物,只收半價,以致買者加價付錢。他家種竹,有人偷筍,他掘出竹筍放在籬外,盜者感到慚愧,不再偷盜。
C.郭原平以種瓜為業,曾遇大旱,運瓜的溝渠不能通船。縣官劉僧秀要引農田中水注入瓜渠讓他運瓜,他不肯接受。運瓜時他見有人遇到困難,卻能迅速相助。
D.太守王僧朗舉察郭原平為孝廉,他不願接受。太守蔡興宗私人送米給他,他堅決推辭;有人勸他別拒絕,原平謙虛地說,自己沒有一點善行,不當受到賞賜。
答案:C
解析:不是「引農田中水注入瓜渠」,而是「放其他溝渠的水注入運瓜水道」。「運瓜時」應為「每次行船來錢塘」。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以不能廣施,至使此人顛沛,乃於此植竹處溝上立小橋,令足通行。 譯文:
(2)若以其貧老邪,耋齒甚多,屢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譯文:
答案:(1)郭原平自認為不能廣泛施捨,致使這人跌倒,於是在種竹處的溝上搭起小橋,讓人足以通行。
(2)如果因我又窮又老的話,老人很多,家家戶戶經常貧困,不只是我一個人而已。
解析:(1)注意「以」「顛沛」「乃」「立」「令」「足」的翻譯。
(2)注意「若」「以」「其」「耋齒」「屢空比室」的翻譯。文言文翻譯要嚴格執行直譯的原則;找准得分點:重點實詞、活用詞、句式特點、重要虛詞、通假、偏義復詞;保持譯句流暢通順讓,譯句和原文語境吻合。
Ⅱ 2014年高考全國卷二語文試題及答案詳解(5)
3.【圖片版標准答案】B
【解析版答案】C
【解析】C項「有關食品安全的規定始於周代」的說法原文無據。
【考點定位】此題考點為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4.【標准答案】D
【解析】D項對「著」的解釋有誤,在這里應是「登記、記載」之意。
【考點定位】本題考點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5.【標准答案】C
【解析】解答此題,可先整體閱讀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韓文對劉瑾等人的不滿,文段先寫劉瑾等人引導皇帝沉溺聲色犬馬的行為,接著寫韓文對這些行為的不滿。於是據此理解斷句。
【考點定位】本題考點為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6.【標准答案】B
【解析】B項錯誤為:無中生有。
【考點定位】此題考點為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圖片版標准答案】
(1)淳安公主受賜田地有三百頃,又想強奪任丘民眾的產業,因韓文盡力相爭才停止。
【解析版答案】
(1)淳安公主有三百頃皇上賞賜的田地,又想奪取任丘老百姓的產業,韓文竭力抗爭才讓這事停止下來。(關鍵詞:賜、復、民業、力爭各1分,句意1分)
【圖片版標准答案】
(2)當即與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宮闕上奏,皇上驚哭不食,劉瑾等人大為恐懼。
【解析版答案】
(2)韓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鑾寶殿給皇帝上書,奏章遞入皇宮,皇帝吃驚得哭泣著吃不下飯,劉瑾等人十分恐懼。(關鍵詞:偕、伏闕、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
【解析】翻譯文言首先要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後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范,達到詞達句順。
【考點定位】此題考點為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8.(5分)【圖片版標准答案】
詩人是用襯托的方法來表現盛情的。詩人雖然到處漂泊,但好象對此並不在意,認為這是「等閑」之事;而客中一覺夢醒,思家鄉、念親人的惆悵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解析版答案】
韋庄在詩中用虛實相生的方法來表現自己的感情。詩的首聯先寫「實」,寫自己「等閑揮袂」「別家」「客天涯」的豪邁和瀟灑;詩的第二聯寫「虛」,虛寫自己的 「燈前一覺」所做的夢。這「夢」是「江南夢」,即思家夢。詩人將離家的苦悶轉入到夢境,以此寄寓自己現實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襯自己的「惆悵」和孤獨,「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詩人的感傷表露無遺。
【解析】解答此題,要學會運用一些賞析詩詞的術語來概括,比如,對抒情詩,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融情於景等;對說理詩,有托物言志、寓理於物等。其他還有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等。
【考點定位】此題考點為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9.(6分)【圖片版標准答案】
韋詩中「燈前」表現了詩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悵惘之情;郭詩中「燈前」表現了詩人住宿在漁家所感到的溫暖、愉悅之情。
【解析版答案】
雖然兩首詩都寫到「燈前」,但是,這兩處「燈前」所表達的詩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韋詩的「燈前」透露出詩人的孤獨與無奈。郭詩的「燈前笑說」描寫了漁人待客的熱情,主客之間無拘無束、愉快交談的生活情象,從而引出了下文漁人笑說的內容,用平易樸素的語言表達出艱辛人生中的詩意美。
【解析】解答此題,要注意到,雖然題目只是問的兩個「燈前」所表達的不同意思,答題時必須緊扣這個基調。
【考點定位】此題考點為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二)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6分)【標准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3)軸 轤 千里 旌旗蔽空
【解析】【考點定位】此題考點為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要答好此類題,平時就要注意積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於記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寫錯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題的重點字如:朝菌、晦朔、蟪蛄、長、軸 轤 等。
乙 選考題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 (1)【標准答案】答C給3分,答A給2分,答E給1分,答B、D不給分。
【解析】解答本題,要注意分析各選項表述,從各選項關於小說主題、人物性格、修辭手法和表達技巧的方面的表述中發現問題。題中,B項錯誤在於:「對比」的說法不正確。D項所舉的例子不能證明「地方色彩」。E所舉之例不能證明「有現代意識」。
【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小說以「鞋」為中心敘事寫人,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圖片版標准答案】
①做鞋是當時當地的規矩,這樣的故事既有生活氣息,又有時代特點;
②以鞋為線索,可以使故事情節更集中、緊湊;
③鞋是情感的寄託物,有助於主人公內在情感與深層心理的發掘與表現。
【解析版答案】
①以鞋為紐帶可以傳遞主人公守明的深情與期盼,有利於開展故事情節。
1. 2016年高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
2. 2016年高考語文專項復習題及答案
5. 2016年高考語文模擬題及答案解析
6. 2016年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7. 2015北京高考語文真題試題及答案【word完整版】
8. 2016年高考語文預測試題題及答案
9. 2016年高考語文復習提升題及答案
10. 2016全國I卷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2)
Ⅲ 求2007年全國高考Ⅱ語文卷的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參考
一、(l2分,每小題3分)
1. D 2. D 3. C 4. C
二、(9分,每小題3分)
5. C 6. A 7. C
三、(9分,每小題3分)
8. C 9. D 10. B
四、(23分)
11.(10分)
(1)(5分)又寫信送給朝廷大臣、四方藩鎮長官,都說契丹可以攻取。
譯出大意給3分;「書」、「遺」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契丹也認為晉朝多事對自己有利,慶幸重榮作亂,希望晉朝廷與重榮 同時受損。
譯出大意給2分;「利」、「期」、「敝之」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12.(8分)
(1)(3分)分別是「明」和「出」。
詩人在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顯現出雨後「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 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時更加明亮奪 目;雨水沖洗後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答出「明」和「出」兩字,給1分;能對這兩個字作簡要分析,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如答成其他兩字,只要言之成理.可酌給1至2分。
(2)(5分)尾聯寫了農忙時節,農人全家在農田裡忙於耕作的景象。
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①再一次突出表現「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睛」,詩人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靜態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答出圖景,給l分;每答出一點好處,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13.(5分)
(1)①其名為鯤 ②鯤之大 ③其名為鵬 ④鵬之大 ⑤其翼若垂天之雲
(2)⑥聞道龍標過溪 ⑦我寄愁心與明月
⑧花之隱逸者也 ⑨花之富貴者也 ⑩花之君子者也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五、(22分)
14.(6分)
第一問(3分):
①天涯本義指天之盡頭。②作者也以為前去無路。③如今已名不副實,島上交通比較發達、方便。
第二問(3分):
①「海角」原來是奇拔的岩石.這出乎作者的意料。②兩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聯想。③此處風錄優美,環境宜人,適合談情說愛。
每答對一點給l分。
意思答對即可。
15.(4分)
①「道旁石」本指遺棄在路邊、沒有用的石頭。②在丈中指被棄置不用的人才。③「補天手」在文中指參與新中國建設的歸國華僑這樣的人才。④也喻指本應補天卻被放逐的古代名臣。
每答對一點給l分。
意思答對即可。
16.(4分)
①天南星本是一種草葯,當地老百姓無以為生, 拿它充飢,情況悲慘。②王佐似乎贊美了天南星是海南獨有的「美產」,但實際是對搜刮百姓行為的反諷。
每答對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17.(8分)
①古代的海南島被當作險惡之地.流放在此的人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人民掌握政權之後,海南島成為新天地.歸國華橋在此安家立業,成為建設國家的人才。
②古時候老百姓把鴨腳粟、天南星當作糧食,生活很悲苦;現在的農民用鴨腳粟喂牲畜,且還有比它好的飼料。
每答對一處對比給4分。
意思答對即可。只答到其他對比,可酌情給分。
六、(15分)
l8.(4分)
②①⑤④③⑥
答對②④各給l分;其他四處,每答對兩處給l分。
l9.(5分)
(1)家父 您父親或令尊 (2)犬子 兒子
(3) 小有名氣 很有影響 (4)有幸 應邀
找出並改對一處給2分,兩處給3分,三處給4分.四處給5分。只找出錯誤而未修改或修改有誤,每兩處給l分,一處不給分,以此類推。
20.(6分)
內容符合要求給2分,修辭方法使用恰當給3分,表達順暢給l分。
每超過5個字扣1分,最多扣2分。
七、(60分)
21.(60分)
說明:
一、基礎等級評分,「題意」項以符合材料內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圍為准,可以不引用原材料的文字。
二、發展等級評分,不求全面,可根據「特徵」4項16點中若干突出點按等評分。
1.深刻:⑴透過現象深人本質 ⑵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 ⑶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2.豐富:⑷材料豐富 ⑸論據充足 ⑹形象豐滿 ⑺意境深遠
3.有文采:⑻用詞貼切 ⑼句式靈活 ⑽善於運用修辭手法 ⑾文句有表現力
4.有創意:⑿見解新撅 ⒀材料新鮮 ⒁構思新巧 ⒂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
⒃有個性特徵
三、缺標題扣2分;不足字數,每少50個字扣1分;每3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每用錯3處標點扣1分。
四、套作、文體不明確的適當扣分。抄襲的,「基礎等級」在四等之內評分,「發展等級」不給分。
Ⅳ 如何評價2022新高考全國Ⅱ卷語文題今年題目難度如何
高考是對學子來說是12學載的一次大檢驗,知識是否牢固掌握,能否舉一反三,心理素質是否過硬,身材素質是否能跟得上,這都是可以綜合反映出來的。試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機融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引導青年學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試題啟發學生思考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觀念在構建新時代和諧社會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的當代價值;引導學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用科學理論提升認識、指導實踐。
Ⅳ 2007年高考語文試題(全國卷2)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試題卷II答案及解析
1.D[解析][A項「杳」應讀「yǎo」,項「毗」應讀「pí」,C項「箋」應讀「jiān」。]
2.D[解析][A項望文生義,「等量齊觀」,是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的意思。應為「異彩紛呈」。B項張冠李戴,「間不容發」,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應為「刻不容緩」。C項褒貶誤用,「鳳毛麟角」,是指鳳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D項「喜出望外」的意思是,由於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3.C[解析][A項成分殘缺,「介紹」缺少賓語,可以在「表達效果」後加「的知識」;B項不合邏輯,「小提琴愛好者」、「文學愛好者」與是否在工作無關,可以去掉「工作之餘」幾字,也可以改為:「工作之餘,他不僅愛好小提琴,是大家公認的演奏能手;也愛好文學,能寫出很好的美妙詩篇。」D項結構混亂,第二分句前後牽連了,把第二分句應改為「這也是最容易出現弄虛作假現象的環節」。]
4.C[解析][C項「日前」「進行了」,表示已經發生,「將」表示未發生,如果不刪去就會前後矛盾。]
5.C[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能力。C項偷換概念,「生物物種及其遺傳變異和生態系統的復雜性的總稱」並非「生物群體的總稱」。]
6.A[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篩選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項無中生有,第四段只是列舉了「人類對生物環境的破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保護不力」等原因,並未說是「主要原因」;C項語意絕對,「必然」絕對化了;D以偏概全,第三段中是「以其為生存條件的」生物]
7.C[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A項因果倒置,「創造出適宜的生存環境」是前提不是結果;B項超前肯定,「將使」「都得到充分」不合實際;D項避重就輕,「當務之急」應該是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
8.C[解析][謹:恭敬。高中語文讀本《荊軻刺秦王》一文中,「謹斬樊於期頭」,這里的「謹」用法如此。]
9.B[解析][A項,第二句「重榮箕踞慢罵」的是「契丹使者」,C第一句「誘之」的對象是「吐渾白氏役」,D項「拽剌」是「契丹使者」。]
10.B[解析][B項錯在「對重榮的一系列做法堅決反對」,重榮誘吐渾白氏役入塞,契丹責問高祖時,高祖「姑息重榮不能詰」。]
11.(1)譯文:又寫信送給朝廷大臣、四方藩鎮長官,都說契丹可以攻取。
(2)譯文:契丹也認為晉朝多事對自己有利,慶幸重榮作亂,希望晉朝廷與重榮同時受損。
[解析][第(1)句,應注意「遺」,送給;「四方藩鎮」,四方藩鎮長官;「以……為言」,說。第(2)句,應注意「利」,意動用法,「以……為有利」;「幸」,慶幸;「兩敝」,兩方同時受損。]
12.(1)答:分別是「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後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後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2)答:尾聯寫了農忙時節,農人全家在農田裡忙於耕作的景象。
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再一次突出表現「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晴」人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表態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修畫面活了起來。
[解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初夏的鄉村,雨後新晴,詩人眺望原野所見到的景色。詩的開頭兩句,總寫新晴野望時的感受:經過雨水的沖滌,空氣中無絲毫塵埃,顯得特別明凈清新;極目遠眺,原野顯得格外空曠開闊。詩人一下了就抓住了環境的特徵,僅僅用「原野曠」、「無氛垢」六個字,便把此情此境真切地再現出來。而且將讀者也引進這一特定情境中去,隨著詩人一起遠眺。
縱目四望,周圍是一片多麼秀麗的景色啊!遠處,可以遙遙望見臨靠著河邊渡頭的城門樓;近處,可以看到村邊的綠樹緊連著溪流的入河口。這在平時都不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田野外面,銀白色的河水閃動著粼粼波光,因為雨後水漲,晴日輝映,比平時顯得明亮;山脊背後,一重重青翠的峰巒突兀而出,峰巒疊現,遠近相襯,比平時更富於層次感。這一組風景鏡頭,緊緊扣住了雨後新晴的景物特點。隨著目之所及,由遠而近,又由近及遠,有層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意境清幽秀麗,儼然構成了一幅天然絕妙的圖畫。
然而,這樣一幅畫,還只能說是靜物寫生,雖則秀美,畢竟顯得有點空曠,缺乏活力。王維作為山水詩和山水畫的大師,是深深懂得這一點的。因而在最後兩句中,他便給這幅靜態畫面加上了動態的人物:「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雖然是虛寫,卻給原野平添了無限生意,能讓人想見初夏田間活躍的情狀並感受到農忙勞動的氣氛。這樣一筆,整個畫面都活起來了。
這首詩基調明朗、健康,表現了詩人愛自然、愛田園、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詩人對自然美有敏銳的感受,他善於抓住景物特徵,注意動靜結合,進行層次分明的描繪,給讀者以美的藝術享受。]
13.(1)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逍遙游》)
(2)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14.答:①「天涯」本意是天之盡頭,作者也以為前無去路,如今卻名不副實,島上交通比較發達、方便。
②「海角」原來是奇拔的岩石,這出乎作者的意料。兩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聯想。此處環境優美,風景怡人,適合談情說愛。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和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可以根據文章第一段「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第二段「環島公路干線直通那裡」以及第三段「出乎我的意外」、優美的環境等信息作答。]
15.答:「道旁石」本指遺棄在路邊,沒有用的石頭。在文中被棄置不用的人才。
「補天手」在文中指參與新中國建設的歸國華僑這樣的人才,也喻指本應補天卻補放逐的古代名臣。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這里應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結合第五段「大名震宇宙」「這些名臣」「被放逐」等和第七段「現在他們回到祖國的這個南海大島安家立業」等信息作答。]
16.答:天南星本是一種草葯,當地老百姓無以為生,拿它充飢,情狀悲慘。王佐似乎贊美了天南星是海南獨有的「美產」,但實際上是對搜刮百姓行為的反諷。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和評價文章思想內容的能力。從王詩的第一二句可知天南星是「入本草」的,從第三四句可知它是老百姓「濟飢飽」的,然而卻被「累累滿筐收」,「老百姓所得,盡被搜刮以去」。一種野草成為「美產」,本極具諷刺意味了,但連野草也被搜刮而去,官府的惡劣可想而知了!]
17.答:古代的海南島被當作險惡之地,流放到此的人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人民掌握政權之後,海南島成為新天地,歸國華僑在此安家立業,成為建設國家的人才。
古時候老百姓把鴨腳粟、天南星當作糧食,生活很悲苦;現在的農民用它喂畜牲,且有比它更好的飼料。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表達技巧的能力。這里主要從古代和現代在「天涯海角」的兩類人的遭遇,以及鴨腳粟、天南星對不同時期老百姓的作用兩方面考慮。]
18.答案:b a e d c f
[解析][這道題首先弄清整個文段的內容和結構:先是兩組並列的句子介紹小城的特點。要善於找突破口,「枕著清澈的多瑙河水」是說小城的美,由此可以確定④⑤⑥句。]
19.答案:(1)家父 改成 您父親或令尊
(2)犬子 改成 兒子
(3)小有名氣 改成 很有影響
(4)有幸 改成 應邀
[解析][語言得體是交際的需要。無論說什麼話都要講究一個得體,也就是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平時說話講究敬稱、謙稱和避諱,一點不能馬虎。]
20.答案:內容符合要求給2分,修辭方法使用恰當給3分,表達順暢給1分,每超過5個字扣1分,最多扣2分。
答案示例:祥雲是花,是奧運在東方大地盛開的文明之花;祥雲是海,是奧運給華夏土地帶來的歡樂之海。
21.[解析][這道題要審清題意,內容:「祥雲與奧運」。形式:展開想像,運用比喻或擬人的修辭手法。要求:不超過50字。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祥雲是很祥和、很和諧的形象,跟中國的哲學及整個奧林匹克精神也好,都能夠很好的吻合,而且又能夠非常好的表現出中國人自信、向上的精神狀態。「祥雲」朵朵,象徵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踏「雲」而來。]
[優秀作文示例]怪圈:「越幫越忙,越忙越幫」馮慧婷扶貧扶貧,越貧越扶,越扶越貧,你相信嗎?我就看到過這樣的事情。 我外婆的家鄉是在粵北一個極為貧困的小村莊,全國數一數二的重點扶貧對象。那天,當我踏足這個只有三、四十戶人口的地方,一切令我目瞪口呆:彎彎曲曲的卷道,搖搖欲墜的土磚房,荒蕪開裂的田地,整個村莊看起來暗黑暗黑的,就像暴風雨前烏雲蓋天一般。走進三姨婆家,我更為它的簡陋所驚呆: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燈,兩張橋凳上放一張木板便是床,全家只有一個半米高的小板凳,只有三姨公可以坐,一家大小隻有三姨公偶爾會拖拉著一雙舊得看不出原來模樣的土布鞋。這晚,碰巧讓我趕上了上級來這兒視察貧困情況。三姨公一聽到這個消息,就立即蹬掉了那雙舊鞋,光著腳滿屋亂竄;油箱里的油要倒大半出來藏好;灶前的柴不要堆太多,留一兩跟就好了;一家大小都要換上一套更破、更舊的衣服;才兩歲的小丫乾脆褲子也不用穿了;米缸掏空它,扔幾個黑饅頭下去;連那張唯一的板凳也藏了起來……經過這么一折騰,這更變成了人間地獄。 晚上,上級的工作人員到了三姨公家裡,於是在只有豆苗大小的火光中,嗚咽聲,小孩的哭鬧聲混雜在一起,就像曠野墳場上那詭異的風聲,跳躍的火苗把三姨公一家人的影子映在牆上,斑斑駁駁,閃爍不定。第二天,批示就出來了,這里還需要繼續大力扶貧!也就這天,調查人員走了,我聽見了三姨公家裡的鍋舀聲。三姨公照舊倚坐在門角吸著旱煙。其實,這里不只三姨公這樣,其它人家裡的男人也是整天在這條閉塞的巷子里閑逛,孩子也不上學,整天亂竄,女人們就只管一日三餐,唯一無人打理的,是那些田地。我用我僅有的一點化學知識,對土地作了初步的判斷,其實這些土壤並非十分貧瘠,雖然這里是粵北,但仍屬於中國的南部,仍然是氣候比較宜人的地方,不致於農作物顆粒無收。我問三姨婆,為什麼不做田裡的活。三姨婆看了我一眼,說:「那麼積極幹嘛,日里曬,雨里淋,也就一個肚飽,我還不如坐著等吃。」我驚訝於這句話,難怪這里的人一輩又一輩地窮下去,工作對於他們來說無意義,讀書也是白搭。這里真正貧瘠地不是土地,而是人心!這里真正缺乏地不是金錢,而是尊嚴!這里真正需要扶貧的不是物質,而是人們的精神!幫助別人脫貧也要走對路,要幫助他自力更生,而不是永無休止的施捨。其它的幫助也是這樣, 否則,就會落入「越扶越貧,越貧越扶――越幫越忙,越忙越幫」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