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
基礎知識:
①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③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④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以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⑤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度;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⑦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⑧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數據。
基本概念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
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車、小火車的直行、速滑這些物體都是沿著直線移動這樣的現象叫做平移。
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移動這樣的現象,我們把他叫做旋轉。
平移和旋轉都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平移就是物體沿著直線移動。
旋轉就是物體繞著某一個點或軸運動。
2×6=12,所以2和6是12的因數,12是2和6的倍數。一個數的因數還不止一個,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從最小的自然數1找起,也就是從最小的因數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過程中一對一對找,寫的時候從小到大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個位上是 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0也是偶數)最小的偶數是0,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最小的奇數是1。
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都是5的倍數。
一個數各個數位上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一定是3的倍數。
一個數的因數只有1和它本身,這樣的數叫質數,最小的質數是2.
一個數的因數只有1和它本身,這樣的數叫質數,最小的質數是2.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合數,最小的合數是4.
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12條棱,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8個頂點。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長,寬,高。
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12條棱長度相等。8個頂點。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 =( 長×寬 + 長×高 + 寬×高 ) × 2
正方體的表面積 =棱長×棱長×6=底面積×6
計算長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般需要計算六個面的總面積,但像這樣有時要跟據實際需要計算它的表面積。(注意審題和方法的多樣性)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測量長度要用長度單位,測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測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V=abh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3讀作a的立方
長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V =sh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相鄰的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
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
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但是計量液體體積,如葯水、汽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1升(L)=1000毫升(mL),1升(L)=1立方分米(dm3 ) ,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
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是要從容器的裡面量長、寬、高。
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
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 把單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把單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分數的分數單位。
可以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用除數作分母,被除數作分子,除號相當於分數中的分數線。分數是一種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 。
分子比分母大或等於分母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1或等於1 。
帶分數都是由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真分數)組成的,帶分數都比1 大。當分子是分母的倍數時,假分數可以化成整數。
分子不是分母倍數時,化成帶分數,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數部分,余數是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1 、2 、4 是16 和12公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其中,4 是最大的公因數,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兩個數所有公有質因數的積,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當兩個數成倍數關系時,較小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當兩個數只有公因數1 時,它們的最大公因數也是1 。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約分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
兩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兩種特殊情況: ( 1 )當兩數成倍數關系時,較大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 2 )當兩數只有公因數1 時,這兩個數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幾個分數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通分時,先求出原來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再看原來分數的分母變成公分母要乘上幾,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數。
小數實際上是分母為10 、100 、1000 …的分數的另一種形式。
小數化成分數時,先把小數寫成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後面寫幾個0作分母,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作分子。注意約分的要約分。
分數化成小數把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上相同的數,轉化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改寫成小數。或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數。除不盡時,要根據需要按「四舍五人」法保留幾位小數。
分數加、減法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相同。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注意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分子是0 的分數都等於O 。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後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注意在通分時,為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
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進行計算
整數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
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叫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很快比較出各種數量的多少,還能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復式折線統計圖可以比較容易地比較出兩組數據的變化趨勢。在製作復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畫出圖例。
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個質量不同的,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利用天平能夠快速准確地把它找出來,我們把這類問題叫做找次品。
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時候,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並且盡量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證找出次品而且稱的次數一定最少。
⑵ 北師大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重點復習資料,謝謝
主要教學內容: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五年級下冊的重點難點:
1.圖形的變換。重點掌握一般幾何圖形的對稱軸,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徵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
2.因數與倍數。使學生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徵。概念較多,需要理清概念之間的關系,不能死記硬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並學會靈活運用。數論本身就是研究整數性質的一門學科,有時不太容易與具體情境結合起來,如質數、合數等概念,很難從生活實際中引入。而學生到了五年級,抽象能力已經有了進一步發展,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3.長方體和正方體。掌握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及表面積公式,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這一部分難度最大,因為是剛剛開始形成理性的空間觀念。建議:(1)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結合平時生活的實體觀念物體。如長方體的頂點,棱,面,表面積,體積,容積。如火柴盒。(2)加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做紙盒。
4.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是學生從直觀數學到抽象數學的轉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比較完整地從分數的產生,從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等方面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而學習並理解與分數有關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約分、通分以及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技能。為了培養學生的數感,我會要求熟記常用的分數與小數互化。如24X0.875。這些知識在後面系統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及其應用時都要用到。因此,學好本單元的內容是順利掌握分數四則運算並學會應用分數知識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的必要基礎。
5.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相對簡單一些。本單元是數學運算的重要基礎知識之一,能否熟練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評價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計算能力,擁有良好的數感的一項重要尺度。
6.統計。理解眾數的含義,學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理解眾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7.數學廣角。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向學生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望採納!!!
⑶ 小學五年級數學知識點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1、小數乘整數(P2、3):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個1.5的和的簡便運算。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小數乘小數(P4、5):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注意:計算結果中,小數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數化簡;小數部分位數不夠時,要用0佔位。
3、規律(1)(P9):一個數(0除外)乘大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0除外)乘小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4、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P10)
⑴四捨五入法;⑵進一法;⑶去尾法
5、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
6、(P11)小數四則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7、運算定律和性質:
加法: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減法性質: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質:a÷b÷c=a÷(b×c)
第二單元小數除法
8、小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如:0.6÷0.3表示已知兩個因數的積0.6與其中的一個因數0.3,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9、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P16):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餘數,要添0再除。
10、(P21)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先將除數和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注意:如果被除數的位數不夠,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
11、(P23)在實際應用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商的近似數。
12、(P24、25)除法中的變化規律:①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
②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商隨著擴大。③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擴大。
13、(P28)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循環節: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如6.3232……的循環節是32.
14、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第三單元觀察物體
15、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時,從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第四單元簡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加號、減號除號以及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
17、a×a可以寫作a•a或a ,a 讀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個數量關系式:加法: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兩一個加數
減法: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乘法: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商=被除數÷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檢驗過程:方程左邊=…… 23、方程的解是一個數;
=…… 解方程式一個計算過程。
=方程右邊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
23、公式:長方形:周長=(長+寬)×2——【長=周長÷2-寬;寬=周長÷2-長】 字母公式:C=(a+b)×2
面積=長×寬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長=邊長×4 字母公式:C=4a
面積=邊長×邊長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底=面積×2÷高;高=面積×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積×2÷高-下底,下底=面積×2÷高-上底;高=面積×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底;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三角形的底;
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三角形的高;
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三角形面積的2倍,
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
26、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種推導方法老師已講,自己看書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知道就行。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梯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於梯形面積的2倍,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29、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30、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通過加、減進行計算。
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
31、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32、中位數的優點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用它代表全體數據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33、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34、郵政編碼:由6位組成,前2位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 0 5 4 0 0 1
前3位表示郵區
前4位表示縣(市)
最後2位表示投遞局
35、身份證號碼:18位
1 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縣 出生日期 順序碼 校驗碼
倒數第二位的數字用來表示性別,單數表示男,雙數表示女。
第一單元 倍數與因數(我們只在自然數(0除外)范圍內研究倍數和因數。)
1、像0、1、2、3、4、5、6……這樣的數是自然數。
2、像-3、-2、-1、0、1、2、3……這樣的數是整數。3、整數與自然數的關系:整數包括自然數。
4、倍數和因數: 舉例如4×5=20,20是4和5的倍數,4和5是20的因數,倍數和因數是相互依存的。
5、找倍數:從1倍開始有序的找。
6、一個數倍數的特點: ①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②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③沒有最大的倍數。
7、找因數:找一個數的因數,一對一對有序的找較好。
8、一個數因數的特點: ①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②最小的因數是1;
③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9、2的倍數的特徵:個位是0、2、4、6、8的數是2的倍數。
10、奇數和偶數: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按一個數是不是2的倍數來分,自然數可以分成兩類:奇數和偶數
11、5的倍數的特徵:個位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
12、3的倍數的特徵: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13、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特徵:個位是0的數。
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的特徵:①個位是0、2、4、6、8的數;
②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
既是3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特徵:①個位是0或5的數;
②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
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還是5的倍數的特徵: ①個位是0的數;
②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
9的倍數的特徵: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和是9的倍數,這個數就是9的倍數
14、質數: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個數叫質數。最小的質數是2,是唯一的質數中的偶數。
100以內的質數:
15、合數: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因數,這個數叫合數。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最小的合數是4.
16、按一個數的因數個數分,自然數可以分為三類。
第二單元 圖形的面積(一)
1、 長方形周長=(長+寬)×2 C = 2 ( a + b )
2、 長方形面積=長×寬 S = a b
3、 正方形周長=邊長×4 C = 4 a
4、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S = a 2
5、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S = a h
6、 平行四邊形底=面積÷高 a = S ÷ h
7、 平行四邊形高=面積÷底 h = S ÷ a
8、 三角形面積=底×高÷2 S = a h ÷ 2
9、 三角形底=面積×2÷高 a = 2 S ÷ h
10、 三角形高=面積×2÷底 h = 2 S ÷ a
11、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S = ( a + b ) h ÷ 2
12、 梯形高=梯形面積×2÷(上底+下底) h = 2 S ÷( a + b )
13、 梯形上底=梯形面積×2÷高-下底 a = 2 S ÷ h - b
14、 梯形下底=梯形面積×2÷高-上底 b = 2 S ÷ h - a
15、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16、 1公頃=10000平方米
17、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第三單元 分數
1、 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2、 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數。
3、 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
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4、 真分數:分子小於分母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
5、 假分數:分子大於或等於分母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都大於或等於1。
6、 帶分數:由整數和真分數組成的分數叫做帶分數。
7、 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是帶分數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8、 整數化成假分數: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用整數與分母的積做分子。
9、 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用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變。
10、 質因數:每個合數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因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
11 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 如12=2×2×3
12、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13 互質: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這兩個數叫做互質。
互質的規律:
(1) 相鄰的自然數互質;
(2) 相鄰的奇數都是互質數;
(3) 1和任何數互質;
(4) 兩個不同的質數互質
(5) 2和任何奇數互質。
質數與互質的區別:質數是就一個數而言,而互質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之間的關系;這些數本身不一定是質數,但它們之間最大的公因數是1,如8和9.
14、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15、 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關系
最大公因數
最小公倍數
倍數關系
16、 分子分母互質的分數叫最簡分數,或者說分子分母的公因數只有的1的
分數是最簡分數。
17、 約分: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除以公因數,分數值不變,這個過
程叫做約分。計算結果通常用最簡分數表示。
18、 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同分母分數,叫通分。通常用最小公倍數
做分數的分母較簡便。
19、 如何比較分數的大小:
分母相同時,分子大的分數大;
分子相同時,分母小的分數大;
分子分母都不同時,通分再比。
20、 分數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分
數大小不變。
21、分數的意義兩種解釋:①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
②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
數學與交通:
1 相遇問題:
基本公式:一個人走:速度×時間=路程
兩個人同時相對而行:速度和×相遇時間=兩人共走路程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兩人共走的路程
2、旅遊費用:
①購票方案:根據人數的多少,價格的不同以及團體優惠人數的多少,合理選
擇一種方案購票或幾種方案結合起來購票。若只有A、B兩種方案是,只要選擇
其中一種價格便宜的就行。
②租車問題: 用列表法解決問題。兩個原則:多用單價低的,少空座。
3、看圖找關系:
①讀懂圖表中的有關信息,一定要分析橫軸與縱軸分別表示的是什麼。
②在速度與時間的關繫上,線往上畫,說明提速;與橫軸平行,說明勻速行
駛;線往下畫,說明減速。
③在時間與路程的問題上,線往上畫,說明從某地出發;與橫軸平行,說明
原地不動;線往下畫,說明又從終點回到某地。
第四單元 分數加減法
1,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然後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進行計算。
2, 對計算結果的要求: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是假分數要化成帶分數。
3, 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的保留兩位小數。
4, 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看小數部分有幾位,就在1的後面加幾個0做分母,去掉小數點做分子,能約分的要約分。
第五單元 圖形的面積(二)
1, 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
(1) 分割法:將圖形進行合理分割,形成基本圖形,基本圖形面積的和就是組合圖形的面積。(和法)
(2) 添補法:將圖形所缺部分進行添補,組成幾個基本圖形,基本圖形面積-添補圖形面積=組合圖形面積。
2.不規則圖形面積的估算:
(1)數格子的方法。
(2)把不規則圖形看成近似的基本圖形,估算出面積。
雞兔同籠:
1, 列表法。
2, 假設法
3, 列方程
點陣中的規律:略
第六單元 可能性大小
1,用1表示事件一定發生,用0表示事件一定不會發生,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設計活動方案。
鋪地磚:
1, 地面面積除以每塊地磚面積=所鋪地磚塊數
2, 每平方米所需地磚塊數乘以地面面積=所鋪地磚塊數
3, 列方程
4, 注意:轉化單位,結果不是整塊數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1、直接寫出得數。(每小題0.5分,共6分)
0.125+7/8= 1/3+1/4= 1-1/9= 5/12+5/24= 12.5X0.1= 1-8/9-1/9=
9.8÷0.01= 3.4+13= 1.08+1/2= 5/8+1/4= 4/5-0.2-0.4= 2/5+5/6+3/5=
2、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每小題2分,共8分)
5-3/7-4/7 8/9+1/3+2/3 1/2+3/5-11/20 1/2+(1/3-1/5)
3、解方程。(每小題2分,共6分)
① X+1/5-4/35=27
② 3X-6.75=33/4 ③ X-(1-3/7)=1/4
4、列式計算。(每小題3分,共6分)
① 65減去多少個2.5後還剩17.5?
② 一個數的一半與20的和是120,求這個數。
5、圖形觀察、計算。(每小題3分,共6分)
???
五、解決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小明的媽媽去超市買牛奶,有下面這樣三種瓶裝的牛奶,你認為買哪種瓶裝的最合算?為什麼?
① 250ml/2.00元 ② 500ml/4.60元 ③ 1L/9.00元
2、在一塊長45米,寬28米的長方形地上鋪一層4厘米厚的沙土,如果用一輛每次只能運3.5方沙土的汽車來運這些沙土,這輛汽車至少要運多少次?
3、一段長方體木材,長1.2米,如果鋸短2分米,它的體積就減少40立方分米。求原來這段木材的體積。
4、東東家有一些雞蛋,5個5的數,6個6的數,12個12的數,都多4個,已知這些雞蛋在100-130個之間。你知道東東家有多少個雞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