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
在三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中,學生會接觸到四首經典的古詩。首先,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夜書所見》,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詩人坐在窗前,望著遠處的燈火,回憶起往昔的時光,心中充滿了淡淡的思念。其詩曰:「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緊接著,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深切思念。詩中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三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描繪了詩人站在長江邊,遠眺天門山的壯麗景色,詩曰:「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最後一首是宋代詩人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描繪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後不同的美麗景象,詩曰:「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些古詩不僅展示了詩人們卓越的藝術才華,更寄託了他們對生活的深刻感悟。通過學習這些詩歌,學生們能夠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② 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內容是什麼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課文目錄
第1課《我們的民族小學》
第2課《金色的草地》
第3課《爬天都峰》
第4課《槐鄉的孩子》
第5課《灰雀》
第6課《小攝影師》
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
第8課《我不能失信》
第9課《古詩兩首》
第10課《風箏》
第11課《秋天的雨》
第12課《聽聽,秋的聲音》
第13課《花鍾》
第14課《蜜蜂》
第15課《玩出了名堂》
第16課《找駱駝》
第17課《孔子拜師》
第18課《盤古開天地》
第19課《趙州橋》
第20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第21課《古詩兩首》
第22課《富饒的西沙群島》
第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
第24課《香港,璀璨的明珠》
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課《科利亞的木匣》
第27課《陶罐和鐵罐》
第28課《獅子和鹿》
第29課《掌聲》
第30課《一次成功的實驗》
第31課《給予樹》
第32課《好漢查理》
學習建議
閱讀課本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開始。對那些能讀懂的例題,就先讀課本自學,再作練習題,老師通過檢查練習發現問題再講。
教科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把教師上課講的內容聽懂就可以學好了。其實真正理解,單憑教師的講授是不夠的,還必須充分利用有關的課外書籍,加深擴展和融會貫通所學的知識。
自學缺漏知識,以便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跟上和適應新教材的學習。為了配合新教材的學習而系統自學有關的某種讀物。不受老師的教學進度的限制提前系統自學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