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一語文教案

高一語文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18 19:54:25

A. 哪裡有好的高中語文教案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
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長著許多樹,蓊蓊(wěng)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ó)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yuàn)女,盪舟心許;鷁(yì)首徐回,兼傳羽杯;櫂(zhào)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華園。

教學目的:
1、 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細膩、傳神、精練優美的語言,體會貼切、生動的比喻表達效果及其他修辭手法的運用。
2、 掌握《荷塘月色》描繪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寫法,並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教學重點:
1、揣摩細膩的,具有特色的詞語、句子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結構安排,寫景層次。
教學難點:
1、通過對課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兩條線索。
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
教學工具:多媒體、學生課下分組在網上查閱的資料實物投影文字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張清華園中月下荷塘的照片,並播放《荷塘月色》的範文朗讀錄音
1、 提問:在上節課的閱讀中,我們走近了朱自清,走近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近了清華園中的月下荷塘。而散文的優美的韻味應怎樣更好地來品味呢?
回答: 通過朗讀來體會。
2、 大家一起朗讀課文中的寫景重點段落四、五、六3節。
(二)質疑
1、 提問:在朗讀中,大家有沒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樣的特點?
回答:一種朦朧的美。
2、 點撥:很好。那大家讀過幾遍後,有沒有想過文中的朦朧感是怎樣產生的?同時,大家預習過課文,還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現在可以提出來。
回答1:作者的筆下景物的朦朧美與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聯系,因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這篇散文除了寫景很美外,有些語句不太明白。
如: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白天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
但熱鬧的是他們,我什麼也沒有。
(三)資料交流:
1、提問: 我們仔細讀讀這些語句,它們有什麼特點?大家是否想過為何不理解呢?這些語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們對寫作背景不了解。大家課下已經分組查找了資料,現在根據大家在網上查找的資料,體會一下這些話的內在含義是什麼,並說說你的理由和結論?(大家集體交流討論)(由同學上來展示資料)
2討論: 《一封信》「心裡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可以看出作
者孤獨彷徨和煩悶的心情。
《哪裡走》「在歧路之前,我只有彷徨罷了。」表現作者不滿現實,但對革命力量還缺乏認識,看不清前進的方向。
3、結論:從朱自清的生平了解到,1927年7月,當時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朱自清作為一位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自由知識分子,他也有過苦悶彷徨。
4、 小結:不錯,有了這么多資料,可以看出大家不理解的幾句話和作者
的寫作背景和當時的心情有很大關系,請大家談談自己看法。
討論: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從本文寫作背景看,開門見山點明了作者當時的苦悶彷徨的心境。
「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結合本段其它語句,作者越是喜愛這片靜謐的月下荷塘,也看出作者在現實中的苦悶彷徨,想逃避又難以超然的感受。
「但熱鬧的是他們,我什麼也沒有。」點明了作者雖然在月下荷塘中得到了釋放,但又不能完全超越現實之外的淡淡的哀愁。
(用多媒體把同學們的觀點顯示在大屏幕上)
(四)、課文解讀
第四段 月色下的荷塘
1、「彌望」——充滿視野,滿眼。 「田田」——多,連綿不絕。
(通過直觀優美的荷塘圖片來啟發引導)
2、第二句,採用了比喻,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相似,這個比喻是「多邊」的,即它不僅表達了「荷」的高貴,還傳達出它的標志,典雅,聖潔,飄逸,靈動,清峻等魅力,使葉子產生了動感,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事物的特徵更加鮮明具體。
(展示動感的荷葉圖片)
3、「層層」——高低有序。(圖片)
4、「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本句運用了擬人;擬人的運用可以回應上面的「舞女」, 荷莖象舞女,葉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顏,這樣把整個舞女的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展示對比圖片)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格,為什麼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呢?因為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點綴著」的,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ƒ荷花是「裊娜」、「羞澀」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態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 。
(展示對比圖片)
上面作者通過葉子、花,描繪了荷塘的形態美,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荷塘的動態美。
6、重點理解「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這里作者使用了幾種感官感覺?
(展示powerpoint課件中的對比頁面)
清香是嗅覺上的感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是聽覺上的感覺。歌聲是細柔飄忽,婉轉渺茫的,荷香是時有時無,持續不斷的。這兩種感覺有相似之處,把嗅覺中感到的香味換成從聽覺中去感受、品味,使人產生了對香味的另一具體形象,變換欣賞角度,造成感覺的轉移。
這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們把它叫做「通感」。所以這句話作者同時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
(大屏幕展示例句強化理解記憶)
7、「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中的「顫動、閃電、霎時、穿過」等詞,傳神微妙地寫出了微風過處一剎那間,荷塘的整體形態,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動態。這是作者觀察仔細,用詞的精妙之處。
(展示動感荷葉圖片)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給人一種船航行留下的痕跡的感覺,作者表達得生動傳神。(圖片)
9、「脈脈的流水」怎樣理解?
這里形容水沒有聲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現流水的靜態美。(圖片)
「葉子卻更見風致了」,是因為靜靜的流水更反襯出,動態中的葉子的美的姿態。(圖片)
【小結】從形態、動態、靜態多個角度來反映荷塘的美。
第五段 荷塘上的月色
1、本段有三個動詞用得很形象生動,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滿了動感。 「瀉」、「浮」、 「畫」、「洗」。
「瀉」字喚起了人們對流水的想像,巧妙地寫出月光流動輕柔的情態,化靜為動,有一種自上而下的動感和立體感,這具有一種恬靜的力度美。
「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
「洗」能理所當然地把葉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輕霧聯系起來,「薄薄的輕霧」也成為了「牛乳」、「輕紗」。
「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像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
2、最後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作者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了聯想?
運用了比喻和通感(視覺與聽覺的呼喚)。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為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為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為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一切融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小結】作者從正面和側面描寫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 作者的視線由荷塘內部擴展到荷塘四周。
從這一段開始,作者的心情又發生了變化,從淡淡的喜悅轉為淡淡的憂愁。
第二部分著重寫荷塘月色的優美景象。有勾勒,有細描,有渲染,有襯托,靈活多樣,井井有條。特別是語言運用得准確生動,有神韻,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與苦悶。
第三部分(7~8) 江南舊俗引起的思鄉之情。
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裡依舊不寧靜,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小結】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運用了《采蓮賦》和《西洲曲》中采蓮的情景,反襯出自己的思鄉之情,更襯托出作者當時的淡淡的憂愁的難以解脫,「猛一回頭」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復現實,作者又開始彷徨苦悶起來了。
【全文總結】本文根據作者的游蹤,可以引出一條線索。
帶上門——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舊俗、回家
(空間線索——明線)
導出:暗線——情感
頗不寧靜——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喜悅——淡淡的憂愁——思鄉愁——不寧靜
結構自然嚴謹。寫景層次分明而富有特徵,朦朧的景色與淡淡的喜悅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凝練而傳神。運用比喻、聯想、襯托等手法把景象表達得極其真切而富韻味。
(五)確立課題(作業)
在比較中,我們也加深了對文意的理解。有些同學還有想進一步了解朱
自清的想法,這很好,可以把剛才在比較中的出的結論總結成文,也可
以提出,你在資料收集過程中,想從哪方面繼續了解的?有興趣的同學
可以在 「朱自清散文研究」這個大課題下,確立自己相關的子課題。
課後自評:
研究性學習旨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探求新知的能力。所以本課教學主要從以下兩點入手:
1、 《荷塘月色》中關鍵語句的理解一向是全文學習的難點,特別是寫作背景的介紹很難使學生感興趣,所以在教學中,通過質疑,明確問題,有的放矢地讓學生去查找收集朱自清的相關資料,包括網上查找信息、閱讀朱自清的散文資料等,再到課堂上交流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尋找答案的能力。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手段,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利用圖片、朗讀錄音以及動感的flash音畫配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增強了直觀性,加大了課堂的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審美情趣,提高了閱讀分析鑒賞的能力,課堂效果好,事半功倍。
3、學知識更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能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很多,學生也有興趣多了解他的散文。所以課外推薦閱讀,在教學中,學生更容易理解作品各自的特點,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視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B. 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5全部課文的教案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毛澤東3
2.詩兩首
雨巷................................................戴望舒 6
再別康橋.............................................徐志摩 8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10
第二單元
4.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16
5.荊軻刺秦王........................................《戰國策》 18
6.鴻門宴............................................司馬遷 22
第三單元
7.記念劉和珍君..........................................魯迅 27
8.小狗包弟..............................................巴金 32
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梁實秋 36
第四單元
10.短新聞兩篇
別了,「不列顛尼亞」............................周婷 楊興 39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羅森塔爾 41
11.包身工...............................................夏衍 44
12.*飛向太空的航程............................賈永曹智 白瑞雪 52
表達交流
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園丁贊歌 記敘要選好角度
人性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
黃河九曲 寫事要有點波瀾
朗誦
梳理探究
優美的漢字
奇妙的對聯
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
名著導讀
《論語》
《大衛·科波菲爾》

必修二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故都的秋.........................................郁達夫
3.*囚綠記.........................................陸蠡
第二單元
4.《詩經》兩首

採薇
5.離騷.............................................屈原
6.孔雀東南飛 並序
7.*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
第三單元
8.蘭亭集序..........................................王羲之
9.赤壁賦............................................蘇軾
10.*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第四單元
11.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蔡元培
12.我有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
1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恩格斯
表達交流
親近自然 寫景要抓住特徵
直面挫折 學習描寫
美的發現 學習抒情
想像世界 學習虛構
演講
梳理探究
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
修辭無處不在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
名著導讀
《家》
《巴黎聖母院》

必修3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林黛玉進賈府........................................曹雪芹
2.祝福................................................魯 迅
3. *老人與海 ..........................................海明威
第二單元
4.蜀道難.............................................李白
5.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詠懷古跡(其三)

登高
6.琵琶行 並序..........................................白居易
7.*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
馬嵬(其二)
第三單元
8.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9.勸學 .............................................《荀子》
10.*過秦論............................................賈 誼
11.*師說..............................................韓 愈
第四單元
12.動物游戲之謎 ......................................周立明
13.宇宙的邊疆 .......................................卡爾·薩根
14.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加來道雄
表達交流
多思善想 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
學會寬容 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
善待生命 學習論證
愛的奉獻 學習議論中的記敘
討論
梳理探究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
語文學習的自我評價
名著導讀
《紅樓夢》
《高老頭》

必修4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竇娥冤...............................................關漢卿
2.雷雨.................................................曹禺
3. *哈姆萊特 ...........................................莎士比亞
第二單元
4.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雨霖鈴(寒蟬凄切)
5.蘇軾詞兩首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6.辛棄疾詞兩首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李清照詞兩首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
第三單元
8.拿來主義.................................................魯迅
9.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弗羅姆
10.*短文三篇
熱愛生命..................................................蒙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帕斯卡爾
信條......................................................富爾格姆
第四單元
11.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12.蘇武傳 .................................................班固
13.張衡傳 .................................................范曄
表達交流
解讀時間 學習橫向展開議論
發現幸福 學習縱向展開議論
確立自信 學習反駁
善於思辨 學習辯證分析
辯論
梳理探究
邏輯和語文學習
走近文學大師
影視文化
名著導讀
莎士比亞戲劇
《談美》

附錄
中華文化精神

必修5
閱讀鑒賞
第一單元
1.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施耐庵
2.裝在套子里的人.......................................契訶夫
3.*邊城 ...............................................沈從文
第二單元
4.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
5.滕王閣序.............................................王勃
6. *逍遙游 ..........................................莊周
7.*陳情表 ..........................................李密

第三單元
8.咬文嚼字...........................................朱光潛
9.說「木葉」.......................................林庚
10.*談中國詩.........................................錢鍾書
第四單元
11.中國建築的特徵 ...................................梁思成
12.作為生物的社會 ...................................劉易斯·托馬斯
13.*宇宙的未來.......................................史蒂芬·霍金
表達交流
緣事析理 學習寫得深刻
謳歌親情 學習寫得充實
錘煉思想 學習寫得有文采
注重創新 學習寫得新穎
訪談
梳理探究
文言詞語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識
有趣的語言翻譯
名著導讀
《三國演義》
《堂吉訶德》
迅雷下載:
下載地址1:http://down.rme.com/rme_UploadFile/2010077/%D0%C2%BF%CE%B1%EA%B8%DF%D6%D0%D3%EF%CE%C4%C8%CB%BD%CC%B0%E6%A3%A8%B1%D8%D0%DE1-5%A3%A9%BD%CC%B0%B8%BA%CF%BC%AF.rar
下載地址2:http://www.xkb1.com/upimg/xkb1/sanxianbajiao/20071018/新課標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1-5)教案合集.rar
下載地址3:http://dx2.qiannao.com/servlet/FileDownload?vid=1&vid2=0&filename=//gzlzw/gzlzw/2010730160018.rar

C. 高中語文教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cca3dd0100od6e.html

D. 高一語文教案

一、教育教學指導思想

1.結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的學習,再語文教學中有步驟地落實我校語文組的民主的、開放的和人文化的語文教育理念;

2.推廣我們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已經獲得的經驗,繼續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教法,把課堂的研究性閱讀推向深入,爭取形成一套與新課標配套的新課型並加以完善。

二、學情分析

本屆高一學生由於入學成績總體偏低,故情況不容樂觀,初中基礎普遍不夠扎實,閱讀能力、分析鑒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並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體系和構建,在試驗修訂本的基礎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三線並行的教材編寫體系;二是破除了比較復雜的記敘、比較復雜的說明、比較復雜的議論三個階段模式,閱讀部分不再以文體為中心編排,而是結合能力培養目標和課文本身實際組織單元;三是編寫了與教材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語文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供學生在課外閱讀;四是設計了探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閱讀教材分為互相銜接的三個階段:高一階段著重培養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階段著重培養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高三階段著重培養研討、評價的能力。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學氣息濃,對於豐富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操意義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維訓練,重能力培養。文言文的閱讀仍然按朝代先後的循序編排,但是篇目有所減少,難度有所下降,對於學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門非常有好處。

寫作教材分為互相銜接的三個階段:第一冊按寫作心理要求編排,突出了學生個體主體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冊按常用文體能力要求,分點訓練,分體訓練,第六冊按寫作過程編排,突出了各種文體的共性要求。

第二冊口語訓練的重點,培養單向的口語交際能力:傾聽、應答。探究性學習著眼於對文學作品主題的多種解讀、書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學構想

1、繼續貫徹國家課程標准計劃的教學思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新教材的「減負增效」尤為重要,加強探究性閱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共同研究課堂三種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

3、閱讀教學要以「點」帶面,關注能力培養的不同層級目標,不斷反思教學的實效性。寫作、口語、文言等內容可作穿插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語言的感悟、文言的積累、文化的積淀、文學的評鑒等教學要點的夯實。

4、自由寫作實踐活動也納入正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之中,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活動。此外,在常規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等語文實踐性能力的培養。

5、繼續探討新教材活動課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式。

五、教材處理

1、以單元教學為「點」,以讀寫實踐為「鏈」,拓展常規教學思路。

新編語文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閱讀」部分與「寫作、口語」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學,避免單一的直線式重復性教學。

2、精講「教讀課」,指導「自讀課」,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課型。

每個單元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 「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3、重視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增強學生文化底蘊。

本學期的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增強學生文化功底之上。計劃將文言文單元穿插到現代文單元中進行教學,本學期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抓好誦讀和默寫指導,並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知識。

4、推薦課外閱讀書籍,擴大學生閱讀量,不斷提高語文積累和素質。

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學生的課外閱讀,必須安排一定的課時,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提出具體的閱讀意見,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或點評或自讀或檢測或講座或串講……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將課外閱讀教學落實到實處。本期推薦課外閱讀書籍篇目有《吶喊》《彷徨》《唐詩三百首》《紅樓夢》《論語》《孟子》。

六、具體措施:

我們准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積極研究課改實施辦法。

高一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是課改成員。所有成員都要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內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討論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操作程序、教學方法,做到活動主題明確,有中心發言人。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我們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為了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我們提倡並實施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組織學習小組,開展合作性學習。落實課前預習疑難問題收集制。課堂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努力創設交流、表達空間。

(三)、多閱讀,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學上安排的閱讀內容外,我們將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上的資源,讓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要求做好摘記,寫讀後感、隨筆等,這樣,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理解文章內容的水平,訓練學生學會自己找資料,既達到開闊學生的視野又積累資料的目的。課前語文活動突出成語、古詩詞、好書等介紹。

(四)、改變做練習的習慣

如何處理練習問題,我們嘗試以下辦法:

1、整合原則。將練習處理融合到課文教學當中,在課堂上解決。因為練習是圍繞課文內容和單元

要求而設計的,它對課堂教學起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決不能將課堂教學與練習的處理分割開來,而應該將二者巧妙地整合,有專家說:「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練習的某些問題能夠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解決。」這樣,既讓學生學得輕松,又能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2、自由原則。新課標在練習設計上富有彈性及開放性,這就為教師和學生自主處理練習提供了靈活的空間。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和不同的教學對象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此外,教師在處理練習時應留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各取所需,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機動地完成。學生可以把練習中的字詞抄上幾遍;可以發揮想像,把這些字詞連綴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書中含有以上字詞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實際選擇練習的形式。總之,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不再把練習當成負擔。

3、重視過程。傳統的處理練習的方式是注重結果,追求答案的准確性。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常常預先設計好結論,然後讓學生千方百計進入所謂標准答案的窠臼。這種消極接受的方式, 剝奪了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把學生變成了不善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兩腳書櫥」。而重視過程策略,是呈現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過程策略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解和細化。對於一些難度不大的理解性練習,教師也不要急於讓學生說答案,而是先讓他們思考,並將思考的過程說出來,最後再說出答案。運用過程策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

4、評價策略。評價是一種檢測激勵機制。對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做出評價,能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運用評價策略要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去,我們一味強調終結性評價,用百分制、劃分等級等方法來評價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缺乏形成性評價的意識。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評價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主動參與精神,認真負責的態度,注意發現並及時表揚他們取得的微小進步,淡化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練習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克服過去那種學生練習由教師裁決的單一模式,除了教師評價,還可讓學生互相評價,學生自我評價,或讓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從而在評價活動中,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的興趣,又培養評價意識、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和進步的信心。

總之,新教材練習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加重學生的負擔,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課文。課上,引導學生動起來,質疑問難,深入探究,師生一起切磋學問,砥礪思想;課外,通過少而精的作業,積累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能力。課堂內外,都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為完成我們的課改目標,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所有成員將團結協作,發揚二中人刻苦鑽研的精神,在集體備課、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電腦教學的優勢,群策群力,努力探索並走出一條課改的路子,使學生真正想學、樂學和會學,真正愛上語文這門課。

七、教學工作安排

(一)必修課

1.教本

(1)必修課教本的處理,依據合理有利的原則、單元組織的原則、集體備課的原則、改革創新的原則,按時完成。

(2)教學內容的組織: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單元,後半期完成三、四、六單元。每個單元都安排中心發言人;每個中心發言人都承擔一堂「公開課」。

B.按照單元教學要求,在教學中要突出各種文體的特點,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要點,並引導學生模仿和創作。單元內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聯系起來,進行比較閱讀研究,從而深化對文章和單元要點的把握。每個單元的教學完成之後,組織並指導學生完成單元小結。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鑽研課文,自奮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課文理解;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相互討論。

(3)教材的備課

我們堅持每周星期四集體備課。每個單元的中心發言人,要詳細解說本單元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要全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後要各抒己見,細致討論,最終達成共識。

2.讀本

根據教本與讀本相結合的原則,做如下安排:

(1)課本、讀本銜接。

教本(單元) ———— 讀本(課文番號)

第一單元 1—8(小說)

第二單元 9 —20(雜文)

第三單元 21—31(說明文)

第四單元 32—44(文藝論文和文化雜論)

第五單元 45—55(古文1)

第六單元 56—65(古文2)

名著與文化素養: 66—68;

語言運用、閱讀和寫作:69—79

(2)讀本納入備課方案。

單元備課,不僅備教本,也備讀本,對兩者教學的重點難點、方式方法,都做通盤考慮。

(3)讀本課文處理方法

——以「讀」為主,教師組織學生閱讀和討論交流。要在讀本的閱讀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以寫促讀,布置讀書筆記的寫作練習,促進學生對讀本的閱讀理解;

——讀本的「名著導讀」部分,結合「研究性閱讀」實施;

——在練習、檢測時以讀本為材料,促進學生的讀本學習。

(二)作文教學

1依據教材編寫體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語交際與寫作實踐」訓練。

2寫作練習分步驟進行達標訓練,要求學生逐漸達標,形成基本的語言修辭意識。

3提高學生考場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鍾內能根據要求寫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調動學生參與作文批改與點評,提高批改實效。

5作文教學重講評,通過講評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導學生自批自改。

6鼓勵學生寫作文後記,做自我總結。

7本期擬做大作文8次,練筆10次。

(三)課外活動

1、在「校園文化周」中舉行「背誦大賽」。

2、4月和6月分分別舉辦「魯迅小說賞析專題」 「《紅樓夢》賞析」講座。

八、教研工作

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除了要鑽研教育教學理論,鑽研教材外,更重要的是要認真研究學生,根據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和課外指導。備課的核心是備學生。

1、本學期教研重點是繼續探討新教材活動課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式。

2、組內交流探討「自主、探究、合作」教學模式的方法。

E. 高中語文《致橡樹》教案

《致像樹》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 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2、 了解朦朧詩的特點
3、 掌握《致像樹》的象徵手法
二、 教學重點
1、 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2、 掌握《致像樹》的象徵手法
三、 教學課時:二課時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語
在前面幾節課里,我們學習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等優秀的詩篇,領略到了偉人的萬丈豪情和徐志摩傷感的悠悠別情,今天我們再來領略一下另外一種人生最美麗的感情——愛情。今天呢,我們請到了一位嘉賓與我們共同討論這種神秘感情,她就是中國非常優秀的女詩人——舒婷,看看今天我們會從這位不平凡的女性口裡聽到什麼樣的愛情宣言呢?
二、作者介紹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6月6日出生,福建人,當代女詩人。1971年開始發表詩歌。現在為中國作協福建分會理事。主要作品有《桅船》詩集(中國作協第一屆1979—1982全國優秀新詩二等獎),她的《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獲1979—1980年全國青年優秀詩歌獎。舒婷的詩,構思新穎,富有濃郁的抒情色彩;語言精美,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她是中國當代朦朧派詩歌的代表人物。
三、引出朦朧詩介紹:
朦朧詩產生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內容含蓄雋永,形式虛實相生,它往往藉助象徵、比喻等手法,創造一種朦朧的藝術形象或意境,從而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使人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代表詩人有舒婷、北島、顧城等。
《致橡樹》,是舒婷的一首優美、深沉的抒情詩,可以說是朦朧詩的代表之作。它所表達的愛,不僅是純真的、炙熱的、而且是高尚的,偉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撥動著人們的心弦。
四、詩歌欣賞
1、 在學習詩歌之前,請同學們先討論一下「愛情是什麼?」
前人的愛情語錄:
前蘇聯·伊薩可夫斯基:愛情——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前蘇聯·尤·留里科夫:愛情不僅能給人帶來光明,而且也帶來黑暗,不僅使人們感到振奮,也使人們感到壓抑;
英國·莎士比亞: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遠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
法·安德烈·莫洛亞:偉大的愛情能使最平庸的人變得敏銳、勇於獻身、充滿信心;
法·莫里哀:愛情是偉大的導師,教我們重新做人;
前蘇聯·留里科夫:幸福的愛情能使一天等於一年,而使一年等於長生不老。愛情能使人變成神,使人長生不老。
那麼,愛情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先來聽聽舒婷是怎麼說的。
2、 全班朗讀全文,初步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愛情觀。
同學討論交流,達成共識,師生共同明確:
否定了一方攀附、單方痴戀、一味奉獻三種世俗的愛情觀。三個字「絕不學」表明了作者鮮明的態度。指出愛情必須是一種獨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對方存在又珍視自身價值的關系。
3、 縱觀全詩,可發現舒婷的這首《致像樹》分為上下兩節,請同學們劃分出上下兩層。
明確:一層:開頭至「不,這些都還不夠」
二層:「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結尾
劃分原因:一層:是詩人宣告一篇戰斗書,宣告自己不願成為男性附庸。
從感情上看,一層是升調。詩人以六個比喻句直接列出六個否定,激昂強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瀉千里,不可阻擋,彷彿吐盡千年來積壓在女性心中憤恨不平的塊壘。是反抗,是掙脫,是戰斗,詩人以一個勇敢的鬥士的面貌出現。這部分的旋律是昂揚,激奮,向上的。
二層:詩人對自己的愛情觀確立,這一層是詩人感情抒發平緩的,詩人以女性溫情,真摯細膩,纏綿悱惻地抒發了自己內心夢想,象小溪流水,如一木棉在清風中搖曳。
4、請男生朗讀詩歌第一層,要求其他同學在聽朗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在詩歌的第一層中,所要否定的愛情觀。
歸納明確:作者否定了三種傳統的愛情觀: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炫耀自己),為了追求高貴的地位,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嚴於不顧,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情?這是一種「極力攀附」的愛情。
其次,痴情的鳥兒,為綠陰重復單調歌曲的鳥兒。
因為這種鳥兒是單方痴戀,只知為對方歌唱,卻忘了用自己的歌喉為自己歌唱。她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不知道在愛對方的同時「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樹的陰影之中,卻不願飛出橡樹的庇護,不願飛向屬於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這是一種「只知依附」的愛情。
第三,泉源、險峰、日光和春雨。
這些事物在其他文學作品中大多屬被贊美的對象,詩人在這里雖然不象前兩種全盤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認同。因為它們為了橡樹的蓬勃生長,無怨無悔地奉獻、結予,卻忘了給自己一個獨立的世界、創造自身價值的機會,這種自我犧牲精神固然可嘉,卻也難免令人遺憾。所以,這是一種「一味奉獻」的愛情。
小結:以上三種都是傳統的「世俗的愛情」,都是以犧牲一方為前提的。傳統的愛情觀顯示愛的雙方的結合,並不是人的感情和價值的平等的結合,往往是權勢和財勢的結合;結合的雙方也往往是主導和從屬、統治和被統治的關系,失去了愛的本質。作者是持否定、批駁的態度的。在作者看來,愛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單方的痴戀,即使由衷的奉獻,也是不夠的。
那麼,作者嚮往的愛情觀是什麼樣的呢?
5、請女生朗讀詩歌第二層,要求其他同學在聽朗讀的過程中體會詩人在詩歌的第二層中,所嚮往和提倡的愛情觀。
師生就「愛的雙方應保持怎樣的關系,具有怎樣的形象和內涵」 共同討論,尋求並達成共識: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雙方必須平等獨立;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雙方必須相互默契,心有靈犀,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為知己。
雙方的形象和內涵: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像刀、像劍,
也像戟;」
象徵男性——偉岸挺拔,剛強不屈,鋒芒銳利,具有陽剛氣概;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象徵女性——健康活潑,美麗動人,深沉博大,堅韌不屈,具有柔韌氣質。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雙方必須禍福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雙方在獨立平等的前提下,又相知相依,榮辱與共。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不僅愛你偉岸挺拔的身軀,愛你的容貌、氣質、才華成就;更愛你今生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
這就是作者嚮往的愛情觀,這就是偉大的愛情,這就是堅貞的愛情。
小結:
舒婷的《致橡樹》不像常見的愛情詩那樣直抒胸臆,用火熱的詩句表達對愛的焦灼和渴望,或對意中人的熱烈追求與贊美,或抒發失意的愛情帶給自己的悲苦與煎熬。它跳出一般愛情的窠臼,擺脫情網中人的意亂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觀照愛情,對愛情的本質進行了一番理性的考問與判斷。詩中理想愛情中的男女雙方應是互愛著的,女性熱烈的愛應該得到男性積極的響應;它即不該是女性的一廂情願,如鳥兒之對橡樹;也不該是女性對男性單向、忘我的愛的奉獻,而男性只是心安理得、無動於衷地享有,如山泉、險峰、日光、春雨之對橡樹。理想愛情中的男女,應該如並肩而立的橡樹和木棉,用根的緊握,葉的相觸,風中的互相致意傳遞、回報彼此的愛,以此共同強健愛的紐帶,使雙方能夠在漫長的歲月中,終身相依,共度人生,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建立在這樣的基石上的愛情才是鮮活、圓滿的,這種本真的愛情,才是值得追求的。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不被世俗所羈絆,表達了一個成熟的知識女性對理想愛情的憧憬,喊出了女性對獨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嚮往和追求。
第二課時
導語:
上一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舒婷的《致橡樹》,在將這首詩分為兩節的基礎上進行了分析,今天我們將在前一節課的基礎上繼續來理解這首詩。
(續上一課時)
6、由我們剛才對詩歌的討論可以看出詩人的這種愛情觀具有極強的現代人文性,這些觀點在我們現在看來可能一點都不新鮮,但是我們聯系一下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就會發現其實並不這么簡單,詩人是發國人之未發,寫國人之未寫。
這首詩寫於1977年3月27日,發表於1979年《詩刊》第4期。20多年前的中國,十年浩劫剛剛結束,人們思想上的樊籬還沒有徹底清除。文革十年,人性遭到蔑視,人的尊嚴遭到肆無忌憚的踐踏。愛情,這一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現象,在十年動亂中更是遭到貶低甚至扼殺。當時不少詩文中所描寫的男女主人公,除了有革命的理想和激情之外,再沒有其它的「慾望」,「愛情」這一「資產階級的感情」更是與革命者的身份格格不入。但是即使是在令人窒息的年月,詩人也毫不畏懼地把她的觸角伸向人性的各個領域,對人的思想和感情作了細致的觀察和體驗。在打破了思維上的清規戒律之後,詩人勇敢地表現了對血肉豐滿、精神高尚的人格的追求,作者在自己的詩中大膽地描寫了對愛情的渴望,以及愛情生活中的各種體驗和情狀。這首詩集中表現了作者理想中純潔熱烈而以高尚的愛情。這是作者的愛情宣言,這是一個經歷了血與火洗禮的中國當代女性對愛情的不懈追求。這首詩抒寫的不是個人狹小感情圈子的纏綿悱惻和朝花夕月,它的新穎獨特,為新時期詩歌中的愛情描寫吹進了一股清風。
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展現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劇。她們中的一部分意識到了社會強加給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們也試圖反抗,改變這不公正命運帶給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慘的結局告終。她們中的另一部分不僅喪失了做個「人」的權利,只能像一種依附品從屬於男性社會,而且她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無疑加濃了她們自身的悲劇色彩。
女詩人作為新時代覺醒了的女性,她為此感到難過、沉重,因而發出沉重的嘆息。由此可知,作者認為女性,尤其是覺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應該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豐富的情感,這也正是女性的內在美成熟之美的體現。
同時本詩還可以理解為女性的獨立宣言;如果將詩中的「愛」由男女之愛推而廣之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愛,本詩還可以理解為每個人都應該是單獨的個體,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獨立的,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幫助、相互協作、相互依存,應該建立良好的和諧的人際關系。詩人在詩中呼籲了女性的自我完善,使人們認識到了幾千年來男尊女卑思想意識的危害性,從而弘揚了一種民主的意識。
7、學習本詩的特點
在藝術表現上,詩歌採用了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便於坦誠、開朗地直抒詩人的心靈世界:同時,以整體象徵的手法構造意象(全詩以橡樹、木棉的整體形象對應地象徵愛情雙方的獨立人格和真摯愛情),使得哲理性很強的思想、意念得以在親切可感的形象中生發、詩化,因而這首富於理性氣質的詩卻使人感覺不到任何說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豐美動人的形象所征服。
詩歌之所以採用整體象徵,也由於詩人的構思意圖不一定把作品題旨局限於愛情的視野。從橡樹與木棉的意象構成中同樣可以合理地引申出對人與人之間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時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獨立這種道德理想。
(1)象徵手法和比喻的修辭方法。
《致橡樹》熱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徵形象。同時在詩中,詩人還設立了一系列的象徵意象來表達她的愛情觀,比如:凌霄花、痴情的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等,這些都象徵了世俗的愛情觀。
縱觀這首詩,可以看出詩人主要運用了象徵的表現手法,另外還運用了比喻、排比、對偶、反復、對比等修辭手法。那麼運用象徵和比喻能起到什麼作用?
象徵是通過某一具體事物(即象徵物)來表現與之有某種聯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徵義),從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達的意思更為含蓄、深刻。
運用象徵和比喻能使所要表達的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含蓄雋永(板書),意味生長。這些象徵物和喻體在詩歌中又稱為意象。所謂「意象」即「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相融合的產物。」「象」是指客觀存在的物象(包括景象、事象),「意」是指詩人的感知。「意」是「象」的觸發,「象」是「意」的載體,二者水乳交融,互為依託。
本文運用的比喻有很多,也就是說本文的意象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層次的,疊加式的。(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鳥兒、泉源、險峰、日光、春雨,銅枝鐵干,刀劍戟,紅碩的花朵,沉重的嘆息,英勇的火炬,寒潮、風雷、霹靂,霧靄、流嵐、虹霓)
問題一:象徵女性陰柔之美的物象很多,如柳絲,蒲葦,水,比方有一首歌里這樣唱道:「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從傳統意象來看,好像水更能表現出女人的陰柔之美,作者為什麼單單用木棉來象徵女性?
同學們討論後歸納明確:水雖然能表現出女人的柔美,但是水繞山走,給人的感覺總有點依賴之感,缺乏獨立性;而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橡樹站在一起,平等獨立,又不失女性的溫柔之美。
問題二:理解詩中「土地」的意象。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請同學們討論,「土地」在這里代表了什麼?
歸納明確:「土地」是偉大的愛情的真正堅貞之處。詩人用「土地」來寄寓自己的情感,這里我們可以對土地有無限豐富的想像理解。它是不定的意象,絕不僅僅只是祖國和事業,當把它與外在身軀相比,我們可見到土地是內在的品質是「根」是心靈靈魂能夠相握的地方。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才是偉大的愛情,愛你,不僅愛你偉岸挺拔的身軀,愛你的容貌、氣質、才華成就;更愛你今生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和你靈魂深處動人的美麗。
可見,「土地」可以理解為一切內在精神領域的東西,可以有對祖國、故鄉、母親、事業的愛,更有對其人生追求的愛。由此,我們就理解了詩人所追求的理想的愛情觀,在這些意象特徵美的解讀中,我們也完整地解讀了這首詩歌的情感內涵及主題。
(2)語言特點
對偶:詩歌語言形式的核心。
本詩繼承中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大量運用整齊勻稱的語言對應形式,1—3,4—6,7,8,9,10有嚴謹,有寬泛。
《致橡樹》的語言生動形象,蘊涵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例如第一詩節句式由長變短,語氣由平緩變得急促,詩人的情感體驗越來越強烈。女詩人對幾千年來男女不平等現象冷靜思考,希望在愛情上能夠獨立、平等,這種情感被壓抑了幾千年,現在似火山爆發,噴薄而出,其情感激昂澎湃,如大江之水,一瀉千里,不可阻擋,似錢塘之潮,一浪高過一浪,推向高潮,這是發自內心的宣告,也是反思後的吶喊,所以詩人最後喊出:不,這些都還不夠!
8、初步認識朦朧詩
舒婷作為「朦朧詩」派的主將之一,她的詩風細膩而沉靜,哀婉而堅強。現在我們再來欣賞幾首朦朧詩,體會其特點。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投影片)
同學討論,師生共同明確:
這首隻有兩行的小詩,1980年在《星星》第3期發表後震動了整個詩壇,不管是對朦朧詩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態度的人,對這首詩卻是一致的欽贊。作者用意象、隱喻,在濃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現了一雙不同尋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覺醒的象徵),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從烏雲的縫隙中射出的一束白光。我們可以體會到,在那個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謬現實中扭曲著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潛能所爆發出頑強求索的精神。
「小巷
小巷/又彎又長
我用一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投影片)
同學討論,師生共同明確:
詩人選擇了三個簡單的意象,構成了一個象徵意味很強的流動畫面。「我」拿著鑰匙在尋找自己的房間,也即尋找自己在社會中應有的位置。然而「小巷」是「又彎又長」的,「牆」是「厚厚的」,要尋找,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也可能要走很長的路;然而「我」是堅定的,「我」在頑強地敲著,過走過敲。而「我」又並非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也包括中年、老年,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不是都在終生尋找嗎!
「遠和近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投影片)
同學討論,師生共同明確:
這是一種錯覺。詩人在瞬間產生的錯覺中悟出一種深意:人與自然(雲象徵自然)是和諧的,人與人是隔膜的。作者渴望一種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
五、 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舒婷的《致橡樹》,理解了她的愛情觀,並且也明白了,愛,並不是狹隘的愛對方偉岸的身軀,容貌和才華,還要愛他的理想,他的追求,愛生活,愛祖國,這才是真正的愛情。同時我們也初步了解了以舒婷為代表的朦朧詩的一些特點,有助於以後同學們對詩歌的閱讀欣賞。
六、 布置作業
1、 背誦全詩。
2、 完成一篇讀後感《讀〈致橡樹〉》,字數不限。

\

熱點內容
我們的校園畫報 發布:2025-01-24 00:36:49 瀏覽:111
說服力英語 發布:2025-01-24 00:16:41 瀏覽:859
反函數教學視頻 發布:2025-01-23 23:23:54 瀏覽:116
生物提純 發布:2025-01-23 23:16:37 瀏覽:829
數學在線提問 發布:2025-01-23 21:55:05 瀏覽:101
家庭教育輔導 發布:2025-01-23 20:26:05 瀏覽:796
在倫敦英語 發布:2025-01-23 20:02:12 瀏覽:806
高中地理組卷 發布:2025-01-23 19:57:47 瀏覽:793
初二英語周記 發布:2025-01-23 19:23:09 瀏覽:840
造影多久可以要小孩 發布:2025-01-23 19:08:11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