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初一數學內容

初一數學內容

發布時間: 2021-09-03 03:49:32

A. 初一數學上冊的內容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閱讀與思考 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1.2 有理數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實驗與探究 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 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思考 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 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閱讀與思考 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 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 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 「方程」史話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 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 圖形認識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圖形
閱讀與思考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4

B. 初一數學有哪些重點內容

對於學霸來說課本的所有知識都是重點,必須學會。難道你認為會有一些知識不需要學懂的?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必須掌握課本所有知識。老師說的那些所謂重點內容是因為不可能所有學生都認真學習,那麼退一步說,你們總應該學會這部分(所謂)重點內容吧。實際上,在學習過程中只要少學了一些內容,那麼學生的思考能力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說全部都是重點。

C. 初一數學課程有哪些內容

有理數和無理數(副)
整式的加減
一元一次方程(重點)
圖形認識初步

第二學期:
全等三角形,不難的,相當簡單,只要記住有關的定義和性質就行

D. 初一數學學些什麼

· 有理數(1) 上學期
有理數(2) 上學期
· 有理數(3) 上學期
· 有理數小結 上學期
· 有理數單元測試卷 上學期
· 從算式到方程 上學期
· 一元一次方程 上學期
· 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上學期
· 一元一次方程小結 上學期
· 圖形認識初步 上學期
· 角的度量及比較和運算 上學期
· 圖形認識初步小結 上學期
· 圖形認識初步單元測試題 上學期
·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上學期
·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單元測試題 上學期
· 相交線、垂線 上學期
· 平行線 上學期 電信 網通
· 相交線與平行線單元測試題 上學期
· 平移 下學期
· 平面直角坐標系 下學期
· 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下學期
· 平面直角坐標系單元測試題 下學期
· 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下學期
· 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下學期
· 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鑲嵌 下學期
· 三角形單元測試題 下學期
· 二元一次方程組 消元 下學期
· 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下學期
· 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法舉例 下學期
· 不等式 下學期
·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下學期
·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應用 下學期
· 平方根 下學期
· 立方根、實數 下學期
· 實數單元測試題 下學期
· 變數與函數 下學期
· 一次函數 下學期
· 黃岡中學2009年春季七年級期末考試數學試題 下學期
· 暑假作業(一) 下學期
· 暑假作業(二) 下學期
· 暑假作業(三) 下學期
· 暑假作業(四)

E. 初一上冊數學主要講哪些內容

初中數學寶典,你知道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在初中學習數學這們課程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是比較煩惱的,因為這們課程是非常難的,並且難點非常多,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更得上,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吃力,那麼你知道初中數學寶典是什麼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復習知識點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寶典的內容,當學習吃力的時候可以先復習一下之前的內容,當然這個時候之前記得筆記就可以用來復習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學習後期的內容,並且可以改善學習吃力的問題.

F. 初一的數學主要有哪些內容

第一章 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閱讀與思考 用正負數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1.2 有理數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實驗與探究 填幻方
閱讀與思考 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觀察與思考 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
1.5 有理數的乘方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1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閱讀與思考 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
2.2 整式的加減
信息技術應用 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閱讀與思考 「方程」史話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實驗與探究 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3
第四章 圖形認識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圖形
閱讀與思考 幾何學的起源
4.2 直線、射線、線段
閱讀與思考 長度的測量
4.3 角
4.4 課題學習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數學活動
小結
復習題4

G. 初中數學初一上學期學些什麼內容

七年級上冊1.3有理數的加減法實驗與探究填幻方閱讀與思考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1.4有理數的乘除法觀察與思考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1.5有理數的乘方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第二章整式的加減2.1整式閱讀與思考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2.2整式的加減信息技術應用電子表格與數據計算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從算式到方程閱讀與思考「方程」史話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實驗與探究無限循環小數化分數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3.4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3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4.1多姿多彩的圖形閱讀與思考幾何學的起源4.2直線、射線、線段閱讀與思考長度的測量4.3角4.4課題學習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4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5.1相交線5.1.2垂線5.1.3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觀察與猜想5.2平行線及其判定5.2.1平行線5.3平行線的性質5.3.1平行線的性質5.3.2命題、定理5.4平移教學活動小結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6.1平面直角坐標系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閱讀與思考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教學活動小結第七章三角形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7.1.2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7.1.3三角形的穩定性信息技術應用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7.2.2三角形的外角閱讀與思考7.3多變形及其內角和閱讀與思考7.4課題學習鑲嵌教學活動小結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8.1二元一次方程組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8.3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閱讀與思考*8.4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法舉例教學活動小結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9.1不等式閱讀與思考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實驗與探究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閱讀與思考教學活動小結第十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10.1統計調查實驗與探究10.2直方圖10.3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教學活動小結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一次函數11.1變數與函數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畫函數圖象11.2一次函數閱讀與思考科學家如何測算地球的年齡11.3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1第十二章數據的描述12.1幾種常見的統計圖表12.2用圖表描述數據信息技術應用利用計算機畫統計圖閱讀與思考作者可能是誰12.3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2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1全等三角形13.2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閱讀與思考為什麼要證明13.3角的平分線的性質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3第十四章軸對稱14.1軸對稱14.2軸對稱變換信息技術應用探索軸對稱的性質14.3等腰三角形實驗與探究三角形中邊與角之間的不等關系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4第十五章整式15.1整式的加減15.2整式的乘法15.3乘法公式閱讀與思考楊輝三角15.4整式的除法15.5因式分解觀察與猜想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5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八年級下冊第十六章分式16.1分式16.1分式的運算閱讀與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嗎16.1分式方程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6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17.1反比例函數17.1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閱讀與思考生活中的反比例關系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7第十八章勾股定理18.1勾股定理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8第十九章四邊形19.1平行四邊形19.1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實驗與探究巧拼正方形19.1梯形觀察與猜想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特殊四邊形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19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20.1數據的代表20.2數據的波動信息技術應用用計算機求幾種統計量閱讀與思考數據波動的幾種度量20.3課題學習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0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1.1二次根式21.2二次根式乘除閱讀與思考海倫——秦九韶公式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1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2.1一元二次方程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閱讀與思考黃金分割數22.3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觀察與猜想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2第二十三章旋轉23.1圖形的旋轉23.2中心對稱信息技術應用探索旋轉的性質23.3課題學習圖案設計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3第二十四章圓24.1圓24.2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24.3正多邊形和圓閱讀與思考圓周率π24.4弧長和扇形面積實驗與研究設計跑道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4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概率25.2用列舉法求概率閱讀與思考概率與中獎25.3利用頻率估計概率閱讀與思考布豐投針實驗25.4課題學習鍵盤上字母的排列規律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5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九年級下冊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數26.1二次函數實驗與探究推測植物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26.2用函數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信息技術應用探索二次函數的性質26.3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6第二十四章相似27.1圖形的相似27.2相似三角形觀察與猜想奇妙的分形圖形27.3位似信息技術應用探索位似的性質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7第二十八章銳角三角函數28.1銳角三角函數閱讀與思考一張古老的三角函數28.2解直角三角形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8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29.1投影29.2三視圖閱讀與思考視圖的產生與應用29.3課題學習製作立體模型數學活動小結復習題29部分中英文詞彙索引

H. 初一數學內容介紹是什麼

初一數學概念
實數:
—有理數與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有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無理數:
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
自然數:
表示物體的個數0、1、2、3、4~(0包括在內)都稱為自然數。
數軸:
規定了圓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相反數:
符號不同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倒數: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絕對值: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圓點的距離稱為a的絕對值。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數學定理公式
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
⑴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⑵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⑶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0。
⑷除法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上這個數的倒數;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無限不循環小數和開根開不盡的數叫無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數學上,有理數是兩個整數的比,通常寫作 a/b,這里 b 不為零。分數是有理數的通常表達方法,而整數是分母為1的分數,當然亦是有理數。
數學上,有理數是一個整數 a 和一個非零整數 b 的比(ratio),通常寫作 a/b,故又稱作分數。希臘文稱為 λογος ,原意為「成比例的數」(rational number),但中文翻譯不恰當,逐漸變成「有道理的數」。不是有理數的實數遂稱為無理數。
所有有理數的集合表示為 Q,有理數的小數部分有限或為循環。

理數是實數中不能精確地表示為兩個整數之比的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 如圓周率、2的平方根等。

實數(real munber)分為有理數和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

·無理數與有理數的區別:

1、把有理數和無理數都寫成小數形式時,有理數能寫成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

比如4=4.0, 4/5=0.8, 1/3=0.33333……而無理數只能寫成無限不循環小數,

比如√2=1.414213562…………根據這一點,人們把無理數定義為無限不循環小數.

2、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而無理數不能。根據這一點,有人建議給無理數摘掉「無理」的帽子,把有理數改叫為「比數」,把無理數改叫為「非比數」。本來嘛,無理數並不是不講道理,只是人們最初對它不太了解罷了。

利用有理數和無理數的主要區別,可以證明√2是無理數。

證明:假設√2不是無理數,而是有理數。

既然√2是有理數,它必然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的形式:

實數包括有理數和無理數。其中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和開根開不盡的數,有理數就包括無限循環小數、有限小數、整數

自然數(natural number)
用以計量事物的件數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數 。 即用數碼0,1,2,3,4,……所表示的數 。自然數由0開始 , 一個接一個,組成一個無窮集合。自然數集有加法和乘法運算,兩個自然數相加或相乘的結果仍為自然數,也可以作減法或除法,但相減和相除的結果未必都是自然數,所以減法和除法運算在自然數集中並不是總能成立的。自然數是人們認識的所有數中最基本的一類,為了使數的系統有嚴密的邏輯基礎,19世紀的數學家建立了自然數的兩種等價的理論棗自然數的序數理論和基數理論,使自然數的概念、運算和有關性質得到嚴格的論述。
序數理論是義大利數學家G.皮亞諾提出來的。他總結了自然數的性質,用公理法給出自然數的如下定義。
自然數集N是指滿足以下條件的集合:①N中有一個元素,記作1。②N中每一個元素都能在 N 中找到一個元素作為它的後繼者。③ 1是0的後繼者。④0不是任何元素的後繼者。 ⑤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後繼者。⑥(歸納公理)N的任一子集M,如果1∈M,並且只要x在M中就能推出x的後繼者也在M中,那麼M=N。
基數理論則把自然數定義為有限集的基數,這種理論提出,兩個可以在元素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系的有限集具有共同的數量特徵,這一特徵叫做基數 。這樣 ,所有單元素集{x},{y},{a},{b}等具有同一基數 , 記作1 。類似,凡能與兩個手指頭建立一一對應的集合,它們的基數相同,記作2,等等 。自然數的加法 、乘法運算可以在序數或基數理論中給出定義,並且兩種理論下的運算是一致的。
自然數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廣泛使用自然數。
「0」是否包括在自然數之內存在爭議,有人認為自然數為正整數,即從1開始算起;而也有人認為自然數為非負整數,即從0開始算起。目前關於這個問題尚無一致意見。不過,在數論中,多採用前者;在集合論中,則多採用後者。目前,我國中小學教材將0歸為自然數!
自然數是整數,但整數不全是自然數。
例如:-1 -2 -3......是整數 而不是自然數

全體非負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

所謂質數或稱素數,就是一個正整數,除了本身和 1 以外並沒有任何其他因子。例如 2,3,5,7 是質數,而 4,6,8,9 則不是,後者稱為合成數或合數。從這個觀點可將整數分為兩種,一種叫質數,一種叫合成數。(有人認為數目字 1 不該稱為質數)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說,任何一個整數。可以寫成一串質數相乘的積。
第五章:
本章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本章難點: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組的解集的確定,正確運用
不等式基本性質3。
本章關鍵:徹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質的區別.
(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號(「≠」、「<」、「>」)表示的不 等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論依據.
(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無限多個數值,把它們表示在數軸上,(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點和核心
(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7)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可以由幾個(同未知數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
(8).利用數軸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第六章: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它的解,明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一對未知數的值,會檢驗一對數值是不是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一次方程組的兩種基本解法,能靈活運用代入法,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3.根據給出的應用問題,列出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或三元一次方程組,從而求出問題的解,並能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檢查結果是否合理.
本章的重點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代入法,加減法以及列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問題.
本章的難點是:
1.會用適當的消元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2.正確地找出應用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一次方程組.
第七章
本章重點是:整式的乘除運算,特別是對冪的運算及乘法公式的應用要達到熟練程度.
本章難點是:對乘法公式結構特徵和公式中字母意義的理解及乘法公式的靈活應用
1.冪的運算性質,正確地表述這些性質,並能運用它們熟練地進行有關計算.
2.單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多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以及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熟練地運用它們進行計算.
3.乘法公式的推導過程,能靈活運用乘法公式進行計算.
4.熟練地運用運算律、運演算法則進行運算,
5.體會用字母表示數和用字母表示式子的意義.通過式的變形,深入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
第八章:
1、認識事物的幾種方法:觀察與實驗 歸納與類比 猜想與證明 生活中的說理 數學中的說理
2、定義、命題、公理、定理
3、簡單幾何圖形中的推理
4、餘角、補交、對頂角
5、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一個公理兩個定理。
公理: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內錯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同旁內角互補(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平行線的性質: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由圖形的「位置關系」確定「數量關系」
第九章:
重點:因式分解的方法,
難點:分析多項式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分解方法
1. 因式分解的概念;
2.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運用因式分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括圖形習題)
第十章:
重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統計初步的基本知識,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等的計算、
2.了解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繪畫三種統計圖.
3.應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解決與統計相關的綜合問題.

希望可以幫助你

I. 初一數學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正數與負數,有理數
2,有理數的加減法
3,有理數的乘除法,
4.有理數的乘方,
5.整式(單項式,多項式,常數項)
6.整式的加減
7.從算術到方程
8.解一元一次方程
9.實際問題與原一次方程
10.多次多彩的圖形
11,直線,射線,線段,
12.角
13.相交線
14.平行線及其判定
15.平行線的性質及平移
16.平面直角坐標系
17.坐標方法及其運用
18.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19.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20.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21.鑲嵌
22.二元一次方程組
23.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24.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法列舉
25.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26.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J. 初一數學主要是學什麼的

學要學得好,都說是要多做,但我認為還要不僅多做,還要學會理解,在
理解的基礎上,你才能在做其他題目時得於運用。初一的幾何其實不難學,看
你勤不勤啦。這是基礎部分,你就把老師上課講的搞懂,課後,先回顧一下,
再做作業,要學會運用老師說的。從簡單的題目開始做。先做課本每小結後的
習題練習。再做其他學習資料的作業。不懂的還要多問,問同學老師都可以。
不可以聽得一知半解,聽完後要自己「消化」一下,還有不懂的再問,直到
徹底理解。做習題不懂時要多思考,實在不懂得在問哦。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驗。以下是其他人的:
數學一直是人類從事實踐活動 的重要工具,是基礎教育中最基本的課程之一。每個學生都希望能掌握好數學知識,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對於數學的初步應用。然而對於一個剛從小學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來說,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我覺得可以從抓各種學習習慣入手。從小學進入初中是學習階段的一個重大轉折。根據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初中學生正是處在各種習慣形成的關鍵階段,如不及時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形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很容易染上許多不良的學習習慣,嚴重地影響智力和能力的發展。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激發思維、開發能力、發展個性的重要心理要素,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基礎,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下面從四個方面談一談如何培養和塑造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 看書習慣

這是自學能力的基本功。根據美國和前蘇聯對幾十所名牌大學的調查表明,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學家有20%~25%的知識是來自學校,而75%~80%的知識是靠他們離校後通過工作、自學和科研來獲得的。根據心理規律,初中學生已經具備閱讀能力,但由於在小學受直觀模仿習慣的影響,使眾多學生誤把數學課本當作習題集。所以從初一開始就應重視糾正自己的錯誤學習習慣,樹立數學課本同樣需要閱讀的正確思想,並注意總結如何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

1. 每一節課前都務必養成預習的習慣,努力在預習中發現自己不懂的問題,以便能帶著問題聽講。課堂上注意老師如何閱讀課文,從中培養自己掌握如何分析定義、定理中的關鍵字、詞、句以及與舊知識的聯系。

2. 經常歸納總結學過的知識,培養復習習慣。剛開始時,可跟著老師總結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內容,一個階段後可根據老師提出的復習提綱,自己帶著問題去鑽研課文,最後過渡到由自己歸納,促使自己反復閱讀課文,及時復習,溫故知新。

二、 筆記習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中學數學內容豐富,課堂容量一般比較大,為系統學好數學,從初中時期就必須重視培養做課堂筆記的習慣,課上做筆記還可約束精力分散,提高聽課效率。一般,課堂筆記除記下講課綱目外,主要是記老師講課中交代的關鍵、思路、方法及內容概括。特別注意隨時記下聽課中的點滴體會及疑問。在「聽」與「記」兩個方面,聽是基礎,切莫只顧「記」而影響「聽」。

為了使課堂筆記逐步提高質量,同學間應進行適當的交流,相互取長補短。

三、 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習慣

「實踐出真知」。動手實踐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能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和理解。在動手實踐中,能把書上的知識與實際事物聯系起來,能形成正確深刻的概念。在動手實踐中,能手腦並用,用實際活動逐步形成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能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在動手實踐中養成「做前猜想-----動手實驗-----操作結果-----歸納總結」的習慣。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同學間相互交流學習結果,各抒己見,取長補短。能達到動腦、動口、動手、激發思維、活躍氣氛、調動積極性的作用。

四、 作業習慣

數學作業是鞏固數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訓練數學能力的重要環節。有些同學視作業為負擔,課後只憑著課堂上的印象匆忙作答,往往解法單一;有的還字跡潦草、馬虎粗心、格式不規范、甚至抄襲。這就錯失了訓練良機,嚴重地響了學習效果。應該正確認識做作業的目的性,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應包括:

1. 要養成作業前看書的習慣。做作業前要認真閱讀復習課文、觀察例題的解題格式、步驟和方法。這正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2. 要養成審題的習慣。讀題後,先弄清題目是什麼題型、它有什麼條件、有哪些特點

熱點內容
北師珠教學管理系統 發布:2025-04-30 19:19:56 瀏覽:919
教師暑期感悟 發布:2025-04-30 18:35:46 瀏覽:507
數學書2年級 發布:2025-04-30 16:22:56 瀏覽:664
老師磁力下載 發布:2025-04-30 15:38:26 瀏覽:478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4-30 15:34:06 瀏覽:125
顏色英語單詞 發布:2025-04-30 15:25:42 瀏覽:350
語文象徵 發布:2025-04-30 13:58:28 瀏覽:148
語文三年級上冊生字表 發布:2025-04-30 13:54:49 瀏覽:794
體怎麼寫 發布:2025-04-30 13:22:15 瀏覽:146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試卷 發布:2025-04-30 12:44:05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