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中國民族語文

中國民族語文

發布時間: 2021-09-03 20:15:27

⑴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 維吾爾語文室的待遇怎樣

翻譯局的待遇還是可以的,你會滿意的。

⑵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在哪裡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大學北路倒座廟1號。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隸屬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於1955年12月12日經周恩來總理批准成立,是新中國誕生後在首都北京創建的擔負黨和國家重要翻譯任務的民族語文翻譯機構。

(2)中國民族語文擴展閱讀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中心(局)的主要職責是:承擔黨和國家重要文件文獻、法律法規和重大會議的民族語文翻譯和同聲傳譯工作,為黨和國家及社會組織提供民族語文翻譯服務;開展民族語文基礎理論、翻譯理論和有關特殊問題的研究,提出有關意見建議;開展民族語文新詞術語規范化、標准化研究,提出民族語文新詞術語標准建議。

開展民族語文信息化研究,參與或承辦民族語文信息化相關工作;聯系民族語文翻譯工作機構和民族語文翻譯專家,承擔民族語文翻譯有關業務交流合作和業務培訓工作;承辦國家民委交辦的其他事項。

⑶ 中國民族裡面哪些族有自己獨立的語言系統

中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1壯族:壯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並且在50年代創制了拉丁拼音文字。
2裕固族:裕固族大體上使用三種語言:東部裕固語(又稱恩格爾語,屬蒙古語族)、西部裕固語(又稱堯乎爾語,屬突厥語族)和漢語。
3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彝語。
4瑤族:瑤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但是由於語言支系復雜,各地語言差別較大,瑤族地區通用漢文或壯文,沒有本民族文字。
5維吾爾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維吾爾語。
6佤族:佤族有自己的語言—佤語,原無通用文字,1957年創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7土家族: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中比較接近彝語的一種獨立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只有湖南的永順、龍山、古丈等聚居地區,還完整地保留著土家語,本民族無文字,通用漢文
8水族:水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族原有一種古老的文字,稱為「水書」,造字方法有象形、會意、諧音和假借,通用單詞100多個,現在則通用漢文;有文字,稱為「水書」,是一種已經有2000年歷史的古老文字,但通用的單字只有三百多個,僅限於宗教活動中使用
9畲族:畲族有自己的語言—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99%的人使用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無文字,通用漢文。
10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撒拉語言,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字。
11普米族:普米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普米語,曾使用過一種用藏文拼寫的文字,但這些文字多用於宗教活動,流行不廣,現多用漢語漢文。
12納西族:納西族講納西語,早在公元7世紀,納西族人民創造了象形表意文字「東巴文」和音樂文字「哥巴文」,但均不通用,被稱為「活著的象形文字」的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納西族通用漢文。
13苗族: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同時通用漢語,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失傳了20世紀初英國傳教士與苗族、漢族的知識分子創造了一種拼音文字,俗稱「老苗文」,現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
14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蒙古語,也有自己的獨創性文字——蒙古文,蒙古文是一種很便於書寫的拼音文字,初創於成吉思汗時代。
15門巴族:門巴族有自己的語言——門巴語,但是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
16滿族:滿族有自己的語言形式——滿語,現在只有黑龍江某些邊遠的滿族聚居村屯中的少數老人會說,使用文字為滿文,起滿文是16世紀末參照蒙古字母創制的,現滿族普遍慣用漢語、漢文
17傈僳族:傈僳族操傈僳語,原有西方傳教士創制的大寫拉丁字母及其倒寫變體作字母的文字,還有一種自己創造的沒有字母的音節符號,均因結構不完善,未通行。
18黎族:黎族有自己的語言——黎語,無文字,通用漢文。
19拉祜族:拉祜族操拉祜語,由於拉祜族長期與漢族、傣族人民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原沒有自己的文字,後來有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現在通用漢文。
20景頗族:景頗族操景頗語,19世紀末曾創制了以拉丁字母拼寫的景頗文字,1957年在其基礎上作了改革,經過改進推廣使用,同時也使用漢文。
21回族:回族在其東遷之初,是阿拉伯語、波斯語和漢語同時使用,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逐漸慣用漢語、漢文,同時也保留了一些本民族的詞彙,少數人會用阿拉伯語,在邊疆地區,回族人還是使用當地的民族語言。
22赫哲族:赫哲語是赫哲族的民族語言,不過現在通用漢語,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23漢族:漢族使用漢語和漢字。
24哈薩克族:哈薩克語是哈薩克族的民族語言,從漢語、維吾爾語、蒙古語里吸收了許多詞彙,不少人兼通維吾爾語、漢語和蒙古語,原來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1959年曾一度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1982年恢復使用原來的文字,將新文字作為音標保留。
25哈尼族:哈尼語是哈尼族的民族語言,無文字,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26高山族: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本民族文字。
27鄂倫春族:鄂倫春語是鄂倫春族的民族語言,他們沒有本民族文字,曾經學習使用過滿文,現在主要使用漢語。
28侗族:侗語是侗族的民族語言,現在多數人能說漢語,有的地方完全說漢語,原來沒有自己的文字,1958年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方案,但沒推行起來,現在基本通用漢語。
29東鄉族:東鄉族講東鄉語,多數人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本民族無文字。
30傣族:傣語是傣族的民族語言,主要有德宏、西雙版納和金平三種方言;傣文,來源於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20世紀50年代經過改進,現通行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傣文。
31朝鮮族: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語和朝鮮文,
32藏族:藏族講藏語,分衛藏、康、安多三種方言,公元7世紀前期創制藏文,字體分頭字(楷體)和無頭字(草體)兩種,有4個母音符號和30個輔音字母。
33布依族:布依族操布依語,部分兼通漢語,使用漢文。
34保安族:保安族操保安語,現在保安人很多都講漢語,是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語族惟一完全喪失母音和諧的語言,尚無文字,通用漢文。
35白族:白族說白語,有南部、中部、北部三個方言,用漢字的音和義再加上一些新造的字來記錄白語,被稱為「白文」,使用大量漢語借詞,是藏緬語族中吸收漢語最多的語言,現在,白語中含有大量的漢語借詞,漢文也很早就成為白族人通用的文字。
36阿昌族:阿昌族操阿昌族語言有梁河方言和戶撒方言兩種,無本民族文字,絕大多數阿昌族人都通漢語、傣語或景頗語,一般都使用漢文或傣文。
37仡佬族:操仡佬語。只有千餘仡佬族人還會說這種語言。由於居住分散,漢語已成為通用語,不少人還通苗語、彝語、布依語。過去認為仡佬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以漢字為共同文字,但是2008年底,貴州仡佬學會在貴州民間發現了《九天大濮史錄》一書,證明仡佬人有自己的文字——仡佬文。
38錫伯族:錫伯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錫伯語和錫伯文,錫伯族人基本通曉漢語,新疆地區的錫伯族人有的還兼通維吾爾語和哈薩克語。
39烏孜別克族: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由於長期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雜居,所以大部分烏孜別克族人都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
40土族:土族有自己的語言——土語分互助、民和、同仁三個方言區,土族過去沒有自己的文字,1979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現正在試用當中。
41塔塔爾族:塔塔爾族使用塔塔爾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欽察語支。由於塔塔爾族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族聯系密切,因而這兩個民族的語言、文字也逐漸成為塔塔爾族的日常用語和通用文字。
42塔吉克族: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分為色勒庫爾塔吉克語和瓦罕塔吉克語兩種方言,由於民族交往頻繁,新疆許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維吾爾語和柯爾克孜語,普遍使用維吾爾文。
43羌族:羌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44怒族:怒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民族文字。
45仫佬族:仫佬族語言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沒有本民族文字,普遍使用漢族文字。
46毛南族:毛南族有自己的語言,通用漢語。
47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沒有本民族文字。解放前,只有極少數人通曉藏語和藏文,通常以刻木、結繩記事。
48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族操柯爾克孜語,有皆蓋、特斯開兩種方言,詞彙的多源性是柯爾克孜語的一個特點。
49京族:京族使用京語,京語與越南語基本相同,京族文字為國語字( Chữ Quốc Ngữ/𡨸國語即現行的越南文)及喃字(Chữ Nôm/𡨸喃即自古流傳至今的越南文),京族通用廣東方言和漢文
50基諾族: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基諾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過去多靠刻木記事。
51鄂溫克族:鄂溫克族有自己的語言——鄂溫克語,無本民族文字,牧區通用蒙古文,農區和山區通用漢文。
52俄羅斯族:俄羅斯族使用俄語,使用俄文。
53獨龍族: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分為兩大方言,即獨龍江的獨龍語方言和貢山丙中洛的怒江獨龍語方言。獨龍族歷史上沒有文字,主要以刻木、結繩的方式記事和傳遞信息。20世紀50年代,緬甸的日旺人(獨龍族的一支)白吉斗·蒂其枯創制了一種以日旺話為標准語音點的拉丁文拼音文字—— 「日旺文」,主要用來翻譯聖經,在當地群眾中使用。1979年,根據獨龍族人民的意願,貢山縣文化館的獨龍族幹部木里門·約翰在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的龍乘雲同志協助下,在日旺文的基礎上以獨龍江鄉孔當村公所一帶的話為標准音點創制了獨龍語拼音方案。1983年12月在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擴大會議上討論通過。1984年起在獨龍族幹部群眾中試教推行,受到大家的熱情歡迎和支持。
54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沒有本民族傳統文字,部分地區通用傣語、漢語、景頗語。
55達斡爾族:達斡爾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本民族文字,大多數人使用漢文。
56布朗族:布朗族有本民族的語言,部分民族講傣語、佤語或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會漢文和傣文。

⑷ 中國共有幾種民族語言分別是哪些

中國各民族語言的總稱。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既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之一,又是民族識別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地域遼闊,民族語言十分豐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大力進行少數民族社會歷史和語言的調查,開展民族識別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確定了56個民族。其中除回族、滿族一般使用漢語外,其他少數民族大多使用一種民族語言,但也有一些少數民族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例如,裕固族分別使用東部裕固語和西部裕固語;瑤族分別使用勉語、布努語和拉珈語;高山族分別使用布嫩語、排灣語、阿眉斯語等。有一些少數民族大部或部分使用或兼用漢語。此外,還有一些新發現的語言。因此,中國民族語言約在80種以上。

語言系屬 中國民族語言,按語言譜系分類法,大體上分別屬於漢藏、阿爾泰、南亞、南島、印歐5個語系。

漢藏語系 早期曾稱為「印支語系」。包括漢語和藏緬、壯侗、苗瑤3個語族。壯侗語族在國外多稱「侗台語族」。漢語在語言系屬分類中相當於一個語族的地位。現在使用漢語的人約有96800多萬(少數民族中部分轉用漢語的人口,未計算在內)。漢語有商代的甲骨文字和銅器銘文以及後世極為豐富的典籍。歷代的字典、詞典、詩詞、韻文、韻書、聲訓以及漢字本身的結構都給漢語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用漢字記錄的少數民族語言資料,對古代少數民族語言研究,也可作為重要的參考。

使用藏緬語族語言的人口約有1560多萬。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包括藏語、門巴語、珞巴語、嘉戎語、土家語、羌語、普米語、獨龍語、怒語、彝語、僳僳語、納西語、哈尼語、拉祜語、白語、基諾語、景頗語、載瓦語、阿昌語等。存在於公元58~75年間的《白狼歌》的語言屬藏緬語族。唐宋以來西夏語文的文獻和各類字書,特別是唐以來藏語碑銘、木牘、寫卷、刻印經典等用拼音藏文寫下的文獻,對語言史和歷史的研究,尤為重要。唐代樊綽《蠻書》所記烏蠻、白蠻語也屬藏緬語族。納西族圖畫文字、象形文字、哥巴文的經書和彝文的碑銘、寫本,也是藏緬語族的重要文獻。藏緬語族語言還分布在緬甸、印度、錫金、不丹、尼泊爾和泰國等。

使用壯侗語族語言的人口約有1900萬。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貴州、湖南、廣東等省。包括壯語、布依語、傣語、侗語、水語、仫佬語、毛難語、拉珈語、仡佬語、黎語等。存在於公元前500年左右的《越人歌》的語言屬於這個語族。傣語有13世紀以來的文獻。壯侗語族語言還分布在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和印度。

使用苗瑤語族語言的人口約有640多萬。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四川、廣東5省和廣西壯族自洽區。包括苗語、布努語、勉(瑤)語和畲語。瑤族部分地區使用方塊瑤字並用這種文字寫下一些經書、傳說和民歌故事。苗瑤語族語言還分布在越南、寮國、泰國。

美國學者白保羅(即P·K·本尼迪克特)把壯侗和苗瑤兩個語族的語言列入他提出的澳泰語系。這個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阿爾泰語系 從19世紀中葉起的一個時期內,不管稱阿爾泰,還是稱烏拉爾-阿爾泰,幾乎都把烏拉爾諸語言和阿爾泰諸語言合成一個語系。自芬蘭語言學家蘭司鐵(G.J.拉姆斯泰特)撰寫的《阿爾泰語言學導論》(1952)等著作問世以來,烏拉爾諸語言應屬另外一個語系的問題,已經解決。阿爾泰語系包括蒙古、突厥、滿-通古斯3個語族,已經得到多數學者的贊同。但是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這3個語族不應當合成一個語系。爭論的焦點,仍然在於大量相同相近的詞根和附加成分是同源還是借貸的問題。

中國使用蒙古語族語言的人口約有390多萬。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黑龍江、遼寧、吉林、青海、甘肅等省。蒙古語族包括蒙古語、達斡爾語、東鄉語、東部裕固語、土族語和保安語。古代的契丹語屬於這個語族。蒙古人民共和國的蒙古語,蘇聯的布里亞特語、卡爾梅克語(也稱衛拉特語)和阿富汗的莫戈勒語也屬這個語族。蒙古族有13世紀20年代回鶻式蒙古文的碑銘,元明以來的回鶻式蒙古文和八思巴文文獻、漢字譯音的《元朝秘史》(亦稱(蒙古秘史》)和其他重要文獻。

中國使用突厥語族語言的約有700多萬人。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甘肅、黑龍江等省。中國境內突厥語族包括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烏孜別克語、塔塔爾語、撒拉語、西部裕固語、圖佤語。突厥語族語言還分布在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土耳其、伊朗、蒙古人民共和國、阿富汗和其他一些國家。突厥語族較早的文獻是公元6~10世紀的突厥文碑銘、寫卷和8~15世紀的回鶻文碑銘、宗教經典。還有11世紀的《突厥語詞典》和其他重要文獻。

中國使用滿-通古斯語族(也稱通古斯滿語族)語言的人口約11萬。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此語族包括滿語、錫伯語、赫哲語、鄂溫克語和鄂倫春語。現在滿族通用漢語。黑龍江省愛輝和富裕兩縣還有少數農村的滿族老人會說滿語。12世紀文獻中的女真語屬於這個語族。滿-通古斯語族的語言還分布在蘇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女真文最早的文獻是1185年的《得勝陀頌》碑銘。1599年創制的滿文有豐富的文獻。

南島語系 也稱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中國台灣省高山族的語言屬這個語系的印度尼西亞語族。根據台灣學者1965年寫的論文,台灣高山族人數是 235000人,遍布於全省三分之二的面積,因為長期與漢族雜居,交往密切,相當一部分高山族人民轉用了漢語,所以使用高山語的人數比本族人口數字少。高山族在不同地區有排灣語、阿眉斯語、布嫩語以及魯凱、賽夏、卑南、邵、泰雅爾、賽德、鄒、沙、卡、雅美等語言。屬同語族的語言還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度厄西亞、菲律賓、馬爾加什等國。

南亞語系 中國的佤語、崩龍語、布朗語屬於這個語系的孟高棉語族。使用人口約37萬。分布在雲南省南部邊疆地區。現在對這3個語言的研究較多。此外,還有幾種剛開始研究的語言。這個語族的語言還分布在緬甸、柬埔寨、泰國和印度。

印歐語系 中國屬於這個語系的現代語言只有屬斯拉夫語族的俄羅斯語和屬伊朗語族的塔吉克語。使用俄羅斯語的有2900多人,使用塔吉克語的有26500人。中國俄羅斯族使用的語言就是俄語。中國塔吉克族使用的語言和蘇聯塔吉克語是不同的語言。蘇聯的塔吉克語屬伊朗語族東支,中國塔吉克語屬伊朗語族西支。中國古代屬印歐語系的語言有粟特語和於闐語、焉耆-龜茲語(見焉耆-龜茲文),並有3~5世紀以來幾百年間的文獻。

朝鮮語和京語的系屬未定。芬蘭阿爾泰語言學家蘭司鐵已經把朝鮮語列入阿爾泰語系,但仍有不同意見。京語究竟屬南亞語系還是屬漢藏語系或另有歸屬,也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解決。

⑸ 有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的電話嗎我打了兩個,一個永遠讓打分機,一個永遠不接。。。

有可能信息有誤,或者這個部門沒有專門負責這個崗位的人員,如果有問題,可以嘗試通過其他方式聯系,比如說信函,郵件,或者是親身登門。

⑹ 中國全部的少數民族語言共分幾個語系

中國民族語言,按語言譜系分類法,大體上分別屬於漢藏、阿爾泰、南亞、南島、印歐5個語系。早期曾稱為「印支語系」。包括漢語和藏緬、壯侗、 苗瑤3個語族。壯侗語族在國外多稱「侗台語族」。漢語在語言系屬分類中相當於一個語族的地位。使用漢語的人約有96800多萬(少數民族中部分轉用漢語的人口,未計算在內)。漢語有商代的甲骨文字和銅器銘文以及後世極為豐富的典籍。歷代的字典、詞典、詩詞、韻文、韻書、聲訓以及漢字本身的結構都給漢語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用漢字記錄的少數民族語言資料,對古代少數民族語言研究,也可作為重要的參考。

下面這部《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介紹關於中國歷來全部民族語言的書籍非常全面,不管你查中國哪個民族的語言都包括在內

這部關於少數民族語言的書出自圖中那個紅色印章、、、印章中的你應該認識那三個字吧,我就不多說了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

《阿昌語簡志戴慶廈1985》

《白語簡志.徐琳,趙衍蓀.民族出版社,1984》

《保安語簡志.布和,劉照雄.民族出版社,1982》

《布朗語簡志_李道勇 聶錫珍 邱鍔鋒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6月第1版》

《布依語簡志.喻翠容.民族出版社,1980》

《倉洛門巴語簡志(張濟川)民族出版社1986》

《藏語簡志.金鵬.民族出版社,1983》

《朝鮮語簡志_宣德五 金祥元 趙習_1985年12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錯那門巴語簡志_陸紹尊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5月第1版》

《達斡爾語簡志》

《傣語簡志_喻翠容 羅美珍_民族出版社_1980年08月第1版》

《德昂語簡志》

《東部裕固語簡志_照那斯圖_1981年12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東鄉語簡志》

《侗語簡志_梁敏_1980年08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獨龍語簡志.孫宏開.民族出版社,1982》

《鄂倫春語簡志.胡增益.民族出版社,1986》

《鄂溫克語簡志_胡增益 朝克_1986年09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高山族語言簡志 (布嫩語)_何汝芬 曾思奇等編著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7月第1版》

《高山族語言簡志(阿眉斯語)何汝芬-民族出版社1986》

《高山族語言簡志(排灣語).陳康,馬榮生編著.民族出版社,1986》

《哈尼語簡志.李永燧,王爾松編著.民族出版社,1986》

《哈薩克語簡志_耿世民 李增祥_民族出版社_1985年12月第1版》

《赫哲語簡志.安俊.民族出版社,1986》

《基諾語簡志》

《京語簡志》

《景頗族語言簡志(景頗語).劉璐.民族出版社,1984》

《景頗族語言簡志(載瓦語).徐悉艱,徐桂珍.民族出版社,1984》

《柯爾克孜語簡志》

《拉祜語簡志》

《黎語簡志 歐陽覺亞 鄭貽青 編著_民族出版社_1980年12月一版一印》

《珞巴族語言簡志(崩尼—博嘎爾語)民族出版社1985》

《毛難語簡志.梁敏.民族出版社,1980》

《蒙古語簡志.道布.民族出版社,1983》

《仫佬語簡志.王均,鄭國喬.民族出版社,1980》

《納西語簡志》

《怒族語言簡志(怒蘇語)_孫宏開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3月第1版》

《普米語簡志(陸紹尊)民族出版社1983》

《羌語簡志 孫宏開》

《撒拉語簡志(林蓮雲)民族出版社1985》

《畲語簡志_毛宗武 蒙朝吉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3月第1版》

《水語簡志_張均如編著_1980年11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僳僳語簡志(徐琳)民族出版社1986》

《塔吉克語簡志_高爾鏘編著_1985年03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塔塔爾語簡志_陳宗振 伊里千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9月第1版》

《土家語簡志_田德生 何天貞 陳康 李敬忠等_民族出版社_1986年10月第1版》

《土族語簡志_照那斯圖_1981年10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佤語簡志》

《王輔世主編:苗語簡志》

《維吾爾語簡志》

《烏孜別克語簡志》

《西部裕固語簡志》

《錫伯語簡志_李樹蘭 仲謙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2月第1版》

《瑤族語言簡志_毛宗武 蒙朝吉 鄭宗澤_1982年04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彝語簡志》

《仡佬語簡志.賀嘉善.民族出版社,1983》

《壯侗語族語言簡志》

《壯語簡志.韋慶穩,覃國生.民族出版社,1980》

⑺ 2016年高考成績里查出民族語文是什麼意思

看你是吉林省的,應該此考生所在地是延邊或者前郭一類的地方吧!

⑻ 中國有哪些民族語言

一、少數民族語言(80多種)
(一)、中國境內的語言非常豐富,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據統計,中國的語言正在使用的就有80多種,已經消亡的古代語言更是不計其數。
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回族和滿族一般使用漢語,其他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有的民族還有兩種以上,如裕固族分別使用東部裕固語和西部裕固語,瑤族分別使用勉語、布努語和拉珈語。中國的全部少數民族語言分屬五個語系。
少數民族使用語言情況有幾種:
1.自己沒有通用的語言,如回族、滿族一般都使用漢語。
2.本民族內使用多種語言,如裕固族有東部裕固語和西部裕固語;瑤族內部分別使勉語、布努語、拉珈語;高山族使用布嫩語、排灣語、阿眉斯語等。
3.本民族使用多種民的語言,如錫伯族除了本民族語言外,還能用維吾爾、哈薩克、蒙古、俄羅斯等民族的語言和文字。
因此,我國的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實際上就不只56種,據統計約在80種以上。

(二)、除漢語外,還有:壯、布依、藏、蒙古、維吾爾、哈薩克、傣、侗、瑤、苗、水、仫佬、毛南、黎、羌、門巴、珞巴、彝、傈傈、納西、白、拉枯、哈尼、基諾、阿昌、景頗、獨龍、普米、怒、土家、畲、億佬、京、撒拉、烏孜別克、塔塔爾、柯爾克孜、土、東鄉、保安、鄂倫春、鄂溫克、滿、錫伯、赫哲、朝鮮、佤、德昂、布朗、高山、俄羅斯、塔吉克、嘉絨、載佤、登、東部裕固(堯乎爾)、西部裕固(恩格爾)、勉、布努、拉珈、布嫩、排灣、阿眉斯語等。

(三)、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吸收了一些漢語詞彙。由於各少數民族與漢民族長期交往,許多少數民族群眾兼通漢語,許多漢族群眾也會當地少數民族語言。

二、少數民族文字(19種)
(一)、文字是記錄和傳達語言的書寫符號。有的民族在古代就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且從古至今一直使用這種文字。有的民族使用過古文字,其間又換用其他文字。有的民族使用幾種文字,但由於歷史的的各種原因,有的民族還沒有創造和使用文字。新中國建立以前曾擁有和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有藏、蒙古、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朝鮮、傣、彝、俄羅斯、苗、納西、水、拉祜、景頗、錫伯等民族。

(二)、少數民族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但在書寫形式上各有不同,比如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是從右往左書寫;蒙古文、錫伯文是從上往下書寫,行序從左往右;有的標點符號也不同,如藏文標點,短詞和句尾用一條垂直線表示,章節段落結尾用雙垂直線,全文結束用四條垂直線;蒙古文用一個點表示逗號,兩點表示句號,段落末尾用四個點表示。

(三)、新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為促進少數民族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幫助一些少數民族改進和創制了文字,先後對傣、彝、景頗、拉祜文字行了改革,同時採用拉丁字母幫助壯、布依、苗、黎、納西、傈僳、哈尼、佤、侗等十幾個民族設計了十四種文字方案,以便於書寫、學習和印刷出版。目前,我國已正式使用和經國家批准推行的少數民族文字有19種,它們是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朝鮮文、壯文、哈薩克文、錫伯文、傣文、烏孜別克文、柯爾克孜文、塔塔爾文、俄羅斯文、彝文、納西文、苗文、景頗文、傈傈文、拉祜文和佤文。
望採納...!!!

⑼ 56個民族語言怎麼說你好

中國有56個民族,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漢族使用漢語,其他五十五個少數民族除回族外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所以中國有自己語言的民族應該是五十五個,有的民族還有兩種以上語言。在中國已經知道的民族語言就有88種!

以下列舉一部分各民族語言怎麼說「你好」:

1、漢族:你好

2、維吾爾語:亞克西木塞孜

3、哈薩克語:薩拉木來坤

4、塔吉克族:更艾力賣右卓

5、俄羅斯族:孜德拉斯維基

6、蒙古族:他賽拜努

7、藏語:扎西得勒

8、朝鮮語:啊擰哈塞哦

9、彝語:吶萬

10、滿語:西賽依

11、赫哲語:愛西

12、撒拉語:埃斯賽倆目阿來庫目

13、羌語:翁拉

14、白語:挪鍬

15、傣語:叔早利

16、僳僳語:魯察

17、侗語:娃哈姆

18、拉祜語:挪達

19、哈尼語:諾們阿

20、基諾語:腦墨

21、布朗語:買恰各門

22、瑤語:米港昂

23、土家族:尼查

24、錫伯族:霍卓納

25、納西語:阿拉拉咧(納西族沒有這個語言習慣,取近意)

26、苗族、壯語:(同樣沒有說「你好」的語言習慣)

27、錫伯族:霍卓納

擴資資料:

中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

漢藏語系包括漢語和藏緬、壯侗、苗瑤三個語族。漢語在語言系屬分類中相當於一個語族的地位。據1990年中國人口調查的數字估計,說漢語的人口有11.09億多。在中國說藏緬語族語言的人口約有2200萬。

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包括藏語、門巴語、珞巴語、僜語、嘉戎語、羌語、普米語、獨龍語、土家語、彝語、傈僳語、納西語、哈尼語、拉祜語、白語、基諾語、怒語、景頗語、阿昌語、載瓦語等。

在中國說壯侗語族語言的人口有2300多萬。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貴州、湖南、廣東、海南五省。包括壯語、布依語、傣語、侗語、水語、仫佬語、毛南語、拉珈語、黎語、仡佬語等。

在中國說苗瑤語族語言的人口約有940萬。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四川、廣東五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包括苗語、布努語、(瑤)勉語和畲語。

熱點內容
二次的英語 發布:2025-04-30 07:59:27 瀏覽:2
中國歷史故事大全 發布:2025-04-30 07:05:42 瀏覽:534
扒胎機教學 發布:2025-04-30 06:27:10 瀏覽:977
甘肅省教育局 發布:2025-04-30 05:43:51 瀏覽:803
四年級數學聰明題 發布:2025-04-30 05:23:25 瀏覽:297
述職報告教師 發布:2025-04-30 04:35:57 瀏覽:534
帝國理工數學 發布:2025-04-30 04:26:11 瀏覽:266
脫水英語 發布:2025-04-30 04:17:03 瀏覽:365
7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 發布:2025-04-30 04:11:09 瀏覽:695
舞蹈絲襪老師 發布:2025-04-30 04:10:20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