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競賽自學
1.既然選定要競賽抄,就要堅持不襲懈,堅持每天至少1個小時用來學習數學
2.買買好點的書,比如<數學奧林匹克小叢書> 還有 奧數教程之類的
3.買書後,切記不可眼高手低,不要只看例題光想不做,一定要及時練習
4.搞競賽盡量在課余時間里搞,不要耽誤了高考,畢竟高考是主線,競賽獲獎不容易的~~2、3等獎基本沒啥用的``關鍵要保送 和加分```
就這些了,最後祝你成功~!
B. 高中數學競賽如何入門能自學嗎
先無視課上進度做一套奧賽教材,做那種不是很難的,基本上按高中課程分知識點的。做完之後就可以算是高中數學競賽入門了,基本知識也掌握了。這個過程大約要高一一年時間。 爭取能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就開始做一些分專題的、專門的高中競賽教材,同時開始做正規的競賽題、歷年真題。高二期間應當完成一套競賽題庫書和近幾年的全部真題。 利用好兩個暑假一個寒假,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一些大學組織的高中數學競賽培訓,國家隊教練給講的課就是不一樣。 高二後半段應當加入一些專門針對二試的訓練,比如要確保第一題幾何必須拿下;第三題通常會是組合數學,所以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專門學習一下組合數學方面的知識;不等式等二試經常考察的題型也應當進行重點訓練。 個人感覺大學數學對高中數學競賽幫助不大,如果實在想學的話,可以看看一看高等數學中關於極限、中值定理、條件極值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求條件極值的拉格朗日數乘法可以說是某些不等式問題的萬能解法,但高中競賽中有在閱卷時不被認可的風險,大學方法要慎用。微積分對數學競賽沒多大幫助(對物理競賽幫助很大的說)。祝你學習進步
C. 自學學好數學競賽
我初中來競賽得了一等獎 現在也要上自高一 我高中數學現在學完了 也做了些競賽題 感覺如果得一等獎難度較大 如果你目標是一等獎以上的話是要花很多時間的 高中課程本來就緊張 我不建議你攻數學競賽 我建議你搞物理 不過數學難題還是要做 我現在也在學 這個比較省時間 物理也需要很好的數學能力 物理好兩門都好 另外高中物理和初中不一樣 初中物理沒學好也沒事 想保送是沒那麼容易的 得下苦功夫啊!
D. 自學數學競賽方法,我馬上高一
高中不同於初中,課本的知識都很簡單,高考題的靈活度卻很大。高考題和高一的題目不是一個級別的,奧賽題和高考題又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當然體力夠可以走快點,但是不要跳著走,扭到腳就不好了。解題是唯一捷徑,一輪高一高二同步學習難度,一輪高考難度(一模全面復習難度),之後是提高奧賽和高考二輪可以同步走,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里的題目性價比比較高,恨當然沒有用它(忌妒走題海戰術),做了老師才發現5.3的質量真的很高。
高中搞點奧賽是正確的,葛軍大爺喜歡把奧賽的思維出在高考壓軸題裡面。
E. 高中數學競賽 怎麼學
謹以此文獻給最可愛的數競生們
-高中數學奧林匹克聯賽
不誇張的說,選擇一個好的競賽老師決定了競賽之路成功與否的一半以上,因為好的老師可以幫助你少走80%的彎路。那麼怎麼選擇一個好的競賽老師呢?我給大家幾個參考意見:
(1)首先是講課,學生要自己判斷這個老師講課對自己有沒有用。並不是大牌老師就一定好,你要自己判斷,他有沒有在啟發我的思維?他有沒有告訴我為什麼這么做?這些對於競賽起步異常重要,有些老師只是在講知識,或者只是在講題目答案,然後告訴你這么做是顯然的,你本來就該會的,你不會是你的問題……這樣的老師對於競賽初學者是有害的,他教出來的一等獎,坦率地說,就算是自學,恐怕也是一等獎。
(2)其次是戰略,他有沒有給你指一條切實可行的通往一等獎的道路。有道路未必能拿一等獎,但是如果沒有道路,那不是更沒希望?
(3)然後是溝通,教競賽的與其說是老師,倒不如說是教練可能更准確些。什麼是教練?就是要和你溝通,隨時把握你的狀態,帶你訓練,帶你恢復,再帶你起跑……市面上有些競賽課動輒上百人,註定了很多人只是去聽個熱鬧,當個陪練,打個醬油。
總結:除了怎麼做題之外,你更需要的是做題思想、學習方向戰略戰術指導、一個金牌教練。這個想想郎平、劉國梁、馬俊仁就明白了。而且在競賽中,數學思想>做題技巧>競賽知識。
我是佳恩特的晏華洲,力求客觀還原競賽真相
F. 高中數學競賽怎樣自學
如果喜歡數學那就看看數學家們在你這個年紀都干什麼吧,伽羅華在15歲的時候研究gauss,abel等人的著作,20歲之前就完成了方程解與系數關系的認識,群刻畫的是我們對解的無知程度,4次方程可解是因為4!=24=2*3*2*2都是質數,這些數是方程在R,R1,R2,R3這些不斷擴充的數域上的群之間的商,而這些群本身每一個都是前一個的正規子群。如果不是方程就不可解。你現在會解決3次方程嗎?你能懂得其實你解決一個三次方程相當於兩個如下的方程y^2=a, x^3=b.為什麼一個數是2,一個數是3?其實就是3!=6=2*3。所以啊,你看看真正的數學家在你這個年紀都干什麼,你不慚愧啊?高斯17歲就知道如何用直尺圓規畫正17邊形了。你不覺得慚愧啊?不要在乎別人說什麼,多看看好書,比如《通向實在之路》,Roger Penrose寫的。mathimatical thought ,klein寫的。你就會發現你學校學的都是人造數學,都是垃圾。不是真正代表美學的數學。愛因斯坦曾經看著一個方程說啊,好醜啊,一定是錯的。
G. 如何學好數學競賽
兩種情況下建議入門:
一,成績巨好,清北華五水平,競賽只是興趣所向。
二,成績一般回,數學答特別有靈感,可以奔省一,現在省一已經不能保送科大了,可以是一條路。
千萬不要抱著僥幸心理,打著競賽的名義,不去學高考,競賽也沒認真,那麼,
高等數學在大學的絕大部分專業里(非數學專業)指的是由連續與極限,一元函數微分學,一元函數積分學,多元函數微分學,多元函數微分學積分學,常微分方程,無窮級數等問題組合成的數學知識,較初等數學而言學起來較有難度,但把握好所有模塊的定義等基礎知識,對一元函數積分學有足夠的練習的話,學起來還是不吃力的。
自學還是很有難度的,會走很多彎路,浪費很多時間,最後很可能失去信心。所以你如果真的想清楚了要學,
佳恩特歡迎你
H. 如何自學高等數學競賽
高等數學
看你需要哪種程度上的高數了。考研的數學一通常包括高等數學(也就是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
我就在自學高等數學,土豆上有高數上下冊的視頻(同濟的,版本忘了),線性代數的視頻(同濟三版),概率的視頻(一般是用浙大出版的書復習,但是土豆上的視頻用書都不是浙大版的)
跟著視頻過一遍挺好的,老師講的特細致,比當時上大學的時候老師講的好多了。
先自己看一遍,然後跟著視頻過一遍,然後在查漏補缺,最後做練習鞏固
祝你學習愉快!
I. 怎麼自學高中數學競賽內容
針對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訓練方法
准備一試的方法
一試考察的重點是扎實的基本功。基本功大致分為對知識點的掌握以及靈活運用和熟練的運算兩個方面。前者的訓練是通過對知識點的歸納整理以及不斷運用於實際來完成的;後者的訓練則是較為純粹的通過大量而復雜的解題來完成。這樣,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將一試的訓練分為兩個階段:梳理知識點階段和大量解題階段。具體說來,前者可以通過完成一本內容全面的初級競賽課本來實現;後者則需要通過完成40至60套的一試模擬試卷來完成。
一本有效的初級競賽課本
一本有效的初級競賽課本應該滿足這樣的要求:根據競賽大綱編寫;系統地囊括所有的知識點;附有適量的練習和詳細的解答。我使用的是浙江大學李勝宏教授編寫《高中數學競賽培優教程(一試)》(以下簡稱《一試》)。這本書除了立體幾何部分超綱嚴重之外,其餘部分都大致符合聯賽的難度,習題的數量適中且質量很好。完成好這樣的一本課本是有講究的。有效的方法可以使我們在做完一遍之後收獲頗豐,而不當的方法很可能導致時間的浪費。下面就拿《一試》作為例子來說明方法的要點。
首先,必須仔細地閱讀知識歸納的部分,並且對自己不懂的知識點進行記錄,以便日後復習。這樣就可以達到補缺補漏和歸納整理的效果。
其次,對課本內的例題不要直接看分析與解答,而是應該嘗試著自己完成。但是這畢竟還是學習的過程。在一段時間後如果沒有思路,就應該
參考答案。注意這里是參考而不是看。在這個過程中著重點是找到自己卡住的地方以及答案中關鍵的一步(也就是自己缺了而導致題目沒有做出來的一步)。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這樣訓練:看到答案中第一個自己沒有想到的關鍵步驟後,先遮住答案,再次思考,如果還不能解決那就再參考答案。這樣做可以讓自己非常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弱點,有助於強化訓練。
再次,在看完一個章節的課文後,應該結合課後的練習對自己的水平進行檢驗。《一試》每個章節後的習題都大致是按照聯賽一試的標准設計的,可以當作一份聯賽一試的卷子來完成。具體的實施事項見「一份模擬卷是怎樣完成的」。
最後,在整本書都完成後,應該回過頭來復習,對原來沒有記住或者理解的知識點進行第二次的整理,以達到鞏固的效果。
一份模擬卷是怎樣完成的
完成模擬卷是競賽訓練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通過這個部分的訓練,我們可以將自己應對一試的綜合能力大大提高。訓練的內容是從聯賽前一個月(更早當然更好)開始,每天完成一到兩份的一試模擬試卷。這樣下來,至少可以做40份試卷左右。一份模擬試卷的完成是很有講究的。應該有一個完整而有效的辦法使得訓練事半功倍。
1 態度問題。應該把每次模擬卷的訓練當作真實的聯賽來看待,用百分之百的認真來對待它。對每道題目的解答都應該按照聯賽的標准來執行——特別是大題,應該詳細清晰地作答。這里建議用一本專門的本子來做解答。草稿紙也應該規范,並且應該按照聯賽的要求限制數量(聯賽提供的是8開的正反面稿紙1張)。打草稿的時候盡量書寫清楚,以便復查。
2 完成的時間。每次訓練的時間不應該超過聯賽規定的時間,即100分鍾。在最後10到20份的訓練中,應該將訓練時間進一步縮短,控制在90分鍾左右,甚至可以只用80分鍾。一般而言,對於一份難度均勻的試卷,小題和大題各需要一半的時間。
3 批改試卷。批改試卷最好能夠讓有經驗的競賽輔導老師來批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也可以自己批改。批改小題的時候,只要答案對就可以了,無須理睬過程;但是對大題就需要追求解答過程的步驟是否完整。一般在模擬試卷後的解答都有明顯的層次性,每個層次5分,共4層次20分。在批改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吹毛求疵」地找自己解答的毛病,並且盡可能壓低自己的得分。
4 分數的計算。模擬卷分數的計算是有講究的。除了上面說的盡量壓低分數外,還需要對檢查後補救的分數進行處理。每道題都應有一個檢查前的得分和檢查後的得分。計算得分的時候應該算兩者的平均值。因為要時刻記住:在考場上不一定會有時間檢查!
5 試卷的分析。這個環節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是最最重要的。缺少了它我們就不能保證每做一份試卷都有進步。這個環節應分三步完成。首先是對成績的記錄。每次考試的成績都需要記錄下來,作為考察自己實力的依據。而如果有同學一道完成一批相同的模擬試卷,還可以進行對比,取長補短。其次是對失誤的分析。試卷中如果出現了一些失誤導致不應該出現的失分,不能輕易放過,應該認真分析。在分析一個失誤題目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地方是找到失誤的本質原因。不要用粗心二字代替所有的原因,我們需要做的是將它們細細分類,比如「題目看錯了」,「變數的值抄錯了」等等。接著我們就需要切實想出一個辦法來保證下次不出現同樣的錯誤。比如說,針對「題目看錯」,就可以採用將題目中重要的句子用橫線劃出來,將重要的條件用紅筆寫在稿紙的醒目位置等辦法。在這個過程完成後,拿一張便箋來記錄下這次犯的錯誤以及預防的辦法並妥善保存。每次做模擬試卷前,都將之前便箋拿出來看一遍並謹記。這樣,隨著經驗的增加,所犯的錯誤就一定會越來越少,零失誤也不再是夢。最後,針對沒有做出來的題目(包括那些憑借不正常的辦法做出的選填題),應該結合答案進行思考。如果確實需要看答案才能做出來,就應該記錄在難題本上,並且寫下心得。在三步完成後,應該在試卷的解答後面附一張分析,將上述所有的信息記錄下來(不是簡單地抄,因為前面是注重分析,而這次是就題論題)。
6 完成試卷。依照上面的方法,完成一份試卷需要3個小時左右。最後應該整理所有的資料,以便日後查看。
7 精益求精。在後期的訓練中,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說可以做到在考試的過程中靈活地調配小題和大題佔用的時間,有把握在不檢查的情況下交卷,等等。
二試的訓練方法
二試的訓練當然主要分成三塊:代數,幾何以及組合。其中在幾何方面進行訓練最為有效。
前期的訓練,主要是圍繞著某一套針對二試編寫的教程來進行。推薦《奧數教程》。具體的做法就是兩個字:硬啃。但是需要合理分配時間,該看答案的時候就看答案,不要在一道題上花太多時間。
後期的訓練,主要是切題。以幾何訓練為例。在訓練平面幾何的時候,首先應該將以前初中的時候做過的較難的幾何題拿出來,認認真真地過一遍;然後就是結合高中出現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四點共圓對這些題目進行擴展,當然,也可以找針對高中的訓練題來做。總之一句話,要符合自己的特點,盡可能利用好時間。
J. 普通大學生可以自學數學競賽 並且取得名次嗎
可以參加。
數學競賽分為數學類和非數學類的競賽。非數學類專業的學生可以參加非數學類競賽(c類)。如果考試成績好,就可以取得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