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名句默寫
❶ 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一到必修五 名言警句默寫
蘇教版名言名句默寫
1、《沁園春?長沙》中,上闋直抒胸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下闋中體現了壯志凌雲的英雄氣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_,風華正茂;書生意氣,___________。 3、青,___________ ______;冰,_____ 。 4、木直中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6、吾嘗終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7、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致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絕江河。 8、___________ ,善假於物也。
9、積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蛟龍生焉;
______ ,______ ,聖心備焉。 10、故不積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 ,不能十步;,__________ ,功在不舍。
12、鍥而舍之,___________ ;鍥而不舍,___________ 。(《荀子?勸學》) 13、師者,___________ 。
14、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 ?惑而不從師,___________ 。 15、吾師道也,___________ ?是故無貴賤,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16、古之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眾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18、位卑則足羞,___________ 。
1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師說》) 20、___________ ,水波不興。
21、舉酒屬客,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2、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於鬥牛之間。 23、縱一葦之所如,___________ 。
24、___________ ,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25、桂棹兮蘭槳,___________ 。渺渺兮予懷,___________ 。 26、___________ ,泣孤舟之嫠婦。
27、「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高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29、駕一葉之扁舟,__________ _。寄蜉蝣於天地,___________ 。 30、哀吾生之須臾,___________ 。挾飛仙以遨遊,___________ 。 31、___________ ,而未嘗往也;___________ ,而卒莫消長也。
3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___________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___________ 。 必修二
3、然則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人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言得之。 5、向使三國各愛其地,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則勝負之數,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或未易量。
6、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___________ ,並力西向,___________ 。 7、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六國論》)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房出。 9、五步一樓,___________ ;各抱地勢,___________ 。 10、長橋卧波,___________ ?復道行空,___________ ? 11、歌台暖響,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風雨凄凄。
12、明星熒熒,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 雷霆乍驚,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杳不知其所之也。 13、使負棟之柱,___________ ;架梁之椽,___________;釘頭磷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瓦縫參差,___________ ;直欄橫檻,___________;管弦嘔啞,___________。 14、滅六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阿房宮賦》) 16、大江東去,___________、 。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捲起千堆雪。 18、羽扇綸巾,___________、 。 19、故國神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間如夢,___________。(《念奴嬌?赤壁懷古》) 21、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雨打風吹去。 22、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人道寄奴曾住。 2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贏得倉皇北顧。
24、憑誰問:__________ ,__________ _?(《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必 修 三
1、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曷故哉? 2、故余與同社諸君子,____________,而為之記,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大閹之亂,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___________ ? 4、扈江離與辟芷兮,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恐年歲之不吾與。 5、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恐美人之遲暮。(《離騷》) 6、若舍鄭以為東道主,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君亦無所害。 7、___________ ,不仁;___________ ,不知; ___________ ,不武。 8、臣聞求木之長者,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必積其德義。 9、不念居安思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 。
,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 。
怨不在大, ; , 。 10、將有作,___________ ; 懼滿溢, 11、簡能而任之,___________ ,
則智者盡其謀,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
12、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 。
13、顧吾念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所以為此者,___________ 。
15、今者項庄拔劍舞, 。
16、殺人如不能舉, 。 22、大行不顧細謹,___________。
23、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何辭為。
必 修 四
1、夫顓臾,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稷之臣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危而不持,___________,則將焉用彼相矣。 3、且爾言過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誰之過與? 4、丘也聞有國有家者,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蓋均無貧,___________ ,__________ 。 6、夫如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吾恐季孫之憂,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氏將伐顓臾》)
8、填然鼓之,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或百步而後止,___________。 9、___________,谷不可勝食也;___________,魚鱉不可勝食也。_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勝用也。
10、五畝之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失其時,___________。 百畝之田,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謹庠序之教,___________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11、人死則曰:「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 ,________。」 12、爾來四萬八千歲,___________ 。 13、地崩山摧壯士死,___________ 。 14、___________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15、黃鶴之飛尚不得過,___________ 。 16、__________ ,以手撫膺坐長嘆。
17、問君西遊何時還? 。但見悲鳥號古木,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 ,枯松倒掛倚絕壁。
19、劍閣崢嶸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難》)
20、___________ ,不見長江滾滾來。___________ ,百年多病獨登台。(《登高》) 21、潯陽江頭夜送客,___________ 。主人下馬客在船,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 ,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 ,初為《霓裳》後《綠腰》。
24、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盤。 25、間關鷹語花底滑,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 ,此時無聲勝有聲。 27、銀瓶乍破水漿迸,___________ 。 28、___________ ,唯見江心秋月白。 29、曲罷曾教善才服,___________ 。 30、___________,秋月春風等閑度。 31、夜深忽夢少年事,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識。 33、潯陽地僻無音樂,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往往取酒還獨傾。 35、座中泣下誰最多? 。 36、庄生小夢迷蝴蝶,___________ 。
37、___________ ,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 38、小樓昨夜又東風,___________。
39、問君能有幾多愁? 。(《虞美人》) 40、明月不諳離別苦,___________ 。
41、昨夜西風凋碧樹。 ,___________。(《蝶戀花》) 42、、___________ ,暮靄沉沉楚天闊。 43、今宵酒醒何處? 。(《雨霖鈴》) 44、__________ ,冷冷清清,___________ 。
4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如今有誰堪摘?(《聲聲慢》) 46、_______ ____,控蠻荊而引甌越。
47、物華天寶,___________ ;人傑地靈,___________ 。 48、騰蛟起鳳,___________ ;紫電青霜,___________ 。 49、___________ ,煙光凝而暮山紫。
50、鶴汀鳧渚,___________ ;桂殿蘭宮,___________ 。 51、閭閻撲地,___________ ;舸艦迷津,___________ 。 52、__________ _,彩徹區明。,__________ _,秋水共長天一色。 53、漁舟唱晚,___________ ;雁陣驚寒,__________ _ 。 54、遙襟俯暢,__________ _。爽籟發而清風生,_________ __。 55、天高地迥,_____ ______;興盡悲來,___________。 56、時運不齊,_______ ____。___________,李廣難封。 57、老當益壯,________ ___;窮且益堅,___________。 58、北海雖賒,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59、__________ _,空餘報國之情;___________ ,豈效窮途之哭! 60、無路請纓,______ _____;有懷投筆,______ _____。 61、楊意不逢,____ ______;鍾期相遇,___________? 62、閑雲潭影日悠悠,_______ ____。閣中弟子今何在? 。 63、畫棟朝飛南浦雲,_______ ____。(《滕王閣序》)
❷ 高一下冊語文 文言文重點句默寫! (人教版)
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❸ 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詩歌默寫的名句 有哪些
你要先說你用的是什麼版本。
我這里是山東人民版教材必修一默寫題
1、慣於長夜過春時,_______。_______,城頭變幻大王旗。_______,_______。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2、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______,師必退。」公從之。
3、________,君知其難也,______?鄰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鄭以為東道主,________,________,君亦無所害。
5、_________,不仁;________,不知;________,不武。吾其還也。
6、木直中繩,_______,其曲中規。__________,不復挺者,___________。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___。
7、積土成山,_______;積水成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聖心備焉。
8、鍥而舍之,_________;鍥而不舍,_________。
9、吾嘗終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0、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_______。
11、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彼童子之師,_________,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_________,_______,或師焉,或不焉,_______,吾未見其明也。
13、_______,______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14、__________,知來者之可追。_________,覺今是而昨非。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16、生命誠寶貴,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皆可拋。
1、慣於長夜過春時,_______。_______,城頭變幻大王旗。_______,_______。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2、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______,師必退。」公從之。
3、________,君知其難也,______?鄰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鄭以為東道主,________,________,君亦無所害。
5、_________,不仁;________,不知;________,不武。吾其還也。
6、木直中繩,_______,其曲中規。__________,不復挺者,___________。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___。
7、積土成山,_______;積水成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聖心備焉。
8、鍥而舍之,_________;鍥而不舍,_________。
9、吾嘗終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0、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_______。
11、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彼童子之師,_________,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_________,_______,或師焉,或不焉,_______,吾未見其明也。
13、_______,______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14、__________,知來者之可追。_________,覺今是而昨非。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16、生命誠寶貴,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皆可拋。
❹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1,2要默寫的名句
必修一
1、荊軻刺秦王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必修二
2、蘭亭集序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3、游褒禪山記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赤壁賦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❺ 高一語文必修二名句默寫、填空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久在樊籠中,復得返自然。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市之內。
故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