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師用書
『壹』 幫我妹找一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一上語文教師用書的古文與古詩的譯文
1.《觀滄海》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盤踞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族及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九月,在歸途中經過碣石山,寫下了這首詩。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後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詩的正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朴。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湧起」)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盪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
第三層(最後四行)藉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
這首詩的基調是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2.《次北固山下》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就是寫鄉愁的。作者王灣,生卒年不詳,只知道他是洛陽人,先天元年(712)中了進士,以後曾往來於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
開頭兩句點題。「青山」當指北固山,在鎮江之北,面臨長江,三面環水。詩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驛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見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江後,他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頷聯寫船上所見景色,「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潮平」一語,又是為頸聯中「江春」一語作鋪墊。頸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殘夜」指夜將盡而未盡之際。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何況詩人離家日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旅食他鄉,見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給他傳遞家書了。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
3.《錢塘湖春行》
這首詩是白居易於穆宗長慶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經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輪廓。中間兩聯是分寫。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這樣的景象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勃鬱的感覺。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主觀感受。唐時人們有騎馬游春的習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人在馬背上自然感到舒適,但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給,也會產生迷亂的感覺。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西江月》
辛棄疾曾兩次罷官,隱居在上饒(今屬江西省)的帶湖,前後將近二十年。這首詞是詞人在隱居時期里寫的,詞牌下原有小題:「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就是黃沙嶺,在上饒西部。詞中描寫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詞人的閑適心情。
上片寫的大約是前半夜的景象:明月初升,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上棲息的山鵲和蟬;清風吹拂,把它們的叫聲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間彌漫著稻花的香氣,水中的青蛙不斷地鳴叫;一路上都可以聽到出來納涼的人們在談論著今年的豐收。詞人在夜行中見到、聽到這一切,他內心的喜悅是可想而知的。這些描寫在藝術上也是很動人的。從一方面看,詞人正是用農村夏夜裡特有的聲音——蟬鳴、鵲啼、蛙叫、人聲來渲染歡樂的氣氛;從另一方面看,這些聲音又全都是從夜行人的聽覺中反映出來的,他能清晰地聽到這一切,反過來又表現了夏夜的寂靜。這正是寓靜於動的寫法,能夠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
下片寫的是後半夜的景象:烏雲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當詞人走到山前時,雨點飄落下來,他知道驟雨將至,想要找個地方避雨。說來也巧,當他急急忙忙轉過溪頭時,一眼就看到了他過去曾經見過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邊。不用說,詞人這時的心情是何等欣慰呀!
這首詞上片寫景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不容易體會到的。
5.《天凈沙秋思》
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悲哀。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特定的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前三行全是寫景,沒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著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見;「古道」是他的經行地;「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正吹在他身上。把這些細節聯結在一起,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境界:一個秋日的黃昏,荒涼的古道上,西風勁吹,落葉紛飛;道旁,纏著枯藤的老樹上,鴉雀已經回巢,不時地啼叫幾聲;不遠處,在小橋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們正在准備著晚餐,炊煙縷縷。這時,一個人牽著一匹瘦馬獨自緩緩行進在古道上。看來,這是個異鄉人,他將投宿何方呢?在作了這樣的鋪墊之後,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異鄉人望了一眼即將西沉的夕陽,不禁嘆道:「斷腸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鄉愁何等濃重。
古人說:「凡景語,皆情語。」這篇作品除最後一句外,全都是景語,而字字都是扣著「情」來寫的,這就是它藝術上的動人處。
二、譯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脫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夜裡,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隻白鶴;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雲白鶴圖,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我感到高興極了。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檯子一般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蚊子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溝,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愉快而又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抽了它幾十鞭子,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
『貳』 考過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的親們,請推薦下哪裡能找到正版教材,怎麼復習比較好,謝謝!
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電子課本,各種版本的都有。。可以用來面試備考和紙質版是一樣的。。面試主要還是多練課,搜一下本學科的公開課視頻多學習上課流程環節。。
『叄』 請問下 有沒有人有 人教版 初中語文同步教學教師用書全套(教參) 二手的也行
初中語文老師都有的,我這里也有,可惜太遠了沒法提供給你,你就近找一個語文老師要一下,又不值錢。
『肆』 北京市海淀區初中語文教師用書(蘇教版)去哪買!
給你一個教材書店的地址:
知春路和科學院南路十字路口,東南角,小胡同往東,社區內。
在這個東南角問一下:教材書店在哪兒,當地人都知道。
另外,還可試一下:中關村圖書大廈、教材那一層。
『伍』 教師教學用書適合學生用嗎這本書好嗎有什麼好的初中教輔書
說實話,教材的教師用書一般而言,只不過把書本上的例題(比如lisening)的模內塊的原文給你看一下,你容想看有關課文講解還不如看老師發下來的輔導報,初中輔導書看你課文的版本,就像你的《科學》是浙教版的你最好買出版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參考書,語文英語推薦看一本叫《倍速》,數學選書上例題做做就可以的,不用買,科學推薦看孟建平系列的,一本綠封皮的(不要買學生用書,買教師用書,教師用書既有例題有有學生用書上的答案),診治把老師發來的質料看看,明白哪題在哪個位置就夠了
『陸』 介紹幾本初中語文的教學參考書~注意是教師用書~非常感謝~
三點一測
或者 語文教學全解
『柒』 ☆ 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教師用書電子版
名師酈波:語文啟蒙課八年級上(完結)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0RDTqEMtWF0rfC7ufcC5AA 提取碼: caiw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捌』 怎麼把人教出版社網站上的初中語文教師用書下下來呢
唉..對不起啦..沒有辦法.人家都有版權的,得自己到書店買啦~
『玖』 介紹幾本初中語文的教學參考書~注意是教師用書~ 一本最好,教案就不用了~
三點一測
或者 語文教學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