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一的語文

高一的語文

發布時間: 2021-09-04 13:24:14

⑴ 高一語文

馬嵬

李商隱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⑵ 高一語文。

一、
繆公(mù ) 避匿( nì ) 繆賢( miào ) 湯鑊(huò) 雖駑(nú )弓弩(nǔ)
肉袒( tǎn )盆缶(fǒu ) 可予不(fǒu ) 澠池( miǎn) 詐佯(yáng )
列觀(guàn)皆靡(mǐ )奢靡(mí) 傳舍(zhuàn) 甚倨( jù )
不懌(yì )衣褐(yì) 睨柱(nì)

二、
⑴不,通「否」,表疑問語氣。
⑵奉,通「捧」,用手托。
⑶庭,通「廷」,接受朝拜和處理政務的地方。
⑷案,通「按」,察看。
⑸繆,通「穆」。
⑹孰,通「熟」,仔細。

三、
(1)古:跑;今:行走
(2)古:尊重;今:嚴格
(3)古:呈獻;今:演奏或取得
(4)古:離開;今:前往

⑶ 高一語文課本內容

第一單元 1沁園春長沙 2詩兩首雨巷 再別康橋 第二單元 5蘭亭集序 6赤壁賦 8游褒禪山記(第三段) 第三單元 9記念劉和珍君(第2、4節)

⑷ 高一語文……

詩經兩首《氓》詩經——《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採薇》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mù)止。 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mǐ)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kuí)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yù)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⑸ 人教版高一語文目錄是什麼

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冊
第1課《沁園春長沙》
第2課《詩兩首》
第3課《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4課《燭之武退秦師》
第5課《荊軻刺秦王》
第6課《鴻門宴》
第7課《紀念劉和珍君》
第8課《小狗包弟》
第9課《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第10課《短新聞兩篇》
第11課《包身工》
第12課《飛向太空的航程》
下冊
第1課《荷塘月色》
第2課《故都的秋》
第3課《囚綠記》
第4課《《詩經》兩首》
第5課《離騷》
第6課《孔雀東南飛並序》
第7課《詩三首》
第8課《蘭亭集序》
第9課《赤壁賦》
第10課《游褒禪山記》

⑹ 高一語文

1.談讀書的苦樂之境

不愛喝咖啡的人,說咖啡苦澀;愛喝咖啡的人,說咖啡香濃。同是一杯咖啡,為什麼會有兩種體會呢?吾曰:心境不同。
讀書亦如此。不愛讀書的人就如同不會品咖啡的人一樣,只知其苦,不知其樂。愛讀書的人則如同會品咖啡的人一樣,能品出其韻味,進入樂之境。那麼,如何才能達到讀書樂之境呢?
首先,要忘記苦境。如果忘不了苦,那麼就無法在意義上體會到樂。當今的學生,大多說讀書苦。固然,考試與升學的壓力,扼殺了學生讀書的興趣;但學生不會從讀書中找到樂子,也是不爭的事實。古人讀書,大多搖頭晃腦,樂此不疲;今人讀書,大多愁眉苦臉,見書生厭。古今讀書之心境為何有如此之差異?不可否認的原因之一,就是當今的快節奏生活無法讓人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久而久之,看到書就心煩氣躁,但我認為,這絕對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們這批新新人類的「心境」出了問題。
心不凈(靜),則難成事。不是讀書苦,而是我們無法抑制那顆動盪不安的心。當今的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早已俘虜了我們的心。讀書與娛樂相比,讀書當然是苦的。此外,讀書之悲苦,是因為我們的心太嚮往俗世的功利。林語堂先生曾說:「讀書本旨湮沒於求名利之心中,可悲。」(見林語堂《論讀書》)讀書本是無功利的。帶著功利之心讀書,讀書還有趣嗎?還是林老說得好「讀書本是一種心靈的活動」(見林語堂《論讀書》)。因此,快樂讀書的前提就是安頓好那顆動盪不安的心。
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閱讀。唯有如此,讀書之樂境才會如那「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樣,豁然開朗。我以為,讀書應該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自己的眼睛來讀書,這是低級的閱讀。另一種就是用生命來讀書,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也只有用生命來讀書的人,才算是真正會讀書的人,此時,讀書不是負擔生活,而是享受生活。
其實,暢游書海,我們的生命才會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心游萬仞,精騖八極。在書中,我們可以與自然對話,與社會對話,與大師對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們無所不去。在書中,我們會認識孔子和莊子,認識屈原和文天祥,認識了譚嗣同和毛澤東。在書中,我們可以了解荷馬與巴爾扎克

⑺ 高一語文

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詩里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似乎特別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里,它所表現的境界卻有區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側重於表現雨後秋山的空明潔凈:「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而「空山不見人」,則側重於表現山的空寂清泠。由於杳無人跡,這並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竟顯得空廓虛無,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見人」,把「空山」的意蘊具體化了。
如果只讀第一句,也許會覺得它比較平常,但在「空山不見人」之後緊接「但聞人語響」,卻境界頓出。「但聞」二字頗可玩味。通常情況下,寂靜的空山盡管「不見人」,卻非一片靜默死寂。啾啾鳥語,唧唧蟲鳴,瑟瑟風聲,潺潺水響,相互交織,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然而,現在這一切都沓無聲息,只是偶爾傳來一陣人語聲,卻看不到人影(由於山深林密)。這「人語響」,似乎是破「寂」的,實際上是以局部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局的、長久的空寂。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於萬籟俱寂的境界;而且由於剛才那一陣人語響,這時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中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深林,本來就幽暗,林間樹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見陽光。寂靜與幽暗,雖分別訴之於聽覺與視覺,但它們在人們總的印象中,卻常屬於一類,因此幽與靜往往連類而及。按照常情,寫深林的幽暗,應該著力描繪它不見陽光,這兩句卻特意寫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猛然一看,會覺得這一抹斜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一線光亮,給林間青苔帶來一絲暖意,或者說給整個深林帶來一點生意。但細加體味,就會感到,無論就作者的主觀意圖或作品的客觀效果來看,都恰與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時反倒使人不覺其幽暗,而當一抹余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駁駁的樹影照映在樹下的青苔上時,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別是這「返景」,不僅微弱,而且短暫,一抹余暉轉瞬逝去之後,接踵而來的便是漫長的幽暗。如果說,一二句是以有聲反襯空寂;那麼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襯幽暗。整首詩就象是在絕大部分用冷色的畫面上摻進了一點暖色,結果反而使冷色給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靜美和壯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的美的兩種類型,其間本無軒輕之分。但靜而近於空無,幽而略帶冷寂,則多少表現了作者美學趣味中不健康的一面。同樣寫到「空山」,同樣側重於表現靜美,《山居秋暝》色調明朗,在幽靜的基調上浮動著安恬的氣息,蘊含著活潑的生機;《鳥鳴澗》雖極寫春山的靜謐,但整個意境並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輝、桂花的芬芳、山鳥的啼鳴,都帶有春的氣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則不免帶有幽冷空寂的色彩,盡管還不至於幽森枯寂。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無聲的靜寂、無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於覺察;但有聲的靜寂,有光的幽暗,則較少為人所注意。詩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畫家、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的特有的幽靜境界。但是這種敏感,又和他對大自然的細致觀察、潛心默會分不開。
此詩是一首流傳廣泛、婦孺皆吟的名詩,作者利用「聽而不見」的視聽差異,充分調動了讀者的想像力,既然「空山不見人」,卻又是「但聞人語響」;既然「反景」,說明太陽已在視覺范圍之外,又「復照青苔上」,這是詩人在誘導讀者自我幻想出各自的林蔭場景,因人而異。總之,這是一首典型的詩畫相融佳作!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
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
辛夷塢,藍田輞川(今陝西省藍田縣內)風景勝地,王維輞川別業(別墅)附近。塢,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塊地方。
這首《辛夷塢》是王維《輞川集》詩二十首之第十八首。這組詩全是五絕,猶如一幅幅精美的繪畫小品,從多方面描繪了輞川一帶的風物。作者很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不僅以細致的筆墨寫出景物的鮮明形象,而且往往從景物中寫出一種環境氣氛和精神氣質。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木末,指樹杪。辛夷花不同於梅花、桃花之類。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條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筆,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確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時,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顏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輞川集》和詩有「況有辛夷花,色與芙蓉亂」的句子,可用來作為注腳。詩的前兩句著重寫花的「發」。當春天來到人間,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動下,欣欣然地綻開神秘的蓓蕾,是那樣燦爛,好似雲蒸霞蔚,顯示著一派春光。詩的後兩句寫花的「落」。這山中的紅萼,點綴著寂寞的澗戶,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紛紛揚揚地向人間灑下片片落英,了結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詩,在描繪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時,又寫出了一種落寞的景況和環境。
王維寫輞川詩時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亂以前。自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張九齡罷知政事,李林甫一派反動勢力上台,朝政黑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王維雖然在朝,他傾向於張九齡的開明政治,對現實十分不滿而又無能為力,內心矛盾,產生退隱歸田的思想而又戀於祿位。他於是先後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和輞川建立別墅,過著亦仕亦隱的生活。
輞川詩以田園山水為題材,描繪自然優美的景色,表現幽靜的境界,但其中也有一些寄慨,透露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如:「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孟城坳》),「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華子岡》)。特別是緊接《辛夷塢》之後的《漆園》的「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就更為感傷了。《世說新語》第二十八:「桓玄敗後,殷仲文還為大司馬咨議,意似二三,非復往日。大司馬府聽(廳)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與眾在聽(廳),視槐良久,嘆曰:『槐樹婆娑,復無生意』」。王維暗用此事,表達其政治上的苦悶和內心的矛盾。這首《辛夷塢》與《漆園》詩意互有聯系,它是以花在無人的山澗自開自落的可悲命運,寄託自己才能被壓抑埋沒的感傷情緒,有一定現實意義。全詩用比的手法,有優美生動的形象和樂府民歌的韻味,詩意極其含蓄。宋人方回認為此詩是輞川詩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嘆不可窮之妙」(《瀛奎律髓》)。我想,其妙不在「幽極」,應在它的精巧寓意。

⑻ 高一語文

2、觴錯,應為殤(是蘭亭集序中的)
3、A 信誓旦旦,否極泰來,夙興夜寐
4、D 愛:同「薆」,隱蔽,藏起來 擢:伸出 耽: 沉溺
6、秀色可餐: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婦女美貌。後也形容景物秀麗。
形跡——①舉動和神色,如:形跡可疑。②痕跡、跡象,如:不留形跡。③禮貌,如:不拘形跡。 行跡——行動的蹤跡。如:行跡無定。
12、妍媸畢露:妍指美麗,媸指醜陋,字面意思是美麗和醜陋都顯現出來,喻指事情真相大白

⑼ 高一語文摘抄,.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也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張小嫻的《荷包里的單人床》
我們無法忘記一個人,往往不是因為對方有多麼難忘,而是因為我們有多麼依戀和執著。當你執著時,連時間也要向你投降。
——《慾望的鴕鳥》
不能把你留在身邊,不是你的過錯,而是我的失敗。在你曾經愛過我的那些短暫歲月里,我或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只是那些日子已成過去,要留也留不住。我知道愛不可以乞求,如果我能夠為你做一件事,便是等待。
——《麵包樹上的女人》
王,我以為再也無法看見你了,可是,當我在雪霧森林中看到你的時候,我幾乎要熱淚盈眶,那些如同飛雪一樣的往事從我的內心深處翻湧起來,我忘記了所有的語言。只記得那些星光如同揚花般飛揚的夜晚,我喜歡躲在冰海的岸邊,看你在屋頂上寂寞的身影,看星光在你如同銀色絲緞般的頭發上舞蹈,看你的眉毛斜飛入鬢如同鋒利的寶劍,我喜歡看你的長袍在風里展動如同絕美的蓮花。
——郭敬明《幻城》
我俯看著我腳下夜色中黑色的疆域,厚重而深沉的疆土,我看得到上面無數的冰族巫師和火族精靈的廝殺,白色和紅色慘烈的糾纏。紅色和白色的血液和絕望的吶喊一起混合著濃重的血腥味道一起沖上遙遠高絕的蒼穹,裡面還有獨角獸和掣風鳥的悲鳴。
那一刻,我突然聽到了遼濺蒼涼的歌聲,就是那些在沙場上被反復吟唱的歌聲騰空而起,在凜冽的風里,一瞬間傳送開去,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樣在聆聽。包括雪霧森林中所有年幼的孩子,包括刃雪城中四散奔逃的人群,包括幻雪神山裡所有靈力高強的人,包括深海宮中美麗的人魚,歌聲如同光滑細膩的絲緞一樣飄盪在高高的夜空中。
在我130歲之前,我都是個孤單的小孩子,我在幻星宮的最下層,我沒有見過真正的星象,只在占星杖上看見過它們銀色的清輝。我沒有見過紅如蓮花的噴薄的落日,沒有見過如同黑色淡墨一樣模糊氤氳的日暮下的群嵐。我沒有見過雪花落在櫻花樹上然後櫻花花瓣飄落到肩膀上的樣子。沒有見過我自己的宮殿,幻雪帝國中最輕盈飄逸的幻星宮。

時間順著秋天的痕跡漫上腳背,潮水翻湧高漲,所謂的青春就這樣又被淹沒了一厘米。飛鳥已經飛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學校的香樟與香樟的枝椏間就變得越來越安靜。於是落葉掉下來都有了轟隆的聲響。
——《夏至未至》

「一年之計在 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朱自清<<春>>

前三段,都是同一個人
後面的(除了最後)都是郭敬明的沒有標注的都是幻城裡的

熱點內容
小學數學出題助手 發布:2025-04-29 19:21:45 瀏覽:769
新概念英語二答案 發布:2025-04-29 19:15:06 瀏覽:22
英語描述自己 發布:2025-04-29 17:58:46 瀏覽:827
預約的英語 發布:2025-04-29 16:44:42 瀏覽:917
污水生物除臭 發布:2025-04-29 13:52:08 瀏覽:257
三年級語文資料 發布:2025-04-29 13:13:37 瀏覽:761
物理卷pv 發布:2025-04-29 12:28:19 瀏覽:54
三年級下冊英語單詞表 發布:2025-04-29 11:38:35 瀏覽:466
5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4-29 11:26:02 瀏覽:21
貴陽典石外教學校 發布:2025-04-29 11:15:20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