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學案

數學學案

發布時間: 2021-09-04 17:18:11

數學導學答案

證明:
(1)連來接BD
∵AB∥CD(已知源),
∴∠ABD+∠CDB=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2+∠BED=180°(三角形內角和為180°),
∴∠ABD+∠1+∠CDB+∠2+∠BED=360°,
即∠ABE+∠CDE+∠BED=360°.

(2)延長DE交AB延長線於F
∵AB∥CD(已知),
∴∠F+∠D=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ABE=∠FEB+∠F,
∠BED=∠FBE+∠F(三角形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ABE+∠CDE+∠BED
=∠FEB+∠F+∠CDE+∠FBE+∠F
=180°+180°
=360°.

(3)過點E作EF∥AB
∵AB∥CD,
∴AB∥EF∥CD(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B+∠BEF=180°
∠D+∠DEF=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B+∠BEF+∠D+∠DEF
=180°+180°
=360°.

⑵ 數學績優學案

D,D,B

⑶ 做出數學學案答案

這可真是我自己做的,看一下吧

⑷ 小學數學導學案怎樣寫

導學案是教師編制的用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案。近幾年來,導學案作為課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倍受關注,也在許多地區推廣並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形成了諸如「杜郎口模式」、「太谷模式」等先進典型。導學案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減少教師無效或低效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的確發揮了有目共睹的作用。下面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導學案談談個人體會。
1、自主整理,合作交流。放手讓學生自己整理圓的基礎知識,課前通過看書、小組合作,拿出一份作品;在課上進行交流、欣賞、分析、評價,找出各組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將復習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課內復習與課外復習相結合,課堂成為展示學生思維成果的舞台。學生的作品形式多樣,有畫圖表示的,有提綱式的,有羅列的,有表格式的,也有整理成樹形結構的……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個性化學習,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以及科學分析、評價的能力。
2、重點強化,加深認識。根據學生以往學習的實際情況,抓住半圓的周長和面積、環形小路的面積、已知周長求面積等關鍵處導學、討論。在學生全面復習圓的有關概念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平時容易忽略和錯誤較多的典型問題進行重點復習,「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學生對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理解更加深入,真正達到「溫故知新」、「查漏補缺」的目的。
3、聯系生活,學會創造。結合生活中趣味性較強的實例,如計算捆紮4瓶啤酒所需要的繩長、求陰陽太極圖黑色部分的面積等,促進學生靈活地分析問題、尋求最簡便的方法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難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享受到運用平移、割補等方法使難題大大簡化產生的「頓悟」體驗。
在導學案使用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拿到導學案就做上面的題目,而不是利用導學案中的問題去預習教材、回歸教材、探索教材內容;也有少數教師在課堂上只圍繞導學案來組織學習,對教材不加重視。有的甚至一節課、一學期下來,課本被擱置、幾乎是新的。還有的導學案與教材練習基本雷同,只是數據和情境稍加改動,連編排順序都一致。這些「以案代本」的做法無疑都是錯誤的。導學案畢竟不能包攬學生課堂學習的一切內容,更不能替代教材的基礎功能。導學問題的來源主要取決於對教材或其他教學文本內容的選擇,應是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學習內容進行「再設計」和「二次加工」的過程。有的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適合學生自學,是很好的導學之材,卻被教師棄之不用或隨意創編,實為可惜。
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性》一課中「三角形的高」這部分內容時,設計了這樣的導學問題:
1、什麼是三角形的高?怎樣畫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有幾條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條高?
結果學生圍繞「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條高」展開了辯論,有的說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條高,有的說鈍角三角形也只有一條高,還有的說鈍角三角形沒有高……教室里亂成一團,幾位優秀生誰也說服不了誰。更多的同學茫然不知所措,因為「三角形的分類」是三角形特性之後的內容,還沒有學,對於這幾類三角形的定義大部分學生都不清楚。教師在編制導學案時沒有充分考慮到教材的邏輯順序和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味提出難度較大的思考題,造成了知識體系和課堂秩序的混亂。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導學功能,改進了導學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高,取得了優良的教學效果:
1、什麼是三角形的高?從課本P81的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麼,你認為哪幾個詞是關鍵?
試著分析一下:
(1)高是一條( );
(2)高和底是( )出現的,一條邊可以作底,另兩條邊( )作底。
2、畫高的方法是怎樣的?書上沒有圖示哦,三角板怎樣放,你能畫出來嗎?
這樣的導學案,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深度而適度的挖掘,能引導學生全面而准確地理解「高」的含義以及底和高之間的對應關系,為後繼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學習畫高方法時,又彌補了教材沒有直觀圖的不足,讓學生畫出三角板的位置,既可以訓練學生規范的作圖習慣,又突破了操作的難點,巧妙地順水推舟,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在使用導學案過程中,我們要遵循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處理好導與學、練與思、案與材的關系,努力走出偏執、極端的誤區,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出和諧、高效的課堂!

⑸ 小學數學導學案中學案和練案指什麼

小學數學導學案中的學案是指學生可以預習的部分,主要包括一節課的主要內容,重難點以及學習分析等;而練案則是對前面內容的一個鞏固練習,一般題不會太難,基礎性較強。

熱點內容
數學自命題 發布:2025-04-29 09:22:43 瀏覽:620
葡萄溝教學案例 發布:2025-04-29 08:28:52 瀏覽:398
語文版語文書 發布:2025-04-29 08:04:46 瀏覽:733
湛江英語培訓 發布:2025-04-29 07:53:13 瀏覽:788
數學題初中 發布:2025-04-29 07:45:34 瀏覽:75
dnf哪裡爆無影劍 發布:2025-04-29 07:20:05 瀏覽:8
日本師生倫理劇 發布:2025-04-29 07:18:40 瀏覽:742
師德標兵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發布:2025-04-29 07:13:29 瀏覽:158
大槐樹中學 發布:2025-04-29 06:16:21 瀏覽:456
2014年三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 發布:2025-04-29 05:36:25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