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化石

生物化石

發布時間: 2020-11-19 04:57:12

❶ 古生物化石的類型

古生物化石分類有多種不同的標准,按生物級別分為動物化石和植物化石,動物化石又可分為無脊椎動物化石和脊椎動物化石等;根據個體大小分為大化石、微體化石和超微化石;為便於研究,我們常按照古生物化石的保存類型分為實體化石、模鑄化石、遺跡化石。廣義上的化石還包括化學化石和活化石等。

圖1.1 三葉蟲化石

大化石:泛指一般不需利用顯微鏡,用肉眼可觀察研究的化石,如腕足類、三葉蟲(圖1.1)、頭足類、昆蟲、脊椎動物及植物的莖、葉化石等。

微體化石:指需要利用顯微鏡才能進行研究的微小化石。包括有孔蟲、、介形類、牙形石、輪藻、孢粉(圖1.2)等。微體化石形體微小,數量眾多,可大量採集。

圖1.2 孢粉化石,其大小1,2為40μm,3為70μm,4為50μm

超微化石:指需要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進行研究的微小化石的總稱。其大小范圍目前意見尚不一致,一般認為僅限於10μm以下。如細菌和藍藻等。

實體化石:指生物遺體(或其中的一部分)被埋藏,經過石化作用所保存的化石(圖1.3)。

圖1.3 產於萊陽王氏群林家莊組中的鸚鵡嘴龍實體化石

圖1.4 模鑄化石

模鑄化石:是岩層中保存下來的生物遺體的印模或鑄型。模鑄化石是一種常見的化石保存類型,對於研究不具硬體或殼易溶蝕的生物的內部及殼體等構造,都很重要(圖1.4,圖1.5)。

印痕化石:生物在松軟細密沉積物表面留下的印跡,如動物行走、爬行時留下的足跡、行跡、移跡等及植物葉片、鳥類羽毛落下形成的印跡等所形成的化石。

圖1.5 模鑄化石

印模化石:生物硬體在圍岩表面和內部填充物上留下印模,包括外模和內模。外模保留於化石圍岩上的生物遺體外表特徵及表面紋飾的跡痕。外模僅能反映生物遺體的外表形態及紋飾特徵,其凹凸情況與原物相反。內模是保留於內核表面或岩石上的生物遺體內部形態特徵的印痕。常見的多為腕足類、腹足類、雙殼類等外殼和蘆木及新蘆木等髓部的內模。其凹凸情況與原物相反。

核化石:由生物體結構形成的空間或生物硬體溶解後形成的空間,被沉積物充填固結後,形成與原生物體空間大小和形態類似的實體稱核化石。包括內核和外核兩種,內核是充填生物硬體空腔中的沉積物固結,形成與原空腔形態、大小一致的實體,其表面就是內模。外核是埋藏的硬體溶解後在沉積物中留下的空間,此空間經充填而形成與原硬體同形等大的實體,其表面特徵與原硬體表面特徵相同,外表特徵由外模反印到外核上形成。外核和內核內部都是實心的,不具有硬體的內部構造。

鑄型化石:當生物體埋在沉積物中,已經形成外模和內核後,殼質全部被溶解,並被另一種礦物質填充所形成的化石,稱鑄型化石。

圖1.6 諸城皇龍溝恐龍足跡化石

遺跡化石:是指地史時期生物生活活動時產生在底質表面或其內部的各種活動記錄所形成的化石,包括足跡(圖1.6)、移跡、潛穴、鑽孔以及動物的糞便、卵(蛋)、植物根系等形成的化石。由於遺跡化石是活著的生物留下的痕跡,所以它對於岩相和古生態分析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意義(圖1.7,圖1.8)。

圖1.7 已知非海相遺跡化石的環境分布(據楊式溥等,2004)

圖1.8 按各種生態習性分類的遺跡化石

化學化石:是地史時期的生物有機質軟體部分在遭到破壞後,由分解後殘留在地層中的有機成分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化石,有些可以形成重要的礦產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

除上述類型外,還有一種叫作「活化石」,它並非指保存在岩層中的化石,而是現生的生物物種,這種物種曾在某一地史時期繁盛,且種類多、分布廣,已形成了重要的化石類別,該物種在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緩慢進化,則變化不大,至今仍在個別地區殘存,這類殘存的現生生物種就被稱為「活化石」。如銀杏綱(圖1.9),曾繁盛於中生代,白堊紀末衰退,第四紀冰期僅銀杏一個種殘遺於中國,達爾文稱之為「活化石」。其他如皺鰓鯊(圖1.10)、舌形貝、拉蒂邁魚、水杉等,也都是典型的「活化石」。

圖1.9 活化石(銀杏)

圖1.10 活化石(皺鰓鯊)

地質作用是極其復雜的,形成的各種地質現象也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在與生物作用無關的沉積作用、成岩作用、岩漿作用、構造作用或其他機械、化學作用下,所造成的各種形態的岩石礦物體或構造,時常會與某種化石很相像,如「龜甲石」、「疊錐」、「樹枝石」、「石灰華」等,因為它們與生物作用無關,不具生物結構,所以不是化石,而是類似化石的「假化石」,常見的「樹枝石」,就是一種「假化石」,常見於岩石層面或節理面上,是由於錳的氧化物結晶形成的一種樹枝狀的薄膜,或像苔蘚和藻類的印痕。在第四系岩層中,常見有圓形結核體,外形像恐龍蛋,實際也是「假化石」

❷ 通體化石是什麼生物

通體化石是少有的古代生物化石。古生物化石有很多,但目前唯一看到的恐龍化石。和三葉蟲化石居多。

❸ 化石是生物的()、遺物或()

在研究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證據,但不是直接的版證據,因為化石是保存在權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某種原因被深埋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逐漸形成的.研究發現,不同的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埋藏於較淺地層中的化石與現代生物結構比較相似,埋藏於較深地層中的化石與現代生物結構差別較大,並且越是古老的地層中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簡單、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層中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復雜、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多.這說明生物進化的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故A符合題意.故選:A.

❹ 請問這是什麼生物化石

化石主要來自於沉積岩,這種石頭不是沉積岩,看起來也不像是化石。

❺ 生物化石的顯微結構

按生物礦物晶體的形狀、大小、排列方式及相互關系,可將鈣質分為粒狀、纖狀、柱狀、片狀和單晶結構,現分述之。

1.粒狀結構

由三向大致等軸方解石、文石等晶體組成,主要為古杯、海綿、原生動物等低等生物的結構類型。按成因和顆粒大小分如下幾種:

膠粒結構 由鈣質或有機質膠結稍大的方解石、石英粉砂或其他碎屑而成。見於藍藻、紅藻、低級有孔蟲等。

隱微粒結構 由小於10 μm的均勻顆粒組成,成分為方解石或文石。通常伴有較多的有機質,在薄片中色暗微透明,光性方位雜亂,其中小於1 μm的稱隱粒,1~10 μm的稱微粒。見於藍藻、紅藻、古杯、有孔蟲、紡錘蟲等。

晶粒結構 由大於10 μm的均勻方解石顆粒組成,在薄片中透亮,光性方位雜亂。除海綿體壁和骨針外,其餘門類所見晶粒均由文石轉化而來,如腹足類與一些雙殼類殼。

2.纖狀結構

由平行或放射狀排列、單向延長的方解石或文石晶體組成,纖體寬小於5~10 μm。其光性C軸與纖體延向一致,為腔腸動物、節肢動物和輪藻藏卵器的主要特徵。在苔蘚、腕足、軟體動物中多分布於外層。按晶體大小和形狀可分五種。

層纖結構 纖體垂直基面,隨基面彎曲而改變方向,正交鏡下呈前進波狀消光。見於珊瑚、層孔蟲、介形蟲及部分苔蘚蟲。由於生長的周期性間隙,常產生層狀構造。

柱狀結構 纖體沿基線向上向外生長,多呈束狀或噴泉狀,橫切面呈十字消光,縱切面呈直線擺動消光。見於輪藻藏卵器、水螅、層孔蟲等。

球纖結構 纖體沿基點向周圍輻射生長,在任何切面中均呈十字消光。球纖多由文石組成,常見於某些水螅、六射珊瑚和藻類中。

柱層纖結構 纖體排列先由水平基線輻射構成柱纖結構,再由柱纖平行排列成層,並向外生長層纖,構成柱層纖結構。僅見於軟體動物外層、腹足類和輪藻藏卵器等。

玻纖結構 由小於1 μm的纖體垂直殼面平行或放射排列而成。為節肢動物的特徵,見於三葉蟲、介形蟲、有孔蟲、光殼節石等。

3.柱狀結構

相當於腕足類的稜柱結構,方解石(文石)柱寬5 μm以上,斷面呈多邊形,柱體C軸方位不定。常見於某些腕足類內層,雙殼類和腹足類的外層。柱狀結構可能由纖狀結構演化而來,也可能由片狀結構退化而來。

4.片狀結構

由近乎平行的方解石或文石片以各種方式疊積而成。常見於苔蘚蟲、腕足類和軟體動物等硬體中。按疊積方式分如下幾種結構:

平行片狀結構 晶片常小於1~2 μm,彼此平行疊積,且平行殼面。在單偏光鏡下,當晶片與偏光方向垂直時,色暗,可見片面密集,且延伸甚遠。正交鏡下在垂直切面上可見波狀消光。腕足類和苔蘚蟲常具此結構。

傾斜片狀結構 由1~2 μm厚、同向傾斜的晶片疊積而成。晶片常與殼面斜交。在單偏光鏡下色淺,片稀疏,常歪曲不規則,延伸較短。腕足類化石內層、隱口目苔蘚蟲化石內層常具此結構。

交錯片狀結構、復雜交錯片狀結構、珍珠片狀結構僅見於軟體動物的現代種屬中。化石多轉化為晶粒結構。

5.單晶結構

骨骼碎片由單一的方解石晶體組成,正交鏡下消光一致。為棘皮動物化石的特徵結構。按單晶形態可分成:

連生單晶結構 原生方解石晶體與次生方解石晶體C軸方向一致,故在正交鏡下呈一致消光,有時可見解理紋。海百合莖具此結構。

網格單晶結構 為海膽類骨片的主要特徵,它是海膽死後,有機質腐爛後形成的孔洞被單晶方解石充填,原骨片的方解石和充填方解石的結晶軸是相互垂直的,原方解石平行棘刺長軸,充填方解石平行步帶板,所以成兩個光學系統的網格狀。

薄壁單晶結構 由厚約10 μm、延伸較遠、C軸平行壁面或生長方向的單晶方解石組成。僅見於隱口目苔蘚蟲蟲室間壁和紅藻的翁格達藻的細胞壁中。

一般說來,在上述化石的原生結構中,從粒狀結構,到纖(粒)狀結構,到片狀結構,再到單晶結構,與生物從低級到高級的演化趨勢是大體一致的。有的生物化石具一種結構,有的則具兩種或多種結構。

除鈣質硬體外,其他礦質硬體也顯示結構類型。磷質可按磷灰石形狀、大小和排列,分為隱微粒結構、玻纖結構、正纖結構和片狀結構四種。硅質硬體只有結晶程度和晶格的變化,可分隱粒蛋白石、隱微粒玉髓、球纖玉髓(負玉髓)、球纖石英(正玉髓)和晶粒石英五種。有機質硬體的結構類型還不清楚,但仍可按有機質的分子構型和顏色加以劃分。

❻  生物化石類型及生態

1.

類在南方早石炭世晚期出現,到晚石炭世達到繁盛期(圖版Ⅰ)。在紫雲宗地剖面,在達拉組上部至馬平組的岩石中,顆粒平均含量為67%,其中

佔42%,有些樣品甚至達45%~61%,主要為Fusulina(紡錘

)、Fusulinella(小紡錘

)、Megatriticites(大麥

)和Triticites(麥

)等四種紡錘狀殼形的

類。這些

類的分異度不高而豐度極大,且保存良好,基本為原地埋藏。從生態看,

類主要生活在水深20~100m的熱帶、亞熱帶、海水清潔、透光性好、海底處於氧化環境的淺海中;從形態看,

類大都為紡錘形、長紡錘形,內部構造復雜,基本為中等能量環境的產物。有意義的是,在

類繁衍的生活環境里,往往有一定數量(約10%)的藻類,這似乎表明一定量的藻類是

類賴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條件。]]

珊瑚是海底棲生物,固著在堅硬的基底上,食懸浮生物。珊瑚一般在海水清澈、透光性好、含氧量高、鹽度正常、溫度為25~30℃、水深不大於100m、尤其是20m左右的熱帶、亞熱帶淺海最發育。但單體珊瑚適應范圍略寬,硬軟基底均可生存。在堅硬的海底上,珊瑚多呈錐狀、角錐狀,具根狀物支持;在松軟的海底上,呈扁平盤狀、蘑菇狀。珊瑚的形態與海水動盪強度有關,一般塊狀復體珊瑚為強動盪水環境所特有,個體密集,分枝粗短;而纖細叢狀復體珊瑚多為水較深且寧靜的海域所特有,個體稀疏細長。如巢湖鳳凰山黃龍組的塊狀復體珊瑚Lithostrotionella(小石柱珊瑚)在動盪高能的亮晶砂屑石灰岩中很常見;而金陵組中的單體角錐形珊瑚Pseudouralinia(假烏拉爾珊瑚)和叢狀復體珊瑚Syringopora(笛管珊瑚)與生粒質灰泥石灰岩共生,看來海水的能量不會太高。另外,珊瑚的群體形態也隨深度而變化,如現代珊瑚Montastrea annularis,在水深小於5m時呈半球形,5~25m時呈圓柱狀,大於25m時呈板狀。

本區石炭系的珊瑚主要分布於下石炭統,單體復體均有(圖版Ⅱ—1,2,3,4),形成環境從正常海到局限海,直到生物礁均有。

3.腕足類

腕足動物多營底棲固著生活,其中大多數用肉莖固著在底質上,一些無鉸腕足類則粘結在底質上,還有一些自由躺卧在底質上或用殼刺固著在底質上。腕足動物多生活在30‰~40‰的近正常鹽度的海水中,食懸浮生物,在渾濁度低且略有動盪的水域最為適宜。腕足動物對溫度和水深適應性強,從寒帶到熱帶,從潮間帶到深海區均有分布。但其形態特徵則隨水深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在淺而動盪的水體中,為便於生存和固著,殼體往往重而大;而在深而靜的水體中,為便於浮游生活,殼體往往薄而小。在南方石炭系中,主要為一些有鉸綱底棲腕足類(圖版Ⅱ—5,6,圖版Ⅲ—1),如Choristites(分喙石燕)、Eochoristites(始分喙石燕)、Gigantoproctus(大長身貝)、Linoproctus(線紋長身貝)等。但在一些深水盆地,如欽防盆地中,也偶見一些體小殼薄營浮游生活的腕足類。

4.藻類

鈣質的藻類,如藍藻、綠藻和紅藻等均為底棲藻類,生活在水深數米至數十米的近岸淺水水域。從藻類發育的深度看,一般不超過30m。南方石炭系的鈣藻大多已破碎成碎片,呈細砂級—粗砂級大小,其邊緣已泥晶化或重結晶;只有少部分藻類保存較完好(圖版Ⅲ—2,3)。也有很多的藍綠藻類粘結

、生物碎屑及灰泥形成藻團塊、藻球粒和藻紋層(圖版Ⅲ—4)等。如紫雲宗地馬平組中上部的藻團塊就很發育,一般大小為0.8~6mm,大者可達8~15mm,含量33%~43%,局部發育成了藻灘。在中下揚子區船山組內的廣為分布的葛萬藻藻灰結核多呈球形或橢球形,中間有核心,邊緣有同心層包卷,直徑3~5mm,集群出現,多形成於潮間—潮下帶充分擾動的環境。一般來說,藻灰結核同心層密集呈球形,並為亮晶膠結者,多產在高能灘環境;同心層稀疏,且形態不規則並為灰泥充填者,多產在低能灘環境。

5.苔蘚蟲

苔蘚蟲營底棲固著生活或附著在其它物體上生活,對水深與氣溫適應的范圍較大,多數繁盛於溫暖而較清潔或渾濁度略高的正常淺海中,尤其在水深25~60m的海域中。苔蘚蟲群體形態與海水動盪強度有關,在動盪較強的水域多呈層狀或皮殼狀,牢固地固著在海底岩石上;而在動盪較弱的水域,多呈直立細枝狀、網格狀、薄殼狀,這樣可以有較大的接觸面從水中攝取食物。在廣西田林浪平的大塘階中苔蘚蟲化石較多,主要為笛管苔蘚蟲,呈球狀、半球狀、枝狀或不規則狀,含量占顆粒總量的5%~50%,與復體珊瑚泡沫柱珊瑚一起構成了南方石炭系中唯一的礁體。

6.雙殼類和腹足類

雙殼類和腹足類均為廣鹽性水生生物,也有少數腹足類生活於陸地。這兩類生物的殼體受環境影響變化較大,且有較廣的溫度、鹽度和深度分布范圍。一般來說,生活於寒冷地區或深水中的,殼體較小較薄,殼形簡單,殼表紋飾極少或沒有。而生活於溫熱帶動盪的淺水區的,殼體一般較大較厚,殼表裝飾豐富,殼體笨重。對鹽度的適應范圍也很寬,從淡水到過鹹水均有分布,但以正常海環境最為多見。對水動力條件的適應范圍也很廣闊,從開闊海岸的潮間帶到基本靜止水體的深海或瀉湖,均有產出。南方石炭系中所產的雙殼類和腹足類以熱帶淺水類型佔主導,殼較厚,個體較大;但也有少量產於半鹹水過渡環境和深水盆地環境中,殼較薄,個體較小。

7.放射蟲和海綿骨針

放射蟲是海生浮游生物,從淺水到深水區均有分布。在淺水區,放射蟲很少或無,個體小,殼薄,構造纖細,殼刺細而長;在深水區,放射蟲量多,個體大,殼厚,構造線密,殼刺短而粗。一般來說,放射蟲殼體的存在不能作為水深的標志。但放射蟲組合及其共生生物組合往往可以指示水體的深度。南方石炭系的放射蟲主要分布於石夾組和板城組中,共生生物有硅質骨針、菊石和薄殼腕足類等,因此應是深水標志生物。

海綿骨針在本區有鈣質和硅質兩種。鈣質骨針在本區深水碳酸鹽盆地常見,如在羅甸納水剖面中(圖版Ⅲ—5).骨針為單軸和雙軸,長0.1~0.7mm,寬0.03~0.08mm,含量達20%~40%,常密集呈定向排列,並與半深水的牙形石一起構成斜坡和盆地環境的特徵性生物組合。硅質骨針主要見於石夾組(圖版Ⅲ—6)、巴定組和望謨桑朗的下石炭統中,單軸、雙軸和三軸均有,含量不高,一般小於10%,共生生物有菊石、放射蟲和薄殼腕足類等,因此,基本上也是深水標志生物之一。

8.其它生物

除以上常見或較常見的生物類型外,在南方石炭系中還有很多常見或較常見的生物及生物碎片,如海百合莖(圖版Ⅳ—1,2)、介形蟲、非

有孔蟲(圖版Ⅳ—3,4)、菊石、管殼石、三葉蟲、牙形石、遺跡化石(圖版Ⅳ—5,6)、植物化石等。這些生物,尤其是海生無脊椎動物化石不僅是南方石炭系岩石的重要顆粒組分,而且對於判別沉積環境和確定地層的時代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❼ 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什麼,什麼,或什麼

化石的概念: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遺物統稱為化石。

❽ 這是生物化石嗎

只是一塊普通的變質岩,不是化石。 是閃石礦物中的一類。角閃石岩一般多出現於變質岩和火成岩中,是分布很廣的造岩礦物之一。黑白為主要色調,其餘有灰黑、灰綠、灰白、黛青、淺紅、黃、褐、黑等顏色,石面上交織著千姿百態的白色紋理

❾ 什麼是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學以化石作為最基本的研究對象。化石指保存於岩層中的,生活在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遺體或生命活動的痕跡。化石與一般的岩石的區別在於:它必須與古代生物相聯系,必須具有諸如形狀、結構、紋飾和有機化學成分等生物學特徵,或者由生物活動所產生並保留下來的痕跡。

❿ 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生物化石都有哪些特點
很多地方都有,這是由於大陸漂移造成的。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紅海星,鯨魚,鯊魚等。
這是花崗岩的一種。花崗岩屬於火成岩,火成岩中不存在化石。 這塊石頭是從山上崩落後在溪流中沖刷而成。石頭表面凹凸不平,是因為組成岩石成分硬度不同,有些部分硬度小,被侵蝕速度更快。

熱點內容
輕輕課堂老師端 發布:2025-01-21 00:38:15 瀏覽:724
浪哥教學 發布:2025-01-21 00:07:15 瀏覽:143
小學教師資格證多少分及格 發布:2025-01-20 21:44:22 瀏覽:684
讀師德論文有感 發布:2025-01-20 21:35:02 瀏覽:309
五上數學期中試卷 發布:2025-01-20 21:03:20 瀏覽:157
北京語文老師招聘 發布:2025-01-20 19:23:51 瀏覽:538
教師聯系表 發布:2025-01-20 18:06:37 瀏覽:750
老師脫高跟鞋視頻 發布:2025-01-20 18:01:36 瀏覽:823
陳中源物理 發布:2025-01-20 16:37:39 瀏覽:640
新教師的發展 發布:2025-01-20 16:35:03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