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微生物分析

微生物分析

發布時間: 2020-11-19 05:13:12

Ⅰ 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國家認可嗎

你可以要求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向你提供資質證書證明其是否得到國家認可,以下是該中心對外宣稱: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以下簡稱廣微測)1999年經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在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並於當年通過計量認證(CMA),具有獨立法人地位和第三方實驗室地位。2004年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認可,檢測數據可獲得國際互認,成為可為社會提供用於貿易出證、產品質量評價、成果鑒定的公證數據的合法檢測機構,具有法律效力。

Ⅱ 微生物論文怎麼寫呀

1.
膜分離技術在微生物制葯中的應用
顧覺奮
文獻來自: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05年
第01期
CAJ下載
PDF下載
展望
2
1世紀的膜分離技術將在微生物制葯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膜分離技術在微生物制葯中的應用@顧覺奮$中國葯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論述了膜分離技術在微生物制葯中應用的一些限制以及相應改進辦法。[1]顧覺奮.分離純化工藝原理[M]

Ⅲ 怎麼分析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

微生物群落的種群多樣性一直是微生物生態學和環境學科研究的重點。近幾年來,微生物群落結構成為研究的熱點。首先,群落結構決定了生態功能的特性和強弱。其次,群落結構的高穩定性是實現生態功能的重要因素。再次,群落結構變化是標記環境變化的重要方面。因此,通過對目標環境微生物群落的種群結構和多樣性進行解析並研究其動態變化,可以為優化群落結構、調節群落功能和發現新的重要微生物功能類群提供可靠的依據。
從年代上來看,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解析技術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前主要依賴傳統的培養分離方法,依靠形態學、培養特徵、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較進行分類鑒定和計數,對環境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認識是不全面和有選擇性的,方法的分辨水平低。在70和80年代,研究人員通過對微生物化學成分的分析總結出了一些規律性的結論,從而建立了一些微生物分類和定量的方法即生物標記物方法,對環境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認識進入到較客觀的層次上。在80和90年代,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以DNA為目標物,通過rRNA基因測序技術和基因指紋圖譜等方法,比較精確地揭示了微生物種類和遺傳的多樣性,並給出了關於群落結構的直觀信息。
1 傳統培養分離方法
傳統培養分離方法是最早的認識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的方法,自1880年發明以來一直到
現在仍被廣泛使用。傳統培養分離方法是將定量樣品接種於培養基中,在一定的溫度下培養一定的時間,然後對生長的菌落計數和計算含量,並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構造,結合培養分離過程生理生化特性的觀察鑒定種屬分類特性。培養分離方法採用配比簡單的營養基質和固定的培養溫度,還忽略了氣候變化和生物相互作用的影響,這種人工環境與原生境的偏差使得可培養的種類大大減少(僅占環境微生物總數的0.1%~10%[1])。而且,此方法繁瑣耗時,不能用於監測種群結構的動態變化。
2 群落水平生理學指紋方法(CLPP)
通常認為微生物所含的酶與其豐度或活性是密切相關的。酶分子對於所催化的生化反應特異性很高,不同的酶參與不同的生化反應。如果某一微生物群落中含有特定的酶可催化利用某特定的基質,則這種酶-底物可作為此群落的生物標記分子之一,標記了某種群的存在。由Garlan和Mills[2]於1991年提出的群落水平生理學指紋方法(CLPP)是通過檢測微生物樣品對底物利用模式來反映種群組成的酶活性分析方法。具體而言,CLPP分析方法就是通過檢測微生物樣品對多種不同的單一碳源基質的利用能力,來確定那些基質可以作為能源,從而產生對基質利用的生理代謝指紋。由BIOLOG公司開發的BIOLOG氧化還原技術,使得CLPP方法快速方便。商業供應的BIOLOG微平板分兩種:GN和MT,二者都含有96個微井,每一
128 生態環境 第14卷第1期(2005年1月)

微井平板的干膜上都含有培養基和氧化還原染料四唑[3]。其中,BIOLOG的GN微平板含有95種不同碳源和一個無碳源的對照井,而MT微平板只含有培養基和氧化還原染料,允許自由地檢測不同的碳源基質[3]。檢測的方法是:將處理的微生物樣品加入每一個微井中,在一定的溫度下溫育一定的時間(一般為12 h),在溫育過程中,氧化還原染料被呼吸路徑產生的NADH還原,顏色變化的速率取決於呼吸速率,最終檢測一定波長下的吸光率進行能源碳的利用種類及其利用程度的分析[4]。
BIOLOG方法能夠有效地評價土壤和其它環境區系的微生物群落結構[3~6]。其優點是操作相對簡單快速,而且少數碳源即能區別碳素利用模式的差別[5]。然而,BIOLOG體系僅能鑒定快速生長的微生物,而且,測試盤內近中性的緩沖體系、高濃度的碳源及有生物毒性的指示劑紅四氮唑(TTC)使得測試結果的誤差進一步增大。姚槐應[5]的研究表明,應根據測試對象的特點(例如pH,碳源利用類型及利用能力)改進BIOLOG體系,並且,有必要研究更好的指示劑來取代TTC。
3 生物標記物方法
生物標記物(Biomakers)通常是微生物細胞的生化組成成分,其總量通常與相應生物量呈正相關。由於特定結構的標記物標志著特定類型的微生物,因此一些生物標記物的組成模式(種類、數量和相對比例)可作為指紋估價微生物群落結構。由於分類的依據是從混合微生物群落中提取的生化組成成分,潛在地包括所有的物種,因而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並且分析簡便快速,適於定性甚至半定量地檢測微生物體系的動態變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常用於研究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生物標記物方法包括:醌指紋法(Quinones Profiling)、脂肪酸譜圖法(PLFAs和WCFA-FAMEs)。測定時,首先使用合適的提取劑提取環境微生物樣品中的這些化合物並加以純化,然後用合適的溶劑製成合適的樣品用GC或LC檢測,最後用統計方法對得到的生物標記物譜圖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3.1 醌指紋法(Quinones Profiling)
呼吸醌廣泛存在於微生物的細胞膜中,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在電子傳遞鏈中起重要作用[7]。醌的含量與土壤和活性污泥的生物量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的研究表明,醌含量可用作微生物量的標記[8]。有兩類主要的呼吸醌:泛醌(ubiquinone, UQ)即輔酶Q和甲基萘醌(menaquinone,MK)即維生素K[9]。醌可以按分子結構在類(UQ和MK)的基礎上依據側鏈含異戊二烯單元的數目和側鏈上使雙鍵飽和的
氫原子數進一步區分。研究表明,每一種微生物都含有一種占優勢的醌[7],而且,不同的微生物含有不同種類和分子結構的醌[9]。因此,醌的多樣性可定量表徵微生物的多樣性,醌譜圖(即醌指紋)的變化可表徵群落結構的變化。
用醌指紋法描述微生物群落的參數[7]有:(1)醌的類型和不同類型的醌的數目;(2)占優勢的醌及其摩爾分數含量;(3)總的泛醌和總的甲基萘醌的摩爾分數之比;(4)醌的多樣性和均勻性;(5)醌的總量等。對兩個不同的群落,由上述分析所得數據可以計算出另一個參數____非相似性指數(D),用於定量比較兩個群落結構的差異。
醌指紋法具有簡單快速的特點,近幾年來廣泛用於各種環境微生物樣品(如土壤,活性污泥和其它水生環境群落)的分析。
考察了醌指紋法分析活性污泥群落的分析精度,證明此方法是一種可靠的分析方法。然而,醌指紋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反映具體哪個屬或哪個種的變化。 3.2 脂肪酸譜圖法(PLFAs、WCFA-FAMEs和其它方法)
從微生物細胞提取的脂肪類生化組分是重要的生物量標記物,例如,極脂(磷脂)、中性脂類(甘油二酯)可分別作為活性和非活性生物量的標記物[10]。更重要的是,提取脂類的分解產物____具有不同分子結構的混合的長鏈脂肪酸,隱含了微生物的類型信息,其組成模式可作為種群組成的標記。多種脂肪酸譜圖法廣泛用於土壤、堆肥和水環境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分型和動態監測[11~13]。
常用的脂肪酸譜圖法可分為兩種:磷脂脂肪酸(PLFAs)譜圖法和全細胞脂肪酸甲酯(WCFA-FAMEs)譜圖法[14]。二者分析的對象實質上都是脂肪酸甲酯,不同之處在於提取脂肪酸的來源不同。磷脂脂肪酸(PLFAs)譜圖法提取的脂肪酸主要來源於微生物細胞膜磷脂即來源於活細胞,全細胞脂肪酸甲酯(WCFA-FAMEs)譜圖法提取的脂肪酸來源於環境微生物樣品中的所有可甲基化的脂類即來源於所有的細胞(包括活細胞和死細胞)。因此,磷脂脂肪酸(PLFAs)譜圖法的優點在於准確,可靠;全細胞脂肪酸甲酯(WCFA-FAMEs)譜圖法的優點在於提取簡捷,所需樣品量少。對多個環境微生物樣品分析而言,先用WCFA-FAMEs譜圖法預先篩選再用PLFAs法進行分析是提高效率的較佳選擇。
脂肪酸譜圖分析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脂肪酸,採用GC分析儀達到分離不同結構的分子的目的;另一種是脂肪酸甲基化產物____脂肪酸甲酯,採用GC-MS分析儀進行不同分子的分離和鑒定。

Ⅳ 為什麼要對不同區域的微生物進行分析

微生物群落測序是指對微生物群體進行高通量測序,通過分析測序序列的構成分析特定環境中微生物群體的構成情況或基因的組成以及功能。藉助不同環境下微生物群落的構成差異分析我們可以分析微生物與環境因素或宿主之間的關系,尋找標志性菌群或特定功能的基因。對微生物群落進行測序包括兩類,一類是通過16s rDNA,18s rDNA,ITS區域進行擴增測序分析微生物的群體構成和多樣性;還有一類是宏基因組測序,是不經過分離培養微生物,而對所有微生物DNA進行測序,從而分析微生物群落構成,基因構成,挖掘有應用價值的基因資源。以16s rDNA擴增進行測序分析主要用於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和構成的分析,目前的生物信息學分析也可以基於16s rDNA的測序對微生物群落的基因構成和代謝途徑進行預測分析,大大拓展了我們對於環境微生物的微生態認知。目前我們根據16s的測序數據可以將微生物群落分類到種(species)(一般只能對部分菌進行種的鑒定),甚至對亞種級別進行分析,幾個概念:16S rDNA(或16S rRNA):16S rRNA 基因是編碼原核生物核糖體小亞基的基因,長度約為1542bp,其分子大小適中,突變率小,是細菌系統分類學研究中最常用和最有用的標志。16S rRNA基因序列包括9個可變區和10個保守區,保守區序列反映了物種間的親緣關系,而可變區序列則能體現物種間的差異。16S rRNA基因測序以細菌16S rRNA基因測序為主,核心是研究樣品中的物種分類、物種豐度以及系統進化。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在微生物的免培養分析中經常用到,通過提取樣品的總基因組DNA,利用16S rRNA或ITS的通用引物進行PCR擴增,通過測序以後就可以分析樣品中的微生物多樣性,那怎麼區分這些不同的序列呢,這個時候就需要引入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一般情況下,如果序列之間,比如不同的 16S rRNA序列的相似性高於97%就可以把它定義為一個OTU,每個OTU對應於一個不同的16S rRNA序列,也就是每個OTU對應於一個不同的細菌(微生物)種。通過OTU分析,就可以知道樣品中的微生物多樣性和不同微生物的豐度。測序區段:由於16s rDNA較長(1.5kb),我們只能對其中經常變化的區域也就是可變區進行測序。16s rDNA包含有9個可變區,分別是v1-v9。一般我們對v3-v4雙可變區域進行擴增和測序,也有對v1-v3區進行擴增測序。

Ⅳ 用什麼方法能夠分析微生物群落與理化指標的相關性

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是以酒抄醅為原料,以窖池為載體,在窖池發酵過程中大麴微生物、窖池微生物形成復雜的微生物群體進行一系列的物質能量代謝[1]。在發酵過程中,窖池內的微生物群落系統將酒醅中的澱粉轉化為白酒的主要成份及其微量的香味物質,窖內的理化指標呈現一定規律的變化,同時酒醅中成份的改變也引起了微生物群落生存環境的改變,如營養成份復雜化,環境酸度增加等,群落結構也有相應的改變,窖內優勢菌群逐漸呈現穩定狀態。微生物對酒醅的作用與窖內環境對微生物的選擇使得酒醅經過一個周期的發酵能夠產生具有獨特風味的濃香型白酒。近年來PCR-DGGE技術愈加成熟的運用於對組織結構和土壤樣品種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研究[2~4],該技術也逐步運用於白酒窖內微生物多樣性研究,對白酒窖內樣品中微生物的多樣性、豐度、准確反應[5~7],利用PCR-DGGE對濃香型白酒窖泥中細菌和古菌群落進行研究,發現細菌有9~22條條帶,古菌有7~12條條帶,利用PCR-SSCP對濃香型白酒酒醅進行研究,發現酒醅中的細菌和真菌各有9~20和7~16條條帶[6~7]。

Ⅵ 微生物病例分析

①痰液呈磚紅色似果醬樣,粘稠,提示為肺炎克雷伯桿菌感染性肺炎,

應進行痰培養,檢驗程序:

盡管如此,還是容易受到污染,所以關鍵是導管培養。

尿路感染最常見的病原菌是大腸埃希菌,其檢驗程序與肺炎克雷伯菌相同。

其菌落發酵乳糖呈紅色,中等大小。生化反應:葡萄糖產酸產氣,吲哚、甲基紅、V-P、枸櫞酸鹽(IMViC)等4個試驗的結果為++- -,在動力、吲哚、脲酶(MIU)培養基上的反應結果為++-

Ⅶ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怎麼樣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更多信息和資訊。

如何去分析微生物菌落總數對比試驗

1.火焰高溫,附近細菌不宜生存。
2.因為得出來的數據是菌落數而不是活菌數!既然活菌數和菌落數不絕對相同,則不能把菌落數等同於活菌數。比如我培養出3個菌落,那麼結果就是3個菌落,不能說結果是3個活菌。(雖然活菌數也差不多,這個要看操作者的技術,還有一些不可避免的誤差誤差。)

Ⅸ 微生物分析為什麼在屬水平和門水平

微生物結構分析中pca分析是在門水平分析維持肌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各類物質在體內的輸送.載體蛋白對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在體內運載各種物質.比如血紅蛋白—輸送氧(紅血球更新速率250萬/秒)、脂蛋白—輸送脂肪、細胞膜上的受體還有轉運蛋白等. 白蛋白:維持機體內的滲透壓的平衡及體液平衡. 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 免疫細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抗體(免疫球蛋白)、補體、干擾素等.七天更新一次.當蛋白質充足時,這個部隊就很強,在需要時,數小時內可以增加100倍.

Ⅹ 微生物論文~

微生物及其基因呼喚專利法保護

二十一世紀,世界生物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隨之也引發了一系列法律上的新問題。分析微生物及其基因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還是科學發現?探討其是否具備專利法保護所應具備的條件,了解發達國家加強生物技術專利保護的國際慣例,對我國的生物技術專利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生物技術的發展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在農業、醫葯、化工、環保等一系列領域引發了巨大的變革。科學家預言二十一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但是,非技術領域發展的落後使生物技術的先進性未能充分發揮。原先的政治、經濟、醫學、倫理道德、法律制度體系所處的制度環境因為生物技術的發展而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而原先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操作系統卻無法像生物技術的發展一樣在短期內迅速實現體系的裂變、轉型、升級。生物技術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帶給人們無限驚喜的同時,也帶給了人們無限的苦惱。

在法學界,生物技術及其專利性問題,一直是困擾學者們的重大難題。對於活的生物體及DNA雙螺旋結構的描述主張專利權利,也引發了一系列激烈的爭論,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已經涉及到了專利制度的本質以及發明和科學發現的界定、科技和倫理等一系列深層次問題。

微生物及其基因專利保護紛爭

根據傳統專利法的觀點,要解決能否就微生物及基因主張專利權利的問題,關鍵在於微生物及基因應屬於專利法上的發明還是科學發現。一般而言,發現是對自然現象本質規律的揭示,而發明則是這些本質規律的具體應用。科學發現雖然可能較之發明對社會的貢獻更大,但其不具備專利法給予專利保護所要求的實用性,不能直接製造出前所未有的產物或直接當作某種方法使用,故不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不能授予專利權。也就是說,一項重要的科學發現可能會對人類產生深遠的影響,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獎,但是卻不會成為專利法上所稱的發明而獲得專利保護。

對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成果到底歸屬於發明還是科學發現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微生物及基因能否進行專利保護的兩種不同觀點。

一種觀點我們可以稱為否定說,認為微生物及基因是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人們對其研究的成果恰如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的深刻洞悉而繪出的元素周期表,或醫學科研人員憑借對人體的細微研究而畫出的人體解剖圖,當然付出了艱苦卓絕的腦力勞動,但是仍屬於科學發現的范疇,因為科學發現本身就決定了不可能是顯而易見就得出結論的,因此,對於微生物及基因本身,任何人都不可主張專利權利。但是,對其進行提純、凈化、繪制的獨特方法卻屬於專利法的保護范圍,對其可以申請專利。

另一種觀點我們可以稱之為肯定說,認為發明人主張權利的微生物及基因已經因為發明人的提純、凈化、繪制活動而使其改變了原來自然存在的狀態。由於生物科技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性,對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已不僅僅是對其客觀規律的揭示,它與客觀應用僅有一步之遙。況且,基因研究比較特殊,高風險,高投入,商業應用前景又不可估量,無論是從智慧勞動的角度還是從商業回報的角度,都應該承認其知識產權,授予專利權利,否則會使作為新興產業的生物科技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筆者認為,在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成果的形成過程中,科學發現和發明兩者是兼而有之的,應該對其進行區別對待。

首先,不可否認,微生物及基因是客觀存在於自然界中的,這並不以我們對其認識多少為轉移,首次觀察到他們的存在應該是一種對客觀事物的揭示,是一種科學發現,當然這種發現也不具有專利法保護所要求的工業實用性標准。所以,即使科研人員為此耗費了畢生的精力,也不能因此主張專利權利,這就像科

研人員觀察、測算到了某個宇宙天體的客觀存在但卻不能主張專利權利收取專利費用一樣。

其次,如果研究進一步深入,科研人員對微生物及基因進行一系列的分離、提純、凈化,改變它在自然界天然的存在方式和狀態,使其能為人力所控制,並發掘出它為社會所利用的價值,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拒絕為其提供專利法上的保護了。

其實,科學發現和發明在科技研究中是緊密結合的。任何一項科技發明活動,都必須以原來的科學發現為基礎,沒有任何一項發明是憑空產生的,只有熟練掌握該領域的客觀事物和規律,才能談得上發明創新。在生物技術的科研領域中當然也是這樣,只不過由於生物技術研發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專業性和連續性,微生物及基因的首次發現者和深層研發利用者往往是同一研究主體。這種發展現狀使得發明和科學發現連為一體,互相交織,相互作用,真假難辨。簡單地講,沒有對客觀規律的揭示或微生物、基因的首次發現,就不可能有生物技術的相關發明,但是,僅僅是客觀揭示和首次發現而請求專利法的保護又是不夠的。這其中,科研人員要做的是將兩者結合起來,搞出生物科技發明成果。我們要做的是將兩者分離開來,予以不同的法律態度。 我國生物技術專利法保護的現狀及對策

熱點內容
個人師德師風學習第二階段總結 發布:2025-01-21 05:37:26 瀏覽:970
異地教學 發布:2025-01-21 02:48:52 瀏覽:483
整形多少 發布:2025-01-21 02:43:57 瀏覽:930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發布:2025-01-21 00:50:22 瀏覽:316
輕輕課堂老師端 發布:2025-01-21 00:38:15 瀏覽:724
浪哥教學 發布:2025-01-21 00:07:15 瀏覽:143
小學教師資格證多少分及格 發布:2025-01-20 21:44:22 瀏覽:684
讀師德論文有感 發布:2025-01-20 21:35:02 瀏覽:309
五上數學期中試卷 發布:2025-01-20 21:03:20 瀏覽:157
北京語文老師招聘 發布:2025-01-20 19:23:51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