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
1、培養學生的理科思維。
2、對身邊的物理常識有定性的認識。
3、同時也應用於生活,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各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來解決相關問題。
中考的要求:社會要想進步首先是科技的發展,學習物理還有一個很重要目的,就是通過物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夠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去創新,來探究未知的領域,找到新的答案,是科技發展到一個更高的領域。
這也是物理中考命題的方向和趨勢。三 中考物理日益靈活,更趨向於學生的獨立思考,注重學生設計能力,對於實驗考試分量加重,實驗題型變化較多。
(1)物理教學擴展閱讀
學習物理要搞懂三個基本。(即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
還要有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Ⅱ 物理教學有什麼技巧嗎
物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於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將精力陷於知識點的學習和解題中,對技能、物理過程和方法則關注的較少或落實不夠,尚未體現提升民族科學素養、培養科學精神與科學價值觀的物理課程重要目標。傳統的教學模式還強調接受式學習,忽略科學探究方法的培養;強調統一性,忽視地區差異和學生個性差異,難以適應各地學生發展多樣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一觀念,堅持這一觀念,才能切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著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通過讓學生觀察身邊熟悉的現象,探究其內在的本質的物理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
長期以來,物理教學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師講解教科書,以使學生掌握教科書的內容,於是形成了這樣一種關系:教學時教科書通過教師的咀嚼喂給學生,考試時教科書經過教師的加工變為考題去檢查學生。
新課程強調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這種被動的學習態度,提倡和發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探究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策略。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敢於「放」,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積極的學,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但是,敢「放」並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而是科學的引導學生自覺的完成探究活動。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予以指導。當學生的探究方向偏離探究目標時,教師也要予以指導。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如何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課程改革的領跑人呢?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傳統的教學觀、教師觀提出了挑戰,迫切呼喚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再定位。
一、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為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正確關系,樹立「為人的可持續發展而教」的教育觀念,完成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這是各學科教師今後發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全新觀念下,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一的,而應是綜合的、多元化的。
二、終身學習,優化知識結構
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自然學科,它要求物理教師具有豐富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在專業素養方面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新課程對物理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隨著科技的發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涌現,並不斷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師要學習這些新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新課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張通過物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的培養。但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物理教師在人文素養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師要學習人類社會豐富的科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新課程對物理教師還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信息技術與教材的整合能力、課程設計與開發等能力。
在新課程內容框架下,絕大多數教師由於知識的綜合性與前瞻性不足,難以獨自很好地完成對學生課題的所有指導工作,要求教師之間必須建立起協作的工作思想。從僅僅關注本學科走向關注其他相關學科,從習慣於孤芳自賞到學會欣賞其他教師的工作和能力,從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到和其他教師一起取長補短。
在新形勢下,教師第一次處於被學生選擇的地位,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將終身學習內化為自學行為,時刻保持學習、研究、反思、發現、探究、創新及總結的態度,力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現代化信息素質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為本,創新教學模式
俗話說: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獲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養,不能單*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知識、教師和學生三大要素,教與學是一個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應明確教學過程的復雜性,綜合三大要素,權衡利弊,博採眾法之長,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既要改革創新,又要著眼實際,積極參與創設啟發式、開放式、範例式、合作式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開發並不是素質教育的全部,學生的學習目的、興趣、意志、態度、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是推進教學進程與實現教學效果的動力系統,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著發動、維持、調節的作用。在授課中重視物理實驗和物理知識的講授,結合介紹物理學家的故事,物理趣聞和物理史料,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體會物理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的作用;善於對比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引發認知沖突,培養學生的質疑習慣,引導學生尋找當前問題與自己已有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系,強化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最後還應通過比較、分類、類比、歸納演繹和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法,向學生展示知識的來龍去脈,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學啟於思,思啟於問」。在新課標下的課堂應是這樣: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的殿堂,更是人性的養育聖殿,它是學生成長的殿堂,是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天空,學生品味生活的「夢想劇場」。在這里學生有了探索新知識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學習興趣、熱情、動機以及內心的體驗和心靈世界得到豐富,有了親身體驗,學習態度和責任,對個人價值、社會價值、科學價值等的認識就有可能進一步發展。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求知慾,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由「愛學」到「學會」,再到「會學」,最終掌握物理學習的科學方法與科學思維。
四、依*科技,豐富教學手段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化是實現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新課程改革是應時代之需而提出來的,重視實驗教學及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積極開發和製作相應的教學輔助軟體和直觀性教具,有利於其有效實施。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投影儀、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為教學現代化創造了良好的硬體條件,它改變了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形象的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增強記憶。比如過去認為抽象難懂的物理微觀世界的東西,通過計算機的模擬演示,變得直觀、形象,有助於學生理解。網路的發展使物理網路教學成為可能,從而有利於豐富學生知識,完成探究性學習任務。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而教師素質的高低是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有了一流的教師,才會有一流的教育,才會出一流的人才。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當代物理教師應認清未來教育中教師的職責和使命,盡快完成角色轉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科學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放開思維。在課堂教學中由於學生的差異,學生提出的問題參差不齊,有的層次比較低,有的比較有價值。當然教師應該以鼓勵為主,鼓勵學生相互提問題,承認學生有差異,教師應有價值導向,讓學生明確哪個問題有價值。讓學生體會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本課內容相互提問,然後將問題進行綜合。
就初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體驗過程具有教育意義,教師要花大力氣去組織探究活動的教學過程,讓學生有明確的體驗目標、科學的活動程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都要實事求是,討論時要尊重其他學生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的新發現、新見解或提出新一輪的探究問題。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重視過程是針對傳統教學中過分重視結論的情況提出來的,應當注意不要一談重視過程就走向另一個極端,變成只重過程而輕視結論。事實上,教學的結論也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
新課程強調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這種被動的學習態度,提倡和發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體驗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策略。
Ⅲ 如何把信息技術應用到物理課堂教學中
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盤錦市第三完全中學項悅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給教師駕馭課堂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能夠很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由於物理學科自身的特點,中學物理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信息技術的優勢顯而易見,因此,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更是在無力教學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而它的知識比較抽象,有很多同學覺得它們看不見也摸不到,更是難以想像,久而久之對物理學科會失去興趣,而信息技術的加入能創設物理情境,並進一步優化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教育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整合物理學科教學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視頻技術、實物展台、多媒體投影儀等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媒體,在物理實驗中具有直觀形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改變時空、動靜變化、,快慢可調、重復再現等功能,為以實驗為主要教學手段的物理學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對於整合物理學科教學,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 、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夠擴大學生的信息量。
以計算機網路為主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機遇,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是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在有關物理的網站上學生可以查閱古今中外的物理學家的生平簡介、他們的故事和趣事、中國和世界物理的發展史、課堂自學題和趣味題、以及學習中的有關問題等,在網上可以自由的涉獵、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掌握許多終身受益的方法。
二、信息技術的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師的工作、教師的職業,突出教師的作用和地位,強調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的。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與「學」組成的對立統一體,「學」是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是為了學,「教學」即「教師教學生學」,把學生的「學」放在首位。信息技術的融合,使學生能夠從多方面來了解物理這一門學科,聯系實際生活,打破了傳統課堂上老師為主導的模式,使學生真正作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到物理的研究探索中來。使課堂的教學不再沉悶。信息技術的加入,讓學生產生了主動學習物理的興趣與動力。
三、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
教育無法孤立的存在於社會之中,社會的進步促進這教育的發展。信息技術的使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及時了解到當前世界頂級物理學者的信息,也可以了解我國物理研究發展的趨勢,更可以了解到物理教育領域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只依靠課本來了解物理,他們所接觸到的物理不再是單純課本中若干年之前的論點,而是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的新觀點和理論依據,這也可以將實際與理論相結合,讓學生感到,在實際生活中,物理知識也是必不可少了,將物理從單純書本學科這個狹小空間里脫離出來。
四、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夠將抽象變為具體
物理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和演示實驗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一環。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利用實驗課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某些相關結論、實驗步驟,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透徹理解並且完全掌握產生實驗結論的過程。在物理課堂的演示實驗中,由於受到常規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如本人在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先用常規儀器按傳統實驗方法進行演示,由於常規實驗儀器的限制蠟燭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隨著物距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一現象不是很明顯,致使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不甚理解,並產生迷惑。此時我改為採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於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由此可知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整合,可以突破常規實驗儀器的局限性,所以我們應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長,對那些難以觀察到的、復雜、困難的實驗進行模擬和提供幫助,成為常規實驗的補充,並把兩者結合起來,使實驗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從而有助於學生發現規律、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實驗技能水平。
五、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可以優化教學過程。
科學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課堂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潑輕松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接受快,課堂效果好。
(1)巧妙創設情景。利用多媒體,可以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又與學生實際緊密相連的生動的社會、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種特定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給學生多種刺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充分激發學生的多元智力來認識理解物理現象和本質,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促進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設計模擬實驗。有些物理實驗對其過程很難分步觀察與判斷,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模擬控制實驗的速度,調整教與學的進度,在教師與計算機的共同啟發下,達到實驗學習的目標。同時,模擬物理實驗能讓學生抓住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徵和變化過程,明確觀察對象產生變化的現象和條件,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3)力求突破難點。教學中的難點,有些很難用傳統的方法讓學生理解突破,若用電腦模擬,往往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製作動畫來描述一些抽象的物理現象或者一個物理過程,會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此時可以把靜止的圖片變成能夠運動的二維或三維動畫,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了解更為直觀,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形象化。
(4)整合已有知識。物理教學中經常要對不同時期學習的內容進行比較、歸納、概括、總結。在畢業班復習物理實驗時,如用常規手段進行復習,教師很難把大綱中要求掌握的儀器裝置一一畫出,也不可能把做過的實驗全部重做一次。此時若利用電腦模擬,再現實驗裝置、實驗過程和現象,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有利於比較、加深理解記憶,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同時會節約大量時間。
六、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提倡主體性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也是國際上教育改革的趨勢。主體性教育的過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獨立學習和自主活動的過程。按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
多媒體課件可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在這種互動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按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也可以選擇不同教學模式來學習,這種交互方式對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應使學生從中產生發現的驚奇、自豪,滿足求知慾的愉快和創造的歡樂等各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帶著高漲的、激動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使教學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活動。應用多媒體課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認知作用,較好地實現了上述要求。
七、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學習效果和培養能力
如果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通過這樣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聽老師講課強得多。如果讓學生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課堂信息量加大,學生易於接受,在愉快的氣氛、交互討論中掌握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效果相當明顯。
同時,應用計算機與網路的功能創設引入概念的情境、創設推導規律的情境、創設提出能夠逐步深入的問題情景、創設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外化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所設置的物理問題情景中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是輔助課堂教學,幫助教師完成「創設情景、激發動機、提出問題、建立圖景、引導討論、畫龍點睛」的極好工具,按照「以能力立意為主」進行教學的基本思想,多媒體課件不僅僅有利於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用它創設情境進行能力培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應用課件創設物理情景、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2、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物理過程,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3、應用多媒體課件分析圖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創設動態、變化的圖象,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事物總是運動變化的,事物的變化分為量變與質變,其中質變是突變,而量變就有一個過程,並且事物在量變的過程中質並不變。因此尋找變化中保持不變的部分,乃是把握事物本質的重要方法。
變化中不變以及在變化中求不變的思想是辯證思維在物理學中的重要體現,也是物理學的靈魂,貫穿於物理學始終,應用幾何畫板或其他教學軟體,展現動態圖景,幫助學生在探索本質、尋求真理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變化中求不變的意識,引導學生對物理問題進行哲學上的思考,從而培養他們「全面、本質看問題」的基本素質。
八、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可以切實解決課時矛盾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頻和互動式網路等方式,可使教學過程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知識面更廣。學生們在這些動感學習環境中,對教學內容更容易領會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學習進度,提高學習效率。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教學進度的加快,為學生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習時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很多內容是很難通過說就能解決問題的,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便是講一節課,學生也難以理解,反而只會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畏懼感。這些知識完全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大家看到模擬的直觀的情況,這不僅可以將內容講得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大大加快教學進度,從而節約大量時間。對於少數學生不能及時弄懂的內容可以反復播放,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
多媒體課件教學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上,隨時可講解理論知識、演示實驗步驟、指導學生學習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學生在使用多媒體的課堂上,既能學習到「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又掌握了實踐操作技能,做到省時、高效,課時矛盾迎刃而解。
另外,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一定要做好引導工作。教學技術只是一種工具,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展示時,一定要考慮到它的工具性,而不能讓它成為教學的主題,使學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技術上,而不是教學內容上。否則的話,教學技術反倒成為干擾因素。因此,運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時,一定要努力防止和排除各種干擾,保證教學的有序進行。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計算機已作為教學過程中一種理想的認知工具,在教育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可以預見,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課件教學,將不僅是促進教學手段的變革,同時還必將促進關於教材的觀念與形式、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結構的變革,進而促進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改革與發展。
Ⅳ 物理教學方法
教法很多了,不同的分類標准教法就不一樣
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有
講授法:通過語言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知識並發展能力的教學方式.
談話法:提出一系列有嚴格邏輯順序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回答,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方式.
討論法: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圍繞一個或幾個中心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從而尋求正確答案並發展智能的教學方式.
閱讀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教材和其它有關資料,從而獲得知識並發展智能的教學方式.
演示實驗法:教師通過演示實驗或出示掛圖或模型等,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
學生實驗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動手實驗驗證知識並發展實驗操作能力.
新課改的教學方法探索就更多了如洋思教學法 目標教學法等等自己有時間可以找專業資料或相關網站去看看
Ⅳ 物理教學里需要注意什麼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多方面進行把握,保護好學生對 物理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於物理學科的特點,更新教學觀念,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一定的物理知識,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並且養成良好的思 維習慣。重視物理概念的教學,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做好實驗准備,寫好實驗教案,保證實驗的成功等等,都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
Ⅵ 初中物理的教學措施有哪些
(一)國內初中物理的教學措施有:
觀察法
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通過眼看、耳聞、鼻嗅、舌嘗、手摸,有目的地了解有關物理現象,然後通過思考,獲得正確結論。這種教學方法,叫觀察教學法,簡稱觀察法。應該指出,這里所指的觀察,不僅是用眼看,而是廣義的觀察。
觀察法的模式是:①創設情景,提出問題。②明確觀察的內容。③觀察和記錄。④分析觀察結果,得出正確結論。
觀察法的特點是:觀察對象直觀鮮明,能激發學習興趣。從觀察獲得的感性材料,需要經過思維加工,才能形成概念、規律。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實驗法
實驗教學法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儀器,取得實驗數據,通過驗證和探索,獲得科學結論的教學方法。從廣義來說,除學生分組實驗外,還包括課外科技活動、科技小製作等。
實驗法的模式是:①提出實驗目的,明確實驗原理。②選擇實驗儀器,掌握儀器使用方法。③設計實驗方案,了解實驗步驟。④進行實驗操作,記錄實驗數據。⑤分析實驗數據,得出正確結論。
實驗法的特點是: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獲得的感性材料豐富、深刻,手腦並用,有利於培養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3.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簡練、准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對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進行解釋、分析、論證,引導學生開展思維活動,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方法。它是物理教學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當然,講授與啟發並非對立,講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只要教師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點,突破關鍵,不要平鋪直敘,照本宣科,而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就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這樣的講授法就是啟發式的教學方法。
講授法的模式是設疑→釋疑→解疑,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講授法的最大特點是信息量大、教學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物理教學的各種形式及各種方法,都必須輔以講授法,使其相互配合。
4.自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教材或教學參考資料,獨立地進行學習以獲得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叫自學法。
自學法的模式是:提出提綱→閱讀教材→解疑析難。
自學法的特點是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能有效地培養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但是,中學生往往不善於自學,不喜歡閱讀自然科學的教材。因此,教師要循循善誘,耐心地給予具體指導,如編寫自學提綱、編擬思考題,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增強自學能力。
5.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討論,並加以總結,從而獲得知識、訓練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叫討論法。
討論法的模式是: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得出結論。
討論法的特點是:通過對教師布置問題的討論,可以分清是非、糾正錯誤、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與綜合的能力。討論法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主體的地位。
(二)國外流行的教學措施:
1.發現法
發現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首先提出來的,其理論基礎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布魯納認為:教學過程應是在教帥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的習慣和能力。發現法的模式是由四個階段組成的:①自覺階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②探索階段:提出問題,明確要求,使問題具體化。③整理階段:理解感知材料,進行分析和綜合,提出假設。④發展階段:運用探索所得的結論,加以鞏固、深化和創新。
發現法的特點是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重視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精神。但是,發現法忽視學生主要是學習間接知識這一教學特點,把科學研究中的發現方法移植到教學活動中,把教學按照「再發現」的步驟進行,勢必加重師生負擔,削弱基礎知識的完整性,影響教學的進度。
2.掌握學習法
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法」,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廣為使用,也被我國廣大中學物理教師所關注。這一教學方法的基本精神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分類學理論制定教學目標,並按此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測試、評價和矯正。
掌握學習法的模式由四個環節組成:①制定教學目標;②測試;③評價;④矯正。
掌握學習法的特點是教學目的具體、明確、重視反饋和調控,有利於後進生的轉化,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Ⅶ 物理概念教學的幾個主要環節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好物理定律、公式和理論的基礎。
在物理教學中正確建立物理概念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質的飛躍,是物理教學的任務,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物理概念來源於物理實踐、物理事實,它是由實踐得來的感性認識而上升成的理論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用來指導實踐,並予以檢驗和深化。若學生只知道物理事實,而不能上升到物理概念,就不能說學到了物理知識;若學生對物理概念不理解或理解片面,就談不上對物理概念的認識掌握;若學生對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難以進行判斷、推理等抽象活動,更不能正確地應用定理、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
Ⅷ 淺談如何解決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困惑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深感物理學科在教學中有許多困惑,令師生在教與學中難免有些尷尬和困惑,要解決困惑之憂,以下方法或許切實可行。
一、「探究式教學」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探究式教學通常運用於物理教學之中,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能積極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創造性學習,擴大學習領域,拓展思微空間。就像科學研究者他事先並不知自己的研究結果會怎樣?然而我們的教育教學實則是目標很明確的,也就是在學生懵懂無知的情況下,我們教師要加以引導,逐步把學生的思微引向我們所指定的方向,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以此來激發學生在思考問題方面必須具備一定的創造性的學習能力。當然,教師也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大膽猜想與假設──製作設計方案,證明假設──分析結果,導出結論。只要教師精心布置,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如何做好教學中「師」與「生」的角色互換
新形式的初中物理教學與以往傳統式的物理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當下物理教學提倡的是物理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傳統式的物事教學,物理教師的作用是主導者,直接向學生面對面講解物理知識點,屬於一種傳導式的教學,學生完全是跟著物理教師的指揮棒走,根本沒有給學生創設性學習物理知識的空間,學生受制太多,就像老師用繩子將學生手腳捆綁一樣,學生被束縛,不敢跨出老師指定的領域。學生在物理學習上非常被動,同時也會感到睏乏。科學的做法是,物理教師必須變換自己的角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地地道道的主持人,成為一個貨源供給倉,在新課標下,把物理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貨倉里去挑選,選擇自己需要的東西,如果有學生實在挑不到任何一樣東西,教師的角色便成了一個引路人,引導他們去探索物理世界的神秘和神奇,無論如何也要他們引進到物理知識的無窮奧妙里。
三、後進生的轉化不可忽視
教育是面向全人類全民族,不斷提高全民族素質是當下每個教師的職責。如何實現後進生的高效轉化,有效積極調動後進生學習物理的求知慾,是我們每位物理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後進生大多數是由於缺乏學習上的積極性、主動性,對學習缺乏自信心和責任感,所以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可以試著從以下幾點著手去轉變後進生。
1.培養後進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有趣的物理故事來激發學習的興趣,多講一些與物理知識相關的趣味故事。如,眼前有一個小東西,飛行員還以為是一隻昆蟲,伸手把它一把抓了過來,讓他吃驚的是,抓到的竟然是納粹德國一顆子彈。這樣學生很快有了激情,想知道更多的東西,物理故事不但把枯燥無味的物理原理講得生動活潑,同時也激發了後進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為我們的教學做好鋪墊。
2.用生動有趣的物理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枯燥的原理公式就如天書,他們對動手實驗往往比較感興趣。例如在講流體壓強時,我設置學生思考:「在吹氣的漏斗,乒乓球不下落?」學生多數認為球一定會下落。然後我讓他們自己進行這一實驗,結果學生在吹氣中球沒有下落,反而向上靠攏。通過學生們親自動手實驗,調動了他們學習的激情和好奇心,親身感受知識的奧秘,從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慾望。
3.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把一些貼近物理知識的搞笑版搬進教室里,讓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中解決相同的實際問題,這樣生動逼真的教學方法同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生活用電常識》時,我利用flash動畫上演了這樣一個情景:黑貓警長與耗子,當耗子逃避貓的逮捕時,誤撞裸露電線,貓認為耗子不能逃脫,在哀求發出呼喚,於是貓不想失去任何機會,結果也觸電了。學生在大笑之餘,興趣盎然地進入到我們教學課堂的學習中去。
4.通過課後小製作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培養後進生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會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能調動和激發他們潛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他們的個體能力,不要他們缺乏主動參與能力,不要自暴自棄。要讓他們說我能行。
四、物理教學中要培養社會型人才
學習總是與社會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將來也必須是一個能適應社會生存的強者。那麼在教學中要注意那些呢?1.巧用語言提升教學的藝術性,語言是點燃心靈的火花,會使得整個教學的藝術性全面提升,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2.培養學生協作能力,發揚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可以讓小組在短時間討論,鍛煉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人與人之間的共同合作也能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3.利用好教學機智,駕馭課堂。由於各種因素,變通教學是最好的方法。
Ⅸ 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對物理教師來說,可謂是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一、對學生的情況了解不夠細致,必須加以改善。
進入初二之後,許多學生反映物理這門課程比較難學,不好理解,做題是往往是不知道自己該從什麼地方入手。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教師往往只是知道學生的普遍想法,對於具體的個別的問題,往往了解的不夠。本人初到初中時,感受很深,看到學生學習物理時的迷茫及信心的缺失,我就想任何人對某一項事情要做好,首先是要有信心。而信心的建立和鞏固與本學科的教師是很有直接關系的。為了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老師應該多給學生人文的關懷,收集學生的有關信息,了解學生的想法及思想動態,把學習物理的成功的經驗體會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學好物理的動力。當然,在戰略上藐視,在戰術上要重視。因此,從內心深處與學生建立起相互信賴的師生關系,並處於自始至終的動態之中,是我們物理老師不可缺少的品質,他對學生的成長產生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說起。我們應該隨時隨地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傾聽他們的心聲,排除他們的苦悶,讓學生接受老師,進而接受物理、愛好物理。讓學生體會學習的難度,強化意志的培養;享受成功的體驗,強化學習願望,從而避免學生產生怕學物理、厭學物理的心理。我現在已是人到中年,自己的孩子高考時非常希望教師能耐心細心地教好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已經考上大學,也非常感激教育他的老師。將心比心,我現在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對待,是發自內心的。我們常說愛生如子,我想,只要真誠,與學生分享苦惱,也分享快樂,讓學生感受老師的真心關懷,加上方法得當,成功的教學應該是水到渠成的。
二、對教師的角色認識的不夠全面,必須准確定位。
我認為教師是這一學科重要的引路者,如果引的不好,那麼學生就難以對這門功課產生良好的印象和學習的興趣。由於我們不是他的啟蒙老師,學生把你跟過去的老師進行比較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教師有承上啟的作用。以前自己和不少教師認為,對於學生,必須體現出自己學術淵博,見識廣闊,這樣學生才能夠佩服你。我認為除了這些,初期更是這樣。我的建議是,在初二第一學期,要盡量做好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度,盡量把抽象的東西加以具體形象化,減小學生的學習難度,克服畏難發愁的情緒。特別是對知識的傳授講解,要做充分的准備,循循善誘,盡量細致耐心,有不厭其煩的精神。往往在初中時新教師與老教師差別小一點,可能就是因為新教師准備的細致,耐心地講解和輔導。
另一個問題是初中新教師往往對於全班整體成績的提高做的較好,但是在培養尖子生方面有欠缺,表現在高分的學生數不是太多,全班成績平均分較高。我的建議是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是自己要充實知識,加強業務學習,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其二是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多聽他們的上課,吸收先進的成功的經驗,完善自己的教學藝術。只有這樣不斷充電,才能揚長避短,才能與學生共同發展。其三是班級的尖子生往往因為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內容、知識難度顧及中游學生,使他們極易滿足,所以對於尖子生要注重教育,讓他們克服自滿情緒,鼓勵在全校的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當然,這需要任課教師做大量、細致的工作。
三、對教學內容的鑽研不夠深入,必須准確取捨。
正如上述所提,以前自己覺得把課本讀的滾瓜爛熟,教學效果肯定沒問題。通過多年的實踐,我認為,初中物理教師,在研究教學內容時,除了按照學校教研組指導的掌握教學目標,特別是研究好新課標外,我建議不要忽視以下幾點。首先研究一下初中的物理課本的內容,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有一個整體認識,明白那些知識對於今後的學習有較好的預備作用,那些知識對於今後的學習有遷移作用。如何利用舊知識喚起新知識,等等。其二是研究物理史中那些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價值,那些科學家的事跡是最有激勵作用。中學物理教材中穿插有許多物理學史的內容,但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忽略了它們的存在。實際上這些內容是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完善認知結構、開闊視野、培養素質的必不可少的絕好教材。現在我們往往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缺少對學生進行知識探究的引導和激勵,物理分數很重要,關繫到學生的中考,關系學生的前途命運。但是,引導學生追求物理,勇當物理科學家,與提高分數並不矛盾,充分發揮和發展有物理天賦的學生從內心深處學習物理,既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又提高了分數,可以說是相得益彰。其三發掘物理中的美的東西,讓學生感受物理並不像有的學生想的那樣枯燥、單調,而是蘊含著豐富的美的內容。簡單、和諧、統一、對稱是物理美的主要形式。在物理教學中有意識地展示物理之美,可以培養學生接受美、欣賞美、理解美,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物理內涵的領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結合神舟7號的發射成功,讓學生感受到物體運動的規律,神舟7號的運動軌跡是美麗的橢圓。有誰不會被牛頓力學的簡單、和諧、統一之美所折服、所震撼呢?一旦學生領悟到物理內在的美,就會在學習物理和解決物理問題中,主動去探索、去發現,並樂此不疲,並在此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愉悅和滿足,達到這一境界,學生的學習動力將是不可估量的,探索精神將是堅忍不拔的。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我們神舟7號,是人類文明的成果,正如牛頓所說的,是因為我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同時也感受到同樣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中國航天人的艱辛努力和智慧結晶。也許多年以後,航天事業中就有我們現在學生取得的輝煌。
四、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不夠主動,必須盡快落實
對於初中學生因材施教我的建議是要注意以下三點。
1.課堂提問的問題要難度適宜,能激發學生的思維。以前聽觀摩課時,發現有些課表面熱鬧,但收效甚微,並不可取。我在上初中時物理老師的提問至今記憶猶新。那節課老師問:一個鐵球和一個雞毛在高空,同時下落,誰先落地,同學們基本上一致回答,鐵球先落地。老師又問:一個大的鐵球和小的鐵球,在高空同時掉下,哪個先落地,大部分同學說大的先落地,在沒有其他同學反對的情況下,老師說,假如大球先落地,小球後落地,就是說大球重,下降的速度快,小的輕,下降速度慢,那麼,如果用鐵線將大球與小球連捆在一起,那麼這時大球和小球與原來沒連在一起時,速度有什麼變化,開始學生沒在意,基本上覺得大球受小球的影響比原來慢了,小球受大球的帶動變快了,這時候老師說,如果把這兩個捆在一起,不是更重了嗎,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承認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次教學
同一個班的學生他們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不同的時期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將會發生不斷的變化,因此,我們既要兼顧全體學生又注意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多側面、多樣化的教學。應認真分析自己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學情,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層次,把握教學的難度、進度,進行分層教學,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教學內容要適量適度,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合理。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在教學中,先講什麼,後講什麼,重點講解、示範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教師應心中有數。如果教師主次不分,教學重點突不破,教學難點攻不下,那麼教學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應該在有限的課堂內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哪些教材可以少講精練,哪些內容可以機動處理等等。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考慮作業的難度層次,考慮練習的針對性,注意練習次數、時限的控制等。在充分了解自己學生的基礎上,找出最適合每一個個體的目標和方法,促進學生的成長進步。
3.善待後進生,促進後進生的轉化
我們應該充滿愛心的對待每一位後進學生。首先應深入調查,仔細分析他們後進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葯,因勢利導。要在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基礎上承認學生的差異,不能一刀切。
Ⅹ 物理學科的特點物理教學方法主要有哪些
物理學科的特點:
物理是一門科學學科,而不是工具學科,重視探索真理的方法。
教學方法主要有:
1、實驗教學課 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即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隨堂實驗和課外實驗。
2、知識教學課 物理基礎知識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
3、習題教學課 習題教學,也是物理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在講述若乾重要概念和規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學單元之後,一般要安排以解題指導為中心的習題課,及時而有重點地進行復習和解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