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全國卷

歷史全國卷

發布時間: 2020-11-18 16:32:56

Ⅰ 請問全國卷高考歷史那個歷史所佔最多,是中國古代史,還是中國近代,中國現代史,還是世界歷史之類

近代史多,畢竟涉及到tg的歷史

Ⅱ 高考全國卷的實行歷史

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對於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從未停止。從全國統一試卷到全國多份試卷,從單一選拔到多元錄取,回溯37年間高考制度演變,一直在爭議中變革和前行。昨天,隨著《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新世紀高考改革的各項思路已逐漸清晰,一項更為全方位、系統的高考改革正在漸次展開。
70年代重新恢復高考眾人爭過獨木橋
1952年,我國的高考制度創立,「文革」期間曾一度中斷。
1977年,在鄧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復。全國570萬考生一起,走進了闊別11年之久的高考考場。當年共錄取了27.297萬人,高考錄取率僅有4.8%。恢復高考伊始,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試辦法,文理分科。在恢復高考的最初幾年,外語在很多省市並未列入總分,而是作為錄取重要參考。高考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命題。文理兩類都只考政治、語文數學,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1978年,又有610萬人參加高考,錄取率僅為7%。兩次總計1180餘萬人的招考創下了中國乃至世界考試史上的紀錄。
1979、1980兩年,高考錄取率依然低於10%。直到1981年,高考錄取率才達到11%。
1984年,我國開始保送生的試點,即由中學推薦,高等學校考核同意,免予參加高考,直接進入高校學習。
1984年9月,英語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後的幾十年裡,英語成為了必不可少的考試科目。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基本上是沿用傳統的考試方法。針對高考傳統的命題方法和考試方式的缺陷,我國從美國引進標准化考試。
1985年首先在廣東省進行了英語、數學兩科的試點。
1988年,這項改革試驗擴大到語文、數學、英語等5個學科,英語科則擴大到全國17個省(市、區),涉及100萬考生,經過由點到面的改革實踐,上海、浙江先行試點普通高中畢業會考。
1989年7月,原國家教委決定在全國試行高中會考制度,並在會考的基礎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當時,教育部門已經注意到,片面追求升學率現象突出,一些學生偏科嚴重,高考客觀上承擔了對高中教育教學有偏頗導向的責任。
1989年原國家教委決定將標准化考試在全國推行。
90年代保送計劃實施考試科目多元化
20世紀90年代初,保送生計劃人數曾一度擴大。但保送過程中出現了中學為了提高名牌大學的升學率,「推良不推優」的傾向,出現了申報作假、幹部和教師子女保送比例過高等現象。
1991年,湖南、雲南、海南三省於1991年進行了在高中會考基礎上減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995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實行了會考後的高考「3+2」科目組設置方案,即語、數、英三科為必考科目,文史類加考政、史;理工類加考理、化,每科滿分原始分150分。
1999年教育部規定,全國所有保送生都必須參加綜合能力測試。
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後,廣東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選擇1-2科。此後,各省陸續實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少部分省市實施的是「3+大綜合(或)+1」方案。
「3+X」科目改革的實施,在客觀上改變了以往全國一張試卷、一種高考模式的狀態,多樣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這一改革對考試內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
21世紀各地自主命題自主招生開始推廣
2000年,教育部決定實施分省命題,上海、北京率先單獨組織高考命題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區市試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舉行兩次高考,試圖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格局。但改革帶來的新問題也接踵而至。實行春季高考後,由於參與招生的學校和專業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積極性不高。
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華等22所著名高校擴大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在自主考試與面試的基礎上進行初選,入選考生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達到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可以由學校決定錄取,招生比例為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的5%。
2004年內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後,安徽、北京也相繼選擇退出。與此同時,參與自主命題的省份也在逐年擴大,已有16個省市區全部或部分實現了自主命題。統一考試的格局被打破,統一招生方式也在試圖破冰。在連續兩年多所學校試點的基礎上。
2005年夏天,在中央領導的親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個部委牽頭組織啟動了素質教育大調研。其中,由時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談松華牽頭的「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研究」是一個重要的調研內容,最終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研究報告》。
這份報告提出:高考改革「應建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分離高考承擔的高中畢業水平考試功能;將社會化的水平考試納入高考體系;建立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社會服務記錄,逐步實行以高考成績為主的多元錄取制度。」並將這一目標最終實現的時間定位在2020年。[13]
2006年,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擴大到53所大學。這項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權,擴大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操作空間,同時對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至此,「統一考試、分省命題,多元錄取」的高考招生考試格局已初步形成。[13]
2010年方案擱置
2010年,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發布,「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成為高考改革的三大關鍵點,高考改革正式進入「窗口期」。
從2010年底開始,考試招生改革組的專家團隊,先後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個省市進行調研,召開了近百場座談會,內容涵蓋16個議題,包括考試科目、備考選考、異地高考、分省還是統一命題等,並形成了16個專題、共計80萬字的專題報告。專家組在此基礎上又起草了一個高考改革方案,但由於種種原因,方案在教育部黨組會議討論後被擱置,原因在於「分歧太大」。
2013年箭在弦上
2013年,在教育部的牽頭下,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制訂工作再次開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高考成績」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爭論很多,遲遲難以通過。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納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等多項具體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確被提出。
2014年正式發布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教育部長袁貴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見,將力爭在2014年7月底之前出台。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4份重要文件。這次會議也將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由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提交中央政治局審議,這在中國當代高考史上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在過去,考試改革方案基本由教育部牽頭出台,採取單項推進,這次改革註定是一個全方位、系統的改革。
2014年9月3日,《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
摘自網路

熱點內容
羅艷君老師 發布:2025-01-12 12:07:22 瀏覽:674
教師暑期集訓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2 10:22:15 瀏覽:859
重慶家師德教育校長 發布:2025-01-12 10:17:17 瀏覽:262
勝牌化學 發布:2025-01-12 10:14:53 瀏覽:160
什麼是物理反應 發布:2025-01-12 09:56:25 瀏覽:22
高考全國卷3語文答案 發布:2025-01-12 09:55:40 瀏覽:820
生物有機肥圖片 發布:2025-01-12 09:52:03 瀏覽:623
愛心教育論文 發布:2025-01-12 09:51:11 瀏覽:758
作為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地理環境指的是 發布:2025-01-12 09:44:07 瀏覽:713
幼兒教師師德自查總結 發布:2025-01-12 09:44:05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