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內容
A. 關於中國歷史的紀錄片,內容全一些
《大明宮》《大國崛起》《復活的軍團》《復興之路》《百年中國》《故宮》《黃河》 《中華文明》《世界歷史》《中華民族》 《河之南》《圓明園》
B. 關於中國的歷史資料
關於中國的歷史資料: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
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歷史內容擴展閱讀: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
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開始步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指鹿為馬——趙高霸王別姬——項羽暗度陳倉——劉邦負荊請罪——廉頗烽火戲諸侯——周幽王望梅止渴——曹操圍魏救趙——孫臏田忌賽馬——田忌紙上談兵——趙括完璧歸趙——藺相如聞雞起舞---祖逖草木皆兵---苻堅身在...
D. 什麼內容是中國歷史的重要部分
無盡江山無盡歌——中國歷史只有教訓沒有經驗中國歷朝歷代的文人,無論在朝在野,其實都挺聰明的,都懂得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都會言之諄諄地告戒統治者,並把話說到了極處。漢初大才子賈誼在《過秦論》中,就把秦亡的原因總結了個底掉,似乎也找到了病根——「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而中國歷代統治者,似乎也都像唐太宗那樣明白「水可覆舟,亦可載舟」的道理。
但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又有哪個朝代吸取了經驗教訓而長治久安了?哪個朝代沒有重蹈覆轍?正如唐朝大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所說的那樣:「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兩千中國歷史,難道不是一幕幕不斷重復的鬧劇嗎?
過去的中國歷史,根本沒有什麼「經驗」可言,因為沒有什麼值得借鑒的,也沒有什麼人真的去借鑒。
E. 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內容簡介
簡介:《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套裝共4冊)》對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作了系統介紹。在世界東方的一片遼闊的土地上,屹立著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她是誰?她就是我們親愛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該書還精選了許多副精美圖片,可謂多種視覺要素有機結合,立體再現一幅多姿多彩、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歷史是一面鏡子,它鮮活、真切、有血有肉,讓它成為親切的叮嚀,讓孩子們重溫先人的世界。
第一冊:創世
第二冊:先秦
第二冊: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第四冊:宋元明清第四冊近現代
0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引子)
0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盤古和女媧的神話)
0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半真半假的上古「三皇」)
0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中國的「亞當」和「夏娃」)
0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汾河邊的小哥倆)
0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愛美的山頂洞姑娘)
0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一萬年前的弓箭手)
0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媽媽當家的黃金時代)
0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爸爸當了一把手)
1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四千年前的三次「世界大戰」)
1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神秘的顓頊)
1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帝堯的時代)
1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堯舜禪讓的傳說)
1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原始時代(大禹治水的故事)
1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引子)
1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家天下」的揭幕式)
1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撲朔迷離的第一王朝)
1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漂漂亮亮的壞國王)
1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仁慈的「大巫師」商湯)
2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甲骨文記錄的歷史篇章)
2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暴君商紂王的下場)
2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謎樣的三星堆)
2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夏、商(文明歷史幾多長)
2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引子)
2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封建制度的設計師)
2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落湯雞國王)
2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穆天子的「西遊記」)
2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趕走國王的「共和」時代)
2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烽火戲諸侯)
3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捲起被子搬家的國王)
3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春秋五霸」走馬燈)
3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伍子胥過昭關)
3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3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萬世師表孔夫子)
3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老子和《道德經》)
3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兩個改革家的命運)
3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西門豹治巫婆)
3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馬陵道恩仇記)
3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兩個鬥嘴的大說客)
4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完璧歸趙與將相和)
41、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囤積國王的大投機商)
42、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荊軻刺秦王)
43、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西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異彩紛呈的時代)
44、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引子)
45、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千古一帝秦始皇)
46、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徐福傳奇)
47、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指鹿為馬的陰謀家)
48、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大澤鄉的燎原烈火)
49、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楚漢相爭的故事)
50、講給孩子的中國歷史--秦、西漢(呂後和漢文帝)
(5)歷史內容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劉興詩,男,1931年5月8日(農歷3月21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籍貫四川省德陽市,地質學教授,史前考古學研究員,果樹古生態環境學研究員,知名科普作家。曾任成都理工大學學科專業建設高級顧問。
1945年開始發表第一篇作品,1952年開始科普創作。劉興詩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鼻祖之一。截至2013年7月,在境內外共出版232本書,獲獎144次。
其中,美術片《我的朋友小海豚》獲1982年義大利第12屆吉福尼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榮譽獎,義大利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童話《偷夢的妖精》獲1989年海峽兩岸第一屆中華兒童文學創作獎;《講給孩子的中國大自然》系列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列入北大人物的北大文壇中。
F. 《歷史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歷史研究》共分為十三部,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以論帶史,以文化形態史觀貫穿全書。湯因比從各大文明的發生、成長、破壞、崩解和死亡的過程來展開其論點,他總是先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後用大量的歷史事實不厭其煩地加以論證。他自稱這是英國經驗主義的治學傳統。
(1)歷史研究的「單位」和「模式」
湯因比認為:歷史研究的范圍不應局限於某一民族國家或某一時代,而應以「社會」為研究的基本對象。所謂「社會」,也就是能自成一體的「文明」,即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共同文化或共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群體。宗教則是文明的載體,文明是按照宗教來劃分的。唯有以「文明」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才有可能把握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
在考察了前文明時期的社會之後,作者將前文明的特徵歸結為:①經過混亂時期,建立起大一統帝國(如羅馬帝國);②間歇時期;③大一統教會;④蠻族大遷徙。教會和民族大遷徙是一個垂死文明的內部「無產者」和外部「無產者」的產物。
以此為依據,湯因比認為人類歷史已出現過西方基督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印度文明、遠東文明等20多種文明。在第十二卷《重新考慮》中,他又將文明擴展到37種,並修正了早期以希臘羅馬歷史為藍本的文明模式,提出了「希臘—中國復合模式」以及「猶太模式」。
(2)文明的起源、生長、衰落和解體
湯因比從「挑戰—應戰」的理論出發,對文明的興衰存亡作出了獨到的解釋。他在書中列舉大量歷史事實,批判種族優越論和環境決定論,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創造文明並非靠人種的優越,也不是由於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而是人類面臨嚴酷的挑戰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應戰。雖然湯因比並不認為這是文明起源的惟一因素,但他強調人對自然環境的應戰是超乎其他因素的一個因素。湯因比對中國《易經》中的陰陽之說極為欣賞,認為歷史就是在一靜一動、陰陽交替的過程中前進的。面對挑戰,人們起而應戰,社會也就由陰變陽,文明即產生於這種從靜態到動態的過渡之中。
文明的起源在於成功的應戰,文明的生長也不例外。一種文明的誕生表明它已經對最初的挑戰作出了有力的應戰,但這並不等於說該文明從此就可以一勞永逸自然而然地成長。文明的生長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使挑戰—應戰這種單一運動成為循環往復的過程,文明才能順利成長,反之,文明則可能遭到夭折或僵化的命運。
湯因比指出,文明生長的標志是該文明內在的精神自決,而非外在的物質膨脹。文明生長的進程看似對外部環境的征服,事實上則取決於內在的精神力量。有時技術力量在發展,而文明卻靜止不動,甚至在衰退;有時技術力量增長不明顯,而文明卻在前進。可見,衡量文明成長的尺度是挑戰—應戰的行動從物質水平過渡到精神水平的程度。文明只有在其內部向自身提出種種挑戰,並起而應戰,才能長盛不衰。
(3)文明在空間、時間上的接觸
湯因比認為,文明在它的起源、生長和衰落階段,都可以獨立地進行研究;但是到了解體這一最後階段,文明卻不是可以自行說明問題的研究對象了。可見,對於不同文明的相遇接觸作比較深入的探討是合乎邏輯的。
湯因比首先研究了近代西方文明和當代其他文明之間的關系。西方社會史的近代時期可以從兩個事件開始,一件事發生在15世紀剛結束以前,一件事發生在16世紀剛開始以後;第一件事是掌握遠洋航海技術,第二件事是中世紀西方基督教共同體的分裂。宗教改革是長期進化中的一個階段,這個過程從13世紀開始,到17世紀時還沒有全部完成,但是宗教改革在時間上已超越了目睹哥倫布和達·伽馬遠洋航海的那一代人。湯因比進一步追溯中世紀時期西方文明同它的兩個敵對社會所發生的接觸,然後又上溯到古代希臘社會同各方面發生的接觸,最後再簡要地談了這一類接觸的更早期的情況。
(4)西方文明的前景
湯因比認為,西方社會是惟一存在的尚未明顯解體的文明。在許多方面,西方文化已遍及於全世界,因此,它的前景就是西方化了的世界的前景。沒有理由因為所有其他文明都已經毀滅或正在走向毀滅,就可以假設西方文明也一定要這樣。維多利亞式的樂觀主義和斯賓格勒式的悲觀主義都是沒有說服力的。
戰爭和軍國主義是一個社會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迄今為止,西方社會在同這種疾病作斗爭中並未成功,但它卻在其他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如廢除奴隸制度,民主和教育的發展等。西方社會現在也表現出不祥的預兆,分裂為少數統治者、內部無產者和外部無產者,不過在對付西方化世界裡復雜的內部無產者問題上卻取得了某些顯著的戰績。
在20世紀的人類社會里,人類有著戰爭和階級沖突的問題,有著馬爾薩斯式的人口問題,有著就業和失業問題,也有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問題。20世紀已經過了中期(作者著書時—編者),我們雖然還不能確知西方文明的發展究竟如何,但有一些跡象顯示:人類永遠幸福地生活下去的希望可能存在,然而目前尚渺不可望。
G. 歷史研究主要有哪些內容
《歷史研究》內容精要:《歷史研究》共分為十三部,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以論帶史,以文化形態史觀貫穿全書。湯因比從各大文明的發生、成長、破壞、崩解和死亡的過程來展開其論點,他總是先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後用大量的歷史事實不厭其煩地加以論證。他自稱這是英國經驗主義的治學傳統。
(1)歷史研究的「單位」和「模式」:湯因比認為:歷史研究的范圍不應局限於某一民族國家或某一時代,而應以「社會」為研究的基本對象。所謂「社會」,也就是能自成一體的「文明」,即指某一特定的具有共同文化或共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群體。宗教則是文明的載體,文明是按照宗教來劃分的。唯有以「文明」為研究的基本單位,才有可能把握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
在考察了前文明時期的社會之後,作者將前文明的特徵歸結為:①經過混亂時期,建立起大一統帝國(如羅馬帝國);②間歇時期;③大一統教會;④蠻族大遷徙。教會和民族大遷徙是一個垂死文明的內部「無產者」和外部「無產者」的產物。
以此為依據,湯因比認為人類歷史已出現過西方基督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印度文明、遠東文明等20多種文明。在第十二卷《重新考慮》中,他又將文明擴展到37種,並修正了早期以希臘羅馬歷史為藍本的文明模式,提出了「希臘—中國復合模式」以及「猶太模式」。
(2)文明的起源、生長、衰落和解體:湯因比從「挑戰—應戰」的理論出發,對文明的興衰存亡作出了獨到的解釋。他在書中列舉大量歷史事實,批判種族優越論和環境決定論,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創造文明並非靠人種的優越,也不是由於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而是人類面臨嚴酷的挑戰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應戰。雖然湯因比並不認為這是文明起源的惟一因素,但他強調人對自然環境的應戰是超乎其他因素的一個因素。湯因比對中國《易經》中的陰陽之說極為欣賞,認為歷史就是在一靜一動、陰陽交替的過程中前進的。面對挑戰,人們起而應戰,社會也就由陰變陽,文明即產生於這種從靜態到動態的過渡之中。
文明的起源在於成功的應戰,文明的生長也不例外。一種文明的誕生表明它已經對最初的挑戰作出了有力的應戰,但這並不等於說該文明從此就可以一勞永逸自然而然地成長。文明的生長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使挑戰—應戰這種單一運動成為循環往復的過程,文明才能順利成長,反之,文明則可能遭到夭折或僵化的命運。
湯因比指出,文明生長的標志是該文明內在的精神自決,而非外在的物質膨脹。文明生長的進程看似對外部環境的征服,事實上則取決於內在的精神力量。有時技術力量在發展,而文明卻靜止不動,甚至在衰退;有時技術力量增長不明顯,而文明卻在前進。可見,衡量文明成長的尺度是挑戰—應戰的行動從物質水平過渡到精神水平的程度。文明只有在其內部向自身提出種種挑戰,並起而應戰,才能長盛不衰。
(3)文明在空間、時間上的接觸:湯因比認為,文明在它的起源、生長和衰落階段,都可以獨立地進行研究;但是到了解體這一最後階段,文明卻不是可以自行說明問題的研究對象了。可見,對於不同文明的相遇接觸作比較深入的探討是合乎邏輯的。
湯因比首先研究了近代西方文明和當代其他文明之間的關系。西方社會史的近代時期可以從兩個事件開始,一件事發生在15世紀剛結束以前,一件事發生在16世紀剛開始以後;第一件事是掌握遠洋航海技術,第二件事是中世紀西方基督教共同體的分裂。宗教改革是長期進化中的一個階段,這個過程從13世紀開始,到17世紀時還沒有全部完成,但是宗教改革在時間上已超越了目睹哥倫布和達·伽馬遠洋航海的那一代人。湯因比進一步追溯中世紀時期西方文明同它的兩個敵對社會所發生的接觸,然後又上溯到古代希臘社會同各方面發生的接觸,最後再簡要地談了這一類接觸的更早期的情況。
(4)西方文明的前景:湯因比認為,西方社會是惟一存在的尚未明顯解體的文明。在許多方面,西方文化已遍及於全世界,因此,它的前景就是西方化了的世界的前景。沒有理由因為所有其他文明都已經毀滅或正在走向毀滅,就可以假設西方文明也一定要這樣。維多利亞式的樂觀主義和斯賓格勒式的悲觀主義都是沒有說服力的。
戰爭和軍國主義是一個社會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迄今為止,西方社會在同這種疾病作斗爭中並未成功,但它卻在其他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如廢除奴隸制度,民主和教育的發展等。西方社會現在也表現出不祥的預兆,分裂為少數統治者、內部無產者和外部無產者,不過在對付西方化世界裡復雜的內部無產者問題上卻取得了某些顯著的戰績。
在20世紀的人類社會里,人類有著戰爭和階級沖突的問題,有著馬爾薩斯式的人口問題,有著就業和失業問題,也有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問題。20世紀已經過了中期(作者著書時—編者),我們雖然還不能確知西方文明的發展究竟如何,但有一些跡象顯示:人類永遠幸福地生活下去的希望可能存在,然而目前尚渺不可望。
H. 歷史故事是哪些內容分別是什麼
指鹿為馬——趙高霸王別姬——項羽暗度陳倉——劉邦負荊請罪——廉頗專烽火戲諸侯——周幽王望屬梅止渴——曹操圍魏救趙——孫臏田忌賽馬——田忌紙上談兵——趙括完璧歸趙——藺相如聞雞起舞---祖逖草木皆兵---苻堅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