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使命

歷史使命

發布時間: 2020-11-19 06:44:31

① 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承擔起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為了完成這個歷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無數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生命。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繼續承擔好這個歷史使命。」

在紀念建黨87周年之際,學習胡錦濤同志關於黨的歷史使命的論述,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而光榮的歷史使命,不斷堅定實現黨的歷史任務的信心,對於凝聚黨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推進黨的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拓展資料:


在中國人民對實現民族獨立、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的熱切期盼中,中國共產黨勇敢地擔負起了歷史責任,並以前赴後繼、不怕犧牲、艱苦卓絕、堅韌不拔的精神努力地去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從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就踏上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征程。

在這個偉大的歷史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這一變革實現了中國第一次歷史性的巨變,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資料參考:人民網 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② 在今天我們身上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在今天我們身上的歷史使命是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歷史征途中維護憲法規訂要求,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這也是一個公民應做到的,配合國家打好脫貧攻尖戰,造福子孫。

③ .我國人民軍隊「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歷史使命指的是什麼

新世紀新階段,胡總書記站在我們黨、國家和軍隊建設的戰略高度,將我軍歷史使命科學概括為「三個提供、一個發揮」。這就是:軍隊要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④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1 、關心祖國和民族的命運,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繼往開來,為中國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要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起來。我們要多關心時事,了解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特別是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方面的信息。我們要能夠心懷祖國,而不是僅僅紙上談兵、在文字上、在演講台上大發愛國之情,我們要付諸行動。
2、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順應人民群眾的需要。紮根基層,投身到西部,積極的到偏遠貧困地區支農支教等等。
3、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踏踏實實地打好基礎,積極迎接科技和知識經濟的挑戰。要順時代潮流而動,作時代的弄潮兒。我們要敢於挑戰時代、挑戰自我,要以強者的姿態於世。我們更要能夠實事求是的工作和學習。少說空話,多干實事。
4、積極培養自己地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投身社會經濟建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5、要有全球意識,為保護生態環境和歷史古跡,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和諧與發展,促進人類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貢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們要有地球公民意識,要開闊視野,拓展心胸,拋棄一些偏見。勇於和善於自我反省,同時,悅納別人對自己實事求是的批評。

⑤ 「歷史任務」、「歷史使命」中的「歷史」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歷史任務和歷史使命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先前的人未完成的、遺留下來的各種歷史問題,這些待解決的歷史問題即是現在的人得完成的歷史任務,而現在的人去解決或者完成上一輩留下的歷史任務,這是歷史賦予現在人的歷史使命,歷史使命即解決和完成歷史問題。。。

⑥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什麼如何實現這一使命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繼續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需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並使之緊密貫通聯結起來。

(6)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而中國共產黨要完成這個歷史使命,首先必須要肩負起和完成好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個歷史任務就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即反帝反封建。從世界歷史看,這個歷史任務不應該由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來承擔,而應該由中國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來承擔。

但是,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由於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在中國這個歷史任務就落到了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

所以,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與我們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就有了新舊之分。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要分別寫好上下兩篇大文章:上篇是民主革命,下篇是社會主義革命。

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肩負的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第一個歷史任務就完成了。

第二個歷史任務是什麼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這個歷史任務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推進的,是在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推進的。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奠定製度基礎和物質條件。1978年,我們改革開放,革除體制機制的弊端,大踏步地跟上時代的潮流,繼續向前推進這個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⑦ 「歷史使命感」是什麼

這個是一個組合詞。抄先分開說:
歷史,一是指過去事實的記載;二是指已過去的事實;三是指經歷,底細;四是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沿革,來歷;五是指以過去的經歷和事跡的痕跡;六是指歷史學科

使命感,即人對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社會和國家賦予的使命的一種感知和認同。
歷史使命感是使命感中的一部分,它只是注重強調了「一定時代」。還有就是要以正確的歷史觀來定義使命。
合起來就是說,
歷史使命感,就是人在正確的歷史觀的指導下,對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社會和國家賦予的使命的一種感知和認同。
從具體表現來說:作為後來人,在先人的基礎上,好的方面,要繼承、發揚、創新;壞的方面,則要摒棄、警惕、批判。

⑧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使命

胡錦濤全面分析時代發展的要求和國家安全形勢的變化,提出了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使命: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歷史使命,體現了黨的歷史任務對人民解放軍的新要求,適應了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反映了國家發展戰略的新需要,順應了世界軍事變革的新趨勢。

把黨的任務、人民的幸福、國家的根本利益與軍隊職能任務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一步指明了軍隊建設發展的方向,拓展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視野,實現了人民解放軍歷史使命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8)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迎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新時代,也是人民軍隊迎來為強國復興提供戰略支撐的新時代。直面新的時代風雲,我軍必須以更高的標准要求,牢記初心、履行使命,譜寫強軍事業新的恢宏篇章。

必須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歷史經驗表明,越是在矛盾問題復雜、困難挑戰嚴峻的時期,越是在承平日久、事業興旺的時期,越是要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必須發揚赤誠的以身許黨精神。我軍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與聽黨指揮的忠心是有機統一的。必須發揚積極的開拓進取精神。我軍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與實現強軍目標的雄心是有機統一的。必須發揚強烈的鐵肩擔當精神。我軍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與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是有機統一的。

牢記初心履行使命是一個重大時代課題,不可能一勞永逸解決,必須時刻銘記初心使命,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戰略清醒,勇敢地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⑨ 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到底是什麼

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要逐步消滅私有制,建立起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新社會。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資本主義在取代封建主義過程中對解放生產力、推動社會歷史進步所起到的革命作用,科學地分析了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及其發展激化趨勢,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為共產主義所取代的結論。

這一結論是基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這是客觀規律。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要掌握和運用這個規律,逐步消滅私有制,建立起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新社會。

《共產黨宣言》問世至今,被譯成了200多種文字,出版了數千個版本,發行量僅次於《聖經》,是社會主義文獻中傳播最廣和最具國際性的文獻。

(9)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封建社會末期,在小生產者分化的基礎上出現了最初的僱傭勞動者。原始積累過程為僱傭勞動制度奠定了基礎。經過產業革命,工業中心和城市不斷增多,產業工人的隊伍迅速壯大,最終形成了現代無產階級。

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是兩個對抗性的階級,它們之間的斗爭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隨著階級斗爭的發展,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開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進行自覺的斗爭。

從這時起,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台。在與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只有無產階級能夠擔負起資本主義掘墓人的歷史任務。

無產階級的形成與機器大生產相聯系,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最先進、最有前途的階級。無產階級的經濟地位決定了它的大公無私、最有遠見、富有組織性和紀律性。無產階級在革命斗爭中,比任何別的階級都要堅決和徹底。

同時無產階級與其他勞動人民並無根本利益上的沖突,能夠把一切被壓迫、被剝削的勞動人民團結在自己的周圍。所以,無產階級始終是工人運動的核心,是「革命社會主義的天然代表」。

⑩ 論述歷史使命感3000字

試論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任何社會的教育或者教化都是為了塑造其所需要的人才。我國力倡素質教育也是為了這一目的。我國高等教育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德才兼備"型人才,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教會大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人有著多方面的要求,而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可是,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有些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表現出淡化的傾向,這與社會生活要求人們承擔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背道而馳。因此,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培養是我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一個緊迫而又重大的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凸現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淡化
1、重個人前途,輕社會思想,不是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社會。不可否認當代大學生是有理想的,他們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頭地,但有的僅僅局限於實現個人的理想,而沒有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緊密聯系起來。一部分大學生認為社會理想太遠、太大、太空,可望不可及,而個人的現實生活才是最實惠的。因而他們更多的是關心自己的命運,更多的是關注自身發展的狀態和現時的利益,進而強調人首先應對自身、對家庭、對現實負責。從本質上看,這些大學生是缺乏對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關系的認識,缺乏對自己負有歷史使命、社會責任感的正確認識和建立在這種認識基礎上的對社會應具有的主人翁的嚴肅態度。
2、在人生的奮斗目標上表現為日益增強的個人意識逐步取代了整體意識和社會意識。市場經濟的發展,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使得個人的獨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漸得以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們必然從自身的利益需求出發選擇自己的行為,人們必須學會根據社會、市場的需求和動態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發展。個人的個性和地位真正凸現出來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視並積極追求個人的價值尊嚴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識、進取精神和成就慾望及自我責任明顯增強。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功利傾向還表現在,對將來能獲得直接利益的知識能力加倍學習訓練。對不能獲得直接利益的學習則敷衍抑制。
3、盲目的自我膨脹和實際的自卑意識。一方面,思想上把成功看得太容易,無論是對自己的知識還是動手能力都估計過高,超出了實際水平。另一方面,又不能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一旦觸及到具體問題,又轉化成抱怨環境、無所作為的自卑意識。這些大學生同樣是對自己所負的社會責任感激歷史使命感缺乏正確認識。
4、重自我價值,輕社會價值,在利益關繫上表現為以"我"為中心。這些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個人施展才幹、大顯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強烈地意識到個人在社會進步中的作用。但同時又意識到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無情,惟有坐上個人奮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壓力下,目光定格在個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從"我"出發,以"我"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實現、完善自我價值"。當集體與個人發生沖突是,只強調個體,並以"我"為主;當公眾利益與個人利益矛盾時,則以個人利益為重;缺乏為社會和集體犧牲的精神;在選擇職業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實現並重。有些大學生對那些不關己的事,採取迴避、冷漠的態度,完全忽視了自己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二、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缺乏的原因分析
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淡漠甚至缺乏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當代西方個人主義倫理思潮的影響。西方個人主義倫理思想家片面誇大了社會和他人對個人制約的"異己"力量,把"單純利己"奉為評價人的行為是否道德的唯一標准,這種觀念正好為道德判斷能力較弱的青年大學生所接受,使部分青年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論依據。於是,在這部分學生心目中,出現了關心自我,追求實惠,只要權利,不盡義務,為出人頭地而學習的現象。
2、獨生子女的優勢性,使大學生對自我過分關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的優越,父母對於女的過分溺愛,使這一代人缺乏生活的磨練。與以前的大學生相比,他們意志顯得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差;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他人、社會的要求高而多,對自我的要求低而少。考慮更多的是別人應該為我做些什麼,而很少考慮我應該為父母、為家庭、為社會做些什麼,權利意識強而義務感、責任感、使命感弱。
3、中國教育歷來重視教育的社會價值取向,而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個性發展的重視似嫌不足。我們過去德育工作的失誤和失范,在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沒有很好地重視德育的本體功能,總是想培養從社會某一角度看來在思想品德方面已經完善的、完美的人,喜歡用一些外在的社會標准來要求和評價德育活動及學生的道德面貌,如我們經常教育學生為祖國、為社會而讀書,經常要求學生要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責任要求過於理想化、成人化,脫離學生生活實際,這是對學校德育的一種苛求,也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實現的。在學生應當與可能承擔的責任中,我們習慣於以成人視野中的主流價值取向為標准使強加於學生身上的責任理想化,卻不尊重主體性人格,全面拒斥著、阻抑著青少年那些常常被成人稱之為"調皮"、"搗亂"、"不聽話"、"別出心裁"等等的行為,結果要麼是學生的主體性被壓抑、心靈受傷害,要麼是毫無責任感可言;假大空的責任要求往往導致學生本應承擔、也完全可能承擔的基礎性責任被忽視,以至造成某種"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真空狀態。
三、高等教育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強化
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價值,但它"首先是用來實現某一社會目的的一個社會手段,社會需要藉助這一手段保證自身的生存。"這就是說,教育也應該承擔一定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教育的這種社會責任是由教育主體對作為教育客體的學生的塑造、培養來完成的。這就是弗洛姆所說的:"教育的社會功能是使個人具備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起到應起的作用的資格,也就是說,把他的個人個性塑造得極為接近社會個性,使他的慾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需要。"
首先,高等教育要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就應該幫助大學生正確地認識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個人與社會之間是一種既有區別又相聯系的關系,是一種共生共存、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個人離不開社會,"人是最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另一方面,社會又離不開個人,沒有個人,社會就不能存在,就此而言,"社會本身,即處於社會關系中的人本身"。如果大學生正確地理解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就有利於其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的發生。
其次,高等教育要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就應該堅持正確的道德價值導向。"每個社會都設法建立一個意義系統,人們通過它們來顯示自己與世界的聯系。"可是,在當今中國這樣一個多元社會里,由於經濟成分、利益主體、利益關系等的多樣化,人們(包括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社會的意義系統處於一片混亂之中,人們在精神上困惑、迷惘,其精神家園面臨著被摧毀的危險。這種情況決定了"改變精神價值觀念是使現代社會擺脫危機的唯一出路。"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須始終如一地堅持以集體主義道德為核心的道德價值導向,以便引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使他們能夠處理好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之間、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同時,高等教育對於禁止什麼、提倡什麼要有明確的態度,對於社會上出現的消極腐敗現象應當予以揭露和反對,讓每個大學生都明白反對消極腐敗現象是自己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再次,高等教育要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就應該使大學生懂得承擔社會責任是其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有些大學生之所以淡化甚至缺乏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就是因為他們把自我價值的實現與社會整體利益的實現對立起來,認為如果追求社會整體利益,其個人價值的實現就必定會受到影響。其實,個人價值的實現是離不開社會整體利益的發展的。沒有社會整體利益的發展,即沒有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沒有生產關系的完善,沒有精神文明的進步,就不可能有個人價值的實現。可以這樣說,社會整體利益的內容如何,個人利益的內容也就如何;社會整體利益發展到何種程度,個人價值也就實現到何種程度。這就意味著,社會整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源",個人利益是社會整體利益的"流"。個人價值要實現,唯一的途徑在於推動社會整體利益的發展,在於每個人主動地承擔起社會責任。因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大學生如果懂得了這一道理,就會自願地形成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最後,高等教育要強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就應該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有無及其強弱與高校教師有著正向的關系,如果教師在承擔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方面率先垂範,就會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師否定和推卸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則會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目前我國高校教師的素質並不都是很高的,有的教師在強調知識的學習、才能的培養對大學生多麼有利時卻不肯定知識和才能對社會進步的作用;有的教師則公然宣揚大學生只要能管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妄想去改造社會。針對如此令人堪憂的現狀,高校首先應該著眼於教師素質的提高,使他們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因為"教師是社會的代理人,是文化傳遞的關鍵環節。而且,創造一種社會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過教師,社會創造出想像中的人。"只有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才可能培養出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學生來。
現代社會生活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它不僅要求學生的人性的健康發展,而且還需要他們具有群體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具有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共同的生活觀念和與人合作相處的能力,如環境問題、能源問題、核問題等,都要求人們具有群體意識甚至全球意識。總之,一個合格的大學生應該符合:1、有正常的心態、健全的人格、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精神。2、對人類發展,有正確的認識,並擔負起社會賦予的責任和歷史使命。3、專業的科學文化知識。4、健康的體魄。
最後,我願意以宋代理學家張載的幾句話與大家共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幾句話概括了古往今來一切知識分子的抱負,無論是大學生還是教師都應在今後的學習中不忘先賢們的教誨,以一種偉大的胸懷去融匯人類的文明,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為全人類的和平進步做出歷史性的貢獻。

熱點內容
岳西縣店前中學 發布:2025-01-22 15:54:05 瀏覽:507
海安教育信息網 發布:2025-01-22 15:18:43 瀏覽:491
校園網屬於區域網嗎 發布:2025-01-22 15:13:34 瀏覽:915
貸款買房怎麼 發布:2025-01-22 15:08:32 瀏覽:955
求是數學 發布:2025-01-22 14:48:20 瀏覽:199
高三化學課件 發布:2025-01-22 12:42:13 瀏覽:440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重點 發布:2025-01-22 10:42:04 瀏覽:485
急性心衰能活多久 發布:2025-01-22 09:57:20 瀏覽:667
高中代課老師 發布:2025-01-22 08:09:16 瀏覽:952
我把老師壓在身下 發布:2025-01-22 08:05:39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