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八年級生物教學總結

八年級生物教學總結

發布時間: 2020-11-19 06:45:54

Ⅰ 基本生物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教材實驗中涉及試劑知識總結 1、 斐林試劑 : 配製:1)甲液質量濃度為 0.1g/ml,取10gNaOH溶於蒸餾水,稀釋至 100ml .2)乙液質量濃度為0.05g/ml,取5gCuSO4溶於蒸餾水,稀釋至100ml .用時甲乙兩夜等量混合,水浴加熱,且必須現配現用。鑒別可溶性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時產生磚紅色沉澱。 2、 雙縮脲試劑:配製:1)甲液質量濃度為 0.1g/ml,取10gNaOH溶於蒸餾水,稀釋 至100ml 。2)乙液質量濃度為0.01g/ml,取1gCuSO4溶於蒸餾水,稀釋至100ml 。先加入甲液,再加入乙液。用於檢測蛋白質中的肽鍵。應注意的是蛋白質一定有肽鍵,有肽鍵的不一定是蛋白質,如尿素。鑒定蛋白質時,產生紫色反應。 3、 班氏尿糖定性試劑:配製:稱取17.4克無水硫酸銅(CuSO4)溶解於100毫升熱蒸 餾水中,冷卻後,稀釋到150毫升。稱取檸檬酸鈉(Na2CO3)100克,加蒸餾水600毫升,加熱使之溶解,冷卻後,稀釋到850毫升。把硫酸銅溶液傾入檸檬酸鈉及碳酸鈉溶液中,攪勻後即為班氏尿糖定性試劑。使用方法同斐林試劑。 4、 蘇丹紅Ⅲ /Ⅳ:配製:取0.1g蘇丹Ⅲ,溶解在20ml95%酒精中。用於鑒定脂肪被 蘇丹紅Ⅲ染為橘黃色,被蘇丹紅Ⅳ染為紅色。鑒定時,先制備臨時裝片,再進行顯微觀察。 5、 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劑:用於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情況。必須現用現配。 DNA遇到甲基綠為藍綠色,RNA遇到吡羅紅為紅色。 6、 鹽酸:配置解離液或改變溶液的PH值。 7、 碘液:用於鑒定澱粉的存在,遇到澱粉變為藍色。(用於光合作用實驗)。 8、 龍膽紫溶液:用於染色體著色,可將染色體染成紫色,顯色反應。 9、 醋酸洋紅溶液:為鹼性染料。與龍膽紫溶液一樣,都是用於染色體著色,但它卻是將染 色體染成紅色。 10、 層析液:配置:苯+丙酮。用於色素的層析,即將色素在濾紙上分離開。 11、 二氧化硅:可使綠葉研磨充分。 12、 碳酸鈣:防止在研磨時,葉綠體中的色素受到破壞。 13、 13.0.3g/ml的蔗糖溶液:相當於30%的蔗糖溶液,用於質壁分離實驗。不會使細胞 致死,且細胞分離後可復原。 14、 胰蛋白酶:用於分離蛋白質。用於動物細胞培養時分解組織,使組織細胞分散開, 製成細胞懸浮液。 15、 秋水仙素:巨毒。人工誘導染色體組加倍。原理:化學誘變因子抑制有絲分裂時 紡錘體的形成。 16、 氫氧化鈉:用於吸收二氧化碳或改變溶液的PH值。用於細胞呼吸。 17、 碳酸氫鈉:提供二氧化碳。用於細胞光合作用。 18、 澄清石灰水:鑒定二氧化碳。 19、 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測二氧化碳。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色變為黃色 20、 重鉻酸鉀的濃硫酸溶液:檢測酒精在酸性條件下,酒精使橙色的重鉻酸鉀的濃硫 酸溶液變為灰綠色。用於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1、 健那綠染色劑:專一性用於線粒體染色的活細胞染料。將線粒體染成藍綠色 22、 解離液:固定細胞形態,使細胞分散開。 23、 23.95%的酒精溶液:用於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用於與15%的鹽酸等體積混合後 解離根尖。 24、 二苯胺:配製:稱取1.5g二苯胺,溶於100mL冰醋酸中,再加1.5mL濃硫酸,避 光保存。DNA遇二苯胺(沸水浴)會染成藍色。 假說一演繹法: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後,通過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論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這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叫做假說-演繹法 1、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19世紀中期,孟德爾用豌豆做了大量的雜交實驗,在對實驗結果進行觀察、記載和進行數學統計分析的過程中,發現雜種後代中出現一定比例的性狀分離,兩對及兩對以上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子二代出現不同性狀自由組合現象。他通過嚴謹的推理和大膽的想像而提出假說,並對性狀分離現象和不同性狀自由組合現象作出嘗試性解釋。然後他巧妙地設計了測交實驗用以檢驗假說,測交實驗不可能直接驗證假說本身,而是驗證由假說演繹出的推論,即:如果遺傳因子決定生物性狀的假說是成立的,那麼,根據假說可以對測交實驗結果進行理論推導和預測;然後,將實驗獲得的數據與理論推導值進行比較,如果二者一致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如果不一致則證明假說是錯誤的。當然,對假說的實踐檢驗過程是很復雜的,不能單靠一兩個實驗來說明問題。事實上,孟德爾做的很多實驗都得到了相似的結果,後來又有數位科學家做了許多與孟德爾實驗相似的觀察,大量的實驗都驗證了孟德爾假說的真實性之後,孟德爾假說最終發展為遺傳學的經典理論。我們知道,演繹推理是科學論證的一種重要推理形式,測交實驗值與理論推導值的一致性為什麼就能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呢?原來,測交後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真實地反映出子一代產生的配子種類及其比例,根據子一代的配子型必然地可以推導其遺傳組成,揭示這個奧秘為演繹推理的論證過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揭示這個奧秘學生則難以理解「假說一演繹法」 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對演繹推理得出的結論仍停留在知其然的狀況。 2、1900年,3位科學家分別重新發現了孟德爾的工作,遺傳學界開始認識到孟德爾遺傳理論的重要意義。如果孟德爾假設的遺傳因子,即基因確實存在,那麼它到底在哪裡呢?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發現,孟德爾假設的一對遺傳因子即等位基因的分離,與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薩頓根據基因和染色體行為之間明顯的平行關系,提出假說: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子代的,也就是說,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曾經明確表示過不相信孟德爾的遺傳理論,也懷疑薩頓的假說,後來他做了大量的果蠅雜交實驗,用實驗把一個特定的基因和一條特定的染色體— X染色體聯系起來,從而證實了薩頓的假說。由此可以看出,對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的探究歷程,也是假說一演繹的過程。 3、 DNA復制方式的提出與證實,以及整個中心法則的提出與證實,都是「假說一演繹法」的案例。以DNA分子的復制方式的闡明為例。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在發表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那篇著名的論文的最後寫道:「在提出鹼基特異性配對的看法後,我們立即又提出了遺傳物質進行復制的一種可能機理。」他們緊接著發表了第2篇論文,提出了遺傳物質自我復制的假說:DNA分子復制時,雙螺旋解開,解開的兩條單鏈分別作為模板,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新鏈,因而每個新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的一條鏈。這種復制方式被稱為半保留復制。1958年,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運用同位素標記法設計了巧妙的實驗,實驗結果與根據假說一演繹推導的預期現象一致,證實了DNA的確是以半保留方式復制的。 4、遺傳密碼的破譯是繼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提出後,現代遺傳學發展中的又一個重大事件。自1953年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後,科學家就圍繞遺傳密碼的破譯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美籍蘇聯物理學家伽莫夫提出的3個鹼基編碼1個氨基酸的設想。克里克和他的同事通過大量的實驗,以T4 噬菌體為材料,研究其中某個基因的鹼基的增加或減少對其所編碼的蛋白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只可能是遺傳密碼中的3個鹼基編碼1個氨基酸。但是他們的實驗無法說明由3個鹼基排列成的1個密碼對應的究竟是哪一個氨基酸。兩位年輕的美國生物學家尼倫伯格和馬太轉換設計思路,巧妙設計實驗,成功地破譯了第1個遺傳密碼。在此後的六七年中,科學家破譯了全部的遺傳密碼,並編制出了密碼子表。 類比推理法:類比推理指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推斷出它們在另外的屬性上(這一屬性已為類比的一個對象所具有,另一個類比的對象那裡尚未發現)也相同的一種推理。 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中,施旺就運用了類比方法。首先,施萊登觀察到細胞是組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而把這個信息告訴了施旺,施旺意識到既然植物體如此,動物體也很可能如此。因此,他廣泛地對動物各種組織進行研究,發現動物體也是由細胞構成的,驗證了上述推理的正確性,在此基礎上,對上述事實材料進行歸納概括,建立了細胞學說。 2、DNA模型建立的過程中,沃森和克里克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認識到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呈螺旋型,於是他們推想: DNA結構或許也是螺旋型的。根據這樣的類比推理,他們對原來構建的DNA模型進行了修改,並與DNA分子的X射線照片進行對照,證實了該推理的正確性。 3、薩頓的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了類比推理法。薩頓正是運用了此種科學方法,將看不見的基因與看得見的染色體的行為進行類比,根據其驚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於染色體上這一假說。

Ⅱ 八年級下冊生物有無脊椎動物圖片和總結

第三節(22.3):千姿百態的動物世界
【設計依據與構想】
新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培養,本節課從同學們熟悉的動物入手,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教學內容,分析動物的特徵,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延伸了教學內容。在動物與人的關系調查中,使學生認識到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認識到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提高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根據學生的探究心理特點,利用社會調查、資料收集、討論等幾種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實踐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概述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徵。
2、舉例說出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3、能夠依據一定的標准對動物進行分類。
4、關注我國的珍稀動物。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總結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各大類群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2、通過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培養學生收集資料、信息處理、概述總結和表達交流能力。
4、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來認識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認同動物是生物圈中主要成員的觀點,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2、滲透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3、使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合作、學會傾聽,樂於討論,從而體驗與人交流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概述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的區別。
2、舉例說出無脊椎動物主要類群(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3、舉例說出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的主要特徵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難點
1、探究不同土壤環境中的無脊椎動物。
2、學會用辯證的觀點認識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3、調查活動的組織、開展與落實。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
1、將學生分成小組,選出小組長。
2、製作相關的課件。
3、布置並指導學生的探究活動。
學生准備
1、「不同土壤環境中的無脊椎動物」中土壤的取樣和分析觀察及匯總。
2、瓶裝的小活鯽魚。
3、小組分工協作,通過查閱資料、調查等途徑,盡可能多地了解動物與人類的關系,並製作相應的展示作品。
4、每人搜集1~2種我國珍稀動物的圖片或資料。
課時計劃5課時
【教學流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以「千姿百態的動物世界」視頻引入新課,通過精美的動物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慾望,使學生一上課就融入學習和探究的氛圍中。然後教師順勢拋出本節課題:在人類文明的演化過程中,動物給人類很大的幫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千姿百態的動物世界,去了解它們、關心它們。
設計思想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感受、思考、置疑,喚起學生好奇心,學生的心情愉悅,興趣盎然,主動建構科學知識。
二、新課教學
教師活動:播放一組動物的圖片,看看同學們認識哪些可愛的動物,每個同學將知道的動物寫在紙上,並用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方式將它們分類,以小組為單位,看哪個小組得第一。
學生活動:積極收集信息,及時記錄。
學生分組討論總結出幾種分類方法:
1、按身體背部有無脊椎分: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2、按生活環境分:水生動物、陸生動物和空中動物。
3、按運動方式分:爬行動物、飛行動物等。
教師活動:對同學們積極思考給予鼓勵與肯定,然後抓住契機,及時給學生引導:生物圈中生物到底怎麼分呢?看來分類標准不同,分出的種類也不同,那麼科學家根據什麼特徵來分類的呢?根據有無脊椎把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邀請學生:你願意拖動圖片,將這些動物進行分類嗎?
學生活動:學生拖動圖片,將這些動物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設計思想讓學生根據一定特徵對動物進行分類,既體現科學分類方法,又有助於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通過拖動圖片,進一步加深對無脊椎和脊椎動物的認識,使得課堂更加生動活潑,更好地吸引抓住學生。
三、探究展示
教師活動:課前老師已經帶領各小組長,選取不同生境的土壤,對土壤中的各種土壤動物進行分類,來探究不同土壤環境中的無脊椎動物,通過觀察、探究不同土壤環境中的無脊椎動物,請把寫出的實驗報告與大家交流,匯報探究結果。
學生活動:發言人展示小組自拍的各種不同土壤中發現的無脊椎動物的圖片,並配以文字說明,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探究結果:

活動得出結論:
(1)動物生活在適宜自己生活的環境中。
(2)動物與環境是相互影響的,也說明生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教師活動:點評各小組在活動中的表現。
設計思想採用「課堂—校外—課堂」的新型的教學模式,結合觀察法、討論法、合作法多種學習方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動探究的教學理念。
四、接觸新識
教師活動:無脊椎動物種類繁多,數量較大,大多個體較小,結構簡單,分布很廣,與人類關系密切,占動物種數的95%以上。根據無脊椎動物的一些特徵,又可以把它分為不同類群,今天我們主要學習無脊椎動物中比較高等的類群:環節動物門、軟體動物門和節肢動物門。
1、出示三組圖片:
(1)環節動物:蚯蚓、螞蟥、沙蠶
(2)軟體動物:珍珠貝、蝸牛、槍烏賊
(3)節肢動物;河蟹、蜘蛛、蝴蝶、螳螂、蝗蟲、蜈蚣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三組圖片,分別說出環節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在外部形態上有什麼特點?生活環境如何
2、然後小組匯報討論結果,並總結:
(1)環節動物的身體由許多形態相似的體節組成(生活在水中、陸地)。
(2)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大多有貝殼(生活在水中、陸地)。
(3)節肢動物身體分節,體表有堅硬的外骨骼和分節的附肢,頭部有眼、觸角、口等器官(生活在水中、陸地和空中)。
活動三設計思想:通過觀察、分析、識別動物的主要類群,發展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並滲透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五、思維訓練
教師活動:我們以螯蝦為例,來看看節肢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性。
播放螯蝦的形態及在水中運動的視頻,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下列問題:
(1)螯蝦身體的頭胸部和腹部有哪些器官?分別有什麼功能?
(2)螯蝦有哪幾種運動方式:這些運動方式分別與螯蝦的哪些器官有關?
3、小組討論總結:
爬行用步足,游泳用游泳足。
4、課外延伸:你還知道蝦有什麼種類?蝦中有哪些營養成分?
設計思想觀察螯蝦,教師提供題目,引導學生圍繞題目進行分析、討論,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精神,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布置作業
以小組為單位,下節課每組帶一個瓶裝的小活鯽魚。

(第2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脊椎動物代表著動物界中的高等類群,根據脊椎動物的特點不同,分為: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今天我們接觸一下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鯽魚。
播放視頻:A、水中自由生活的魚。B、電影:《未來水世界》中的片斷,人可以像魚一樣在水中游。
質疑:魚為什麼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們人類真的能像電影中的人一樣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生活嗎?
學生:開動腦筋,闡述自己的觀點(相互補充、完善)。
二、新課教學
師:大家的觀點正確嗎?就讓我們先看一看魚是怎樣生活的。
1、讓學生分組觀察魚缸里的活鯽魚,然後提出問題:
看:(1)鯽魚的外形有什麼特點?體色怎樣?
(2)鯽魚運動器官是什麼?各有多少個?
(3)鯽魚的身體兩側鱗片上的小孔是什麼?
摸:鯽魚體表感覺怎麼樣?有什麼?
想:(1)鯽魚這樣的體型和體色對於它的生活有什麼意義?
(2)魚鰭在運動中都起什麼作用?
2、然後小組匯報觀察的結果,並總結:
(1)鯽魚的身體梭形,側扁,減小水的阻力。
(2)鯽魚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敵害發現,是一種保護色。
(3)鱗片上的兩排小孔是側線,有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的作用。
(4)鯽魚的運動器官是鰭,胸鰭1對,腹鰭1對,背鰭一個,臀鰭一個,尾鰭一個。
學生由以上的結果得出:魚類的各個器官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是統一的。
設計思想尊重並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圍繞重點展開觀察活動,讓學生把習得的這種研究方法遷移到對其他動物的觀察之中,體現觀察的層次性,這樣符合了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
三、進一步探究
(1)魚鰭的作用:
教師:魚在運動的時候魚鰭都起到什麼作用呢?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有些問題僅憑觀察是難以得出結論的,這就需要通過實驗或模擬實驗來探究。接下來,就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研究,提出本組想要探究的問題,作出假設。
教師:組織學生匯報交流,相互質疑,補充完善本組設計方案。
學生:修改自己的實驗方案。
教師:教師提示同學們要在不傷著鯽魚的情況下做實驗。
學生:認真實驗、討論並得出結論:胸鰭和腹鰭保持平衡,尾鰭保持魚體前進方向。
(2)魚是怎樣呼吸的?
教師:人為什麼不能像魚一樣在水中呼吸呢?
組織學生觀察魚缸里的魚的口和鰓蓋後緣交替張合的動作。質疑:口和鰓蓋後緣為什麼不能同時張或合呢?
學生:用吸有紅墨水的吸管慢慢滴在魚上前方,觀察墨水流動情況並做好記錄。
學生:小組討論得出結論:水是從嘴裡進到鰓,在鰓內進行氣體交換之後,從鰓蓋出來。
設計思想科學探究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學生以指導和幫助。
四、學生質疑,答疑解惑
(1)鯽魚為什麼眼睛一眨不眨?
(2)鯽魚為什麼可以在不同的水層自在的游泳?
(3)沒看見魚的耳朵,但是人一靠近它,它就跑了,它是靠什麼感覺到的?
設計思想本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允許學生有個性化的表達,注重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溝通,形成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五、總結
教師:主要從體表,呼吸器官,運動器官等方面來總結一下魚類有哪些主要的特徵?
學生:魚類的主要特徵:體表被覆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身體兩側有側線,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六、知識苑
介紹我國豐富的魚類資源。播放生活在淡水、海水中的魚類。
七、課外延伸
(1)養魚時為什麼在給魚換水之前,應先把自來水存放一段時間再換入魚缸?若將煮沸的自來水放涼之後,馬上給魚換上,魚將如何?
(2)買魚的時候,怎樣判斷哪個魚比較新鮮?
設計思想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能夠應用學到的生物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真正讓生活走進了課堂,讓科學走進了生活,體現了科學知識對生活的指導價值。

(第3課時)
一、導入新課
思考:魚是脊椎動物中最低等的類群,還有一些類群它們的結構如何?又是怎樣與它們所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呢?
二、新課教學
播放動物錄像,請學生進行分類。
教師:同學們大體上分類正確。仔細觀察下列圖片。並結合圖片及生活經驗討論該組動物的特點並記錄。
出示四組圖片:
(1)兩棲類:虎紋蛙、大鯢、蠑螈、蟾蜍的圖片。
(2)爬行類:蛇、壁虎、揚子鱷、龜的圖片。
(3)鳥類:鴛鴦、蒼鷹、鸚鵡、天鵝的圖片。
(4)哺乳類:大象、海牛、虎、豹的圖片。
學生:每個小組認真觀察一組動物,並記錄。
教師:注意引導,並對各組討論結果給予積極評價,及時給予表揚,引導他們從不同方面了解該組動物。
教師:請同學們帶著下列問題,閱讀P40~P41的內容。然後討論,以小組為單位回答問題。
(1)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各有什麼特點?
(2)為什麼說兩棲類是脊椎動物由水生向陸生過渡的類群?大約有多少種?生活環境如何?
(3)為什麼說爬行類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有多少種?生活環境如何?
(4)鳥類有哪些特點適於飛行生活?我國鳥類有多少種?
(5)哺乳動物的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它們在地球上廣泛分布?
學生:各組匯報員將本組結果匯報,如有不完整或錯誤,其他組補充,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放棄錯誤觀點,堅持正確看法。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並總結如下:
特點代表動物種數
兩棲類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大多數成體生活在陸地用肺呼吸;皮膚裸露具有輔助呼吸的作用。青蛙、大鯢、蟾蜍2500
爬行類體表一般覆蓋著鱗片或甲,陸上產卵,卵的表面又堅硬的卵殼。蟒蛇、鱷魚、蜥蜴6000
鳥類身體大多流線型,前肢變成翼,體表被覆羽毛,卵生。蒼鷹、鴛鴦、家鴿9000
哺乳類體表一般有毛,胎生,哺乳,大腦發達。牛、象、老虎4000
設計思想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營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圍,開展開放式討論,引導學生學會放棄錯誤觀點,接受堅持合理看法,學生學得快樂,課堂效果好,同時培養了學生表達交流的能力及學會聆聽與尊重他人的品質。
三、鞏固知識
每個小組選出八名學生,隨意抽取老師准備好的帶有動物名稱或畫有動物形象的紙片,用別針別在胸前,准備進入游戲。同小組的其餘人作為「指導員」,強調八名同學不能自己行動,只能聽從「指導員」調整位置。
教師:同學們,根據剛才學到的知識,「指導員」要用最短的時間把八名同學代表的動物正確分類,哪一組分類正確並且用時最短,則先獲勝。(如站錯,請「指導員」糾錯)
教師:請問為何蟾蜍和青蛙,老虎和貓,蜥蜴和蛇,家鴿和天鵝站在一起?請「指導員」搶答,注意緊扣其主要特徵闡述。
教師:怎樣區別爬行類和兩棲類呢?具體說就是怎樣區別「青蛙」和「蜥蜴」?
學生:爬行類和兩棲類有一些相似的特徵:水陸兩棲。其實我們劃分兩類動物的依據並不是他們的生活環境,而是生殖的環境,兩棲類在水中產卵,而爬行類在陸地產卵。
教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具體透徹,希望同學們能積極利用自己的大腦,挖掘潛力,好好學習知識,將來為社會作貢獻。
設計思想通過小組討論、自學、游戲的方式來研究脊椎動物的另外幾大類群,不僅完成了對學生知識目標的培養,而且完成了對學生獲取新知識能力的鍛煉;通過游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體驗整個學習過程。
四、知識拓展
播放圖片:包括原始地球景觀、寒武紀生物大爆炸、三葉蟲化石、恐龍滅絕、始祖鳥復原圖、人類起源、今日地球景觀等。以豐富的、清晰的圖片再現生物進化的歷程重要事件。
教師:生命是宇宙中最絢麗的花朵,在30多億年的演化歷程中,生物從無到有,從低等到高等,不斷走向繁榮,並最終把原始的地球改造成今天的藍天白雲。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動物能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就是因為它們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環境是適應的。誰能說說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在結構上有哪些特點是和生活環境相適應的?
學生:
兩棲類:水中生殖發育,皮膚裸露有黏液,有輔助呼吸的作用,適於水陸兩棲。
爬行類:體表一般覆蓋著鱗片或甲,陸上產卵,卵的表面有堅硬的卵殼,肺發達。適於路上生活。
鳥類:身體大多流線型,前肢變成翼,有羽毛,適於空中飛行。
哺乳類:體表一般有毛,胎生,哺乳,大腦發達。活動范圍廣,水中、陸地、空中。
五、小結
小知識大比拼:教師組織學生以競賽的形式回答本節自我評價題。

(第4課時)
(課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制定調查計劃,編寫好調查提綱,各組同學根據分工,認真收集材料,做好調查紀錄。)
一、導入新課
教師:從進化的歷史看,各類動物都比人類出現得早,人類是動物進化的最高級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動物就不可能有人類。同時,由古代類人猿進化成人類以後,人類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動物有關,離開了動物,人類就無法很好地生存。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而動物更是人類豐富精神世界、創造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夥伴。
關於動物與人類的關系,你們課下調查的怎麼樣了呢?現在各小組派代表匯報調查結果,相互交流體會。
二、課堂交流
1、學生匯報展示:
一組:動物為人類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
二組:人類健康與動物的關系。
三組:動物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衣著原料。
四組:動物是傳播花粉的使者。
各組敘述調查報告後,教師(或學生)適時點評,鼓勵並糾正學生錯誤說法。
設計思想通過學生的調查活動,學生了解了動物和人的關系,促使學生形成熱愛動物的情感,理解人與動物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
2、調查報告展示完,歸納以下幾方面,教師整理:
(1)動物為人們提供了衣、食、住、行、用等物品。
(2)動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動物在畜牧業生產方面的作用。
(4)動物在我國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
三、反向思考
教師:同學們根據你們搜集的資料,舉例子說明動物對人類有什麼危害呢?
學生:蒼蠅可以傳播痢疾;蚊子可以傳播乙型腦炎;帶有狂犬病毒的狗可以傳播狂犬病;老鼠傳播鼠疫;蝗蟲、蚜蟲、螻蛄、飛虱、松毛蟲能危害作物、林、果,使農業減產;有很多營寄生生活的線形動物,則可寄生在人體、家畜、家禽和其他經濟動物、栽培的農作物或經濟作物的體內,給人類健康和經濟上造成重大損失;禽類能傳染禽流感:果子狸能傳染SARS病毒等等。
四、發散思維
如何與動物和睦相處,物盡其用。
請大家看三段錄像:中央電視台第十套節目曾播出:
1、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聚集到一個小村莊,人們很欣喜,但半年之後,人與鳥的關系不再和諧……
2、猴子不斷破壞村民的莊稼,甚至傷人,與村民爭搶一個村莊,最終人類搬遷。
3、不論是家蠶,還是蓖麻蠶、柞蠶、天蠶、樗蠶,它們原來都是危害某些林木的害蟲。但當人們了解了它們的習性、特點以後,就變害為益,利用它們的蠶繭繅絲織綢,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服務。
教師:學習完了上面的材料,同學們談談你們的感受。
學生:以上例子就告訴我們,人類必須首先保護好野生動物,才能進一步研究它們,了解它們,以便更好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教師:動物對人類最大的利用價值就在於,如果每一個物種都能夠按照合理的數量安全地生存的話,它整個組成了一個安全的生態網,我們人類就可以平安地生活在這個生態網中間。如果某一種動物,不僅是數量減少,而且是滅絕的話,就像這個網上有一個窟窿,我們睡在一個網子上,東捅一個窟窿,西捅一個窟窿,這個網就不安全了。
設計思想動物與人的關系是學生太熟悉以至於提不起興趣來了解的知識,但學生的知識往往是支離破碎的,是片面的,本節從學生感興趣的幾個主題入手,全面分析總結動物和人的關系的方方面面,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認知規律。
五、知識延伸
A (1)我國地大物博,脊椎動物就有4萬多種,為什麼我市的各大酒店要禁止出售野生動物?
(2)說出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喜歡的理由是什麼?
(3)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孔令輝作為保護野生動物大使,意義何在?
B 知識擴展:
視頻錄像:畫面上有飛機、雷達、潛水艇、電子蛙眼、飛魚導彈、響尾蛇導彈,讓學生了解一些仿生學知識,拓展視野。
設計思想學生能把學到的知識深入生活,能幫助他們解決和處理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教育目的才能得以實現。學生通過不同角度、不同內容調查了動物和人的關系,了解到動物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知道了仿生學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及生物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及其在社會中的重要應用。
六、布置作業
調查我國動物資源,並出一期板報。

(第5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本課是一個主題活動課,同學們在課前查找了關於我國珍稀動物的資料,並製作了動物展板,下面請各組的講解員向大家介紹你了解的資料。
學生:各組隨機抽取老師准備的問題(考察同學們課前的准備情況)
第一組:它的生活地點和一般的生活習性(例如它吃什麼,如何繁育後代,是群居嗎等等)。
第二組:它是幾級保護動物?數量有多少?
第三組:它的天敵是什麼?
第四組:關於它有哪些趣聞?
設計思想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能通過媒體搜集、處理、分析和綜合信息的能力;同時本次活動也實現了學生角色的轉變,從被動的聽眾過渡到參與活動的主角。
根據學生的匯報結果,用多媒體打出下表,供同學分享
分布范圍特徵保護意義
大熊貓川、陝、甘繁殖困難「孑遺動物」
朱䴉亞洲特有白羽、紅臉、紅腳「東方瑰寶」
金絲猴川、滇、黔黔金絲猴是世界上最少的靈長類動物之一
揚子鱷皖、浙、蘇珍稀的淡水鱷類「活化石」
褐馬雞山西省不畏強暴性好鬥
白鰭豚長江中下游我國特產的淡水鯨數量很少
二、聯系實際,進入新課
教師:我國珍稀的動物越來越少原因是什麼?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1)自然環境的變化。
(2)人的亂捕亂殺、胡亂砍伐。
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
學生:國家頒布法律,建立自然保護區,從我做起。
教師:播放朱哲琴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有誰知道這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如果你們遇到了一隻受傷的丹頂鶴,應該怎麼做?
學生:討論,暢所欲言。
設計思想通過這個環節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學生進一步增強了保護動物的意思,從而達到了素質教育的目的。通過親身體驗很容易使學生樹立起保護動物維持生態平衡必須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的社會責任感。
三、知識拓展
視頻播放:
(1)電影《可可西里》片斷,「藏羚羊」被成群殘殺。
(2)我國其他的珍稀動物:羚牛、丹頂鶴、黑頸鶴、紅腹錦雞、白頭葉猴等。
教師:介紹索南達傑及他的事跡,他是眾多為保護藏羚羊而獻身的勇敢的人之一。正是由許多索南達傑這樣的英雄,才使珍稀動物有生存的希望,逃脫了災難。我們雖然不能像英雄們那樣直接參加保衛珍稀動物的戰斗,那我們能不能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呢?動物對於人類來說至關重要,人類離不開動物。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大家行動起來共同保護人類的朋友吧!
四、課外延伸
教師:人類的社會和生產活動,直接或間接地破壞了動物的生活環境,致使動物無法生存,造成一些珍稀動物的滅絕,一些動物正在瀕於滅絕。據科學家估計,自16世紀以來,世界上約有250多種動物已經絕種了,尚有600種動物正瀕於絕滅之災。
從哺乳動物來看,1771~1870年的100年內,有12種絕了種;在1871~1970年的100年內,至少有43種被滅絕。現在平均每年絕滅一種。可見,野生動物絕滅的速度越來越快。
學生:保護珍稀動物,搶救瀕於滅絕的動物種群,保存和發展自然資源,是一件關系子孫後代的大事,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我們除了要對珍稀動物嚴加保護以外,對於這些傳統的經濟動物,也要按照「加強資源保護,積極繁殖飼養,合理獵取利用」的方針辦事,不要隨意亂捕濫捉,特別是在繁殖季節,更要嚴禁狩獵,以保證它們繁殖後代,代代相傳,繁榮發展。
五、課後調查報告
課後各組整理調查報告及圖片資料,以板報形式展出,同學們相互觀摩,從中吸取知識與經驗。
設計思想通過播放視頻片斷和介紹為保護藏羚羊而獻身的索南達傑的事跡,學生受到強烈的震撼,激發了學生愛護珍稀動物保護珍稀動物的情感,培養了學生關注生命、表現愛心的道德情操。
【教後反思】

Ⅲ 蘇教版生物八年級下冊期中知識點總結

蘇教版生物八年級下冊期中知識點總結
一、植物的生殖
1.無性生殖的意義:由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2.選材
⑴扦插:剪取某些植物的莖、葉、根、芽(插穗),或插入土、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後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⑵嫁接: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個植物體(砧木)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蘋果、梨、桃等很多果樹都是利用嫁接來繁育優良品種的.⑶植物組織培養:植物組織→形成愈傷組織→長出叢芽→生根→移栽成活.既能在短期內獲得大批同種植物,又能防治植物病毒侵害.
3.會判斷有性和無性生殖的區別:
生殖,也稱繁殖,生物孳生後代的現象,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生殖方式可分為兩類,即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二、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變態發育: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
2.特點: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
3.完全變態:受精卵→幼蟲→蛹→成蟲 (如:家蠶、蜜蜂、菜粉蝶、蠅、蚊)
4.不完全變態:受精卵→若蟲→成蟲 (如:蝗蟲、蟋蟀、螻蛄、螳螂)
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蟲,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僅有翅芽,能夠跳躍,這樣的幼蟲叫做若蟲.若蟲經5次蛻皮,不經過蛹期,發育成有翅能飛的成蟲.
5.防治害蟲的最佳時間:幼蟲時期.

Ⅳ 八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有哪些,人教版

初二下學期的生物復習資料 人教版初二下學期生物復習資料!要詳細的,不要課件!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植物的營養:絕大多數通過

Ⅳ 華蘭生物見習總結

見 習 總 結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見習期已接近尾聲,首先感謝公司能給我展示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這段時間是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也給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憶。在這段時間里公司給予了我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充分感受到了領導們「海納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豪氣,也體會到了作為拓荒者的艱難和堅定。同時,也為我有機會成為華蘭生物的一份子而感到高興。記得當初應聘時,公司的和諧、團結向上的氛圍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感受到和睦的大家庭感覺。進入公司後,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很快的適應了公司的工作環境,也基本熟悉了整個工作流程,最重要的是接觸和學習了不少的相關工作知識,很好地完成了交予的任務,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使我的工作能力和為人處世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六月一日,我正式成為華蘭生物新員工,參加了公司組織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培訓期間,我積極主動地和老同事交流,希望盡快熟悉公司的基本狀況和工作環境,了解了華蘭生物的發展歷程、企業文化、產業結構和相關制度,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人。通過這幾個月的培訓,我感受到公司對每個員工的關懷,也感謝公司領導們為幫助新員工走好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步所做的努力。
在這六個月的見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從中發現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態、擺正學習者的位置,嚴格遵守企業各項規章制度,是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條件。作為一名初進企業的新員工,我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積極向上、愛崗敬業的良好心態,擺正一個學習者的位置,遵章守紀,努力工作,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我清楚的明白,現在的我自身各方面都還有很大的不足,現在只是我努力付出,努力學習的階段。「三人行,必有我師」,企業中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師,他們的豐富經驗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就是我學習的源泉;「事無巨細,必盡全力」,不論大事小事,每多做一件事情必然會多學到一些知識,必然會積累經驗。保持良好的心態,擺正學習者的位置,一方面我嚴格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嚴於律己,自覺的遵守各項工作紀律;另一方面,我不怕苦、不怕累,積極主動,努力工作,在完成領導交辦工作的同時,積極主動的協助其他同事開展工作,並在工作過程中虛心學習,在實際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在見習期的工作中,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盡心盡力,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認真及時做好領導布置的每一項任務。當然我在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比如:對相關機器不太熟悉,處理問題不能得心應手,工作經驗方面有待提高;對相關知識情況了解的還不夠詳細和充實,掌握的技術手段還不夠多;需要繼續學習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加強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團隊協作能力也需要進一步增強等。對於這些不足,我會在以後的日子裡虛心向周圍的同事學習,專業和非專業上不懂的問題虛心請教,努力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尋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識面,不斷培養和提高充實自己的工作動手能力,把自己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進一步提高。也希望請領導和同事對我多提要求,多提建議,使我更快更好的完善自己,更好的適應工作需要。
這里我要特別感謝各位領導對我工作中出現的失誤的提醒和指正。作為應屆畢業生初入職場,在工作中難免出現一些差錯需要同事的批評和監督。但這些經歷也讓我不斷成熟,在以後處理各種問題時考慮得更加全面。現在的我同老員工相比,在工作經驗和能力上都有很大差距,工作和生活上不懂的問題應虛心向同事請教學習,以不斷充實自己。
也許在一年前進入企業時還不甚了解,而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對企業方方面面的熟悉,我深深的感到,當初的選擇是明智而又如此幸運,現在的我,以企業為榮。在領導們的大智慧下,我們的企業正逐步做大做強,不管是集團公司還是分公司,都可以預見一個輝煌的明天。對企業認同,就要有主人翁的責任感,就要以企業為家,像愛家一樣愛企業,不斷努力工作,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富民強企」不只是一句口號,是由多少艱辛與汗水凝聚而成,這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不僅需要老一輩人的努力,更需要我們新員工的奮斗,我們渴望著,「富民強企」能在我們手中實現。另一方面,作為新員工的我更清楚的看到了自身的發展空間,做為一個初入企業的新鮮人,現在的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要去作無謂的比較,不要去無聊的斤斤計較,現在僅僅是我奉獻的時刻,我深深的相信,有為才有位,發展的空間擺在眼前,關鍵是你如何去把握抓牢,當你的的確確的提高了,成長了,有能力有作為了,套句老話,麵包會有的。
通過在公司的這段時間里,我學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良好的發展勢頭,我深深地感到驕傲和自豪,光陰似箭,人的一生在歷史的長河中顯得如此短暫,那麼,人活一世究竟為了什麼?我認為,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為了證實自己的價值,因此我更加迫切的希望能以一名正式員工的身份為公司工作,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體現自己的價值,和公司共同成長。我一定會用謙虛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做好我的本職工作,為公司創造價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來!

XXXXX: XX
XXXX年X月X日

Ⅵ 八年級下冊生物:孟德爾雜交實驗總結: 1.高莖和矮莖性狀比例為_________:______

3:1 50% 1/2

Ⅶ 請總結生物化學的收獲

生物化學的收獲
生物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與多種學科有密切關系,越來越成為生命學科的共同語言,在醫學及生物類專業的學生培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於其內在知識結構系統性強、內容抽象、缺乏直觀性,教學過程又受到其他基礎學科的制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同時,生物化學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時間有限性和知識增長無限性的矛盾。要解決好這一矛盾,保證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關鍵是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課時間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我們在以往的生化課程教學中注重豐富多種教學方式的實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獲得了較為明顯的教學效果。

Ⅷ 高一地理 生物總結 越詳細越好 謝謝了

地理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復習知識點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時間上的無始無終,空間上的無邊無際。
2.天體:
●概念:物質存在的形式,包括星雲、行星、流星體、彗星以及一些星際物質(如氣體、塵埃)。
●天體系統:各天體相互吸引、繞轉才形成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的層次:
3.太陽系及其成員: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們的公轉運動共同特點: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又可以分為三類:
類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遠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記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燒,用小行星帶隔開)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離適中——適宜的溫度(2)質量體積適宜——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3)地球內部物質運動、——水
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提供能量:
●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太陽輻射是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來源:內部的核聚變。
●緯度差異熱量差異:緯度低,太陽輻射強,生物量多;反之。
2太陽活動:
●太陽大氣層從外到內分為:日冕(最外層)、色球、光球(太陽表面、最亮)。
●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太陽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標志,它是太陽活動最強烈的顯示。
●太陽風在日冕層;太陽風暴發生於太陽表面。
●太陽活動的三大影響:
(1)太陽電磁波擾動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2)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電磁場產生磁暴
(3)帶電粒子流進入大氣層產生極光。
●降水量與太陽黑子有一定相關系:(P12)1、3圖是正相關,2圖是負相關。
三、地球運動:
1.地球的運動:自轉和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2.地球自轉:
●繞轉中心:地軸(它的北端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轉周期:恆星日(23時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陽日(24小時),360o59』
●自轉方向:
從北極上看地球自轉是逆時針,南極上看是順時針。
●角速度:除南北兩極點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為15o/h。
●線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兩極逐漸減小,兩極線速度為0。
3.地球公轉:
●繞轉中心:太陽
●周期:
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太陽周期)
●公轉軌道:橢圓形
近日點(1月初,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大),遠日點(7月初,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點在遠日點附近,冬至日點在近日點附近。
●黃赤交角(23026』):黃道面+赤道面
4. 地球運動的意義:
●自轉:產生晝夜更替、地方時、地轉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
●公轉:季節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晝夜長短變化)、五帶的形成。
地球公轉和自轉產生:黃赤交角(23o26』)。
5. 地球運動的計算:
●晨昏線:與太陽光線垂直,其太陽高度為0。
晨線:由夜變為晝。
昏線:由晝變為夜。
●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o,相鄰兩個時區相差1小時。
解題的三個方法:
(1)求時區:時區序號=已知經度/15o,余數<7.5則整數為時區序號;余數>7.5則整數+1為時區序號
(2)兩個時區之差:同區相減,異區相加
(3)「東加西減」:所求點在已知點以東用「+」,以西用「—」
●日界線:原則以180o經線作為日界線,不過有些曲折。
從東十二區進入西十二區減一天;從西十二區進入東十二區加一天。
●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圖:
●解晝夜長短的三個方法:
(1)求某地晝夜長短:過該點作緯線或緯線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晝長夜短,反之。
(2)某地晝長2 x,則日出為12:00—x,日落為:12:+x。
(3)春秋分日:晨昏線與經線重合,全球各地晝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題突破點:赤道終年晝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陽高度:H=90―∣(φ±λ)∣ 說明:φ為所求地緯度,λ為太陽直射點緯度.當太陽直射點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時用φ-λ;當太陽直射點和所求地分別在南,北半球時用φ+λ:
●太陽直射點所在經度的地方時為:12:00。
四、地球的圈層結構
1.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又分為:縱波(P)和橫波(S)。
注意:縱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氣體。
橫波只能通過固體。
縱波波速比橫波快,所以一般在陸地上發生地震時先感覺到上下震動,然後才是左右震動;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動。
2.地球內部圈層
●從外到內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地核。
●地殼與地幔之間是莫霍界面,地幔與地核之間是古登堡界面
●軟流層:地震和岩漿的發源地。處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頂部。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頂部和地殼。
3.地球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1.大氣受熱
●能量來源:太陽輻射
●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大氣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保溫)
2. 熱力環流(最簡單的大氣運動):
●海陸熱力環流:
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
因為白天陸地升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低壓,海洋是高壓;晚上陸地降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高壓,海洋是低壓。
3.大氣水平運動:
●水平氣壓梯度力:它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方向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
●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壓線。影響風速,摩擦力越大,風速越小;還會影響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
●風向:高壓低壓
●風力(風速):等壓線密(氣壓梯度大),風力(速)大
二、氣壓帶和風帶
1.形成:
●單圈環流:理想環流圈
●三圈環流:低緯、中緯、高緯環流。形成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
注意:記住名稱、位置以及風帶的風向。氣壓帶和風帶關於赤道對稱。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北半球夏季的時候,氣壓帶和風帶向北移動
2.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冬季大陸降溫快,形成高壓,把副極地低氣壓帶切斷;夏季大陸升溫快,形成低壓,把副熱帶高氣壓帶切斷。(冷高壓,熱低壓)
●氣壓中心(北半球):
亞洲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冬季
亞洲高壓
(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阿留申低壓
冰島低壓
夏季
亞洲低壓
(印度低壓)
夏威夷高壓
亞速爾高壓
●季風:
夏季:我國盛行東南季風(來自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南亞是西南季風(南半球東南信風夏季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漸偏成西南風)。
冬季:我國盛行西北季風,南亞是東北季風。
3.氣候類型:
●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要把降水和氣溫描述清楚。
●(1)在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之下: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在兩種氣壓帶或風帶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比較重要的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於亞馬孫平原、馬來群島、剛果盆地。
(2)溫帶海洋氣候:一般溫度高於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溫帶大陸西岸;以西歐最典型,其餘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亞東南端及紐西蘭等地。
(3)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的氣候類型。分布於南、北緯30~40°間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最為典型,其餘分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亞南部沿海地區和非洲南部的開普敦地區。
(4)我國的氣候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南方)、溫帶季風氣候(北方)、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北)
高原氣候(青藏高原)
三、常見天氣系統
1.鋒面天氣:
●鋒面:冷氣團和暖氣團的交匯面。
冷氣團在鋒面的下方。
●鋒:鋒面和鋒線。
●類型:
(1)暖鋒:暖氣團向冷氣團移動,降水在鋒前。
(2)冷鋒:冷氣團向暖氣團移動,降水在鋒後。
(3)准靜止鋒:暖、冷氣團勢力相當形成的。
初夏,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准靜止鋒形成梅雨天氣。
2.高壓低壓天氣:
●高壓脊:從高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
低壓槽:從低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
●氣旋: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在北半球是逆時針輻合,
在南半球是順時針輻合;垂直方向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
●反氣旋: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在北半球是順時針輻散,
在南半球是逆時針輻散;垂直方向氣流下沉。(多晴朗天氣)
●判斷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定則,南半球是左手定則,大拇指方向與垂直方向氣流方向相同。
●(1)台風是氣旋的一種特殊形式。
(2)影響我國的氣旋主要是: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常年受溫帶氣旋影響,熱帶氣旋主要在夏季。
(3)影響我國的氣旋主要是:夏季是來自熱帶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氣旋,如長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氣;冬季受來自溫帶大陸的蒙古冷性反氣旋影響。
四、全球氣候變化:
1.表現:
●事實:近百年,全球氣候特點:氣溫升高。自1860年以來,氣溫升高0.6oC。
●原因:人口增加、森林減少、礦物燃料燃燒等
2.氣溫升高的可能影響:
(1)海平面上升 (2)影響農業生產 (3)影響水循環。
3.措施: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節能技術、植樹造林等等。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環:
1.水體:
●存在形態:固態、液態、氣態
●水體類型: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
●(1)海水是主體 (2)冰川是最豐富的淡水資源。但利用不多
●人類主要利用的水體:陸地水中的淡水
●河流與湖泊的補給關系:如果湖泊水位高於河流,則湖泊補給給河流。反之。
2.水循環:
●三大水循環類型:海陸間的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
其中海陸間的循環是最重要最完整的。其循環過程:
●水循環的意義:
(1)促進各種水體更新,維持全球水平衡
(2)調節各圈層之間的熱量傳輸
(3)改造地表形態
(4)促進地球表層化學元素的遷移
二、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1.洋流
●形成:盛行風是主要動力
●類型:
(1)按成因:風海流(主要)、密度流、補償流
(2)按性質:暖流和寒流
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的洋流;一般也是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
寒流剛好相反。
●分布規律:
(1)冬季洋流的分布:圖3.25;北半球中低緯度是順時針的大洋環流,中高緯度是逆時針的大洋環流;南半球中低緯度是逆時針。
(2)西風漂流:在南半球高緯度海區,是最大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風,所以是順時針的大洋環流;冬季盛行東北風,是逆時針的大洋環流。
(3)北大西洋暖流:最大的暖流。使北極圈內出現不凍港。
●洋流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促進高低緯度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平衡全球熱量。
暖流具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溫減濕的作用。
(2)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漁場分布的影響:如,四大漁場的形成
寒暖流交匯形成:紐芬蘭、北海道以及北海漁場。
受離岸風影響:秘魯漁場。
(3)對海洋航行的影響
(4)對海洋污染物的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來自秘魯附近的海區,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動,引起秘魯沿岸水溫升高。
引起秘魯、厄瓜多形成洪澇災害;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旱災。
其大氣環流圖:
三、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水量的豐歉:以多年平均徑流量衡量。
徑流量=降水量—蒸發量。
2.水資源的分布:
●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亞洲。
水資源最少的大洲:大洋州。
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巴西。
我國位於第六位。
●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北多南少,東多西少,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3.水資源與人類社會:影響經濟活動、水資源利用歷史的發展
4.合理利用水資源:
●水資源危機
●用水措施:開源、節流
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
一、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1.地質作用包括: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內力作用是主導
2.內力作用:
●能量來源:地球內部熱能
●表現形式: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
其中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地、盆地
●地殼運動:
(1)水平運動:擠壓形成褶皺山脈,拉伸形成斷裂帶。
(2)垂直運動: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勢和海陸變遷。
其中以水平運動為主。
3.外力作用:
●能量來源:地球外部的太陽能
●表現形式:
(1)風化作用(風化產物留在原地)
(2)侵蝕作用(產物離開原地,在原地形成侵蝕地貌。如冰斗、角峰、風蝕柱)
(3)搬運作用
(4)堆積作用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使地表趨於平坦
4.岩石圈的物質循環:
二、山嶽的形成
1.褶皺山:
●褶皺:岩層由於地殼運動的強大擠壓作用發生變形產生一系列的彎曲就是褶皺。其基本單位是褶曲。
●褶曲
(1)背斜:岩層向上,中心岩層較老兩翼較新。可修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氣的儲存地。
(2)向斜:岩層向下,中心岩層較新兩翼較老。可修水庫。
注意:有時背斜頂部因受張力被侵蝕成谷地;向斜因槽部堅實抗侵蝕而成向斜山嶺。
2.斷塊山:
●斷層:斷裂面兩側的岩體沿斷面發生明顯的位移
●成因:
(1)岩體上升形成山嶺或高地:如華山、廬山、泰山。
(2)岩體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火山:
構造:由火山錐和火山口組成。
在火山口積水容易形成湖,如我國長白山天池(也叫白頭山天池)。
4.山嶽對交通的影響:
●影響交通運輸方式:在山嶽地區一般先修公路再修鐵路,主要考慮到對地形的要求和成本的問題。
●影響線路的分:布山嶽地區的交通線路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
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蝕地貌:
●侵蝕作用:由溯源侵蝕、下蝕、側蝕組成。
●侵蝕地貌:河谷。
河谷初期,橫剖面呈「V」字形,成熟期後成槽形。
●河流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在凹岸可建碼頭,凸岸可淘金。
2.河流堆積地貌:
沖積平原是典型的地貌類型,由洪積—沖積平原(山前)、河漫灘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組成。
3.河流地貌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地形
聚落分布
聚落形狀
高原
河谷兩岸的河漫灘平原
明顯的條帶狀
山區
山前的洪積扇、沖積扇、漫灘平原
明顯的條帶狀
平原
沿河聚落帶、沿海聚落帶
帶狀、團狀
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一、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理要素: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理環境交換途徑: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
●生物循環示意圖: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環境的各組成要素(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動物)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統一整體的特性。
●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1)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二、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自然帶:
●形成要素: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構成要素:熱量、水分、土壤和植被
●分布特點:有一定的寬度,呈帶狀分布
●主要自然帶:
(1)低緯度:熱帶雨林帶、熱帶季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中緯度: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
(3)高緯度:亞寒帶針葉林帶、寒帶苔原帶、極地冰原帶
2.地域分異規律:
●地帶性分異規律:
(1)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緯度地帶性(以熱量為基礎)
自然帶在東西方向延伸,在南北方向更替。
(2)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經度地帶性(以水分為基礎)
(3)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垂直地帶性
山地所在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帶數目越多,垂直帶普越完整。
●非地帶性分異規律:受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

Ⅸ 七下生物總結怎麼寫

生物7年級下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現在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布於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
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7下P5
3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露西 175萬年前古人類:東非人
1929年: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化石。
生殖系統:人生要經歷由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發育形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靠生殖系統來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統不一樣,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別。
男女生殖系統解剖圖:7下P9
生殖過程:7下P10
分娩:懷孕到第40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點: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青春期的性意識: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願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8上P19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無機鹽:水可以運輸能量,無機鹽包括鈣,磷,鐵,碘,鋅。7下P24
維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變化:口腔是消化系統的開始部分,裡面有牙齒、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導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過導管進入口腔。
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統:消化道:一條很長的管道。消化腺分為兩類:有的是位於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內壁的小腺體,如腸腺。
營養物質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
食品的合理營養、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呼吸系統具有適合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氣體的通道,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頁,右肺有三葉。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肺在有節奏地呼氣和吸氣。
肺的運動模式圖: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7下P50
一個人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
血液的組成: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在兩層交界處,有很薄的一層白色物質,這是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漿:運輸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紅細胞:血細胞中數量最多,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可以運載氧氣。
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包圍,吞噬細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可以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
動脈、毛細血管、靜脈:7下P67
心臟解剖圖:7下P68
心臟工作示意圖:7下P69
血液循環模式圖:7下P70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後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這一循環途徑叫做體循環。
肺循環: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途徑稱為肺循環。
體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左側出發回到右側,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右側出發回到左側,於是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血型。
輸血關系表:7下P76
腎: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
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7下P81
尿的形成圖:7下P82
膀胱:暫時儲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89
視覺形成的過程: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到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象。視網膜上有對光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象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視覺。
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93
聽覺形成的過程:7下P94
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神經系統是由腦、骨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經元: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人體內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
神經的基本調節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松開放手饅頭示意圖:7下P102
人體通過各種簡單或復雜的反射,來調節自身的生命活動,從而能夠對體內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
構成內分泌系統的主要內分泌腺:7下P106
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熱點內容
岳西縣店前中學 發布:2025-01-22 15:54:05 瀏覽:507
海安教育信息網 發布:2025-01-22 15:18:43 瀏覽:491
校園網屬於區域網嗎 發布:2025-01-22 15:13:34 瀏覽:915
貸款買房怎麼 發布:2025-01-22 15:08:32 瀏覽:955
求是數學 發布:2025-01-22 14:48:20 瀏覽:199
高三化學課件 發布:2025-01-22 12:42:13 瀏覽:440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重點 發布:2025-01-22 10:42:04 瀏覽:485
急性心衰能活多久 發布:2025-01-22 09:57:20 瀏覽:667
高中代課老師 發布:2025-01-22 08:09:16 瀏覽:952
我把老師壓在身下 發布:2025-01-22 08:05:39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