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和生物
⑴ 天地人和三者之間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在中國古人的世界觀里,天地是有靈的,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人生在天地間,能與其它生物不同,也是有靈的,也有自己的規律,所以天地人三者合稱「三才」,它們的規律稱為「道」,即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
但這三者又不能各自獨立,它們是互相依賴,互相支持,互相制約,互相影響。(簡稱「相生相剋」)。它們的關系以和諧為最好。尤其是人,應該遵循天地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
因而,天地人三者和諧是世界的最美好狀態。簡言之,就是「天地人和」。這種觀念經過世代相傳發展,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傳統。
(1)天地人和生物擴展閱讀
天地人三才的作用:
三才《周易》最早最明確最系統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偉大學說。這個學說早就深入中華民族之心,貫穿於中華民族的人倫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華民族樂於與天地合一、與自然和諧的精神,對天地與自然持有極其虔誠的敬愛之心。
中華民族與天地和諧相處,對於今後改進、調整、理順、整合、協調人與天地即自然環境的平衡和諧發展的關系。
以及人與社會、人心與人身的平衡和諧發展的關系(即使生態、世態、心態的三態都得到同步平衡和諧發展),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實現世界和平發展,對創造人類更美好的明天,必將具有巨大的啟迪。
⑵ 天地人和是什麼意思
天地人和在中華民族獨有的處世觀念,其核心文化思想,為一「和」字,經過5000多年的心心相傳,已演變為一精神,升華為一種境界。
人與自然合為一體,是道家的主要思想。是莊子思想的精髓。是對老子思想的承接。對中國文化起到深遠的影響。中國道教文化就是受其影響。
」天地人和」將人置於天地之間,將人處於」和諧」與」平和」的世界之中.它所闡述的是一種思想,更應該是一種境界.」天地人和」,傳承於古而宣揚於今,堅守」中庸」之道,順應社會發展,共建」和諧」與」和平」.更有」天時,地利,人和"之意。
(2)天地人和生物擴展閱讀
從我們生存的這個時空來說,「三才者」,天、地、人。人是頂天立地的,天、地、人在道中運行。運行的規律是:人取法於地,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道取法於自己的本然。
「道」是總規律,總括整個宇宙物質形態運行的法則。而「天、地、人」,是僅僅從人類生存的這個「特定的」小時空而言的。 道的內涵,無量無邊,在不同的生存時空中,不同的「生命形態的人」,對「道」的認識和理解是不相同的。
⑶ 天時地利人和生活中指什麼
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是在中華民族獨有的處世觀念,其核心文化思想,為一「和」字,經過5000多年的心心相傳,已演變為一精神,升華為一種境界.
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如何正確理解?這句話源於《論語·學而》.原句是「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就是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
三國演義中為了揚劉抑曹,產生了一句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時,天,包括天氣,氣候變化等.人們常說靠天吃飯,比如適度下雨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時,選擇就是做事的時間.比如農業的春播秋收,就是順應了天時.《說文》:「時,四時也.」即春夏秋冬的季節變遷.又說:「旹,古文時,從之日.」查甲骨文「時」作「?」,正是從之從日,意指「日之行」,即太陽的運行.這表明人們很早就直觀地感覺到太陽運行引起季節的變遷,而稱之為「時」.
天時,有天下大勢和機會,也有自然環境的影響,這裡麵包括疾病的流行.唐末梁晉之爭,開始梁軍占盡優勢,幾次包圍太原,都因為大疫,士卒損失過半而罷兵,最後輸給了晉軍.天時,可為我們所運用,正所謂順天而行道.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巧用了天時草船借箭,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國演義中,吳國的元帥周瑜,在研究了魏軍的情形後,決定用弓箭來防守來犯之敵.可是怎麼在較短時間內造出作戰所必需的十萬枝箭呢?回為根據當時吳國的工匠情況,要造出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時間,而這對於吳國的防守來說,顯然是時間太長了.
當時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出訪吳國.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周瑜於是向他請教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諸葛亮對周瑜說,三天時間就可以了.諸葛亮接受任務後,並不著急.他向吳國的大臣魯肅說,要造這么多箭,用普通的辦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著,諸葛亮讓魯肅為他准備二十隻小船,每隻船上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為幔,並插滿草.
諸葛亮說三天時間就能備好十萬支箭.第三天半夜時分,諸葛亮命令二十隻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向魏軍的宿營地進發.
當天夜裡,大霧漫天,諸葛亮命令船隊快速前進.到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命令把船隊一字排開,然後命令軍士在船上擂鼓吶喊.聽到擂鼓吶喊聲,魏軍派出約一萬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朝著有吶喊聲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時間,箭象雨點一樣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滿了箭.
諸葛亮的船隊到達吳軍的營地時,吳國的主帥周瑜已經派五百名軍士等著搬箭了,經過清點,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萬支箭.吳國的元帥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智慧了.諸葛亮怎麼會知道當天晚上水上會有大霧呢?原來,他善於觀察天氣變化,經過對天象的仔細推算,也得出當天晚上水面上有會大霧的結論.就是這樣,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敵軍那裡弄來了十萬支箭.
可以說,草船借箭是諸葛亮成功的利用了天時的經典之作.
地利,古人把「地」看成是「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管子·水地》),「利」字後人多從「鋒利」、「利益」等意義上使用它.「地利」完全是從農業生產中得出的概念.「利」雖用「以刀割禾」會意,但「禾」只是作代表,「利」可泛指土地之所出.與「地利」密切相關的還有「地宜」或「土宜」的概念.《左傳》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視也)土之宜而布其利.」講「土宜」正是為了盡「地利」,因為只有用其宜,才能得其利.地,選擇做事的地方,在軍事上常講佔有有利地形,說明地利也很重要.
《地道戰》曾經是一部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影片.影片中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地道戰,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地道成為擁有地利的表現形式,成功的利用有利地形取得了勝利.當然,這里也離不開人和.
人和的主體是「人」,中心思想則為「和」.這里的「和」取意「中和」、「平和」、「和諧」之意.
人,是做人,為人處事.人為萬物之本,亦為萬世之主.做人,是一種態度,也是一門學問.學會如何做人,則人生無憂也.我欲做人,應先學會立足於「天地」之「中」.
人,生長於天地之間.下立足於」地」,上敬奉於」天」.在」天地」之間休養生息本意應該是取其」中」.
「天地人和」---將人處於」和諧」與」平和」的世界之中,處於天地之中.它所闡述的是一種思想,更應該是一種境界.」天地人和」,傳承於古而宣揚於今,順應社會發展,共建」和諧」與」和平」.更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意境,如果真如此,則事業昌盛,人生吉祥也!
闡述人和的重要,或許下面的故事更能說明問題.
獵人在湖邊布下羅網,許多鳥兒落網了,然而這些鳥很大,帶著網飛走了.獵人跟在鳥兒後邊跑,農夫看到說:「你要跑到那裡去呀,你能用一雙腿追上鳥兒嗎?」獵人回答說:「如果只有一隻鳥,我是沒有辦法把它捉住的,但像現在這樣,我是十拿九穩的.」
後來證明果然如此,那些鳥兒各自朝自己的方向飛回去,一隻要去森林,一隻要去沼澤,一隻要去田野,到頭來就一起連網掉到了地上,獵人把它們捉住了.
故事的啟示:一群鳥兒的目的都是為了逃跑,但由於群鳥沒有共同的方向最終失敗.說到底就是不和造成的.一隻鳥就能成功逃脫的原因就是一個字「和」.可見,人和的重要.其實,古人也十分重視人和:
比如說三國演義中魏吳蜀三國,會講魏得天時,吳佔地利,蜀有人和.三國能在群雄混戰中割據一方,各有立國之本.其實,得天下的戰略表面看來有天地人各種因素,說穿了只有一條:人和.曹魏集團能統一北方,勢力最大,不過是人才最多而已.劉備重視人和,三顧茅廬傳下美名,桃園三結義是人和的具體體現.但也只能是文用孔明,武用關張,心胸有限,人才也有限.蜀國伐魏不成,先主攻吳喪師,均是人才戰略上出了問題.而曹操一生敗袁術、破陶謙、平張邈、殺呂布、滅袁紹、定烏桓、降劉琮、走赤壁、克馬超、收張魯、封魏王.戎馬四十載,多勝少敗,究其根本,乃是人才濟濟,你看謀士方陣: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劉曄、賈詡、華歆……武將有:樂進、李典、於禁、張遼、許褚、徐晃、龐德……文武群臣中,先事他人再降曹操者多矣,曹操不以為疑;劉備、孫權不行———劉備要講哥們義氣,孫權要講來路出身.曹操困住關羽,關羽降漢不降曹,曹允之;關說待打聽到劉備去處,就跳槽,曹再允之;關過五關斬六將,曹不究;知劉備乃梟雄,也幾度容之,還與其煮酒論英雄.可見,曹操在人和上表現突出.這說明人和是關鍵,而天時、地利均是輔助條件.人氣為貴,人和為王.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先秦·孟軻《孟子·公孫丑下》).這段話:孟子在這里則主要是從軍事方面來分析論述天時、地利、人和之間關系的,而且是觀點鮮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時」又次之.這是與他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一貫思想分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系的目的分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系的目的分不開的.正是從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出發,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因為天地人和沒有運用好的例子也很多,如美國將軍評朝鮮戰爭時說,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的錯誤的戰爭.那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人物才行.也就是把握好天時、地利、人和.
在天地人和中,「人」與「天」「地」並列,既非大自然(「天」、「地」)的奴隸,又非大自然的主宰,他是以自然過程的參與者的身份出現的.《荀子·天論》:「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是之謂能參.」最能反映「三才」理論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個天地人的統一體里,人和自然是相互協調的,而不是相互對抗的.進一步說,天地萬物都是和諧統一的,「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中國很早就出現了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人們從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中認識到「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荀子·天論》說:「財非其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這里的所謂「養」已包含了自然界各種生物之間互養共生的意義在內.人們要注意不去打斷天地萬物互養共生的這種自然再生產過程,進而採取適當的措施去輔助它和促進它,並有節制地加以利用,以期達到和諧發展、永續利用的目的.
當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僅是名言,而且,還更為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包括商業競爭、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比賽的狂熱之中.這充分說明它所蘊含的哲理是豐富、深刻而具廣闊的延展性的.
天之美,在乎於浩瀚廣宇匆匆劃過流星的印痕.地之美,在乎於錦綉山河如詩如畫.人之美.在乎於奔涌騰湃熱血中煉獄的靈魂.和之美,在乎於與之相輔相承相襯相依的默契.掌天時之機,獲地利之先.擁人和之便,成吉祥之家.
天地人和,它闡述了一種思想,頌揚了一種精神,順應了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更為我們的生活指引了方向.
⑷ 天地人和做四個產品名字
茶葉的產品文化,
天系列:天愛萬物,庇佑眾生;
日月雨露,滋養心神;
秉浩然之正氣,書盛世之華章。
雨過「天」青,對知己、品香茗,聆自然之聲,悟平生之樂。
地系列:地以厚德載物,化育百樣性情。
容崇山之峻,容汪洋之深,容萬物之索取。
立地生根,成千丈大樹;落葉化泥,養百步蔥蘢。
縱遠游他鄉,只一杯清茶在旁,悠悠揚揚,便可溫故「地」之情。
人系列:乾坤交泰,凝聚五氣;
歲月養神,得以為人。
天地間,人者貴;眾生相,貴以仁。
鍾靈毓秀成一葉,香滿「人」間。
和系列:和,諧也;
調苦樂,溶左右,承一氣。
和則能合,相生相長,元亨利貞。
入口苦澀、回味甘甜,「和」樂融融,品多面人生。
⑸ 綠色環保是不是在古代的文獻中已經有提及可以有詳細的解說的,和出處的嗎
在中國古代,人們就已經具有環保思想,他們很早就認識到,要想利用自然資源,尤其是生物資源,必須要注意保護,合理開發,反對過度利用,特別是破壞性的開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典籍論述了關於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保思想。這種環保思想最初是不自覺的,甚至帶有迷信色彩。《詩經》中有「是饗是宜,降福既多」的說法,同時又有:山川乃資源的產處,要與百神一同祭祀。《禮記·月令》中也包含了氣候、生態和社會協調發展的思想,文中說:孟春,草木萌動時,「犧牲毋用牝(母獸),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管仲指出,「春政不禁則百長不生,夏政不禁則五穀不成。」《國語》中有九州山川河湖,生產物質資源,所以要保護和祭祀。《易》以生生不息為准則,認為「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先天而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就是說,人類要順從自然,適應自然,達到天地之間的和諧。
一、古代的環保立法
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就已經有了保護自然資源的法規,叫「禹之禁」。「禹之禁,春三日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長,入夏三日,川澤不施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不麛不卵,以成鳥獸之長。」這可能是我國最早的關於環保的法規了。早在殷商時期就有「刑棄灰於街營」的法律。古代還設立了一些環境管理的官員,如「林」,「虞」,「牧」等官,他們分別管理山林,川澤和畜牧。《韓非子》記載,商代已有不得隨意傾倒垃圾的法律,「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可見處罰之重。秦國商鞅變法,他制定的秦律中有「棄灰於道者被刑」的條文,這是商朝法律的延伸。
在周朝,周人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認識。傳說,周文王曾告誡兒子周武王對大自然不要進行過度開發,要按自然規律合理使用。他說:「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不麛不卵,以成鳥獸之長。」周文王時期頒布的《伐崇令》以法律的形式規定:「毋壞屋,毋壞井,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這個保護生態環境的法令,規定得極為嚴厲。
秦漢時期(約公元前220年—公元220年)保護生物資源的理論達到了高水平。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中對古代生物資源保護政策做了最完善的論述。他指出:禁止砍伐生長的樹木,不能搗毀鳥巢、不捕殺懷孕孵卵的動物,特別要保護好幼小的麋和鹿等。秦朝的《田律》、《廄苑律》、《倉律》、《工律》、《金布律》中都有一系列的關於按照季節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森林、土地、水流、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的規定。1975年12月,在湖北雲夢縣發掘出土的大量秦代竹簡中的一些竹簡上刻著內容具體的《田律》,其中已用法律規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唯不幸死而伐綰(棺)享(槨)者,是不用時,……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獸及捕獸者,勿敢殺;其追獸及捕獸者,殺之」。這里既規范了一般的保護范圍——森林、水植被、其他植物及動物(包括野生物);又照顧到特殊的例外——人死入葬,伐木成棺,不受時間限制。在秦代的立法中就能有這樣的環境保護法規,其意義頗值得後人借鑒。規定:從春季二月開始,不準進山砍伐林木;不準堵塞林間水道;不到夏季不準入山采樵,燒草木灰;不準捕捉幼獸幼鳥或掏鳥卵;不準毒殺魚鱉;不準設置誘捕鳥獸的網羅和陷阱。以上禁令,到七月得以解除。這份《田律》禁令,不但保護植物林木、鳥獸魚鱉,而且還保護水道不得堵塞。這一珍貴文獻,可算得上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環境保護法了。
西漢的《四時月令五十條》頒布於公元五年漢平帝時期,這是一份以詔書形式向全國頒布的法律。這部法律規定,每年一月禁止伐木(無論樹木大小,都不得砍伐)。二月不能破壞川澤。三月則修繕堤防溝渠。四月不得砍伐樹林。五月不能燒草木灰。六月官員派人到山上巡視。從這部法令中可以看出,物要因時禁發,在非開發的季節,不得進山砍伐小樹取材,不得撈水草燒灰,不得帶捕捉鳥獸的器具出門,不得攜網捕魚等。漢宣帝為保護益鳥,下詔曰:「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
唐代把山林川澤、苑囿、打獵、城市綠化、郊祠神壇、五嶽名山納入政府管理的職責范圍。還把京兆、河南兩都四郊三百里劃為禁伐區或禁獵區。管理范圍超過了先秦時期。中國最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唐律》專設「雜律」一章。「雜律」對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的保護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例如,「諸棄毀官和器物及毀伐樹木、稼穡者,准盜論。」明朝和清朝基本上延續了《唐律》的環保規定,但是,明朝到仁宗時,朝廷開始放棄管制措施。當時在社會中規定:「山場、園林、湖泊、坑冶、果樹、蜜蜂官設守禁者,悉予民」。由於馳禁湖泊,使許多湖泊被盜為田,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了人為的自然災害。明萬曆年間,官府張榜全國,嚴禁民間擅捕青蛙,違者「問罪枷號」。《唐律》規定:「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種植墾食者,笞五十。各令復故。雖種植無所妨廢者,不坐。其穿垣出穢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者與同罪」。
宋代注重了對生物資源的立法保護。從宋代起,人們對圍湖造田導致蓄泄兩誤,濫砍亂伐導致水土流失的問題已經有所覺察,說明當時的有識之士對環境問題的敏感。
明代對山林川澤的保護承襲了前代的規定,並且管制范圍相當廣泛。到仁宗(公元1425—1426年)時,政府開始放棄管制措施。「山場、園林、湖泊、坑冶、果樹、蜜蜂官設守禁者,悉予民。」由於馳禁湖泊,使許多湖泊被盜為田,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了人為的自然災害。這是保護方面的倒退,對環境損害很大。
清朝時由於人口劇增,進而開放了東北、西北及江南的無度開墾,許多草原和山地被開墾為農田,造成了草原退化,沙漠擴展,林木破壞和水土流失。當時的有識之士針對這種無度開墾曾提出警告,但未引起清王朝的重視。清朝的生態環境也在「禁」與「馳禁」中受到掠奪。
二、古代的環保文獻
儒家的「制天」與「可持續」思想。儒家認為「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自己,愛惜其他事物的生命,也是愛惜人自身的生命。先秦時期管子、荀子、孟子的思想中,也閃耀著環境保護的光芒,如管仲認為,「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為天下王」。他提醒人們保護山湖草木,注意防火,按時封禁和開放,反對過度採伐。荀子根據生物資源消長規律,提出了一套保護生物資源的理論和措施。他說:「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
《周禮·春官·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為之厲,而為之守禁。」鄭玄註:「物為之厲,毎物有蕃界也。為之守禁,為守者設禁令也。」「厲」與「列」字同音通假,這里是遮列的意思。對山林中的各種資源(「物」)設立「蕃(藩)界」而「遮列」之,實際上就是建立某種資源保護區。當時的各種「時禁」,主要是在這些「保護區」內實施的。所以《周禮·春官·山虞》又說:「春秋之斬木不入禁。」鄭註:「非冬夏之時,不得入所禁之中斬木也。斬四野之木可。」所謂「禁」就是上文的「厲」,即山林遮列之處——「保護區」。非禁區春秋可以斬木,但也不是亳無限制。制定了防火法令。《周禮》中還有一個專門「掌行火之政令」的「司」。《周禮·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季春出火,民咸從之。季秋內火,民亦如之。時則施火令。凡祭祀,則祭爟。凡國失火,野焚萊,則有刑罰焉。」《周禮·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庭燎。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軍旅,修火禁。邦若屋誅,則為明□焉。」
《禮記·曲禮》中說:「國君春田不圍澤,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
《周易》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沒有節制,自然環境就會日益惡化,人類最終將走向毀滅。《周易》中寫到「井甃無咎,……井冽,寒泉食」,就是說井被污染了,不要消極地舍棄不用了,而應該進行修理整治,使之變成「井冽,寒泉」。
《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釣而不網,弋不射宿」,孔子曾說:「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孝經》)從這些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非常反對對山林的過度採伐和對魚蝦的濫捕濫殺,這體現了古人偉大而樸素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也反映了我國人民質朴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論語·陽貨》:「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說:「仁者,愛人。」(《論語·顏淵》)他認為,人與自然應建立一種愛的關系。人對自然不能只講索取與征服,必須把自然看作人類的朋友,像愛護朋友一樣愛護自然。孔子說:「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後漢書·章帝紀》注引《禮記》)我們知道,孝是為人之本,這就意味著他把人們對生態環境的珍惜上升到道德要求的高度。
孔子也主張「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就是說只用釣鉤釣魚不用大網捕魚,從數量上進行捕捉的限制,達到保護生物的目的。這些思想歸結起來,就是要告戒我們要節制,人口要節制,對自然資源的索取要節制,一切可能造成環境破壞的事情都要有所節制,從而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
孟子強調了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孟子·梁惠王上》講的就是這個問題,「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樹木不可勝用也。」
荀子說:「列星旋轉,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荀子·天論》,以下凡引該書,只注篇名。)就是說,諸如日月星辰、陰陽四時、風雨霜露、山川草木等林林總總的自然物象及其生化運動的規律或秩序,都是構成「天」的物質要素;所謂「天」不過是客觀存在著的自然界本身而已。正是基於對「天」的這種自然而客觀的存在實質的界定,荀子做出了「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天論》)的哲學判斷。荀子主張「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解蔽》),強調改造自然,戰勝自然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荀子的思想中還體現了樸素的「可持續」思想,表現在他想到了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具體辦法,他指出:「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荀子·王制》) 《荀子·王制》中載:「五穀不時,果實不熟,不粥(鬻)於市;木不中伐,不粥(鬻)於市;禽獸魚不中殺,不粥(鬻)於市」。從這兩條我國古代早期的環境法律規定不難看出,當時的立法對自然資源主要是生活資源的保護。荀子還曾說:「聖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魚鱉鰍孕別之時,網罟毒葯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污地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這與當今所謂「可持續發展」也不無可比之處吧。《荀子·王制》把保護自然作為聖王之制,書中說:「聖王之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絕其長,黿鼉魚鱉孕別之時,網罟毒葯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氣也。」荀子談到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依存關系,「樹成蔭而眾鳥息焉,硫酸而蟎聚焉。川淵深而魚鱉歸之,山林茂而禽獸歸之。川淵枯則龍魚去之,山林險則鳥獸去之。」
《韓非子·內儲說上》載:「殷之法刑棄灰於街者,子貢以為重,問之仲尼。仲尼(孔子)曰:『知治之道也。夫棄灰於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則斗,斗必三族相殘也。此殘三族之道也,雖刑之可也。且夫重罰者人之所惡也;而無為,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無離所惡,此治之道』」。先秦時就規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以成魚鱉之長」。
《呂氏春秋》一書中。其中頗有「順時立政」的意味。書中寫道:
孟春之月:禁止伐木,無覆巢,無殺孩蟲、胎夭、飛鳥,無麛無卵。
仲春之月:無竭川澤,無漉陂池,無焚山林。
季春之月:田獵罼弋,罝罘羅網,喂獸之葯,無出九門。
孟夏之月:無伐大樹,…… 驅獸無害五穀,無大田獵。
仲夏之月:令民無刈藍以染,無燒炭。
季夏之月:令漁師伐蛟取鱉,升龜取黿。…… 樹木方盛,…… 無或斬伐。
孟秋之月:鷹乃祭鳥,始用行戮。
季秋之月: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
仲冬之月:山林藪澤,有能取疏食田獵禽獸者,野虞教導之。…… 日至短,則伐林木,取竹箭。
《管子》一書發揮了《易》天地人和的思想。書中說道「凡人之生也,天地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呂氏春秋》也有關於生態保護的思想。
道家的「順天」和「天人合一」思想,道家以老莊為代表,是中國古代哲學流派之一。道家思想比較系統地論述了天人關系,提出「天」與「人」合而為一,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並不是自然的主宰。這對中國古代保護環境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莊子曾提出「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莊子·大宗師》)和「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莊子·秋水》)的順天思想,對自然聽之任之的思想固然不可取,但他道出了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易經》進一步發展了莊子的學說,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觀點,書中提出「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這里「先天」是指在自然變化未發生前加以引導,「後天」是指遵循天的變化,尊重自然規律、用哲學原理來解釋,就是告訴人們既要順應自然,尊重客觀規律,又要注意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改造自然,從而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
《淮南子》主張要想獲得更多更好的自然資源,人類就要優化環境,「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之,水積則魚聚,木茂則鳥集。」古人也非常強調一種環境整治觀,即污染了的環境通過整治也可以變成好環境。漢淮南王劉安發展先秦的環保思想,提出了協調發展農林牧漁大農業的可貴思想。他總結前人的經驗說,打獵的不能把野獸全部打盡,不要獵取幼小動物,不要把水排干而捕魚,更不能燒林而捕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