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歷史天氣
媽祖是湄洲人,在她出身之前,家裡已有一個哥哥和五個姐姐,但是她的父母一直盼望著再生一個兒子,便天天向觀音菩薩禱告,到了北宋建隆元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傍晚,鄰居們看見有一道紅色的光芒直射林家,那紅光照得周圍的岩石都發了紅,就在此時,懷胎十月的母親產下了一個女嬰,因為這孩子出身都不哭,父母便給她取名林墨。
林墨在小的時候就比其他的孩子聰明伶俐,讀書不但過目能夠背誦,而且能夠理解文字的意思。由於父親是當時海上的巡檢司,所以她博覽群書,特別是有關海洋氣象方面知識的書,並且一有機會就隨父親出海,漸漸地學會、掌握了水性,觀測天氣。每當她預測出海上氣候的變化,就告誡出海的鄉親避凶就吉,還經常奮不顧身在海上搶救遇難的漁船和商船。
因為林墨一生的行善濟世,所以歷史上流傳了許多她的神話傳說。在她 16歲時,因為法力神通,能預知未來,還能乘著席子渡海,因而被人們稱為「神女」。一天,林墨的父親和哥哥駛船出海,遇到了狂風惡浪,在家織布的林墨突然閉上眼睛,一手拿著棱,一手扶著杼,腳踏著機軸,拚命掙扎扶持,惟恐有失,這時她母親正好看見,誤認為女兒睡著了,便把她叫醒。林墨被驚醒失手,稜子掉在了地上,然後她睜開眼睛失聲痛哭,說父親已被我救起,哥哥卻墜入海里了。
不久後,她的父親回到家,將海上遇難的情形告訴給家人,結果和林墨所說的如出一致,為了安慰父母,林墨又孤身一人架船出海尋找哥哥的遺體。因為這海上救親的事件,林墨又被人們稱為 「孝女」。 林墨在28歲的時候為搶救海難而英勇獻身。林墨逝世後,航海的人紛紛傳說常常看見一位紅衣女子在海上救人脫險。
據說在宋宣和五年,朝廷派使者出使朝鮮,誰知船在東海時遇到了風險,在這臨危之際,忽然看見船桅頂上發出了一道道紅光,而後風浪平息,轉危為安。使者感到非常的奇怪,便問部下到底是什麼神靈顯聖搭救,恰好船上有一位莆田人,他說明了這是湄洲神女顯靈相救。後來這為使者回到朝廷復命時就奏明皇帝,下詔頒賜 「順濟」的廟額,這時媽祖的神跡才第一次由民間傳到了朝廷
宋朝時期,朝廷褒封林墨為 「靈惠夫人」,後陸續加封了12次,由「夫人」至「聖妃」,元明朝晉封「天妃」,清康熙統一台灣後,再加封為「天後」,到清末時封號累加了64次,並被尊稱為「天上聖母」。
隨著封號的加爵,信仰媽祖的人越來越多,媽祖宮廟也不斷的重修、擴大,由原來民間奉祀的小廟到後來的大規模重修、擴建,並發展到了現在的規模。我們湄洲媽祖廟也由此奠定了成為世界三千多座媽祖廟的祖廟,受到各地信徒的膜拜。
㈡ 莆田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
林披、陳文龍、林藻、徐寅、黃滔、林默、蔡襄、鄭樵等
㈢ 莆田市的 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
莆田,史稱「興化」,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現轄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和仙游縣。人口306.97萬人,陸域面積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534.5公里。盛產鰻魚、對蝦、梭子蟹、丁昌魚等海產品,龍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水果」馳名中外。文化底蘊深厚,古跡眾多,有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250多處,留存了以媽祖、莆仙戲、南少林、三清殿為代表的文化遺產,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湄洲灣港是「中國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灣。烏丘原隸屬莆田縣湄洲鄉管轄。
莆田地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鮮花爭艷,四季佳果飄香。山海俱得,風光旖旎,有壯觀奇特的高山,有一馬平川的平原,有波光粼粼的海灣,春九鯉,夏湄洲,秋白塘,冬石牛;荔鄉情韻,壺山雨景,蘭溪流水,九鯉飛瀑,菜溪 、麥斜、永興三大名岩的風光,廣化寺的千年鍾聲,南少林的武術淵源……風光無限,美不勝收。文壇泰斗郭沫若先生當年游覽莆田, 由衷地贊頌:漫道江南風景好,水鄉魚米亦如之。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莆田轄地西接德化、永春,東至南日東月嶼,南至湄洲鎮烏丘嶼下嶼,北至大洋鄉科坪村北部。東北,千年以來一直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蒜嶺與福清交界,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新厝鎮在1956年因為福清縣要發展工農業而被劃給福清縣。原來的莆田縣的蘇田,安香,明朝時割給福清縣,是今福清市漁溪鎮西部、東張鎮西部。明朝末以前,界山鎮,特別是鄰近楓亭的多個村的語言則是莆仙話,這些村一直隸屬於興化府仙游縣下區連江里(即今莆田市楓亭鎮),講的是莆仙方言,流行的是莆仙習俗——至今,這些村落的婚喪節慶的諸多繁文褥 節,還保留著濃厚的莆仙色彩。但由於地理位置鄰惠北,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曾任湖廣按察副使的惠安籍貫的李愷,以上述村連同同在楓亭境內的二村岑兜、秀溪(今屬塗嶺鎮)與惠北地緣鄰,便於管轄為由,提議把這些村從仙游縣劃出,劃給惠安。爾後,李愷出面籌得一筆資金,把這些村買下,從此這七個村落計有10000多畝土地、幾千人,便劃給惠安縣管轄,並把原先位於白水坑的惠仙兩縣界碑北移幾公里到本來屬於興化府(今莆田市)的現在屬界山鎮界山村的交界塘。據《莆田縣志》、《楓亭志》載,當時上述七個村落雖劃歸惠安管轄,但這些村稅糧仍由楓亭負責。[3]從東到南有興化、平海、湄洲三個海灣,大陸海岸線271.6公里,海島岸線262.9公里隔海同台灣省淡水港相對;西南隔湄洲灣與惠安縣相望,陸地南接泉港、惠安,南安,泉州,洛江。現在轄地是莆田歷史上最小的。湄洲灣位置適中,航道順直,水深港闊,不凍不淤,避風良好,被譽為「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大型深水泊位80多個,是目前全國少數幾個能夠建設30 萬噸以上深水泊位的海港之一,預計總吞吐能力可達4億噸以上,建設國際性深水大港條件十分優越。
莆田市為沿海經濟開放區,享受國家、省賦予的一系列優惠政策。2008全年實現生產總值609.96億元,比增15.0%,增幅比上年回落1.5個百分點,增幅仍然位居全省首位。近年來,這里已成為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資的熱點,現己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56家,已建成投產「三資」企業668家。2003年後我市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開始保持高位增長的良好勢頭,2003年和2004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2.4%和13.0%,增幅由全省第四位上升為第三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分別比上年增長22.8%和34.2%,增幅由全省第三位上升為第二位;2005年莆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3%,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2006年GDP增長16.5%,增幅居全省九市第二位[4]。2007年增長16.5%,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創莆田十多年來最高水平。2009年莆田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1.72億元,增長14.5%,居全省首位,高於全省水平2.5個百分點,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南日鎮的南日鮑、莆田枇杷、莆田桂圓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莆田市漁業興旺,水產富饒。主要有鰻魚、對蝦、大黃魚、馬鮫魚、梭子魚、鱘、蟶、蛤、海蠣、紫菜等,可供利用的淺海灘塗27.5萬畝,淡水面積6萬畝,水產養殖具有極大潛力。沿海區域盛產原鹽,產品遠銷東南亞和美國。
莆田市物產豐富,品類繁多,是福建著名的糧食、甘蔗和水果產區之一。全市土地面積39.73萬公頃,果園2.5萬公頃,林地24.4萬公頃。盛產稻穀、甘蔗、花生、黃麻、茶葉;龍眼、荔枝、枇杷、無籽蜜柚四大名果馳名中外。
莆田市礦產豐富,已探明礦13藏種,主要礦產蛇蚊石儲量佔全省70%,高嶺土、花崗石品位高,儲量大,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還有鋁、鋅、鐵、銅、錳、鎢、鐵等可供開發。
已形成鞋革、電子、食品、機械、建材等支柱產業,「鞋城」、「電子城」、「啤酒城」、「工藝城」等稱譽遠播四方」。工業外向度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異軍突起,成為莆田市經濟發展的亮點。
莆田市海岸線長343.6公里,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大海灣,構成了豐富的港口資源優勢。湄洲灣是"中國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良港,位於台灣海峽西岸中部,距台中港僅72海里,水深港闊,風平浪靜,不凍不淤,地質優良,10萬噸級船舶可自由進出,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線長達30.9公里,可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約佔全國規劃深水泊位的一半。秀嶼港已開辟為國家一類口岸。
㈣ 福建莆田屬於哪種地理環境和氣候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各種疑問,以下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莆田地理 莆田轄境西接德化、永春,東至南日東月嶼,南至湄洲鎮烏丘嶼下嶼,北至大洋鄉科坪村北部。東北,千年以來一直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蒜嶺與福清交界,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新厝鎮在1956年因為福清要發展工業而被劃給福清。從東到南有興化、平海、湄洲三個海灣,大陸海岸線271.6公里,海島岸線262.9公里隔海同台灣省淡水港相對;西南隔湄洲灣與惠安縣相望,陸地南接惠安,南安,泉州。現在轄境是莆田歷史上最小的。湄洲灣位置適中,航道順直,水深港闊,不凍不淤,避風良好,被譽為「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大型深水泊位80多個,是目前全國少數幾個能夠建設30 萬噸以上深水泊位的海港之一,預計總吞吐能力可達4億噸以上,建設國際性深水大港條件十分優越。 莆田氣候 莆田地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鮮花爭艷,四季佳果飄香。山海俱得,風光旖旎,有壯觀奇特的高山,有一馬平川的平原,有波光粼粼的海灣,春九鯉,夏湄洲,秋白塘,冬石牛;荔鄉情韻,壺山雨景,蘭溪流水,九鯉飛瀑,菜溪 、麥斜、永興三大名岩的風光,廣化寺的千年鍾聲,南少林的武術淵源……風光無限,美不勝收。文壇泰斗郭沫若先生當年游覽莆田, 由衷地贊頌:漫道江南風景好,水鄉魚米亦如之。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特此申明。
㈤ 莆田過春節的習俗
世界各地有著的習俗都有所不同,莫說是地大域廣的地處有別,就連潮流轉化,社會當時風氣,都有著大大的不同之處,各地有各地的變化,這是半時一言難以說完道盡的事話。
㈥ 莆田湄洲媽祖歷史由來
媽祖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媽祖生於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廿三日),祖父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父林願(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檢。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過五個女兒,盼望再生一個兒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賜麟兒,可是這一胎又是一個女嬰,父母有些失望。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閑之女,也就特別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默娘。林默幼年時就比其他姐妹聰明穎悟,八歲從塾師啟蒙讀書,不但能過目成誦,而且能理解文字的義旨。長大後,她決心終生以行善濟人為事,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人們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只要能為鄉親排難解紛,她都樂意去做,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人們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里遇難的漁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預測天氣變化,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傳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與世長辭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傳說,他們看見湄峰山上有朵彩雲冉冉升起,又恍惚聽見空中有一陣陣悅耳的音樂……。 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林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 媽祖一生在大海中賓士,救急扶危,在驚濤駭浪中拯救過許多漁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為懷,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 歷代對媽祖的賜封根據史料,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 媽祖逝世時鄉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於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祀之,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湄洲媽祖廟。祖廟於公元1023-1032年(天聖年間)擴建,日臻雄偉。1403年-1424年(明永樂年間),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至清康熙時,已形成了具有五組建築群的「海上龍宮」。可惜,原有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已廢圯,現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規模較小。近年來,湄洲祖廟進行了大量的復原修建工作,另投資1億多元興建了媽祖新殿,新殿宏偉壯觀,被世人譽為「海上布達拉宮」。如今台灣及東南亞各地的眾多媽祖廟都由莆田湄州媽祖祖廟分靈出去的。 湄洲祖廟是湄洲媽祖廟的俗稱、尊稱,是全世界媽祖信眾心中的聖地。湄洲祖廟位於台灣海峽西中部湄洲,隸屬福建省莆田市。距莆田市區東南方40多公里處,從文甲碼頭乘輪渡20分鍾便可到達;東距烏丘島(烏丘原本隸屬於福建省莆田縣,現為台灣省金門縣管轄)二十海浬。湄洲祖廟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媽祖廟(宮)的祖廟。經過千百年的分靈傳播,隨著信眾走出國門,媽祖也從湄洲逐漸走向世界,成為一尊跨越國界的國際性神祗。 除莆田湄洲島的上媽祖廟外,寧波慶安天後宮,天津的天後宮,澳門的媽祖閣,台灣北港的朝天宮和鹿港媽祖廟為我國天後宮有名的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