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古城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荊州是楚國都城「郢」所在地,到現存明清重建城牆,有2000年左右。
② 荊州城牆的歷史背景
「東望武昌雲歷歷,西連巫峽路悠悠」。江漢平原西南,九曲回腸的荊江北岸,坐落著鐵壁銅關荊州城牆。
荊州,是上古大禹治水時「割地布九州」的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之一,以當時境內荊山得名。春秋戰國時期,荊州是楚國都城「郢」所在地,歷經二十個楚王,達四百一十一年之久。公元前278 年,秦將白起拔郢,置南郡於荊州,同時建江陵縣。公元前206年,項羽建臨江國,都荊州。漢初復置南郡。漢武帝元封五年(公無前106年),將全國分為十三州,設刺史部,荊州刺史部為十三州之一。刺史部始為中央監察機構,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還監。漢元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 ,刺史改為州牧,地方政權遂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制,刺史改變其監察職權,而為地方大吏。荊州地處荊江北岸,上鎮巴蜀之險,下據江湖之會,扼守長江天塹,是連接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來,荊州城牆飽勁戰火洗禮,歷盡時代滄桑,幾度平毀,幾度重建,荊楚風骨永存,仍然以其威鎮八方的雄姿,巍然屹立在荊江岸邊。
荊州城牆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現存明清重建城牆東西長3.75公里,南北寬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0.28公里,高9米。城牆現有八座城門,2座門樓。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面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明代時期建城時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荊州城牆設有瓮城、敵樓、戰屋、炮台、藏兵洞、復城門,防禦體系完備,歷來易守難攻,有「鐵打荊州」之說。
荊州古城不乏美妙佳話,傳說當年三國蜀將關雲長鎮守荊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傳王母娘娘旨意,說荊州刀兵頻仍,民不聊生,欲收回置於神地,不準凡人爭奪。關公忠於其兄劉備,不讓荊州,於是想出一條妙策,說:「你們在西北,我在東南,各築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雞鳴止,誰先築好,誰就管理這個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關公伐蘆葦築城。關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雞尚未鳴。關公振動雞籠蘆席,公雞啼鳴,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這就是現在荊州城北門外九女琢的來歷。又傳說張飛也擔土來幫二哥築城,可是來晚了,便將土倒在東門外,現今人們都把這兩座小山似的土堆叫「張飛一擔土」。這些都是神話傳說,然而關公為了防範東吳,在漢代舊城旁築了一座新城,都是有史籍可考的。
《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荊州城牆的修築情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三國至西晉時期。《荊州府志·城池》記述:「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宮。秦既拔郢,置南郡。漢因之,三國初屬蜀漢舊城,關某所築,某北攻曹仁,呂蒙襲而據之。」又據《水經注》雲:「縣曰江陵。舊城,關羽所築。」又《輿地廣記》述:「故城在縣東南,有渚宮。今郡城晉桓溫所築。」故城應為關羽所築之城,在舊城東南,舊城,應為秦漢舊城,位於城西北。
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荊州市及荊州區考古人員在荊州城南垣東端(望江樓西側)坍塌段,為配合維修工程,進行了考古發掘,橫向開挖一條長19.2米、寬5米,深9.5米的進行考古探察的探溝。
通過地層解剖發現:此段暴露在城垣外側的磚垣建於明初。探溝內土垣自南而北11.3米,為宋代及明初城垣。宋代土垣殘高3.75米,明代土垣建在宋代土垣之上,殘高4.5米。在宋代土垣與明初磚垣之間,有寬0.6-0.8米、高7.3 米的宋代碎磚垣遺跡。在探溝中部,宋與明初土城垣之北為五代城垣,其頂部與明初土垣基本取平。五代時期兼有磚、土城垣,五代磚垣下部為保存較好、形體較薄的青磚壘砌,這些青磚規格不一,有繩紋長方形磚,還有楔形磚,顯系墓磚,殘高1.1米,五代磚垣上部為磚、土混合夯築,用磚甚破碎,殘高4.9米。五代磚垣所倚傍的土械垣上部為五代時期,殘高約6米,下部為唐代,殘高約1.9米。在唐代土城垣之下,發現三國時期土城垣。三國時期土城垣深埋在現荊州城土垣表面8.25米,接近城內地面3.05米之下。其建築用土為灰黑色粘土與黃褐色沙土,文化層已發掘的厚度為0.8-1.25米。城垣建築方法具有三國時期特徵:逐層夯築,夯層厚,夯窩呈圓形,直徑7~8厘米,深 0.5厘米。探察同時出土了一批東漢至三國時期的文物典型器物。關羽鎮守荊州達十年之久,「蓋先治其城郭,乃諸侯,郡守之常政。」(《江陵縣志》)。為了東御孫吳,北抗曹操,修築、整治荊州城牆為軍備之首務。
東晉至隋唐時期。《江陵縣志》雲:「晉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溫督荊州,鎮夏口,八年還江陵,始大營城櫓」。考古資料證實,在五代城垣之下,疊壓著高1.6-1.7米,寬6.5米的東晉至隋唐時期的夯土城垣,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桓溫所營築,實際是將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包括為一,但並不是將關羽之前的舊城與關羽所築之城簡單相連,兩城既呈東、西錯落,桓溫營築時,勢必進行補綴,即史籍所謂在平面上的「增修之」,在立面上的「增修之」,則是加高培厚城垣。桓溫所築之城比故二城的面積略大,更比現荊州城大。兩城相接後,其間城垣並未拆除,因而在城中形成隔牆。晉元興二年(公元403年),桓溫之子桓玄謀據荊州,篡位稱帝,建國號曰楚,改年號曰永始。翌年被誅殺於城西枚回洲。齊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蕭寶融即位於荊州城,是為和帝。梁承聖元年(公元552年),蕭繹於荊州稱帝建都。侯景之亂時,繹嘗於城外鬧回七十里,樹木為柵,掘塹三重而守之。繹在城內建有著名園林「湘東苑」和圖書館「東閣竹殿」。公元555年,西魏劃荊州城為東、西二城,自是利用已有的城中隔牆而分。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梁後膏蕭銑稱梁帝,都江陵。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16年),號荊州城為「南都」,並增置永平軍,以加強武備。至唐代,荊州城中隔牆始清除。
五代至北宋末期。《荊州府志》記述:「後梁乾代二年(公元前912年),(南平王)高季興大築重城,復建雄楚樓,望沙樓為扦蔽,執畚鍤者十數萬人,將校賓友皆負土相助。《荊州府志》雲:「郭外五十里冢墓多發掘取磚,以(秋瓦)城。工畢,陰慘之夜,常聞鬼泣及見磷火焉」。高氏取墓磚(秋瓦)城,磚的來源拮據,自然不能建成如後世那樣完整而堅固的磚垣,卻為荊州城用磚之始。荊州城的構築方式至此發生質的飛躍。磚基之上有用碎磚間粘土夯築而成的磚土混合牆,下部與磚基同寬,上部與五代土城垣同高。砌牆所用的磚均為東漢至隋唐時期的墓磚,與文獻記載完全吻合。五代磚牆的發現,使荊州城修建磚牆的歷史提前了四百多年。
南宋至元代末期。據《荊州府志》雲:「宋經靖康之難,雉堞圮毀,隍亦多淤塞。淳熙間,安撫使趙雄奏請築城,始於十二年(公元1185年)九月,越明年七月乃成,為磚城二十一里,營敵樓戰屋一千餘間」。 並為築城燒制「專用城磚」,磚上刻有簡單的責任銘文,淳祐十年(1250年)。權相賈似道檄令竣築城濠。發掘資料展示,宋代磚牆包涵在現存明代磚牆內側,寬0.6-0.8 米,高度略低於明代磚牆,牆面雖破壞嚴重,但牆體基本成形。所用砌磚仍為形體窄短的小磚,不見形體長寬的城牆磚。在宋代磚垣內側如宋代土垣,寬7.5米,高3米,斜壓在五代城垣之上。元世祖十二年(1275年),元軍攻佔荊州城。次年詔令隳毀襄漢荊湖渚城。考古材料證實荊州城垣此時雖未被夷為平地,但確實遭到嚴重破壞。
明初至明代末期。《荊州府志》雲:「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8年),詔隳襄漢荊湖諸城」。明太祖甲辰年(公無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湖廣平章楊景依舊基修築元代被破壞的荊州城牆,城垣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高二丈六尺五寸,設六門,城濠寬一丈六尺,深一丈許。明代洪武至萬曆年間,是荊州磚城牆維修建設的高潮時期。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陷江陵,未久西進,下令拆城。該次拆城可能僅是某些城垣局部受到破壞。據對三處城垣段面的考古發掘和觀察,未見張獻忠破壞之跡。發掘出土的明代磚牆基確系建在宋代舊基之上,對土垣部分也只是局部加高。明代磚牆寬0.7米,高7.5米,砌磚為長而寬的城牆專用磚。明代磚牆用「打釘」的方法與宋代磚牆相銜接。明代土城垣疊壓在宋代土垣之上,現存寬9.5米,高4.5米。清代時期。據《江陵縣志》記:「崇楨十六年,流賊張獻忠陷荊州,夷城垣」。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荊南道台李西鳳、鎮守總兵鄭四維依明代舊基重建。「兵民重築,悉如舊址」。 康熙年間,於城中設間牆,東部駐滿洲八旗兵,稱滿城;西部為官衙民舍,稱漢城。清朝時期,荊州城屢被水患,修葺之工頻繁,僅雍正、乾隆兩朝,凡四修,耗銀二十二萬九千六百餘兩。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十三年(1788年),均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特別是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萬城堤決,水從西門入,城垣多處潰圮。清廷自乾隆五十四年至五十七年,發帑銀二十萬零六千餘兩,命欽差大學士阿桂等依舊基對城垣進行補修。其時,水津門(城西南隅)、小北門因地勢低窪,退入數十丈,城東南角退入十數丈,從而使現荊州城的規模最後定形。
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荊州城的軍事功能逐漸喪失。但人們對荊州城的維修、保護始終不怠。1987年發掘卸甲山西側城垣時,發現銘文為「丙子年」的城磚,經考為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遺物。城磚說明國民政府也曾對荊州城牆進行過維修。
新中國誕生後,歷經千年滄桑的荊州城牆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及荊州人民的精心呵護。荊州城文物管理處原副主任王新生,20多年來直接參與、組織了幾乎所有的城牆修繕工作,是古城牆當代保護的歷史見證人。據他介紹,1978年至今,城牆修繕已有32次,其中較大的維修共13次。1988年重建了賓陽樓。荊州城牆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得到了正直荊州人民的珍視和保護。古城的南門、西門的城樓以及雄楚樓、仲宣樓、明月樓的重建項目都在規劃之中。如今的古城城內街道整齊,綠樹成陰,城上門樓飛峙,城牆上松柏蒼翠,荊州古城更展現出其雄關新貌。「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荊州古城作為中國歷代軍事文化名城,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無窮的文化魅力。古典名著《三國演義》120回,其中有70多回提到荊州。隨著國家旅遊事業的飛速發展,荊州古城已成為四面八方、中外旅客喜愛涉足的地方,並被列為國家三國旅遊線重要名勝,和湖北省定點涉外旅遊景點。荊州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11月20日,荊州城牆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③ 關於湖北荊州的介紹
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長江中游和漢水下游的江漢平原腹地。荊州又稱江陵,為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荊州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2條,長江流經本區453公里。
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集中地之一。相傳禹劃九州,始有荊州。在古代,荊、楚指同一地區,荊、楚的字義,本是同一種樹木的名稱。據史書記載,荊楚作為地,先是稱荊,後才稱楚。商代,荊州之地的楚,作為方國列入商朝的管轄范圍之內。周朝封楚國先君熊繹於丹陽,國號為荊。春秋初期,楚成王改荊為楚。
據考古發現,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荊州大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春秋戰國時代,青銅冶煉技術、鍛鑄鐵技術、絲織刺綉技術和漆器工藝技術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老莊哲學、楚辭文學和音樂舞蹈,也都登上了古代世界文明的殿堂。楚故都紀南城及其周圍,有楚城遺址5座,楚文化遺址73處,大型石墓800多處,其中包括18個楚王的墓葬。三國時期,諸葛亮稱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也。」
荊州自古地靈人傑,素有「唯楚有才」之譽。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曾在此任職20餘年,唐代「茶聖」陸羽,明朝「宰相之傑」張居正,當代文學家曹禺、歐陽山等,都是荊州人。
荊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蜀、吳為奪取荊州,不僅留下了「劉備借荊州」、 「關公大意失荊州」等許多動人的故事,而且留下了大量的三國遺址。主要有江陵的關公點將台、馬跑泉,洪湖的曹操灣、烏林寨,監利的子龍崗、華容道,石首的綉林鎮、劉郎浦,公安的孫夫人城等。荊州城有保存完好的古城牆,歷經2000多年,古貌尤存。特別是始建於五代十國的古城垣,其規模之大,保存之好,為我國南方所僅有,在全國也為數不多。城內有建於唐代的開元觀、玄妙觀,建於明代的太暉觀,建於清代的文廟、關廟和鐵女寺,有建於現代的三國公園、盆景園、碑苑等。鍾祥境內的明顯陵,即嘉靖皇帝父母的合葬墓,既是中南地區唯一的明代帝王墓,也是中南地區最大的明代古建築群。
荊州市是楚文化發祥地和中心區域,中外聞名的三國古戰場,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中心,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荊州(江陵)古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學界、史學界稱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三國演義》中「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一系列臉炙人口的故事,使荊州聞名遐邇,享譽海內外。荊州人文景觀眾多,歷史遺跡遍布。現已探明的楚城遺址有5座,73處,大型古墓葬800餘座,境內還有烏林古戰場、華容古道、三氣周瑜蘆花盪、關羽點將台、章華寺、萬壽寶塔等名勝古跡。全市現有國家級、省級、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40餘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即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楚紀南故城、八嶺山古基群、荊州古城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陰湘城遺址和走馬嶺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0餘處。位於松滋市西南約30公里的危水風景區是融山、水、洞、林、泉於一體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總面積286平方公里。景區內有著名的危水水庫,由亞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壩圍制而成,庫形如珊瑚,庫水湛藍,水質優良。景區內樹木參天,溶洞成群,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景區內還有戰國古墓葬遺址、吳三桂屯兵遺址、湘鄂古驛道遺址、晉代古剎靈鷲寺等,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位於洪湖市西南部的洪湖,面積76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面積最大、有機物含量最豐富的淡水湖,也是全國重要的淡水漁業基地,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中外遊客所嚮往。始建於元泰定年間(1324~1328)的章華寺,相傳為楚靈王離宮——章華宮故址,現存廟宇系清代重修,其規模與漢陽的歸元寺、當陽的玉泉寺並稱湖北三大叢林。位於荊江大堤沙市段西的萬壽寶塔,為明遼王朱憲火節所建,迄今已有450餘年。寶塔高40餘米,為八面七層建築,外壁飾有漢白玉雕佛像100餘座,內壁有花磚浮雕佛像千塊,姿態各異。置身於塔旁的臨江長廊,憑欄俯瞰,驚濤拍岸,大江東去,百舸爭流,氣象萬千。位於荊州古城開元觀的荊州博物館有館藏文物12萬件。其中的玉石陶器、楚國漆器、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西漢古屍等,堪稱稀世珍品,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和觀賞價值。
http://www.sanyald.com/all/458.asp
荊州簡介
荊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漢平原的中心城市,是國務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6年荊州古城牆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州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是世界聞名的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城北五公里處的紀南城建都長達411年,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荊州古城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跡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跡,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荊州古城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跡之一。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牆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牆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了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牆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范圍內;土城牆遠遠早於磚城牆。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牆。此段城牆雖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盤石,世所罕見。
荊州古城牆四周,原有城門6座,即東門、小東門(亦稱公安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南門。每座城門均設「雙保險」,前後兩道門,二門之間建有瓮城,以便「瓮中捉鱉」 ,致攻城之敵於死地。為緩解城內交通,建國以後,新開城門3座,即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新開的城門均無瓮城。6座古城門上原都建有城樓,現只有東門和大北門兩處有城樓。因此,游覽領略古城牆風采,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大北門。 東門又稱「寅賓門」。城樓為「賓陽樓」,始建於明代,現城樓為1988年重建。東門是迎接來使和賓客的城門。因此,門樓壯觀,瓮城也最大。大北門又稱拱極門,是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驛道出口,人們在這里送親友遠行,習慣折柳相贈,祝福平安,故大北門又稱柳門。大北門城樓名「朝宗樓」,城樓脊枋下方書有重建此樓的時間:大清道光十八年歲次戊戌九月壬戌初十戊申吉時丁巳時重建。大北門城樓是古城牆上唯一尚存的城樓古建築。此樓古樸壯觀,電影《小花》、《路漫漫》、《戰國鍾聲》等均在此拍攝過外景。賓陽樓和朝宗樓內均設有樓梯,遊客可登臨其上居高臨下,飽覽古城的萬千神韻。
在21世紀的今天,歷經滄桑的荊州古城正煥發出勃勃的生機。特大型環城公園的興建,使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平添了一道內涵豐富的新景觀:城牆上行人,內環道上驅車,外環道跑馬,護城河上盪舟。
http://www.xn--6oq838fdne6s2a.com/ginhoo_dwe/dwe/area/Area_Navigate.aspx?dc_id=3168
荊州旅遊指南
>>明顯陵
俗稱皇陵。系明世宗朱厚熄之生父興獻王(後追溢恭睿獻皇帝)朱佑元(1476-1519)陵墓。建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佔地約600畝,四周圍以硃色高牆,周長3.6公里,其前建紅門二座,為磚砌琉璃瓦頂無梁殿建築。門外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石碑兩塊,系嚴嵩手筆。石板鋪成長達1300米的神道,直達內城。神道兩邊依次排列有八方雲龍華表和獅、獬豸、駱駝、象、麒麟、跪馬、立馬各一對,石人有文臣、武將各兩對。整齊有序,形態生動。內城正門為校思門,其後為核恩殿,均於明末被毀,尚存琉璃瓊花、雙龍壁及宮殿石基、石雕欄桿和螭首散水等,都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最後為塋城(也叫寶城),圍著兩座高大土冢,為朱佑杭及其妻蔣氏的墳墓。在塋城正前方城台上有明樓,平面正方形,邊長9.2米,上覆重檐歇山式黃色琉璃瓦頂。樓內豎墓碑一塊,上書正楷大字「恭睿獻皇帝之陵」。環塋城城頭的排水孔道,用漢白玉雕成36個龐大的龍頭裝飾,極為壯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荊州,曾經是魏、蜀、吳三國紛爭的戰略要地。為了這塊不凡的土地,展開了一場場氣吞山河、震顫歷史的大搏殺。他們不僅為世人演義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也為荊州這塊古老的土地留下了眾多饒有興味的遺蹤勝跡。
>>劉備與公安門
公安門位於古城牆東南角,又稱小東門,是古城唯一的水門。如今水門碼頭雖早已失去它的功用,但碼頭之上的青石護岸欄桿,上下碼頭的石階仍清晰可辨。公元210年,立營公安縣的劉備,從接替周瑜執掌帥印的魯肅手中僥幸借得荊州,並派關羽鎮守,他自己仍扎營公安。以後劉備每由公安來荊州視察防務,都經水路,由小東門碼頭登岸入城。為紀念這段難忘的歷史,後人遂用劉備駐守之地的公安代稱小東門。
>>得勝街與洗馬池
得勝街即荊州城大北門金水橋外的那條街道。傳說關羽鎮守荊州時,曾北攻樊城,在沔水與曹軍遭遇。此戰關羽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大獲全勝。關羽班師凱旋,經此街道進城,沿街百姓自發聚集兩旁歡迎得勝將士,鞭炮聲聲,鼓樂陣陣,載歌載舞,慶賀勝利。此街也因之得名為得勝街,且一直沿用至今。關羽得勝回城受到如此盛大的歡迎,見其寶坐赤兔馬征塵滿身,憐惜之情頓生,忽見北門內東側有清澈見底的池塘,於是策馬而至,親手為赤兔馬洗滌,遂此塘謂之洗馬池,千百年來,民間津津樂道,流傳不衰。
>>點將台與拍馬山
點將台位於荊州城西門外花園村。據傳關羽北攻曹仁前築此高台,閱兵點將,操練軍士。如今遠遠望去,一片蔥綠。點將台東北,另有一高不過十餘米的小山丘,名拍馬山,是關羽北攻前拍馬演練的場所。古往今來,點將台一直是人們憑吊觀瞻的三國勝跡。清代詩人湯右曾就來此睹物舒懷,寫下了《江陵點將台》的動人詩章:「地形天險楚江寬,欲借荊州自古難。虛笑百步稱淅簦�褳�雄�觳墓佟T鋪ㄌ馗�拙�蹋�裉ㄐ碌巧轄�ā?ヂ斫《��斗瘢�逼秸��厥Ω傘!?986年12月,開國元勛徐向前元帥還親筆題寫了「點將台」匾額。
>>馬跑泉與落帽冢
馬跑泉位於八嶺山南麓的馬跑泉村,它是與關羽坐騎赤兔馬緊密相關、充滿神奇傳說的又一處三國遺跡。清道光二十年在泉旁所立「漢關公馬跑泉碑記」石碑,道盡緣由。碑文敘述:「劉備被曹操圍困當陽時,關羽引師救之,取道過此,人馬俱困,焦渴難當,寸步難移,赤兔馬以蹄刨地,昂首嘶鳴。忠義感動山神,石開泉涌,人馬得飲,精力復萌,速赴當陽救主。」馬跑泉因此而得名。跑泉呈馬蹄形,泉水清澈味道甘甜,久旱不竭,水中含有20多種礦物質,當地已開發生產冠名為馬跑泉的礦泉水。緊鄰馬跑泉東側的落帽台,傳說是關羽赴當陽解劉備之危途經此地,風勁、人急、馬蹄疾,戰帽被大風吹落,遂將此台謂之落帽台。每縫重陽佳節,人們常來此登台憑吊,散心野趣。唐代詩仙李白登臨此台,就曾詩興驟發,留下了千古詠唱《九日龍山飲》:「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開,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落帽台旁有一座大型封土堆古墓葬,也因此台得名為落帽冢。
>>關公刮骨療毒地
《三國志》生動地記載了關羽因中毒箭,華佗為其刮骨療毒的故事。據荊州地方誌的記載和民間傳說,關羽鎮守荊州時的虎帳,在今荊州市中心醫院一帶,其刮骨療毒時的塑像,關羽那不畏刮骨巨痛的凜然神情,令人欽佩,過目難忘。
>>卸甲山與擲甲山
卸甲山在古城新南門左側,與土城垣融為一體。傳說關羽征戰得勝歸來時常在此卸甲小憩。久而久之,人們便習慣稱謂此山為卸甲山。擲甲山在古城西北城牆處。關羽鎮守荊州,屢屢征戰獲勝,思想上日漸麻痹輕敵,不聽諸葛亮的告誡,不聽謀士的忠告,結果中了呂蒙、陸遜的驕兵之計。關羽自以為是,把大批守軍調往襄陽,結果後方空虛,吳軍乘虛而入,關羽回救不及,敗走麥城,身首異地,荊州失守。城內守軍,被逼擲甲山一帶,無奈只好繳械擲甲。
>>關廟與春秋閣
荊州關廟與春秋閣,都是因關羽鎮守荊州後的紀念性建築。關廟位於古城南門內,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原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與山西解州關祠、湖北當陽關陵並列為全國三大關公紀念聖地。荊州關廟後毀於侵華日軍的戰火。1985年國家旅遊局等部門撥款在原址重建,重建的儀門懸掛有清乾隆御錫的「澤安南紀」匾額。儀門後院內,兩側立有石碑,正面為重建關廟碑文,背面為隱喻關羽氣節的竹葉詩,正殿基本維持原關廟風貌,門首上方為清同治皇帝御賜匾額「威震華夏」。殿中塑有關羽夜讀春秋和關平、周昌侍立兩旁的塑像,上方懸掛清雍正御賜的「乾坤正氣」匾額。
春秋閣原位於荊州城東郊金龍寺,建於清嘉慶年間。閣內供奉關羽拜讀《春秋》塑像,故名春秋閣。閣宇建在高大厚實的台階之上,面闊三間,分上下兩層,上為閣、下為室。正面置有橫向石梯兩道,由此入閣。整座閣宇建築精巧,三面環水,綠樹掩映,似瑤台瓊閣。該閣現為市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張飛一擔土
張飛一擔土位於古城公安門對岸的馬河邊。張飛一擔土源於一段神奇的民間傳說。相傳關羽鎮守荊州時與九仙女打賭比賽築城,關羽在東,仙女在西,以半夜雄雞打鳴為限,誰先築成,誰就擁有對荊州的管轄權。仙女有仙法,滿口答應,築城比賽開始,仙女們漫不經心,關羽則發動全體守城將士,巧用蘆席代土築城,很快完畢,並使人到雞籠邊學公雞叫,引發全城雞鳴四起,仙女在朦朧夜色中見東城已築好,知大勢已去,便溜之大吉。此時從公安聞訊前來助陣的張飛,雙手拎著兩筐土行至馬河邊,得知關羽已勝券在握,喜不自勝,於是雙手一松,兩筐土傾倒在地,「張飛一擔土」因此而成形。雖為一小平頂土丘,但因傳說美麗且與張飛有關,此景向為世人關注。南朝宋代盛宏之《荊州記》對此有繪色的描述「一峰迴然,西映落月,遠而望之,如畫扇然」。故張飛一擔土又名畫扇峰。其上曾建有六角小亭,當時被譽為荊州城八景之一。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有保存較完好的荊州古城牆,城內東西直徑3.75公里,南北直徑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
>>城 牆
相傳早在秦始皇時,荊州之地就出現了最初的城廓,漢代築起了正規的城牆,後經蜀將關羽、東吳守將朱然和東晉荊州刺史桓溫及梁元帝等幾次修葺擴建,使荊州古城堅實壯闊,但所有這些城牆都是土城建築。
歷史上大規模營建荊州磚城牆的記載,始見於《五代史》,五代十國時期的荊南節度史高季興,於公元912年,出動軍隊驅使十幾萬人築磚城牆;到宋代,南宋荊州安撫史趙雄,因「靖康」之役,城牆大毀,於公元1187年,重修起周長10.5公里的磚城牆,還在城牆上建造戰樓一千餘間。元朝時,元兵攻佔荊州城,忽必烈下令將城牆全部拆毀。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公元1374年再次依舊基修復。明末張獻忠攻進荊州城後,城牆又被義軍拆除。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第三次依原基重修,這就是保留至今的荊州古城牆。
城池構築十分堅牢,為防止城牆因水浸腐蝕而下陷,城牆基腳全部用條石壘砌,用磚砌的城牆均用石灰糯米漿灌縫;城牆底下的兩個排水洞也全用條石砌成,洞內可容兩人並排行進;城外有護城河緊緊環抱。荊州城實屬易守難攻,故有「鐵打荊州」之說法。
>>城 門
古城牆的六個城門都有與當地的地理、歷史和習俗聯系的名稱。東門名迎賓門,南為南紀門,西門稱安瀾門,大北門名拱極門,小北門名遠安門,小東門名公安門(水門)。除小東門外,其它城門外均有曲城,為二重門,二門之間稱瓮城。城門洞和城門框均用條石、城磚砌成園頂。二重城門各設一合質對開門,木門內還有一道10厘米厚的閘板,以防水患。
>>城門樓
六座城門上原來都建有城門樓,東門城樓名賓陽樓,小東門城樓名望江樓,西門城樓名九陽樓,南門城樓名曲江樓,小北門城樓名朝宗樓。最出名的是曲江樓和景龍樓。在古代,南門臨長江,唐代宰相張九齡貶任荊州長史時,常登南門城樓,觀賞長江風光。南宋張軾任江陵知府時,也常登此樓懷古,他敬慕張九齡,因張九齡是曲江人(今廣東曲江縣人),又著有《曲江集》,故將南門城樓命名為曲江樓。景龍樓建在柳門(大北門)之上,古代柳門外有通向京都的大道,是荊州城交通要道,登此樓游覽者甚多,故名氣較大。
>>三國公園
位於古城大北門與西門之間城 垣邊內側的廣闊地帶,佔地26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17萬平方米。 歷史上,荊州為魏、蜀、吳三國紛爭的重鎮,三國公園因此而得名。
三國公園大片水域為古城北湖。公園以北湖的天然風光為依託,分東苑、西苑、珠島、中島四片,自然天成,湖中波光粼粼,荷蓮飄香;岸邊鳥鳴聲聲,綠柳成行。三國公園是一座寓史於景,情景交融,風光秀美的大型民眾游樂園。園內三國景觀遍布,進入園內,正面相迎的是一座展現「三國風雲」的大型照壁。照壁南側的「桃園」內劉備、關羽、張飛塑像屹立,寓含桃園三結義的美談;北側的「群賢齋」內,煮酒亭旁,梅園梅香,暗合「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歷史故事。
園中建有397米的城垣式長廊。長廊北面建有銅雀台,台上銅雀亭內曹操塑像凜然屹立。長廊南面是羽扇亭、孔明橋,橋頭羽扇綸中的孔明神情悠然自得;與孔明橋相對的湖南岸的懷古亭前是東吳魁首孫權的塑像。此外中島西面的西湖東岸建有一「借箭亭」,亭中備有古代弓箭,遊人可在水中的「連環船」上向泊在湖中的「草船」放箭,以此再現當年「草船借箭」的故事。三國公園建有眾多的游樂設備,尤其是放舟湖中,盪槳暢游,遙想當年三國周郎赤壁,定會別有一番游興在心頭。
荊州飲食
荊州城有四大名餚:
其一是「龍鳳配」。它以黃鱔、仔雞為原料,經過煮、鹵、炸、溜等多種烹飪方法烹制而成,是荊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傳說三國時期,劉備招親以假成真,他偕夫人自東吳返回荊州,諸葛亮為他們擺席接風,席上擺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荊州廚師特製的「龍鳳配」。只見一條大黃鱔被做成龍形,蜿蜒於盤中,鱗甲片片,腳踏祥雲,昂首張口,翹角垂須呈飛騰之狀;雞形如鳳立於龍旁,引頸展翅,羽毛絢麗,頭冠殷紅似翩翩起舞。劉備一見,心中大喜,贊不絕口,從此「龍鳳配」一菜也就聲名遠揚。
其二是「魚糕丸子」。魚糕丸子是荊州一帶特有的風味,以吃魚不見魚,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稱道。傳說魚糕的製作起源於楚國,在楚都紀南城有一酒店,專做各種魚菜佐酒。夏日的一天,店主買魚多了一些,偏偏這天生意清淡,到晚上還剩不少魚。眼看魚已離刺將要腐爛,店主急中生智,索性把魚刺全部剔除將魚肉剁碎成茸,摻進幾個雞蛋,加上一些豆粉,又倒點白酒除腥,然後做成糕放在蒸籠里蒸熟。第二天把魚糕切成塊裝碗蒸熱,澆上調料擺案出售,結果大受歡迎。後來魚糕越做越精美,人們用魚和肥膘肉做糕,再用豬肉、山葯等製成肉丸。肉丸墊底,魚糕放在上面,最後以肚片、腰片烹炒蓋帽,多菜共碗,俗稱「雜燴丸子」。
其三是「皮條鱔魚」。荊州城有座「聚珍園」餐館,聚珍園的「皮條鱔魚」是一道傳統名菜,鱔魚是食療佳品,《名醫別錄》將鱔魚列為上品,說它有補五臟、療虛損的功效。
其四是「冬瓜鱉裙羹」。它是用肥大的雄鱉裙邊和嫩冬瓜,加雞湯、調料燜煮,清燉而成。據《江陵縣志》記載,北宋時,宋仁宗召見荊州人張景,問他江陵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張景回答說:「新粟米炊魚子飯,嫩冬瓜煮鱉裙羹」。可見,「冬瓜鱉裙羹」在宋代就聞名於世了。
荊州其他的特色菜
>>皮條鱔魚
做法講究,尤重火功技法。活鱔魚宰殺、洗凈後,切成條狀、擦精糊上漿,用三道不同溫度的油氽炸至皮酥,再掛上糖醋黃汁,這樣做出的皮條鱔魚,形似皺皮蛇條,色澤金黃透明,外酥脆,內油嫩,味道香甜醇厚。
>>沔陽三蒸
即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三蒸具有用芡薄、味精純、善於保持原味的特色。其中尤以蒸珍珠丸子見長。
製法:以肥瘦配搭相當的豬肉和魚肉作主料,剁成茸,拌上雞蛋液、配齊胡椒粉、薑末等多種佐料,與濕濃粉調勻,擠成直徑五分大小的肉丸,放入篩內滾粘糯米後,裝進籠屜,用旺火猛蒸。熟後糯米色澤晶瑩,潔白透明,猶如粒粒珍珠,肉丸軟糯,油潤松泡,肉質柔嫩,肥而不膩味道鮮美。
>>清蒸武昌魚
武昌魚是鯿魚的一種。其魚肉質細嫩、脂肪豐富,可用多種方法烹制菜餚,其中清蒸為最佳。清蒸武昌魚一般選用兩斤左右一條的武昌魚,輔以火腿、冬菇、冬筍和雞湯等清蒸以後,再在魚上綴以紅、黃、綠各色菜絲,看上去五彩繽紛,舉筷一嘗,肥美細嫩,湯質鮮香,回味長久。
>>網油砂
為一道高貴名菜,據說其始於北宋時的汴京,是當時皇親國戚盛宴上的佳品。網油砂的用料和做法非常考究,它的里餡選用上好的紅豇豆,經大米煮、小火煨,剝殼去水用其泥。做一次用一年,不變色,不走味,一年四季清香四溢。它的膚面是潔白、無破綻的豬網油皮,將里餡捲成條狀,再塗以鮮雞蛋清加黃粉,經麻油溫炸,刀切成形,白糖撒面,再輔以青紅絲點綴,擺在盤里,像是一朵朵盛開的雪蓮,又似雪地上的點點梅花。網油砂外層香脆,中層柔軟,吃到嘴裡餡味醇甜。
>>石首雞茸魚肚
做石首雞茸魚肚這道菜最難得的是它的主要原料——石首筆架魚肚,「此物唯獨石首有,走遍天下無二家」。長江流域雞茸魚在石首市長得特別肥美,有一米多長,重達七、八斤至二十多斤,質細嫩,味道鮮美,魚鰾肥大厚實,獨特別致,外形很象石首長江邊的筆架山,鰾內有紅色的筆架山圖案,筆架魚肚因而得名。石首雞茸魚肚和母雞脯肉為主料烹制雞茸魚而成,味美可口,營養豐富。
>>黃陂三合
以魚丸、肉丸、肉糕三菜合一而得名。魚丸子選用魚肉剁茸,以蛋清、蔥白、薑汁、豬油作調料,氽制而成。肉丸系選用豬腿肉,配以魚茸和調味料,酥炸而成。肉糕原料同肉丸,多蒸制而成。兩種或三種合燒,一菜多樣,魚有肉味,肉滲魚香,別具風味。
>>無鉛松花皮蛋
江陵有一百多年生產皮蛋的歷史,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草市邱虎成蛋庄的松花此蛋已聞名省內外。
無鉛松花皮蛋色、香、味俱佳,並優勝於傳統方法加工的有鉛皮蛋。1984年初,第一批銷往香港的無鉛松花皮蛋。經香港蛋品企業有限公司送香港衛生當局進行檢驗,含鉛量僅為百分之零點零一,大大低於國際規定(百分之六)標准,並認為"品質甚好,嚼後美味清香,喉嚨甘涼,為上乘佳品"。
>>甜酸獨蒜
其原料是一種不分瓣的野生大蒜,後來菜農引種,成為荊州地區特產。用它腌制的甜酸獨蒜,顆粒溜圓,乳白晶亮,酸甜香脆,是開胃健胃、增加食慾的佳餚。還有預防腸道感染及皮膚病的作用。
荊州小吃與水果
>>江陵散燴八寶
亦稱八寶飯,是清朝末年宮庭廚師肖代製作的專供慈禧太後食用。後來,因肖代流落在江陵的聚珍園餐館製作八寶飯而聞名。
江陵散燴八寶是用糯米、紅棗、蓮子仁、桂元肉、密櫻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等蒸熟製成坯,再加白糖、豬油散燴而成。它色澤光亮,香甜滋潤,油而不膩,甜而不厭,有「淺盞小酌細品嘗,離席數時回味長」的成語。
>>枇 杷
是一種多年生的常綠喬木,頭年秋天開花結果,次年五月果實成熟,果實呈球形、金黃色,味甜而略帶酸味,每果有一至三個核,葉和果都可入制中葯,是江陵的特產之一。1986年定為江陵的城樹,許多民居的前後院落,都栽種枇杷,故有「枇杷之鄉」的美稱。
④ .荊州古城修建離2014年有多少年歷史。
荊州古城牆始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楚國的官船碼頭和渚宮,後成為江陵縣治所,出現了最初城廓。現存的古城牆大部分為明末清初建築,距今三百五十多年。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⑤ 荊州古城有什麼名勝古跡
荊州江陵碑苑:江陵碑苑由台北市江陵同鄉會贊助興建,坐落在古城東門與新東門之間的城垣內側,佔地6000餘平方米,落成於1992年。
江陵碑苑為仿古建築群,由前廳、東西廂、碑堂、碑廊、碑亭、楚天樓、過廳、小花園等18座建築物組成,氣勢雄渾,朴實典雅,是古城東門景區重要的文化游覽新景點。 江陵碑苑是我國南方第一座園林式碑林。苑內匯集古今中外著名書法藝術大師的書法篆刻名作碑刻300餘幀。
公交:市內1、16、18、20路公交車
荊州古城: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有保存較完好的荊州古城牆,城內東西直徑3.75公里,南北直徑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
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據說當年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荊州古城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跡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跡,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
門票價格:50元
交通:乘18路,16路公共汽車可到東門、新北門,乘坐15路公共汽車可到東門、新南門
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位於湖北荊州市洪湖瞿家灣鎮。風景區陸路四通八達,距宜黃高速公路58公里,東接武漢,距武漢市170公里,西挽荊州。洪湖藍田旅遊風景區是以洪湖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為依託的風景區,具有古(明清文化)、老(革命老區)、水(水鄉特色)、新(全國農業產業化示範區)等特點,屬湖泊型自然風景區。
門票:90元/人
瞿家灣:瞿家灣鎮地處洪湖市西部,西接監利柳關,南倚百里洪湖,北枕洪排大河,東臨沙口新場,三橫兩縱的自然水系,將整個鎮域劃分為功能各異的不同小區,突顯水鄉新鎮的特色風貌。瞿家灣是一塊紅色的土地,革命的火種曾經在這里保存和燃燒,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革命先烈曾在這里浴血戰斗過,昔日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首府就坐落在這里一條飽經滄桑的老街上,這條老街也早已列入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現存有革命舊遺址39處,成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
門票:15元
公交:可從武漢(在漢口金家墩客運站、武昌付家坡客運站乘坐,在峰口鎮下,然後轉乘前往瞿家灣的中巴即可,約需3小時,35元)、荊州(在荊州長途客運站乘車,在峰口鎮下,然後轉乘前往瞿家灣的中巴即可,約需4小時,45元)
章華寺 :章華寺座落在市區東北隅之太師淵(原屬江陵縣),其地名豫章台,相傳為楚國遺址,亦有謂此名章華台,此寺由此得名。據記載,章台寺始建於元泰定年間,明建文帝曾游此寺並吟曰:「楚歌趙舞今何在?唯見寒鴉繞樹啼」。清道光時期(1821年),因禪堂窄小,寺僧拓地增舍,竭力經營,終致廟貌巍峨。
門票:3元
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北省江漢平原中部、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荊州江陵縣內,建於1992年,面積666.67公頃。 八嶺山上古木參天,花草繽紛,四季鳥語花香。名勝古跡甚多,人文景觀極為豐富,地下埋藏的歷史文物全國罕見,堪稱我國的一座「地下文物寶庫」、「地下書庫」、「地下博物館」。八嶺山的自然景觀優美旖旎,「八嶺松雲」是江陵著名的「八景」之一。
門票價格:20元
交通:從荊州坐車到江陵即可
濱湖公園:濱湖公園位於洈水風景區腹地清神路和水上線路的交匯處,由台胞韓玉先生獨資興建,該公園耗資近1000萬元,佔地面積20餘畝,東沿與「桃花島」一衣帶水,直線距離僅800米,南邊是繁華的洈水景區上游碼頭,西與珍珠仙女井相連,北面是新神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濱湖公園內怪石嶙峋,林木蓊鬱,「百獸山」、「仙人洞」等點綴其間,植物公園春之桃花,夏之荷花,秋之楓葉,冬之芍葯隨四時交替竟相爭妍,美不勝收。「兒童娛樂城」集現代高科技的高檔次休閑娛樂設備於一體,是廣大遊客名符其實的游園。漫步由名貴樹排列的8米寬林蔭主道,聽濤聲陣陣,聞島語花香,不覺便進入園內精妙處——「情侶峪」,該峪幽深僻靜,冬暖夏涼,峪內服務周到,「吃、注行、游、購、娛」應有盡有,置身此峪,如入五里霧中。
⑥ 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的歷史名人
楚莊王:熊侶,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居於王位。楚莊王熊侶在前人的基礎上,領導楚國當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
楚威王:羋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敗越王無疆,盡取吳地,在長江邊在石頭山(今清涼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懷王繼位。
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名員(音雲,yun第二聲),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國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於周,被賜封為伍哲功,其子孫遂以伍為姓。春秋時楚國人。
岑參:(約715~770)唐代詩人。荊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貧,刻苦讀書。天寶三年(744)進士,始任右內率府兵曹參軍。陸游稱譽其為"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傳世作品有後人所輯《岑嘉州詩集》8卷。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人。少年舉進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
張居正:於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荊州城東門外的草市,明朝內閣首輔,字叔大,號太岳,少名白圭。參加郡試時,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為居正。他厲行改革,於萬曆元年(1573(提出「考成法」,整頓吏治,裁減冗員,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里之外,朝下而夕行」。
袁宗道:(1560~160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的發起者和領袖之一,與弟宏道、中道並稱"三袁"。字伯修,號玉蟠,又號石浦。荊州公安人。萬曆十四年(1586)禮部會試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編修,授庶吉士。萬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東宮講官,「雞鳴而入,寒暑不輟」。萬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憊極而卒」。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主帥,袁宗道二弟。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荊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游山水。他傳世的有詩歌1700多首,游記、書札、序跋、碑記、傳狀、日記、雜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記,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後人將其全部詩文編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箋校》本。
袁中道:(1570~1626)明代文學家,「公安派」領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字小修。荊州公安人。16歲中秀才,以豪傑自命,性格豪爽,喜交遊,好讀老莊及佛家之書。至萬曆三十一年(1603(34歲時才考中舉人。萬曆四十八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天啟四年(1624)升南京吏部郎中。兩年後病逝於南京,終年57歲。他的文學主張基本與兩胞兄相同,反對模擬剽竊,崇尚個性。著作有《珂雪齋集》、《游居柿錄》等。
⑦ 荊州古城簡介
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保存較完好的荊州古城牆,城內東西直徑3.75公里,南北直徑1.2公里,面積4.5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荊州古城牆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楚國的官船碼頭和渚宮,後成為江陵縣治所,出現了最初城廓。經過三百五十多年的風雨,現存的古城牆大部分為明末清初建築。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
⑧ 湖北荊州有何歷史背景
荊州三國文化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三國歷史以荊州為核心展開,證明了荊州在三國歷史文化中所處的核心地位。《三國演義》洋洋灑灑120回,有72回涉及荊州,其很多故事都是圍繞荊州展開的。圍繞流傳千古的「借荊州、守荊州、襲荊州、失荊州」所展開的經典故事,一直是戲曲歌舞的熱門題材,也是散落於民間津津樂道的美談。所以有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之譽。 在歷史遺跡、遺址和文物遺存方面,荊州市轄二區六縣市的境內遺存著大量的三國遺跡,構成了荊州特有的三國風物畫卷,有歷史把荊州造就成了最能感受到三國文化的旅遊勝地。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古城為三國故城,是漢末三國時期的荊州城所在地,關羽在此鎮守十年。可以說是目前發現的三國時期遺址與文物上的精萃。 古城內外三國遺跡遍布,關帝廟、三國公園、得勝街與洗馬池、點將台與拍馬山、馬跑泉與落帽冢、張飛一擔土、關公刮骨療毒地、春秋閣等等。
⑨ 荊州古城有多長歷史
荊州古城牆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最早是楚國的官船碼頭和渚宮。經過歷史上各朝代更替的戰火、時間風霜的磨礪,至今兩千多年的歷史。
現金存留下來的荊州古城,大部分為明末清初建築,還可以看出當時城防建設和城防戰的影子。
⑩ 荊州古城牆的來歷
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據說當年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腳條石縫中澆灌糯米漿,因而城牆特別堅固。傳說三國蜀將關雲長鎮守荊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傳王母娘娘旨意,說荊州刀兵動得太多,要收回置於神地,不準凡人爭奪。關公忠於其兄不讓荊州,於是想了一個計策,說:「你們在西北,我在東南,各築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雞鳴止,誰先築好,誰就管理這個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關公伐蘆葦築城。關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雞尚未鳴。關公振動雞籠蘆席,公雞啼鳴,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這就是現在荊州城北門外九女琢的來歷。又傳說張飛也挑擔土來幫二哥築城,可是來晚了,便將土倒在東門外,現今人們都把這兩座小口山似的土叫「張飛一擔土」。這些都是神話傳說,然而關公為了防範東吳,在漢代舊城旁築了一座新城,都是有歷史記載的。
凡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假意哭荊州、關公大意失荊州的故事。
荊州位於湖北省中南部,人們時常說的俗語「大意失荊州」,出典就在這里。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存著眾多的名勝古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荊州古城,該城保存完整,裡面有玄妙觀、關帝廟及鐵女寺等。在荊州,有許多古跡都是跟三國故事有關的。城北5公里處的紀南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保存得也較好。
作為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荊州古城在建設部公布的全國現存七大古城牆中,排名第二。與同期公布的江蘇南京、山西平遙、遼寧興城等其它幾座古城牆相比,荊州古城牆的特點一是規模較大,城垣周長為十點八公里;二是全閉合型城垣保持得相對完整,環城四周無一處豁口,且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古磚城的特有風貌。因此,它曾被國內有關名城保護專家譽之為「中國南方古城的唯一完璧」。 原為土城,南宋時建磚城。元初拆毀,明初又重建,明末在戰火中毀滅。現有城牆為清順治三年(1646年)在舊基上重建而成。現城牆高9米,厚達10米,周長9.3千米,東西長,南北短,呈多邊行,城牆城門,敵台等均保存較好。在六座城門上建有城樓,東為賓陽,望江,南為曲江,西為九陽,北為朝宗,景龍。在城牆外還有一條環城的馬道和一條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