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古本
中國地理方面的古書有《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夢溪筆談》、《太平寰宇記》、《徐霞客游記》等等。
一、《漢書·地理志》
《漢書·地理志》包括上、下兩分卷,是東漢班固新制的古代歷史地理之傑作。
該書敘述漢以前的地理沿革,著重寫了《禹貢》九州和《周官》九州;接著敘述西漢的地理,以郡國為條,用本文加註的形式,依次寫各郡國及其下屬縣、道、侯國的地理概況,諸如郡縣的民戶、人口,廢置並分更名的歷史,各項特產,都尉、鐵官、鹽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澤,關塞要隘,名勝古跡,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該書所記大小河流有1252條,所記湖泊、沼澤500餘處,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處,伏流有30餘處,瀑布60多處,各種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風災、蝗災、地震等,記載的水災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記各種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嶺、坂、岡、丘、阜、崮、障、峰、磯、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僅山嶽、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處,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記洞穴達70餘處,植物地理方面記載的植物品種多達140餘種,動物地理方面記載的動物種類超過100種。
三、《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歷史地理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成書於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
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是古代中國地理志史,記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圖。廣泛引用歷代史書、地誌、文集、碑刻、詩賦以至仙佛雜記等,計約二百種,且多註明出處,保留了大量珍貴的史料。
《太平寰宇記》作者為北宋地理學家、文學家樂史。《太平寰宇記》撰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3)。
五、《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游記,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② 風水書籍有哪些
風水書籍排行榜前十名:
《宅經》、《葬經》、《撼龍經》、《催官篇》、《雪心賦》、《博山篇》、《葬經翼》、《水龍經》、《八宅明鏡》、《陽宅十書》。
具體如下:
一、中國風水第一風水書:《宅經》
《催官篇》·二卷〔通行本〕 是書 分龍、穴、砂、水四篇,各為之歌。砂、水二篇亦以方位為斷,其說頗具懸解。是地理陰陽學術的一部風水經典,指導怎樣選擇聚氣旺財之地,是龍脈風水的最權威聖典,被譽為「中國古代測繪學之最」。
③ 古代關於風水的書都有哪些比較出名的
風水這類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只要有真口訣,基礎跟天賦相對要求沒預測數術那麼高。一個普通人只要肯學,花費個幾天時間就能學全,剩下的就是實踐驗證。
知識不等於技能,技能不等於智慧。風水奇門,不需要任何天賦,只需要普通的學習能力和理解就夠了。風水奇門派系眾多,各家學說矛盾之處很多,誰也不知道自己的是不是百分百對,什麼情況下不對等等。僅僅知道皮毛,就是多一個談資而已,沒有用。如果成為風水專業,需要大量的學習實踐,一般人也沒有時間,沒有錢去考察知識是否是正確的,所以,大多數人,不適合學習風水。
可以說此類風水書籍不容易查找,因為有些罕見的風水書籍我僅在 古籍閣 見過,其它的地方根本沒有,另外就是 易半仙 好像還有少量的罕見風水書籍,其它的常見的風水書籍就容易找了
如果你真的對風水有興趣推薦看看下面這些比較出名的風水書籍目錄:
《地理全書洞林照膽經》,《地理全書》《地理全書》《地理青影玉尺度金針集》《地理妙決》
《地理妙法精決》,《地理秘錄》《地理秘本》《地理理氣吉斷決》《地理金不換》
《地理家傳陰陽經》《地理家寶手抄本》,《地理或問》,《地理歸宗》《地理歸要》《地理大全青烏集》《地理參贊玄機仙婆集》
《六掌秘本》《楊救貧-七十二局批註》《楊公祖師心法》,《楊公真傳龍脈經》
《楊公造葬地理秘決》《楊公造命地學秘決》《楊公逸民加補五章歌》,《楊公玄空風水活法》
《尋龍點穴家傳手抄秘本》《玄微二十四定局》《玄空真解劉湘樵著古本》《玄空真解》
《玄空河洛先天心法秘決》《玄空大卦挨星密旨全書》《玄空大卦挨星密旨全書》
《堪輿完孝錄》《形氣得一全書》《形巒神斷書》《形家五要正編》《星斗秘傳-看穿石》
《新鐫徐氏家羅經頂門針》《謝氏地理真傳》《謝氏地理真傳》《消砂經》《五要奇書》
《吳駕葬墳略考》《王公陽宅神斷》《王公斷宅》,《萬栢-形家五要正編》
《天心正運手抄本》《天井放水要訣》《天機貫旨地理秘訣紅經》《談氏三元地理大玄空》
《四十八局圖說》《四大局》《水書字典》《水法藏》《水法藏》《手抄三合秘籍》
《水秘密決》《三元地理水氣遠挨星圖決》《三合風水》《三合派地理青經》
《三合興國手抄本》《日景羅經》,《子須知》手抄本《清刻本陽宅精粹》,《青經》
《青寶照天玉決》,《落星手抄星宿推《常星》,《遁大全》,《欽天監新選地理辯論》
《乾坤整度》《紫微星缺四卷全》清代抄本《諸星起例》《重鐫官板陽宅大全》
《正宗天心正運》《正宗三合二十四至寶全書》《正三元楊公祖師心法》
《張九儀增釋地理琢玉斧巒頭歌括》《張九儀儀度六王擇日要決》《宅運吉斷》《宅大成》
《宅經葬書葬經》《釋地理水海》《增訂陽宅井明》《澤被生民》,《葬經翼》
《葬法百驗新書》《運氣總論》《運氣易覽》《於雞儀水秘密決》《平陽地理玉函經》
《明代風水堪輿巒頭派理論合集3冊》《民間真地理黃金抄本》,《民間三合總結》
《民間風水手抄本》《秘傳造葬制煞作法》《秘傳陽宅望門斷》《秘抄本地理》
《秘抄本地理佚名撰》《秘本陽宅望門斷》《密抄本地理》《巒頭指迷8卷》《樓宇寶鑒》
《龍纏度真本》《六十四卦理氣抄本》《伯溫白猿風水雨面》《劉化慶楊公風水符咒》
《劉國師地理真傳》《劉公五星正變與歇砂圖注》《擇錄先賢地理要訣》《廖家厚地理砂水》
《廖公秘傳撥砂經》《歷代地理指學圖》《理氣正宗》《李三慶手抄地理秘本》
《理氣心印傳》《賴公廿四水得失章》《賴布衣葬墳略考》《相法指南秘要》
《手抄本江西地理秘決》,《沈氏玄空學》《沈氏玄空學》《水真崇》《九天玄女青海角經》
《三僚楊公祠秘決水法手抄本》《三僚楊公祠秘訣水法手抄本》《金馬玉堂寶鑒》
《繪圖陽宅十集成》《二十四入宅擇日》《地理五訣》《地理四秘全書》《地理金》
《地理麥金》《地理金》《地理麥金》《地理黃金屋》《地理大全》《地理大全》
《形勢大照圖史公水法》《陰宅風水經》《陰陽秘決手抄本》,《堪奧一覽》,《堪奧圖》
《東國地理秘決》《點穴家傳手抄秘本》《地輿厘度》《地學鐵骨秘》《地學精華》
《地理龍峽砂穴氣脈》《地理左溝家傳》《地理字字金抄本》《地理字字金》
《抄本地理直指原真大全》,《地理正宗乾》,《地理正宗坤》《地理正經》《地理葬法金不換》
《地理元空法鑒》《地理陰陽決》《地理要覽》,《地理演會》《地理心法秘要陽宅演局》
《地理新法明論》《地理五訣古籍版》《地理五訣辨正》四卷《地理統一全書》《地理鐵案》
《地理四真全書》《地理水法全成》《地理樞要》《地理三字經巒頭篇》
《地理三字經拔砂筒》《地理三合秘書》,《地理冰海》《地理辨正得一說》,《地理辨正參解》
《地理便覽》《抄本二十四立向線法大全》,《插泥劍地理玉鑰匙》,《參兩正義》
《卜居秘髓圖解》《寶顏堂秘笈》《白猿圖說》《八宅周書》,《八宅派三元通天照水經》
《八宅明鏡》《八宅風水秘傳》《安龍拐陽經書》,《安居金鏡八卷》,《挨星晨解一夜仙》
《挨星秘本+三元玄空秘本》《名墓點穴立向秘決圖說》《楊公呼龍點六秘決》
《楊公先師救妙全集》《楊公十八忌玄空經房煞》《楊公三元造葬秘笈》
《楊公妙傳實用秘決》《楊公秘傳陰陽二宅開門放水經》《楊公進神水法148局詳解》
《楊公二十四龍運吉》《楊公地理辭典》《陽宅要決》《陽宅形煞真傳》《陽宅統楷》
《陽宅十書》《陽宅大成》《嚴陵張九儀增釋地理琢玉斧巒》嚴陵張九儀增釋地理琢玉斧》
《堪奧說原》《九星吊替及論廿四龍》《精刻編集陽宅真傳秘決》《精刻編集陽宅真傳秘決》
《荊楚派玄空決》《錦綉經地理直指例》《錦秀經地理直指例》《金志安金氏地學粹編》
《金書秘奧鈔本》《金氏地學粹編卷》《蔣徒傳天玉經補注》,
《需大雞真傳陽宅天地卷合訂本》《蔣大雞陽宅要決圖說》《蔣大雞三元奧秘手抄本》
《家傳天星秘本》《家傳三元三合風水抄本》,《家傳挨星秘本+三元玄空秘本》《夾竹梅花》
《紀理未學》,《紀理末學》《皇極經世書解》,《黃一鳳玄髓經註解》,《黃一鳳日子格》
《紅經精解》,《紅經精解》《洪武大定地理禁書》,《黑經》,《振龍經真義》
《韓古本地理五訣》《古三墳書》《古本羅經適解》《鰷州祖傳黃妙應至寶二十四各向水》
《甘時望天星秘竅》《風水堪奧經典天玉經解》《分金論》,《二十四頭化作四十八局用法》
《二十四水法貴格》,《二十四精論訣》《螢繩遇水法煉金》
④ 地理五訣乾隆丙午刻本是否比校正地理五訣內容詳細
乾隆丙午刻本。
乾隆丙午年間著作者為趙玉財先生,字九峰是當時地理風水的宗工哲匠。《地理五訣》全書共分八卷,卷一為五行基礎和羅盤初步篇;卷二論龍脈生旺死絕形象;卷三論穴之陰陽富貴貧賤;卷四論砂形貴賤得位失位;卷五論水之吉凶進神退神;卷六論四局朝向龍水配合;卷七論二十四山向十二種水口吉凶判斷法;卷八論平洋地理風水要訣。前七卷主要論山地風水,卷八論平洋風水;主要以山地風水為主。
《校正地理五訣》內容簡介:《重刊古本地理五訣》是一部通論性的堪輿學著作,傳世甚廣。共八卷,一卷《五行歌訣羅盤學法》、二卷《論龍生旺死絕形象》、三卷《穴分陰陽富貴貧賤》、四卷《砂形貴賤得位失位》、五卷《水辨吉凶進神退神》、六卷《向分四局龍水配合》、七卷《十二水口吉凶斷法》、八卷《平洋要訣後附舊論》。此次重校,統考諸本,縷析異同,擇善而從,是目前傳世最精美的一個版本。
⑤ 有人看過地理五絕這本書嗎
是地理五訣不是五絕。
地理五訣》一書著於清乾隆丙午年間,著作者為趙玉材先生,字九峰;是當時地理風水的宗工哲匠。(趙玉材先生還著有《陽宅三要》一書,論述有關陽宅風水,對後人影響很大。)
趙九峰先生是清朝直隸省磁州(今河北省磁縣)人,能文,善畫鳥木。趙玉材先生的受業門徒兼學友四川彭縣王夢亭(庸弼)先生、成都張應泰(合章)先生參與著述整理。
因為當時社會上風水地理學「立法種種,各持一家,是分門愈多而道理愈晦,地理失傳。」對於地理「先賢諸書得分真贗」。於是,在乾隆乙巳年底,趙九峰師徒三人「更相討論研究,遍揀諸
書」「慨然有救正之心」「盡所秘而筆之」「越七日而捲成」師徒三人用七天時間加班而書成。
因為「前人著述艱深,滋世迷誤,」為「盡洗近今支支離離之說」,「故言期顯易,一見能解。」希望言簡意賅,言語顯近,地理風水學者一讀能懂,達到通俗易懂的目地。做到「持是法以相地,如規矩在乎物,無所遍其方圓」。「大小咸宜,而便於人者也」。可惜,趙九峰先生是看不到了,當今的風水地理學社會情況與幾百年前沒有什麼區別,依然是泥沙俱下,龍魚混雜。
地理五訣趙九峰先生在著述中自謂,《地理五訣》是「遵郭景純《葬經》、楊救貧《青囊經》、劉秉忠《玉尺經》、卜則巍《雪心賦》、劉青田《披肝露膽》、譚仲簡《一粒粟》,或祖其而為之發明,或直述其語。」並參閱了《玉髓經》、《天玉經》、《青烏經》、《黑囊經》、《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頂門針》、《天機會元》、《人子須知》、《一貫堪輿》、《三才發秘》、《司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彈子》等地理風水學書籍,「從流溯源」。
《地理五訣》這本書共八卷,卷一為五行基礎和羅盤初步篇;卷二論龍脈生旺死絕形象;卷三論穴之陰陽富貴貧賤;卷四論砂形貴賤得位失位;卷五論水之吉凶進神退神;卷六論四局朝向龍水配合;卷七論二十四山向十二種水口吉凶判斷法;卷八論平洋地理風水要訣。前七卷主要論山地風水,卷八論平洋風水;主要以山地風水為主。
卷一 五行歌訣羅盤學法卷二 論龍生旺龍絕形象卷三 穴分陰陽富貴貧賤卷四 砂形貴賤得位失位卷五 水辨吉凶進神退神卷六 向分四局龍水配合卷七 十二水口吉凶斷法卷八 平洋要訣後附舊集
有人稱《地理五訣》是堪輿學典籍中的扛鼎之作。應該講《地理五訣》確是三合派地理風水通俗入門和值得精讀的著作,它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不足之處。
一是全書沒有一個風水地理實例。趙九峰先生在書中自稱看過「千墳萬冢」,但是全書八卷沒有一個地理風水實例,不能不說是個缺憾,讓人難以信服。不象徐繼善的《地理人子須知》,實例隨處可見。
二是對於羅盤的講解內容不多。特別對於分金如何運用,分金與仙命關系如何未論及。
三是書中繪圖很亂,模糊不清,讓後學多有不便,甚至容易產生歧義,走入歧途。四是由於編排的體例關系,粗觀其書,似乎對來水不重視。好象全書少有論及,細看幾遍後才知道卷一「九宮水法歌」和「補遺」就是說明來水的。可能由於趙九峰先生及門徒的時間過於緊促,全書的編排體例上有欠科學性。
現代有人認為《地理五訣》的著者趙九峰先生根本不是楊救貧先生三合派地理傳人。楊公從不認為「水為動為陽,山為靜為陰」。
盡管有如此這般的缺點不足,《地理五訣》一書仍不失為一本地理風水愛好者閱讀學習的好書,特別是三合派地理風水學者,可以精讀一番。對於現代人李非先生、陳明先生為《地理五訣》所作注釋講解也要認真思考,不必人雲亦雲,因為此兩位老先生未必能懂三合派的水法精髓,常有誤解之處。熟讀精思,自然長進。有人說風水地理要讀百本古籍,信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用在學地理風水之上,就是寫照。
⑥ 清末時期的《地理五訣》手抄本大概值多少錢
最少值5000
⑦ 四庫全書地理有哪些
地理類
第584冊
輿地紀勝200卷(存卷1至卷12 卷17至卷49 卷55至卷135 卷145至卷167
卷174至卷191)(卷1至卷95) 宋王象之
第585冊
輿地紀勝200卷(存卷1至卷12 卷17至卷49 卷55至卷135 卷145至卷167
卷174至卷191)(卷96至卷191) 宋王象之
歷代地理指掌圖1卷 宋稅安禮
太平寰宇記補闕6卷 宋樂史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24卷(卷1至卷3) 題明劉基等撰
第586冊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之書24卷(卷4至卷24) 題明劉基等撰
寰宇通衢不分卷 清佚名
廣輿圖 元朱思本 明羅洪先明胡松增補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江南1至江南2) 清顧炎武
第587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江南3至江南8) 清顧炎武
第588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江南9至浙江2) 清顧炎武
第589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山東1至山東6) 清顧炎武
第590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山東7至山西4) 清顧炎武
第591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山西5至河南4) 清顧炎武
第592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湖廣1至陝西3) 清顧炎武
第593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陝西4至陝西8) 清顧炎武
第594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陝西9至廣東1) 清顧炎武
第595冊
肇域志□□卷(存江南11卷 浙江2卷 山東8卷 山西5卷 河南4卷 湖廣3卷 陝西10
卷 雲南2卷 貴州1卷 廣東2卷 福建2卷)(廣東2至福建2) 清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不分卷 清顧炎武
第596冊
天下郡國利病書不分卷 清顧炎武
第597冊
天下郡國利病書不分卷 清顧炎武
第598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1至卷7) 清顧祖禹
第599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8至卷15) 清顧祖禹
第600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16至卷21) 清顧祖禹
第601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22至卷29) 清顧祖禹
第602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30至卷38) 清顧祖禹
第603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39至卷46) 清顧祖禹
第604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47至卷52) 清顧祖禹
第605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53至卷60) 清顧祖禹
第606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61至卷69) 清顧祖禹
第607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70至卷78) 清顧祖禹
第608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79至卷87) 清顧祖禹
第609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88至卷96) 清顧祖禹
第610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97至卷106) 清顧祖禹
第611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107至卷117) 清顧祖禹
第612冊
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卷118至卷130) 清顧祖禹
第613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1至卷5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4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59至卷10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5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109至卷150)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6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151至卷190)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7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191至卷23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8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239至卷28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19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289至卷333)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0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334至卷378)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1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379至卷423)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2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424至卷456)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3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457至卷501)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4冊
大清一統志560卷(卷502至卷560) 清穆彰阿 清潘錫恩等纂修
第625冊
乾隆府庭州縣圖志50卷(卷1至卷15) 清洪亮吉
第626冊
乾隆府庭州縣圖志50卷(卷16至卷32) 清洪亮吉
第627冊
乾隆府庭州縣圖志50卷(卷33至卷50) 清洪亮吉
第628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至卷24)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29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25至卷45)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0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46至卷52)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1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53至卷74)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2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75至卷95)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3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96至卷116)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4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17至卷138)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5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39至卷164)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6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65至卷188)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7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189至卷216)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8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217至卷242)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39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243至卷269)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40冊
〔光緒〕畿輔通志300卷首1卷(卷270至卷300) 清李鴻章等修 清黃彭年等纂
第641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1至卷30)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2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31至卷65)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3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66至卷97)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4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98至卷131)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5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132至卷166)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第646冊
〔光緒〕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卷167至卷184) 清曾國荃 清張煦等修 清王軒
清楊篤等纂
東三省輿地圖說不分卷 清曹廷傑
(嘉靖)遼東志9卷 明畢恭等修 明任洛等重修
第647冊
〔光緒〕吉林通志122卷圖1卷(卷1至卷55) 清長順等修 清李桂林 清顧雲纂
第648冊
〔光緒〕吉林通志122卷圖1卷(卷56至卷122) 清長順等修 清李桂林 清顧雲纂
第649冊
青海志4卷 清康敷鎔纂修
〔嘉靖〕寧夏新志8卷 明楊守禮修 明管律纂
〔宣統〕新疆圖志116卷(卷1至卷45) 袁大化修 王樹枏 王學曾纂
第650冊
〔宣統〕新疆圖志116卷(卷46至卷116) 袁大化修 王樹枏 王學曾纂
第651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1至卷81) 清沈葆楨 清吳坤修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2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82至卷149) 清沈葆楨 清吳坤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3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150至卷223) 清沈葆楨 清吳坤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4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224至卷294) 清沈葆楨 清吳坤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5冊
〔光緒〕重修安徽通志350卷補遺10卷(卷295至卷350) 清沈葆楨 清吳坤等修
清何紹基 清楊沂孫等修
第656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1至卷35)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第657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36至卷76)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第658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77至卷119)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第659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120至卷153)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第660冊
〔光緒〕江西通志180卷首5卷(卷154至卷180) 清曾國藩 清劉坤一等修 清劉繹
清趙之謙等纂
〔寶祐〕仙溪志4卷 宋趙與泌 宋黃岩孫纂修
〔嘉慶〕湖北通志檢存稿4卷未成稿1卷 清章學誠纂
第661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至卷20)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2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21至卷61)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3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62至卷103)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4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04至卷151)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5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52至卷184)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6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185至卷215)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7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216至卷255)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8冊
〔光緒〕湖南通志288卷首8卷末19卷(卷256至卷288) 清卞寶第 清李瀚章等修
清曾國荃 清郭嵩濤等纂
第669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1至卷48)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0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49至卷86)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1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87至卷124)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2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125至卷177)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3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178至卷231)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4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232至卷283)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5冊
〔道光〕廣東通志334卷首1卷(卷284至卷334) 清阮元修 清陳昌齊等纂
第676冊
〔乾隆〕瓊州府志10卷 清蕭應植 清陳景塤纂修
澳門記略2卷 清印光任 清張汝霖纂
第677冊
〔嘉慶〕廣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1至卷65) 清謝啟昆修 清胡虔纂
第678冊
〔嘉慶〕廣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66至卷133) 清謝啟昆修 清胡虔纂
第679冊
〔嘉慶〕廣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134至卷206) 清謝啟昆修 清胡虔纂
第680冊
〔嘉慶〕廣西通志279卷首1卷(卷207至卷279) 清謝啟昆修 清胡虔纂
第681冊
〔景泰〕雲南圖經志書10卷 明陳文等纂修
〔天啟〕滇志33卷(卷1至卷14) 明劉文徵纂修
第682冊
〔天啟〕滇志33卷(卷15至卷33) 明劉文徵纂修
〔乾隆〕西藏志4卷 題清允禮
第683冊
〔嘉慶〕衛藏通志16卷首1卷 清佚名纂修
〔光緒〕順天府志130卷附錄1卷(卷1至卷25) 清萬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張之洞 繆荃孫纂
第684冊
〔光緒〕順天府志130卷附錄1卷(卷26至卷70) 清萬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張之洞 繆荃孫纂
第685冊
〔光緒〕順天府志130卷附錄1卷(卷71至卷98) 清萬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張之洞 繆荃孫纂
第686冊
〔光緒〕順天府志130卷附錄1卷(卷99至卷130) 清萬青黎 清周家楣修
張之洞 繆荃孫纂
第687冊
〔紹熙〕雲間志3卷 宋楊潛纂
〔嘉慶〕松江府志84卷首2卷圖經1卷(卷1至卷26) 清宋如林修清孫星衍 清莫
晉纂
第688冊
〔嘉慶〕松江府志84卷首2卷圖經1卷(卷27至卷55) 清宋如林修清孫星衍 清莫
晉纂
第689冊
〔嘉慶〕松江府志84卷首2卷圖經1卷(卷56至卷84) 清宋如林修清孫星衍 清莫
晉纂
第690冊
〔光緒〕重修天津府志54卷首1卷末1卷(卷1至卷35) 沈家本 榮銓修徐宗亮 蔡
啟盛纂
第691冊
〔光緒〕重修天津府志54卷首1卷末1卷(卷36至卷54) 沈家本 榮銓修徐宗亮
蔡啟盛纂
〔光緒〕撫寧縣志16卷首1卷 清張上龢修 清史夢蘭纂
第692冊
〔乾隆〕永清縣志25篇 清周震榮修 清章學誠纂
〔乾隆〕汾州府志34卷首1卷末1卷 清孫和相修 清戴震纂
第693冊
〔乾隆〕三水縣志12卷 清葛德新清朱廷模修 清孫星衍纂
〔乾隆〕韓城縣志16卷首1卷 清傅應奎修 清錢坫等纂
〔嘉慶〕延安府志80卷 清洪蕙纂修
第694冊
〔乾隆〕歷城縣志50卷首1卷 清胡德琳修 清李文藻等纂
第695冊
〔嘉慶〕新修江寧府志56卷 清呂燕昭修 清姚鼐纂
第696冊
〔乾隆〕元和縣志36卷 清許治修 清沈德潛 清顧詒祿纂
〔至正〕崑山郡志6卷 元楊譓纂
〔淳祐〕玉峰志3卷 宋凌萬頃 宋邊實纂修 〔咸淳〕續志1卷 宋邊實纂修
第697冊
〔嘉慶〕直隸太倉州志65卷(卷1至卷45) 清王昶等纂修
第698冊
〔嘉慶〕直隸太倉州志65卷(卷46至卷65) 清王昶等纂修
〔寶祐〕重修琴川志15卷 宋孫應時纂修 宋鮑廉 宋鍾秀實續修 元盧鎮增修
〔嘉定〕鎮江志22卷首1卷 宋盧憲纂修
〔至順〕鎮江志21卷首1卷 元俞希魯纂修
第699冊
〔咸淳〕重修毗陵志30卷(存卷1至卷19、卷21至卷30) 宋史能之纂修
〔嘉慶〕廣陵事略7卷 清姚文田輯
〔乾隆〕淮安府志32卷(卷1至卷11) 清衛哲治等修 清葉長揚 清顧棟高等纂
第700冊
〔乾隆〕淮安府志32卷(卷12至卷32) 清衛哲治等修 清葉長揚 清顧棟高等纂
第701冊
〔乾隆〕杭州府志110卷首6卷(卷1至卷31) 清鄭澐修 清邵晉涵纂
第702冊
〔乾隆〕杭州府志110卷首6卷(卷32至卷70) 清鄭澐修 清邵晉涵纂
第703冊
〔乾隆〕杭州府志110卷首6卷(卷71至卷110) 清鄭澐修清邵晉涵纂
第704冊
〔淳熙〕嚴州圖經8卷(存卷1至卷3) 宋陳公亮 宋劉文富纂修
〔嘉泰〕吳興志20卷 宋談鑰纂修
〔乾隆〕烏程縣志16卷 清羅愫修 清杭世駿纂
〔乾道〕四明圖經12卷 宋張津等纂修
第705冊
〔寶慶〕四明志21卷 宋胡榘 宋羅濬纂修
〔開慶〕四明續志12卷 宋梅應發 宋劉錫纂修
〔至正〕四明續志12卷 元王元恭纂修
第706冊
〔乾隆〕鄞縣志30卷首1卷 清錢維喬修 清錢大昕纂
第707冊
〔光緒〕鎮海縣志40卷 清於萬川修 清俞樾纂
第708冊
〔光緒〕永嘉縣志38卷首1卷(卷1至卷27) 清張寶琳修 清王棻 清孫詒讓等纂
第709冊
〔光緒〕永嘉縣志38卷首1卷(卷28至卷38) 清張寶琳修 清王棻 清孫詒讓等纂
〔嘉慶〕廬州府志54卷圖1卷(卷1至卷31) 清張祥雲修 清孫星衍等纂
第710冊
〔嘉慶〕廬州府志54卷圖1卷(卷32至卷54) 清張祥雲修 清孫星衍等纂
〔嘉慶〕鳳台縣志10卷 清李兆洛纂修
〔嘉慶〕寧國府志36卷首1卷末1卷(卷1至卷7) 清魯銓 清鍾英修 清洪亮吉清
施晉纂
第711冊
〔嘉慶〕寧國府志36卷首1卷末1卷(卷8至卷36) 清魯銓 清鍾英修 清洪亮吉清
施晉纂
第712冊
〔嘉慶〕東流縣志30卷 清吳箎修 清李兆洛等纂
〔康熙〕台灣府志10卷 清蔣毓英纂修
〔光緒〕湘潭縣志12卷 清陳嘉榆等修 王闓運等纂
第713冊
〔大德〕南海志20卷(存卷6至卷10) 元陳大震 元呂桂孫纂修
〔光緒〕香山縣志22卷 清田明曜修 清陳澧纂
〔道光〕肇慶府志22卷首1卷(卷1至卷5) 清屠英等修 清江藩等纂
第714冊
〔道光〕肇慶府志22卷首1卷(卷6至卷22) 清屠英等修 清江藩等纂
第715冊
〔康熙〕武定府志4卷 清王清賢 清陳淳纂修
〔道光〕遵義府志48卷(卷1至卷25) 清平翰等修 清鄭珍 清莫友芝纂
第716冊
〔道光〕遵義府志48卷(卷26至卷48) 清平翰等修 清鄭珍 清莫友芝纂
甘棠小志4卷首1卷末1卷 清董醇
梅里志18卷 清楊謙纂 清李富孫補輯 清余琳續補
第717冊
周庄鎮志6卷首1卷 清陶煦纂
南潯鎮志40卷首1卷 清汪曰楨纂
杏花邨志12卷首1卷末1卷 清郎遂纂
第718冊
山海關志8卷 明詹榮纂修
延慶衛志略1卷 清李士宣修 清周碩勛纂
歷代宮殿名1卷 宋李昉
越中園亭記6卷 明祁彪佳
蘭亭志11卷首1卷 清吳高增輯
古清涼傳2卷 唐釋慧祥 廣清涼傳3卷 宋釋延一 續清涼傳2卷 宋張商英 宋朱並
金陵梵剎志53卷(卷1至卷46) 明葛寅亮
第719冊
金陵梵剎志53卷(卷47至卷53) 明葛寅亮
金陵玄觀志13卷
鄧尉聖恩寺志18卷 明周永年
黃檗山寺志8卷 明釋隱元
南屏凈慈寺志10卷(存卷1至卷2 卷7至卷8) 明釋大壑
增修雲林寺志8卷 清厲鶚
續修雲林寺志8卷 清沈鑅彪
第720冊
關中陵墓誌1卷附錄1卷 明祁光宗
長沙府嶽麓志8卷首1卷 清趙寧纂修
白鹿書院志19卷 清毛德琦
石鼓書院志2卷 明李安仁等修
第721冊
東林書院志22卷 清高嵀等輯
新鐫海內奇觀10卷 明楊爾曾
湖山勝概1卷
昌平山水記2卷 清顧炎武
六岳登臨志6卷 明龔黃
第722冊
欽定清涼山志22卷
華岳全集13卷 明張維新等纂
岱史18卷 明查志隆
第723冊
茅山志15卷 元劉大彬
四明山志9卷 清黃宗義
普陀山志20卷首1卷 清許琰
天台山全志18卷 清張聯元輯
仙都志2卷 元陳性定
黃山志定本7卷首1卷(卷1至卷3) 清閔麟嗣
第724冊
黃山志定本7卷首1卷(卷4至卷7) 清閔麟嗣
洞山九潭志4卷 明劉中藻
武夷山志24卷首1卷 清董天工
第725冊
嵩書22卷 明傅梅
南嶽總勝集3卷 宋陳田夫
羅浮山志會編22卷首1卷 清宋廣業
第726冊
峨眉山志18卷 清蔣超
水經註疏40卷(卷1至卷14) 楊守敬 熊會貞
第727冊
水經註疏40卷(卷15至卷40) 楊守敬 熊會貞
今水經1卷表1卷 清黃宗義
第728冊
水地記3卷 清戴震
西域水道記4卷 清徐松
蜀水經16卷 清李元
河紀2卷 清孫承澤
南河志14卷 明朱國盛纂 明徐標續纂
第729冊
南河全考2卷 明朱國盛纂 明徐標續纂
石湖志6卷 明莫震明莫旦增補
西湖夢尋5卷 清張岱
京師五城坊巷衕衕集1卷 明張爵
帝京景物略8卷 明劉侗等撰
天府廣記44卷(卷1至卷21) 清孫承澤
第730冊
天府廣記44卷(卷22至卷44) 清孫承澤
宸垣識略16卷 清吳長元
天咫偶聞10卷 清震鈞
熱河志略不分卷 清和英
淞故述1卷 明楊樞
第731冊
蒙古游牧記16卷 清張穆 清何秋濤補
遼東行部志1卷 金王寂
鴨江行部志1卷 金王寂
柳邊紀略4卷 塞外草1卷 清楊賓
寧古塔山水記1卷 清張縉彥
寧古塔紀略1卷 清吳振臣
吉林外記10卷 清薩英額
黑龍江外記8卷 清西清
黑龍江述略6卷 清徐宗亮
第732冊
類編長安志10卷 元駱天驤纂
兩京新記5卷(存卷3) 唐韋述
三省邊防備覽14卷 清嚴如熤
唐兩京城坊考5卷 清徐松 清張穆校補
涼州異物志1卷 清張澍輯
沙州圖經 唐佚名
新疆識略12卷首1卷 清松筠纂修
山東考古錄1卷 清顧炎武
第733冊
續山東考古錄32卷首1卷 清葉圭綬
板橋雜記3卷附錄1卷 清余懷
百城煙水9卷 清徐崧 清張大純輯
揚州畫舫錄18卷 清李斗
吳風錄1卷 明黃省曾
西湖繁勝錄1卷 題西湖老人
第734冊
台州札紀12卷 清洪頤煊
閩部疏1卷 明王世懋
閩小紀4卷 清周亮工
莆陽比事7卷 宋李俊甫
台灣隨筆1卷 清徐懷祖
宋東京考20卷 清周城
廣東新語28卷 清屈大均
第735冊
廣西名勝志10卷 明曹學佺
蜀都雜抄1卷 明陸深
蜀典12卷 清張澍
續黔書8卷 清張澍
蠻司合志15卷 清毛奇齡
殊域周咨錄24卷(卷1至卷12) 明嚴從簡
第736冊
殊域周咨錄24卷(卷13至卷24) 明嚴從簡
咸賓錄8卷 明羅曰褧
西遊錄注1卷 元耶律楚材 元盛如梓刪略 清李文田注
長春真人游記2卷 元李志常
古今游名山記17卷總錄3卷 明何鏜輯
第737冊
名山游記1卷 明王世懋
王太初先生五嶽游草12卷 明王士性
北游錄 清談遷
進藏紀程1卷 清王世睿
辛卯侍行記6卷 清陶保廉
環游地球新錄4卷 清李圭
北邊備封1卷 宋程大昌
第738冊
邊政考12卷 明張雨
全邊略記12卷 明方孔炤輯
三關志10卷(存地理總考3卷 武備考1卷 兵食考1卷 馬政考1卷 官師考1卷)
明廖希顏
第739冊
三雲籌俎考4卷 明王士琦
宣大山西三鎮圖說3卷 明楊時寧
兩浙海防類考續編10卷 明範淶
海防纂要13卷圖1卷(卷1至卷4) 明王在晉
第740冊
海防纂要13卷圖1卷(卷5至卷13) 明王在晉
西陲今略不分卷 清梁份
皇朝藩部要略18卷 皇朝藩部世系表4卷 清祁韻士
朔方備乘68卷首12卷圖2幅(卷首1至卷首12) 清何秋濤 清黃宗漢等輯補
第741冊
朔方備乘68卷首12卷圖2幅(卷1至卷41) 清何秋濤 清黃宗漢等輯補
第742冊
朔方備乘68卷首12卷圖2幅(卷42至卷68) 清何秋濤 清黃宗漢等輯補
朔方備乘札記1卷 清李文田
西洋番國志1卷 明鞏珍
亦政堂訂正瀛涯勝覽1卷 明馬歡
星槎勝覽4卷 明費信
諸夷考3卷 明游朴
西洋朝貢典錄3卷 明黃省曾
使琉球錄1卷 明陳侃
使琉球錄2卷 明蕭崇業 明謝傑
使琉球錄2卷 明夏子陽 明王士禎
第743冊
瀛環志略10卷 清徐繼畲
海國圖志100卷(卷1至卷43) 清魏源
第744冊
海國圖志100卷(卷44至卷100) 清魏源
朝鮮紀事1卷 明倪謙
海外紀事6卷 清釋大汕
日本考5卷 明李言恭 明郝傑
第745冊
日本國志40卷首1卷 清黃遵憲
中山傳信錄6卷附中山贈送詩文1卷 清徐葆光
琉球國志略16卷首1卷 清周煌
⑧ 風水書籍
《宅經》黃帝撰、《葬書》晉·郭璞撰、《撼龍經》、《疑龍經》、《葬法倒杖》唐·楊筠松撰、《青囊序》唐·曾文纛撰、《天玉經》唐·楊筠松撰、《靈城精義》南唐·何溥撰、《催官篇》宋·賴文俊撰、《發微論》宋·蔡元定撰。在雒啟坤主編的《中華絕學》中可以找到。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大致看了一下,如果您 很認真的看,應該有些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