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學
物理中探究實驗的方法有:
一.對比(比較法):
尋找幾個事物共同點或不同點的研究方法叫對比,這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例研究不同色光混合及不同顏料混合;研究蒸發和沸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研究蒸發快慢的決定因素時,在應用控制變數的同時,也採用了對比的方法,比較哪一個蒸發快。
二.控制變數法
當研究的一個物理量與2個或2個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關時,常採用只改變一個物理量,而使其餘物理量保持不變,從而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變數的關系。
如研究蒸發快慢決定因素;摩擦力大小決定因素;研究壓強和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深度的關系;浮力大小的決定因素。動能大小和物體質量、速度的關系;重力勢能大小和質量、舉高高度的關系;物體吸熱多少和物質種類、質量、升高溫度三者之間的關系;電流和電壓及電阻之間的關系;電功和電流、電壓、及通電時間的關系。
三.等效替代法
根據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我們可以用一個合力來代替它。這種「等效方法」是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使我們將研究的問題得到簡化。
四.實驗推理法(理想化實驗)
人們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在研究物體運動狀態與力的關系時,伽利略通過如圖實驗和對實驗結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結論:運動著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並且一直運動下去。
推理的方法同樣可以用在「研究聲音的傳播」實驗中。實驗中,現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怎樣通過實驗現象推理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這下結論的?
五.轉換法
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或不易直接觀察認識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它所產生的作用或其他途徑來認識它,這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轉換法
六.類比的方法
兩類不同事物之間某種關繫上的相似叫類似,從兩類不同事物之間找出某些相似的關系的思維方法,叫類比。藉助類比,常能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難的問題,在物理學中,現象、屬性、概念、規律、理論和描述手段等涉及的種種關系,都可以是類比的對象。
七、模型法
①為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實體或物理過程經過科學抽象轉化為一定的模型,這種轉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這種模型叫「假想模型法」又叫「理想模型」。它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可使物理教學簡單化,形象直觀化,又可使具體問題普遍化,便於學生發揮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
②建立模型可以幫助人們透過現象,忽略次要因素,從本質認識和處理問題;建立模型還可以幫助人們顯示復雜事物及過程,幫助人們研究不易甚到無法直接觀察的現象。例如:①研究分子、原子結構時,提出一種結構模型的猜想——原子核式模型(行星模型);②研究撬棒撬石塊時,把撬棒當做是杠桿模型。
八、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人們在自然存在的條件下,對自然、實驗的現象和過程,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或藉助科學儀器對有關物理現象,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研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所謂「自然存在的條件」,是指對觀察對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預、不影響其常態,所謂「有目的、有計劃」,是指根據科學研究的任務,對於觀察對象、觀察范圍、觀察條件和觀察方法作了明確的選擇,而不是觀察能作用於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九、探究法:
探究法是指用科學的方法深入探討、反復研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既是一種研究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十、累積法:
在測量的量很小時,將很多規格、性質相同的物體累加起來測量,然後除以個數算出平均值以減小誤差的方法就叫累積法。
十一、比值法
17. 物理學常用「比值法」來定義物理量。請你參照下面給出的題例再舉兩個例子 (需說明定義的物理量名稱及其數學表達式,講明是什麼物理量與什麼物理量的比值及這個比值的物理意義)
例 速度 ,是路程與時問的比值;它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十二、分析歸納法
歸納方法是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范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系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
十三、假設法
物理解題中的假設,從內容要素看有參量假設、現象假設和過程假設等,從運用策略看有極端假設、反面假設等.利用假設,我們可以方便地對問題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恰當地運用假設,可以起到化拙為巧、化難為易的效果
⑵ 初中物理教學中應注意的幾種基本方法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不能脫離實驗而獨立發展,而實驗教學作為物理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對物理的學習及物理思想的養成起著尤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的實驗探究中,對一些研究方法的掌握更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們就談談常用的幾種研究方法。一、控制變數法控制變數法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最常見且最有效的一種研究方法。
⑶ 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有哪些
無論是說課還是試講,物理學科中的教學方法常常是廣大考生頭疼的一關,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的一種手段,若能巧用各種教學方法,必能化難為易,化枯燥為有趣,它對教學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在物理教學中,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此,談談幾點方法。
一、以實驗激發興趣
物理實驗形象生動,有很強的趣味性,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實驗演示都非常的感興趣,在教學中如果能精心設計實驗,並巧妙地進行演示,增強其趣味性、新穎性,能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大氣壓》這一節時,我讓學生觀察一個中上部挖有一個小孔的礦泉水瓶,教師先用手壓住小孔,往瓶中灌滿水,再旋緊瓶蓋後問:「手放開後,高出小孔的水會不會從小孔中流出來呢?」,學生們根據以往經驗,異口同聲地答:「會」。當教師把手放開後,高出小孔的水並沒有從小孔流出來,學生們個個都感到很驚奇,引起學生興趣後,接著再讓學生裝觀察,打開瓶蓋後,高出小孔的水往外流的情形,再問:「為什麼旋緊瓶蓋,高出小孔的水就不會往外流呢?瓶蓋在這里起到怎樣的作用?」學生為了弄清其中的奧秒,聽課精力特別集中。利用好實驗,它就會象「魔術」一樣的引人入勝,這樣課堂教學效果肯定是很棒的。
二、創設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或通過生動的文字敘述為學生創設誘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在講授《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後,我播放了好萊塢大片《生死時速》中的一個片段,大意是「在某天,一輛公共汽車上載滿乘客,其中一名乘客是位出色的警探,可是車到站了卻不能停車,個個神情慌張,因為車上被恐怖分子裝了炸彈,車一減速就會爆炸,(拆彈的可能性已排除)」暫停播放後,我說:「若你是那位警探,應怎樣才能方便、安全地救出車上的乘客?」學生們了解題意後,顯得特別來勁,在正義感、責任感的驅使下,同學們都想救出車上的乘客,不一會兒,就議論起來,接著踴躍舉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達到預想的效果。
三、運用「激趣」,點拔學生的失誤
筆者在《壓力和壓強》一節的教學中,曾出過這樣一道題:「如圖,長方體A重10N,底面積為10平方厘米, 長方體B重20N,底面積為20平方厘米, 求A對B的壓強和B對地面的壓強。」
我發現學生對第一問的解答全部正確,對第二問的解答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出現了同樣的錯誤,他們都誤認為B對地面的壓力F=GB。針對學生們的失誤,我講了一則笑話:從前有一個人騎馬去買米,他很愛惜這匹馬,回來時為了不壓壞他的馬,那個人就背著米騎馬回家了。學生們聽後哈哈大笑,經討論後,他們很快就明白,求B對地面的壓力F=GA+GB。運用「激趣」,點拔學生的失誤,讓學生在笑聲中認識到錯誤,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四、善於聯系學生身邊生活實際,為學生學好物理插上翅膀
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便於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同時要讓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這樣既鞏固了已學的知識,也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激發了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強烈慾望。
如在上動能與勢能的轉化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我們在騎自行車時,前方是上坡路時,我們是怎麼做的呢?學生們異口同聲回答出預想中的答案後,我接著問:那你們知道這樣做的道理嗎?;又如在講授壓強這一節時,我指著教室的窗框,問:「同學們,以前我們教室的窗框是用木柴做的,現在用的是鋁合金,除了美觀之外,大家說說看還有什麼好處?」事實上,以上事例也是STS教育的有機滲透,不但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而且是學之有用的,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物理的熱情。
實踐證明:能夠靈活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愛學物理,學好物理。
⑷ 初三物理怎麼教啊
其實也不怎麼難初三就是基礎知識,主要是對一些公式的理解,不提倡學生死記硬背,對基礎公式要完全理解,其他的一些公式都可以用基礎公式推導出來,給學生一個可以理解的思路教會學生自己推導,那樣你講的就比較輕松,學生聽的也是津津有味,還有你要會創造氣氛,能帶動學生來到你的思維中,讓學生感到你不是在「上課」而是在像玩游戲,這樣下來,你教不好那是不可能的。我以前帶培訓時的一些經驗, 其實大多數都要自己總結自己的教學特色,要能使大部分學生能夠順利接受。
希望能幫到你
⑸ 初中物理的教學措施有哪些
(一)國內初中物理的教學措施有:
觀察法
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通過眼看、耳聞、鼻嗅、舌嘗、手摸,有目的地了解有關物理現象,然後通過思考,獲得正確結論。這種教學方法,叫觀察教學法,簡稱觀察法。應該指出,這里所指的觀察,不僅是用眼看,而是廣義的觀察。
觀察法的模式是:①創設情景,提出問題。②明確觀察的內容。③觀察和記錄。④分析觀察結果,得出正確結論。
觀察法的特點是:觀察對象直觀鮮明,能激發學習興趣。從觀察獲得的感性材料,需要經過思維加工,才能形成概念、規律。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實驗法
實驗教學法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儀器,取得實驗數據,通過驗證和探索,獲得科學結論的教學方法。從廣義來說,除學生分組實驗外,還包括課外科技活動、科技小製作等。
實驗法的模式是:①提出實驗目的,明確實驗原理。②選擇實驗儀器,掌握儀器使用方法。③設計實驗方案,了解實驗步驟。④進行實驗操作,記錄實驗數據。⑤分析實驗數據,得出正確結論。
實驗法的特點是: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獲得的感性材料豐富、深刻,手腦並用,有利於培養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3.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簡練、准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對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進行解釋、分析、論證,引導學生開展思維活動,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教學方法。它是物理教學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當然,講授與啟發並非對立,講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只要教師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點,突破關鍵,不要平鋪直敘,照本宣科,而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就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這樣的講授法就是啟發式的教學方法。
講授法的模式是設疑→釋疑→解疑,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講授法的最大特點是信息量大、教學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物理教學的各種形式及各種方法,都必須輔以講授法,使其相互配合。
4.自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教材或教學參考資料,獨立地進行學習以獲得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叫自學法。
自學法的模式是:提出提綱→閱讀教材→解疑析難。
自學法的特點是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能有效地培養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但是,中學生往往不善於自學,不喜歡閱讀自然科學的教材。因此,教師要循循善誘,耐心地給予具體指導,如編寫自學提綱、編擬思考題,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增強自學能力。
5.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討論,並加以總結,從而獲得知識、訓練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叫討論法。
討論法的模式是: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得出結論。
討論法的特點是:通過對教師布置問題的討論,可以分清是非、糾正錯誤、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與綜合的能力。討論法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主體的地位。
(二)國外流行的教學措施:
1.發現法
發現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首先提出來的,其理論基礎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布魯納認為:教學過程應是在教帥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的習慣和能力。發現法的模式是由四個階段組成的:①自覺階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②探索階段:提出問題,明確要求,使問題具體化。③整理階段:理解感知材料,進行分析和綜合,提出假設。④發展階段:運用探索所得的結論,加以鞏固、深化和創新。
發現法的特點是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重視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精神。但是,發現法忽視學生主要是學習間接知識這一教學特點,把科學研究中的發現方法移植到教學活動中,把教學按照「再發現」的步驟進行,勢必加重師生負擔,削弱基礎知識的完整性,影響教學的進度。
2.掌握學習法
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法」,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廣為使用,也被我國廣大中學物理教師所關注。這一教學方法的基本精神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分類學理論制定教學目標,並按此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測試、評價和矯正。
掌握學習法的模式由四個環節組成:①制定教學目標;②測試;③評價;④矯正。
掌握學習法的特點是教學目的具體、明確、重視反饋和調控,有利於後進生的轉化,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
⑹ 如何上好初三物理復習課
一、放眼教材,優化備課,採用合理的教學模式
鑽研教材不僅是對教材的理解和領會,還包括對教材的加工處理,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教學條件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駕馭教材,注意知識、技能的相互聯系和前後呼應,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同時注重綜合復習中的各學科的綜合。綜合復習的後期,學生往往會把基礎知識忘了,為此,在復習階段應讓學生帶齊教材。教師在備課時,選擇最優先的教學模式。例如,對於物理用語,可以採用「講授――掌握」式教學,強調規范化;對於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論,可以採用「啟發――分析」式教學,採用圈讀法;對於物理實驗,可以採用「引導――探究」式教學,採用相似實驗聯系教學;對於物理計算,可以採用「指導――自學」式的教學,強調計算的規范化,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了解學情,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教學
學生個體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對於不同的學生教師應有不同的對待方式,特別是在復習階段,更應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對於平時學習方法、習慣、成績都好的學生,一般只在具體問題上給予指導,並適當增大訓練難度,提出新問題,要求其盡量用多種方法解題,鼓勵他們創新思維;對於學習態度端正、勤奮,但成績一般的學生,一般應側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按章進行典型題講解,增強對概念的領悟;對於智力較好,但隨意性強,學習不努力的學生,著重在學習品質上對他們進行教育、調整,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培養其認真學習的態度;對於少數學習和表現方面都存在嚴重問題的學生,一般採用不刺激、低要求、慢教化的策略;針對愛馬虎的學生,則應嚴要求,不放過任何錯字、病句,甚至是書寫的工整性。
三、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由於初中學生處於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間的發展階段,教學目標應以智力因素目標為主,教學內容是物理知識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教學空間是在課堂之內,所以教學過程的優化是獲得高效率、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
1.選擇教學策略,注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教學前,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教學內容的目標要求及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從而把握教學的起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其次,在深入分析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和教學目標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觀察自然現象、生活現象展示,結合物理史實、學生意想不到的錯誤、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看法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的方法等創設問題情境的途徑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學時,要採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如有選擇的對舊知識的要點進行檢索、幫助學生對各學科知識構建聯系,在實驗探究中為學生指明實驗重點、為學生實驗探究提供提示性的指導;對於復雜的、綜合性強而學生難以一步達到目的的問題進行分解和鋪墊,描述預期的結果或成功標准、創設成功的學習情境等。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通過進一步歸納整合,理順知識脈絡,形成學生自己的整體知識體系,從而實現知識的系統化,使學生通過概括總結,不僅獲得知識本身的意義,而且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聯系起來去理解和把握,自覺地把握各個知識間的整體聯系。
2.從實際情況出發,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不同的教學策略都有其利弊。因此,對於教學方法要因班級的情況不同而變化,因上課的選擇,時間不同而變化,因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我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三因素的分析和組合,遵循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採用作業自評、互評、相互交流、測試評分、重點談話等多種教學方式,靈活開展教學。
3.注重課堂學生信息反饋,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造具有民主氣氛和科學氣息的課堂教學環境,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過程中的差異。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發言,允許他們交流討論,給他們機會發表不同的觀點或表達某種見解,教師應有意識地抓住學生的反饋信息,便於在以後的教學中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4.師生情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的信任和鼓勵,會增進師生間情感的交流,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正面影響,整個教學過程會因此而變得親切、自然、愉快、順暢,課堂氣氛活而不亂。教師在物理復習課教學過程中,可以對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評價等進行情感化處理,適時地調劑課堂氣氛,如用幽默的言辭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用恰當的肢體語言創設情感氛圍等,以達到「知情並茂」的效果。
⑺ 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都有哪些
很多的學生對物理充滿的厭惡,這是因為這個科目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難的,並且牽扯的內容非常多,這使得大多數的孩子對於這們課程有放棄的打算,家長也忙於工作沒有辦法來教導孩子,所以現在唯一的方式就是找一個初中物理輔導,這樣可以改善孩子這個科目發的分數.
物理重點內容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輔導的方式,如果你也是面對物理比較頭疼的話,可以觀看以上的內容,會對你有一些幫助.
⑻ 初三物理怎麼學
初中物理知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物理事實(物理現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初中物理主要學習有關力、熱、聲、光、電幾大部分。學習物理先是要「學會」,這是初級階段,然後是「會學」,這屬於高級階段。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方法是:首先通過觀察、實驗,認清物理現象,了解物理事實,建立物理圖景,再進一步通過概括、分析和歸納,形成概念找出規律。同時要學會把物理概念、規律和物理現象、物理情景聯系起來,理解它們的物理意義,並及時進行總結,形成知識網路。
這樣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又有利於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要體現「物中有理」,「理中有物」。做到三重視,即重視知識的引出或建立過程,重視其物理意義,重視聯系實際及其應用。
(一)了解學科特點是學好物理的前提。
物理學科的基本特點是:知識量大,涉及面寬。體現有四多:概念多,規律多,公式多,實驗多。初中兩冊物理書總計77個知識點,26個基本公式,23個重要實驗,97個知道,37個「理解」層次要求。面對如此多的知識含量,首先要確立一個原則,就是「先死後活,不死不活,死去活來」的原則。
就是說該記的規律、概念、公式和定義必須記住,記不住就談不上靈活運用,記不住就談不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知識,才能逐步培養我們的實驗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我們講的「記」並非死記硬背,是指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
(二)勤奮是學好物理必要條件。
人之初,性本懶,懶是學習成功的大敵。
怕苦、怕累是阻礙學習成功的絆腳石。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要想取得良好成績,就必須付出代價。勤奮出天才,有耕耘才會有收獲。在學習中要靠頑強毅力不斷地與懶惰思想作斗爭,這樣才能學好物理。
(三)好的學習方法是學好物理的重要途徑。
1、讀好物理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物理書分三個階段:
(1)課前讀書,認真預習,摸清老師要講內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內容,做到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聽課。
(2)課上打開書,邊聽,邊看書,邊思考,對照老師講解與書本陳述異同點,深入理解,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課後看書,將課本中重要概念、規律、定義和公式進一步理解,讀書的過程就是對物理知識深入理解的過程,也是加強記憶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再做題,必將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
2、聽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認真聽講是學好物理的關鍵,聽課應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①知識是怎樣引出的?
②知識內容是什麼?
③所學知識概念應怎樣理解?
④所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什麼應用?
3、重視知識體系的建立
每章節學習完畢,都應進行小結,按知識條塊歸類,並建立相關的知識網路,將平時細碎的知識進行縫合,將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楚,由點到面形成網路。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就是對知識加深理解的過程,也是提高綜合歸納能力的過程,也是深刻理解知識內涵和外延的過程。
4、重視做題訓練
人之初,性本忘,遺忘是人的共性。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人的記憶經過24小時則將忘掉50%以上,假設所學內容課堂上記住100%,那麼經過24小時,所學知識將在腦海中僅存不足50%。因此,及時反饋,及時復習,加強做題,強化訓練就非常必要。做題訓練是考查知識是否掌握的重要環節。做題要有一定的量,沒有量也就沒有質。通過做題,明思路,找方法,尋規律,力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訓練查缺補漏,提高能力。
5、建立錯誤檔案
將平時考試和練習中的錯誤記錄在案,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查找相關的知識漏洞,及時補缺。必須做到犯過的錯誤不可重復再犯。
(四)注意初三物理與初二物理的區別。
初二物理教材注重物理現象教學,通過物理現象教學,引起學生興趣,引發思考,探究因果,提高素質。初二物理學習特點是記憶為主理解為輔。
初三物理教材隨知識難度的增加,由物理現象教學逐步進入理論教學。例如,機械能、內能、電學的8大概念看不見,摸不到,缺乏直觀性,具有抽象性。因此學習方法也應隨之改變,如果說初二物理學習是以記憶為主、理解為輔的話,那麼初三物理學習就應以理解為先,強化記憶,靈活運用,提高能力。
初三學生還面臨著升學考試任務,因此我們著眼點還要面對升學考試,因此在平時學習物理時必須以中考尺度要求自己,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應對中考。
⑼ 誰有初三物理免費教學視頻啊,給網址能提供下載也行。
這是跟抄我學物理老師的全部初中物理教學視頻,我都跟著學了一年,非常好。網址http://u.youku.com/user_show/uid_jlhwww
⑽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的幾種方法
物理教學中蘊含的大量的科學方法,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並且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去,適時向學生介紹、點撥,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去體驗、體會這些科學方法,逐步提高科學探究能力,掌握一些科學方法,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初中物理課程標准》中,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在探究科學規律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動腦,通過物理學知道的「再發現」過程,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掌握科學學習的策略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從而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素質。要想使物理教學達到新課程標准確定的目標,我們必須重視物理教學中蘊含的大量的科學方法,把它們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去,適時向學生介紹、點撥,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去體驗、體會科學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掌握一些科學方法,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就與大家一起來探討物理教學中常用的一些科學方法。 一、猜想法在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猜想這一步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躍的成分,對學生猜想能力的培養,也是物理探究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且猜想決定了科學探究的方向,因此,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猜想就顯得格外重要。 首先,猜想要有一定經驗和知識作為基礎。在進行科學猜想能力方面的教學時,可先針對問題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鼓勵學生把所有可能的情況都大膽地說出來,然後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逐一進行分析,想想生活中有哪些事實支持它,它和已有知識是否一致,排除那些與經驗和知識相矛盾的想法,留下的就可能是科學的猜想了,沒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猜想恐怕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所以在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胡猜亂想,讓學生說出猜想的理由、事實依據是很有效的避免課堂混亂的手段,也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方法之一。 另外,教師引導學生猜想要注意把握好方向性。在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可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由於課堂教學的時間和器材以及學生的知識的限制,我們不可能將學生講的、說的一一進行探究,必須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才能讓探究過程順利完成。例如在猜想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的時候,學生猜想到的因素可能有質量、速度、重力、斜面坡度、高度等,特別應該注意要讓學生說出猜想的理由和依據,要能舉出相關的實例來證明。然後教師引導學生把其中類似的因素歸為一類,即質量和重力可以歸為質量這個因素,斜面坡度、高度、速度都可以歸為速度這個因素。這樣就把動能大小歸納猜想為與質量和速度這兩個因素有關。同時引導學生復習前面學習過的牛頓第一定律實驗,可以知道要控制物體到達斜面上的速度相同,必須控制物體從斜面上滑下的高度相同。然後通過控制變數的研究方法,這個探究實驗就不難完成了。完成實驗後,教師可以補充做一個實驗,即把質量和速度分別增大一倍,觀察木塊被推動的距離,來判斷質量和速度這兩個因素中到底哪一個因素對動能的影響更大,這樣為到高中的繼續學習打下基礎。當然,學生的猜想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實重視這一能力的培養,時時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猜想,以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控制變數法 「控制變數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究問題的科學方法。由於影響物理研究對象的因素在許多情況下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因素相互交錯、共同起作用的。所以要想精確地把握研究對象的各種特性,弄清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必須人為的製造一些條件,便於問題的研究。例如當一個物理量與幾個因素有關時,我們一般是分別研究這個物理量與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再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這樣就必須在研究物理量同其中一個因素之間的關系時,將另外幾個因素人為地控制起來,使它們保持不變,以便觀察和研究該物理量與這個因素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控制變數」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許多概念或規律的探索過程,都要用到控制變數法。例如,在八年級剛接觸物理時,有一個探究實驗是探究「聲音怎樣從發聲的物體傳到遠處?」。讓一個學生在桌子一端敲擊桌面,另個學生在另一端聽聲音,一次貼在桌面上聽,一次只是貼近桌面。發現兩次都可以聽到聲音,引導學生分析這兩次聲音分別是通過桌子和空氣傳來的,從而說明聲音要靠介質傳播。同時讓學生比較兩次聽到的聲音大小,從而認識到聲音在固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即固體的傳聲能力強。在這里,老師一定要強調實驗中需要控制的變數就是聽聲音的距離和敲擊桌面的力度要相同,使學生體驗到控制變數的思想,為以後的探究實驗作好方法上的准備。 初中物理還用到控制變數法的實驗有:影響聲音的音調、響度等的因素有哪些?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和導體的電阻的關系,電熱的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有哪些?研究感應電流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