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哲敏物理
隨著2010年3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 年) 頒布和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堅持能力為重」等要求為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國部分高校認真研究了IYPT的理念和競賽方式等各環節,充分認識到這種形式的競賽有別於我國高校傳統的科研訓練,對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經過認真討論,各高校一致認為,IYPT的競賽模式有必要在我國高校中進行推廣,因而決定舉辦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並得到了教育部領導的關注與支持。
2010年7月22日—26日,第一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在南開大學舉行,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12所高校參加了本屆競賽,許多高校派出代表對競賽進行了觀摩。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大良、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出席了開幕式並講話。中科院院士、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副所長兼理論物理研究室主任葛墨林為獲獎選手頒獎。
2011年8月15日—20日,第二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在南京大學舉行,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蘭州大學等23所高校參加了本屆競賽。與首屆競賽相比,本次競賽增設了決賽環節。南京大學副校長談哲敏教授致歡迎辭並宣布競賽開幕。
2012年8月18日—23日,第三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全國35所高校的36支代表隊參加了本屆競賽,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經過激烈角逐進入了決賽,最終北京大學奪冠。教育部高教司理工處李茂國,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光巨出席了開幕式。
2013年8月12日—17日,第四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在蘭州大學舉行,全國38所高校的39支代表隊參加了本屆競賽,最終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五輪對抗賽總成績排名前三進入決賽,另有北京師范大學因在所有五輪預選對抗賽中均獲得所在分賽場的最高成績而作為第四支隊伍進入決賽。比賽期間,組委會主席許京軍介紹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歷程,中科院院士吳岳良作了題為「物理學的主旋律與挑戰」的學術報告。
2014年8月19日—23日,第五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全國38所高校的39支代表隊參加了本屆競賽,最終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以五輪對抗賽總成績排名前三進入決賽,另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因在所有五輪預選對抗賽中均獲得所在分賽場的最高成績而作為第四支隊伍進入決賽。哈爾濱工業大學代表隊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得到類似全息立體圖案,獲得評委一致好評,奪得本次比賽的冠軍。中科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羅俊出席了開幕式並講話。
2015年8月19日—24日,第六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舉行,全國48所高校的49支代表隊參加了本屆競賽,參賽師生約600人,總比賽場次達81場,另有國內21所高校的師生觀摩了本屆賽事。最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進入決賽。哈爾濱工業大學成功衛冕,成為CUPT歷史上首支蟬聯冠軍的隊伍。
第七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將於2016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
『貳』 印象主義是什麼意思
印象主義(Le Impressionisme)在西方美術史上,印象主義一詞有兩層含義:一指產生於法國的印象主義流派; 另一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內的印象主義美術思潮及其廣泛的影響,後者具有世界性意義。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在19世紀60一70年代以創新的姿態登上法國畫壇,其鋒芒是反對陳舊的古典畫派和沉湎在中世紀騎士文學而陷入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吸收了柯羅、巴比松畫派以及庫爾貝寫實主義的營養,在19世紀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光學理論和實踐)的啟發下,注重在繪畫中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
英文:Impressionism
法語:Impressionnisme
西班牙語:Impresionismo
一、美術領域
概念
印象派畫作常見的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而顯見,構圖寬廣無邊,尤其著重於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並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為描繪對象。
背景
西方繪畫在發展歷程中,畫家總是將當時的科學成就引進藝術創造之中。由於光學和色彩學研究成果問世,後來又經查理士·亨利把光和色彩直接與美學相結合,運用到藝術法則上,這使追求創新的畫家們深受影響和啟發,他們嘗試著純粹的「外光」描繪,以及新的色彩關系分析,並把這種自然科學的法則和他們的藝術觀點結合起來進行創作。他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是光的照射作用,才顯現出它的物象;而一切物象又是不同色彩的結合,太陽光是由七種原色組合而成。如果離開了光和色彩便沒有這個世界。
他們還認為:畫家要認識這個世界,主要是從「光」和「色彩」的觀點上去認識,「光」和「色彩」既然成為這個世界的中心,也是畫家認識世界的中心,所以畫家的任務也就在於如何去表現光和色彩的效果。「光」為「色」之母,有光才有色,世界上任何具體的物象和事件只是傳達光和色彩的媒介罷了,它本身的意義是次要的!這種藝術觀念成為他們的主導思想,從而支配他們的創作活動。
由於他們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畫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就不可避免地將畫家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停留在感覺階段,停止在「瞬間」的印象上,這就導致創作中竭力描繪事物的瞬間印象,表現感覺的現象,從而否定事物的本質和內容。在他們看來世界萬物在陽光下一律是平等的。雷諾阿曾說過:「自然之中,決無貧賤之分。在陽光底下,破敗的茅屋可以看成與宮殿一樣,高貴的皇帝和窮困的乞丐是平等的。」
這種藝術觀念導致他們在創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繪「光」。只重藝術的形式,忽視乃至否定藝術的內容。如支持印象主義的左拉所說:「繪畫所給予人們的是感覺,而不是思想。」所以我們在印象派的畫中所看到的是充滿陽光的色塊組合,充滿空氣感。總的說來印象派創作只重感覺,忽視思想本質,以瞬間現象取代之;以習作代替創作;以素材代替題材;以偶然代替必然;以次要代替主要的。
既然是憑感覺,那必然是主觀的,所以印象派所描繪的是主觀化了的客觀事物。這標志著與傳統藝術觀念、藝術表現方法和藝術效果的決裂。所以說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藝術流派。不可否認印象派畫家在陽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發現,在對光與色的表現上豐富了繪畫的表現技巧,他們倡導走出畫室,面對自然進行寫生,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間的印象,使畫面出現不尋常的新鮮生動的感覺,揭示了大自然的豐富燦爛景象,這是對藝術創造的一大貢獻。他們的藝術是屬於現實主義范疇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藝術中的反映。他們的藝術創造是具有革新和進步意義的。
創作特點
印象派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象,在創作技法上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
繪畫技巧方面,印象派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隨著觀察位置,受光狀態的不同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印象派著重於描繪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為永恆,並將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印象派觀察、直接感受表現色彩變化的微妙的畫風,影響後來的現代藝術非常深遠。
早期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寫,把畫架從室內搬到戶外,在野外作畫,因此又稱為外光派。
印象派脫離了以往藝術形式對歷史和宗教的依賴,藝術家們大膽地拋棄了傳統的創作觀念和公式。藝術家將焦點轉移到純粹的視覺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內容和主題變得不再重要,和表現主義表現內心情感、忽視描繪對象的外在形象不同。
藝術成就
印象主義
代表畫家
克勞德·莫奈
愛杜爾·馬奈
埃德加·德加
奧古斯特·雷諾阿
卡米耶·畢沙羅
瑪麗·卡薩特
亞弗雷德·薛斯利
居斯塔夫·卡玉伯特
代表作品
《印象·日出》《睡蓮系列》《紅帆船》《咖啡廳演唱會》《煎餅磨坊的舞會》等等
影響
作為一種美術思潮,印象主義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動了以後美術技法的革新與觀念的轉變,對歐美、日本乃至中國的畫家產生過或大或小的影響。推動了後印象主義的產生。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 - 1883.04.30)是19世紀印象主義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他從未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但他深具革新精神。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托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在他去世前一年,遠在塔希提島的高更寫道:「他是我的老師。」在他去世後三年,「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簽上「保羅·塞尚『。
二、音樂領域
概述
在音樂方面,德彪西通常被認為是主要的印象主義者。德布西音樂從他的第一部作品到最後一部作品,都各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只有約1892~1903年間完成的樂曲和一些風格上同這個時期樂曲酷似的後期作品,才可以說具有一般含義上的印象主義。他的印象作品有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1902年首演),交響詩《雲霧》(《夜曲》〔Nocturnes〕之一,1899年作)和鋼琴曲《帆》(見《兩套前奏曲》〔Douze Preludes〕第一冊,1910)。其他被認為屬於印象派的作曲家有拉威爾(Maurice Ravel)、戴流士(Frederick Delius)、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席曼諾夫斯基(Karol〔Maciej〕Szymanowski)和葛利菲斯(Charles Griffes)。
音樂上的印象主義往往被認為是指一種微妙脆弱、消極雜亂、情緒曖昧的音樂。印象主義音樂的特點,說得確切些則是拘謹、剋制、平靜,一種由於作曲家把純音響想像為美和神秘的目的本身,從而形成的豐富多彩的效果。印象主義雖被認為是擺脫浪漫主義的過分放縱的一種運動,但其許多特點可以在一些又被稱為表現主義的浪漫主義先驅者的作曲家(如李斯特、華格納和斯克里亞賓〔Aleksandr Scria! bin〕)的作品中找到根源。
印象主義音樂是19世紀主要在法國流行的一種音樂樣式,受「象徵主義文學」和「印象主義繪畫」的影響。[5] 這些音樂並不描述現實的事件,而是建立在色彩,運動和暗示(Suggestion)之上,這其實是印象主義藝術的共征。而印象主義者多為法國人。他們認為,純粹的藝術想像力比描寫真實事件具有更深刻的作用。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為德彪西和拉威爾。印象主義音樂帶有一種完全抽象的、超越現實的色彩,是音樂進入現代主義的開端。
創作特點
音樂並不以描述實物為主,但是一些音樂作品卻的確是應情應景而寫的。這些音樂被稱為標題音樂。而印象主義音樂作品幾乎都是標題音樂。這意味著這些作品會以風景,詩歌或者是圖像為題,例如德布西的《大海》,《春天》。一如印象主義繪畫,傾向於描繪物體的光和色,而非其清晰的輪廓,這樣的作品給人以夢幻,印象或是暗示的感覺。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全音階的使用,這在德布西的作品《帆船》得到很好的體現。另外,印象派作曲家很少寫有長旋律,偏愛短小精緻的樂句,以營造氣氛。還有德布西會使用到例如具希臘和亞洲特色的音階,如古代中國的五聲調式的使用。即使是和其他作曲家一樣使用同樣的調式,德布西也能創作出新穎的和弦。有名的音樂評論家卡米爾·毛克萊寫道:
「光在印象主義者畫作中的運用有如主題在音樂里交響式延伸一樣。克勞德·莫內的風景其實就是光波的交響曲。而德布西先生的音樂,並非建立在一連串主題之上,而是紮根於聲音本身的相對價值之中,這和那些畫作異曲同工。這是由會作聲的斑塊所構成的印象主義。」
藝術成就
代表人物
德彪西和拉威爾是公認的兩位印象主義作曲家。另外,法雅,席曼諾夫斯基,保羅·杜卡,義大利的雷斯皮基和英國的沃恩·威廉斯也是該流派音樂的傑出代表。
代表作品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牧神午後》《春天》《大海》《意象集》《庫普蘭之墓》
影響
在印象主義流行時期和德彪西在1918年逝世後,一大批作曲家採用了印象主義技法創作了自己音樂作品,其中一些更被稱為「後印象主義者」,這些作曲家包括大流士·米堯(Darius Milhaud)、莉莉·布朗熱(Lili Boulanger)、普契尼等。
雖然印象主義流行的時間不長,它很快就被更加激進與富於變化的現代音樂所代替,但卻在音樂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值得一提的是,調性的重要性在印象主義音樂被淡化。雖然這些音樂作品仍是有調性的,但是其「無功能」和弦(non-functional chords)為後來的勛伯格等人所代表的無調性音樂鋪平了道路。而後來二十世紀音樂中的「表現主義」、「十二音體系」以及「序列音樂」等幾種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義音樂的影響。
三、文學領域
概述
文學方面的印象主義,一般來說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寫作手法,反映作家的個人氣質。一些作家的作品以其感染力很強而被認為可與繪畫方面的印象主義相提並論,他們是托瑪斯曼(Thomas Mann)、赫塞(Herman Hesse)、福特(F. Madox Ford)和沃(Evelyn Waugh)。
文學史家認為印象主義在19世紀70年代以後進入文學 ,但文學中的印象主義表現如何 ,哪些作家和詩人屬於印象主義,卻眾說不一。能夠確定的只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歐一些文學家的確 有類似印象派繪畫和音樂的那種創作方法,即致力於捕捉模糊不清的轉瞬即逝的感覺印象。由於文學創作的特殊性質,文學中的印象主義者更注意這種瞬間感覺經驗如何轉化為感情狀態。他們與繪畫和音樂中的印象主義者相同,也反對對所描寫的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合乎邏輯或理性的提煉加工,於是他們本人也成了傳達外界刺激與本能反應之間的中介。
印象主義文學與象徵主義文學之間有類通之處,它們都是形式主義的文學流派;但兩者也有不同,主要在於印象主義反對使用象徵手法表達思想,而傾向於感覺的描述。通常被認為象徵主義的某些詩人,實際上更傾向於印象主義,例如象徵主義領袖之一保爾·魏爾蘭的《詩藝》一詩,與其說是在談象徵主義,不如說是一篇印象主義宣言。
流派代表
代表人物
法國文學史家把龔古爾兄弟作為印象主義小說的代表 ,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義代表人物的法國詩人、小說家皮埃爾·洛蒂,他的某些詩歌的確如印象派畫家那樣在「捕捉瞬間的感覺印象」,但並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紀法國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義的嚴重影響,某些小說中只剩下感覺印象的朦朧的追求。
英國19世紀末的王爾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義的傾向比較明顯。1912~1918年在倫敦的一部分英美詩人組成的意象詩派,與印象主義一樣強調感覺印象的描繪,但他們自稱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們認為形象的模糊與不明確是浪漫主義的余風,因而全力加以攻擊。但理論上的分歧在創作實踐上有時卻很難覺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國詩人艾·洛威爾、希·杜利特爾、約翰·高爾德·弗萊徹等人的許多作品與印象主義的詩無分彼此。
在德國文學中情況也相似,文學史家無法確認界線分明的印象主義流派。以德特勒夫·封·李利恩克龍為首,包括理查·戴默爾、古斯塔夫·法爾克等人,被認為是德國印象主義傾向最明顯的詩派,但他們強調如實記錄事物給詩人的感覺經驗,因此接近自然主義。此外,如胡戈·封·霍夫曼斯塔爾和阿爾諾·霍爾茨等人的許多詩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義傾向。
代表作品
《菊子夫人》《詩集》等等
感受式批評
印象主義一詞同時還指一種文學批評,稱為印象主義批評,亦即感受式批評。這種批評拒絕對作品進行理性的科學的分析,而強調批評家的審美直覺,認為最好的批評只是記錄批評家感受美的過程,至多指出這美的印象是如何產生的,是在哪種條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義批評是一種朦朧的、沒有明確論證的「以詩解詩」式的批評,而且往往寫成散文詩的格式,文學批評就成為一種與文學創作沒有本質區別的藝術門類,寫這種批評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詩人或作家。
四、電影領域
概述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就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
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藝術成就
代表人物
路易·狄呂克、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謝爾曼.杜拉克、讓.愛浦斯坦、
代表作品
《車輪》《狂熱》《西班牙節日》《忠誠的心》《美麗的尼維爾內斯河》等等
影響
印象主義在經濟上未能解救困苦中的法國電影,也沒有滿足先鋒派導演的探索欲。在20世紀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龐雜話語的洪流中,抽象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紛紛登上了電影藝術的舞台。但是,這種現代主義電影藝術的盛世之下,卻面臨著更大的危機。首先,是自身藝術的生存危機;其次,法國電影的工業出現了更為巨烈的崩潰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先鋒電影導演開始正視自身的生存現實/法國社會的狀況以及整個世界的精神危機。他們的創作開始向現實回歸,由形式上的美學觀轉向面向現實的實踐創作觀。由此,紀錄片成為了很多先鋒導演的出路,伊文斯/卡瓦爾康帝等紛紛將個體的先鋒藝術美學觀念與社會現實相結合。而另一部分先鋒電影導演,他們在思想上崇拜美國好萊塢所創造的奇跡。他們堅持在先鋒電影的劇情片中尋找藝術生存的支點。在這樣的情況下,現實主義/自然主義顯然是最具有廣泛受眾基礎的藝術話語,這成為了先鋒藝術者的最佳選擇。弗戴爾/維果/雷內.克萊爾,特別是讓.雷諾阿這個印象派畫家比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兒子,再次開始了電影藝術的現實主義探索,由先鋒的電影形式/特技,回歸於生活/自然的抒寫,電影史名之為「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承如名稱所釋,他們再次將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的敘事范型與影像詩學聯系在一起,對「上鏡頭性」進行新的挖掘,開始了「後印象主義影像」的現實主義探索。
『叄』 電影電視戲劇 常識
戲劇特點:
(1)、劇本必須適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發生在不同地點和較長時間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兩三個小時內的演出中表現出來。
關於「三一律」的知識見162頁第四段
(2)、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戲劇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的,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這中沖突是社會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就構成了劇本的情節結構。
劇本的情節結構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開端:介紹人物關系和揭示矛盾沖突
發展:描寫情節的波瀾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沖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沖突發展到頂點並表現出急劇轉化的局面
結局:結局是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矛盾沖突的解決。
尾聲:與序呼應,對劇本的思想內容作些啟示,引起人們的聯想和展望。
(3)、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必須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徵
3、劇本刻畫人物推進劇情和表達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說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術、環境、音響、人物上下場、人物對話的姿態、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
(2)、人物的對白和唱詞:包括獨白、旁白、對白。是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展開情節、提示人物性格、表現主題思想。
(3)、結構形式:分幕分場。墓是大單位,場是小單位
4、戲劇分類:
(1)、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不同:話劇、歌劇、舞劇、詩劇、歌舞劇、相聲劇。
(2)、劇情的繁簡和結構不同:多幕劇、獨幕劇
(3)、題材反映的時代不同:歷史劇、現代劇
(4)、矛盾沖突的性質和表現手法不同;悲劇、喜劇、正劇(悲喜劇)。
(5)地域色彩不同:京劇(北京)、滬劇(上海))、豫劇(河南)、呂劇(山東江蘇)、川劇、漢劇(湖北)、楚劇(湖北江西)、晉劇(山西)、黃梅戲(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劇、廣播劇、電影、電視劇等
作者和《雷雨》
作者曹禺,原名萬家寶,1910年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 1933年在清華大學四年級時,完成了他的處女作多幕話劇《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第一次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引起了戲劇界的震動。《雷雨》是我的第一聲呻吟,或許是一聲呼喊」。
繼《雷雨》之後,曹禺又寫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劇本。《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解放後,曹禺有《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劇作。
標題的象徵意義
《雷雨》的標題既點明戲劇情節發生的自然氣候:「;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這樣的天氣終於導致夜間雷電交加,風雨大作。與這種惡劣天氣並行發展的是這個封建大家庭內部也醞釀著而且終於爆發了一場毀滅性的「雷雨」:四風、周沖觸電而死,周萍開槍自殺……自然界和家庭內部的「雷雨」其實正象徵了社會矛盾的日趨尖銳。作者用「雷雨」為題形象地告訴人們: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一場天翻地覆的社會大變革不可避免地即將發生。
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個貧民家庭里。老舍7歲進私塾, 「五四」運動後,用白話文試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中文講師。陸續寫出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3部具有諷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長篇小說,提供了現代小說史上最早的諷刺性的長篇體制。1930年春回國後任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6年夏,老舍辭去教職,從事專業寫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說《駱駝樣子》,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七七,,事變後,他離別妻子兒女,隻身輾轉去武漢、重慶,勇敢地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工作。
他特別重視話劇創作,1939年至1943年間,獨立完成或與人合著的劇本就有《殘霧》《張自忠》《歸去來兮》等九部。1946年與曹禺赴美講學,寫完了100萬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後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國。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等職。1951年獲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文革」開始後,受到殘酷迫害,於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盡。
老舍是我國「五·四」以來新文學的開拓者之一,現代傑出的語言藝術家,享有世界聲譽的愛國主義作家,人民藝術家。他以小說、劇作和曲藝著稱於世,在散文、詩歌、雜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寫下10多部長篇小說,70多部(篇)中短篇小說,30多部劇作,一部4000行的長詩和近300首短詩,近20部譯著等,共800多萬字。他的作品豐富了世界進步文學的寶庫。
作家作品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傑出的戲劇家,詩人。1564年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他曾經在「文法學校,,讀書,後因父親破產,中途輟學。21歲時到倫敦劇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戲,並開始創作劇本和詩歌。他創作的大部分是詩劇,主要作品有《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他的創作生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1590—1600年,包括10部喜劇(如《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9部歷史劇(如《理查三世》等),3部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作於此時)等;
第二個時期是1601一1608年,包括7部悲劇(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作於這個時期),4部喜劇和一些十四行詩;
第三個時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劇(主要是傳奇劇)和一部歷史劇。
人文主義:(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 麥克佩斯》)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它的斗爭鋒芒是針對中世紀封建主義世界觀,特別是天主教會的宗教世界觀的。教會提出以神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義者則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以此來和它對抗。對「人」的肯定,成了資產階級思想的核心。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①用人性反對神權。②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慾主義。③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④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
莎士比亞就是這樣一位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進步作家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學的傑出代表。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蘇太興人。現代著名劇作家,物理學家。1914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讀理科,其間閱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1920年回國,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業余從事劇本創作。主要作品有《一隻馬蜂》《壓迫》等,多為獨幕劇。抗戰期間創作的多幕劇《等太太回來的時候》《妙峰山》以及獨幕劇<<三塊錢國幣》等,表現了強烈的愛國心和正義感。它的劇作,構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橫生,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國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文化部副部長等。
丁西林的喜劇風格
丁西林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喜劇作家,作品以獨幕劇為主。代表作有《一隻馬蜂》《壓迫》等。丁西林的獨幕喜劇比較注意在「趣味」上下功夫,故他的作品多為帶有詼諧意味的趣劇。作品簡潔集中,渾然一體,能在較為輕松平淡的戲劇沖突中反映社會現實,寓庄於諧。
古代戲曲常識
1、 定義:見課本182頁第一段
2、 戲曲的有關常識
(1) 雜劇結構:
元雜劇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調)演唱的一種戲曲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嚴格的體制,形成了歌唱、說白、舞蹈等有機結合的戲曲藝術形式,並且產生了韻文和散文結合
的、結構完整的文學劇本。
在結構上,元雜劇一般是一本四折,只有個別的是五折或六折。折,是音樂組織的單元,每一折只能用一宮調的一套曲子,形成故事情節發展的自然段落,相當於現代戲
中的「幕」。元雜劇中還有「楔子」,為結構短小的小戲,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對
故事的由來作簡單的介紹.,相當於「序幕」,也有在折與折之間演出的楔子,相當於過
場戲:
(2) 扮演角色
雜劇的角色分為四個行當:
男角稱末行,分正末,副末;
女角稱旦行,分正旦,副旦:
凈行,以扮演剛猛凶惡的人為主,有男有女,分正凈,副凈
雜行,包括孤(官員),孛老(老年人), 卜兒(老婦)、徠兒(小孩)、細酸(窮秀才)等。正末、,正旦是兩種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劇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劇本叫旦本。
(3) 元雜劇的劇本構成
元雜劇的劇本一般由曲詞,賓白、科範三部分組成。
曲詞以一人主唱的形式進行。
賓白就是說白,包括對白和獨白。
科範或叫「科」「介」,是關於動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見科」「把盞科」「做掩淚科」「內作起風科」等。此外,每本雜劇結尾處有兩句或四句詩句,用以概括全劇思想,提出本劇劇名。例如,「秉鑒持衡廉訪法,感天動地竇娥冤」。末句是戲的全名,「竇娥冤」則是簡名.
元雜劇的唱詞按一定宮調寫成。共分五個宮(五個全音階):正宮、·中呂宮,南昌宮、仙呂宮,黃鍾宮,分別個當於現在的C,D、E、G、A五個樂調(譜號);曲牌,相當於現在的調號和板號(如二黃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簡譜中的曲譜和節拍。元雜劇中一折限於一調一韻。古代戲曲,鑒賞重點是古代戲曲的語言和藝術手法。
(4) 其他:
元雜劇也稱元曲,在文學史上與唐詩宋詞並稱。當時著名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其中以馬志遠關漢卿鄭光祖白樸王實甫最著名。如關漢卿的《竇娥冤》馬志遠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白樸的〈牆頭馬上〉王實甫的〈西廂記〉
元雜劇四大愛情悲劇關〈拜月廳〉,王〈西廂記,〉白〈〈牆頭馬上〉,鄭〈倩女離魂〉南戲四大本〈荊釵記〉、〈白兔記〉、〈拜月廳〉、〈殺狗記〉。
影視常識——電影流派
● 德國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此字原為藝術史與批評的專用語,意指不再把自然視為藝術的首要目地,以線條、形體和色彩來表現情緒與感覺作為藝術的唯一目地。表現主義電影則發源於1920年的德國,此種電影中的演員、物體與布景設計都用來傳達情緒與心理狀態,不重視原來的物象意義。《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運用這種手法而聞名。之後德國表現主義的風格影響到默片時代的一些好萊塢電影與1940年代的黑色電影,其它如希區考克與奧森.威爾斯亦受表現主義的影響。 ● 形式主義 Formalism 文學、藝術或戲劇中專強調形式與技巧而不強調題材的表現手法。起源於1915年的俄國,因為莫斯科語言學圈及詩語言學會的成立,反對俄國革命前處理敘述材料的傳統方式,轉而重視藝術語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響到當時的各藝術領域。在電影表現或分析上,形式主義強調不同形式的運用可以改變材料的內涵,剪接、繪畫性構圖與聲畫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義電影工作者的興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等均是此種主義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義的壓迫而停止在俄羅斯的發展,但對後來的結構主義與符號學有很大影響。●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 超現實主義 Surrealist film 1920年興起於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的、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人類潛意識的種種狀態。路易斯.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而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與傳統藝術,領導人安德烈.布列東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種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試著以語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來表現思想真正的運作情形。」後來超現實主義成為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瑪雅.黛倫與肯尼斯.安格。商業電影中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主要派別,只出現在個別導演的電影中,如伍迪.艾倫。● 新寫實主義 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個電影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有羅貝多.羅賽里尼、狄西嘉、魯奇諾.維斯康堤等。這類的電影大主題大都圍繞在大戰前後,義大利的本土問題,主張以冷靜的寫實手法呈現中下階層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運用非職業演員表演與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相較於戰前的封閉與偽裝,新寫實主義電影反而比較像紀錄片,帶有不加粉飾的真實感。不過新寫實主義電影在國外獲得較多的注意,在義大利本土反而沒有什麼特別反應,1950年代後,國內的諸多社會問題,因為經濟復甦已獲抒解,加上主管當局的有意消弭,新寫實主義的熱潮於是慢慢消退。● 法國新浪潮 New Wave 原本是沒有嚴格界定的新聞性用語,指1958與1959年間一批法國新導演所拍攝的格調清新,頻頻獲獎的首部作品。後則被廣泛運用,概括了法國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電影製作與創作傾向。這些新導演有很多都是《電影筆記》雜志的影評人,如高達、楚浮、夏布洛、侯麥、李維特等。他們崇尚個人獨創性,表現出對傳統電影的高度自覺,並用其作品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不論是題材還是技法都與傳統電影大相徑庭。混合利用傳統電影類型與好萊塢導演風格,來實驗剪接與結構上的新形式。由於重視拍攝的自由度,往往只憑綱要性的腳本拍攝,喜歡即興與自發的拍攝方式。而其主題上則帶有存在主義的色彩,如亞倫.雷奈的,《廣島之戀》與高達的《斷了氣》均是這類影片。新浪潮這個詞自從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與法國結緣後,常被拿來形容其它國家新興的電影製作活動和電影復興現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電影,1960年代的波蘭與1970年代的德國新電影。
『肆』 印象學派電影特點
1。印象主義電影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2。法國印象主義電影的現實主義存在
二十年代的法國,先鋒派的電影導演正統治著整個法國的銀幕世界。從1917——1928年的十年中,在電影美學的探索中出現了眾多的電影流派,構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電影文化現象,匯集成一個空前的電影美學運動。而這場電影的先鋒運動是從印象主義電影美學的探索為開始的。這一學派從1917——1928年貫穿於整個先鋒派電影運動的始終。
印象主義畫論主張作品的詩意來源於生活的原態。在這樣的美學觀念下,印象主義大師堅持以客觀存在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為藝術本體的對象,可以說,印象主義畫派成為了20世紀最客觀的畫派。正是基於此點,路易.德呂克在1920年提出了所謂的「上鏡頭性」。這實際上是印象主義的美學觀念運用於電影藝術的宣言。印象主義的電影大師們在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的現實中,運用攝影機,這種新興的藝術抒寫體,探索一種偶然呈現的現象——瞬間現象的構成方式,試圖捕捉到彌散於空氣、陽光,流動的河流以及日常生活場景中正發生瞬間變化的事物的形貌特徵。這是一種以客觀性為基礎的創作方法,從現實生活中尋找能夠創造夢境/賦於現實以詩意的創作手段,因此,所有的客觀性正是印象主義主觀性之所在。印象主義電影工作者所追求的是作為創作者主體自身在現實生活中的所感所悟,追求瞬間印象或是對客觀事物的首要記憶。正是在這種突出個體感悟的情況下,原有的電影全程式的抒寫方式被打破了,藝術家對生活/生命的感悟則成為電影創作的核心。印象主義電影學派誕生的法國正是電影的發源地。當盧米埃爾將火車進站的全程記錄下來的時候,人們僅僅驚嘆他的技術奇觀,至多將電影視為「科學的珍品」,而沒有注意到影像當中光與影的結合所孕育的現實生活中的藝術可能性。當印象主義電影大師完成了盧米埃爾電影的延伸之後,我們看到了印象主義在現實中的美學觀念。正如路易.德呂克所講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拍電影,電影也應盡可能地拍生活」。毫無疑問,德呂克強調了電影與生活之間的親緣性,而這種親緣性的提出有一部分是指向十年代曾盛極一時的歐洲「藝術電影」運動,以對抗那脫離生活的戲劇電影體系,並在這種對抗中強調了電影與生活/生命之間的關系,將視覺的運動/節奏轉化為生命的本質。在這種轉化中,電影的影像成為表現非現實的東西的最現實的手段。
另一方面,法國先鋒派電影運動的崛起,特別是其有「第一個先鋒派」之稱的印象主義的崛起,可以說這個電影流派是多種現實因素的集大成。法國印象主義電影的先驅德呂克提出這個派別的前提是對法國電影工業的坍塌的憂慮。眾所周知,電影作為大眾傳播文化已經成為20世紀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而二十年代美國好萊塢電影敘事形式的成熟,以極大的競爭力迅速佔領了歐洲市場,使法國電影工業走向崩潰,曾紅極一時的「藝術電影」在戲劇化的死胡同中走向了死亡。印象派先鋒電影正是作為反論,同時又具有振興法國電影工業潛在意圖的號召,成為電影藝術的獨立性/創造性的歸指,並將電影引向了本體化/個性化/創造性的精英文化圈。正是這種顛覆性的歐洲電影革命中,我們同時不得不承認,印象派導演在接受印象主義美學的同時,為了重振法國電影的經濟潛意識和他們自身所受的經濟壓力,又使他們對電影工商業作出了不可避免的妥協。承如謝爾曼.杜拉克所言,「讓電影商破產並不是給電影幫忙」。這樣,印象主義電影便與法國「藝術電影」中所形成的類型加以組合。但是,這種組合的進程中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的紀錄影像的視覺美學思想的探索,最終,使電影真正地成為了一門藝術,開始擺脫了名著改編,使電影不再是過去美學的附庸物。印象主義電影大師們從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的創作中尋找電影本體的契機,成為他們所提倡的「上鏡頭性」的有力依脫。因而,讓.愛浦斯坦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電影是在最現實的基礎上產生出的最非現實的詩情的藝術媒介。在這樣的論斷下,一種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的敘事程式與光/影/運動/節奏/蒙太奇影像詩意的組合而生的影片不斷地出現:讓.愛浦斯坦《忠誠的心》/岡斯《車輪》/德呂克《狂熱》……這種情況的產生,可以很明確地看到情節劇與印象主義詩學的相結合。在這類影片中出於對製片商和觀眾的妥協,時常出現誇張且充滿偶合的情節,強烈而陳舊的情感模式和人物關系。當看到愛浦斯坦的《美麗的尼維爾內斯河》時,可以欣喜地發現十年代「藝術電影」所不曾具有的親自然性,在這里有的是對日常生活和情感細致的表現,對大自然中流動的美的捕捉。但是,令人遺憾的卻是那個十分突兀且落入俗套的、英雄救美的情節劇的敘事模式。這是一個「上鏡頭性」導演與左拉式自然主義小說在經歷了先鋒電影革命探索後的現實主義的出路,這種探索正為三十年代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印象主義在經濟上未能解救困苦中的法國電影,也沒有滿足先鋒派導演的探索欲。在20世紀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龐雜話語的洪流中,抽象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紛紛登上了電影藝術的舞台。但是,這種現代主義電影藝術的盛世之下,卻面臨著更大的危機。首先,是自身藝術的生存危機;其次,法國電影的工業出現了更為巨烈的崩潰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先鋒電影導演開始正視自身的生存現實/法國社會的狀況以及整個世界的精神危機。他們的創作開始向現實回歸,由形式上的美學觀轉向面向現實的實踐創作觀。由此,紀錄片成為了很多先鋒導演的出路,伊文斯/卡瓦爾康帝等紛紛將個體的先鋒藝術美學觀念與社會現實相結合。而另一部分先鋒電影導演,他們在思想上崇拜美國好萊塢所創造的奇跡。他們堅持在先鋒電影的劇情片中尋找藝術生存的支點。在這樣的情況下,現實主義/自然主義顯然是最具有廣泛受眾基礎的藝術話語,這成為了先鋒藝術者的最佳選擇。弗戴爾/維果/雷內.克萊爾,特別是讓.雷諾阿這個印象派畫家比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兒子,再次開始了電影藝術的現實主義探索,由先鋒的電影形式/特技,回歸於生活/自然的抒寫,電影史名之為「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承如名稱所釋,他們再次將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的敘事范型與影像詩學聯系在一起,對「上鏡頭性」進行新的挖掘,開始了「後印象主義影像」的現實主義探索。
3。印象主義電影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印象派電影。這是一個出現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電影學派。創立者為法國的電影理論家德呂克。
德呂克年輕時是小說家兼劇作家,見法國電影衰落太快才投身到了電影界,他英年早逝,所以印象派電影並沒有存活多久並形成影響。
印象主義電影的基本主張就是提倡將電影從商業化和庸俗話中解救出來,拍攝反映平民生活的藝術性電影,所以印象派電影最顯著的風格就是平民化。
法國印象主義電影的出現,才充分表現了電影的藝術性。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 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
印象派電影的代表作品有德呂克的《狂熱》、《沉默》等影片,還有另一位代表人物阿信爾的《車輪》等。
4。印象主義學派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31日 13:50)
法國印象主義學派從1917一1928年貫穿於整個先鋒派電影運動的始終。由於這一學派最先在電影藝術中體現了先鋒主義的創作意圖,因此也被人們稱為是「第一個先鋒派」。作為這一學派中心人物的路易;德呂克傾慕於美國電影中的格里菲斯影片的磅礴氣勢,卓別林影片的細膩情感,以及瑞典電影對大自然的抒懷,並從中激發了他振興法國電影的熱情。他曾在自己創辦的《電影》雜志首頁上以標語形式呼籲「法國電影必須是真正的電影,法國電影必須是法國的電影」。他時常在論述中運用「印象主義」一詞,並於1918年創作了《西班牙的節日》(由謝爾曼,杜拉克拍成影片),成為印象主義學派最初的代表作品。德呂克從電影理論和創作兩方面對電影美學進行探索。他在《上鏡頭性》(1920年)一文中攝影製作者們要在作品的題材和技巧上下功夫,創作要尋找真正適合電影的題材和電影的表現手段。電影必須擺脫戲劇以及文學的桔梗,使自己真正成為獨立的第七藝術」。
印象主義心理敘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謝爾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節日》(1919年),在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兩個男人被一個女人弄得神魂顛倒、爭風吃醋最後相互殘殺致死。杜拉克的另這些作品在敘事上的共同特徵都是以簡單的故事框架作為依託,以視覺結構的表現手段突出描寫人物的心理狀態,傳達特定的情感和情緒,即表現出所謂作品的詩意狀態。(外國電影史)
『伍』 談哲敏的承擔課程
1. 本科生重點課程《動力學氣象》(1990-2001)
2. 碩士生學位課程《大氣動力學》(2001-現在)
3. 碩士生選修課 《中尺度動力學與模擬》(1992-現在)
4. 博士生課程《大氣動力學中的數學物理基礎》(2004-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