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污損
污著生物是在船底和其他海中設施表面上的海洋生物,也稱為海洋附著生物和海洋污損生物。這類生物一般是有害的,且附著在人工設施的表面上,不同於海洋岩礁上的固著生物以及養殖的貝、藻類和鑽孔生物。
2. 海洋污染有哪些
石油及其產品(見海洋石油污染);金屬和酸、鹼;農葯;放射性物質;有機廢液和生活污水;熱污染和固體廢物。
有害物質進入海洋環境而造成的污染,會損害生物資源,危害人類健康,妨礙捕魚和人類在海上的其他活動,損壞海水質量和環境質量等。
海洋面積遼闊,儲水量巨大,因而長期以來是地球上最穩定的生態系統。由陸地流入海洋的各種物質被海洋接納,而海洋本身卻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
(2)海洋生物污損擴展閱讀
海洋污染的特點:污染源多、持續性強,擴散范圍廣,難以控制。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渾濁嚴重影響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從而影響海域的生產力,對魚類也有危害。
作用機理:
重金屬和有毒有機化合物等有毒物質在海域中累積,並通過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對海洋動物和以此為食的其他動物造成毒害。
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積廣大的油膜,阻止空氣中的氧氣向海水中溶解,同時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對海洋生物產生危害,並禍及海鳥和人類。
由於好氧有機物污染引起的赤潮(海水富營養化的結果),造成海水缺氧,導致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污染還會破壞海濱旅遊資源。因此,海洋污染已經引起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
3. 海洋污損生物吸附的原因
手打
為保護海洋環境科學家們進行深入研究,他們發現海洋附著生物喜歡酸鹼度pH值為7.8左右的海水,於是科學家們研製了由丙烯酸物質和硅酸鹽構成的塗料,這種塗料可以在船底形成一層pH值為10以上的偏鹼性海水,遇到這種海水,海洋附著生物就會避而遠之。
另外一種破壞來自海水腐蝕,進行海洋建設與開發離不開使用金屬材料,但這些材料長期處於海水中,會發生生銹、蝕孔、斷裂等現象,形成巨大危害。據1970年到1981年統計,約有8%的海洋平台出現過事故,其中大多數是因腐蝕造成的。我國1999年最新統計,腐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800億元,大致為國民產生總值的4%,其中海洋腐蝕損失佔三分之一,因此,海洋腐蝕與防護已成為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科學家們發現海水是一種含有多種鹽類,近中性的電解質溶液,並溶有一定量的氧,這就決定了大多數金屬在海水中遭受腐蝕的電化學特徵。為此,科學家提出了電化學陰極保護技術,他們把鐵板和鋅板同時放入海水中,用一根導線連接,鋅就會失去電子被腐蝕,鐵得到電子獲得保護,在船舶平台上加裝類似鋅板等活性較強的金屬,保護體就能得到有效的保護。除了陰極保護法,海洋腐蝕控制還有熱噴塗層法、添加緩時劑法,但陰極保護法投資小,見效快,保護周期長,在船舶、採油平台、港口設施等都可以廣泛運用。在廈門市和平碼頭有三個鋼鐵躉船,原來只用油漆層防護,平均三至五年大修一次,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所二部,對其採用了陰極保護法,七年來保護效果良好。
4. 海洋污染造成了什麼後果
海洋污染日益嚴重已直接威脅著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許多海洋生物已瀕臨絕境,已在向人類大聲呼救。據有的資料說,石油污染後,海區的生物,要經過5~7年才能重新繁殖。1千克石油完全氧化,需要消耗海水中40萬升溶解氧。這樣就會造成海水缺氧導致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同時,當石油泄漏到海面,幾小時後,便會發生光氧化學反應,所生成的過氧化物,如醌、酮、醇、酚、羧、酸和硫的氧化物等,都對海洋生物有很大的毒害。另一方面,油夜易堵塞海獸和魚類的呼吸器官,也會使海獸和魚類窒息而死。據研究,當海水中含油濃度為0.01毫克/時,孵出的魚畸形率為25%~40%;海水含油濃度為1毫克/時,24小時內大海蝦幼體能死亡1/2;海水中如含有1‰的柴油乳化液,就能完全阻止海藻幼苗的光合作用。油污,還使海洋中的魚類遺傳器官受到影響,使魚類繁殖的後代越來越小。
在海洋污染和濫捕酷撈的雙重危害下,海洋生物資源逐漸減少。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說,20多年來,世界漁產最豐富的海域內捕獲量一直在持續下降。目前200種海產魚類資源中捕撈過量或資源下降的佔60%。全球海洋漁業資源正面臨枯竭的危機,25%的漁場遭破壞,世界17個主要漁場,有13個都面臨困境。有的魚種已瀕臨滅絕。珍貴的蘭鯨只剩下15頭了,長須鯨也只剩1000多頭,最受人喜愛的灰鯨也快絕跡了。海豚、海象、海豹的數量也在爭劇減少。重達3噸、易受傷害和以海草為生的北海牛,在1741年被發現後,由於人類的大量捕捉,幾年就滅絕了。最近幾年接連發現巨鯨在集體「自殺」,海鳥大量死亡,有30種海鳥面臨滅絕的威脅。由於地中海海水污染嚴重,許多地段浮游生物和植物,以及以它們為食料的動物已滅絕。一位法國海洋環境保護專家驚呼: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制止污染,地中海內所有的生物將會在30年內死光。在北海,每天都數以千計的死鳥、死魚和焦油瀝青塊隨著潮水沖到海灘上。1986年,黑海的捕魚量為90萬噸,10年後只能捕到10萬噸了。從海中捕起的魚有40%~50都患有「環境病」。1985年捕到的蝶魚和比目魚,有40%患了肝癌,有的還患有潰瘍病,體內含汞含鉛量超出正常標準的四倍。
5. 海洋生物腐蝕的機理
生物腐蝕由於生物活動性導致非生命物質的性質發生不利於人類需求的變化,即非生命物質的內在價值受到削弱。
6. 海洋污染對海洋動物有什麼傷害
海洋污染會造成大量魚群死亡。
由於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與大氣、陸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點:
一是污染源廣,不僅人類在海洋的活動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類在陸地和其他活動方面所產生的污染物,也將通過江河徑流、大氣擴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終都將匯入海洋。
二是持續性強 ,海洋是地球上地勢最低的區域,不可能像大氣和江河那樣,通過一次暴雨或一個汛期,使污染物轉移或消除;一旦污染物進入海洋後,很難再轉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質在海洋中越積越多,往往通過生物的濃縮作用和食物鏈傳遞,對人類造成潛在威脅。
三是擴散范圍廣,全球海洋是相互連通的一個整體,一個海域污染了,往往會擴散到周邊,甚至有的後期效應還會波及全球。
(6)海洋生物污損擴展閱讀
海洋污染物依其來源、性質和毒性,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石油及其產品(見海洋石油污染)。
②金屬和酸、鹼。包括鉻、錳、鐵、銅、鋅、銀、鎘、銻、汞、鉛等金屬,磷、砷等非金屬,以及酸和鹼等。它們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響其利用價值。
③農葯。主要由徑流帶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有危害。
④放射性物質。主要來自核爆炸、核工業或核艦艇的排污。
⑤有機廢液和生活污水。由徑流帶入海洋。極嚴重的可形成赤潮。
⑥熱污染和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工業冷卻水和工程殘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後能提高局部海區的水溫,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影響生物的新陳代謝,甚至使生物群落發生改變;後者可破壞海濱環境和海洋生物的棲息環境。
7. 有參加2016年的國際海洋腐蝕與污損(ICMCF)的嗎
7月27日至7月31日,第14屆海洋腐蝕與污損國際會議(14th ICMCF)在日本神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科院海洋所段繼周副研究員參加了本次會議並取得重要成果。 段繼周博士在海洋腐蝕與防腐蝕專題做了海水環境中好氧和厭氧生物膜對海洋用鋼腐蝕影響的口頭報告。在本次會議上,他所提出的生物膜影響不銹鋼腐蝕電位變正現象的新的機理性假設,得到許多與會者的高度評價。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會士(NACE Fellow)、國際著名的微生物腐蝕專家美國海軍實驗室的Brenda J Little 教授稱贊這是一個很棒的想法,是近二十多年來對該現象的突破性理解。作為國際著名雜志Biofouling的編輯之一,她表示願意推薦將該論文盡快發表;著名的微生物腐蝕專家英國朴茨茅斯大學Iwona Beech教授則稱該假說是一個「crazy idea」,她表示願意在一定的框架下進行可能的合作研究。此前,B.Little、I.Beech和段繼周博士均曾受邀擔任在法國舉辦的材料生物腐蝕與控制國際會議(Biocorys2007)科學委員會委員。本次會議期間,段繼周博士還針對海洋新型防污體系和相關技術及標准進行了深入了解,並與有關學者進行了交流,對今後進一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腐蝕和污損對海洋結構設施諸如船舶和海洋固定設施構成嚴重威脅。海洋環境下,海洋生物腐蝕和生物污損是影響材料和結構設施降解、失效的一個重要方面,開展海洋生物腐蝕和生物污損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科院海洋所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在海洋微生物腐蝕、海洋生物污損等方面開展了較系統深入的研究工作,並在海洋厭氧微生物腐蝕等領域取得一定成果。 本次大會議題主要包括海洋低水區加速腐蝕現象及其原因、海洋腐蝕及防腐、壓載水腐蝕與控制、亞洲的生物污損研究、生物殺生劑釋放速率、分析方法和環境風險評價、大型附著生物污損與幼蟲附著機理、應用天然產物的防污體系、非毒性防污體系及防污控制新策略、生物污損-海洋入侵物種的載體、電廠和魚網的防污體系、防污殺生劑及相關環境課題的管理與控制等領域。在為期四天的時間里,共有4個大會報告、100餘個口頭報告、近70個牆報進行了學術交流和討論。來自中國、歐洲、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新加坡和我國台灣地區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關學術機構、國際組織及化學和防污塗料企業代表200餘名出席了此次會議。 ICMCF是國際海洋腐蝕特別是海洋生物腐蝕和生物污損領域最重要的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海洋腐蝕與污損國際會議(ICMCF)第一屆會議於1964年在法國召開,最早是由法國材料防護永久性國際委員會(COIPM)發起的。開始為每四年召開一次;後來,隨著該領域研究重要性的增加,從第9屆開始,改為每兩年召開一次。ICMCF 議題涉及海洋環境下生物污損和腐蝕研究的各個方面,包括生物污損基礎研究,生物污損和生物腐蝕的防污塗料控制及其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船塢和壓載水艙生物污損引起的外來物種入侵問題,污損和腐蝕防護的天然或合成新材料應用等。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自2008年9月17日起,船舶等海洋設施將全面禁止使用有機錫防污塗料。IMCF會議將在倡導發展環境友好的防腐蝕和防污損技術,防止由此引起的海洋污染和物種入侵,以及減少船舶等能源消耗和控制CO2排放等領域起到積極作用。(
8. 海洋生物污損危害
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海洋污染會使海洋水產品體中聚集毒素,人類使用後會引發疾病。
由於受到海洋污染,造成海洋生物死亡或發生畸形,改變整個海洋的生態平衡,還會造成漁場外遷、魚群死亡、赤潮泛濫,一些灘塗養殖場荒廢,一些珍貴的海生資源喪失 。海洋被污染後,會導致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減低,加速溫室效應。為了保護海洋環境,要加強對船舶及鑽井、採油平台的防污管理。嚴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傾倒廢棄物,禁止向海上傾倒放射性廢棄物和有害物質。
9. 船底被海洋生物附著後會怎麼樣
當船隻在水中航行一段時間之後,總會有各種水生生物附著,如各種貝類和藤壺等。附著物不斷積累和侵蝕,最終造成船舶污損。這是一直困擾船舶正常運營的嚴重問題。
船隻被海洋生物附著後,對船舶的危害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破壞結構物表面防護塗層,改變基底材料腐蝕程度,增加船舶塢修次數,縮短船舶運營壽命。
2、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船舶航行阻力(粘液污損、水草污損、貝殼污損分別增加阻力 9%、19%、33%~84%,最多可達光滑時的 3 倍),降低航行速度(10%左右),延長航行時間,增加燃料消耗(輕度附著時,增加油耗 10%~15%;重度附著時,增加油耗 2~3倍),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
3、若在特殊部位附著,還會危害主機安全,阻塞管道,影響設備正常運行,提高運營成本。如螺旋槳被附著會使有效輸出功率降低20%,甚至干擾艦船部署,貽誤戰機。
船底附著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