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講解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既要以新大綱的要求為基礎,培養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傳授相應的地理知識,同時也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情感部分的培養,要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在教學中感染學生。本文將對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的有效實施進行研究。
情感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與願望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它對學習活動具有定向、啟動、調節和維持的作用,是地理素質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所有非智力因素都伴隨著情感因素,因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課堂教學不僅是師生之間知識輸出——輸入的認識過程,而且也是師生間情感交流的過程。中學地理教學大綱指出:地理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而且還要培養良好的學習心理素質、個性品德和審美素質。在以知識和智力為中心的傳統教育中,對於非理性的、非邏輯的情感因素未給予應有的重視,造成了種種缺陷,給實施素質教育設置了許多障礙,造成了不良的後果:許多教師辛辛苦苦卻事與願違——成績不盡人意;真正喜歡地理的學生很少,地理「尖子」並不願意報考地理專業;學生學了地理知識以後無處可用,無處能用……這些現象令人擔憂和深思。調查表明,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取決於對該學科喜歡的程度,而對該學科喜歡的程度主要是該學科內容是否有趣、有用以及對老師是否喜歡等因素。
② 初中地理如何教學
首先要考慮地理學科素養和地理核心概念。地理學科素養按照其構成劃分為地理學科知識、地理學科能力、地理學科方法、地理學意識和地理學科精神五個組成部分。
這一點與我國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提出的責任擔當以及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標的內容相契合。所以,地理學科素養和地理核心概念是構成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基礎,也是確定初中地理核心素養具體內容的大范圍。
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構建也要充分考慮義務教育地理課程與高中地理課程的銜接。高中地理課程標准修訂組確定的高中學段地理核心素養的內容主要有四個: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
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構建應當基於學生的認知水平,以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為進一步細化的標准。
推薦一個免費初中教育資源分享網站,學習口袋網。網站擁有豐富的試題、課件、教案等初中教學資源,而且所有的資源均可免費下載。可以去口袋學習網找一些名師的教學課程觀看學習一下。
綜上所述,我認為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構建應該圍繞培養學生的地理視角和地理技能這一中心,以地理學科素養和地理核心概念為基礎,以課程性質為一級指標、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為細化標准。
分享下免費的初中在線教育資源:網路網盤鏈接: https://pan..com/s/1V5gDa-VsrKWmb0DX36KO_A
③ 初中地理備課方法
一.完成教學計劃
本學期初一初二年地理以新課程理念進行教學,初中教學中從傳授知識為重點,轉變從能力的培養中獲取知識,做到能力和知識並重,同時還要重視學生情感目標的評價。
完成初一年上冊共有五章,初二年上冊共有四章的各章教學任務。
注重導學案的應用和系列練習的編寫,導學案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感體驗;系列練習以新課程標准為指導,做到不遺漏重點,不全面鋪開,做到少而精。
教學中加強了地圖知識的講解和地圖的應用。
全面完成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二.備課組常規活動
加強集體備課,每一周舉行一次集體備課,根據教材和教法確定教學目標,特別注重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確定,以達到完成知識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共同探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分析加強重點的學習和突破難點的教法和學法,應用何種教學手段激活課堂。
在學校公開課周認真聽初中地理課和其他學科的課,了解各個教師上課的特點和吸收其優點,了解各學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知識滲透。
平時也能聽高中地理課,分析高中課程如何應用初中的地理知識,如何用高中的理論分析初中的地理現象,在教學中才能如何為學生在今後的高中地理學習打好基礎知識,盡量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培養學習能力。
聽其他學校的課,比較其他學校的地理課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學習眾教師各種優良的教學方法為我們所用,衡量自己在廈門市地理教師中的水平地位,樹立信心,超越他人和超越自己。 本學期多人次參加廈門市地理課堂教學研究,聽了多節其他學校的地理課,學習了其他學校教師的優點,也衡量了解我校地理教師的優秀水平。
三.備課組的教研活動
繼續進行初一、初二地理中進行網路教學的研究,完善情境教學的課題研究,分析初中教學中重點和難點如何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進行強化和突破,分析教材中的那些內容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激活課堂,為今後建立情境教學資源庫提供理論基礎和方向
參加初中科技創新活動,指導學生撰寫創新論文,成績不理想。
四.參加學校地理教研組的一切活動
全校地理教研組一盤棋,初中地理備課組是學校地理教研組團隊的一部份,參加本學期學校地理教研組的全部教學教研活動,共同完成學校領導給地理教研組的任務。 參加廈門市《中學地理案例教學研究》,初中部完成了「廈門的颮線、冰雹、雷暴災害」章節部分
④ 初中地理講解
可以買一份輔導書,上面會有詳細解答。
實際上也沒必要。初中地理比高中地理簡單多了
大部分內容只需記背。你可以了解一下地理中考要求。
非常簡單,或與你應該有一份中考考點。
你是初一學生么?地理很簡單的,真的。(我去年才考過 ,得了滿分40)
⑤ 如何製作初中地理微課
一、初中地理微課程的主要特點
1.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針對性較強,圍繞一個地理知識重點或難點進行集中講解,教學主題比較突出,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2.初中地理微課程一般由畫面、文字與音樂組成,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進行知識學習,也可以豐富其想像力,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3.初中地理微課程方便靈活,教學時間較短,受限制的因素較少,可以隨時隨地開展,也可以有效的利用零碎時間,十分便捷;教學空間較為靈活,學習場所幾乎不受限制,除了教室也可以選擇在室外,並且授課方式多樣化,包括手機、網路等。最後,近年來,隨著移動終端與無線網路的逐漸普及,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教學模式,也可以有效利用網路在線學習與遠程學習模式,學習地理知識的方式更加多種多樣,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
二、初中地理微課程的具體設計
1.製作初中地理微課程。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教學模式,首先需要精心設計,製作一個良好的初中地理微課程,在通常情況下所使用的工具包括多媒體教學設備、麥克風與繪圖板等。
(1)需要確定教學主題,微課程一般只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專業教學,主要是初中地理知識中的難點或重點,像時差計算、氣候差異、讀取地圖和降水分布等,也可以是學生們較為感興趣的知識點,像地域文化、地形河流與人文環境等。
(2)設計教學方案,內容主要包括導入環節、講解環節、點撥關鍵點、歸納總結、生活情境等。
(3)准備素材,初中地理教師需要搜集與主題相關的各種素材,包括視頻、音頻、圖片與文字等。另外,在製作微課程過程中,教學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特長,特別是在確定主題時,可以聯合其他地理教師共同參與討論設計,促使整體學生都能夠學習到優質的地理資源。
2.豐富地理微課程內容。
一節優秀的初中地理微課程不僅需要教學設計精美,同時還應該融入部分具有一定沖擊性的視覺元素,或者是活潑而優美的動畫,當然這需要初中地理教師擁有一定的技術力量與教學資源。所以,初中地理教師應該熟悉微課程的製作方法與技巧,掌握一定的多媒體技術與技巧,豐富地理微課程內容,精心設計初中地理微課程,使教學內容具有自身特色,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在初中地理教學內容中,部分知識內容較為抽象,或者涉及到空間現象與概念,像緯線和經線、海陸的變遷、氣候的形成、氣溫的變化等,這些地理知識內容都是設計微課程教學模式的最佳整合點。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動畫元素,使教學內容變得惟妙惟肖、形象具體,靈活展現給學生,讓其彷彿置身其中,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探究地理知識。
3.注重微課程教學細節。
在設計初中地理微課程過程中,要重視各個教學細節,並且對其進行仔細研磨,從而設計出一個能夠促進學生深度而完整學習與掌握地理知識內容,同時引發學生對其進行深思。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運用微課程教學模式時,對地理知識或疑難問題進行講解時,都需要加入部分微問題,教師使用邏輯思維方法對地理知識進行整體規劃,把一些地理知識重點劃分為多個小主題,對它們進行精心設計,從而設計出多個微課程。例如,在進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這一教學內容劃分為多個小主題,設計出多個微課程,包括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與洋流因素等,讓學生進行學習,內容精細簡要,並且降低了學習難度,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夠有效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符合新課程的要求與觀念,能夠把一些教學重點與難點「化整為零」,分散學習,並且微課程所需時間較短,容易開展,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零碎時間,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初中地理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⑥ 初中地理該怎麼學急!!!
初中地理分成兩個部分,就是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
初一是世界地理,初二是中內國地理
初一上半年容的等高線,經緯度,時區一定要會看,這是基本功。尤其是用經緯網判定地區,是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這點很重要。因為區域地理就是根據這個考察的。
初一下先學習東亞,東南亞,了解到日本的地理特徵,了解馬來半島以及「東方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學會知道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高加索山脈,裏海,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南亞,印度。中亞的氣候,環境,西亞與北非特產,氣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東歐與北亞,西半球的美國,加拿大及拉美。
初二學習中國地理,了解中國地形氣候,最東最西最南最北,中國的三級階梯,掌握分類法,地形圖。
地理重要的是學會看圖,學會判定。多做題,多見見圖。有一定的知識點足夠。
⑦ 初中地理怎麼說課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氣候的基本特徵》。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么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所以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課選自商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本節課主要講述了中國氣候的季風氣候顯著以及氣候復雜多樣兩個典型特徵,並詳細說明了典型的氣候對我國氣溫降水的影響。本節課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章節,同時也是了解中國自然環境的重要部分,為後續綜合分析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情進行一下分析。
我所面對的學生是初中八年級的學生,這個學齡段的學生正處於由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的過程,並且經過一年多的地理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析圖能力,能夠從地圖中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但是,如何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處理以及地理探究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需要教師採取自學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不僅學的地理知識,同時還能夠提高自身的地理學習能力以及,歸納、遷移的地理思維。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准,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准確畫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說出冬、夏季風的源地、性質及影響。
2、運用東部地區雨帶推移示意圖,熟悉我國東部地區雨帶推移的一般規律;理解夏季風的不穩定對我國旱澇災害的影響。
3、運用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概括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歸納我國降水的時間分配規律。
【過程與方法】
1、初步學會利用地理示意圖,獲取相關的地理信息,鍛煉歸納總結能力。
2、通過案例資料,學會提取地理信息,進行知識的分析、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學習對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樹立探索精神和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教學目標的設立,確定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成因
2、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難點】
1、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2、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因素
五、說教學方法
由於學生理解氣候這一知識相對抽象,但是學生對於氣溫和降水有直觀的了解,所以本節課我會以此為切入點,通過談話法、地圖法、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歸納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理解氣候對生活的影響。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良好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慾望,能夠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使學生快速進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所以在這個環節,我採用生活實例的方式進行導入:
同學們,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在電視上看到,全國各地的人們用各種方式准備春節,哈爾濱的人們穿著厚厚的冬裝在冰雪世界裡欣賞美景,廣州的市民卻正忙著在迎春花市裡挑選鮮花,這反映出我國的氣候有什麼差異呢?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又是什麼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氣候的基本特徵。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季風氣候顯著
季風氣候顯著是中國氣候最典型的特徵,在講解這一塊知識的時候,首先先讓學生閱讀圖2-2-1 中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比較冬夏季風的差異。
【提問】在學生看圖的同時讓他們思考是冬季風影響范圍大,還是夏季風影響范圍大?
先讓學生自己思考,組內交流討論。
【教師總結】隨後根據學生們的討論,總結冬季風的影響范圍大(除青藏高原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冬季風影響)夏季風的影響范圍小。
【提問】了解了季風與非季風的范圍後,再繼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2-2-1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小組合作完成下列各題:
①明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受夏季風影響比較季風區與非季風區降水的差異;
②指出季風區的大致范圍,說說其海陸位置。
③我們的家鄉所在的地區屬於季風區還是非季風區?
④結合中國的地形圖,說說夏季風推進過程中所經過地區地勢的變化。
描畫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對答案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問題設置我採用層層遞進的方式,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夠引導學生層層深入。
在講解「降水的時間、空間分布規律」這一塊知識時,我會以圖導因,讓學生自己讀圖分析。
【提問】先觀察圖2-2-2東部地區雨帶推移示意圖分析夏季風的強弱對東部地區降水的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學生通過自學以及討論的方式,能夠進行一定的總結,隨後我會與學生一起總結:
夏季風的強弱、進退直接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的雨季長短和雨帶推移。通常,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遲、雨季長;北方雨季開始遲、結束早、雨季短。夏季風很強的年份,雨帶迅速推到北方,北方多雨,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期較短;反之,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期較長。
【提問】對於我國降水量的分布,我會讓學生先觀察圖2-2-4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
然後看圖分析降水量的規律,為了便於學生總結規律,我會先設置下列問題
①先看圖例,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描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線,結合圖2-2-5歸納降水空間分布規律。
②400mm等降水量線和我們學的哪條線相似?我們所在地的降水量是多少?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結合上述問題能夠總結規律——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展示圖片】為了檢驗總結的規律是否符合我國相應城市的降水分布特點,接下來讓學生對比下列四個不同區域的城市。
【提問】
①找出四城市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三個月,說說各地在季節分配上有什麼特點。
②對照圖2-1-2、圖2-2-1,結合四城市與海洋的距離、地形等的差異,歸納影響我國降水時空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思考歸納】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並且讀圖分析能夠總結出:
四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秋季,我國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主要影響因素有海陸位置、地形和季風。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可以鍛煉學生對於等降水量線的判讀能力,提升學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氣候復雜多樣
氣候復雜多樣,對於學生而言,理解相對容易,學生可以通過日常的生活積累感受氣候的不同,但是對於氣候復雜多樣的成因還不了解。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從本質上認識氣候的復雜多樣,首先讓學生體會氣候表示因素氣溫在時空上的變化。(設計意圖)
【讀圖思考】仔細觀察圖2-2-6 中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找出0℃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地區,並結合圖例觀察1月份南北溫差最大值。
圖2-2-7 中國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觀察全國平均氣溫。
【提問】認識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因素我會展示下述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
①在圖2-2-6描出8℃、0℃、-8℃、-16℃等溫線,說說它們的緯度位置;結合圖2-2-1,說說它們與冬季風源地的關系。
②在圖2-2-7中找出氣溫最低的區域,說說其成因,聯系夏季南北方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的差異,說說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溫的原因。
③歸納影響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主要原因。
設計意圖:由於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在此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先進行組內的討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最後我與學生一起總結歸納。
承轉:由於氣溫的季節變化和地區差異,對於農業生產意義重大。
【提問】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一影響變化,讓學生先從課本中找出積溫的概念,並仔細觀察圖2-2-8中國溫度帶分布圖,圖2-2-9中國干濕地區分布圖,說說我國可以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和干濕區?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各個溫度帶的農業代表農作物以及熟制。
【圖片展示】我會播放全國各個濕度帶的景觀圖片,讓學生形成鮮明的認知。
承轉:我國氣候的多樣性除了表現在南北差異的溫度帶以及不同的干濕分布區外,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各地氣候帶的不同。
【提問】結合圖2-2-10中國氣候類型圖,分析我國典型的氣候帶,並結合圖2-2-11 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①分別比較海口與哈爾濱、北京與銀川、成都與拉薩的氣候特點,說說其主要影響因素。
②說出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這樣設置,是鍛煉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運用地理技能的能力。
環節三、課堂小結
【活動探究,課堂總結】
在課堂教學的最後,我會先讓學生嘗試評價我國的氣候特徵,列出有利與不利影響。
然後通過列出結構圖的方式,讓學生填出我國的主要氣候特徵,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並簡單描述典型案例。
設計意圖:通過知識結構導圖的方式總結,能夠將枯燥的知識系統化,有助於梳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能夠再次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記憶。
環節四、作業布置
課堂學習的結束,並不是地理學習的結束,應該以此為起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讓學生課下尋找本地的氣溫降水年統計資料,並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驗證。
七、說板書設計
以上是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環節,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本節課的板書,我的板書採用綱目式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本節課知識點之間的主次關系,並且點出了授課的教學重難點,有助於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
第二節氣候的基本特徵
一、季風氣候顯著
1、冬夏季風差異顯著
2、降水時空分布不均
二、氣候復雜多樣
1、溫度帶、干濕區分異顯著
2、農業類型多樣
3、地勢高低懸殊,地勢多樣,加劇復雜多
以上是我的說課,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
⑧ 初中地理等高線等溫線的講解
等高線指的是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版成的閉合權曲線.垂直投影到一個標准面上,並按比例縮小畫在圖紙上,就得到等高線.
等溫線是指圖上溫度值相同各點的連線稱為等溫線.如果等溫線向低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如果等溫線向高緯凸出,該地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
⑨ 初中地理教學案例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識條理清晰,內容豐富詳實,是使學生們「獲得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目的的具體體現。因此,教學中應該避免照本宣科,讓地理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們通過積極參與來獲得知識和認識自然發展規律的一個平台。能夠反映地球運動的自然現象有很多,例如:晝夜現象、季節變化、極晝、極夜現象等等。我選擇了地球的公轉知識加以介紹。該部分知識的難度較大,同學們難以理解,但同學們很感興趣。
雖然學生們對地球的運動會對地球表面產生的各種現象司空見慣,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變化規律。如:一年中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什麼時間在什麼位置,會有什麼現象。這一系列問題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識沒有文字說明。怎麼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住地球運動(地球公轉運動)所產生的現象呢?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我先後想到了兩個教學方法:
第一,圖表結合講解法。鑒於教材中的圖像和文字系統都是我們要掌握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可運用空間想像的思維方法,通過讀圖(地球公轉示意圖)可使學生們加深對文字系統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空間結構和空間聯系。但是,本課的內容比較抽象。由於學生們在小學的地理知識比較薄弱,而且空間想像思維特別是女同學的空間想像思維比較差。如果只通過圖表結合的方法,憑借學生們的空間想像思維,將其儲存在大腦中,再經過加工、分析、比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來獲取新知識,對於他們來說那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用這種方法給他們有個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學器材來演示地球公轉示意圖。學校的地理教學器材不夠齊全。經過整理,我利用地球儀、電筒、在黑板上畫圖相結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運動的變化和直射點的位置、時間、產生的現象。
通過前面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地球的運動在地球表面所產生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稍留意就會發現,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直射點的位置不同所產生的現象也不同。當我在演示時需要同學來當助手,他們都積極要求當助手,在演示時他們配合得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