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蒂亞生物
Ⅰ 動漫史上體型大到讓人難以想像的怪物有哪些
虛,漫迷們都應該清楚,虛是死神中的動漫角色,他是靈魂被邪惡吞噬,從而變成的龐然大物。虛有好幾個等級,最高級的叫做瓦史托德,其次是亞丘卡斯,還有大虛基力安。
這部動漫主要講述的是人類和其他物種共生的問題,從而達到一種警醒世人的作用。在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人類不應隨意進行破壞。寄生獸可以侵入宿主體內,達到許許多多的目的,如果真的戰鬥起來,也確實算得上是龐然大物了。
Ⅱ 蒂亞瓦納科遺址奇怪的城牆,到底是誰所建的
人建的。城牆不屬於自然產物,大自然再鬼斧神工也造不出天然的城牆。年代久遠,又沒有文字或圖畫等歷史材料可以考究,自然就只能升華為傳說。
Ⅲ 你所知道的最奇怪的外星文明是什麼樣的呢
奧特曼是我知道的最奇怪的外星文明,因為它們在離我們很遠的地方但是據說他們曾經卻能夠曬得到太陽。
Ⅳ 世界未解之謎
Ⅳ 蒂亞的介紹
Ⅵ 美洲的世界遺產名錄
阿根廷(8項)
4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巴西共有)
冰川(自,1981年)
瓜拉尼人的耶穌會傳教區:小聖依納爵、聖亞娜、洛雷托聖母和大聖瑪利亞(阿根廷),差會的聖彌額爾廢墟(巴西)(文,1983年,1984年):巴西的差會的聖彌額爾廢墟(1983年)-阿根廷的小聖依納爵、聖亞娜、洛雷托聖母和大聖瑪利亞(1984年)(與巴西共有)
伊瓜蘇國家公園(自,1984年)
平圖拉斯河的手洞(文,1999年)
瓦爾德斯半島(自,1999年)
伊斯奇瓜拉斯托/塔蘭帕亞自然公園(自,2000年)
科爾多瓦的耶穌會街區和庄園(文,2000年)
烏馬瓦卡谷(文,2003年)
貝里斯(1項)
1項自然遺產。
貝里斯堡礁保護系統(自,1996年)
玻利維亞(6項)
5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波托西城(文,1987年)
奇基托斯的耶穌會傳教區(文,1990年)
蘇克雷歷史城市(文,1991年)
薩邁帕塔堡(文,1998年)
諾埃爾·肯普夫·梅卡多國家公園(自,2000年)
蒂亞瓦納科:蒂亞瓦納科文化的精神和政治中心(文,2000年)
巴西(18項)
11項文化遺產,7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阿根廷共有)。
歐魯普雷圖歷史城鎮(文,1980年)
奧林達鎮歷史中心(文,1982年)
瓜拉尼人的耶穌會傳教區:小聖依納爵、聖亞娜、洛雷托聖母和大聖瑪利亞(阿根廷),差會的聖彌額爾廢墟(巴西)(文,1983年,1984年):巴西的差會的聖彌額爾廢墟(1983年)-阿根廷的小聖依納爵、聖亞娜、洛雷托聖母和大聖瑪利亞(1984年)(與阿根廷共有)
巴伊亞的薩爾瓦多歷史中心(文,1985年)
孔戈尼亞斯的仁慈耶穌聖地(文,1985年)
伊瓜蘇國家公園(自,1986年)
巴西利亞(文,1987年)
卡皮瓦拉山國家公園(文,1991年)
聖路易斯歷史中心(文,1997年)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自,1999年)
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自,1999年)
迪亞曼蒂納鎮歷史中心(文,1999年)
中亞馬遜保護綜合體(自,2000年,2003年)
潘塔納爾保護區(自,2000年)
巴西的大西洋群島: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群島和羅卡斯環礁保護區(自,2001年)
塞拉多保護區:韋阿代魯斯高原和埃馬斯國家公園(自,2001年)
戈亞斯鎮歷史中心(文,2001年)
聖克里斯托旺鎮的聖弗朗西斯科廣場(文,2010年)
智利(5項)
5項文化遺產。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文,1995年)
奇洛埃的教堂群(文,2000年)
瓦爾帕萊索的港口城市的歷史區(文,2003年)
亨伯斯通和聖勞拉硝石採石場(文,2005年)
塞維爾礦業城鎮(文,2006年)
哥倫比亞(6項)
4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卡塔赫納的港口、要塞群和古跡群組(文,1984年)
洛斯卡蒂奧斯國家公園(自,1994年)
聖克魯斯德蒙波斯歷史中心(文,1995年)
鐵拉登特羅國家考古公園(文,1995年)
聖阿古斯丁考古公園(文,1995年)
馬爾佩洛島動植物保護區(自,2006年)
哥斯大黎加(3項)
3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巴拿馬共有)
塔拉曼卡山脈-友誼保護區/友誼國家公園(自,1983年,1990年):哥斯大黎加的塔拉曼卡山脈-友誼保護區(1983年)-巴拿馬的友誼國家公園(1990年)(與巴拿馬共有)
科科島國家公園(自,1997年,2002年)
瓜納卡斯特保護區域(自,1999年,2004年)
古巴(9項)
7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哈瓦那老城及其防禦工事(文,1982年)
特立尼達和洛斯因赫尼奧斯谷(文,1988年)
古巴的聖地亞哥的聖佩德羅德拉羅卡城堡(文,1997年)
格拉瑪台地國家公園(自,1999年)
比尼亞萊斯谷(文,1999年)
古巴東南部最早的咖啡種植園考古景觀(文,2000年)
亞歷杭德羅·德洪堡國家公園(自,2001年)
西恩富戈斯都市歷史中心(文,2005年)
卡瑪圭歷史中心(文,2008年)
多米尼克(1項)
1項自然遺產。
三峰山國家公園(自,1997年)
多米尼加(1項)
1項文化遺產。
聖多明各的殖民城(文,1990年)
厄瓜多(4項)
2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基多城(文,1978年)
加拉帕戈斯群島(自,1978年,2001年)
桑蓋國家公園(自,1983年)
昆卡的四條河的聖阿娜歷史中心(文,1999年)
薩爾瓦多(1項)
1項文化遺產。
霍亞德塞倫考古地點(文,1993年)
瓜地馬拉(3項)
2項文化遺產,1項雙重遺產。
舊瓜地馬拉(文,1979年)
蒂卡爾國家公園(自文,1979年)
基里瓜考古公園和廢墟(文,1981年)
海地(1項)
1項文化遺產。
國家歷史公園—城塞、桑蘇西和拉米爾斯(文,1982年)
宏都拉斯(2項)
1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科潘的瑪雅地點(文,1980年)
普拉塔諾河生物圈保護區(自,1982年)
墨西哥(31項)
27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
墨西哥城歷史中心和霍奇米爾科(文,1987年)
瓦哈卡歷史中心和阿爾萬山考古地點(文,1987年)
普埃布拉歷史中心(文,1987年)
帕倫克的前西班牙城和國家公園(文,1987年)
特奧蒂瓦坎的前西班牙城(文,1987年)
錫安卡安(自,1987年)
瓜納華托的歷史城鎮和臨近礦山(文,1988年)
奇琴伊察的前西班牙城(文,1988年)
莫雷利亞歷史中心(文,1991年)
埃爾塔欣,前西班牙城(文,1992年)
薩卡特卡斯歷史中心(文,1993年)
聖弗朗西斯科山脈岩畫(文,1993年)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禁捕區(自,1993年)
波波卡特佩特爾山坡上的最早的16世紀隱修院群(文,1994年)
克雷塔羅的歷史古跡區(文,1996年)
烏斯馬爾的前西班牙鎮(文,1996年)
瓜達拉哈拉的卡瓦尼亞斯救濟院(文,1997年)
大卡薩斯的帕基梅考古區(文,1998年)
特拉科塔爾潘的歷史古跡區(文,1998年)
霍奇卡爾科考古古跡區(文,1999年)
坎佩切的設防鎮(文,1999年)
坎佩切州的卡拉克穆爾的古代瑪雅城市(文,2002年)
克雷塔羅州的謝拉戈達的方濟會傳教區(文,2003年)
路易斯·巴拉甘住宅和工作室(文,2004年)
加利福尼亞灣的群島和受保護的區域(自,2005年)
特基拉的龍舌蘭景觀和古代工業設施(文,2006年)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大學城中心校園(文,2007年)
聖米格爾-德阿連德的防衛鎮和阿托托尼爾科的納匝肋人耶穌的聖地(文,2008年)
莫那其蝴蝶生物圈保護區(自,2008年)
內陸王家之道(文,2010年)
中央瓦哈卡谷的亞古爾和米特拉史前洞穴(文,2010年)
尼加拉瓜(1項)
1項文化遺產。
老萊昂廢墟(文,2000年)
巴拿馬(5項)
2項文化遺產,3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哥斯大黎加共有)
巴拿馬的加勒比海沿岸的防禦工事:波托韋洛—聖洛倫索(文,1980年)
達連國家公園(自,1981年)
塔拉曼卡山脈-友誼保護區/友誼國家公園(自,1983年,1990年):哥斯大黎加的塔拉曼卡山脈-友誼保護區(1983年)-巴拿馬的友誼國家公園(1990年)(與哥斯大黎加共有)
老巴拿馬考古地點和巴拿馬歷史城區(文,1997年,2003年):帶玻利瓦爾沙龍的巴拿馬歷史城區(1997年)-老巴拿馬考古地點(2003年)
科伊瓦國家公園及其海洋保護特別區(自,2005年)
巴拉圭(1項)
1項文化遺產。
桑蒂西莫-特立尼達-德巴拉那和塔瓦蘭格的耶穌的耶穌會傳教區(文,1993年)
秘魯(11項)
7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2項雙重遺產。
庫斯科城(文,1983年)
馬丘比丘歷史保護區(自文,1983年)
查文(考古地點)(文,1985年)
瓦斯卡蘭國家公園(自,1985年)
昌昌考古區(文,1986年)
馬努國家公園(自,1987年)
利馬歷史中心(文,1988年,1991年)
阿比塞奧河國家公園(自文,1990年,1992年)
納斯卡和胡馬納潘帕斯的線條和地畫(文,1994年)
阿雷基帕城歷史中心(文,2000年)
卡勞爾-蘇佩聖城(文,2009年)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1項)
1項文化遺產。
布里姆斯通山要塞國家公園(文,1999年)
聖露西亞(1項)
1項自然遺產。
皮通斯管理區(自,2004年)
蘇利南(2項)
1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中蘇利南自然保護區(自,2000年)
帕拉馬里博歷史內城(文,2002年)
烏拉圭(1項)
1項文化遺產。
科洛尼亞-德爾薩克拉門托城的歷史城區(文,1995年)
委內瑞拉(3項)
2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科羅及其港口(文,1993年)
卡奈馬國家公園(自,1994年)
加拉加斯大學城(文,2000年)
美國(21項)
8項文化遺產,12項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其中2項與加拿大共有)
梅薩維德國家公園(文,1978年)
黃石國家公園(自,1978年)
沼澤地國家公園(自,1979年)
大峽谷國家公園(自,1979年)
獨立廳(文,1979年)
克盧恩/弗蘭格爾-聖伊萊亞斯/冰川灣/塔琴希尼-阿爾塞克(自,1979年,1992年,1994年)(與加拿大共有)
紅木國家公園及州立公園(自,1980年)
猛獁洞國家公園(自,1981年)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自,1981年)
卡霍基亞土丘州歷史地(文,1982年)
大煙山國家公園(自,1983年)
波多黎各的福塔萊薩和聖胡安國家歷史地(文,1983年)(位於屬地波多黎各)
自由女神像(文,1984年)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自,1984年)
查科文化國家歷史公園(文,1987年)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自,1987年)
夏洛茨維爾的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亞大學(文,1987年)
陶斯普埃布羅(文,1992年)
卡爾斯巴德洞窟國家公園(自,1995年)
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自,1995年)(與加拿大共有)
帕帕哈瑙莫誇基亞(自文,2010年)
加拿大(15項)
6項文化遺產,9項自然遺產。(其中2項與美國共有)
蘭塞奧茲牧草地國家歷史地點(文,1978年)
納漢尼國家公園(自,1978年)
省立恐龍公園(自,1979年)
克盧恩/弗蘭格爾-聖伊萊亞斯/冰川灣/塔琴希尼-阿爾塞克(自,1979年,1992年,1994年)(與美國共有)
碎頭野牛跳崖(文,1981年)
斯岡瓜伊(文,1981年)
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自,1983年)
加拿大落基山公園群(自,1984年,1990年)
魁北克歷史城區(文,1985年)
格羅莫訥國家公園(自,1987年)
盧嫩堡老鎮(文,1995年)
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自,1995年)(與美國共有)
米加沙國家公園(自,1999年)
麗多運河(文,2007年)
喬金斯化石懸崖(自,2008年)
Ⅶ 老鼠是什麼科的動物
老鼠是哺乳綱、嚙齒目、鼠科的嚙齒類動物,俗稱「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種群數量的增長,從理論上說應按幾何級數倍增,但是實際老鼠上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增長速度有限,在密度達到該環境的容納限量時,增長速度在0的左右波動。老鼠常出沒於下水道、廁所、廚房、雜物堆、垃圾堆放處等處,在帶菌場所與干凈場所來回行動,經由鼠腳、體毛及胃攜帶物來傳播病原菌。
(7)科蒂亞生物擴展閱讀:
老鼠的食性很雜,愛吃的東西很多,幾乎人們吃的東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愛吃的是穀物類、瓜子、花生和油炸食品。
並且據考察,一隻成年老鼠一次還能吃掉二兩蠍子,真是大膽。一隻老鼠一年大約可吃掉9千克糧食。老鼠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因此它是很成功的物種。
Ⅷ 雅克蘭蒂斯的傳說誰知道
相傳在那非常遙遠的古代,地球上有一塊獨特而神奇的大陸——大西洲,那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森林茂盛,風光綺麗。在大西洲上,有一個歷史悠久、具有高度發達文明的神奇古國——亞特蘭蒂斯王國,即大西國。那裡物產豐富,到處一派繁榮景象。在雄偉壯麗的古城裡,宮殿廳堂林立,室宇櫛比,建築布局和諧,結構復雜。在牆壁上、天花板上繪有生動逼真的圖畫,雕鏤和鑲嵌工藝精細。那裡居住著神秘的大西國人,他們通曉天文學、數學、水利灌溉以及冶金術,人們過著富裕歡樂的生活。那裡是遠古時代的「人間天堂」和「樂園」。 大西國人安居樂業幾千年,後來軍人篡奪政權,並企圖征服地中海兩岸。起初,他們動員了一支75萬人的軍隊和戰車,輕而易舉地征服了除希臘以外的歐洲南部和除埃及以外的非洲北部,後來他們又進攻眾神之王宙斯的領地——希臘,宙斯大怒,他放出雷電,頓時海嘯洶涌,地震爆發,一夜之間,陸地沉沒了,神秘的大西國從此消失了。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347年)曾在他的兩篇對話錄(《泰密阿斯》和《克利斯提阿》)中,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關於亞特蘭蒂斯的傳說。亞特蘭蒂斯一直是全世界歷代許多學者普遍關注和高度重視的一大文明遺址。神秘的大西國究竟存不存在?在哪裡?是外星人建立的還是地球人建立的?它怎麼突然消失了?許多學者為此作了大量探測和研究。 有的學者認為大西國位於現在的直布羅陀海峽以西的大西洋中,具體地點在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一帶。加那利群島上的關西人語言是非洲柏培拉語系,而柏培拉語言就是傳說中的大西國語言。在架設歐美海底電纜時,勘探人員在亞速爾群島發現了一塊海底高地,地質與周圍有明顯的不同,這個地方大約在1.2萬年前是片陸地。
有的學者則認為大西國位於馬尾藻海一帶。馬尾藻海的巴哈馬群島是古文明的熱點,它恰恰在世界最神秘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區。1968年,美國范倫博士在巴哈馬群島的北彼密尼島附近發現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海底城牆,長達1600米,組成城牆的石頭每塊有16立方米大,還發現了碼頭。在彼密尼島海底發現了一座城市,那裡有街道、車站、城牆、完整無缺的城門和殘缺的建築群。另一個考察組在巴哈馬群島的安德羅斯島附近的海面下發現了一座非常古老的寺廟遺址,在比米尼島北部西北端水下5米處發現了平坦的石頭大平台,石頭有的為長方形,有的為多邊形,大小厚薄不一,肯定是加工過的。考察組掌握的地質資料表明:從尤卡坦半島到安的列斯群島,長約3000多千米的這部分地區,在大約1.2萬年以前曾發生過強烈地震,當時大部分土地沉入海底,變成了現在的群島。
前幾年,據西方許多報刊報導,美、法等國一些科學家在百慕大三角區進行海底探測時,他們驚訝地發現:在那波濤洶涌的海面下,竟聳立著一座從來無人知曉的海底金字塔!這塔底邊長300米,高200米,塔尖離海面約100米,比古埃及金字塔更高大、更古老。塔上有兩個巨洞,海水以驚人的高速度從這兩個巨洞中穿過,從而捲起狂瀾,形成巨大漩渦,使這一帶水域浪潮洶涌澎湃,海面霧氣騰騰。西方有些學者認為,這座海底「金字塔」可能原本建造在陸地上。後來發生強烈地震,隨著陸地淪為海洋,「金字塔」便沉到海底了。有些學者猜測,它可能是長期生活在海底的亞特蘭蒂斯人建造的供應庫;還有人懷疑海底「金字塔」可能是亞特蘭蒂斯人專門保護聖地的一種具有「宇宙能」奇特性質和力量的能場,它能吸引和聚集宇宙射線、磁性振盪或其它未知的能波,其內部結構可能是一個微波諧振腔體,對放射性物質及其它某些能源有集聚的作用。海底「金字塔」真的具有這樣神奇的作用嗎?它真是遠古時代亞特蘭蒂斯人建造的嗎?至今仍是無法肯定的一個謎。 現在多數學者認為大西洲的存在是肯定的,雖然還有許多不解之謎。那麼大西洲是怎樣消失的呢?科學家研究認為,遠古時期地殼演變劇烈,升降頻繁,在強大的擠壓作用下,大西洲的大陸凹下,成為海洋。還有一些學者認為,1.2萬年以前,大西洲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火山爆發,滾滾的岩漿燒毀了一切,火山爆發又引發地震,使古大陸沉入海底。
·南極洲發現三萬年前熱帶古城市廢墟·
最近,瑞典一支探險隊聲稱,他們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座熱帶城市廢墟。這座城市的建築大部分為積雪所覆蓋,隱藏在冰川後面,有的摩天大廈直插雲霄,形狀像金字塔,也有的是圓柱體形,牆壁薄而堅固,沒有加上絕緣體。
科學家們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這座城市是在約3萬年前建造的。這是一種特殊的人類居住區。這些建築物最大的特徵是沒有門,入口呈馬蹄形,高約6米。科學家由此推測,這些特殊建築物居民約3.6米到4.2米高。
探險隊之所以發現這座古城,是靠了去年夏天一次地震。那次地震震裂了南極西部的一條大冰川,探險隊員們才發現隱藏在冰川後面的這座城市。現在,他們運送推冰器材到現場,繼續推開冰雪發掘,已發掘了40多畝面積的市區。估計還需要多年才能發掘整個廢墟。
探險隊長拉遜說,這是首次發現的人類曾在南極洲生活的遺址。
(摘自《旅遊》)
·超時代的技術·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比宮珍藏著一張奇特的古地圖,它是土耳其國家博物館館長馬里爾·埃德亨在清理托普卡比宮的文物時發現的。經鑒定,該地圖是所羅門大帝奧托曼艦隊的一著名船長皮里雷斯將軍在1513年繪制的。皮里雷斯是一個旅遊制圖家和收藏家。據他在自己的地圖集和這幅地圖的說明中稱,該地圖是根據前人的20幅地圖繪制的,這20幅地圖中有8幅是繪制於距今2400年前的亞歷山大大帝時代。
地圖上,只有地中海地區畫得十分精確,其餘地區,如美洲、非洲都嚴重變形。然而當科學家們進一步深入研究時,驚訝地發現,這張古地圖其實是一張空中鳥瞰圖。同美國阿波羅8號飛船所拍攝的地球照片相比,土耳其的這張古地圖就像是它的翻版一樣。地圖上美洲、非洲的變形輪廓線,同阿波羅飛船拍攝的照片完全重合。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古地圖上還繪出了南極洲冰層覆蓋下的復雜地貌,同南極探險隊在1952年用回聲探測儀對南極冰下地形的探測圖毫無二致。南極大陸是1819年才被探險隊發現的,而皮里雷斯的古地圖卻繪制於1513年!因此可以推測,在皮里雷斯繪制這幅地圖時,一定擁有前人在冰川覆蓋南極大陸之前就繪制了的南極地圖。那麼又是什麼人繪制了這種南極地圖?是什麼人在遠古時代就已掌握了太空航攝的高技術? 二十世紀中葉,科學家在秘魯南部納斯卡小城附近的荒原上發現了被稱為「世界奇跡」的神奇圖案。那些圖案就繪制在風化的沙地上,痕跡不深,近看是一些像農渠一樣的溝,幾千米延伸開去就構成一些直角形的、四邊形的、梯形的幾何圖形,有的則是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或人物形象。這些圖案只有在空中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有的要飛高到2000米以上。隨著觀察者乘坐的飛機不斷下降,從這些圖案中可以分辨出各式各樣的形象:有猴子、蜘蛛、鳥和各種形態的人物。經碳14化驗結果表明,它們已經存在了3000多年,至今完好無損,秘魯政府對這千古珍奇的圖案已妥善加以保護。科學家認為,在這廣闊的荒原上,繪制這些巨型圖案,必須擁有2000米以上的高空技術,這是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所望塵莫及的。那末,這些神奇的圖案是什麼人用怎樣的神奇方法繪制的呢?
南美洲的的喀喀湖東南21千米處的蒂亞瓦納科遺跡,是各國學者和遊客嚮往的地方。據考證,蒂亞瓦納科曾是印加帝國前一支印第安部族的首都。在蒂亞瓦納科古建築群中,有一座聞名於世的太陽門,太陽門中央有一座用整塊紅色砂岩雕刻成的巨大神像,神像上刻有一幅完整無缺的星空圖,以及上百個符號。考古學家經多年研究,終於破譯了星圖及符號。他們認為,這幅星圖所描繪的是2.7萬年前的古代星空,那些符號記述的是極為深奧的天文知識,這些知識是現代人類所未掌握的。數萬年前居住在的的喀喀湖畔的古人類,又怎樣掌握了超過現代人類的天文知識?
考古學家們還曾在巴格達城郊的一座古墓中發現一組兩千年前的化學電池(世界公認的第一個電池是公元1800年發明的);在埃及古金字塔中,從一具男童木乃伊的左胸中發現一顆5000年前的人造心臟(現代醫學研製使用人工心臟不過十來年歷史);在一塊化石中發現了50萬年前的汽車火花塞;在礦石中發現過鐵釘、鐵鏈、金線、金屬碎片(合攏後是一個「精美絕倫」的鍾形器皿)、形狀像鑽頭的鐵器等等人造物,甚至在非洲加彭奧克洛鈾礦還發現了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地球上可能數度誕生過生命·
對於上述種種古代文明遺跡的發現,許多生物考古學家都深感蹊蹺,謎題難解,除外星人所為(可至今也未找到外星人),絕非近代人類或古代某一個時期的人類所為。於是他們推測,地球誕生至今的45億年歷史中,曾數度誕生過生命,主要經歷了五次大滅絕,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有人認為,前一屆高度文明的毀滅,是因為地球氣候的周期性變化,或因地球磁場的周期性消失。太陽系運轉到宇宙空間某個特定位置時,地球上將會周期性地出現不適應人類生存的氣候,隨後又會導致高級智慧生物的周期起源和進化。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便是一個例證。
最近,美國國家航空和宇航局蓋·福克魯曼博士等人根據阿波羅計劃所掌握的小天體撞擊月球的歷史資料進行了研究,論證了上述理論的可靠性。他們認為,約35—45億年前,地球上曾數度有過生命,但由於發生過幾次大小行星和隕石與地面相撞,使地熱上升,海水蒸發,地表熔化,生命消失,數億年後生命才得以再生,只有那些逃到深海底的生命才能生存下來。目前在深海海底發現的不發生光合作用的生物,就是地球生命的祖先。
(大西國是否存在,目前仍無定論)
參考:http://wenwen.soso.com/z/q86227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