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戰機歷史

戰機歷史

發布時間: 2022-06-09 00:02:06

Ⅰ T-50戰斗機的發展歷史

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開始研發新一代戰機,以取代當時的主力機種米格-29戰斗機和蘇-27戰斗機;當時的發展計劃衍生出了蘇-47戰斗機和米格1.44戰斗機兩種機型。
2000年,俄印最便已開始就聯合研製第五代戰斗機進行接觸。蘇霍伊公司領導人波戈相曾向印方承諾,俄方研製的新一代戰斗機的性能將與美國的F-22「猛禽」相當。由於研製新型戰斗機的費用極其高昂,俄方獨自承擔會帶來巨大的壓力,而印度則想從俄方那裡獲得製造第五代戰機的技術,因此兩國很快便在聯合研製新一代戰機的問題上達成了初步協議。
2002年,蘇霍伊公司獲選主導「未來戰術空軍戰斗復合體」(PAK-FA)的發展,融合蘇-47和米格1.44戰斗機的技術,製造出了T-50原型機。
2007年,是T-50試飛的原定時間,但由於引擎研發及其他技術問題,試飛時間延期為2009年8月,但是在該年5月時,負責發動機的土星公司已暫停研發。因為國防部資金短缺及合約到期,可能影響試飛時間。
2007年4月24日,俄羅斯的發動機製造商——「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NPO Saturn)的網站首次對外透露俄羅斯第五代戰斗機可能的布局圖片。俄羅斯未來第五代多用途戰斗機作為未來戰術航空綜合系統(PAK FA)項目的一部分正在進行開發,蘇霍伊設計局的T-50戰斗機在與俄羅斯米格飛機製造集團競標俄羅斯國防部第五代機項目中取勝,「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被選擇為該機提供發動機。
2010年1月29日,T-50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進行了首次試飛,比美軍的F-22晚了整整13年 。
2010年10月,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表示在年底前可能與印度簽訂設計草案協議。印度空軍總參謀長表示采購該飛機的費用為250億美元左右。由於印度計劃大量采購西方新型戰斗機,是否仍將訂購T50戰斗機有一定疑問。
2011年3月3日,第2架原型機進行了44分鍾的試飛。此兩架原型機都未裝上雷達及武器控制系統。
2011年8月17日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舉行的2011年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上公開亮相。
截止到2012年2月,已有三架T-50的原型機參與各項測試,總飛行次數已超過120次。據悉,第四架T-50將在2012年後半年加入測試。
2012年8月,第三架原型機試飛中開始進行對主動電子掃描雷達的測試。
2012年8月12日,為慶祝俄羅斯空軍成立100周年,俄第五代戰機T-50繼2011年莫斯科國際航展首度亮相後,再度出現在公眾面前。
2012年秋天,澳大利亞軍事智庫Air Power Australia軍事分析師們對蘇霍伊設計局的T-50和美國的F-22「猛禽」及F-35「閃電2」進行了對比分析。他們認為,俄羅斯新型殲擊機在很多方面要優於美國的同類型飛機。
2012年12月2日,第四架原型機首飛。
至2013年,T-50共進行了100次試飛,其後的9個月再進行多20次。
2013年8月俄羅斯已經為T-50戰斗機研製出機載供氧系統,並打算將其運用到其他高空飛機上。俄羅斯已經為其最新型號的戰斗機T-50研製出一種機載供氧系統。俄羅斯的飛機仍然在使用氧氣瓶系統(重90千克/198英鎊左右)。也就是說,飛行在4000米(1.2萬英尺)高空中飛機上的飛行員必須監控其空氣和燃料供應。俄羅斯新的機載供氧系統設計僅重30千克(66磅),結構更加緊湊,能夠供應遠多於同等重量的氧氣瓶供給的氧氣。俄羅斯計劃開始用機載供氧系統更換所有飛機上的氧氣瓶。印度也研製出一種機載供氧系統,它將首先安裝在作為技術驗證機的新輕型作戰飛機(Light Combat Aircraf,LCA)上。最終,這種機載供氧系統將安裝在印度的所有高空戰機上。
2014年6月10日,T-50戰斗機第5架原型機055在靠近莫斯科的茹科夫斯基空軍基地地面起火。隨後被運回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廠維修。
2014年10月30日,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下屬的「雷達電子技術」公司交付第一批為未來前線航空系統(PAKFA)T-50研製的「喜馬拉雅」電子戰系統。T-50飛機機體上集成了獨一無二的主動和被動雷達和光學定位系統,實現了「智能蒙皮」功能。該系統的應用不僅改善了飛機的抗干擾能力和生存力,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抵消了敵方飛機的隱身技術。
2014年11月2日,俄羅斯T-50戰機再次試飛。翼下增添四個掛架。
2015年,普京宣布第一批T-50將交付俄羅斯空軍,並開始部隊測試,然後組建飛行大隊。據悉俄羅斯將在茹科夫斯基城開始第五代(註:按美國的標准為第四代)重型多用途戰斗機T-50的飛行試驗。試驗時間大約持續五年。
2015年12月8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鮑里索夫表示,俄第五代戰斗機T-50的飛行性能試驗接近尾聲,目前已經在進行航空電子設備測試。
從T-50首飛的2010年1月29日一直到2015年秋,改項目的5架原型機完成了700架次試飛,其中多架原型機都經歷了長時間的維修。
2025年,俄羅斯將用T-50全部替換老舊的米格-29和蘇-27戰斗機。

Ⅱ 中國戰斗機發展歷史!

解放前的不說了,沒什麼可說的。
解放後的朝鮮戰爭開始修理飛機。進口米格-9近千架,很快就被米格-15取代,參加朝鮮戰爭。同時裝備了相當多的拉-11戰斗機。還有幾架國民黨留下的P-51野馬戰斗機。
50年代仿製米格-17,命名為殲-5。產量不到一千架。很快就開始仿製米格-19,不過急於求成,質量低劣。同時開始引進米格-21,自己論證的幾種戰斗機過於「大躍進」了,紛紛下馬。60年代,沈陽主抓米格-19仿製的殲-6定型,成都准備生產米格-21仿製的殲-7。殲-7大量生產是80年代的事情。90年代對殲七喲所改進,但是由於米格-21基礎太差,性能沒有多大提高,基本上是晝間戰斗機。

70年代陸續研製殲-9和殲-13,因發動機和本身設計經驗不足,加上管理混亂,外行領導內行、空軍出爾反爾,無功而返。
唯一倖存的是沈陽的殲八,在80年代開始小批量生產,陸續至今。

80年代開始和以色列合作,結合殲-9的經驗研製殲-10(基本上是引進)。2000年後投入生產裝備部隊。80年代末與美國合作改進殲八失敗,引進法國幻影2000因價格太高而放棄。90年代引進蘇-27,2000年後才國產化。
2000年後殲6完全退役,殲-7停產開始退役。
目前主力機型中,骨幹是蘇-27/殲-11、蘇-30MKK、殲-11B、和殲-10,佔到將近一半。其餘是殲八和殲七。
目前首先要淘汰的是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的殲七,然後是缺乏電子戰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的殲八。10年內空軍主力還是三代機,數量上以殲10為主。殲-20開始少量裝備。

Ⅲ 美國F-22戰斗機的開發歷程是怎樣的

1971年美國戰術空軍指揮部提出的下一代戰機的研發計劃。這個計劃帶動諸多1970年代的小型研究計劃,美國空軍原先打算於1977年到1981年之間以兩組原型機進行試飛,可惜因預算不足而取消。當年美國戰機的設計重點是對地攻擊為第一優先,只要求空戰時有足夠自衛的能力。

1979年時,美國空軍將對地攻擊和空戰性能的重要性提升到同一層次。

1982年美國空軍面對蘇聯戰斗機的快速發展,以及美國空軍准備使用F-15E與F-16擔任對地攻擊的任務、F-117進入試飛階段,對地攻擊的需求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當年10月,最終定案的計劃正式在最後一次公開會議上提出。

ATF的技術要求將以下五個特點集在一架飛機上,即低可偵測性(隱身性)、高度機動性和敏捷性、不需使用後燃器即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只滿足於以往使用後燃器短時間超音速沖刺)、有效載重不低於F-15和具有飛越包括第三世界戰區在內的所有戰區的能力。

面對如此先進的設計要求,F-22必須採用一切已有的世界級航空頂尖技術。與YF-23的競爭試飛後,F-22被美國空軍選中繼續研發。

1986年10月31日洛克希德、波音和通用動力3家公司聯合研製小組的YF-22中標,並按要求製造兩架原型機。1990年9月29日,第一架YF-22首飛,10月26日進行了第一次空中加油。10月30日第2架原型機進行首次飛行。11月3日YF-22原型機進行了不使用加力的超音速飛行。

隨後於11月28日在加州的中國湖海軍武器試驗中心首次發射了未裝彈葯的「響尾蛇」導彈,12月20日在加州的太平洋導彈試驗場發射未裝彈葯的AIM-120「阿姆拉姆」導彈。

1991年8月2日空軍正式授予研究洛克希德公司一份95.5億美元的工程發展合同,製造13架試驗型飛機。1991年12月16日,空軍確定了F-22戰斗機的外形,並製造了風洞試驗和測定雷達反射截面使用的模型;開始准備內部設計和飛機製造用的工具。

1992年6月4日,洛克希德公司完成了F-22的設計修改。同月,進行了F119型試驗型發動機部件的關鍵性設計評審,完成了發動機詳細設計階段的工作,決定進行F119發動機的生產和組裝。12月27日F119的第1台工程發展階段的發動機開始進行試驗。

1994年10月6日,洛克希德航空系統公司開始製造第1架F/A-22的部件。1995年6月,F-22的關鍵設計評審工作全面完成,至此F/A-22飛機機身的詳細設計階段的工作完成。

1997年3月6日,第1架F-22基本組裝完畢,開始進行加註燃料和發動機試車。4月9日洛克希德·馬丁航空系統公司首次公開了F-22戰斗機,並正式公布了「猛禽」的綽號。1997年9月7日,該機在羅賓斯空軍基地進行了58分鍾的首次試飛。隨後,該機於1998年春返回愛德華空軍基地,交由空軍試驗。

2001年8月,F-22研製成功10年後,美國終於下定決心投入巨資批量生產F-22戰斗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承接生產295架F-22的生產訂單,如果價格成本令軍方滿意,五角大樓將會增加訂數。

2002年1月,美國空軍官員宣布F-22「猛禽」戰斗機的首支作戰聯隊將駐扎在弗吉尼亞州的蘭利空軍基地。首批F-22戰斗機計劃於2004年9月抵達蘭利空軍基地,2005年12月將具備初始作戰能力。蘭利基地成立三個F-22戰斗機中隊,共擁有72架飛機和6架備用機。

2002年5月31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完成F-22靜力試驗之後,又成功地進行了F-22的疲勞試驗。F-22機體要求使用壽命為20年或8000飛行小時。

2002年8月,美國空軍宣布,將F-22更名為F/A-22,以更准確地體現F/A-22的使命,包括對地攻擊能力,同時也是為了配合空軍提出的FB-22轟炸機型的任務。

2002年11月,F/A-22已完成初始飛行試驗,在試驗中,F/A-22實現了以2倍音速飛行;飛行高度15240米以上,並完成了高過載機動飛行,如9克轉彎。在3048米以上高度進行了亞音速飛行。

2003年7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困擾多時的F/A-22軟體問題予以解決。這標志著F/A-22項目又取得一次顯著的進展。改進版本的軟體安裝在F/A-22上後,顯著改善了座艙系統的可靠性。而在此之前,由於軟體的問題,座艙系統每運行兩小時就要關閉一次,現在則可以連續運行21小時以上。

2003年9月19日,一架F/A-22試驗飛機在例行試飛時差點墜毀,據空軍初步調查稱,事故是因駕駛員沒按原定程序進行飛行機動而致,並非飛機本身出現問題。

2004年3月,空軍決定略微增加訂購F/A-22的數量,主要的原因是該項目在削減成本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並認為當前的項目估算支持采購277架F/A-22,而此前美空軍確定的采購目標是276架。2004年4月29日,美國空軍宣稱F/A-22進入初始作戰試驗與鑒定階段,這為擴大「猛禽」戰斗機的采購掃清了障礙。

2004年6月,美國空軍宣布授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項價值4.92億美元的固定價格確認合同,用於購買製造24架F/A-22所需的先進器材和相關設備,這標志著第五批「猛禽」戰斗機即將投入低速初始生產。

2004年9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F/A-22的生產速度作了進一步的調整,加快了戰斗機的生產步伐。該公司的目標是2004年生產19架戰斗機,並計劃在大批量生產階段每年生產24架F/A-22戰斗機。2004年12月21日,一架美軍F/A-22「猛禽」戰斗機墜在美國內華達州南部的內利斯空軍基地墜毀。

雖然美國防部還未正式宣布,但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國防部已經批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F/A-22戰斗機進入全速生產。F/A-22單價1.2億美元(不含研製成本·武器和維護費用)。2005年5月12日,首架作戰型F/A-22已交付給位於弗吉尼亞州蘭利空軍基地的第1戰斗機聯隊第27戰斗機中隊。

2005年在美國空軍正式服役的量產型則為「F-22A」。最初計劃采購750架,經過兩次削減最後確定的采購數量是183架,現已交機50架。空軍目前正考慮增加購買60架。F-22「猛禽」戰斗機每架成本高達1.3億美元。

F-22的試驗和改良十分細致和周到,因為美國空軍認為「F-22並非今日所需,而是為了對付明天的威脅。因此,我們不是為了解決今天的問題在研製,而是要回答今天所能預料的明天會出現的所有可能的問題。

我們考慮的是美國空軍明天的空中優勢。因此F-22必須組合有最好的隱身性、超音速巡航。一體化航空電子系統、敏捷性以及作為制空權所需的對空、對地致命的打擊和支援性。」

2009年4月6日,奧巴馬政府時任國防部長蓋茨宣布,國防部將向國會建議刪減許多大型武器采購計劃,包括在製造生產的187架F-22戰機完成後,減少乃至停止生產這一昂貴戰機。

Ⅳ 戰機的發展史

戰斗機是指主要用於保護我方運用空權以及摧毀敵人使用空權之能力的軍用機種。特點是飛行性能優良、機動靈活、火力強大;現代的先進戰斗機多配備各種搜索、瞄準火控設備,能全天候攻擊所有空中目標。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種戰斗機是法國的莫拉納.索爾尼愛L型飛機。它由於裝備了法國飛行員羅蘭·加洛斯的「偏轉片系統」,稍微解決了飛機在機載機槍射擊時被螺旋槳干擾的難題,使飛機第一次在飛行員可以專心駕駛飛機去攻擊對方,同時也不需要另外配備機槍手。但是這個系統會造成子彈的

戰斗機過去根據執行任務又可分為「殲擊機」(戰斗機)和「截擊機」(攔截機),攔截機的主要任務是快速的的升空之後爭取高度,在敵人的轟炸機進入我方空域之前將對方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高飛行高度的轟炸機群,在設計上特別強調對速度與爬升率的需求,運動性在擺在較為次要的地位。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有鑒於原子彈的摧毀威力,攔截機的發展一度成為許多國家與傳統戰斗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在導彈逐漸成熟並大量配備之後,攔截機的特性往往可以經由傳統戰斗機加上導彈來滿足,因此現在趨向不再專門發展攔截機種,而是以現役的機種同時擔負攔截的任務。

發展歷程

初露鋒芒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軍用飛機首次出現在戰場上,主要負責偵察、運輸、校正火炮等輔助任務。在戰斗中,敵對雙方的飛行員用五花八門的各種武器手忙腳亂地互相攻擊,比如石頭,這就是「戰斗空戰」的起源。1915年4月1日,羅蘭·加洛斯駕駛裝備了「偏轉片系統」的莫拉納.索爾尼愛L型飛機擊落了一架德國偵察機。取得了戰斗機空戰的第一次勝利。隨後,德國的「福克E3」式由於裝備了性能更好的「機槍同步射擊」裝置,以其優異的飛行性能和跟猛烈的火力,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性能最好,擊落飛機數量最多的戰斗機。被協約國方稱為「福克式的災難」。這個階段的戰斗機還處在萌芽期,結構多以木材加上布料蒙皮構成,機翼從單翼到三翼都很常見,主要的武器多半改自陸軍使用的輕機槍。英國曾經使用火箭對付盤據在英國城市上空的德國飛船。在對付地面目標上,早期的炸彈是由手榴彈或者是小型炮彈稍加改良而來,投擲准確度不高,破壞力也低。

在這個時期影響未來空戰頗大的一項發行就是機槍的同步射擊裝置。這個由荷蘭所發明的裝置讓機槍的子彈能夠自轉動的螺旋槳的間隙當中射出,飛行員完全不用擔心子彈會與螺旋槳撞擊的危險,而機槍的設置位置能夠接近飛行員的瞄準線,從而提高准確度與火力。

兩次大戰間的發展

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積極裁減軍備,同時減緩國防工業的投資。在這一段時間當中,民用航空的需求帶動許多技術與理論的發展與成熟,奠定30年代後期軍用航空發展的快速演進。

民用航空需求有兩大主軸,一個是對速度方面的追求,也就是各種競速機的比賽與獎勵。另外一個是客運與貨運市場的逐漸長長。在這兩個主軸上雖然需求方向不同,卻對同一種發展趨勢有共同推演的效果,那就是對流線型設計的要求。流線型的設計在於減低阻力,當飛機的阻力減低之後,對競速機來說,那就是速度可以增加,對運輸機來說,那就是提升航程或者是運輸量,換句話說就是增加營運的經濟效益。

流線型飛機設計包含的項目非常的廣,從機身外殼的平滑,減少機身外部突出的部分與張線,外型由方正改為圓滑曲線,不得不突出的部分則以曲線圓滑的外殼遮蔽以減少阻力,採用收放式起落架等等。

除了在流線型設計上下功夫之外,動力系統的開發和使用材料的研究都影響到往後飛機設計的概念與可以使用的資源。在動力系統方面除了輸出馬力更大的發動機的開發之後,汽油辛皖值對於發動機的操作影響也逐漸被了解,同時,螺旋槳的極限性能以及替代的動力輸出也陸續在各國進行研究。新一代的輸出動力研究當中以噴射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這兩項影響後世最深。

到了30年代中期,各國最先進的戰斗機設計多半具有這些特點:單翼,以金屬為主的結構與外殼,後三點收放式起落架或者是有流線型外殼的固定式起落架,採用液冷式發動機的設計多於採用氣冷,火力由採用步槍口徑的輕機槍提升至重機槍或者是更大口徑的機炮。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繼杜黑發表他最有名的空權論著作之後,空中武力印證空權對於戰爭與作戰的重要性。其中戰斗機的發展可以說是大幅度的否定空權論當中的描述。戰斗機不僅僅只是作為防衛國土與抵擋敵人轟炸機的力量,在摧毀敵人的空中武力與使用空中武力的能力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戰斗機不僅僅擔任阻止轟炸機的任務,也推翻轟炸機可以通過一切防衛的理論。

在大戰結束前,戰斗機的發展已經到達一個頂峰,並且開啟另外一個世代的來臨。短短幾年之間,戰斗機使用的發動機出力從數百匹直在線升到超過兩千匹馬力,速度直在線升到接近音速的區域,航程超過2000英里,最高升限到達4萬英尺。

進入噴射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噴氣式發動機和雷達設備的出現預兆了下一階段戰斗機的發展方向。戰後,蘇聯和西方國家從納粹德國獲得了該技術的研究成果,各自發展出第一代噴氣式戰斗機。在朝鮮戰爭中,噴氣式戰斗機第一次投入實戰,標志著螺旋槳式戰斗機的終結。該階段的戰斗機特徵是飛更快,看得更遠,打的更准。1947年10月14日,美國飛行員查克·葉格(Charles E. "Chuck" Yeager)爾駕駛貝爾X-1試驗機超越音速,成為第一個「跑」得比聲音快的人。電子技術的進步使機載雷達和武器的火控瞄準系統大大提高了戰斗機的作戰能力。在冷戰的高峰期,失敗就會滅國滅種的恐懼使華約和北約兩大陣營都瘋狂的發展戰斗機。這個階段各國列裝的機型和數量也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

冷戰時期的變遷

冷戰的後期,由於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發現了戰斗機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機動性--仍然主宰了天空,而不是如導彈無用論者所認為的,將由導彈的性能決定空戰的勝負,因此後來的戰斗機不再要求過快的速度,而把機動性的提高作為戰鬥力的第一要素。各國紛紛跟風發展機動性優異的機型。垂直起降、隨控布局、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和更優秀的機載電子系統以及裝備性能更優異的空對空導彈成為該階段戰斗機的共同特徵。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列裝的典型戰斗機有美軍的F-14、F-15、F-16、F/A-18、蘇聯/俄羅斯的SU-27、MIG-29等都是。

新世代的設計方向

新一代戰斗機的發展方向是更高的機動性、更遠的射擊距離、多目標的攻擊能力和隱形的外形設計。新技術的出現使21世紀的戰斗機成為更冷酷的「空中利劍」。典型機種有美國的「JSF」和俄羅斯的「MIG1.44」。

噴氣式戰斗機——世界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是由德國於1939年首先研製出的。安裝有德國的科學家馮·奧亨研製的噴氣發動機的He—178型飛機是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該機於1939年8月27日首次試飛。最早投入批量生產並轉變被部隊的噴氣式戰斗機是英國的『流星「式戰斗機和德國的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戰斗機。Me-262首次試飛在11942年7月18日,時速達850公里,這比當時所有活塞式戰斗機要快得多。1943年11月,希特勒觀看了這種飛機表演後說: 「我們總算有了可以用於閃電作戰的轟炸機了!」而堅決不同意將其作為戰斗機使用。直到1944年秋天,Me—262才得以作為戰斗機投入使用。盡管Me-262取得了輝煌的戰線,但它已不策挽回納粹德國的敗局了。

超音速戰斗機——由美國北美航空公司於1949年研製成功的F—100是世界上第一種具有超音速平飛能力的戰斗機,最高時速為音速的1.3倍。此後,蘇聯米格—19戰斗機也在1953年的試飛中突破音障,最高時速為音速的1.36倍。60年代,美、蘇、法等國又研製了最大的時速為音速2倍以上的戰斗機。(圖)(蘇聯的米格-1550年代初世界上最 成功的噴氣式戰斗機之一,在朝鮮戰爭中有突出表現)

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世界上第一種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是由英國霍克·西德利公司於1966年研製成功的 「鷂式」戰斗機,該機從1957年開始研製,機上裝有一台 「飛馬」型渦輪風扇噴氣式發動機,兩結噴口對稱置於在兩側,噴口可轉向後,飛機向前飛,噴口向下,噴氣產生升力,使飛機策垂直,短距離起飛和在空中懸停。這種飛機甚至可在空中實現向後和橫向的移動,具有極高的機動靈活性。 「鷂」式飛機可大大減少對跑道的依賴,提高作戰部置的靈活性。在1982年發生的英國—阿根廷之間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中,英國艦載的 「海鷂」式戰斗機面對數量比自己多一倍、速度比自己快一倍的阿空軍法制 「幻影」III型戰斗機,依靠優異的機動性能,在空戰中取得了12 :0的戰線。
(圖)(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用來與米格-15相對抗的F-86型噴氣式戰斗機)

變後掠翼戰斗機——世界上第一種變後掠翼戰斗機是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於1965年研製成功的F—111。亞音速和超音速飛機大部分採用大後掠角的機翼,這種機翼和平直機翼相比,更有利於高速飛行,但低速飛行性能不好,轉變半徑大,起飛和著陸滑跑距離比較長。於是,有人開始研究能在飛行時改變機翼的後掠角度的飛機,著陸和低空飛行時呈平直翼型,在高速飛行時呈後掠翼或三角翼型,較好地解決飛機低速和高速飛行性能的矛盾。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就已進行了這項研究。美國戰勝並佔領德國後,在此基礎上於1948年開始變後掠翼飛機的技術試驗。F—111就運用了上述技術成果。此後,蘇聯的米格—23戰斗機、美國的F—14戰斗機和英國、德國、義大利聯合研製的 「旋風」式戰斗機也採用了變後掠翼技術。

截擊機——截擊機是戰斗機的一種,它的特點是有快速反應能力,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在接到警報後能立即起飛,迅速爬升、加速飛臨指定空域。由於被截擊對象(如轟炸機、偵察機等)機動能力不強,並且為及時發現和准確擊落目標,現代截擊機裝有復雜的截擊雷達,配備威力較大的空對空導彈,因此專用截擊機一般比較笨重,格鬥性能較差。

在早期,截擊任務是由普通戰斗機來完成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夜間截擊轟炸機,1941年8月德國在原先的雙發動機的重型 戰斗機Me—110和雙發動機的轟炸機Ju—88上安裝截擊雷達,使它們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夜間截擊機。

50年代後的截擊機強調要飛得快、飛得高,武器以空對空導彈為主,有的甚至取消了機炮。70年代後,在新一代戰斗機上都裝有先進的雷達和引導設備,其速度、加速性、機動武器威力也遠遠超過笨重的截擊機,能更好地執行截擊任務,所以各國如今已不再發展新的專用截擊機。(圖)(俄羅斯的米格-29高機動性戰斗機)

隱身戰斗機—— 「隱身」戰斗機並不是肉眼看不見的飛機,而是在飛機的外形、塗料等方面作了特殊處理,使用於對空警戒的雷達、紅外等現代探測裝置難以發現的飛機,這種戰斗機可隱蔽接近敵人,達到出其不意攻擊敵機的目的。目前許多先進的戰斗機已採用了一些抑制雷達波反射和自身紅外波輻射的技術,實現了部分的 「隱身」效果,而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隱身戰斗機是美國目前正在研製的F—22型戰斗機,它將在下個世紀初裝備美國空軍。

http://hi..com/007cn/blog/item/edb35c6034950bdf8db10ddb.html

Ⅳ 介紹一下U2戰機的歷史

1954年4月,洛克希德公司向美國國防部提交第9732號報告,報告中提出以XF-104原型機的機身和尾翼,加上翼展為21.54米、展弦比為10的機翼,作為新型高空偵察機的主要機體設計。飛行高度22250米,足以躲開當時蘇聯各種高射炮、導彈和戰斗機的攔截。任務半徑為3200千米,有效載荷為270千克。發動機採用通用電氣公司製造的J57(推力為4200千克)。

1954年4月,洛克希德公司向美國國防部提交第9732號報告,報告中提出以XF-104原型機的機身和尾翼,加上翼展為21.54米、展弦比為10的機翼,作為新型高空偵察機的主要機體設計。飛行高度22250米,足以躲開當時蘇聯各種高射炮、導彈和戰斗機的攔截。任務半徑為3200千米,有效載荷為270千克。發動機採用通用電氣公司製造的J57(推力為4200千克)。

1954年12月9日,中央情報局與洛克希德公司正式簽定了20架新型偵察機的合同,並正式命名為U-2。最後訂單增加為50架(不包括後來的U-2R),研製經費從秘密預備資金中撥出,共計5400萬美元。 U-2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研製,至今已形成11種型號。它歷經冷戰各大事件,甚至是事件中的主角。經過上述改進,U-2必將在新的世紀里,發揮更大的作用。

U-2R基本數據

全長 19.20m
全高 4.88m
全寬 31.39m
機身重量 7.03t
最大速度 692km/h(高度21300m)
巡航最高高度 27430m
最大航程 4830km

Ⅵ 中國戰斗機的發展歷程

朝鮮戰爭時期是修理。
戰後開始組裝,然後是自己製造零件組裝。米格-17,中國叫殲-5
然後是引進組裝米格-19,中國叫殲-6

很快又引進米格-21,從沈陽轉到成都生產,中國叫殲-7。
沈陽開始研製殲-8,歷時10年才定型,不過只是白天型,沒有安裝當初設想的雷達和中距離導彈。(雷達工作不穩定,探測距離短,PL-4導彈射程短,和紅外導彈一樣,不到10公里。)
80年代後殲-7改型,並大量出口,又從外國買回米格-21M進行仿製,中國叫殲-7大改、殲-7III(後來編號J-7C/D)。原計劃大量生產,後來由於性能不好,只生產49架,裝備北京軍區空軍15師和南京軍區空軍29師各一個團。
成都同時開展殲-10的研製。引進了以色列的Lavi(獅)式戰斗機部分技術,現已生產裝備空軍。目前還在繼續改進中。
沈陽繼續改進殲八,命名為殲八II,目前已經具備中距離作戰能力。
90年代購買俄羅斯蘇-27和蘇-30戰斗機,並引進仿製蘇-27,中國叫殲-11。後來自己更換機載設備 ,命名為殲-11B。(有侵權之嫌)
現在成都研製的殲-20已經試飛。
巴基斯坦出資一部分,成都「借鑒」俄羅斯米格公司技術研製了FC-1梟龍(巴基斯坦JF-17雷電)已經服役。
據說沈陽從烏克蘭購買了蘇-33的部分圖紙,仿製蘇-33,中國叫殲-15。

南昌在米格-19的基礎上修改設計,研製出強五。不過由於改為兩側進氣,迎風面積增大,局部外形設計也有缺陷,最大速度降低大約10%。
目前「借鑒」俄羅斯雅克公司技術研製的L-15教練機可以充當攻擊機。
西安研製的攻擊機殲轟-7是吸取1974年西沙之戰教訓,為海軍研製的遠程攻擊機。差點被空軍搞流產了。好在海軍堅持,終於定型投產裝備了。

有幾個人不能不記住:徐舜壽(中國第一代戰斗機設計師,文革中被迫害致死)、黃志千(殲八第一任設計師,因飛機失事遇難)、陳一堅(堅持JH-7)、宋文驄(J-10)、屠基達(J-7出口型為國家挽回千萬損失)

Ⅶ 世界戰斗機發展史

戰斗機是指主要用於保護我方運用空權以及摧毀敵人使用空權之能力的軍用機種。特點是飛行性能優良、機動靈活、火力強大;現代的先進戰斗機多配備各種搜索、瞄準火控設備,能全天候攻擊所有空中目標。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種戰斗機是法國的莫拉納.索爾尼愛L型飛機。它由於裝備了法國飛行員羅蘭·加洛斯的「偏轉片系統」,稍微解決了飛機在機載機槍射擊時被螺旋槳干擾的難題,使飛機第一次在飛行員可以專心駕駛飛機去攻擊對方,同時也不需要另外配備機槍手。

戰斗機過去根據執行任務又可分為「殲擊機」(戰斗機)和「截擊機」(攔截機),攔截機的主要任務是快速的的升空之後爭取高度,在敵人的轟炸機進入我方空域之前將對方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高飛行高度的轟炸機群,在設計上特別強調對速度與爬升率的需求,運動性在擺在較為次要的地位。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有鑒於原子彈的摧毀威力,攔截機的發展一度成為許多國家與傳統戰斗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在導彈逐漸成熟並大量配備之後,攔截機的特性往往可以經由傳統戰斗機加上導彈來滿足。因此現在趨向不再專門發展攔截機種,而是以現役的機種同時擔負攔截的任務。

【發展歷程】

初露鋒芒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軍用飛機首次出現在戰場上,主要負責偵察、運輸、校正火炮等輔助任務。在戰斗中,敵對雙方的飛行員用五花八門的各種武器手忙腳亂地互相攻擊,比如石頭,這就是「戰斗空戰」的起源。1915年4月1日,羅蘭·加洛斯駕駛裝備了「偏轉片系統」的莫拉納.索爾尼愛L型飛機擊落了一架德國偵察機。取得了戰斗機空戰的第一次勝利。隨後,德國的「福克E3」式由於裝備了性能更好的「機槍同步射擊」裝置,以其優異的飛行性能和跟猛烈的火力,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性能最好,擊落飛機數量最多的戰斗機。被協約國方稱為「福克式的災難」。這個階段的戰斗機還處在萌芽期,結構多以木材加上布料蒙皮構成,機翼從單翼到三翼都很常見,主要的武器多半改自陸軍使用的輕機槍。英國曾經使用火箭對付盤據在英國城市上空的德國飛船。在對付地面目標上,早期的炸彈是由手榴彈或者是小型炮彈稍加改良而來,投擲准確度不高,破壞力也低。

在這個時期影響未來空戰頗大的一項發行就是機槍的同步射擊裝置。這個由荷蘭所發明的裝置讓機槍的子彈能夠自轉動的螺旋槳的間隙當中射出,飛行員完全不用擔心子彈會與螺旋槳撞擊的危險,而機槍的設置位置能夠接近飛行員的瞄準線,從而提高准確度與火力。

兩次大戰間的發展

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各國積極裁減軍備,同時減緩國防工業的投資。在這一段時間當中,民用航空的需求帶動許多技術與理論的發展與成熟,奠定30年代後期軍用航空發展的快速演進。

民用航空需求有兩大主軸,一個是對速度方面的追求,也就是各種競速機的比賽與獎勵。另外一個是客運與貨運市場的逐漸長長。在這兩個主軸上雖然需求方向不同,卻對同一種發展趨勢有共同推演的效果,那就是對流線型設計的要求。流線型的設計在於減低阻力,當飛機的阻力減低之後,對競速機來說,那就是速度可以增加,對運輸機來說,那就是提升航程或者是運輸量,換句話說就是增加營運的經濟效益。

流線型飛機設計包含的項目非常的廣,從機身外殼的平滑,減少機身外部突出的部分與張線,外型由方正改為圓滑曲線,不得不突出的部分則以曲線圓滑的外殼遮蔽以減少阻力,採用收放式起落架等等。

除了在流線型設計上下功夫之外,動力系統的開發和使用材料的研究都影響到往後飛機設計的概念與可以使用的資源。在動力系統方面除了輸出馬力更大的發動機的開發之後,汽油辛皖值對於發動機的操作影響也逐漸被了解,同時,螺旋槳的極限性能以及替代的動力輸出也陸續在各國進行研究。新一代的輸出動力研究當中以噴射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這兩項影響後世最深。

到了30年代中期,各國最先進的戰斗機設計多半具有這些特點:單翼,以金屬為主的結構與外殼,後三點收放式起落架或者是有流線型外殼的固定式起落架,採用液冷式發動機的設計多於採用氣冷,火力由採用步槍口徑的輕機槍提升至重機槍或者是更大口徑的機炮。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繼杜黑發表他最有名的空權論著作之後,空中武力印證空權對於戰爭與作戰的重要性。其中戰斗機的發展可以說是大幅度的否定空權論當中的描述。戰斗機不僅僅只是作為防衛國土與抵擋敵人轟炸機的力量,在摧毀敵人的空中武力與使用空中武力的能力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戰斗機不僅僅擔任阻止轟炸機的任務,也推翻轟炸機可以通過一切防衛的理論。

在大戰結束前,戰斗機的發展已經到達一個頂峰,並且開啟另外一個世代的來臨。短短幾年之間,戰斗機使用的發動機出力從數百匹直在線升到超過兩千匹馬力,速度直在線升到接近音速的區域,航程超過2000英里,最高升限到達4萬英尺。

進入噴射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噴氣式發動機和雷達設備的出現預兆了下一階段戰斗機的發展方向。戰後,蘇聯和西方國家從納粹德國獲得了該技術的研究成果,各自發展出第一代噴氣式戰斗機。在朝鮮戰爭中,噴氣式戰斗機第一次投入實戰,標志著螺旋槳式戰斗機的終結。該階段的戰斗機特徵是飛更快,看得更遠,打的更准。1947年10月14日,美國飛行員查克·葉格(Charles E. "Chuck" Yeager)爾駕駛貝爾X-1試驗機超越音速,成為第一個「跑」得比聲音快的人。電子技術的進步使機載雷達和武器的火控瞄準系統大大提高了戰斗機的作戰能力。在冷戰的高峰期,失敗就會滅國滅種的恐懼使華約和北約兩大陣營都瘋狂的發展戰斗機。這個階段各國列裝的機型和數量也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

冷戰時期的變遷

冷戰的後期,由於美國在越南戰爭中發現了戰斗機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機動性--仍然主宰了天空,而不是如導彈無用論者所認為的,將由導彈的性能決定空戰的勝負,因此後來的戰斗機不再要求過快的速度,而把機動性的提高作為戰鬥力的第一要素。各國紛紛跟風發展機動性優異的機型。垂直起降、隨控布局、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和更優秀的機載電子系統以及裝備性能更優異的空對空導彈成為該階段戰斗機的共同特徵。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列裝的典型戰斗機有美軍的F-14、F-15、F-16、F/A-18、蘇聯/俄羅斯的SU-27、MIG-29等都是。

【新世代的設計方向】

新一代戰斗機的發展方向是更高的機動性、更遠的射擊距離、多目標的攻擊能力和隱形的外形設計。新技術的出現使21世紀的戰斗機成為更冷酷的「空中利劍」。典型機種有美國的「JSF」和俄羅斯的「MIG1.44」。

噴氣式戰斗機

世界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是由德國於1939年首先研製出的。安裝有德國的科學家馮·奧亨研製的噴氣發動機的He—178型飛機是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該機於1939年8月27日首次試飛。最早投入批量生產並轉變被部隊的噴氣式戰斗機是英國的『流星「式戰斗機和德國的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戰斗機。Me-262首次試飛在11942年7月18日,時速達850公里,這比當時所有活塞式戰斗機要快得多。1943年11月,希特勒觀看了這種飛機表演後說: 「我們總算有了可以用於閃電作戰的轟炸機了!」而堅決不同意將其作為戰斗機使用。直到1944年秋天,Me—262才得以作為戰斗機投入使用。盡管Me-262取得了輝煌的戰線,但它已不策挽回納粹德國的敗局了。

超音速戰斗機

由美國北美航空公司於1949年研製成功的F—100是世界上第一種具有超音速平飛能力的戰斗機,最高時速為音速的1.3倍。此後,蘇聯米格—19戰斗機也在1953年的試飛中突破音障,最高時速為音速的1.36倍。60年代,美、蘇、法等國又研製了最大的時速為音速2倍以上的戰斗機。

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

世界上第一種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是由英國霍克·西德利公司於1966年研製成功的 「鷂式」戰斗機,該機從1957年開始研製,機上裝有一台 「飛馬」型渦輪風扇噴氣式發動機,兩結噴口對稱置於在兩側,噴口可轉向後,飛機向前飛,噴口向下,噴氣產生升力,使飛機策垂直,短距離起飛和在空中懸停。這種飛機甚至可在空中實現向後和橫向的移動,具有極高的機動靈活性。 「鷂」式飛機可大大減少對跑道的依賴,提高作戰部置的靈活性。在1982年發生的英國—阿根廷之間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中,英國艦載的 「海鷂」式戰斗機面對數量比自己多一倍、速度比自己快一倍的阿空軍法制 「幻影」III型戰斗機,依靠優異的機動性能,在空戰中取得了12 :0的戰線。

變後掠翼戰斗機

世界上第一種變後掠翼戰斗機是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於1965年研製成功的F—111。亞音速和超音速飛機大部分採用大後掠角的機翼,這種機翼和平直機翼相比,更有利於高速飛行,但低速飛行性能不好,轉變半徑大,起飛和著陸滑跑距離比較長。於是,有人開始研究能在飛行時改變機翼的後掠角度的飛機,著陸和低空飛行時呈平直翼型,在高速飛行時呈後掠翼或三角翼型,較好地解決飛機低速和高速飛行性能的矛盾。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就已進行了這項研究。美國戰勝並佔領德國後,在此基礎上於1948年開始變後掠翼飛機的技術試驗。F—111就運用了上述技術成果。此後,蘇聯的米格—23戰斗機、美國的F—14戰斗機和英國、德國、義大利聯合研製的 「旋風」式戰斗機也採用了變後掠翼技術。

截擊機

截擊機是戰斗機的一種,它的特點是有快速反應能力,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在接到警報後能立即起飛,迅速爬升、加速飛臨指定空域。由於被截擊對象(如轟炸機、偵察機等)機動能力不強,並且為及時發現和准確擊落目標,現代截擊機裝有復雜的截擊雷達,配備威力較大的空對空導彈,因此專用截擊機一般比較笨重,格鬥性能較差。

在早期,截擊任務是由普通戰斗機來完成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夜間截擊轟炸機,1941年8月德國在原先的雙發動機的重型 戰斗機Me—110和雙發動機的轟炸機Ju—88上安裝截擊雷達,使它們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夜間截擊機。

50年代後的截擊機強調要飛得快、飛得高,武器以空對空導彈為主,有的甚至取消了機炮。70年代後,在新一代戰斗機上都裝有先進的雷達和引導設備,其速度、加速性、機動武器威力也遠遠超過笨重的截擊機,能更好地執行截擊任務,所以各國如今已不再發展新的專用截擊機。

隱身戰斗機

「隱身」戰斗機並不是肉眼看不見的飛機,而是在飛機的外形、塗料等方面作了特殊處理,使用於對空警戒的雷達、紅外等現代探測裝置難以發現的飛機,這種戰斗機可隱蔽接近敵人,達到出其不意攻擊敵機的目的。目前許多先進的戰斗機已採用了一些抑制雷達波反射和自身紅外波輻射的技術,實現了部分的 「隱身」效果,而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隱身戰斗機是美國目前正在研製的F—22型戰斗機,它將在下個世紀初裝備美國空軍。

戰斗機可以執行除了精確攻擊之外的所有空中任務。戰斗機可以將地圖上的任何己方城市和航空母艦指派成基地。
城市的戰略資源貯存區中,必須要有原油才能生產戰斗機。
最早的軍用飛行器主要是用來擔任偵察的角色。公元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時,飛機設計師安東尼·佛克爾發展出一種傳動裝置,此裝置能讓裝配在飛機上的機關槍將子彈在螺旋槳旋轉的空隙間射出。這就是第一架戰斗機的誕生。戰斗機的任務就是將敵人的偵察機和戰斗機擊落。在此之後,由於轟炸機被廣泛地使用,戰斗機也擔任攔截敵方轟炸機或是護衛己方轟炸機的任務。最能夠確保友軍的轟炸機飛抵目標位置並執行任務的方式,就是擊落敵方的戰斗機。

Ⅷ 美國F-14戰斗機有著怎樣的研究歷史

現在讓我們回溯到1970年底,格魯曼公司出廠的第一架F-14原型機,由計劃試飛員威廉與格魯曼公司首席試飛員羅伯特特進行首次試飛。這次試飛只持續一個簡短的時間,可變翼也維持在全開的狀態。但是第二次試飛時就沒有這么幸運了,這架原型機因為主要液壓系統故障,威廉與羅伯特隨即將拖著黑煙的飛機掉頭朝著跑道飛去。並且使用緊急氣動裝置將主起落架放下,准備進行迫降。

結果沒想到就在跑道盡頭不遠處,這架原型機的第二套備用液壓系統也告故障。這兩名飛行員只好彈射逃生,飛機全毀。隨後還有19架原型機出廠,其中第7架將會成為F-14B的原型機。而被送到馬里蘭州的第10架原型機,則與威廉同歸於盡。

按照1969年所簽定的合約,美國海軍向格魯曼公司訂購429架F-14A量產機。這些量產機是以固定價格成交,也就是說格魯曼公司得自行吸收通貨膨脹等額外成本。但是在70年代初期,惡劣的經濟情況導致格魯曼公司每交機一架,它自己也要貼錢進去。

到71年3月時,格魯曼公司已經承受不了這種損失,要求美國海軍重新訂合約。直到1973年,格魯曼公司才與美國海軍達成新的合約。從第135架量產機開始,採用新的議價方式。而且美國海軍借給格魯曼公司兩億美金讓它周轉,直到再議價成功為止。

但是這項借貸遭致批評,於是在74年時,美國國會投票通過不再借貸給格魯曼公司。正當難關橫亘於前,幸好伊朗巴勒維政府也要采購F-14,於是伊朗銀行便借貸7500萬美金給格魯曼。美國銀行團也聯合貸款12500萬美金給格魯曼周轉。雄貓機的量產計劃才得以繼續。

1972年秋天,位於穆古海軍基地的VX-4作戰測試評估中隊接收了頭三架F-14A戰機。這中隊專門負責戰術的發展,以及教範的建立。同年6月,位於邁拉瑪海軍基地的VF-124中隊開始換裝F-14A戰機。

該中隊的主要工作是訓練合格的艦載機中隊飛行員。而頭兩個完成戰備的飛行中隊是VF-1以及VF-2中隊,全都在邁拉瑪海軍基地。在74年中旬,這兩個完成戰備的中隊就被調到企業號航空母艦上了。

比起老舊的F-4鬼怪機,F-14A的性能算是改進甚多。在高推力的情況下,F-14A能夠維持在77度的高攻角一陣子。而美國海軍限制飛行員只能將戰機飛到2.25馬赫,雄貓機在這種高速下能夠作出6.5克的動作。

它從靜止到1.8馬赫的加速耗時75秒。在裝載4枚不死鳥導彈,兩枚麻雀導彈與兩枚響尾蛇導彈的情況下,F-14A可以在航空母艦外280公里處執行戰斗空巡任務達90分鍾,或者是距離航空母艦470公里處執勤一小時。在相同掛載下,F-14A可以在遠達航空母艦317公里處,執行1.3馬赫的攔截任務。

Ⅸ 一式戰斗機的歷史

一式戰斗機是中島飛機公司於1937年12月在日本陸軍的指示下開發的單發單座戰斗機。用於取代九七式戰斗機(中島Ki-27)。軍方要求該機的最大速度達到500公里/時,並能夠在5分鍾內爬升至5000米高度,續航距離必須在800公里以上,武器則為兩挺7.7毫米機槍。
除此以外,新飛機必須擁有等同於九七式戰斗機的優異機動性。中島任命由小山悌所領導的設計團隊進行設計,在機體的整體設計上除了加入了可收放式起落架設計以外,基本結構大多與九七式戰斗機相同,因此開發進度還算順利,第一架原型機於1938年12月12日進行首次試飛。這是日本陸軍第一架配備可收縮起落架,可是這項設計也遭致許多飛行員的批評;不過在測試的結果表現出一式戰斗機的續航力以及最高速度比九七式戰斗機來的優秀,但是在回轉性上比九七式來的差,測試結果出來之後陸軍對此機型還算滿意並下令量產,不過也下達了換裝更高出力發動機的改良型開發命令。
設計初期,由於陸軍要求不合理以致於中島在開發此機型過度將機體輕量化以達到陸軍之要求性能水平,導致在原型機試飛時發生了空中解體的慘劇,由於在解體前有零戰原型機在空中解體的前例,聯帶的讓陸軍對隼的不信任,將其配發時間延後要求其對機體結構加強。但因為此次意外之後日本陸軍對隼的性能要求回歸合理面,不再一昧追求機體性能指標,而回歸要求機體的穩定性為主(此種性能指標之要求為當時日本各軍種之通病)。
此機也是日本戰機中第一種裝備防彈裝甲及自封油箱之機種。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一式陸戰是日本陸軍最重要的戰斗機,足跡遍及所有日本陸軍涉及的戰區,也是盟軍經常碰上的對手。由於在外型上與三菱的零式戰機相近,很多盟軍飛行員的作戰紀錄其實是遭遇一式陸戰,而非零式戰斗機。大戰末期一式陸戰除了擔任第二線的任務之外,也參與神風特攻隊的自殺任務。
到大戰結束時,總產量約為5919架,是僅次於零戰生產量的戰斗機。

Ⅹ 96式艦上戰斗機的戰機歷史

世界第一種性能超越陸基戰機的艦載戰機,很可能還是當時最強的戰機,不過初期並沒有多少人注意日本飛機的性能,所以96艦戰的名氣不大,該機1937年開始在中國戰場投入實戰,性能比中國空軍當時任何一種型號的戰機都好,不過初期數量不大以及國軍飛行員的訓練水平超過預料,加上96艦戰雖然盤旋性能很好,但速度不是很快,國軍利用96艦戰這個缺點,採取高速戰機與慢速雙翼機搭配的戰術對付96艦戰,由慢速雙翼機糾纏96艦戰,由高速單翼機伺機偷襲對付96艦戰,並且取得了一定效果,此外96艦戰航程有限,並不能為日軍執行遠程轟炸任務的轟炸機進行全程護航,而且戰區滯空時間有限,並不能與就近起飛的國軍戰機長時間格鬥,所以96式艦戰雖有整體性能優勢,但也無法解決國軍空軍的戰斗機力量的威脅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軍海軍航空兵多數戰機其實依然是96艦戰,96艦戰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曾與美軍英軍各種戰機交鋒而且還略占優勢,到1942年底則由性能更加優秀的0式艦上戰斗機全部取代,退役的96艦戰轉為海軍艦上戰斗機訓練機

熱點內容
生物檢測法 發布:2025-01-11 10:32:16 瀏覽:437
班主任鬼使群 發布:2025-01-11 09:53:08 瀏覽:46
松原特崗教師 發布:2025-01-11 09:43:09 瀏覽:234
五年級語文測試題 發布:2025-01-11 09:26:16 瀏覽:322
數學怎麼教 發布:2025-01-11 08:53:29 瀏覽:21
初中教師德育工作計劃 發布:2025-01-11 08:52:49 瀏覽:72
地理地利 發布:2025-01-11 08:39:23 瀏覽:829
師生互懟圖 發布:2025-01-11 08:24:14 瀏覽:501
高中語文ppt 發布:2025-01-11 07:54:38 瀏覽:576
正心美術 發布:2025-01-11 05:56:25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