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循環論

地理循環論

發布時間: 2022-06-15 02:42:26

1. 戴維斯關於地貌侵蝕循環理論的主要內容

戴維斯認為,地貌是構造、作用和時間的函數,地貌描述就是要闡明在一定構造和營力下的演化過程,因此「時間」是地貌解釋性描述中最常用、最有實踐價值的因素。根據這一思路,戴維斯具體地提出來陸地和劉侵蝕地區(他稱之為「常態侵蝕區」)的地理循環理論。該理論認為,陸地的抬升導致侵蝕,侵蝕又使陸地變低,因此陸地地形的演化是抬升—侵蝕—夷平的周而復始的運動;在每一次理想的地理循環中,地貌發育都有三個階段:地形起伏迅速加大的幼年期,起伏最大、地貌類型最復雜的壯年期。以及起伏微弱的老年期。

2. 自然地理系統是如何演化的

自然地理系統從理論上看,具有一般性特徵和意義的自然地理理論包括地理系版統論、自然權地理環境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理論、地理空間過程與空間相互作用理論、地域分異與空間結構理論、自然地理環境演化理論和人地關系理論等。這些理論貫穿於自然地理各學科,是各自然地理學科都涉及和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地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重要區別。同時,自然區劃,自然地理系統分類(土地類型劃分等),地理的調查、觀測方法,在自然地理學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亦是其必不可少的內容。

3. 高考地理水循環問題

第三題
首先眼明確海洋水汽輸送量沒有大起大落的趨勢,總體表現為正值,只有陸地才出現大起大落,有正負值都出現的情況。 其次赤道地區,在海洋是蒸發量最大的地區,故會有峰值出現,還有就是南北緯地區是副熱帶低氣壓帶,陸地表面的地貌多表現為沙漠,蒸發量極大,故陸地的水汽輸送量為負值,且為極小值。 綜合這些可以推斷出是A答案。
第四題
有水循環規律可知,高緯為水汽輸入 地帶,低緯地區為水汽輸出地帶,故A錯。南半球中緯度地區幾乎被海洋所覆蓋,故B錯。由圖可知北半球中緯地區,海洋和陸地都為正值,差異小,低緯度為一正以負,所得差異大,C錯。D論述正確 。

4. 世界四大古都是哪四個

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指義大利羅馬、希臘雅典、埃及開羅和中國西安。

1、西安——不朽之城

西安,古稱長安,曾稱豐京、鎬京、京兆、西京、大興城、奉元城等,中國眾多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

從奴隸制臻於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會達到巔 峰狀態的唐王朝,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2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都城。

(4)地理循環論擴展閱讀

古都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經濟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設置應該比較穩定。但隨著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向外拓張形勢的需要,京都常常從舊都遷往更為合適的新地。

在中國歷史上,不僅許多政權在自身發展中經歷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轉移,而且從整體看,歷代京都還呈現出先以東西向遷移為主,後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變換。京都的遷移還必須考慮各種地理因素。

中國歷史上統一王朝或者在全局范圍看呈鼎立之勢的大的政權的首都,又稱都、都城、國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經濟和文化中心。

5. 簡述自然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首先是維持著地球上各水體之間的動態平衡,使淡水資源不斷更新。
其次,水循環促進了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由此對生態、氣候、地貌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對水循環地理意義的學習應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認識,如水循環將水圈、岩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聯系起來;水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資源處在不斷更新之中,但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等。

6. 地理水循環問題

變化環境下的水循環研究關注地球生物圈、全球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是國際水文學與水資源學科及地理、生態等眾多學科交叉的前沿性問題。

中國地域廣闊,七大江河及中國內陸地區的水文循環與陸地表層系統中各種自然地理要素的時間和空間分布密切相關,機理比較復雜,對全球變化有重要的響應。討論全球變化與中國水循環前沿科學問題對於促進地學相關學科的交叉滲透,深化我國該領域的發展,解決與水密切相關的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退化等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2002年7月3~5日在北京香山召開了以「全球變化與中國水循環前沿科學問題」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187次學術討論會。劉昌明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丑紀范院士(中國氣象局)和夏軍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被聘請擔任本次會議執行主席。

劉昌明院士在題為「陸地水文循環與全球變化」的總評述報告中,對水圈的歷史、水圈與其他圈層的關系、水循環過程、全球及中國水循環的特點進行了評述和討論。他列舉大量科學數據和圖表,指出水圈在全球范圍同大氣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人類圈、智能圈等其他圈層發生著相互耦合作用,全球變化對水循環有重大影響。在討論水循環的幾個焦點和難點時,強調應特別關注水文循環速率與水資源可再生性調控;人類與自然二元驅動的水文循環;水文循環與生態水文等3個方面。而水循環研究的幾個關鍵技術問題則是:1)水循環研究的理論深入需要網格化布局的水平衡要素的觀測。通量(Flux)的測量精度是水循環理論研究的基石:2)在水循環理論研究的基礎建立上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是最主要的手段;3)分布式水文循環模型;4)水文模型與GCMs的耦合;5)水文循環尺度轉化。他認為,許多未知的問題不會在短期內解決,任務是長期而艱巨的,強調重點要研究系統間的反饋機制;研究全球水循環在自然與人工合力作用下的變化並分辨兩種作用及其比例,減少不利的作用,適應自然變化。為此,應當面向國家水問題重大需求,實現知識創新,推動跨學科研究。

丑紀范院士則從自己長期研究實踐的經驗出發,作了「對水循環研究的觀念、方法、問題和可開展工作的思考」的綜述報告。他首先從社會經濟層面上和科學技術層面上深入分析了水問題研究的重要性。進而討論了水文循環研究涉及的重大科學問題和解決方法。他強調:1)水循環的實際狀況是基礎性的問題,水循環從氣候系統的角度看存在多種時間尺度的變化。解決方法:①及時充分利用新近出現的高新技術,取得觀測資料;②氣候的數值模擬;③四維同化方法進行診斷、反演。2)某區域和時段的降水的水汽來源?逐年的變動情況?水循環過程是否存在某些「遙相關」?解決方法:建立全球降水量的數值模擬模型,利用前後兩次的大氣流場、濕度場和地表蒸發量,可以推算出要得到的結果。3)當某年的降水和大氣情況給定後,地表狀況和人類活動的差異對水文過程的影響如何?解決辦法:建立流域地表的時空變化過程的數值模擬模型,並不斷與實際情況比較,改進模型參數,完善模擬結果,再進行模擬預測。4)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對我國水循環過程將引起怎樣的變化?解決辦法:建立全球水循環模式,關鍵是蒸發問題的解決。可以用反問題方法求解。

會議針對全球變暖與水文循環問題;氣-陸面-海洋水循環相互作用與耦合問題;陸地水循環與水文生態問題;適應全球變暖與水循環變化問題4個中心議題進行了學術報告交流。

中科院蘭州寒旱區研究所施雅鳳院士作了「全球變暖、水循環加快與西北氣候由暖干向暖濕的轉型問題」的評述報告,提出了以1987年左右為界,西北地區的氣候由暖干向暖濕轉型的看法。他強調氣候從暖干向暖濕轉型過程和影響的觀點是個覆蓋面廣、非常復雜不確定因素很多的科學問題,是西北大開發長遠規劃、經濟發展必須研究清楚、預籌對策的基礎問題,尚需進一步研究。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作了「海洋在海-陸-氣水循環中的作用」的評述報告。他指出海洋是全球水循環之源,約有3萬立方千米的水降到陸面,是全球淡水的凈化器,海洋在全球水循環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討論近年來我國河流入海淡水銳減對中國近海環境、生態的影響時,認為這些影響包括動力學影響、海岸帶侵蝕、海水入侵、鹽度增加等。他還提出「海水西輸」的大膽的設想,坦言這僅是「假想」,尚需進一步論證。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於強研究員在「陸地水循環與缺水地區生態恢復機理問題」評述報告中側重討論了有關水汽通量與生理調節、水汽通量與大氣湍流和土壤和植物的水力傳導、生態系統對環境變化的響應與模擬以及參數化中的若干問題,討論了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他認為,未來研究可能在冠層尺度上,水汽通量可以與光合作用以及若干氣象要素的簡潔關系,以及對水分傳輸中非穩態過程的模擬等方面有所突破。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吳國雄院士作了「全球變暖與海-陸-氣相互作用」評述報告,對陸面過程對夏季氣候的影響;青藏高原對氣候的影響;海陸熱力差異和季風爆發,以及我國開展相應研究的戰略及相關的管理問題進行了探討。他指出海-陸-氣相互作用是誘發地球系統中氣候變化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外部驅動力,強調我國應重視時空連續資料積累和場地試驗相結合,開展氣候衛星研製和發射,盡快發展國家氣候系統模式。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劉春蓁教授探討了「氣候變化對陸地水循環影響研究的問題」。她指出目前主流的水文-氣候模型單向連接方法存在諸多問題,並提出了改進意見。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孫菽芬教授介紹了「陸面過程和模式的研究」的現狀,指出陸面過程機理及模式研究是整個全球氣候系統研究一個重要分量。他討論了現有模型存在的不足,指出現在已出現大尺度陸面過程水文模型的研究的良好契機。

北京林業大學王禮先教授探討了「乾旱地區森林對流域徑流的影響」,認為森林對流域年總徑流量影響的結論都是對特定地區、特定流域而言的,乾旱地區森林覆蓋率的增加將導致流域產水量(年總徑流量)的減少,相反,森林植被覆蓋率的減少則可以增加流域年總徑流量。

河海大學任立良教授作了「分布式水循環模擬進展及問題討論」的專題報告。指出當前分布式水循環模擬的關鍵問題是模型輸入的時空解析度問題和模型的產匯流機制及其參數的確定。通常會同時存在地表徑流的超滲產流和蓄滿產流,應該採用混合產流的水文模型。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張人禾研究員探討了「西北地區空中水資源的開發」問題。認為開發利用空中水資源,增加地面降水,有可能為西北地區解決水資源短缺提供一個新途徑。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季勁鈞研究員討論了「關於水碳循環模式化問題-氣候與生物圈相互作用」問題。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林爾而達研究員討論了「全球變化的水-碳循環問題與適應對策」問題,側重就碳匯問題作了深入分析。我國科技界應高度重視碳循環的研究,特別是水循環對碳循環的影響研究。

夏軍教授在題為「變化環境中的水循環問題研究面臨的挑戰」的報告中指出,變化環境的水循環研究是21世紀水科學發展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方向。他強調要加強變化環境中的水循環規律,區分變化環境中水循環過程的自然變化與人類作用的貢獻,量化變化環境下陸地水循環規律等關鍵問題的研究。

適應國家需求,加強變化環境下的水循環研究

圍繞會議的4個中心議題,與會專家學者除進行了內容廣泛的學術報告交流之外,更用過半的時間進行即席發言和聚焦自由討論。與會者對以下問題和方面表示了很大的關註:

1)深化全球變化研究

陸地水文循環演化是全球變化知識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變化下的陸地水文循環過程是關繫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這不僅是理論問題,而且還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重視和加強陸面水文-大氣過程耦合作用研究

從大氣到陸面要統一考慮。尺度轉化問題也要研究。陸面模式的研究應大力發展,同時要注意遙感技術的發展。遙感是認識現狀的基礎手段,也是大氣科學和水文科學結合點。應該用數學物理方法,用偏微分方程來描述產匯流機制。

3)水文循環模擬和大氣模擬的結合點上可能形成新的增長點

要在水文循環模擬和大氣模擬的結合點上形成新的增長點。氣候模擬的陸面過程要考慮水循環。現在的模型研究過於求大求全,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利用遙感,DEM來描述參數關系,把相關參數從有資料地區推廣到無資料地區。

4)開展關於人類活動對水循環影響的量化研究

人類活動如何影響水循環,如何量化是研究的關鍵問題。在全球尺度看人類活動對水的影響,水質方面會發生變化。

5)重視西北氣候的轉型問題以及氣候模型和水文模型的數值模擬研究

氣候從暖干向暖濕轉型過程和影響的觀點是個覆蓋面廣、非常復雜不確定因素很多的科學問題,是西北大開發長遠規劃、經濟發展必須研究清楚、預籌對策的基礎問題,需進一步研究。西北氣候轉型問題應該放在全球系統上考慮,要分析清現在西北氣候的變化是長時間變化的還是短期的波動的。

6)西部人工增雨的技術應予關注

目前西部人工增雨的技術可行性以及效益問題應予關注。

7)黃河斷流問題在全球變化和水循環研究中有特殊意義

劉昌明指出,以前黃河有淡水入海時,黃河三角洲以每年24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張,現在入海流量減少,甚至斷流,黃河三角洲在逐漸退縮,「失退」現象正在發生。

8)不能盲目發展灌溉林業

應該研究一個區域或流域的理想的優化的生態格局,不能盲目地發展灌溉林業。有的地區盲目發展,現在已經造成了「綠了一條線,荒了一大片」的惡果。

9)全球變化與碳循環

我國科技界應高度重視碳循環的研究,特別是水循環對碳循環的影響研究。

10)實實在在地加強基礎研究

開發模型和研究理論的關系要處理好,模型只是工具,基礎理論的研究要加強。大氣模型的研究重點要放在水循環是如何影響氣候系統這個方面。當前基礎研究薄弱,要加強以流域為單位的基礎理論研究,對已有的數據要加強共享。基礎觀測十分重要,是一切研究的基礎。

執行主席劉昌明院士、丑紀范院士和夏軍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學術小結,概括了會議取得的科學思想和共識,並提出了我國變化環境下的水循環研究應該加強的基礎理論研究課題。

夏軍在小結中首先指出會議取得的基本共識是:水循環是聯系地球系統的關鍵紐帶,當前重要的科學前沿領域。我國目前遇到的問題是:水多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問題;水少了-嚴重的乾旱問題;水臟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中國目前水循環的現實緊迫區包括:華北地區(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缺水及生態環境問題十分嚴重)、西部地區(水資源是西部大開發的關鍵制約)、長江/黃河。現在聚焦的關鍵系統框架是:全球變化與高強度的人類影響下的陸地水循環機理

重要的科學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大陸水循環格局與海-陸-氣的相互作用;

2)大陸水循環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演化趨勢;

3)流域水循環系統與地表水、地下水合理利用;

4)人類活動(特別是跨流域調水、用耗水)對大陸水循環的影響及其生態效應。

關鍵的幾個科學問題有:

1)海-陸-氣相互作用問題;

2)陸地干濕的自然變化與氣候影響;

3)區域水汽輸送來源與其變化機理;

4)陸地水循環及水生態環境變化中的人為影響因素的確定與量化方法;

5)大氣-陸面-水文耦合及尺度問題;

6)水文-生態相互作用問題;

7)全球變化與水-碳循環問題。

目前尚存的問題與面臨的挑戰:

1)海-陸-氣/大陸水循環時空連續基礎觀測數據比較缺乏;

2)變化環境中的水循環基礎理論(水量/能量平衡、西部冰凍圈作用等)方法需要創新;

3)缺乏中國大陸尺度水循環量化模式;

4)高新技術(3S/同位素方法/古氣候-古水文方法等)需要大力普及和應用;

5)不同行業研究隊伍需要合作/集成;

6)科學研究支持與管理需要改革,數據共享。

最後,三位執行主席依據會議討論以及與會人員提出的看法和意見,提出了應該結合國家需求對敏感地區(華北、西部、長江)的水問題開展基礎研究的建議,涉及以下重點研究內容:

1)華北地區缺水及生態環境變化的水循環基礎與修復對策研究;

2)西部生態脆弱區水循環研究;

3)長江流域的環境變化、水資源演變與調控機理;

4)西北地區空中水資源轉化機制及其控制原理。

7. 侵蝕循環理論解釋河流地貌的發育

侵蝕循環學說是美國地理學家戴維斯於1884~1899年間提出的一種地形發育理論。

8. 高一地理題、如果上游植被破壞、結合水循環原理、說明對該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根據水循環理論,海洋中的水被蒸發為水汽,移動到大陸,遇冷為雨降落至地面,雨水匯集成河流重新留到海洋中。河流的上游植被被破壞後,會造成:1、土地鬆弛、2地下水流失。對下游造成1、水土流失嚴重,嚴重淤塞下遊河床,造成河床升高;2、地下水流失,植被水分不足,土地出現沙化,一旦降雨大量雨水直接流入河流中,造成下游水流量過大,形成往年不遇的洪峰。

9. 大學地理 急!!!!!!!麻煩用戴維斯侵蝕循環理論解釋一下黃土高原的形成 謝謝謝謝

地理循環論是美國地理學家戴維斯於1899年提出的一個在流水作用下的地貌發育模式。假設一個平原隨地殼急速上升成為高地後,在地殼長期穩定下,地貌發育經過三個階段,最後成為準平原:1、幼年期。平原上升成為高地後,地面被河流強烈切割,形成峽谷、山地和破碎高地,到該期末,地形達到了最大起伏限度。2、青年期。此時側蝕作用加強,峽谷被擴寬,山地高度降低,主流河床縱剖面變得和緩,並達到了平衡剖面。地貌上以寬谷、丘陵、山間盆地為主。3、老年期。丘陵高度進一步降低,大部分支流河床縱剖面也達到了平衡剖面,侵蝕能力已十分微弱,地面高度接近海平面,成為起伏和緩的準平原,其上散布著一些尚未被侵蝕的殘丘(余蝕山)。戴維斯把由平原上升為高地,再經侵蝕到準平原的過程,看作是地貌發展中的一個侵蝕旋迴。地貌將按此過程不斷重復循環,這就是地理循環理論。此理論從地殼垂直運動與流水侵蝕作用的角度解釋地貌發育過程,有學者認為其是一種主觀的機械循環理論,但此觀點和準平原概念經常被採用。

10. 地理循環論的概念

戴維斯的「地理循環論」

循環論是:

一種形而上學的發展觀。認為事物的發展只有量的變化,而沒有質的飛躍,象走馬燈式地從一點出發,周而復始地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否認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質,否認事物的發展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螺旋形上升運動。

熱點內容
描寫老師的四字詞語 發布:2025-01-11 04:48:39 瀏覽:514
英語練習題四年級 發布:2025-01-11 02:48:46 瀏覽:166
江西教師招聘信息 發布:2025-01-11 02:17:51 瀏覽:527
師德有感 發布:2025-01-11 02:03:11 瀏覽:366
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區別 發布:2025-01-11 00:50:22 瀏覽:843
教師教學日記 發布:2025-01-11 00:19:00 瀏覽:708
軒轅劍數學 發布:2025-01-10 23:23:31 瀏覽:683
國泰君安2016暑期 發布:2025-01-10 22:30:34 瀏覽:624
師德錘煉典型案例 發布:2025-01-10 21:48:58 瀏覽:6
使徒的氣息有什麼用 發布:2025-01-10 21:42:23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