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聞報道
⑴ 新聞報道歷史事件八國聯軍
1900年4月,義和團剛在北京近郊發展起來,俄羅斯帝國公使就提出鎮壓。美利堅合眾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各國公使也奉本國政府密令,聯合照會清朝政府"剿除義和團",並將艦隊聚集大沽口進行威脅。5月間,義和團在京津一帶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清軍士兵參加義和團,以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為首的排外勢力在清政府內占據上風。各國公使眼看清政府已無法控制形勢,總理衙門也"無力說服朝廷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便策劃直接出兵平亂。
5月28日,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日本帝國、俄羅斯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八國在各國駐華公使會議上正式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以"保護使館"的名義,調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
5月30日至6月2日,八國的海軍陸戰隊400多人,陸續由天津乘火車開到北京,進駐東交民巷。
5月31日,北京東交民巷外國使館要求加強保護。英、俄、法、美、意、日六國從天津派水兵及陸戰隊349人登岸,乘火車於當晚抵北京。隨後,各國繼續向中國增兵,各國軍艦24艘集結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聯軍達2000餘人。6月6日前後,八國聯合征華政策相繼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進攻中國的戰爭爆發。
6月3日,德、奧派兵83人抵京。
⑵ 歷史古代時事新聞10條
南方洪災7月6日報道,入汛以來,連續的暴雨讓南方多個省份遭受嚴重的洪澇災害,多個城市變成一片澤國。據悉,自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共出現了20次暴雨過程,是歷史同期最多的。受災人口超過3千萬,直接經濟損失五百多億元。多名記者航拍記錄了受災區的洪澇狀況。圖為2016年5月26日,長沙,洪水流經湖南橘子洲。橘子洲上的主要道路已經被淹沒。尼伯特台風最強:2016年第01號超強台風尼伯特(Nepartak),8月9日14時,風速68米/秒,移速30公里/小時,東經129.30°,北緯19.00°,氣壓897百帕,近中心最大風力18級。7級風圈最大150公里,10級風圈最大350公里。中心持續風速215km/h,瞬時最大陣305km/h,為1949年以來最強的首個登陸台風。台灣「尼伯特」台風強力來襲,根據台當局災害應變中心截至8日上午10時統計,2人死亡,66人受傷,死者為7日在花蓮七星潭落水的男子及東引有一名軍人落海。全台46鄉鎮、262村裡及938條河川溪流列為黃色警戒,目前全台撤離疏散15413人,收容3635人,停電戶數達390096戶,台電表示,已修復131392戶,尚有258704戶待修復。自來水公司表示,全台有2700戶停水,已搶修2300戶,有400戶搶修中。電信方面,市話沒有問題,行動電話基地台受損502處,已搶修27處,尚有475處待修。交通部分,台7、台7甲線等13條省道,共19處預警性封閉,高鐵、台鐵對號列車今天全面停駛,海運也全面停駛,島內航線取消254班次,國際航線延誤174班次、取消302班次。台東、綠島滯留遊客41人、蘭嶼滯留遊客1079人,小琉球滯留遊客89人,澎湖滯留遊客4639人,馬祖滯留遊客約450人,島上民生物資無虞。[4]「尼伯特」登陸台灣,台東、綠島、蘭嶼多處停電,鐵皮屋、路樹、招牌全被吹得四散。受台風影響,台灣南部和東部降雨100-200毫米,台東和花蓮等部分地區雨量有250-400毫米,花蓮縣富里鄉局地554毫米;台灣東部和南部出現9~13級大風,台東蘭嶼局地陣風達15~17級,最大陣風71.3米/秒。受台風影響,截至8日晚,台灣有2人死亡,72人受傷。[5]福建福建省大部地區出現暴雨,局部地區出現特大暴雨,20個縣(市、區)降雨量達到100-250毫米,閩清縣最大降雨量突破350毫米。據統計,截至7月11日9時,災害已造成福建省福州、廈門、莆田等9市54個縣(市、區)45.2萬人受災,9人死亡,18人失蹤,21.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900餘間房屋倒塌,1.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6千公頃,其中絕收1.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億元。福建省減災委、民政廳緊急啟動Ⅲ級救災應急響應,下撥救災應急資金1000萬元,向災區調撥2000床毛巾被、500張折疊床、1700件夏季常服、10台發電機、1000台應急燈等救災物資。目前,災區各項救災工作正有序開展。[6]全國最大的古民居單體建築閩清宏琳厝也在此次洪災中被沖塌。截止7月11日傍晚的統計,「尼伯特」帶來的強降雨已經導致閩清縣10人死亡,11人失蹤。共轉移群眾34397人,解救被困群眾1000餘人。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繼續。[7]截至14日18時,農作物受災面積約達7.95萬畝;房屋倒塌8299間,民房溜方500餘戶;因災停產工業企業157家,商貿企業2130家;坂東、塔庄、省璜等南部11個鄉鎮全部斷水、斷電,通訊中斷;全縣三分之一人口受災,約11.69萬人,經濟損失約52.3億元人民幣。這次特大洪災已造成60人死亡,其中確認身份52人,未確認身份8人。[8]截至17日12時統計,閩清、永泰、閩侯、羅源和福州高新區5個縣(區)共計死亡83人,失蹤19人。5縣(區)63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20.38萬人,倒塌房屋9652間,轉移人口12.47萬人,直接經濟損失70.56億元。[9]江西據江西省民政廳報告:吉安市泰和縣、萬安縣8100餘人受災,500餘人緊急轉移安置,近100人需緊急生活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200餘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0餘萬元。太湖防洪台風降雨導致太湖水位快速上漲,加之風浪作用,將進一步加大太湖流域的防洪壓力。三是前期降雨過程較多,安全度汛形勢嚴峻。此前,江淮、江南、華東等地降雨持續時間長,河湖底水高,水庫蓄水多,土壤飽和度大,一些水毀工程尚未及時修復。台風深入內陸後,局部超強降雨可能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四是暑期旅遊流動人口多,轉移避險任務重。目前正值暑期旅遊高峰,台風登陸時又恰逢周末,沿海島嶼、山區景點、河湖周邊旅遊人員多,加之沿海地區和太湖流域經濟發達,外來務工人員較多,防颱風意識比較薄弱、經驗相對不足,給人員疏散轉移避險增加了難度。
⑶ 歷史上10月份有關新聞史的事件
應該聲明!
美國查同治初年(1860年)菲爾特他的弟弟查爾斯·馬利克·美國到上海的茶葉,繅絲等出口貿易,大約1862年前,江蘇葯水廠開始後。他的中國買辦辰鑫耿看到「上海日報」,賣相佳,高利潤,提出了報紙。
「宣言」是現代報業的開端的中國符號。 1872年英商美查創辦以來,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報紙的主要目的。老外在報紙,以及由中國撰寫,負責的事務,「宣言」是第一個。新聞業務的「宣言」進行改革:首先出版的政論文章。報紙的言論應該「幾乎國民經濟部門」和「對經濟關初年,下小人物的痛苦知道養殖。」其次,改革的新聞報道。關注新聞的真實性,日軍入侵台灣,美國,為了了解事實真相,發送到台灣采訪調查,這是軍事通信上海中國報紙的開端,也是「申報」大重視反映真實的消息。二,注重反映實際的社會生活,報道連續三年,「楊乃武冤案」,這是中國最早的報紙報道的最長連續,終於露出不公的事實。第三,公布的補充文本的重要性。第四,企業的副業。文學雜志的創辦①; ②出版白話商報。 1876年 - 「申報」創辦了平原白話小說「閔包。」這是最早的白話報紙。 ; ③畫報出版。 1877年「申報」發表了「瀛寰畫報」。 ; ④印刷書籍。此外,江蘇醫葯博物館的「宣言」還經營水,肥皂廠,並由此形成了「美國的查爾斯有限公司」 1889年,銀價30萬的總資產,成立該基金超過180倍,達到美國勾選「利潤」的宗旨。
⑷ 中國新聞傳播史的古代新聞傳播
中國古代新聞傳播活動主要分為六部分,即唐代之前的傳播媒介、唐代的新聞傳播活動、宋代的新聞傳播活動、元代的新聞傳播活動、明代的新聞傳播活動、清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1、唐代之前的傳播媒介。
①夏商周時期:木鐸,用來宣達政令、進行采風的特殊媒介。
其他傳播媒介:甲骨(主要用於占卜和祭祀)、金石(帝王詔書和國家常法)。
②漢代:郵驛制度的發展為新聞傳播提供了條件。
傳播媒介:竹簡和木簡。(東漢時期「蔡侯紙」的出現)。
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
布告:主要內容是皇帝的詔書和各級政府制頒的行政法令。
露布:用來傳播戰爭勝利的消息。
其他傳播媒介:烽燧(用於軍事方面,主要是為了防備西北少數民族武裝入侵)、謠言、木簡、竹簡、木牘等。
2、唐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中國的報紙開始出現在唐代,最早的報紙是在封建官僚機構內部發行的政府官報。
中央:
① 」開元雜報」:開元年間流傳在外的官報,多為政事信息的雜亂報道。
② 」進奏院狀」:封建機構內部發行的官報,由進奏官傳發給各藩鎮,用來介紹朝廷的政事動態和各項消息(「敦煌進奏院狀」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僅存的最早的報紙)。
③其他:烽燧、露布、榜文、告示等。
地方:詩賦、語言等。
唐代報紙的特點:
①沒有報頭,開頭和結尾還保留著官文書的痕跡。
②發報方式是由各藩鎮派駐朝廷的進奏官們直接發給他們的長官。
③所有的信息都是進奏官們自己採集的。
3、宋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中央:
邸報:宋代中樞部門統一管理、發布的官方報紙。發布機構:都進奏院(主要傳播朝廷政事)。
地方:
小報: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非官方報紙。主要刊載新聞和政治材料。
新聞制度:「定本制度」(所謂「定本」,指的是根據進奏官採集的各種信息經本院監官編好,送樞密院或宰相省察通過後產生的「邸報」樣本)。
其他傳播媒介:「榜」(由政府部門發布的、以張貼的方式公布信息的新聞傳播手段)。
【備注】:
1、宋代小報出現的意義:它的出現突破了官方對新聞傳播活動的壟斷和封閉,打破了官報「邸報」一統天下的局面。
2、屢禁不止的原因:小報滿足了一定的社會需求,得到了社會的支持,因為有一定的生命力。
3、宋代報紙的特點:在封建中樞部門的統一管理之下,按一定製度,統一編發給地方,完全從官文書里分離出來,成為官方的新聞傳播工具,由不定期發行轉為定期發行。
4、元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主要是民間的新聞傳播活動,民間的新聞傳播媒介是「小本」。
5、明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中央:
「邸報」:
①《萬曆邸鈔》:將萬曆一朝的「邸報」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摘錄而成的;
② 《天變邸抄》:記錄了明熹宗年間發生的一次特大災異事件的報道;
③ 《急選報》:內容主要是關於官員任命。
「邸報」的超傳和發行工作流程:
通政司——劉客——提塘。
【通政司:匯集各類章奏和地方上報的消息;六科:手機和發布的有關詔旨和章奏;提塘:將招旨和章奏從六科抄出,經篩選和復制再傳發。】
地方:民間報房和抄報行(民間報房多數是從官方的提塘報房中分離出來的)。
其他傳播媒介:
塘報:由下到上,由地方向中央匯報軍情的文報(類似於宋代的邊報)。
告示:由上到下,由中央到地方,逐級向公眾公布信息的官方新聞傳播載體。
竹籌、揭帖和牌報,主要流行於人民起義隊伍中。
6、清代的新聞傳播活動。
(4)歷史新聞報道擴展閱讀:
唐朝初期社會生產力發展迅速,從貞觀到開元(公元627—741年)這一百多年間,社會經濟持續上升,終於使唐代成為漢族文化的發皇時期。不僅在藝苑上百花爭艷,其它各個文化領域,包括新聞傳播活動在內,也都顯示出長足的進展和創新的活力。
"新聞"觀念的產生,宮廷"條報"和藩鎮"邸報"的出現,都是在這一時期;官方新聞的發布,雖然並不起始於唐代,然而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的傳通渠道,也還是在這一階段。可以這么說,中國的新聞傳播活動,形成一種社會性的事業,似應從唐代算起。
在探討古代新聞活動時,往往涉及到對"新聞"概念的理解。有些人把古代的"左史記行,右史記言"視為新聞記錄,將烽火台點燃狼煙看作新聞傳遞,這樣就必然使新聞的概念無限擴大,造成研究工作中的混亂。
⑸ 中國新聞的歷史沿革
1992年10月1日,CCTV-4正式開播,當日20點30分《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國新聞》前身)播出第1期,共10分鍾。首播之後,又分別在22點、24點和次日8點30分安排重播。
1992年10月3日起,《中國新聞》又在CCTV-2(現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20點30分安排重播,後調整至20點重播。 《中國新聞》在CCTV-2的重播一直延續到2003年5月新聞頻道開播前。
1992年12月18日,《中國新聞》播發《李光耀說:英國在香港搞民主是陰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吳建民就香港問題答記者問》,次日時任廣電部部長艾知生表揚了這一編排,說利用外國政治家的觀點為外交斗爭服務很有力,要繼續堅持下去。有關領導說:中國電視新聞改革的一個里程碑,一是《東方時空》的創建,二是《中國新聞》的崛起。
1993年5月17日,《中國新聞》第1次改版,《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改名為《新聞》,節目由10分鍾增加到15分鍾,除通過CCTV-2和CCTV-4播出之外,還通過衛星向北美地區傳送。
1993年12月1日,《中國新聞》第2次改版,節目由15分鍾增加到20分鍾,同時在CCTV-4的播出時間調整為20點30分(首播)、23點10分和0點(重播)。在增加信息量的基礎上,注重服務性,增加了中國及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氣預報。
1994年5月1日,《中國新聞》第3次改版,節目由20分鍾增加到30分鍾,正式啟用現欄目名。台領導提出了「匯天下之精華」的編輯方針,把欄目辦成海內外要聞薈萃,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
1994年10月7日,《中國新聞》粵語版——《粵語新聞》創辦,每天21點30分播出,每次20分鍾。
1995年5月,《中國新聞》開始採用現場直播方式,實行每天8次滾動播出。
1995年9月4-15日,《中國新聞》參與聯合國第4次世界婦女大會報道 ,並首次增加午間和傍晚新聞時段。
1995年9月27日,《中國新聞》通過台灣無線衛星電視台(TVBS)在其新聞中直播5分鍾新聞。
1996年5月1日中午12點,《中國新聞午間報道》創辦,時長20分鍾,15點重播。北京時間中午12點是北美(西部)晚間黃金收視時間,開辦此新聞的目的主要是為方便北美地區觀眾收看。
1996年8月5日,另外一檔《粵語新聞》創辦,每天18點30分-18點50分直播20分鍾,香港亞洲電視本港台曾一度轉播該檔新聞。
1997年1月1日,《中國新聞》再次改換片頭。
1997年7月28日,《中國新聞早間報道》開辦,北京時間8點-8點15分直播,使國際重要事件的報道比午間提前了4個小時。北京時間早8點是北美(東部)晚間黃金收視時間。
1998年1月26日,《中國新聞15』》開播,北京時間10點-10點15分直播。同日,每天12點45分的重播《粵語新聞》改為首播。
1998年6月1日,CCTV-4改版,《中國新聞》改換新片頭。還增加了《中國新聞財經報道》和《中國新聞文化報道》。
1999年9月23日,《中國新聞》開設台灣「9·21」大地震特別報道《北京—台北兩岸尋親熱線》,當晚有近千名觀眾打進尋親電話。
1999年,《中國新聞》獲中國新聞獎電視節目編排一等獎。
2000年1月1日,《中國新聞》啟用新片頭,並在片頭中加上英文名稱「China news」。
2000年2月7日,CCTV-4改版,原《中國新聞早間報道》擴容升級為《新聞60分》,北京時間8至9點直播,以北美地區的華僑華人、駐外機構人員、留學生和亞太地區早間收看電視的華語觀眾為受眾主體,是央視首個1小時新聞欄目。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次日凌晨的4個整點,《中國新聞申奧特別節目》對各界人士的反應進行現場報道。
2002年9月2日,CCTV-4改版,《中國新聞》更換片頭。實現「整點有新聞,次次有更新」,實現了24小時整點新聞的准新聞頻道架構,同時建立了突發新聞快速反應機制。《中國新聞》還增設了《地方連線》《國際觀察》等特色板塊,欄目獲2002年中國「彩虹獎」一等獎。
2003年2月24日,《中國新聞》18點檔推出《評論員時間》。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當天10時41分40秒《中國新聞》第一時間播發了戰爭爆發的消息,從此開始全程同步直播報道整個伊拉克戰爭。3月20日至4月10日,共直播328小時,首播1450條新聞,滾動字幕發布13400條新聞。伊拉克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又陸續趕制並播出30集系列專題片《伊拉克戰事全紀錄》。
2003年5月8日,CCTV-4改版,每次5分鍾的整點新聞全部改為10-15分鍾,全天還有4個1小時重點新聞,使頻道的新聞節目時間增加到每天465分鍾,真正成為「以新聞立台」的國際頻道。
2004年4月26日,《中國新聞》午間節目改版,突出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則,強化焦點新聞理念、時效、現場、跨媒體傳播理念、對外特點和「有聞才報」的原則,推出「港澳台專訊」板塊。
2005年4月26日至5月13日,《中國新聞》全程跟蹤報道連戰和宋楚瑜的大陸之行,收視率迅速飆升。
2006年1月30日,CCTV-4改版,《中國新聞》更換片頭,新片頭以紅色作為主色調。
2007年1月1日,CCTV-4分為亞洲、歐洲、美洲三版,絕大部分《中國新聞》直播時段三個版本通用。
2008年1月1日,12點檔《中國新聞》推出「直通港澳」,每天播出來自港澳地區的新聞資訊。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中國新聞》參與特別報道,CCTV-4推出《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特別直播節目,持續22天,推出直播304場,總時長超過220小時,播出新聞近5100條(次)。
2009年8月1日,CCTV-4改版,《中國新聞》更換全新片頭,啟用現行欄目口號——「全球(最初為世界)新聞,中國播報」。此次改版對字幕進行重新包裝,增大字體,背景升級為動畫背景;片尾直接以「中國新聞」取代「中國中央電視台」作為新的版權標識,並啟用新的片尾音樂。並注重加強新聞評論,傳播中國觀點 。從2009年起,《中國新聞》改由整合後的央視新聞中心國際頻道新聞編輯部具體承製。
2009年9月15日,8點檔和12點檔《中國新聞》中的即時新聞評論工作由央視新聞中心新聞評論部承擔。
2010年4月30日,為配合2010上海世博會開幕,《中國新聞》主播台上增加上海世博會相關主題的裝飾。
2010年12月1日,CCTV-4改版。12月6日1點檔《中國新聞》在臨時演播室播出,4點檔《中國新聞》時,原演播室投影背景更改。
2012年7月28日到2012年8月13日倫敦奧運會期間,CCTV-1(香港版)首次與CCTV-4(亞洲版)並機直播《中國新聞》,主要在凌晨部分時段、早間時段並機。
2012年11月5日1點檔,《中國新聞》的圓形演播台最後一次出現在鏡頭前。4點檔,全新演播台首次出鏡。
2012年12月29日4點檔,《中國新聞》的新演播台小改,完成首次出鏡。
2013年4月,《中國新聞》參與蘆山地震抗震救災特別報道。
2014年2月16日起,CCTV-4在北京時間每周日19:00-20:00推出《中國新聞·周日一小時》。
2014年12月26日1點檔《中國新聞》起,《中國新聞》開始在央視新址以16:9制式直播。
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時段的《中國新聞》正式在央視新址播出。在此之後,8、12、21點檔的《中國新聞》以及每周日的《中國新聞·周日一小時》開始使用獨立片頭,節目片頭為方形印章的《中國新聞》標志,包含內容提要,啟用新的片頭音樂;4點檔和其它小時段使用《中國新聞》大文字片頭(8、12、21點檔的《中國新聞》以及每周日的《中國新聞·周日一小時》中為片花),無內容提要,沿用2009版的片頭音樂。
2016年1月起,《中國新聞·周日一小時》取消,19點-20點改為《中國新聞+今日亞洲》(周一至周六)、《中國新聞+中國輿論場》(周日)。 21:00-21:30
21點檔《中國新聞》以「權威盤點」為理念,梳理全天發生的最重要的國內國際新聞,「重點突出、大事不落」。該檔新聞主要服務國內(含港澳台)觀眾和亞太其它地區黃金時間收視的華僑華人、駐外機構人員、留學生。
12:00-13:00
12點檔《中國新聞》因為60分鍾篇幅,因此內容更為豐富,設「新聞頭條」、「直通台灣」、「媒體焦點」、「天氣預報」等板塊,其中台灣新聞和全球媒體內容摘播兩部分是最大特色。該檔新聞同時服務北美洲(西部)黃金時間收視的華僑華人、駐外機構人員、留學生。
8:00-9:00
8點檔《中國新聞》由原《新聞60分》改版而成,該檔新聞主要服務北美洲(東部)和南美洲黃金時間收視的華僑華人、駐外機構人員、留學生,也服務國內(含港澳台)和亞太其它地區早間收看新聞節目的華語電視觀眾。
4:00-5:00
4點檔《中國新聞》主要服務歐洲、非洲觀眾,前半小時播出新聞,後半小時重播《今日關注》。如前一日無《今日關注》,則整1小時均為《中國新聞》。
⑹ 八年級歷史:以英國第一次和我國的鴉片戰爭為主題寫一篇新聞報道..
恥辱 英倫為錢販毒 中華有理抗爭公元1840年,英夷為達到骯臟的目的,迅速瓦解中華民族,以使其得以迅速吞並中華,不顧清政府的強烈反對,最大限度地向中國走私鴉片.此舉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強烈反對.在清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各地舉行了反英銷煙斗爭.1840年6月,英國以此為由派兵武裝侵略中國,挑起戰爭.1840年6月(道光二十年夏),由四十八艘艦船和四千餘名官兵組成的英國遠征軍封鎖了廣州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在林則徐的部署下,廣州軍民嚴陣以待。英軍無隙可乘,逐北犯廈門,也未得逞。又進犯並攻陷浙江定海,繼而又前往天津海口,將英國外交大臣的照會送交直隸總督琦善,琦善受命前往天津虎門口外的穿鼻,與英軍統帥談判,議定草約,稱為《穿鼻草約》。中國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圓,英國歸還定海,兩國國交平行等。清政府大為震怒,於是清政府於道光二十一年一月對英宣戰,並派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率兵赴廣東作戰。次月,英軍攻佔虎門炮台,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琦善被鎖拿入京問罪。同年四月,廣州城郊三元里發生民眾自發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入侵的勇氣。
同年夏秋,英軍繼續擴大戰火,先後攻陷福建廈門,浙江定海,鎮海和寧波。皇侄奕經奉命赴浙江主持軍務,連遭挫敗,逃至杭州。道光二十二年,英軍攻陷吳淞口炮台,守將陳化成戰死。之後,英軍一度侵佔上海,寶山,又闖入長江,攻陷鎮江,切斷京杭大運河南北交通,繼而直抵江南重鎮---南京城下。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軍的炮口下,被迫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戰爭一直持續到1842年10月清政府戰敗.史稱鴉片戰爭...
⑺ 提供一篇中國近代歷史的新聞稿
學習了中國近代史,我看到了中國歷史的低谷,中國人民備受壓迫的一個時段,他也見證了帝國專制的衰敗和中國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原因,同時也是使中國人民最不能忘記的一段歷史,中國幾千年的恥辱就凝聚在這一百多年中。清末帝王的閉關政策使中國變得衰退敗落,封建思想,封建統治,制約了中華民族科學,文化,經濟的發展,讓中國變得日益衰敗。但歷史無法改變,中國衰敗的時段無法被磨滅,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不能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用鮮血,苦難,沉痛,悲哀換來的教訓: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要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喚醒東方沉睡的雄獅,讓他的吼聲告訴全世界,中國不再是那個讓人宰割的舊中國,現在的中國,未來的中國都將是一個文明富強的中國。
這是我的歷史考試的最後一道題,正好派上用場了!
⑻ 中國古代新聞
語言的產生,對人類歷史的意義是難以估量的。在語言產生之前,人類只能發出一些最簡單的、來源於其身體結構的聲音和姿勢,從而決定了人們的思想很少超越實際經驗的范圍。「因為語言是思想的手段,正如簿記是商業的手段一樣。它把思想記錄下來和固定下來,使得思想能發展成為越來越復雜的觀念。」[⑦]作為思想的材料,新聞消息成了語言交流的主內容。
遠古時代的口頭新聞傳播,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地區,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形
式。它包括個人與個人的交談,眾人在一起的議論,氏族公社、血緣家族和部落的各種行政議,廣泛流傳的民謠、說唱,和田邊地頭的傳聞等。這些交流所傳播的,固然不全是新聞性內容,但是可以肯定,新聞題材佔有相當的比重。除了上述形式外,在東西方不同的國家,還有一些特殊的傳播方式。如古代雅利安部族中的行吟詩人,他們是口語發展的產物,又是促進口語發展的因素。他們向人們彈唱或背誦以往史事和在世的頭人及其人民的事跡;他們還講述自己編撰的故事。就其承擔的職責和使命而言,他們是活的書本,活的人物史,是歷史學家,同時也是最早報道現實變化的新聞記者。古希臘著名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就是這些行吟詩人歷代累積的成果(參見圖1-1-4)。古希臘還有一次著名的口頭新聞傳播。在公元前490年5月,波斯帝國重兵侵犯希臘城邦,在雅典東北部的馬拉松平原登陸。希臘人奮起抗擊,以弱敵強,終於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士兵菲迪皮茨奉命從40多公里外的馬拉松戰場以最快的速度不停地跑回雅典,向聚集在中央廣場的人群激動地宣布:「我們勝利了,雅典得救了」,一報道完這一重大消息,他就倒地犧牲了。為了紀念菲迪皮茨,人們創立了馬拉松長跑比賽。
古代波斯帝國,在國王大流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558年至公元前486年),曾於國內交通幹道沿線,有時為了取捷徑,在山頭、湖泊地帶設立高台,在那裡派駐專職通訊兵。每有重大事件,便令他們高聲呼喊,用語言接力的方法,向各地傳達命令。在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的愷撒大帝在征服北方蠻族高盧時,也發現高盧人利用和波斯人類似的方式,「用巨大的呼叫聲互相傳遞消息。」在古代印度,當佛教興起後,雲游和尚除傳教外,還要給人們講述他看到和聽到的新聞。基督教傳入印度後,傳教士們也旅行各地佈道和傳播新聞。當時的慣例是,寺廟和修道院的主持人允許不同宗教的傳教士於每年雨季在自己的寺廟和修道院居住四個月。在此期間,和尚和教士辯論宗教教義,同時也交換新聞信息。由於各種宗教的信徒越來越多,每年有很多教徒離開家鄉到很遠的地方去朝聖。這些朝聖者又成了一批新聞傳播者,而廟會和節日慶祝場所則是交換信息的最佳所在。在其他古代文明和民族地區,也流行著上述類似的口頭傳播。口頭傳播作為人類交流的主要手段,對於社會的發展產生過很大的作用。但是由於人類生理和口頭傳播本身性質的局限,口頭傳播的影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方面,人們的聲音傳播范圍有限,一旦超過有效的范圍,傳播的內容,將無法為其他的人類所知曉;另方面,口口相傳、語言接力式的傳播,往往會導致信息失真,天長日久,最後的受眾所聽到的內容,與傳播者最初發布的消息相比,難免面目全非。此外,口頭傳播還要求傳播過程和接受過程必須同步。正如文字脫胎於原始的圖畫,人類最早的手書新聞作品,也出現在原始人早期繪制的圖畫中。此種圖畫在法國南方、西班牙北部山區漆黑的洞穴里,或非洲東南方加坎斯伯山的洞穴中,均有大量的發現。隨著簡化了的象形文字的出現,各古代文明地區的手書傳播逐漸發展起來了。在兩河流域、巴比倫地區,曾流行過泥板新聞(在泥板上刻寫的文字新聞),上面載有文字及漫畫,內容以戰爭及宮廷生活為主;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則大量利用河岸沼澤地帶盛產的紙草作為文字載體,其作品中亦有不少具備鮮明的新聞性特徵。在稍晚些時,古希臘的文明成就更是達到了令後人羨慕的程度,人們思想解放、崇尚雄辯、追求真理,手書傳播成為維系社會的重要手段,在流傳至今的大量著作中,有相當部分書信就屬於「新聞信」性質。不過,西方古代手書傳播最為發達的地區,當推古羅馬。古代羅馬在世界通史上佔有十分重要地位。在「羅馬共和」時期,手書新聞傳播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這種手書傳播有兩種主要的形式,其一是公告式的,即原始形態的官方公報;其二是私人新聞信。這兩種形式,在羅馬鼎盛時期,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公元前59年,尤利烏斯·愷撒在當選為羅馬執政官之後不久,即發布命令:「今後元老院的工作報告,務須每日公布。」為此,羅馬政府就在羅馬議事廳外大街上立了一塊塗上石膏的木板,每天在上面書寫文字,報道元老院的議事紀錄。被稱為『每日記事』。 《每日紀事》在形式上與現代的閱報欄頗為相似。其內容除元老院記錄外,還有本城嬰兒出生和死亡的人數,各項稅收入庫情況,法庭審判及皇族活動等情形。當愷撒拒絕稱王時,《每日紀事》還發表評論贊揚他。愷撒在公元前44年遇刺身亡,經過一番激烈的權力斗爭,他的外甥屋大維成了羅馬最高統治者。公元前27年,屋大維被元老院推尊為「奧古斯都」,羅馬帝國由此成立。在公元前6年,屋大維創辦了《每日紀聞》。其報道內容,主要有帝國政事、戰爭消息、刑事案件、名人言論、宗教活動和議會紀錄等等。屋大維本人亦曾為《每日紀聞》撰文,反對羅馬人的大家庭制度。該報除公開張貼外,還由書記員抄寫多份,分送給首都及各大都市、政界要人和駐各地的軍隊。至公元2世紀時,羅馬帝國的版圖已把現在的西班牙、德國、英國、土耳其、伊拉克西部和非洲北部包括其中。《每日紀聞》也傳播到了上述各地。歷史學家們認為,羅馬帝國之所以能統治遼闊的疆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它有一個發達的、包括《每日紀聞》在內的信息傳播系統;而羅馬帝國的滅亡,也與其擴張過甚,傳播系統跟不上去有關。大約在《每日紀事》、《每日紀聞》刊行的同時,羅馬境內還出現了早期的手書新聞信。當時的羅馬城是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歐洲各地的王公貴族、商人都想探知羅馬的各種消息。於是有人抄錄政府公報,分送各地訂戶,以領取酬金,這就是最早的「新聞信」。新聞信的發行人通常擁有十幾名奴隸,並備有船隻,由奴隸將新聞信分送各訂戶,他們是歷史上最早的一批「職業新聞工作者」。除了這些營利性的新聞信外,羅馬的一些政界要人、社會名流也廣泛地使用新聞信來傳播消息。例如愷撒於公元前47年征討本都王國勝利後立即寫了一封新聞性很強的信向羅馬告捷,其內容是:我到,我見,我勝。羅馬的另一個著名學者西塞羅一生寫了大量的信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向對方報告新聞的。他描述維蘇威火山大爆發詳細過程的一封信,不僅是一篇生動的目擊記,而且是一篇出色的新聞通訊。這些新聞信在包括羅馬在內的歐洲地區流行了1000多年。直到15世紀印刷技術的發明,它一直是歐洲新聞傳播的主要手段。
⑼ 初二歷史,新聞報道
鴉片戰爭主角——中國、英國,林則徐虎門銷煙
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李鴻章主導的洋務運動失敗。
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簽定。
落後就要挨打。
⑽ 歷史上有沒有很重大影響力很大的新聞
摘要 1.2010年六月24日進行的溫布利頓網球公開賽,這是歷史上時間最長的比賽,整場比賽共耗時66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