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課後題答案
A. 求:高中浙科版生物必修1,2,3,,選修3課後習題答案
必修一課後題參考答案:
1.1 1.(1)活細胞:A、D、G、I; (2)死細胞:B、E;(3)細胞的產物:C、F、H。
2.(1)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因為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 (2)種群層次; (3)群落層次。
1.2 1.B。
自我檢測:1.×。2.×。3.√。
選擇題1.C。2.D。3.B。
畫概念圖3個問號分別表示的連接詞是:不具有、具有、具有。
2.1 1.(1)√;(2)×。3.B。
2.2 1.(1)√;(2)√。2.A。 3.B。
2.3 1.(1)√;(2)√;(3)√。2.C。3.C。
2.4 1.(1)√;(2)√。2.C。 3.C。 4.C。 5.C。
2.51.C。 2.A。 3.D。
自我檢測:判斷題1.√。 2.×。 3.×。 4.√。 5.×。 6.×。
選擇題1.A。 2.B。 3.D。 4.A。
畫概念圖
二、知識遷移
自由水,結合水,自由水。
3.1 1.C。 2.A。 3.C。
3.2 1.圖1中,注字的「內質網」應是「高爾基體」,「高爾基體」應是「內質網」。染色質的注字指示線位置有誤。中心體還應包括指示線下方的中心粒。圖2中,注字的「核仁」應是「葉綠體」,「葉綠體」應是「線粒體」,「核糖體」應是「中心體」。
2.C。 3.B。 4.C。
3.3 1.(1)√;(2)×。2.C。 3.C。
自我檢測
判斷題1.×。 2.×。選擇題 C。
連線題
二、知識遷移
提示:與溶酶體的作用有關。細胞死亡後,溶酶體膜破裂,各種水解酶釋放出來,分解細胞中的蛋白質等物質,這時的畜、禽肉烹飪後更鮮嫩。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三、技能應用
調暗視野有兩種方法:一是轉動反光鏡使進光量減少;二是選擇小的光圈,減少進光量。
4.1 1.√。 2.√。 3.×。
4.2 1.提示:細胞膜太薄了,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而19世紀時還沒有電子顯微鏡,學者們只好從細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進行探究。
2.脂質和蛋白質。
3.提示:這兩種結構模型都認為,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是脂質和蛋白質,這是它們的相同點。不同點是:(1)流動鑲嵌模型提出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些橫跨整個脂雙層,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雙層,有些則鑲嵌在脂雙層的內外兩側表面;而三層結構模型認為蛋白質均勻分布在脂雙層的兩側。(2)流動鑲嵌模型強調組成膜的分子是運動的;而三層結構模型認為生物膜是靜態結構。
4.D。
4.3 1.D。2.A。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1.×。 2.×。 3.×。 4.×。 5.×。
選擇題1.D。 2.C。
畫概念圖
5.1 (五)第一小節練習
基礎題
1.巴斯德:發酵與活細胞有關,發酵是整個細胞而不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發酵的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是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並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
畢希納: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能夠在酵母細胞破碎後繼續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細胞中一樣。
薩姆納:酶是蛋白質。
2.提示:(1)細胞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需要高效率地進行,酶的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高得多。(2)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需要在常溫、常壓、酸鹼度適中等溫和條件下進行,無機催化劑常常需要輔助以高溫、高壓、強酸、強鹼等劇烈條件才能有較高的催化效率。
3.D。
第二小節練習1.B。 2.B。
3.提示:這個模型中A代表某類酶,B代表反應底物,C和D代表反應產物。這個模型的含義是:酶A與底物B專一性結合,催化反應的發生,產生了產物C和D。這個模型揭示了酶的專一性。
拓展題
1.(1)A點:隨著反應底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加快。B點:反應速率在此時達到最高。C點:反應速率不再隨反應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升高,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
(2)如果A點時溫度升高10 ℃,曲線上升的幅度變小。因為圖中原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催化速率隨底物濃度的變化。溫度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反應速率都會變慢。
(3)該曲線表明,B點的反應底物的濃度足夠大,是酶的數量限制了反應速率的提高,這時加入少量的酶,會使反應速率加快(圖略)。
5.2 1.B。
5.3 1.C。 2.B。
3.提示: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第一個階段完全相同:都不需要氧;都與線粒體無關。聯想到地球的早期以及原核細胞的結構,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測:在生物進化史上先出現無氧呼吸而後才出現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是由無氧呼吸發展變化而形成的。先出現原核細胞而後出現真核細胞,即真核細胞是由原核細胞進化而來的。
4.不能。因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ATP。
5.4第一小節1.(1)×;(2)√。2.B。3.結論是:葉綠體主要吸收紅光和藍光用於光合作用,放出氧氣。
第二小節練習1.(1)√;(2)×。2.B。 3.D。 4.C。 5.D。 6.B。
7.光合作用中光反應階段的能量來源是光能,暗反應階段的能量來源是ATP。
8.白天若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葉綠體內首先積累起來的物質是五碳化合物。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1.√。 2.×。 3.√。
選擇題1.D。 2.D。
畫概念圖
6.1 1.C。 2.A。 3.D。 4.C,E。 5.B。
6.2 1.數目增多,染色體數目,穩定性差異。2.C。
6.3 1.(1)×;(2)√;(3)×。2.C。
6.4 1.(1)√;(2)√。
2.癌細胞的特點:細胞增殖失控,能夠無限增殖;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1.×。 2.√。
選擇題1.C。 2.D。 3.A。 4.A。 5.C。 6.A。
二、技能應用1.提示:(1)2~21.3;(2)21.3~40.6。
2.細胞周期:19.3 h;間期:17.3 h;分裂期:2 h。
三、思維拓展
提示:用哺乳動物小鼠進行胚細胞培養和成體細胞核移植實驗。
實驗設計和預期實驗結果如下,從而證明動物細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越受到限制,但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步驟1:分離小鼠8細胞胚胎的一個細胞,培養到胚泡時期,移植到代孕母體子宮中,結果發育成小鼠;
步驟2:分離囊胚期細胞,移植到代孕母體子宮中,結果不能發育成小鼠;
步驟3:分離囊胚期細胞,將其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可發育成小鼠;
步驟4:分離小鼠腸上皮細胞,將其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可發育成小鼠。
必修2
第四章
4.1 1.TGCCTAGAA;UGCCUAGAA;3;3;半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2.C。
拓展題
1.提示:可以將變化後的密碼子分別寫出,然後查密碼子表,看看變化了的密碼子分別對應哪種氨基酸。這個實例說明密碼的簡並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於鹼基的改變而導致的遺傳信息的改變。
2.提示:因為幾個密碼子可能編碼同一種氨基酸,有些鹼基序列並不編碼氨基酸,如終止密碼等,所以只能根據鹼基序列寫出確定的氨基酸序列,而不能根據氨基酸序列寫出確定的鹼基序列。遺傳信息的傳遞就是在這一過程中損失的。
4.2(五)技能訓練
1.提示:翅的發育需要經過酶催化的反應,而酶是在基因指導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溫度、pH等條件的影響。
2.基因控制生物體的性狀,而性狀的形成同時還受到環境的影響。
(六)練習1.A。2.(1)×;(2)×;(3)√。
拓展題
1.紅眼基因正常是形成紅眼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紅眼基因正常,並且其他涉及紅眼形成的基因也正常時,果蠅的紅眼才能形成;如果紅眼基因不正常,即使所有其他涉及紅眼形成的基因都正常,果蠅的紅眼也不能形成。
第四章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填表題
DNA雙鏈 1 C G T
2 G C A
mRNA G C A
tRNA C G U
氨基酸 丙氨酸(密碼子為GCA)
選擇題
1.D。2.D。3.A。4.C。識圖作答題(1)氫鍵斷裂;解旋酶;能量。(2)ACUGAA;轉錄。(3)2。(4)鹼基互補配對。
畫概念圖
二、知識遷移
核糖體、tRNA和mRNA的結合都是蛋白質的合成所不可缺少的。抗生素通過干擾細菌核糖體的形成,或阻止tRNA與mRNA的結合,來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細菌的生長。因此,抗生素可用於治療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三、技能應用
1.提示:可以通過查閱密碼子表,寫出每個氨基酸可能對應的鹼基編碼。
2.這種方法只能推測出可能的鹼基序列,而不能寫出確定的鹼基序列。這種方法簡便、快捷,不需要實驗。
3.推測不能代替用測序儀進行的基因測序。因為推測只能得出幾種可能的鹼基序列,而不能得到確定的鹼基序列。
四、思維拓展
1. C。
第五章
5.1 1.(1)√;(2)×;(3)×。2.C。3.B。4.A。
拓展題1.放療或化療的作用是通過一定量的輻射或化學葯劑干擾腫瘤細胞和癌細胞進行DNA分子的復制,使其產生基因突變,從而抑制其分裂的能力,或者殺死癌細胞。放療的射線或化療的葯劑,既對癌細胞有作用,也對正常的體細胞有作用,因此,放療或化療後病人的身體是非常虛弱的。
2.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患者對瘧疾具有較強的抵抗力,這說明,在易患瘧疾的地區,鐮刀型細胞的突變具有有利於當地人生存的一方面。雖然這個突變體的純合體對生存不利,但其雜合體卻有利於當地人的生存。
5.2 1.(1)×;(2)×。 2.B。
3.填表
體細胞
中的染
色體數 配子
中的染
色體數 體細胞
中的染
色體組數 配子中
的染色
體組數 屬於幾
倍體生物
豌豆 14 7 2 1 二倍體
普通小麥 42 21 6 3 六倍體
小黑麥 56 28 8 4 八倍體
拓展題
1.西瓜幼苗的芽尖是有絲分裂旺盛的地方,用秋水仙素處理有利於抑制細胞有絲分裂時形成紡錘體,從而形成四倍體西瓜植株。
2.雜交可以獲得三倍體植株。多倍體產生的途徑為: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3.三倍體植株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因此,不能形成種子。但並不是絕對一顆種子都沒有,其原因是在進行減數分裂時,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細胞。
4.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替代。方法一,進行無性繁殖。將三倍體西瓜植株進行組織培養獲取大量的組培苗,再進行移栽。方法二,利用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處理二倍體未受粉的雌蕊,以促進子房發育成無種子的果實,在此過程中要進行套袋處理,以避免受粉。
5.3 1.(1)×;(2)×;(3)×。
2.列表總結遺傳病的類型和實例。
人類遺傳病的類型 定 義 實 例
單基因
遺傳病 顯性遺傳病 由顯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遺傳病 多指、並指等
隱性遺傳病 由隱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遺傳病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
多基因遺傳病 受兩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原發性高血壓等
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遺傳病 21三體綜合征等
拓展題
提示:該女性不一定攜帶白化病基因;她未出生的孩子可能患白化病。
由該女性的弟弟是白化病的事實可知其弟弟的基因型為aa,因而推測其父母的基因型為Aa,則該女性的基因型有兩種可能:AA和Aa,AA的概率為1/3,Aa的概率為2/3。該女性攜帶白化病基因的概率為2/3,根據她丈夫攜帶白化病基因的情況,其後代攜帶白化病基因和患白化病的可能性分為三種可能:(1)丈夫不含有白化病基因;(2)丈夫含有一個白化病基因;(3)丈夫是白化病患者。遺傳咨詢師需要根據該女性的丈夫是否是白化病患者,或者是否有家族遺傳病史來作出判斷,提供遺傳咨詢。
第五章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1.×。2.√。3.×。4.×。5.×。6.√。
選擇題
B。識圖作答題1.雌;含有兩條х染色體。2.4;2。
畫概念圖
四、思維拓展
1.酶①或酶⑤ 。2.酶③ 。
3.提示: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白化病等遺傳病是由某些缺陷基因引起的,這些基因的產物可能是參與代謝途徑的重要的酶。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調控生物體內物質的代謝途徑,從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第六章
6.1(四)練習基礎題1.B。2.B。3.基因突變;X射線;紫外線;激光。
拓展題
提示:可採用雜交育種的方法,遺傳圖解可參考教科書插圖61繪制。優點是育種的目的性較強,能夠獲得具有優良性狀、淘汰不良性狀的品種。缺點是育種周期長,過程繁瑣。
第六章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連線題1─B,2─C,3─E,4─D,5─F,6─A。
判斷題1.×。2.√。3.√。4.√。
第七章
7.1 1.B。
2.按照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可以做如下解釋:細菌在繁殖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可遺傳的變異,其中就有抗葯性強的變異。在未使用抗生素時,抗葯性強的變異不是有利變異,這樣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不佔優勢;使用抗生素以後,抗葯性弱的個體大量死亡,抗葯性強的個體有機會產生更多的後代,一段時間以後,抗生素的殺菌效果就會下降。這一解釋未能深入到基因水平,沒有說明基因突變在進化中的作用。
拓展題
1.提示:在自然界,物種的絕滅速率本來是很緩慢的,人類活動大大加快了物種絕滅的速率。現在的許多瀕危物種之所以瀕危,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因此,一般來說,人類對瀕危物種的保護,是在彌補自己對自然界的過失,不能說是干擾了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選擇。當然,如果某一物種的瀕危純粹是由於這種生物適應能力的低下,或者源於自然災害,則當別論。
2.提示: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不可能完全隔絕,人也不可能離開自然界而生存,因此,人類的進化不可能完全擺脫自然界的影響。但是,人類畢竟早已遠離風餐露宿、「與狼共舞」的時代,工農業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嬰幼兒死亡率顯著下降,平均壽命顯著延長,來自自然界的選擇壓力在變小,來自人類社會內部的選擇因素在增加。
這兩題的目的是活躍思維,不一定求得統一答案,只要學生說出的支持或反對的理由合理即可。
7.2四、答案和提示
(一) 問題探討
提示:學生可以按如下思路展開想像:一個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對個體生存和繁殖後代的貢獻越大,擁有該基因的個體就可能越多。
(二)思考與討論一
1.(1)A配子佔60%,a配子佔40%。
(2)子代基因型頻率:AA佔36%;Aa佔48%;aa佔16%。
(3)子代種群的基因頻率:A佔60%;a佔40%。
(4)
親代基因型的頻率 AA(30%) Aa(60%) aa(10%)
配子的比率 A(30%) A(30%) a(30%) a(10%)
子代基因型頻率 AA(36%) Aa(48%) aa(16%)
子代基因頻率 A(60%) a(40%)
種群的基因頻率會同子一代一樣。
2.對自然界的種群來說,這五個條件不可能同時都成立。例如,翅色與環境色彩較一致的,被天敵發現的機會就少些。
3.突變產生新的基因會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基因A2的頻率是增加還是減少,要看這一突變對生物體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
(三)探究
1.樹干變黑會影響樺尺蠖種群中淺色個體的出生率,這是因為許多淺色個體可能在沒有交配、產卵前就已被天敵捕食。
2.是表現型。比如,天敵看到的是樺尺蠖的體色而不是控制體色的基因。
(四)資料分析
1.由於這兩個種群的個體數量都不夠多,基因頻率可能是不一樣的。
2.不一樣。因為突變是隨機發生的。
3.不同島嶼的地形和植被條件不一樣,因此環境的作用會有差別,導致種群基因頻率朝不同的方向改變。
4.不會。因為個體間有基因的交流。
(五)旁欄思考題
最先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長的植物往往是地衣,地衣的出現促進岩石的分解,形成土壤,為苔蘚植物的生長創造條件。
(六)技能訓練
1.假說甲:紅褐色魚和金黃色魚起源於同一種灰色魚。假說乙:湖Ⅰ中原來只有紅褐色魚,湖Ⅱ中原來只有金黃色魚,發洪水時,這兩個湖中的魚發生混雜在一起。
2.假說甲沒有考慮到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也沒有考慮洪水的作用。
3.這一證據支持假說乙。
4.如果紅褐色魚和金黃色魚不能雜交,或雜交後不能產生可育後代,說明它們不是一個物種。
(七)思考與討論二
1.最早出現的生物是厭氧的單細胞生物,它們生活在海洋中。
2.多細胞生物大約是在寒武紀出現的,它們生活在海洋中。
3.最早登陸的生物是植物,否則動物登陸後就會餓死。
4.當時陸地上還是一片荒蕪,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5.恐龍是在中生代後期絕滅的。物種絕滅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是復雜的。恐龍的絕滅有利於哺乳動物的繁盛。
(八)第一小節練習
基礎題
1.C。2.C。3.C。
4.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如果沒有突變,就不可能產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組也就沒有意義,生物就不可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也就不可能進化。
拓展題
1.提示:如選擇育種和雜交育種。
2.提示:如果氣候等其他條件也合適,並且這個種群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該種群的個體數會迅速增加。否則,也可能仍然處於瀕危狀態甚至絕滅。
(九)第二小節練習
基礎題 1.(1)√;(2)√;(3)√。
2.生活在峽谷北側的種群發生了突變,由於突變的隨機性,同樣的突變沒有發生在峽谷南側的種群中。由於這兩個種群被河流隔開,彼此沒有交配的機會,也就是沒有基因的交流,所以兩個種群發生明顯的分化,有可能演變成兩個物種。
拓展題
提示:雄虎和雌獅雜交生出的後代是虎獅獸,雄獅和雌虎雜交生出的後代是獅虎獸。目前還沒有虎獅獸和獅虎獸交配並生出可育後代的證據。
對人們讓虎和獅雜交生出更具觀賞價值後代的做法,學生可自由發表看法。
補充資料:1981年,世界首例獅虎獸誕生於法國,2001年病死。2002年8月22日,我國首例虎獅獸在南京紅山動物園降生,僅7 d就夭折了。2002年9月2日,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動物樂園降生了3隻虎獅獸,僅1隻成活。2003年3月27日,在湖南長沙世界之窗降生了1隻虎獅獸。國內還有從國外引進獅虎獸進行飼養、供遊人觀賞的事例。對於讓虎和獅雜交的做法,有專家認為這在科學研究上價值不大,但是在商業上具有一定價值。有專家認為,對待野生珍稀動物,人類最應當做的是進行保護,讓它們自然繁殖,而不是人為改變其自然繁殖體系。
(十)第三小節練習
基礎題
1.(1)√;(2)×;(3)×。2.C。
3.有性生殖的出現,使基因重組得以實現,增加了生物變異的多樣性,因而使生物進化的速度明顯加快。
拓展題
1.提示:假如那樣,生物界紛繁復雜的現象就很難用統一的觀點和理論來解釋,作為生物學基本觀點之一的進化觀點將難以建立,生物學就不可能形成現在這樣一個科學的框架體系,學習生物學將缺少基本觀點和方法的指導和統領。
2.提示:生態指的是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進化指的是生物界的歷史演變;如果把進化看做由各種生物表演的一部歷史劇,那麼,上演這部歷史劇的舞台就是生物與環境之間復雜的相互關系。物種進化的表演受舞台背景的制約,舞台背景也要與上演的內容相協調。
第七章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
1.×。2.×。3.×。4.√。選擇題1.A。2.C。
畫概念圖
二、知識遷移
1.這兩個種群屬於同一個物種,因為未出現生殖隔離。
2.參見第1節對細菌抗葯性的解釋。
三、技能應用
提示:中間體色可能與環境色彩較接近,這樣的個體不容易被捕食者發現,生存並繁殖後代的機會較多,相應的基因型頻率較高。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導致中間體色個體較多。
四、思維拓展
1.不一定。進化過程中出現的新物種,有些是靠開辟環境中新的生存位置來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來的物種適應能力更強。例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陸後,形成許多新物種,開辟了新的生存空間,但是不能說這些新物種比海洋藻類的適應能力強。
2.與同種或類似的野生種類相比,家養動物的變異往往更多,這與人類根據自身的需要,採取的雜交育種等措施有關。
3.提示:假如達爾文接受了孟德爾的理論,他可能會摒棄獲得性遺傳的觀點,對遺傳和變異的原因做出較為科學的解釋。
必修三
1.1基礎題1.C。 2.B。 3.B。4.毛細血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血漿和組織液,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是淋巴和組織液。拓展題(1)肺泡壁、毛細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3)腎小管的重吸收。(4)皮膚。
1.2基礎題1.D。 2.C。 3.D。
自我檢測:1.(1)×;(2)√;(3)×;(4)√。2.(1)D;(2)D;(3)D。
2.1基礎題1.B。2.大腦、小腦和腦干。拓展題1.b、c、d、e。
抗利尿激
素分泌量 集合管對水
的通透性 重吸收
水量 排尿量
飲水多 少 降低 減少 增加
缺水 多 提高 增加 減少
2.2 1.CD 2.
2.3 1.(1)×;(2)√。
2.4 1.(1)×;(2)√;(3)×。2. D。
自我檢測:1.填空(1)下降,骨骼肌收縮。皮膚毛細血管收縮。下丘腦,腎上腺、胰島、甲狀腺等。(2)腦干。(3)異物。(4)過敏;過敏原,灰塵。2.選擇(1) C(2) D
3.畫概念圖(1) a神經元b傳入神經元c傳出神經元d神經元;e效應器[知識遷移]1.D 2.D
3.1基礎題:可使植株接受比較均勻的陽光照射,以避免因植物向光性生長而引起植株彎曲。
3.2 基礎題1.C。 2.B。拓展題1.提示:由於重力作用,生長素在下部的濃度高。對於植株的莖來說,這個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生長,因而下面的生長較快,植株的莖就向上彎麴生長。同樣的生長素濃度,對於植株的根來說,卻會抑制生長,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長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彎麴生長。如果是在太空中的空間站中生長,植株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是橫向生長。
3.3 1.D,因為它是人工合成的物質,屬於植物生長調節劑。2.B更准確。A過於絕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是非常復雜的過程,從根本上說是由基因控制的,環境變化也會影響基因的表達,激素調節只是其中的一種調節方式。
自我檢測:1.D。2.B,C,D。 3.D。[知識遷移]B,因為果肉細胞由子房壁、胎座等細胞發育而來,染色體數與體細胞一樣。
4.1 1.約386條。2.調查鼠的密度可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樣方法。3.B。
4.2 1.提示:在食物充足、空間廣闊、氣候適宜、沒有天敵等優越條件下,種群可能會呈「J」型增長。例如,澳大利亞昆蟲學家曾對果園中薊馬種群進行過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在環境條件較好的年份,種群數量增長迅速,表現出季節性的「J」型增長。在有限的環境中,如果種群的初始密度很低,種群數量可能會出現迅速增長。隨著種群密度的增加,種內競爭就會加劇,因此,種群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止增長,這就是「S」型增長。例如,柵列藻、小球藻等低等植物的種群增長,常常具有「S」型增長的特點。
2.提示:(1)以年份為橫坐標,種群數量為縱坐標,根據表中數字畫曲線。(2)食物充足,沒有天敵,氣候適宜等。(3)作為食物的植物被大量吃掉,導致食物匱乏;自然災害等。
4.3 1.B。2.提示:屏障撤掉後,很可能出現以下情況:由於種群A捕食種群B,種群B的數量減少,而種群A的數量增加。但隨著種群B的數量減少,種群A因食物來源減少而出現數量減少,種群B的數量又會出現一定的增加。這樣,假設水族箱中資源和其他條件較穩定,種群A和種群B將出現此消彼長的相對穩定情況。
4.4 1.(1)×;(2)√。2. D。 3.C。
自我檢測:一、概念檢測1.(1)×;(2)×;(3)√;(4)√;(5)×。2.(1)D;(2)D;(3)C。二、知識遷移提示:1.(1)從圖中可知,鴿的種群密度較小易受鷹的攻擊,種群密度較大則鷹的攻擊成功率就較低。(2)起初出現數量增加,以後可能趨於穩定。
2.這是群落演替的結果。因為柳樹較高大,占據更多的空間和陽光。與草莓相比,它具有生長的優勢,所以柳樹能迅速繁殖起來,而草莓得不到生長所需的陽光,難以成片生長。
5.1 1.(1)陽光;(2)10~15 m;(3)消費者、分解者。2.B。3.C。
5.2 1.A。2.D。3.B。
5.3 1.(1)√;(2)╳。2.A。3.B。4.提示:是。因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無機環境的總和,通過物質循環構成一個物質上自給自足的系統
5.4屬於物理信息的是(1、2、3、4、6、7、9、10、11);屬於化學信息的為(5、8);屬於行為信息的有(12)。
5.5 1.(1)√;(2)×;(3)√。2.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兩個生態系統是(1、8);人的作用突出的生態系統有(6、7、9、11);陸地生態系統中抵抗力穩定性較強的是(1、2),較弱的是(3、5、6、7、11);水域生態系統在遭到較嚴重的破壞後,恢復較快的是(4、9),恢復較慢的是(8)。
自我檢測:1.(1)×;(2)√;(3)√;(4)×;(5)√。2.(1)B;(2)C。
二、知識遷移2.提示:(1)藻類數量減少;需氧型細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隨有機物被細菌分解而大量消耗。(2)有機物分解後形成的大量的NH+4等無機鹽離子,有利於藻類的大量繁殖。(3)藻類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有機物減少,需氧型細菌數量下降,因而對溶解氧的消耗量減少。(4)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遭到破壞。
6.1 1.D。
6.2 1.潛在價值──某種不知名的昆蟲。間接價值──每個物種都維系著它們所在的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直接價值──蘆葦是一種重要的造紙原料;蟬蛻是一種動物性葯物;魯班通過觀察某種葉片的葉緣得到啟示,研製出了木工用的鋸;海洋和森林等生態系統能陶冶情操、激發創作的靈感。
自我檢測: 1.(1)×;(2)√。2.(1)A ;(2)B。
B.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節課後習題答案,急求!
第五章第1節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
(一)問題探討
1.這個實驗要解決的問題是:鳥類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沒有化學性消化?
2.是胃內的化學物質將肉塊分解了。
3.提示:收集胃內的化學物質,看看這些物質在體外是否也能將肉塊分解。
(二)實驗
1.2號試管放出的氣泡多。這一現象說明加熱能促進過氧化氫的分解,提高反應速率。
2.不能。
3.說明FeCl3中的Fe3+和新鮮肝臟中的過氧化氫酶都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4.4號試管的反應速率比3號試管快得多。說明過氧化氫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細胞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需要在常溫、常壓下高效率地進行,只有酶能夠滿足這樣的要求,所以說酶對於細胞內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三)資料分析
1.巴斯德認為發酵與活細胞有關是合理的,但是認為發酵是整個細胞而不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在起作用是不正確的;李比希認為引起發酵的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是合理的,但是認為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並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是不正確的。
2.提示:巴斯德是微生物學家,特別強調生物體或細胞的作用;李比希是化學家,傾向於從化學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的爭論促使後人把對酶的研究的目標集中在他們爭論的焦點上,使科學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3.畢希納的實驗說明,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能夠在酵母細胞破碎後繼續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細胞中一樣。
4.薩姆納歷時9年用正確的科學方法,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將酶提純出來。成功屬於不畏艱苦的人。
(四)旁欄思考題
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強酸、強鹼、高溫等劇烈條件都會影響到蛋白質的結構,所以酶比較「嬌氣」。
(五)第一小節練習
基礎題
1.巴斯德:發酵與活細胞有關,發酵是整個細胞而不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發酵的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是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並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
畢希納: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能夠在酵母細胞破碎後繼續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細胞中一樣。
薩姆納:酶是蛋白質。
2.提示:(1)細胞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需要高效率地進行,酶的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高得多。
(2)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需要在常溫、常壓、酸鹼度適中等溫和條件下進行,無機催化劑常常需要輔助以高溫、高壓、強酸、強鹼等劇烈條件才能有較高的催化效率。
3.D。
拓展題
1.提示:可用第2章中學過的鑒定蛋白質的方法。在薩姆納之前,之所以很難鑒定酶的本質,主要是因為細胞中酶的提取和純化非常困難。
2.提示:(1)如四膜蟲的rRNA前體具有催化活性。(2)目前已有發現具催化活性的DNA的報道。
(六)第二小節練習
基礎題
1.B。
2.B。
3.提示:這個模型中A代表某類酶,B代表反應底物,C和D代表反應產物。這個模型的含義是:酶A與底物B專一性結合,催化反應的發生,產生了產物C和D。這個模型揭示了酶的專一性。拓展題1.(1)A點:隨著反應底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加快。B點:反應速率在此時達到最高。C點:反應速率不再隨反應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升高,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
(2)如果A點時溫度升高10 ℃,曲線上升的幅度變小。因為圖中原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催化速率隨底物濃度的變化。溫度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反應速率都會變慢。
(3)該曲線表明,B點的反應底物的濃度足夠大,是酶的數量限制了反應速率的提高,這時加入少量的酶,會使反應速率加快(圖略)。
C. 求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書後習題答案
必修一課後題參考答案: 1.1 1.()活細胞:A、D、G、I; (2)死細胞:B、E;(3)細胞的產物:C、F、H。 2.(1)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因為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 (2)種群層次; (3)群落層次。 1.2 1.B。 自我檢測:1.×。2.×。3.√。 選擇題1.C。2.D。3.B。 畫概念圖3個問號分別表示的連接詞是:不具有、具有、具有。 2.1 1.(1)√;(2)×。3.B。 2.2 1.(1)√;(2)√。2.A。 3.B。 2.3 1.(1)√;(2)√;(3)√。2.C。3.C。 2.4 1.(1)√;(2)√。2.C。 3.C。 4.C。 5.C。 2.51.C。 2.A。 3.D。 自我檢測:判斷題1.√。 2.×。 3.×。 4.√。 5.×。 6.×。 選擇題1.A。 2.B。 3.D。 4.A。 畫概念圖 二、知識遷移 自由水,結合水,自由水。 3.1 1.C。 2.A。 3.C。 3.2 1.圖1中,注字的「內質網」應是「高爾基體」,「高爾基體」應是「內質網」。染色質的注字指示線位置有誤。中心體還應包括指示線下方的中心粒。圖2中,注字的「核仁」應是「葉綠體」,「葉綠體」應是「線粒體」,「核糖體」應是「中心體」。 2.C。 3.B。 4.C。 3.3 1.(1)√;(2)×。2.C。 3.C。 自我檢測 判斷題1.×。 2.×。選擇題 C。 連線題 二、知識遷移 提示:與溶酶體的作用有關。細胞死亡後,溶酶體膜破裂,各種水解酶釋放出來,分解細胞中的蛋白質等物質,這時的畜、禽肉烹飪後更鮮嫩。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三、技能應用 調暗視野有兩種方法:一是轉動反光鏡使進光量減少;二是選擇小的光圈,減少進光量。 4.1 1.√。 2.√。 3.×。 4.2 1.提示:細胞膜太薄了,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而19世紀時還沒有電子顯微鏡,學者們只好從細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進行探究。 高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2.脂質和蛋白質。 3.提示:這兩種結構模型都認為,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是脂質和蛋白質,這是它們的相同點。不同點是:(1)流動鑲嵌模型提出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些橫跨整個脂雙層,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雙層,有些則鑲嵌在脂雙層的內外兩側表面;而三層結構模型認為蛋白質均勻分布在脂雙層的兩側。(2)流動鑲嵌模型強調組成膜的分子是運動的;而三層結構模型認為生物膜是靜態結構。 4.D。 4.3 1.D。 2.A。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1.×。 2.×。 3.×。 4.×。 5.×。 選擇題1.D。 2.C。 畫概念圖 5.1 (五)第一小節練習 基礎題 1.巴斯德:發酵與活細胞有關,發酵是整個細胞而不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發酵的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是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並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 畢希納: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能夠在酵母細胞破碎後繼續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細胞中一樣。 薩姆納:酶是蛋白質。 2.提示:(1)細胞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需要高效率地進行,酶的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高得多。(2)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需要在常溫、常壓、酸鹼度適中等溫和條件下進行,無機催化劑常常需要輔助以高溫、高壓、強酸、強鹼等劇烈條件才能有較高的催化效率。 3.D。 第二小節練習1.B。 2.B。 3.提示:這個模型中A代表某類酶,B代表反應底物,C和D代表反應產物。這個模型的含義是:酶A與底物B專一性結合,催化反應的發生,產生了產物C和D。這個模型揭示了酶的專一性。 拓展題 1.(1)A點:隨著反應底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加快。B點:反應速率在此時達到最高。C點:反應速率不再隨反應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升高,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 (2)如果A點時溫度升高10 ℃,曲線上升的幅度變小。因為 圖中原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催化速率隨底物濃度的變化。溫度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反應速率都會變慢。 (3)該曲線表明,B點的反應底物的濃度足夠大,是酶的數量限制了反應速率的提高,這時加入少量的酶,會使反應速率加快(圖略)。 5.2 1.B。 5.3 1.C。 2.B。 3.提示: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第一個階段完全相同:都不需要氧;都與線粒體無關。聯想到地球的早期以及原核細胞的結構,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測:在生物進化史上先出現無氧呼吸而後才出現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是由無氧呼吸發展變化而形成的。先出現原核細胞而後出現真核細胞,即真核細胞是由原核細胞進化而來的。 4.不能。因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ATP。 5.4第一小節1.(1)×;(2)√。2.B。3.結論是:葉綠體主要吸收紅光和藍光用於光合作用,放出氧氣。 第二小節練習1.(1)√;(2)×。 2.B。 3.D。 4.C。 5.D。 6.B。 7.光合作用中光反應階段的能量來源是光能,暗反應階段的能量來源是ATP。 8.白天若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葉綠體內首先積累起來的物質是五碳化合物。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1.√。 2.×。 3.√。 選擇題1.D。 2.D。 畫概念圖 6.1 1.C。 2.A。 3.D。 4.C,E。 5.B。 6.2 1.數目增多,染色體數目,穩定性差異。2.C。 6.3 1.(1)×;(2)√;(3)×。2.C。 6.4 1.(1)√;(2)√。 2.癌細胞的特點:細胞增殖失控,能夠無限增殖;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1.×。 2.√。 選擇題1.C。 2.D。 3.A。 4.A。 5.C。 6.A。 二、技能應用1.提示:(1)2~21.3;(2)21.3~40.6。 2.細胞周期:19.3 h;間期:17.3 h;分裂期:2 h。 三、思維拓展 提示:用哺乳動物小鼠進行胚細胞培養和成體細胞核移植實驗。 實驗設計和預期實驗結果如下,從而證明動物細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越受到限制,但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步驟1:分離小鼠8細胞胚胎的一個細胞,培養到胚泡時期,移植到代孕母體子宮中,結果發育成小鼠; 步驟2:分離囊胚期細胞,移植到代孕母體子宮中,結果不能發育成小鼠; 步驟3:分離囊胚期細胞,將其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可發育成小鼠; 步驟4:分離小鼠腸上皮細胞,將其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可發育成小鼠。 必修2 第四章 4.1 1.TGCCTAGAA;UGCCUAGAA;3;3;半胱氨酸、亮氨酸和谷氨酸。2.C。 拓展題 1.提示:可以將變化後的密碼子分別寫出,然後查密碼子表,看看變化了的密碼子分別對應哪種氨基酸。這個實例說明密碼的簡並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由於鹼基的改變而導致的遺傳信息的改變。 2.提示:因為幾個密碼子可能編碼同一種氨基酸,有些鹼基序列並不編碼氨基酸,如終止密碼等,所以只能根據鹼基序列寫出確定的氨基酸序列,而不能根據氨基酸序列寫出確定的鹼基序列。遺傳信息的傳遞就是在這一過程中損失的。 4.2(五)技能訓練 1.提示:翅的發育需要經過酶催化的反應,而酶是在基因指導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溫度、pH等條件的影響。 2.基因控制生物體的性狀,而性狀的形成同時還受到環境的影響。 (六)練習1.A。2.(1)×;(2)×;(3)√。 拓展題 1.紅眼基因正常是形成紅眼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紅眼基因正常,並且其他涉及紅眼形成的基因也正常時,果蠅的紅眼才能形成;如果紅眼基因不正常,即使所有其他涉及紅眼形成的基因都正常,果蠅的紅眼也不能形成。 第四章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填表題 DNA雙鏈 1 C G T 2 G C A mRNA G C A tRNA C G U 氨基酸 丙氨酸(密碼子為GCA) 選擇題 1.D。2.D。3.A。4.C。識圖作答題(1)氫鍵斷裂;解旋酶;能量。(2)ACUGAA;轉錄。(3)2。(4)鹼基互補配對。 畫概念圖 二、知識遷移 核糖體、tRNA和mRNA的結合都是蛋白質的合成所不可缺少的。抗生素通過干擾細菌核糖體的形成,或阻止tRNA與mRNA的結合,來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細菌的生長。因此,抗生素可用於治療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三、技能應用 1.提示:可以通過查閱密碼子表,寫出每個氨基酸可能對應的鹼基編碼。 2.這種方法只能推測出可能的鹼基序列,而不能寫出確定的鹼基序列。這種方法簡便、快捷,不需要實驗。 3.推測不能代替用測序儀進行的基因測序。因為推測只能得出幾種可能的鹼基序列,而不能得到確定的鹼基序列。 四、思維拓展 1. C。 第五章 5.1 1.(1)√;(2)×;(3)×。2.C。3.B。4.A。 拓展題1.放療或化療的作用是通過一定量的輻射或化學葯劑干擾腫瘤細胞和癌細胞進行DNA分子的復制,使其產生基因突變,從而抑制其分裂的能力,或者殺死癌細胞。放療的射線或化療的葯劑,既對癌細胞有作用,也對正常的體細胞有作用,因此,放療或化療後病人的身體是非常虛弱的。 2.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患者對瘧疾具有較強的抵抗力,這說明,在易患瘧疾的地區,鐮刀型細胞的突變具有有利於當地人生存的一方面。雖然這個突變體的純合體對生存不利,但其雜合體卻有利於當地人的生存。 5.2 1.(1)×;(2)×。 2.B。 3.填表 體細胞 中的染 色體數 配子 中的染 色體數 體細胞 中的染 色體組數 配子中 的染色 體組數 屬於幾 倍體生物 豌豆 14 7 2 1 二倍體 普通小麥 42 21 6 3 六倍體 小黑麥 56 28 8 4 八倍體 拓展題
D. 高中生物必修一96頁課後習題答案
http://ci..com/MXJ3ppi4WI 手機拍的圖片 望采內納~容
E. 誰有高一生物必修一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單元考試卷(二)
班級 姓名 座號 成績
一、選擇題(60分)
1、下列細胞結構中,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分辨不出的是 ( )
A、染色體 B、液泡 C、核糖體 D、葉綠體
2、右圖為黑藻細胞的細胞質環流示意圖,視野中的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則實際上,褐藻細胞中葉綠體的位置和細胞質環流方向分別是( )
A、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B、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左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C、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D、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左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3、人體的唾液腺細胞能夠分泌唾液澱粉酶。下列與之有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細胞核為唾液澱粉酶的合成提供遺傳信息
B、核糖體為唾液澱粉酶的合成提供場所
C、高爾基體與唾液澱粉酶的形成有關
D、中心體參與將唾液澱粉酶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
4、下列生物的活體細胞中含有纖維素的是 ( )
A、西瓜果肉細胞 B、人的表皮細胞 C、草履蟲細胞 D、變形蟲細胞
5、薺菜根的分生區細胞的能量轉換場所是 ( )
A、葉綠體 B、線粒體 C、葉綠體 D、葉綠體和線粒體
6、用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做質壁分離的實驗,若發生質壁分離前觀察的細胞如下圖甲,則發生質壁分離時所觀察到的細胞是乙圖中的 ( )
7、在植物細胞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通過細胞結構的順序是 (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液泡膜 ⑤液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③②①
8、右圖是人體某細胞在進行某生命活動前後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在此變化過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質是
A、呼吸酶 B、分泌蛋白
C、性激素 D、維生素
9、在白楊樹的細胞和黃牛的細胞中,都能發現的細胞器有 ( )
A、中心體和內質網 B、線粒體和質體
C、核糖體和線粒體 D、核糖體和葉綠體
10、下列物質中,它的形成與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都有關系
的是 ( )
A、血紅蛋白 B、染色體上的蛋白質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11、蛋白質合成是細胞的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下列細胞中,不可能發生此生理過程( )
①神經細胞 ②肝細胞 ③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 ④高等植物的篩管細胞 ⑤脂肪細胞
A、①②⑤ B、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2、下列關於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具有雙層膜結構 B、是遺傳信息儲存的主要場所
C、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D、是真核細胞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細胞器
13、家庭養花,一次施肥過濃,引起花卉萎蔫,可採取的措施是 ( )
①加強光照 ②改善空氣流通③適當澆灌清水 ④更換盆中泥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下圖表示科學家進行的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你認為該圖最能說明 ( )
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B、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C、細胞質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15、下列細胞結構中含有遺傳物質的是 ( )
A、液泡和線粒體 B、線粒體和中心體
C、中心體和葉綠體 D、葉綠體和線粒體
16、當你連續嗑帶鹽的瓜子,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會有干澀的感覺。其原因是 ( )
A、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大於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失水
B、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小於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失水
C、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大於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吸水
D、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小於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吸水
17、下圖是植物細胞部分膜結構示意圖,它們分別屬於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順序) ( )
A、細胞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核膜
B、細胞膜、葉綠體膜、線粒體膜、內質網膜
C、線粒體膜、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
D、葉綠體膜、細胞膜、線粒體膜、核膜
18、紅蘿卜細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紅色的花青素。將紅蘿卜切成小塊放到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熱,隨水溫的升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 )
A、細胞壁在加溫後受到破壞
B、水溫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溫使細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D、加溫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過細胞膜
19、人的紅細胞的滲透壓與X濃度的食鹽水相等。而浸在Y濃度食鹽水中的紅細胞破裂,浸在Z濃度食鹽水中的紅細胞收縮。則這三種食鹽水的濃度大小依次為 ( )
A、X>Y>Z B、Y>X>Z C、Z>Y>X D、Z>X>Y
20、用顯微鏡觀察經健那綠染過色的人口腔上皮細胞,可以觀察到線粒體的原因是
A、健那綠能使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細胞質基質染色
B、健那綠能使細胞質基質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線粒體染色
C、健那綠能使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細胞質染色
D、健那綠能使細胞質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線粒體染色
21、下列跨膜運輸的生理活動中,屬於主動運輸的是 ( )
A、酒精進入胃黏膜細胞 B、二氧化碳由靜脈血進人肺泡內
C、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 D、水分子出入細胞
22、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易吸收葡萄糖,卻難吸收分子質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細胞膜上無木糖載體 B、細胞膜的磷脂分子排列緊密
C、木糖的濃度太低 D、以上三項都正確
23、滲透作用是有大液泡的植物細胞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下列能稱之為滲透作用的是
A、鉀通過原生質層 B、氧氣通過細胞膜
C、水通過原生質層 D、水分子通過細胞壁
24、如圖實驗裝置所示,一段時間後,含液體②的半透膜袋萎縮,而含液體①的半透膜袋堅挺變硬,請推測三種溶液的濃度關系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②<③
25、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學成分的一組化學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26、如圖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線。影響A、B兩點和B、C兩點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別是
A、載體數量、能量 B、能量、載體數量
C、載體數量、離子濃度 D、能量、離子濃度
27、實驗證明,餐後腸腔中葡萄糖濃度高於血糖濃度時,葡萄糖可以順濃度遞度被吸收;當腸腔中葡萄糖濃度下降至顯著低於血糖濃度時,葡萄糖仍能被迅速地吸收。絨毛上皮細胞主要以哪種方式吸收葡萄糖 ( )
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胞吞
28、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這兩種物質分別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
A、主動運輸、主動運輸 B、胞吞、主動運輸
C、主動運輸、胞吞 D、被動運輸、主動運輸
29、下列生理活動中,與蛋白質功能無關的是 ( )
A、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 B、C02進入葉綠體
C、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 D、細胞識別
30、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細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質,蔗糖不是活細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質。用食醋和蔗糖可將新鮮的大蒜頭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於活細胞的間隙中
B、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細胞的表面
C、 醋酸能殺死活細胞,細胞膜失去了選擇性
D、因腌的時間過久,兩種物質均慢慢地進入活細胞
二、非選擇題(40分)
1、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具有系統的一般特徵:①有邊界,②有系統內各組分的分工合作,③有控制中心起控製作用。那麼,細胞的邊界是 ,系統內各組分的分工合作是指細胞內的 分工合作,細胞內起調控作用的控制中心是 。
2、右下圖是動物細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內填序號):
(1)此圖是動物細胞,判斷的依據是,有[ ] ,而無 。
(2)若這是昆蟲的飛翔肌細胞,那麼該細胞中的[ ] 較多,因為該細胞的生理活動需要的能量多。
(3)若這是人體的胰腺腺泡細胞,那麼與其合成功能直接相關的細胞器[ ] 含量較多,該細胞器的形成與核內的[ ] 有關。
(4)圖中易被鹼性顏料染成深色的是[ ] ,它由 和 兩種成分組成。
(5)某種毒素妨礙細胞的有氧呼吸而影響生命活動,這種毒素可能作用於
[ ] 中。
(6)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是[ ] ;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且被稱為「消化車間」的細胞器是[ ] 。
3、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 和哺乳動物成熟的 等極少數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細胞核是真核細胞內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細胞器。大量的事實表明,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 。
4、細胞膜主要由 和 組成。此外,還有少量的 。 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 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5、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屬於 (填「植物」或「動物」)細胞,其主要依據是 。
(2)圖A中⑥所指的是 ,它是細胞合成 的場所。
(3)圖B中⑤是 ,它是細胞進行 的主要場所。
6、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如圖為處於三種生理狀態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1)原生質層包括 這幾部分(填標號),可以把原生質層看作一層 性膜。
(2)若將細胞a置於質量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後再放入清水中,則細胞的變化是 ( )
A、a→b→c→b→a B、 a→b→a→c
C、a→b→c D、a→c→b→a
(3)若將細胞置於質量濃度為O.5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後再放人清水中,則細胞的變化是 ( )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4)若將細胞a置於1 mol/L的KNO3溶液中,則細胞變化為上述答案中的A,在此過程中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 ( )
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交換吸附
(5)圖c所處的生理狀態是 。
(6)圖中各細胞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 > > 。
7、1970年,科學家所做的熒游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試驗的試驗現象證明細胞膜具有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
模型。
8、某同學在缺少實驗儀器的情況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生雞蛋大頭的蛋殼去掉,保留殼膜完好,將小頭打破,讓蛋清和蛋黃流出,如圖所示。然後,在蛋內灌上清水,把它放在O.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並且用鉛筆在雞蛋殼上標上最初的吃水線,半小時後,他發現雞蛋上浮,原吃水線高出水面。請分析:
(1)雞蛋殼上浮的原因是 。
(2)如果裡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殼將會 。
(3)典型的滲透裝置必須:①具有 ;②在其兩側的溶液具有 。
1-5、CDDAB 6-10、ADBCC 11-15、CCDDD 16-20、BDCDC 21-25、CACBB 25-30、BCBBC
1、細胞膜 細胞器 細胞核
2、(1)②中心體 細胞壁 葉綠體 液泡 (2)①線粒體 (3)③核糖體 ⑦核仁 (4)⑥染色質 DNA 蛋白質(5)①線粒體 (6) ②中心體 ⑩溶酶體
3、篩管細胞 紅細胞 代謝和遺傳
4、脂質 蛋白質 糖類 蛋白質
5、(1)動物 無細胞壁和液泡,有中心體 (2) 核糖體 蛋白質 (3)線粒體 有氧呼吸
6、 (1)①②⑤ 選擇透過性 (2)A (3)C (4)AC (5)質壁分離 (6)c b a
7、流動性 流動鑲嵌
8、(1)因殼內清水通過殼膜滲透進入蔗糖溶液,殼內水減少,重量減輕 (2)下沉 (3) 半透膜 濃度差
F. 我要高中生物必修一 ,政治必修1書後習題答案,不要給我網站,不要廢話 謝謝幫忙 給我復制過來 我在線等
下頁跳轉加書簽跳至底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3課後題參考答案本文由蜻若揚貢獻文檔可能在WAP端瀏覽體驗不佳。建議您優先選擇TXT,或下載源文件到本機查看。必修一課後題參考答案: 必修一課後題參考答案: 1.1 1.(1)活細胞:A、D、G、I; (2)死細胞:B、E; )細胞的產物:C、F、H。 (3) ( )活細胞: 、 、 、 ; )死細胞: 、 ; ( 細胞的產物: 、 、 。 2.(1)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因為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 (2)種群層次; (3)群落 ( )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因為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 ; )種群層次; ) 層次。 層次。 1.2 1.B。 。 自我檢測: 。 。 √ 自我檢測:1.×。2.×。3.√。 選擇題 1.C。2.D。3.B。 。 。 。 個問號分別表示的連接詞是: 畫概念圖 3 個問號分別表示的連接詞是: 不具有、具有、具有。 不具有、具有、具有。 2.1 1.(1)√; )×。3.B。 (2) ( ) ( 。 2.2 1.(1)√; )√。2.A。 3.B。 (2) ( ) ( 。 。 2.3 1.(1)√; )√; )√。2.C。 (2) (3) ( ) ( ( 。 3.C。 。 2.4 1. 1) ; ) 。 。 3.C。 4.C。 ( ) (2) √ ( √ 2.C。 。 。 5.C。 。 2.51.C。 2.A。 3.D。 。 。 。 自我檢測: 自我檢測: 判斷題 1.√。 2.×。 3.×。 4. √ × × √。 5.×。 6.×。 × × 選擇題 1.A。 2.B。 3.D。 4.A。 。 。 。 。 畫概念圖 二、知識遷移自由水,結合水,自由水。 自由水,結合水,自由水。 3.1 1.C。 2.A。 3.C。 。 。 。 3.2 1.圖 1 中,注字的「內質網 應是「高爾基體 ,「高爾基體 應是「內質網 。染色質的注字指示線 圖 注字的 內質網」應是 高爾基體」, 高爾基體」應是 內質網」。 內質網 應是 高爾基體 高爾基體 應是 內質網 位置有誤。 位置有誤。 中心體還應包括指示線下方的中心 注字的 核仁 應是「葉綠體 「葉 核仁」應是 葉綠體」, 粒。 2 中, 圖 注字的「核仁 應是 葉綠體 , 葉 綠體」應是 線粒體」, 核糖體」應是 中心體」。 應是「線粒體 「核糖體 應是「中心體 綠體 應是 線粒體 , 核糖體 應是 中心體 。 2.C。 3.B。 4.C。 。 。 。 3.3 1.(1)√; )×。2.C。 (2) 3.C。 ( ) ( 。 。 自我檢測 判斷題 1.×。 2.×。選擇題 C。 × × 。 連線題 二、知識遷移 提示:與溶酶體的作用有關。細胞死亡後,溶 提示:與溶酶體的作用有關。細胞死亡後, 酶體膜破裂, 各種水解酶釋放出來, 酶體膜破裂,各種水解酶釋放出來,分解細胞 中的蛋白質等物質, 這時的畜、 中的蛋白質等物質,這時的畜、禽肉烹飪後更 鮮嫩。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鮮嫩。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三、技能應用 調暗視野有兩種方法:一是轉動反光鏡使進光量減少;二是選擇小的光圈,減少進光量。 調暗視野有兩種方法:一是轉動反光鏡使進光量減少;二是選擇小的光圈,減少進光量。4.1 1.√。 2.√。 3.×。 √ √ 。 4.2 1.提示:細胞膜太薄了,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而 19 世紀時還沒有電子顯微鏡,學者們只好 提示: 世紀時還沒有電子顯微鏡, 提示 細胞膜太薄了,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 從細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進行探究。從細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進行探究。 2.脂質和蛋白質。 脂質和蛋白質。 脂質和蛋白質 3.提示:這兩種結構模型都認為,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是脂質和蛋白質,這是它們的相同點。 提示: 提示 這兩種結構模型都認為,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是脂質和蛋白質,這是它們的相同點。 不同點是: (1) 不同點是: )流動鑲嵌模型提出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些橫跨整個脂雙層,有些 ( 流動鑲嵌模型提出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些橫跨整個脂雙層, 部分或全部嵌入脂雙層,有些則鑲嵌在脂雙層的內外兩側表面; 部分或全部嵌入脂雙層,有些則鑲嵌在脂雙層的內外兩側表面;而三層結構模型認為蛋白質均勻 分布在脂雙層的兩側。 (2) 分布在脂雙層的兩側。 )流動鑲嵌模型強調組成膜的分子是運動的;而三層結構模型認為生物 ( 流動鑲嵌模型強調組成膜的分子是運動的;而三層結構模型認為生物膜是靜態結構。 膜是靜態結構。 4.D。 。 4.3 1.D。 2.A。 。 。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 1.×。 2.×。 3.×。 4.×。 5.×。 。 。 。 。 。 選擇題 1.D。 2.C。 。 。 畫概念圖 5.1 (五)第一小節練習 基礎題 1.巴斯德:發酵與活細胞有關,發酵是整個細胞而 巴
G. 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增殖那一節,課後作業題的第一題答案為什麼是切成更小瓊脂塊那個
因為瓊脂塊越小,相當於細胞的體積越小,而細胞的體積越小,其相對表面積就越大,越有利於物質的運輸,則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就越快,反之則越慢,越不利於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進行。在書上111頁實驗方框的下面這一段有講,你好好看看吧。
H. 高一生物課本答案
必修一課後題參考答案:
1.1 1.(1)活細胞:A、D、G、I; (2)死細胞:B、E;(3)細胞的產物:C、F、H。
2.(1)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因為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 (2)種群層次; (3)群落層次。
1.2 1.B。
自我檢測:1.×。2.×。3.√。
選擇題1.C。2.D。3.B。
畫概念圖3個問號分別表示的連接詞是:不具有、具有、具有。
2.1 1.(1)√;(2)×。3.B。
2.2 1.(1)√;(2)√。2.A。 3.B。
2.3 1.(1)√;(2)√;(3)√。2.C。3.C。
2.4 1.(1)√;(2)√。2.C。 3.C。 4.C。 5.C。
2.51.C。 2.A。 3.D。
自我檢測:判斷題1.√。 2.×。 3.×。 4.√。 5.×。 6.×。
選擇題1.A。 2.B。 3.D。 4.A。
畫概念圖
二、知識遷移
自由水,結合水,自由水。
3.1 1.C。 2.A。 3.C。
3.2 1.圖1中,注字的「內質網」應是「高爾基體」,「高爾基體」應是「內質網」。染色質的注字指示線位置有誤。中心體還應包括指示線下方的中心粒。圖2中,注字的「核仁」應是「葉綠體」,「葉綠體」應是「線粒體」,「核糖體」應是「中心體」。
2.C。 3.B。 4.C。
3.3 1.(1)√;(2)×。2.C。 3.C。
自我檢測
判斷題1.×。 2.×。選擇題 C。
連線題
二、知識遷移
提示:與溶酶體的作用有關。細胞死亡後,溶酶體膜破裂,各種水解酶釋放出來,分解細胞中的蛋白質等物質,這時的畜、禽肉烹飪後更鮮嫩。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三、技能應用
調暗視野有兩種方法:一是轉動反光鏡使進光量減少;二是選擇小的光圈,減少進光量。
4.1 1.√。 2.√。 3.×。
4.2 1.提示:細胞膜太薄了,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而19世紀時還沒有電子顯微鏡,學者們只好從細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進行探究。
2.脂質和蛋白質。
3.提示:這兩種結構模型都認為,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是脂質和蛋白質,這是它們的相同點。不同點是:(1)流動鑲嵌模型提出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些橫跨整個脂雙層,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雙層,有些則鑲嵌在脂雙層的內外兩側表面;而三層結構模型認為蛋白質均勻分布在脂雙層的兩側。(2)流動鑲嵌模型強調組成膜的分子是運動的;而三層結構模型認為生物膜是靜態結構。
4.D。
4.3 1.D。2.A。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1.×。 2.×。 3.×。 4.×。 5.×。
選擇題1.D。 2.C。
畫概念圖
5.1 (五)第一小節練習
基礎題
1.巴斯德:發酵與活細胞有關,發酵是整個細胞而不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發酵的是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是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並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
畢希納: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能夠在酵母細胞破碎後繼續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細胞中一樣。
薩姆納:酶是蛋白質。
2.提示:(1)細胞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需要高效率地進行,酶的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高得多。(2)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需要在常溫、常壓、酸鹼度適中等溫和條件下進行,無機催化劑常常需要輔助以高溫、高壓、強酸、強鹼等劇烈條件才能有較高的催化效率。
3.D。
第二小節練習1.B。 2.B。
3.提示:這個模型中A代表某類酶,B代表反應底物,C和D代表反應產物。這個模型的含義是:酶A與底物B專一性結合,催化反應的發生,產生了產物C和D。這個模型揭示了酶的專一性。
拓展題
1.(1)A點:隨著反應底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率加快。B點:反應速率在此時達到最高。C點:反應速率不再隨反應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升高,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
(2)如果A點時溫度升高10 ℃,曲線上升的幅度變小。因為圖中原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催化速率隨底物濃度的變化。溫度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反應速率都會變慢。
(3)該曲線表明,B點的反應底物的濃度足夠大,是酶的數量限制了反應速率的提高,這時加入少量的酶,會使反應速率加快(圖略)。
5.2 1.B。
5.3 1.C。 2.B。
3.提示: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第一個階段完全相同:都不需要氧;都與線粒體無關。聯想到地球的早期以及原核細胞的結構,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測:在生物進化史上先出現無氧呼吸而後才出現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是由無氧呼吸發展變化而形成的。先出現原核細胞而後出現真核細胞,即真核細胞是由原核細胞進化而來的。
4.不能。因為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ATP。
5.4第一小節1.(1)×;(2)√。2.B。3.結論是:葉綠體主要吸收紅光和藍光用於光合作用,放出氧氣。
第二小節練習1.(1)√;(2)×。2.B。 3.D。 4.C。 5.D。 6.B。
7.光合作用中光反應階段的能量來源是光能,暗反應階段的能量來源是ATP。
8.白天若突然中斷二氧化碳的供應,葉綠體內首先積累起來的物質是五碳化合物。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1.√。 2.×。 3.√。
選擇題1.D。 2.D。
畫概念圖
6.1 1.C。 2.A。 3.D。 4.C,E。 5.B。
6.2 1.數目增多,染色體數目,穩定性差異。2.C。
6.3 1.(1)×;(2)√;(3)×。2.C。
6.4 1.(1)√;(2)√。
2.癌細胞的特點:細胞增殖失控,能夠無限增殖;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1.×。 2.√。
選擇題1.C。 2.D。 3.A。 4.A。 5.C。 6.A。
二、技能應用1.提示:(1)2~21.3;(2)21.3~40.6。
2.細胞周期:19.3 h;間期:17.3 h;分裂期:2 h。
三、思維拓展
提示:用哺乳動物小鼠進行胚細胞培養和成體細胞核移植實驗。
實驗設計和預期實驗結果如下,從而證明動物細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越受到限制,但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步驟1:分離小鼠8細胞胚胎的一個細胞,培養到胚泡時期,移植到代孕母體子宮中,結果發育成小鼠;
步驟2:分離囊胚期細胞,移植到代孕母體子宮中,結果不能發育成小鼠;
步驟3:分離囊胚期細胞,將其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可發育成小鼠;
步驟4:分離小鼠腸上皮細胞,將其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可發育成小鼠。
I. 急求高中生物必修一課後練習答案(人教版)
http://gk.canpoint.cn/FileDetail.aspx?id=f37f8b12-ab86-48fa-8250-9afbe438d402
這是高中生物必修1、2、3都有的答案的下載網址,人教版的
希望能幫助到你!
(答案要打出來專太累了屬,我打字不怎麼快,還有答案好多,難打,就幫你發個網址,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可以hi我)
J. 河南高中生物課本必修一課後答案
第一章第1節 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問題探討
1.提示:病毒盡管不具有細胞結構,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細胞中,利用活細胞中的物質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體的上呼吸道細胞、肺部細胞,由於肺部細胞受損,導致患者呼吸困難,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還侵害人體其他部位的細胞。
(二)資料分析
1.提示:草履蟲除能完成運動和分裂外,還能完成攝食、呼吸、生長、應激性等生命活動。如果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草履蟲不可能完成這些生命活動。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間,精子和卵細胞充當了遺傳物質的橋梁。父親產生的精子和母親產生的卵細胞通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宮中發育成胚胎,胚胎進一步發育成胎兒。胚胎發育通過細胞分裂、分化等過程實現。
3.提示:完成一個簡單的縮手反射需要許多種類的細胞參與,如由傳入神經末梢形成的感受器、傳入神經元、中間神經元、傳出神經元、相關的骨骼肌細胞,等等。人的學習活動需要種類和數量繁多的細胞參與。由細胞形成組織,由各種組織構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統,多種系統協作,才能完成學習活動。學習活動涉及到人體的多種細胞,但主要是神經細胞的參與。
4.提示:例如,胰島細胞受損容易導致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脊髓中的運動神經元受損容易導致相應的肢體癱瘓;大腦皮層上的聽覺神經元受損可導致聽覺發生障礙,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體的運動離不開肌細胞;興奮的傳導離不開神經細胞;腺體的分泌離不開相關的腺(上皮)細胞,等等。
(三)思考與討論
1.提示:如果把龜換成人,圖中其他各層次的名稱不變,但具體內容會發生變化。例如,心臟應為二心房、二心室;種群應為同一區域的所有人,等等。應當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個。如果換成一棵松樹,圖中應去掉「系統」這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種群的具體內容也會改變。如果換成一隻草履蟲,細胞本身就是個體,沒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
2.提示:細胞層次;其他層次都是建立在細胞這一層次的基礎之上的,沒有細胞就沒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另一方面,生物體中的每個細胞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能獨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動,某些生物體還是由單細胞構成的。
3.提示: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一個系統,但不是生命系統,因為生命系統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動,單靠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動的。
(四)練習
基礎題
1.(1)活細胞:A、D、G、I;(2)死細胞:B、E;(3)細胞的產物:C、F、H。
2.(1)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因為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2)種群層次;(3)群落層次。
拓展題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生活,因此,盡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質炎病毒,但不意味著人工製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義具有兩面性,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態度都是不全面的。從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類更好地認識病毒,例如,研製抵抗病毒的葯物和疫苗,從而更好地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從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會合成某些對人類有害的病毒,如果這些病毒傳播開來,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將給人類帶來災難。
第2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一)問題探討
1.從圖中至少可以看出5種細胞,它們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口腔上皮細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細胞和洋蔥表皮細胞。這些細胞共同的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人的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2.提示:細胞具有不同的形態結構是因為生物體內的細胞所處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細胞分化的結
果。例如,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這有利於與氧氣充分接觸,起到運輸氧氣的作用;洋蔥表皮細胞呈長方體形狀,排列緊密,有利於起到保護作用。
(二)實驗
1.使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和要點是:(1)首先用低倍鏡觀察,找到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2)轉動轉換器,用高倍鏡觀察,並輕輕轉動細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為止。
2.提示:這些細胞在結構上的共同點是: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各種細胞之間的差異和產生差異的可能原因是:這些細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是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分化產生的差異。
3.提示:從模式圖中可以看出,大腸桿菌沒有明顯的細胞核,沒有核膜,細胞外有鞭毛,等等。
(三)思考與討論
提示:絕大多數細胞有細胞核,只有少數細胞沒有細胞核。例如,人的成熟的紅細胞就沒有細胞核。細菌是單細胞生物,藍藻以單細胞或以細胞群體存在,它們的細胞與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比較,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而有擬核。擬核與細胞核的區別主要有兩點:(1)擬核沒有核膜,沒有核仁;(2)擬核中的遺傳物質不是以染色體的形式存在,而是直接以DNA的形式存在。
(四)資料分析
1.提示:通過分析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可以領悟到科學發現具有以下特點。
(1)科學發現是很多科學家的共同參與,共同努力的結果。
(2)科學發現的過程離不開技術的支持。
(3)科學發現需要理性思維和實驗的結合。
(4)科學學說的建立過程是一個不斷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
2.細胞學說主要闡述了生物界的統一性。
3.提示:細胞學說的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使人們認識到各種生物之間存在共同的結構基礎;細胞學說的建立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到細胞水平,極大地促進了生物學的研究進程。
(五)練習
基礎題1.B。2.提示:
(1)人體皮膚:本切片圖中可見上皮組織的細胞、角質保護層細胞(死亡)和皮下結締組織中的多種細胞。
迎春葉:表皮細胞(保護)、保衛細胞(控制水分蒸發和氣體進出)、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導管細胞(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細胞(運輸有機物),等等。
(2)動植物細胞的共同點為: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不同點為: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有液泡,植物細胞一般還有葉綠體。
(3)因為它們都是由多種組織構成的,並能行使一定的功能。例如,人體皮膚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共同構成,人體皮膚有保護、感受環境刺激等功能;迎春葉由保護組織(表皮)、營養組織、機械組織和輸導組織等構成,有進行光合作用、運輸營養物質等功能。
3.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根本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即真核細胞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只有擬核,擬核的結構比細胞核要簡單。
它們的區別里包含著共性:細胞核和擬核的共同點是都有遺傳物質DNA,體現了彼此之間在生物進化上的聯系。
自我檢測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檢測
判斷題
1.×。 2.×。 3.√。
選擇題1.C。2.D。3.B。畫概念圖3個問號分別表示的連接詞是:不具有、具有、具有。
二、技能應用
提示:假定人腦每個細胞完全充滿水,一個腦細胞的平均大小為1.5×10-15 m3。
如果腦細胞是簡單的立方體,那麼平均大小的腦細胞每邊長度約為1.14×10-5 m。
三、思維拓展
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回答,略。
第 2 章 第1節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思考與討論
1.提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區別主要看它們的分子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類是有機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水是無機化合物,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當然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區別。對這兩類化合物的嚴格區分,請參照化學教科書。
2.提示:細胞中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無機化合物是水。蛋白質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在生命活動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源,離開水,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
3.提示:植物的葉肉細胞、果實細胞和種子的細胞中通常含有較多的糖類、脂質和蛋白質。如禾穀類的果實、種子中含澱粉(多糖)較多;甘蔗的莖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種子中含脂質多;大豆種子中含蛋白質多,等等。要想從植物的果實、種子中獲得糖類、脂質和蛋白質,就要設法使細胞破碎,再將這些物質提取出來。
(二)實驗
3.生物材料中有機化合物的種類、含量不同。因此,我們應選擇多種多樣的食物,保證獲得全面的營養
(三)練習
基礎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