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夾具歷史

夾具歷史

發布時間: 2022-06-18 02:30:07

A. 木工手推刨的歷史哪個朝代誰發明的

說法不同
1、明朝時由羅馬傳入我國,對明式傢具的發展起到了重要貢獻。在刨子出現以前用的一種工具叫鐁(即刮削)。沒有證據證明我國在明朝以前就有了刨子,那時只有刮削.刮削只能對付軟木,對硬木操作時會跳刀。刨子16世紀發明,而且中國使用的刨子是往外推,其他國家的刨子都是往裡拉的。刨子在羅馬就有了,就是沒被引進我國.
2、認為明朝時由羅馬傳入我國,依據更加不足的說法,僅具參考價值;
中國無論器具還是建築,應用木材最多,並且工藝也最精美。木材質存世極難,但就可見漢唐(包括出土)遺存的工藝而言,就證明使用了刨子這種工具。
認為中國的刨子只是推沒有後拉,那就錯了。刨子只是成為大件製做中受歡迎才漸漸淘汰或者漸漸少有使用前後滾刀刨,在民間依然存在雙刃或多刃滾刀刨,比如有的地區手工匠人製做傳統小木器,甚至包括傢具及寺廟建築中的細活小件,都支使用,記得曾經見過三種,一是與歐式刨不同,只是一把上多刃線的刨刀(稱刨刀或刨子),二是硬木(基本是紅木中的黑檀木,紫檀木等)套夾,具體式樣結構已經記不清楚,刀刃在中間,手柄處用絲麻或皮繩纏繞並以木楔叫緊,三是硬木夾具中間是刀,手控制。可惜,現在難見這種舊工具,已經基本被新工刨子取代,所以我們才會因幾乎難見而認為不曾存在。
不管魯班造工具是否包括刨子,我們只可以說沒有歐式的刨子,卻不能說沒有刨子或都肯定地枉下結論沒有。尤其在字義上出錯,刮削是什麼歐式刨子與中國古代的工具只是結構問題。並且,中國傳統刨刀才是做細活的,是我們一代不如一代精工,貧窮讓我們更加浮躁地簡化工藝過程,我們驚嘆古人時想過我們為什麼不比從前,所以就總會為西方工業的炫目誤導。中國傳統刨刀工具是真正幫細活用的,尤其是硬料,如果看到央視報道金絲楠木工匠處理那些比金子貴無數倍的木料,就會看到其中刨刀的作用了,絕對不能用西洋快餐民族的那些外形整齊的刨子。西方人最善於將中國的文明加上他們的包裝,我們於是許多人就不認識了。許多例子,早已證明的文明屬於我們建立,卻至今依然被我們稱為外來文明。
木工工具,可以看看中國古人的震驚世界的建築結構用工藝,中國的木材質器具同樣是世界上不多見的精工,怎麼可能沒有需要大力度刨料的工具。

B. 機用台虎鉗機床夾具在加工過程中的地位以及在國內外發展的歷史背景

您好,其實這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話一直都在使用這樣的機器。只是說現在越來越改進,然後慢慢的變得自動化。

C. 車床卡盤的歷史!~~急!急!急@!!!

閥門加工用的車床的歷史知識介紹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鑽頭、擴孔鑽、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古代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並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的。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並於1800年採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國 人羅伯茨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為了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1848年,美國又出現回輪車床;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一台單軸自動車床,不久他又製成三軸自動車床 ;20世紀初出現了由單獨電機驅動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軍火、汽車和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40年代末,帶液壓仿形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多刀車床也得到發展。50年代中,發展了帶穿孔卡、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的程序控制車床。數控技術於60年代開始用於車床,70年代後得到迅速發展。

車床依用途和功能區分為多種類型。

普通車床的加工對象廣,主軸轉速和進給量的調整范圍大,能加工工件的內外表面、端面和內外螺紋。這種車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和修配車間。

轉塔車床和回轉車床具有能裝多把刀具的轉塔刀架或回輪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種工序,適用於成批生產。

自動車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動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動上下料,重復加工一批同樣的工件,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

多刀半自動車床有單軸、多軸、卧式和立式之分。單軸卧式的布局形式與普通車床相似,但兩組刀架分別裝在主軸的前後或上下,用於加工盤、環和軸類工件,其生產率比普通車床提高3~5倍。

仿形車床能仿照樣板或樣件的形狀尺寸,自動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環,適用於形狀較復雜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產,生產率比普通車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軸、卡盤式、立式等類型。

立式車床的主軸垂直於水平面,工件裝夾在水平的回轉工作台上,刀架在橫粱或立柱上移動。適用於 加工較大、較重、難於在普通車床上安裝的工件,一般分為單柱和雙柱兩大類。

鏟齒車床在車削的同時,刀架周期地作徑嚮往復運動,用於鏟車銑刀、滾刀等的成形齒面。通常帶有鏟磨附件,由單獨電動機驅動的小砂輪鏟磨齒面。

專門車床是用於加工某類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車床,如曲軸車床、凸輪軸車床、車輪車床、車軸車床、軋輥車床和鋼錠車床等。

聯合車床主要用於車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後,還可進行鏜、銑、鑽、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機多能」的特點,適用於工程車、船舶或移動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

D. 機床發明的歷史

早在三千年前,古巴比倫人已經製成古代樹木機床等機械。樹木車床是機床最早的雛形。工作時,腳踏繩索下端的套圈,利用樹枝的彈性使工件由繩索帶動旋轉,手拿貝殼或石片等作為刀具,沿板條移動工具機切削工件。
歐洲中世紀的彈性桿棒車床運用的仍是這一原理。十五世紀歐洲出現的機床雛形滿足於製造鍾表和武器的需要,出現了鍾表匠用的 螺紋 車床和齒輪加工機床,以及水力驅動的炮筒鏜床。
1501年左右,義大利人 列奧納多·達芬奇 曾繪制過車 床、鏜床、螺紋加工機床和內圓磨床的構想草圖,其中已有曲柄飛輪、項尖和 軸承 等新機械。
現代機床的誕生
工業革命導致了各種機床的產生和改進,革命性的推動了機床的發展。1774年,英國人威爾金森發明了較精密的炮筒鏜床。次年,他用這台炮筒鏜床鏜出的汽缸,滿足了瓦特蒸汽機的要求。為了鏜制更大的汽缸,他又於1775年製造了一台水輪驅動 的汽缸鏜床,促進了蒸汽機的發展。從此,機床開始用蒸汽機通過 曲軸驅動。 1797年,英國人莫茲利創製成的車床由 絲杠 傳動刀架,能實現 機動進給和車削螺紋,這是機床結構的一次重大變革。莫茲利也因 此被稱為「英國機床工業之父」 19世紀,由於紡織、動力、交通運輸機械和軍火生產的推動, 各種類型的機床相繼出現。
1817年,英國人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1818年美國人惠特尼製成卧式銑床,1876年,美國製成萬能磨床。
1951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誕生世界上第一台數控機床。

E. 拉鏈的發展史

拉鏈又稱拉鎖。它是近代方便人們生活的十大發明之一。
拉鏈的出現是一個世紀之前的事。當時,在歐洲中部的一些地方,人們企圖通過帶、鉤和環的辦法取代紐扣和蝴蝶結,於是開始進行研製拉鏈的試驗。拉鏈最先用於軍裝。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隊首次訂購了大批的拉鏈給士兵做服裝。但拉鏈在民間的推廣則比較晚,直到1930年才被婦女們接受,用來代替服裝的紐扣。
拉鏈是在1926年獲得的名稱。據報道,一位叫弗朗科的小說家,在推廣一種拉鏈樣品的一次工商界的午餐會上說:「一拉,它就開了!再一拉,它就關了!」十分簡明地說明了拉鏈的特點。拉鏈這個詞是這樣來的。
拉鏈的發明雛形,最初來自於人們穿的長統靴。十九世紀中期,長統靴很流行,特別適合走泥濘或有馬匹排泄物的道路,但缺點就是長統靴的鐵鉤式紐扣多達20餘個,穿脫極為費時。這個缺點讓發明家傷透腦筋,也耗費了贊助商許多的金錢和耐性。為了免去穿脫長統靴的麻煩,人們甚至忍受著穿靴整日不脫下來。終於在1851年,美國人愛麗斯·豪(Elias Howe)申請了一個類似拉鏈設計的專利,但並未商品化,甚至被遺忘達半個世紀之久。
1893年(一說1883年),一個叫賈德森的美國工程師(科威特人),研製了一個「滑動氏沒緊裝置」,並獲得了專利,這是拉鏈最初的雛形。這項裝置的出現,曾對在高統靴上使用的扣紐扣鉤造成了影響。但這一發明並沒有很快流行起來,主要原因是這種早期的鎖緊裝置質量不過關,容易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松開,使人難堪。
1902年,一家原來生產紐扣和花邊的企業對賈德森的發明產生興趣,他們買下了專利,注冊了「扣必妥」商標,開始生產裝在鞋上的拉鏈。但這家「吃螃蟹」的公司很快就走上了毀滅之路,其生產的「扣必妥」不是拉不上,就是打不開,有時又突然綳開,使消費者尷尬萬分。名譽掃地的「扣必妥」成了滯銷產品,這個第一家生產拉鏈的公司也因虧本而關門。
1912年,賈德森公司的雇員森德巴克對這種「自動紐扣」進行了改進,把鏈上的每個齒牙改成了上凸下凹的形狀,這樣齒牙能完全一一對應咬合,既不易卡住,也不易脫節裂開,並且有了一個新名字——拉鏈(zipper)。
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進了這種粗糙的鎖緊裝置,使其變成了一種可靠的商品。他採用的辦法是把金屬鎖齒附在一個靈活的軸上。這種拉鏈的工作原理是:每一個齒都是一個小型的鉤,能與挨著而相對的另一條帶子上的一個小齒下面的孔眼匹配。這種拉鏈很牢固,只有滑動器滑動使齒張開時才能拉開。
至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才出現轉機,一位來自芝加哥市的機械工程師威特康·L·朱迪森(Whitcomb·L·Judson),想出用一個滑動裝置(slider–device)來嵌合和分開兩排扣子(此原理與拉鏈很近似,不過拉鏈[ zipper]這個名詞約過了30年後才出現)。朱迪森的發明,很幸運地獲得賓州律師路易斯·沃克(Lewis Walker)的財力支援。沃克對朱迪森的新設計有高度興趣。
歷史往往會因一些偶發因素而被改寫,拉鏈的發明史也證實了這一點。一場震驚世界的空難事件「拯救」了奄奄一息的拉鏈。
巴黎的協和廣場風和日麗,經過嚴格挑選的飛行員信心十足地登上當時最先進的飛機,為大批政客和貴賓做飛行表演。但當飛機做了幾個漂亮的滑行動作後卻一個跟頭栽了下來,機毀人亡!
經過事故調查小組仔細分析、取證,發現原來是飛行員上衣掉了一個紐扣,而這粒紐扣正好滾進飛機發動機,因此引起事故。慘痛的代價使法國國防部下達了不準在飛行服裝上釘紐扣的命令。歐洲各國紛紛仿效,一直波及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
「我們有希望了!」森貝克得知此事後判定這是使拉鏈起死回生的機會,他立即與國防部聯系,提出以最優惠的價格縫制新的飛行員軍裝。飛行員穿上有拉鏈的新軍裝,無疑產生了巨大的廣告效應。陸軍海軍也紛紛仿效。森貝克不失時機地與美國乃至歐洲的服裝製造商聯系,大規模批量生產沒有扣子而有拉鏈的上衣,拉鏈絕處逢生,日益走俏。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軍方人士意識到,軍服裝上拉鏈可以提高軍人的穿衣速度,於是他們在衣服的口袋和褲子的前口處試裝拉鏈,此舉大受前線將士歡迎。1917年生產的2.4萬件拉鏈軍服立即銷售一空。1918年,美國又在1萬套飛行服上安上了拉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經濟很不景氣,鋼每磅五美分,工人一星期的工資為六個美元,公司精減裁員,只剩下森貝克和另外一名人員,森貝克身兼經理和工程師。公司經濟遇到空前的困難,為償還拖欠提供鋼絲的若伯林公司數千美金貨款,森貝克只好修復一台機器生產回形針來賺錢。所幸,贊助者總是不斷出現,劇作家之父詹姆斯·奧尼爾(James O』 Neill)當時巡迴上演《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一劇,他對森貝克的普拉扣拉鏈極感興趣。
事業上雖有了轉機,但森貝克個人卻遭受到空前的打擊,其妻子難產而死。森貝克傷心之餘,更加專心致志改良拉鏈。1913年他再度申請專利,專利許可於1917年核准(專利號1219881)。沃克稱此專利為「隱藏式鉤子」(hidden hook),對前景持樂觀態度。沃克將公司改名為「無鉤式紐扣公司」(Hookless Fastener Company),工廠遷移梅得維爾(Meadville)。
森貝克進一步改良無鉤式紐扣,齒部形狀改做成湯匙狀,頂端呈凸狀,末端凹狀,滑動裝置一滑就可使左右「齒狀部分」嵌合,再滑回則分開,稱為「無鉤式二號」,並且設計出製造齒狀部分的機器。1913年他正式宣布這一技術被突破。《美國科學》曾以森貝克的專利為封面故事。
六個月後,森貝克准備大批量生產這種紐扣,無鉤式二號預備上市。
沃克的二兒子也花了八年的時間從事無鉤式紐扣的改良工作。佛羅里達州的約瑟芬·卡洪(Josephine Calhoun)在1907年也申請類似安全拉鏈的專利。同年,科羅拉多州的弗蘭克·凱費爾特(Frank Canfielt)也申請了專利。致力這方面研究的發明家不只出現在美國,其中和森貝克最後成品最接近的有蘇黎世的昆木思(Katharina Kuhn-Moos)及福斯特(Henri Forster)在1912年的專利品,不過,都沒有像無鉤式二號成為商品。
市場的需求決定產品的成敗。無鉤式二號一開始訂單並不多。匹茲堡的麥克瑞(Mcreery)百貨公司認為無鉤式二號很適合用在裙子及套裝上,要求製造商一律採用無鉤式二號,但仿效者不多,不敢冒險使用新產品。森貝克為爭取客戶,不斷地改良拉鏈的性能以適應需要。
梅得維爾的工廠製造技術日漸精湛,每天製造1630條無鉤式二號,且沒有次品,結果訂單日漸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給新產品帶來了新的機會,軍人的置錢腰帶使無鉤式二號的需求增加;空軍飛行裝採用無鉤式二號不但可節約材料,而且防風效果更好;海軍的救生衣也採用無鉤式二號。政府於是特別撥給金屬材料以供生產。
無鉤式二號雖被證明好用,但價格偏高仍無法普及,森貝克明白這一點,又致力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製造效率。他發明了S-L 機器,降低生產過程中材料的不必要浪費,只要原先原料的41℅即可。降低生產成本以後,應用的第一個產品是拉克泰(Locktite)煙草袋,結果銷售相當成功,1921年底,煙草公司每周需要的無鉤式二號數量達到空前的數目。為適應高需求量,無鉤式紐扣公司又加蓋一座新工廠。
1921年俄亥俄州豪富公司(B.F.Goodrich Company)向無鉤式紐扣公司訂購少量的產品,用在他們生產的橡膠套鞋上。試用後發現效果良好,又大批訂購,並將發現的缺點告知無鉤式紐扣公司。公司經改良後推出奇妙靴(Mystery Boot),其特點是只要拉一下就能穿或脫。
營銷人員對奇妙靴的稱呼不甚滿意,想找個更能顯示其特色的名字,經理一時靈感,想到「Zip」這個擬聲字——物體快速移動的聲音,便將奇妙靴更名為拉鏈(Zipper)靴(見圖二示)並設計出ZIPPER的拉鏈商標,使該產品受到了法律保護,此年是1923年,後來「Zipper」——「拉鏈」就成為所有類似無鉤式紐扣產品的總稱。很遺憾,朱迪森於 1909年辭世,身前從未聽到「拉鏈」這個術語,也未看到他的發明在世界上成功的流行。
那年冬天,豪富公司售出將近五十萬雙拉鏈靴,二十年代中期每年至少向無鉤式紐扣公司買進百萬條拉鏈,無鉤式紐扣公司有感於「無鉤式」一詞帶有負面聯想,而「拉鏈」一詞又為豪富公司所創,因此,又想出「鷹爪」(Talon)這個名詞,1937年公司更名為鷹爪。
1930年之前,無鉤式紐扣公司每年可售出2000萬條「鷹爪」,應用范圍從鋼筆盒到摩托艇的引擎蓋。但成衣業依舊觀望不使用。到三十年代中期,服裝設計師伊薩·斯卡帕瑞里(Elsa Schiaparelli)首度大量採用「鷹爪」,《紐約客》(New Yorker)形容1935年春季服裝展,「垂滿拉鏈」。此後,成衣業才漸漸採用拉鏈。
拉鏈的製造技術隨著產品的流傳而逐漸在世界各地傳開,瑞士、德國等歐洲國家,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先後開始建立拉鏈生產工場。
1917年,拉鏈傳入日本,當時的拉鏈由於稀少,只能作為達官貴人炫耀自己身份的飾品。1927年日本昭和初期,廣島縣尾道人開始製造拉鏈,以 「夾具牌」商標開始銷出。當時,拉鏈以堅固耐用而著稱,所以,「夾具」成為拉鏈的代名詞。至今,日本人仍稱「拉鏈」為「夾具」。
1932年日本開始手工大量製作拉鏈。由於偏心手動沖床等在當時很先進的機器不斷地被開發出來,使得拉鏈能夠批量生產,價格逐漸下降,服裝和箱包業開始使用拉鏈,使業界展望很活躍。
1934年上海、香港、美國的拉鏈製品開始批量向外出口。日本吉田工業株式會社的前身「三S商會」在這年1月1日創立。
1937年以後,北美和中南美拉鏈大量銷出。拉鏈終於以新興產業的形式出現,同樣,拉鏈也成為日本產業界的重要角色。但是,1941年爆發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最終成為戰敗國,戰爭給日該國內工業,包括拉鏈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當時,除了一部分軍用拉鏈業者留下來以外,其他工場差不多都被迫轉業或廢業。
1946年戰後,由於當時進駐日本美軍的影響,拉鏈的需求量急速增加。但是,戰爭帶來的巨大創傷,使日本拉鏈業界在短期內無法應付需求。「日本式製造法」,手工業製造的缺點暴露無遺。當時,造成了日本製造「拉鏈容易壞」的不良形象。
1950年日本「吉田工業株式會社」進口了自動鏈牙機,步入機械化生產的第一步。繼之,公司發明的拉頭自動沖壓機,開發成功。不但解決了過去製造上的缺點,也將製造過程到生產過程改革一新,從而帶動了日本整個拉鏈業的進步。(日本吉田株式會社,產品名YKK,在國內生地、黑部、越湖、東北、四國、和九州等六處設有工場,在海外四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工廠) 1951年日本自己製造的30台鏈牙製造機投入使用,終於完成了使業界舉無匹敵的現代化工廠設備。
幾乎在日本拉鏈業發展的同時,歐洲的一些國家,象瑞士、德國等拉鏈也在發展。三十年代,瑞士奧普特朗(Optilon)公司成立,總部設在瑞士的祖格市。幾十年來該公司以「舒適」和「質量」為第一要素,不斷地改進設計,經過與國外三十多家公司進行技術合作,拉鏈新品種不斷出現,其在世界各地都有設立企業和工廠,成為與美國的泰隆拉鏈公司、日本的吉田株式會社同樣著名的世界級拉鏈企業。
1953年德國首次推出了以塑料為原料製作的拉鏈,開創了非金屬拉鏈的先河。
中國拉鏈生產是在1930年由日本傳到上海的。當時,在上海城內侯家路,王和興辦起了中國第一家拉鏈廠,後來,吳祥鑫又開辦了一家拉鏈廠,1933年創辦上海三星(即華光)拉鏈廠。
1949年,中國有中小型拉鏈企業20餘家,約有1000餘人從業。主要靠手工操作,設備簡陋。
1958年上海三星拉鏈廠引進了德國生產的自動排米機,並進行了技術改革,將自動排米機速度從每分鍾1440轉提高到3000轉,相當於手工的 230倍;拉頭生產由單頭沖制改革成十二道一次成型,提高生產效率50多倍;後道工序平光、刷光、洗帶、上臘、並帶、無梭織機等高效專用設備改革成功;推廣採用鋁鎂合金液體抽絲,硬質合金燒結成整體模等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了中國拉鏈行業的第一次技術革命。
1958年隱形拉鏈(CONCEAL)開始銷售。
1959年The Grand(L型)開始銷售。
1961年Delrin樹脂拉鏈注塑機面世,Delrin樹脂拉鏈開始銷售。
1963年EFJON雙骨拉鏈開始銷售。
1971年針織布帶BEULON拉鏈開始銷售。
1974年北京引進了瑞士的尼龍拉鏈(卧式)生產設備;隨著天津又引進了法國生產的八台滌綸拉鏈生產設備;不久國內如上海、浙江、湖北、廣東、等地又陸續引進德國、日本、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非金屬拉鏈設備,非金屬拉在中國開始發展。
1978年漁網用拉鏈開始銷售。
1979年附翅膀的樹脂拉鏈VISLON開始銷售。
1985年水密、氣密拉鏈開始銷售。
1988年JOYLONR軌道拉鏈開始銷售。
1989年離子電鍍拉鏈開始銷售。
1991年注射成型QUICKLON拉鏈開始銷售。
1992年EVER BRIGHT、VISLON熱轉印拉鏈、注射成型(模鑄型拉鏈)開始銷售。
1993年Q meshe(QUICKLON)、Q mate(成對QUICKLON)、Q touch(窗簾軌道QUICKLON)開始銷售。
1994年寬幅模鑄QUICKLON(連續注射成型)、大理開始銷售。開始銷售。從8月1日起「日本吉田株式會社」改名為「YKK」公司。
自1980年開始,特別是1995年以後,中國拉鏈生產以空前的速度發展,一大批新興的民營拉鏈企業脫穎而出,規模不斷擴大。拉鏈產品不斷增加,當今,世界上的三大類拉鏈,各個品種、各個規格基本上都能生產。1999年中國拉鏈的產量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的飛躍,產量超過了100億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拉鏈生產國,誕生了AAK、SBS、SAB、YCC等一批民族拉鏈品牌。 朱迪森仍不斷地改進產品的設計,以適應緊身衣的需要。他耗盡心血,不斷推出新的發明,但是,每一個進步又帶來更多的新問題,耗資甚巨。合夥人沃克曾描繪發明的艱辛說,其在此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
1901 年朱迪森申請一項機器專利,可連結一排拉鏈的齒狀部分。但機器太復雜不好使用,因此,全球滑動式紐扣公司消沉了好一陣子。之後,又成立紐扣及紐扣機械製造公司(Fastener Manufacturing and Machine Company),研究開發縫制拉鏈的機器,省去手工縫制的不便。1904年公司更名為自動鐵鉤式紐扣公司(Automatic Hook and Eye Company),並將產品取名為安全(C-curity),取凸頭拉鏈不會輕易松開的優點,但拉鏈仍常有發生暴開或卡住的現象,最終只好將整個拉鏈從衣服上拆下來。
朱迪森設計上存在的缺點,後來被生於1880年的瑞典人森貝克(Otto Frederick Gideon Sundback)所解決。森貝克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在德國求學,1903年獲得電機工程學位後回國服役,之後移民美國。剛開始在匹茲堡西門子公司工作,由於工作地點與生產安全拉鏈的自動鐵鉤式紐扣公司股東居住地賓州相當接近,地緣關系再加上森貝克與西門子公司的上司不合,於是轉往自動鐵鉤式紐扣公司工廠所在地新澤西霍伯肯(Hoboken)發展。
森貝克從1908年起,開始研究拉鏈的改良,日夜苦思,他想辦法讓拉鏈的齒狀部分密合,以防暴開,並將安全拉鏈更名為普拉扣(Plako)拉鏈(專利權於1913年才申請,專利號為1060378,此設計被認為是拉鏈問世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森貝克的美夢未圓,新產品仍然存在缺點,許多消費者來信投訴。

F. 拉璉是誰發明的

1851年,美國人愛麗斯·豪(Elias Howe)申請了一個類似拉鏈設計的專利

拉鏈的發展史話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拉鏈由最初的金屬材料向非金屬材料,單一品種單一功能向多品種多規格綜合功能發展,由簡單構造到今天的精巧美觀,五顏六色,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其性能、結構、材料日新月異,用途廣泛,深入到了航天、航空、軍事、醫療、民用等各個領域,小小拉鏈在人們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和生命力。拉鏈,作為本世紀對人類最為實用的十大發明之一,已被載入了歷史的史冊。

一、拉鏈的產生

拉鏈的發明皺形,最初來自於人們穿的長統靴。十九世紀中期,長統靴很流行,特別適合走泥濘或有馬匹排泄物的道路,但缺點就是長統靴的鐵鉤式紐扣多達20餘個,穿脫極為費時。這個缺點讓發明家傷透腦筋,也耗費了贊助商許多的金錢和耐性。為了免去穿脫長統靴的麻煩,人們甚至忍受著穿靴整日不脫下來。終於在 1851年,美國人愛麗斯·豪(Elias Howe)申請了一個類似拉鏈設計的專利,但並未商品化,甚至被遺忘達半個世紀之久。直至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才出現轉機,一位來自芝加哥市的機械工程師威特康·L·朱迪森(Whitcomb·L·Judson),想出用一個滑動裝置(slider–device)來嵌合和分開兩排扣子(此原理與拉鏈很近似,不過拉鏈[ zipper]這個名詞約過了30年後才出現)。朱迪森的發明,很幸運地獲得賓州律師路易斯·沃克(LewisWalker)的財力支援。沃克對朱迪森的新設計有高度興趣。

朱迪森於1893年在芝加哥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上展示了他的新發明,將它制在鞋子上,直接穿在自己的腳上(申請專利日期1893年八月二十九日,專利號504038)。沃克對此發明極為賞識,兩人在1894年合夥成立全球滑動式紐扣公司(Universal Fastener Company),並於1896年再度申請專利。但產品有點笨重,不受製造商青睞。後來將此產品改用在郵物袋上,但在1897年底前也只有20個袋子派上用場。沃克將此設計應用在軍用鞋上,並贏得「沃克上校」(Colonel Walker)的稱呼。

朱迪森仍不斷地改進產品的設計,以適應緊身衣的需要。他耗盡心血,不斷推出新的發明,但是,每一個進步又帶來更多的新問題,耗資甚巨。合夥人沃克曾描繪發明的艱辛說,其在此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

1901年朱迪森申請一項機器專利,可連結一排拉鏈的齒狀部分。但機器太復雜不好使用,因此,全球滑動式紐扣公司消沉了好一陣子。之後,又成立紐扣及紐扣機械製造公司(Fastener Manufacturing and Machine Company),研究開發縫制拉鏈的機器,省去手工縫制的不便。1904年公司更名為自動鐵鉤式紐扣公司(Automatic Hook and Eye Company),並將產品取名為安全(C-curity),取凸頭拉鏈不會輕易松開的優點,但拉鏈仍常有發生暴開或卡住的現象,最終只好將整個拉鏈從衣服上拆下來。

朱迪森設計上存在的缺點,後來被生於1880年的瑞典人森貝克(Otto Frederick Gideon Sundback)所解決。森貝克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在德國求學,1903年獲得電機工程學位後回國服役,之後移民美國。剛開始在匹茲堡西門子公司工作,由於工作地點與生產安全拉鏈的自動鐵鉤式紐扣公司股東居住地賓州相當接近,地緣關系再加上森貝克與西門子公司的上司不合,於是轉往自動鐵鉤式紐扣公司工廠所在地新澤西霍伯肯(Hoboken)發展。

森貝克從1908年起,開始研究拉鏈的改良,日夜苦思,他想辦法讓拉鏈的齒狀部分密合,以防暴開,並將安全拉鏈更名為普拉扣(Plako)拉鏈(專利權於1913年才申請,專利號為1060378,此設計被認為是拉鏈問世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森貝克的美夢未圓,新產品仍然存在缺點,許多消費者來信投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經濟很不景氣,鋼每磅五美分,工人一星期的工資為六個美元,公司精減裁員,只剩下森貝克和另外一名人員,森貝克身兼經理和工程師。公司經濟遇到空前的困難,為償還拖欠提供鋼絲的若伯林公司數千美金貨款,森貝克只好修復一台機器生產回形針來賺錢。所幸,贊助者總是不斷出現,劇作家之父詹姆斯·奧尼爾(James O』 Neill)當時巡迴上演《基督山伯爵》(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一劇,他對森貝克的普拉扣拉鏈極感興趣。

事業上雖有了轉機,但森貝克個人卻遭受到空前的打擊,其妻子難產而死。森貝克傷心之餘,更加專心致志改良拉鏈。1913年他再度申請專利,專利許可於1917年核准(專利號1219881)。沃克稱此專利為「隱藏式鉤子」(hidden hook),對前景持樂觀態度。沃克將公司改名為「無鉤式紐扣公司」(HooklessFastenerCompany),工廠遷移梅得維爾(Meadville)。

森貝克進一步改良無鉤式紐扣,齒部形狀改做成湯匙狀,頂端呈凸狀,末端凹狀,滑動裝置一滑就可使左右「齒狀部分」嵌合,再滑回則分開,稱為「無鉤式二號」(見圖一示),並且設計出製造齒狀部分的機器。1913年他正式宣布這一技術被突破。《美國科學》曾以森貝克的專利為封面故事。

六個月後,森貝克准備大批量生產這種紐扣,無鉤式二號預備上市。

沃克的二兒子也花了八年的時間從事無鉤式紐扣的改良工作。佛羅里達州的約瑟芬·卡洪(Josephine Calhoun)在1907年也申請類似安全拉鏈的專利。同年,科羅拉多州的弗蘭克·凱費爾特(Frank Canfielt)也申請了專利。致力這方面研究的發明家不只出現在美國,其中和森貝克最後成品最接近的有蘇黎士的昆木思(Katharina Kuhn-Moos)及福斯特(Henri Forster)在1912年的專利品,不過,都沒有像無鉤式二號成為商品。

市場的需求決定產品的成敗。無鉤式二號一開始訂單並不多。匹茲堡的麥克瑞(Mcreery)百貨公司認為無鉤式二號很適合用在裙子及套裝上,要求製造商一律採用無鉤式二號,但仿效者不多,不敢冒險使用新產品。森貝克為爭取客戶,不斷地改良拉鏈的性能以適應需要。

梅得維爾的工廠製造技術日漸精湛,每天製造1630條無鉤式二號,且沒有次品,結果訂單日漸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給新產品帶來了新的機會,軍人的置錢腰帶使無鉤式二號的需求增加;空軍飛行裝採用無鉤式二號不但可節約材料,而且防風效果更好;海軍的救生衣也採用無鉤式二號。政府於是特別撥給金屬材料以供生產。

無鉤式二號雖被證明好用,但價格偏高仍無法普及,森貝克明白這一點,又致力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製造效率。他發明了S-L機器,降低生產過程中材料的不必要浪費,只要原先原料的41℅即可。降低生產成本以後,應用的第一個產品是拉克泰(Locktite)煙草袋,結果銷售相當成功,1921年底,煙草公司每周需要的無鉤式二號數量達到空前的數目。為適應高需求量,無鉤式紐扣公司又加蓋一座新工廠。

1921年俄亥俄州豪富公司(B.F.Goodrich Company)向無鉤式紐扣公司訂購少量的產品,用在他們生產的橡膠套鞋上。試用後發現效果良好,又大批訂購,並將發現的缺點告知無鉤式紐扣公司。公司經改良後推出奇妙靴(Mystery Boot),其特點是只要拉一下就能穿或脫。

營銷人員對奇妙靴的稱呼不甚滿意,想找個更能顯示其特色的名字,經理一時靈感,想到「Zip」這個擬聲字——物體快速移動的聲音,便將奇妙靴更名為拉鏈(Zipper)靴(見圖二示),此年是1923年,後來「Zipper」——「拉鏈」就成為所有類似無鉤式紐扣產品的總稱。很遺憾,朱迪森於1909年辭世,身前從未聽到「拉鏈」這個術語,也未看到他的發明在世界上成功的流行。

那年冬天,豪富公司售出將近五十萬雙拉鏈靴,二十年代中期每年至少向無鉤式紐扣公司買進百萬條拉鏈,無鉤式紐扣公司有感於「無鉤式」一詞帶有負面聯想,而「拉鏈」一詞又為豪富公司所創,因此,又想出「鷹爪」(Talon)這個名詞,1937年公司更名為鷹爪。

1930年之前,無鉤式紐扣公司每年可售出2000萬條「鷹爪」,應用范圍從鋼筆盒到摩托艇的引擎蓋。但成衣業依舊觀望不使用。到三十年代中期,服裝設計師伊薩·斯卡帕瑞里(Elsa Schiaparelli)首度大量採用「鷹爪」,《紐約客》(New Yorker)形容1935年春季服裝展,「垂滿拉鏈」。此後,成衣業才漸漸採用拉鏈。

拉鏈的製造技術隨著產品的流傳而逐漸在世界各地傳開,瑞士、德國等歐洲國家,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先後開始建立拉鏈生產工場。

1917年,拉鏈傳入日本,當時的拉鏈由於稀少,只能作為達官貴人炫耀自己身份的飾品。1927年日本昭和初期,廣島縣尾道人開始製造拉鏈,以「夾具牌」商標開始銷出。當時,拉鏈以堅固耐用而著稱,所以,「夾具」成為拉鏈的代名詞。至今,日本人仍稱「拉鏈」為「夾具」。

1932年日本開始手工大量製作拉鏈。由於偏心手動沖床等在當時很先進的機器不斷地被開發出來,使得拉鏈能夠批量生產,價格逐漸下降,服裝和箱包業開始使用拉鏈,使業界展望很活躍。

1934年上海、香港、美國的拉鏈製品開始批量向外出口。日本吉田工業株式會社的前身「三S商會」在這年1月1日創立。

1937年以後,北美和中南美拉鏈大量銷出。拉鏈終於以新興產業的形式出現,同樣,拉鏈也成為日本產業界的重要角色。但是,1941年爆發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最終成為戰敗國,戰爭給日本國內工業,包括拉鏈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當時,除了一部分軍用拉鏈業者留下來以外,其他工場差不多都被迫轉業或廢業。

1946年戰後,由於當時進駐日本美軍的影響,拉鏈的需求量急速增加。但是,戰爭帶來的巨大創傷,使日本拉鏈業界在短期內無法應付需求。「日本式製造法」,手工業製造的缺點暴露無遺。當時,造成了日本製造「拉鏈容易壞」的不良形象。

1950年日本「吉田工業株式會社」進口了自動鏈牙機,步入機械化生產的第一步。繼之,公司發明的拉頭自動沖壓機,開發成功。不但解決了過去製造上的缺點,也將製造過程到生產過程改革一新,從而帶動了日本整個拉鏈業的進步。(日本吉田株式會社,產品名YKK,在國內生地、黑部、越湖、東北、四國、和九州等六處設有工場,在海外四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工廠)

1951年日本自己製造的30台鏈牙製造機投入使用,終於完成了使業界舉無匹敵的現代化工廠設備。

幾乎在日本拉鏈業發展的同時,歐洲的一些國家,象瑞士、德國等拉鏈也在發展。三十年代,瑞士奧普特朗(Optilon)公司成立,總部設在瑞士的祖格市。幾十年來該公司以「舒適」和「質量」為第一要素,不斷地改進設計,經過與國外三十多家公司進行技術合作,拉鏈新品種不斷出現,其在世界各地都有設立企業和工廠,成為與美國的泰隆拉鏈公司、日本的吉田株式會社同樣著名的世界級拉鏈企業。

1953年德國首次推出了以塑料為原料製作的拉鏈,開創了非金屬拉鏈的先河。

我國拉鏈生產是在1930年由日本傳到上海的。當時,在上海城內侯家路,王和興辦起了我國第一家拉鏈廠,後來,吳祥鑫又開辦了一家拉鏈廠,1933年創辦上海三星(即華光)拉鏈廠。

1949年,我國有中小型拉鏈企業20餘家,約有1000餘人從業。主要靠手工操作,設備簡陋。

1958年上海三星拉鏈廠引進了德國生產的自動排米機,並進行了技術改革,將自動排米機速度從每分鍾1440轉提高到3000轉,相當於手工的230倍;拉頭生產由單頭沖制改革成十二道一次成型,提高生產效率50多倍;後道工序平光、刷光、洗帶、上臘、並帶、無梭織機等高效專用設備改革成功;推廣採用鋁鎂合金液體抽絲,硬質合金燒結成整體模等新工藝、新技術,實現了我國拉鏈行業的第一次技術革命。

1958年隱形拉鏈(CONCEAL)開始銷售。

1959年The Grand(L型)開始銷售。

1961年Delrin樹脂拉鏈注塑機面世,Delrin樹脂拉鏈開始銷售。

1963年EFJON雙骨拉鏈開始銷售。

1971年針織布帶BEULON拉鏈開始銷售。

1974年北京引進了瑞士的尼龍拉鏈(卧式)生產設備;隨著天津又引進了法國生產的八台滌綸拉鏈生產設備;不久國內如上海、浙江、湖北、廣東、等地又陸續引進德國、日本、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非金屬拉鏈設備,非金屬拉在我國開始發展。

1978年漁網用拉鏈開始銷售。

1979年附翅膀的樹脂拉鏈VISLON開始銷售。

1985年水密、氣密拉鏈開始銷售。

1988年JOYLONR軌道拉鏈開始銷售。

1989年離子電鍍拉鏈開始銷售。

1991年注射成型QUICKLON拉鏈開始銷售。

1992年EVER BRIGHT、VISLON熱轉印拉鏈、注射成型(模鑄型拉鏈)開始銷售。

1993年Q meshe(QUICKLON)、Q mate(成對QUICKLON)、Q touch(窗簾軌道QUICKLON)開始銷售。

1994年寬幅模鑄QUICKLON(連續注射成型)、大理開始銷售。開始銷售。從8月1日起「日本吉田株式會社」改名為「YKK」公司。

自1980年開始,特別是1995年以後,我國拉鏈生產以空前的速度發展,一大批新興的民營拉鏈企業脫穎而出,規模不斷擴大。拉鏈產品不斷增加,目前,世界上的三大類拉鏈,各個品種、各個規格基本上都能生產。1999年我國拉鏈的產量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的飛躍,產量超過了100億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拉鏈生產國。

G. 跪求國內外組合夾具的發展概況

迄今為止,夾具仍是機電產品製造中必不可缺的四大工具(刀具、夾具、量具、模具)之一。夾具在國內外也正在逐漸形成一個依附於機床業或獨立的小行業。

2.2.1 國內夾具發展史

我國國內的夾具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建立了面向機械行業的天津組合夾具廠,和面向航空工業的保定向陽機械廠,以後又建立了數個生產組合夾具元件的工廠。在當時曾達到全國年產組合夾具元件800萬件的水平。20世紀80年代以後,兩廠又各自獨立開發了適合NC機床、加工中心的孔系組合夾具系統,不僅滿足了我國國內的需求,還出口到美國等國家。當前我國每年尚需進口不少NC機床、加工中心,而由國外配套孔系夾具,價格非常昂貴,現大都由國內配套,節約了大量外匯。

2.2.2 國外夾具發展史

從國際上看俄國、德國和美國是組合夾具的主要生產國。當前國際上的夾具企業均為中小企業,專用夾具、可調整夾具主要接受本地區和國內訂貨,而通用性強的組合夾具已逐步成熟為國際貿易中的一個品種。有關夾具和組合夾具的產值和貿易額尚缺乏統計資料,但歐美市場上一套用於加工中心的央具,而組合夾具的大型基礎件尤其昂貴。由於我國在組合夾具技術上有歷史的積累和性能價格比的優勢,隨著我國加入WTO和製造業全球一體化的趨勢,特別是電子商務的日益發展,其中蘊藏著很大的商機,具有進一步擴大出口良好前景。

2.2.3國內外機床夾具發展現狀

研究協會的統計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種生產的工件品種已佔工件種類總數的85%左右。現代生產要求企業所製造的產品品種經常更新換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與競爭。然而,一般企業都仍習慣於大量採用傳統的專用夾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產能力的工廠,里約擁有數千甚至近萬套專用夾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種生產的企業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專用夾具,而夾具的實際磨損量僅為10~20%左右。特別是近年來,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成組技術、柔性製造系統、(FMS)等新加工技術的應用,對機床夾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能迅速而方便地裝備新產品的投產,以縮短生產准備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2)能裝夾一組具有相似性特徵的工件;

3)能適用於精密加工的高精度機床夾具;

4)能適用於各種現代化製造技術的新型機床夾具;

5)採用以液壓站等為動力源的高效夾緊裝置,以進一步減輕勞動強度和提高勞動生產率;

6)提高機床夾具的標准化程度。贊同0| 評論

H. 古代犯人用的加鎖多少

你好,刑具都有發展歷程,大致如下:
1、手部控制
據出土實物、甲骨文以及古文獻的記載,商、周時代已有專用於拘禁罪犯的桎、梏等刑具。「梏」用以扣手;「桎」用以扣足;「梏」用以扣雙手。殷墟小屯出土的陶俑手腕上都帶有枷銬,男俑手扣在身後,女俑扣在身前。《周禮·秋官·掌囚》載:「凡囚者,上罪梏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王之同族,拲有爵者桎」。
這里拲就是專門給犯人手上戴的刑具。鄭司農雲:拲者,兩手共一木也。歷史上曾把這種拱刑具稱為壺手,也有稱為枷手的,古人為什麼將這種刑具稱為共拲,原因是犯人的雙手被套進一塊木頭上,即兩手一木,所以說拲字上面為一個共字,下面是一個手字,與漢字中的「拲」字,同音同義。
漢代鐵手銬為中國歷史上較成熟時期,手銬上有的安有擋鎖板,裡面可安置鐵鎖於內,防止鐵鎖被犯人自己弄開。後世承延了漢代的手銬做法,從形體上花樣不斷增加,如後世還有把手銬稱為手肘,有的的銬是方鐵形狀,手進圓孔中,中間隔鐵板,上下貫穿鐵鼻子後安鎖。有的鐵手銬為鐵箍死住,中間插式橫鎖。還有的是活鐵箍中穿鐵鼻子上鎖。清代還有一種用竹簡制的手銬,手銬外形像兩段竹簡,合攏起來後有圓孔,犯人雙手從這個孔中伸過去中間鐵條穿過枷鎖,因竹子見水後更加堅固,這種竹手銬多用於四川、湖南等陰濕地帶。
鐵器製作刑具逐漸得到普遍應用後,出現了鐵手銬、鐵索鏈等,都用於雙手上。
2、頸部控制
早在唐以前,就已有了拘束行動自由的刑具,梏、桎、()三種械具就已全備。後出現頸枷。由最原始的樹杈夾脖子演化而來,並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傳說三皇五帝時,有一個長的牛頭人身的人名叫蚩尤,他一手執戈,一手執劍。傳說是天上的刑神《山海經.大荒西經》載,在一個稱為宋山的地方,黃帝在這個地方與蚩尤神大戰並俘獲了蚩尤神,在處死前將蚩尤的脖子上戴的枷板丟棄在這座山上,不久這座山都長滿了楓樹,這種楓樹的木頭被人用來做枷板,干濕不裂,非常堅挺耐磨,從那以後歷代朝廷做枷板都用此地的楓木。
枷是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起源於商、周之際的梏刑具的變種,梏刑具用圓木夾脖子形成的夾具,發展為由兩塊木板合成的枷刑具。枷刑具一開始出現時就有人製造了一枷夾兩人的情況,同時受打穀農具的啟發而名為枷,始於晉代,沿用到清代,達一千五百年之久,在這樣長的歷史中,規格、重量、樣式不斷變化,時重時輕,時大時小。也有利用枷的功能分別施用在手上、腳上,更多的還是以枷脖子為主,從材質看,除了以木頭為主外,出現過用鑄鐵枷,皮革枷等,也有用繩子鐵鏈配置的。一般木枷由一個人戴,也有一枷戴兩人的,還有一枷戴三個人的現象。
重用枷刑具的首推北魏孝文帝,提出對枷的使用必須對謀逆大罪且有真憑實據的犯人。
枷有種種,唐代酷吏來俊臣發明了「十號大枷」即一號枷為「定百脈」;二號枷為「喘不得」;三號枷為「突地吼」;四號枷為「著即承」;五號枷為「失魂膽」;六號枷為「實同反」;七號枷為「反是實」;八號枷為「死豬愁」;九號枷為「求即死」;十號枷為「求破家」。《舊唐書.敬羽傳》載,敬羽做大枷百斤之重,犯人戴上後負重不起,抬不起身子而就地即悶死。隋唐時代以前木枷有一枷枷兩人,宋代還有專門寫明犯人姓名及罪名的一邊短一邊長的枷稱為長板枷,還有一種叫畢尾榆的大長枷,其枷長八尺余,隋唐以後各代普遍使用木枷,枷的尺寸重量各異,有的稱盤枷四周無角,方便犯人的飲食,有的配有鐵葉釘在枷板上。大多數為方枷、長枷。
枷《唐六典》規定枷長五尺以上,六尺以下,共闊一尺四寸以上,六寸以下,徑頭三寸以上,四寸以下,歷朝枷的尺寸規定,大體相類似。元代枷大小差不多,死罪犯人枷重二十五斤,徒流罪犯的枷重二十斤,杖罪犯人枷重是十五斤,均用楓木製作。並分別在枷上刻明長寬、尺寸和重量。
明代的木枷花樣繁多,宦官劉瑾的爪牙為了拷訊犯人,增加木枷的重量為一百五十斤,甚至更重些,受刑者幾乎活不成。
北魏時有一種重枷,犯人戴枷後胸前掛上石頭站立,這是後世立枷雛形。立枷為明代正式創制,清代稱之為站籠,也就是後人稱為的木籠,犯人直立於木籠之內,籠子頂部安木枷,套在犯人的脖子上,往往數日犯人就會在立枷籠子里死掉,更有甚者在囚犯腳下墊磚,使囚犯腳不能著地,刑吏迫害他時將磚搬掉囚犯如同上吊一樣即刻喪命,據說為明武宗時劉瑾所創,錦衣衛經常使用它處決犯人。有人上奏請求廢除,皇帝不聽,到魏忠賢時大枷多有出現,元代的史料里記述了押解戰俘用的是樹杈枷,原因是由於戰爭帶來了大量的戰俘,木枷少,臨時使用樹杈代替木枷。
按明代「獄具圖」規定,「枷長五尺五寸,共闊一尺五寸,以干木為之,死罪枷重為三十五斤,與唐代相似。
枷,本是用來束縛囚犯的刑具。明代時在犯人應受的戴枷的刑罰之外還要加上枷號刑,這種刑罰即將木枷夾在犯人的脖子上,並在大庭廣眾之下遊街示眾。有的為示眾招人來看,派卒吏鳴鑼開道。
戴上木枷的犯人,是非常悲慘的。枷刑具是兩塊厚厚的木板,牢牢地夾在脖子上,枷的重量最少十五斤,最多五十斤,六十斤不等,長時間的壓在雙肩上,幾個小時過後,往往肩膀都被壓麻了,如同死肉失去知覺,戴枷的犯人每隔一段時間要動一下。遇到夏天枷卡在的脖子處往往會被枷的稜角磨破流血,遇有好心人給一塊破布或棉花墊在脖子好兒,沒有這個條件的只好忍受著磨破傷口流血流膿水。
戴枷的犯人如戴小枷時可以用手觸摸到自己的嘴,接受親人和別人送給的食物。遇到戴長板枷或者大一點枷的,眼睛只能看到頭前的木枷板,其他身下腿腳都看不到,別人給食物吃不到嘴裡,遇到好心人會幫助喂一下食物和水,遇不到好心人,看到的食物都無法吃到嘴裡,戴枷的犯人多是手被鎖銬鎖上,有的枷不僅夾住犯人脖子,還同時可夾犯人的雙手。生活的自理程度可想而知,明代、清代的枷號刑,有的犯人一戴就是幾個月,甚至一年兩年,有的最多為永遠枷號刑。
一般情況下,叛徒刑一年的,枷號刑二十天。判服徒刑兩年的枷號刑二十五天。判服三年刑的枷號刑三十天。應服流刑三千里的,枷號刑五十天。第等刑依次加五天。應充軍附近的處枷號刑七十天。遠一點處枷號刑八十天。最遠的判刑服枷號刑九十天。後來成為各種犯罪都要進行號枷刑,而且成為後業的專門刑罰之一。到了康熙八年後,枷號時間開始不過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後來竟有按年計算或者永遠枷號的,枷重七十斤的,輕的也六十斤。到了乾隆五年改定,應枷的犯人一律戴二十五手的枷,但到清嘉慶皇帝後,重枷規定二十五斤。
當然,古代木枷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對已經臟了的木枷什麼時間清洗有著具體規定。枷號刑和戴枷歷朝歷代也都有著具體規定。大枷重量都有嚴格的規定,不是隨便使用的。如宋代某御史在檢查仁和縣監獄時,發現木枷按當時木枷重量規定不符,皇帝知道後下詔令將其官降一級的處罰。這個例子在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一次。
木枷,在清代後期,施用廣泛,犯人押解,監獄提審等基本讓犯人戴上木枷。清代時在鬧市和馬路、驛站上,經常看到戴木枷的男女犯人,一些西方人來中國考察中國的法律往往用照相機拍下來。這些真實的照片為我們作證清代以前那古老而又落後的中國幾千年來傳統的刑具歷史。後在西方法律的影響之下,才改戴木枷為交罰金隨之,木枷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了古代法律的文物。
到戰國時,在冶煉中使用了用皮做的「橐龠」鼓風,使得冶煉時的溫度大大提高。這項具有重要意義的發明,大大提高了煉鐵的效率和質量,因為鐵的熔點遠比青銅高。鐵的冶煉取代了青銅器的地位而進入鐵器時代。秦漢遺址出土的刑具便為鐵製作,出土最多的鉗和鈦。鈦是腳鐐,鉗是頸部的刑具。《漢書.高祖本紀》載:「自髡鉗為王家之奴」下顏師古註:「鉗,以鐵束頸也。」秦漢遺址大批出土的鉗鈦,說明秦漢統治者尤其是秦始皇,大興土木需要大批刑徒們去承擔,改梏為鉗,用鐵鏈把鉗鈦連接在一起,既可以嚴格控制刑徒防止逃亡,又能迫使刑徒們在沉重的鐵鉗鐵鈦束縛下,用雙手為他們建造地下宮殿。 這就是從梏到鉗發展變化的社會根源。
要說絲絹也是刑具,很多人會感到奇怪和懷疑,如果說絲絹是用於頸部的刑具,就會恍然大悟了,最早的絞殺就是用絲絹來實現的,逐漸演化為繩子和鐵索 ,刑名也為絞刑所替代。《左傳.哀公二年》載:「若其有罪,絞縊以戮。」可見春秋時代就有絞刑了。由於絞索勒緊人的頸部動肪,能在相當短暫的時間內死亡,因而痛苦程度較斬首為輕,怪不得有些人選擇了上吊這種方式。
用繩或帛等勒死或弔死的刑罰始自周秦,《左傳.哀公二年》載:「若其有罪,絞縊以戮,桐棺三寸,不設屬辟,素車朴馬,無入於光,下卿之罰也。」《儀禮.喪服》載:「絞帶者,繩帶也,此以絞縊為下卿之罰,當為周制。春秋時,如魯殺成得臣、公子側,亦皆自死,始即此制也。」絞罪之名,漢以前未見,春秋時多稱為縊。
秦始皇時,大規模的興建使全國壯勞力約二百萬人在服徭役。男勞力不夠,甚至強迫婦女運輸。許多人經受不了繁重的徭役,弔死在服役途中路邊的樹上,出現「死者相望」的悲慘景象。
再說斬首,斬首是砍掉頭顱,使犯人身首異處的死刑,初稱「殊」。唐顏師古《匡謬正俗》解釋:「殊,絕也,異也,言其身首離絕而異處也。」但要把人頭一下子從脖 子上吹下來,光憑利刀,利斧和心狠是往往不夠的。於是專門執行斬首的劊子手們找到了各種方法,想出了許多竅門。
斬首時通常是由劊子手把囚犯反綁在木樁上,囚犯雙腿跪地,頭自然向前伸出,劊子手揮刀或利斧從囚犯頸後向前下方猛砍。
明太祖朱元璋痛惡平民百姓出家當和尚成為熱潮這種現象,採用一種十分奇特的方法,名為「鏟頭會」來處死和尚。這種方法是在地上挖個土坑,把囚犯埋在裡面,只露出一顆腦袋,劊子手用利斧砍在脖子頸處削去。有一次挖了十五個土坑,將抓來的十五個和尚埋在土坑裡,劊子手執明晃晃的利斧依次削去那些露出地面的和尚頭。
劊子手們都是心狠手黑之輩,不但要有膽量,還要有一定的技術。人的脖頸雖然較細,但因為其中有頸椎骨,再說人血的熱度會使刀身彎曲,劊子手也要懂得砍頭的竅門。
清朝咸豐年間一次處決五十多名海盜時,對一名海盜連砍好幾刀還能砍下頭來,就找來一條伐大樹的大鋸,兩名劊子手對拉才鋸斷這名海盜的脖子。木匠用的大鋸,也成了頸部的刑具。施用於頸部的刑具還有砍頭刀、劍、戟、戈、鋮和斧子等,表現方式都是殘酷的將死刑犯的頭顱砍掉。
3、腿部的控制
最初用於腳部的刑具是拘束行動自由的木墩,上古時候,民風淳樸,其後由於蚩尤惑亂天下,才把百姓給帶壞了。那時跟著蚩尤的一幫子人無不做了盜賊,他們敗壞道德,欺詐*邪,簡直無惡不作。由於蚩尤是東方九黎族的首領,日子一久,九黎族的一些百姓養成傲慢無禮,不服從君命的習慣,社會上亂得不像話。發展到後來,連蚩尤的話都不聽從了,為了維持九黎族的基本社會秩序,這時,蚩尤又不得不反過來,用刑罰去制服約束他們,從而創制了五種酷虐的刑罰。在厚木上鑿穿兩孔套在腳上,為防止犯人脫逃的木墩,被用來施刖刑……刖,今文作臏,《白虎通義.五刑》載:「臏,去膝蓋骨也。」把犯人的兩只腳伸入木墩的兩孔中,使其卻彈不得,然後揭去膝蓋骨。此為舊五刑中的第一種肉刑。
周穆王以悲天憫人之心,斥責苗民的五虐之刑。為了安定百姓,穩定統治,要呂侯制定刑制,判案時必須兩造具備,刑罰適中。《噬嗑》載:「屨校滅趾」校由交木二字組成。《說文解字》載:「交,交脛也。」兩脛相交,使不能行動。可見校是系足的械具。與木墩相異之處是,校由兩塊木板相合於足踝處。因其罪過小,故用校禁錮兩足而斬傷其趾。人有小過,校而滅其趾,使其懼怕不敢再犯。防微杜漸,止惡於初,既可使社會免遭更大的危害,也有利於教育挽救初犯者。
在歷代使用中,校又稱作桎,也有叫木腳鐐的。古代拘禁犯人,使之手足和其他部位不能自由行動,以防止自殺,逃跑或暴動的械具,用在手足上的叫做桎梏,用在頭頸上的叫做枷。由於三者早期都用木料製成,所以總稱「三木」。從漢朝以後,金屬所制的鐐才逐漸普遍起來,鐵制的腳鐐剛開始稱為「鈦」,那是械在腳上的兩個環形製品,告待到械住犯人以後,然後再在兩者之間鎖上鐵鎖,從而起到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行走自由並防止逃跑的作用。明朝規定「鐐鏈環重三斤」。
在刑訊中施用於腳部的刑具,最著名的就是「夾棍」了。刑訊是動用刑具折磨以逼取口供的一種野蠻、落後的做法,但在古代一直很通行,並且寫進法律規定,成為一種正當合理的審訊手段。
夾棍,也叫夾棒、腳棍、擅木靴等,是一種用木棍和繩索構成的夾壓腳踝的刑具。使用這種刑具往往使受刑者腿部受重傷,甚至夾碎踝骨,造成殘廢。兩根三尺多長的夾棍,在離地五寸處貫穿鐵條,每根中間各有幫拶三副。刑訊的時候,把棍直豎起來,然後把犯人的腳放在中間,束緊棍上的三道繩子,再用一根棍貼緊腳的左面,使它不能移動,再用一根長六七尺,寬四寸的大杠,從腳的右面猛力敲足脛。敲不上二三百下,不但皮破血流,骨頭也早已碎了。有的酷吏將石屑放於來棍之內,未曾收緊,痛已異常,並美其名曰「美膝褲」。使用這種辦漢往往逼得受刑人屈招,鑄成了大批冤假錯案。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I. 中國機械產業發展史

我國機械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早期的傳統機械;
中期的
近代機械;發展至今的現代機械。
1.傳統機械
從杠桿、尖劈等原理的利用發展為對慣性、摩擦、彈性和重力等原理的利用。在製造工藝方面經歷了由石器製造工藝向銅器和其他機械工藝的轉變。這充分說明在這一時期中國傳統機械技術已經形成並有了一定的發展。

春秋戰國之漢代時期:這一時期鐵器開始得到普遍使用,使古代機械在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另外鋼鐵技術的產生、鑄造、鍛造和柔化處理等機械熱加工技術在這時期都有很大的發展。標志我國傳統機械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唐宋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的機械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水利
機械有了新的發展,水動力方面應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明清時期:出現了技術含量高的機械製造,如鄭和所乘寶船是古
代最大的遠洋船舶,活塞風箱,風箱靠活塞推動和空氣壓力自動啟閉活門,成為金屬冶鑄的有效的鼓風設備。千鈞錨,制針用的冷拔鋼絲等手工的高技術製作等。《天工開物》就是當時機械技術的見證。其記載了不少有關機械製造和產品性能的情況。
二、近代機械
近代機械發展這一時期主要開始標志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開始
中國開始開設機械製造學校,及機械製造工廠。
從1840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為近代時期,這期間中國的機械
工業逐步由手工業作坊式小生產,向使用動力機器的生產方式轉變。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由封建統治開始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這個時期誕生的機械工業,從一開始就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點:中國最早使用動力的機械廠是外商辦的;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機械廠是清政府經營的軍火企業;中國民族資本創辦的企業,一直處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買辦的壓迫之下。
1854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不久,外商在黃埔經營的船塢船廠增至5、6家。英美商人並紛紛在華東設立船舶修造廠,其中較大的有英商辦的上海祥生船廠、耶松船廠和和豐船廠。
20世紀初,日本在東北加緊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日俄戰爭後,在南滿地區,開辦了一批機械工廠。到20年代已有較大的鐵路、造船、礦山機器等機械製造廠20多家。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於1906年擴建了接收帝俄的大連鐵路工廠、撫順煤礦機械廠 。1907年新建了沙河口鐵路工廠。
1908年,川崎造船所擴建了接收帝俄在大連的船塢和工場,設大連分廠 ,至1914年已發展成為擁有日籍職工2800餘人、中國工人1萬餘人的大型修造船廠,能修造5000噸級輪船。
1919年,美商在上海曾建立專為裝配機器的慎昌工廠。美商對中國主要是輸出機器設備,長時期佔中國進口機器設備總額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辦機器廠較少。
到民國時期中國的機械發展又有了新的進展,1931年南京政府開
始籌備中央機械廠,其設備狀況較強。另外當時中國也能仿製一些進度較高的機器,如自動繅絲機、鎢絲拉細機等。民營機械廠也迅速發展,如新中工程公司、永利化學公司機器廠、大隆機械廠、順昌機械產等等。都體現了中國機械工程的發展計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現代機械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近三十年來,我國的機械科學技術發展速度
很快。經過中國不懈的努力,中國機械工業已經逐步發展成為具有一定綜合實力的製造業,初步確立了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向機械產品大型化,精密化、自動化和成套化的趨勢發展。在有些方面已經達到或超過了世界先進水平。就目前而言中國機械科學技術的成就是巨大的,發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
「八五」期間,中國共產黨十四大明確提出要把機械工業、汽車工
業建成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按照這一戰略要求,原機械工業部會同原國家計劃委員會制定了《機械工業振興綱要》,經國務院批准頒布實施,要求用15年時間,到2010年基本實現機械工業的振興,使之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九五」期間,機械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突出表現在機械工業
產值在全國工業中的比重超過25%,生產保持穩定增長,為國民經濟提供了大量可靠裝備;先進製造技術得到大量採用,同時在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研製、製造重大、精密、成套裝備的能力顯著提高;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機械產品出口的迅速增長,有力地支持了機械工業乃至全國經濟的發展;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場機制已在機械工業發展中起主導作用,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的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民營企業、鄉鎮企業成為機械工業發展的新興力量。
「十五」期間是機械工業歷史上發展最快、變化最迅速的時期。整個行業發展成績喜人,亮點頻現:產出規模增長迅猛、發展環境顯著改善、產業結構變化喜人、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多年來中國機械工業的高位運行,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作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因此,大力發展機械工業,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去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對促進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十一五」將為機械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眾所周知,國家的每
一個五年計劃都涉及到許多大型工程的建設,而每項工程都將率先拿出接近10%的總投資額做設備投資,其中機械設備就是最為重要的設備投資之一。由於設備投資提前進行,因此機械行業就在固定投資增長高潮到來前提前進入輝煌期,即未來若干年將是傳統機械行業高速發展期。兩大行業拉動機械產品需求。從行業關聯性來看,由於汽車和航天產業是與傳統機械保持最為緊密的兩大行業,這兩大行業的高速發展必然直接帶動傳統機械的大幅增長。
"十二五」期間市場需求預測、發展戰略與指導思想、規劃目標、
發展重點及主要任務、政策性建議和措施意見七個方面對行業發展狀況和前景進行了闡述和規劃。明確了推進我國工程機械產業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發展戰略。提出通過5年努力,初步形成具有國際前沿水平的主機產品、基礎技術、功能部件的研發與製造體系,實現我國工程機械產業由粗放型、模仿型、數量型向科技創新、質量、工程機械行業早早地迎來了一場寒流效益型的轉變。
這一時期還沒有結束,我國的機械科學技術還將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只要我們能夠採取正確的方針、政策、用好科技發展規律並勇於創新,我國的機械工業和機械科技一定能夠振興,重新引領世界機械工業的發展潮流。

J. 求機械加工及夾具的發展歷史,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文章

機械加工的發展史還要從機械發展來講,三次的工業革命為歷史的不同階段!當機器製造機器開始時,機械加工行業開始不斷興起!機械行業的發展歷程復雜,漫長!
人類成為「現代人」的標志就是製造工具。石器時代的各種石斧、石錘和木質、皮質的簡單粗糙的工具是後來出現的機械的先驅。從製造簡單工具演進到製造由多個零件、部件組成的現代機械,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幾千年前,人類已創制了用於穀物脫殼和粉碎的臼和磨,用來提水的桔槔和轆轤,裝有輪子的車,航行於江河的船及槳、櫓、舵等。所用的動力,從人自身的體力,發展到利用畜力、水力和風力。所用材料從天然的石、木、土、皮革,發展到人造材料。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製造陶瓷器皿的陶車,已是具有動力、傳動和工作三個部分的完整機械。
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再進而到鐵器時代,用以吹旺爐火的鼓風器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足夠強大的鼓風器,才能使冶金爐獲得足夠高的爐溫,才能從礦石中煉得金屬。在中國,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鑄用的鼓風器,並逐漸從人力鼓風發展到畜力和水力鼓風。
15~16世紀以前,機械工程發展緩慢。但在以千年計的實踐中,在機械發展方面還是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和技術知識,成為後來機械工程發展的重要潛力。17世紀以後,資本主義在英、法和西歐諸國出現,商品生產開始成為社會的中心問題。
18世紀後期,蒸汽機的應用從采礦業推廣到紡織、麵粉、冶金等行業。製作機械的主要材料逐漸從木材改用更為堅韌,但難以用手工加工的金屬。機械製造工業開始形成,並在幾十年中成為一個重要產業。
機械工程通過不斷擴大的實踐,從分散性的、主要依賴匠師們個人才智和手藝的一種技藝,逐漸發展成為一門有理論指導的、系統的和獨立的工程技術。機械工程是促成18~19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及資本主義機械大生產的主要技術因素。
動力是發展生產的重要因素。17世紀後期,隨著各種機械的改進和發展,隨著煤和金屬礦石的需要量的逐年增加,人們感到依靠人力和畜力不能將生產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
在英國,紡織、磨粉等產業越來越多地將工場設在河邊,利用水輪來驅動工作機械。但當時的煤礦、錫礦、銅礦等礦井中的地下水,仍只能用大量畜力來提升和排除。在這樣的生產需要下,18世紀初出現了紐科門的大氣式蒸汽機,用以驅動礦井排水泵。但是這種蒸汽機的燃料消耗率很高,基本上只應用於煤礦。
1765年,瓦特發明了有分開的冷凝器的蒸汽機,降低了燃料消耗率。1781年瓦特又創制出提供回轉動力的蒸汽機,擴大了蒸汽機的應用范圍。蒸汽機的發明和發展,使礦業和工業生產、鐵路和航運都得以機械動力化。蒸汽機幾乎是19世紀唯一的動力源,但蒸汽機及其鍋爐、凝汽器、冷卻水系統等體積龐大、笨重,應用很不方便。
19世紀末,電力供應系統和電動機開始發展和推廣。20世紀初,電動機已在工業生產中取代了蒸汽機,成為驅動各種工作機械的基本動力。生產的機械化已離不開電氣化,而電氣化則通過機械化才對生產發揮作用。
發電站初期應用蒸汽機為原動力。20世紀初期,出現了高效率、高轉速、大功率的汽輪機,也出現了適應各種水利資源的水輪機,促進了電力供應系統的蓬勃發展。
19世紀後期發明的內燃機經過逐年改進,成為輕而小、效率高、易於操縱、並可隨時啟動的原動機。它先被用以驅動沒有電力供應的陸上工作機械,以後又用於汽車、移動機械和輪船,到20世紀中期開始用於鐵路機車。蒸汽機在汽輪機和內燃機的排擠下,已不再是重要的動力機械。內燃機和以後發明的燃氣輪機、噴氣發動機的發展,是飛機、航天器等成功發展的基礎技術因素之一。
工業革命以前,機械大都是木結構的,由木工用手工製成。金屬(主要是銅、鐵)僅用以製造儀器、鎖、鍾表、泵和木結構機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屬加工主要靠機匠的精工細作,以達到需要的精度。蒸汽機動力裝置的推廣,以及隨之出現的礦山、冶金、輪船、機車等大型機械的發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屬零件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要求的精度也越來越高。應用的金屬材料從銅、鐵發展到以鋼為主。
機械加工包括鍛造、鍛壓、鈑金工、焊接、熱處理等技術及其裝備,以及切削加工技術和機床、刀具、量具等,得到迅速發展,保證了各產業發展生產所需的機械裝備的供應。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機械產品的需求猛增。生產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術的進展,促進了大量生產方法的形成,如零件互換性生產、專業分工和協作、流水加工線和流水裝配線等。
簡單的互換性零件和專業分工協作生產,在古代就已出現。在機械工程中,互換性最早體現在莫茨利於1797年利用其創制的螺紋車床所生產的螺栓和螺帽。同時期,美國工程師惠特尼用互換性生產方法生產火槍,顯示了互換性的可行性和優越性。這種生產方法在美國逐漸推廣,形成了所謂「美國生產方法」。
20世紀初期,福特在汽車製造上又創造了流水裝配線。大量生產技術加上泰勒在19世紀末創立的科學管理方法,使汽車和其他大批量生產的機械產品的生產效率很快達到了過去無法想像的高度。
20世紀中、後期,機械加工的主要特點是:不斷提高機床的加工速度和精度,減少對手工技藝的依賴;提高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裝配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利用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成組技術等,發展柔性加工系統,使中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的生產效率提高到近於大量生產的水平;研究和改進難加工的新型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成形和切削加工技術。
進入21世紀的今天,機械加工行業還是在不斷的發展更新!經過2008年的經濟危機之後,世界製造業的中心偏向亞洲,以中國為領跑者,將越來越扮演著重要角色!

熱點內容
江西教師招聘信息 發布:2025-01-11 02:17:51 瀏覽:527
師德有感 發布:2025-01-11 02:03:11 瀏覽:366
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區別 發布:2025-01-11 00:50:22 瀏覽:843
教師教學日記 發布:2025-01-11 00:19:00 瀏覽:708
軒轅劍數學 發布:2025-01-10 23:23:31 瀏覽:683
國泰君安2016暑期 發布:2025-01-10 22:30:34 瀏覽:624
師德錘煉典型案例 發布:2025-01-10 21:48:58 瀏覽:6
使徒的氣息有什麼用 發布:2025-01-10 21:42:23 瀏覽:748
東營泰貝爾化學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2025-01-10 19:59:16 瀏覽:443
八字教師 發布:2025-01-10 18:25:48 瀏覽:7